梁实秋 韩菁清 情书

合集下载

梁实秋韩菁清情书何去何从

梁实秋韩菁清情书何去何从

梁实秋韩菁清情书何去何从姜浩峰梁实秋与第二任夫人韩菁清。

“上海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去世后,上月,他家属把叶永烈编的《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原件当废纸卖掉,计有380封梁实秋、120封韩菁清情书。

”今年9月中旬,有人向《新民周刊》记者透露,梁实秋、韩菁清情书原件面世。

梁实秋,生于1903年1月6日,卒于1987年11月3日,眼下正是他逝世33周年的日子。

作为中国20世纪的散文大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一生著述凡两千多万字。

其晚年写给韩菁清的这些情书,本属于私密情感空间之物,不在公开发表之列,且未必凸显文学价值。

然而,正因为梁实秋逝世后,长居台北的韩菁清来沪,将情书手稿交给了上海作家叶永烈,再由叶永烈编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使得这段忘年恋、实秋情公之于世。

如今,梁实秋、韩菁清夫妇,以及叶永烈都已作古。

唯有这曾经一笔一划连缀成篇的情感“密码”,愈加显露人间。

甚至据传,有买家从废品回收站花费上百万元买进这些情书手迹,甚而想着日后再上拍卖会溢价出售——无论从价值还是价格上来看,这些情书手迹,都很可能保持升势。

鱼雁传书1974年11月3日,时年71岁的梁实秋从美国西雅图飞抵台北。

在台北和美国之间飞来飞去,是1966年退休后,梁实秋个人生活的一种常态,只不过,这一次,身边少一个人陪伴——在1974年4月30日,客居西雅图次女家的梁实秋夫妇手挽手到附近市场买午餐食品的时候,突然市场前面一个梯子倒了下来,不偏不倚,砸到了梁夫人程季淑头上。

程季淑当场猝亡。

1948年冬,在北平师大任教授的梁实秋携夫人程季淑仓皇出走。

1949年到台湾省后,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梁实秋专任台湾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直到退休。

这些年里,无论走到哪里,梁实秋身边都有夫人程季淑陪伴。

然而,1974年的秋天,他一个人飞完自西雅图到台北的旅程,简直堪称“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经典名人情书大全

经典名人情书大全

经典名人情书大全经典名人情书大全▌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情书爱玲:我坐在忘川里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

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

湖水的深色给人油画的厚重感,那天边的夕阳,是你爱看的。

不知道你经常仰望天空的那个窗台,如今是何模样,如今是谁倚在窗边唱歌。

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

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

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么?记得那时,我们整日地厮守在你的住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爱玲,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想想也是好笑的,到现在我还无法解释当时的鲁莽。

在《天地》上读了你的文,就想我是一定要见你的。

从苏青那里抄得了你的地址后就急奔而来,得来的却是老妈妈一句:张小姐不见人的。

我是极不死心的人,想要做的事一刻也耽搁不下,想要见的人是一定要见的。

那时只有一个念头,"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当即就立于你家门口写下我的电话和地址,从门缝塞进。

你翌日下午就打电话过来,我正在吃午饭,听得电话铃声,青芸要去接,我那时仿佛已感应是你的,就自己起身接了。

你说你一会儿来看我,我就饭也不吃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吩咐青芸泡茶,只等你来了。

我那时住大西路美丽园,离你家不远,不一会你就来了。

我们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茶喝淡了一壶又一壶。

爱玲,你起身告辞,我是要坚持送你归去。

二月末的天气里,我们并肩走在大西路上,梧桐树儿正在鼓芽,一枝枝蠢蠢欲动的模样,而我们,好得已经宛若多年的朋友。

翌日一早,忍不住地一睁开眼就想要见到你,我打电话去,老妈妈接的,说张先生忙了一夜,在休息。

但我还是很早就去了,从电梯管理员那里拿了报纸,坐于你家门口的楼梯上等你。

老妈妈开门出去买菜,见到我,一定要我到屋里坐,我怕扰了你,还是坐在楼梯上安心,直到你醒。

梁实秋

梁实秋

梁实秋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中文名: 梁实秋国籍: 中国民族: 汉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03年1月 逝世日期: 1987年11月3日 代表作品: 《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名家简介梁实秋,1949年生于湖南湘潭,1978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后又拜著名花鸟画大家苏葆桢门下,勤学苦练,专攻葡萄,得到苏先生的倾心教诲,又融入自己对国画的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现为中国美协湖南分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彩墨葡萄研究会副会长,圆明画苑签约画家。

梁实秋擅长写意花鸟画,尤精于画彩墨葡萄,是当代中国画坛彩墨葡萄的实力派代表人物。

其笔下葡萄珠圆玉润、晶莹剔透,硕果累累的葡萄在水墨丹青之中透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90年其作品《硕果丰收》获湖南省美术创作优秀奖;1993年荣获“世界书画名人”称号;1997年出访新加坡举行个人画展;2001年参加全国“明星杯”中国画大展,作品受到高度评价;2003年作品《秋实图》获《新思维艺术书画展》二等奖。

其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画名人》等。

葡萄寄语葡萄是丰收、吉祥的象征。

葡萄的紫色象征富贵、吉祥,绿色象征生命和春天;葡萄的硕果累累寓意丰收,国泰民安;其果实众多,寓意多子多福,古人常用葡萄来期盼生活的富裕和人丁的兴旺;其珠圆玉润可寓意财源滚滚和团圆美满等等。

彩墨葡萄技法彩墨葡萄,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葡萄国画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彩墨葡萄在设色方面,极为难于把握,浓艳易俗,平淡失真,梁实秋注重取古法而创新,在保存中国画笔墨气韵等优势的同时,将西方绘画中的科学技法和色彩原理等引入中国画创作中。

他的葡萄作品以色为骨,以形传神,吸收古人用色优点,同时采用西画用色长处,加以融会贯通。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酱菜》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酱菜》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酱菜》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酱菜》引导语:酱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增食、容易保存,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出自梁实秋《雅舍谈吃》的《酱菜》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抗战时我和老向在后方,我调侃他说:“贵地保定府可有什么名产?”他说:“当然有。

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酱菜、春不老。

”他并且说将来有机会必定向我献宝,让我见识见识。

抗战胜利还乡,他果然实践诺言,从保定到北平来看我,携来一对铁球(北方老人喜欢放在手里揉玩的玩意儿),一蒌酱菜,春不老因不是季节所以不能带。

铁球且不说,那蒌酱菜我起初未敢小觑,胜地名产,当有可观。

油纸糊的篓子,固然简陋,然凡物不可貌相。

打开一看,原来是什锦酱菜,萝卜、黄瓜、花生、杏仁都有。

我捏一块放进嘴里,哇,比北平的大腌萝卜“棺材板”还咸!北平的酱菜,妙在不太咸,同时又不太甜。

粮食店的六必居,因为匾额是严嵩写的(三个大字确是写得好),格外的有号召力,多少人跑老远的路去买他的酱菜。

我个人的经验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铁门也有一家酱园,名震遐迩,也没有什么特殊。

倒是金鱼胡同市场对面的天义顺,离我家近,货色新鲜。

酱菜的花样虽多,要以甜酱萝卜为百吃不厌的正宗。

这种萝卜,细长质美,以制酱菜恰到好处。

他处的萝卜嫌水分太多,质地不够坚实,酱出来便不够脆,不禁咀嚼。

可见一切名产,固有赖于手艺,实则材料更为重要。

甘露,作螺蛳状,清脆可口,是别处所没有的。

有两样酱菜,特别宜于作烹调的配料。

一个是酱黄瓜炒山鸡丁。

过年前后,野味上市,山鸡(即雉)最受欢迎,那彩色的长尾巴就很好看。

取山鸡胸肉切丁,加进酱黄瓜块大火爆炒,临起锅时再投入大量的葱块,浇上麻油拌匀。

炒出来鸡肉白嫩,羼上酱黄瓜又咸又甜的滋味,是年菜中不可少的一味,要冷食。

北地寒,炒一大锅,经久不坏。

另一味是酱白菜炒冬笋。

这是一道热炒。

北方的白菜又白又嫩。

新从酱缸出来的酱白菜,切碎,炒冬笋片,别有风味,和雪里蕻炒笋、荠菜炒笋、冬菇炒笋迥乎不同。

梁实秋

梁实秋
30
2、典雅 梁实秋学富五车,以学者之笔为文, 常常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充满智慧。
3、雅洁 古文与今文融为一体。 以“女人” 为例:
写“女人”如何买东西
你没有陪过女人买东西吗?尤其是买衣料,她从
不干干脆脆说要做什么衣,要买什么料,准备出多少
钱。她必定要东挑西拣,翻天覆地,同时口中念念有
词,不是嫌这料子太薄,就是怪那那匹料子花样太久, 这个不禁洗,那个不禁晒,这个缩头大,那个门面窄, 批评的人家一文不值。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她只 是嫌价码太贵而已!如果价钱便宜,其他的缺点都不 成问题,而且本来不要买得也要购储起来。一个女人 若是因为碳贵而不生炭盆,她必定对人解释说:冬天
21
(2)出版了《浪漫的与古典的》 (1927),《文学的纪律》(1928) 这部书主要针对于创造社而言的,反对 文学自我表现,强调理性和传统。
梁实秋与女儿
2、1927年,与程季淑结婚 两人恩爱一生。幸福、温馨的婚姻生 活始终使作者保持一颗平常、普通人的 平和之心。所以,他的创作题材多集中 在生活琐事上,如《喝茶》、《饮酒》、 《理发》、《睡》、《牙签》、《手杖》 等。 1974年妻子去世,写下了《槐园梦 忆》,悼念亡妻。
《槐园梦忆》节选
我到季淑的墓上去,我的感受不只是“徘徊不忍
去”,亦不只是“孤魂独茕茕”(qiong),我要先把鲜 花插好(插在一只半埋在土里的金属瓶里),然后注 满清水,然后低声呼唤她几声,我不敢高声喊叫,无 此需要,并且也怕惊了她;然后我把一两个星期以来
所发生的比较重大的事报告给她,我不能不让她知道
三、梁实秋散文创作特色 1、淡雅 他主张人应该要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
去享受人的生活。 1930年,被鲁迅骂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 狗”,他虽愤怒,但能控制那愤怒。 1937年,因“与抗战无关”的事件而退出抗战文 艺的第一线,隐居于“雅舍”,虽说是迫不得已, 但仍能自得其乐。 他对人生的丑恶面不是没有批判,但他用的是温 和的笔调而不是激烈的言词来抒发的,因而多是幽 默,而不是讽刺。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小试身手
猜一猜“他”(“她”)是谁?
用50至100字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 有关同学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 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猜出 来。
6、最后一节表现了我对徐先生怎 样的感情?
怀念、敬慕
7、联系全文,分析本文的艺术特 色。
? 欲扬先抑 ? 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 ? 语言幽默
三、拓展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
问题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艾 姆外貌的特征。(2' )
问题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 出来的?请作简要分析。(4')
问题1、请根据原文简要描述赛 艾姆外貌的特征。(2' )
答:身材矮小;前额不宽,天庭 欠圆,秃顶,鹰鼻弯长,双眼凹 陷,嘴唇肥厚,脖子粗胖。(2分)
(只答“丑陋”一类概括性词 语而无具体描述不给分,只答出 相貌特征或身材特征的给1分。)
问题2、这一外貌特征是怎样呈现出 来的?请作简要分析。(4' )
答:作者并未直接描写赛艾姆的外貌,而是 通过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诸多方面与众 名人作比较,从而巧妙地使赛艾姆的外貌特 征在读者的心中拼接(组合)而成。(4分)
(答出“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赛艾姆外貌” 的给1分,答出“赛艾姆将自己外貌特征的 诸多方面与众名人作比较”的给2分,答出 “赛艾姆的外貌特征在读者心中拼接 (组合) 而成”的给1分。答案不必拘泥,意思对即 可。)
3、3—5节,主要写了徐先生什 么样的性格特点?有何具体表 现?
凶狠
4、文章第7节(但是从这一次起……) 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上文表现的是一个古 怪、凶狠的老师形象,下文则是 写徐老师令我受益的内容。
“受益最多”既照应开头,又统 领全文。
5、8—11节写了徐先生哪些教学特色? 自己选辑教材, 注重朗读教学, 作文批改方法独到, 教授许多作文技巧。

梁实秋致韩菁清

梁实秋致韩菁清

九一



重之 问 分 配 得 相 当
它 ,我担 心的是 因为 鸟是我 送的 而你过分 宠爱它 ,把 它喂 得
胀死!
均 匀。 最 后 那 个镜 头 好 凄 惨 ,一 个心 事 重 重 地 独 自 登
楼 ,钻 进 那 个斗 室
我每 次写信到 末尾 署名 的时候就挺起 身来骄傲 的、 负责
的 、坦率 的写下这样三个字 一一
你吃亏 就在此 ,这是 无需相 术士来指 点的 。关于这件 事
面再谈 。
妙 ,每 个人 都 自以
谢谢你 昨天为我携带 的披 肩, 山上有 凉气,盖在我的腿
为是 主 角 。群 英 会 上好 温暖 。我要给你 一只金 丝雀 ,你 不要 ,怕忘 了喂 而饿 死
这 出 戏在 角 色的 轻
着剧本 演下去 ,是喜 剧 ,是 悲剧 ,是 悲喜剧 ,只有 天 知道 。你喜 欢喜剧 ,我也是 ,我们在 性格上 有 太多的 觅

相类似 的地方。

昨天我 第一次 看见你 流泪 ,可 是我相 信这 决不是
这 十-4 中之 第一 次流 泪。我也 是第一 次在你 面前流 - - -
泪,可是 我早 已告 诉过 你我流 了好几 次泪 亲亲 ,果

然如你 所说 ,我 们 的事 已开始 受到 不利的批评 ,没有
关 系,请 你信赖 我 ,我知 道你 是纯 洁的, 圣洁的 !如 果你有缺 陷 ,那便是你 太 美丽 、太聪 明 、太真诚 、太 慷慨 。人人说 你人缘好 ,可 是人人对 你有 一份嫉妒 。
维普资讯
L t et er
歙致 辫

认 识 了
韩 菁清一

我为梁实秋编情书选

我为梁实秋编情书选
“ 允 ”烈 。
起 I , 年编选这本书的历历
她 告 诉 我 ,那 篇 “ 大作 ”
就 收 到 ,很
《 梁实秋 的梦 》结 韩菁清 我 跟 梁文秋夫人 韩菁 清柑 识,最初是 为
喜 欢 ,以为反正很 快 来 海 ,所 以就没 彳 『 写
川信。想不 到 , 丁梁实秋 去 世前她 经 港 “ 悄 然 ”去 过大陆 ,引起 台湾 当局 不满 ,巡 到 “ 禁 足” ,不准 她 前来 大陆 ,所 以拖 J ・ 多 / { ‘ 终 于成行 。
学贯 中西的教授。他以3 7 年功夫 ,独力译 出 《 莎 心 ,爱火 如 同火 山一样 从心 间爆发 。令人惊 讶
士 比亚全集 》4 0 卷 , ̄ t - 4 o o 多万 字 ,成为 中国译
界引人注 目的丰碑 。他领衔主编 了各种各样 的英 汉辞典 ,从小学生用的直至大学生用 的,达3 0 多 种 。他主编 的各种英语教科书,也多达几 十种 。 他擅长散文 ,出版 了一集 又一集 《 雅舍小 品 》 , 独树 一帜 ,独成一 家。1 9 4 9 年6 月 ,他偕原 配程 季淑及 次女文蔷同赴 台湾 ,从此雄踞 台湾文坛 ,
印行 。“ 愿得一 心人 ,白头不 相离 。 ”他在 书 中 以感 人肺腑 的笔触 ,细细叙述 了他 与前妻 程季
高雅不俗 ,富有文采 。
其 实 ,这 是 梁 实 秋 第 二 回 成 为 “ 情 书 作
家” 。梁 实秋 写 信极 为 勤快 ,须 臾之 间便 已写
成 一 封。1 9 2 3 年 ,2 0 岁 的他远 涉重 洋 赴美 留学 时 ,每 隔两 三 天便 寄一 信 给 未 婚 妻 程 季 淑 小
有 地 址 ,也 没 有 邮 票 、邮 戳 。他 是 作 家 ,是 散 文 高 手 ,他 发 挥他 的 “ 一技 之 长 ” 。在 他 看

甜死人的梁实秋情书:亲亲,我的心已经乱了

甜死人的梁实秋情书:亲亲,我的心已经乱了

甜死⼈的梁实秋情书:亲亲,我的⼼已经乱了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家、学者、⽂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个研究莎⼠⽐亚的权威⼀⽣给中国⽂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著作出版的最⾼纪录。

1974 年梁实秋在台北结识了⽐他⼩将近 30 岁的台湾歌星韩菁清。

她⾃幼及极具⾳乐禀赋,不顾家⼈的反对⾛上了歌星之路。

韩菁清出⽣在⼀个富豪之家,⽗亲韩惠安是财⼤⽓粗的商⼈,先后娶过⼋个太太;母亲在⽣下她不久后便远⾛⾼飞,不知所踪。

她出落成才⼥,懂古⽂和英⽂,擅长书法和国画,⽽且会填诗写词。

⼆⼈的相识,竟是因为梁实秋的亡妻。

在梁实秋七⼗⼀岁的时候,与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不想⼀场意外突然攫去了她的⽣命。

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的《槐园梦忆》⼀书。

台湾远东出版社⽼板是梁实秋的挚友,以校对该书清样为名,邀请梁实秋到台北散散⼼。

韩菁清梁实秋却于偶然中认识⼩他28岁的韩菁清,她的⼀切让他难忘。

那⼀⾯后,⼤清早的,梁实秋会到韩菁清楼下向上仰望,静候韩菁清所住的七楼的窗帘被缓缓拉开,然后急切地上楼当⾯递送着他的情书。

两个⽉,梁实秋竟写了⼆⼗多万字的三⼗多封情书。

他给她的情书称呼是“我的⼩娃”,落款是:你的⼈,秋。

她给他的情书称呼为“我的秋秋”。

情书成了他们的精神桥梁,他们爱得急促且有序,起程便摆开了与时间赛跑的架式。

由于年龄的差距、外界的舆论以及朋友的责备,⼆⼈的爱情受到很⼤阻⼒。

此时的梁实秋还在忙于前妻程季淑的死亡官司,在飞往美国之前,梁实秋对韩菁清说:“亲亲,我的⼼已经乱了,离愁已开始威胁我,上天不仁,残酷乃尔!”⽽韩菁清则回复:“秋:你⾛了,好像全台北的⼈都跟着你⾛了,我的家是⼀个空虚的家,这个城市也好冷落!”婚礼上的梁实秋与韩菁清然⽽⼆⼈⼼中早已燃起了⽆法熄灭的爱情⽕炉,外界的舆论反⽽加速了⼆⼈尽快结婚的决定,终于梁韩⼆⼈于1975年5⽉9⽇携⼿⾛⼊婚姻殿堂,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三个春秋。

在梁实秋去世后,她照旧给他写信,焚化在他的墓前,遥看⼏缕青烟寄送着她⽆限的爱恋。

梁实秋致韩菁清的情书

梁实秋致韩菁清的情书

xx致xx的情书
小娃,我的爱。

昨天寄上二函,下午一函报告我不能如约于二十二日动身,匆匆写好寄出,不知信里说了些什么,料想你看了一定不痛快,我心里好难过。

爱人,我不是不想早一点飞到你身边,实在是命运捉弄人,美国的环境及法律手续之繁处处掣肘,使得我困在此地。

当然,我不等支票,空手回去,是办得到的,但是想来想去,那很不好。

我必须随身带一些钱。

因此只好耐心等候,对不起我心爱的人。

爱人,我不像热锅上的蚂蚁了,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满腔欢喜准备回去与你相聚,突然知道又要延期,这打击实在太大,而且没有人同情!我越来越觉得只有你一个人是我的知音!任何其他的地方不能给我温暖。

爱,我现在只有忍耐,尽量利用空闲写一点东西,打发掉这难以忍耐的时光。

希望你也善自珍摄,千万保重,一切谨慎小心,至要至要。

我最不放心的是你一个人在家里,晚上有人陪不好,没人陪也不好,我挂念极了!爱人,邮差现在还没来,急于出去寄信,下午再写。

注:梁实秋在发妻程季淑去世两年以后,认识了比他小将近30岁的台湾歌星韩菁清,对她一见倾心,顿时陷入情网,在追求韩菁清的过程中,梁实秋写了上千封情书,有时一天竟要写三封之多,梁实秋和韩菁清的恋情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和反对,但他们还是力排众议于1975年5月9日结婚。

1/ 1。

梁实秋《雅舍情书》简介

梁实秋《雅舍情书》简介

梁实秋《雅舍情书》简介【梁实秋《雅舍情书》内容简介】本辑收录了梁实秋写给韩菁清的120封情书,始于1974年12月2日,止于1975年3月25日。

本辑所收情书,按写信的地点分类,以信件的时间先后编排。

第一至三五号(1974年12月2日-1975年1月9日)写于台北,第三七至一二○号(1975年1月11日-1975年3月25日)写于西雅图,第三六号(1975年1月9日)是从台北飞西雅图路过东京时所写。

《雅舍情书》收录了梁实秋写给韩菁清的120封情书,始于1974年12月2日,止于1975年3月25日。

梁实秋与韩菁清的相识与相恋是一段天作奇缘。

两人远隔重洋,仍每天书信不断。

在前后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梁实秋共写了120多封情书,用他的爱与生命激情,写就了一部人间最温柔的艺术作品,我们将之汇编为《雅舍情书》,以读者。

【梁实秋简介】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士学位。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梁实秋《雅舍情书》精彩书摘】一七菁清,我的小娃:我愿意和你两个人在一起,不要有第三者夹在一起;不过说来奇怪,有时候有人在一旁,也好,我感觉到一种骄傲,一种无法形容的满足,这种快乐我猜想你是不见得能领略到的。

圣诞夕之会,你多邀几个人参加,我也很快乐。

请你费心安排一下,我将在白天睡足,陪你在夜晚尽兴。

离别的阴影笼罩了我的心,我无法摆脱它。

梁实秋与韩菁清-迟来的爱

梁实秋与韩菁清-迟来的爱

梁实秋与韩菁清-迟来的爱梁实秋与韩菁清-迟来的爱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韩箐清(1931一1994),湖北才女,歌星,影星,作家梁实秋之妻。

本名韩德荣,原籍湖北黄陂六指街郑田村,生于江西庐山。

梁实秋与韩菁清迟来的爱1974年,梁实秋在美国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失去了陪伴半个多世纪的发妻,“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人生至此,谁能料到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在半年以后即陷入一场轰动朝野的倾城之恋?1974年11月27日,他们在台湾初遇。

相遇之后不到一周,梁实秋排山倒海般的情书就来了!有时一天一封,有时两封,三封,四封……两个月中写了二十多万字!对她的称呼,从“菁清女士”,到“菁清”,到“清清”,到“亲亲”,到“小娃”,热烈真挚,深情动人。

正如他所说的“诗人,情人,疯人,永远是一体的,没有情人不写诗的,也没有情人不疯狂的……”韩菁清是地地道道的千金大小姐。

出生在湖北巨贾之家,15岁就荣“歌星皇后”填词作曲,多才多艺。

锦绣丛中的金枝玉叶,她要寻求的根本就不是寻常帮衬着按揭买房的“生活伴侣”,而是一个“精神伴侣”。

而梁实秋,他恰恰是一个典型的标准意义上的文人。

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梁实秋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先生的随和风趣。

”余光中还曾说:“莎士比亚只写了20年,梁实秋先生却译了36年,不过我们不要忘了,莎士比亚是连续的写,在太平盛世的伦敦连续的写,而梁翁是时作时辍地译,在多难的中国时作时译,从二次大战之前译到二次大战之后,从严寒的北国译到暑的南海,且把昔之的秋郎译成今之的梁翁。

梁实秋妻子

梁实秋妻子

梁实秋妻子梁实秋有几个妻子原配夫人程季淑(1901年——1974年4月30日),祖籍安徽绩溪,1927年2月与梁实秋结婚。

育有三女一子,长女梁文茜;次女(夭折);长子梁文骐;四女梁文蔷。

程季淑出身名门,她的祖父曾官至直隶省大名府知府,父亲是家中长子,在北京经营笔墨店。

1921年冬,梁实秋与程季淑初次约会。

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已深深为对方吸引,北平的一些优雅场所几乎都印下了两人的足迹。

1923年,梁实秋结束了8年的清华生活,按照学校的要求打点行李准备赴美留学。

1927年2月11日,学成回国的梁实秋与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

1937年7月28日,北平陷落,梁实秋觉得自己早先的政论很可能招致灾祸,而且有朋友暗示他已经上了日军的“黑名单”,上上之策是逃离北平。

可岳母已是年老体衰,不堪奔波之苦。

他和程季淑权衡几日,决定他一人先走,待局势稍缓,再作打算。

1943年春天,程季淑的母亲病故,当她和孩子们带着大堆行李站在梁实秋面前时,程季淑时年43岁,眼角已见皱纹,耳旁已有白发。

梁实秋既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热忱为国事奔走,又不忘著译耕耘,眉宇间也露沧桑。

1974年,美国西雅图,梁实秋和程季淑幸福地安度晚年,然而,4月30日,梁实秋和妻子到市场购物,临街的一个梯子突然倒下落在程季淑身上。

她因伤势过重,离开人世。

老伴的死,对梁实秋是个沉重打击,他写下了《槐园梦忆》一书,寄托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最新版《槐园梦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

古稀突发忘年恋续弦韩菁清(1931-1994),生于1931年10月,父亲是一位巨贾,后移居上海。

7岁时,她便在上海的儿童歌唱比赛中一举夺魁,14岁荣登“歌星皇后”宝座,成为上海滩光彩夺目的新星。

1949年,韩菁清随父去了香港。

她自编、自演、自唱、自己制片的《我的爱人就是你》使她获得了金马奖的优秀演员奖。

71岁的梁实秋在妻子故去半年后应邀来台,于偶然中认识小他28岁的韩菁清。

梁实秋·韩菁清白发红颜忘年恋

梁实秋·韩菁清白发红颜忘年恋

作者: 叶永烈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出版参考
页码: 22-22页
摘要:曾经被台湾文坛称为"坛主"的梁实秋,是台湾最负盛名的散文作家、翻译家.梁实秋本名梁治华,1903年1月6日(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八,即"腊八")生于北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国留学,研究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在三十年代曾经与鲁迅论战,最初是从文学的翻译问题见解不同而引起,后来涉及政治.鲁迅指斥梁实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批评了梁实秋.1949年6月梁实秋赴台湾,多年在台湾担任教授.他的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风靡海峡两岸,颇负盛誉.。

文学大师们的经典肉麻情书

文学大师们的经典肉麻情书

文学大师们的经典肉麻情书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情书爱玲:我坐在忘川里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

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

湖水的深色给人油画的厚重感,那天边的夕阳,是你爱看的。

不知道你经常仰望天空的那个窗台,如今是何模样,如今是谁倚在窗边唱歌。

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

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

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么?记得那时,我们整日地厮守在你的住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爱玲,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想想也是好笑的,到现在我还无法解释当时的鲁莽。

在《天地》上读了你的文,就想我是一定要见你的。

从苏青那里抄得了你的地址后就急奔而来,得来的却是老妈妈一句:张小姐不见人的。

我是极不死心的人,想要做的事一刻也耽搁不下,想要见的人是一定要见的。

那时只有一个念头,“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当即就立于你家门口写下我的电话和地址,从门缝塞进。

你翌日下午就打电话过来,我正在吃午饭,听得电话铃声,青芸要去接,我那时仿佛已感应是你的,就自己起身接了。

你说你一会儿来看我,我就饭也不吃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吩咐青芸泡茶,只等你来了。

我那时住大西路美丽园,离你家不远,不一会你就来了。

我们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茶喝淡了一壶又一壶。

爱玲,你起身告辞,我是要坚持送你归去。

二月末的天气里,我们并肩走在大西路上,梧桐树儿正在鼓芽,一枝枝蠢蠢欲动的模样,而我们,好得已经宛若多年的朋友。

翌日一早,忍不住地一睁开眼就想要见到你,我打电话去,老妈妈接的,说张先生忙了一夜,在休息。

但我还是很早就去了,从电梯管理员那里拿了报纸,坐于你家门口的楼梯上等你。

老妈妈开门出去买菜,见到我,一定要我到屋里坐,我怕扰了你,还是坐在楼梯上安心,直到你醒。

梁实秋与程季淑、韩菁清爱之比较

梁实秋与程季淑、韩菁清爱之比较

梁实秋与程季淑、韩菁清爱之比较梁实秋与程季淑、韩菁清爱之比较大是距离产生美吧,距离也能够产生爱情。

梁实秋与程季淑是结发夫妻,他们的恩爱被后来的清秋之爱遮盖了还是揭露了捅破了,揭露了现实世界的所谓爱情的种种疲惫与无奈,71岁的梁实秋在妻子故去半年后应邀来台,原本是校阅纪念忘妻“槐园梦忆”的,却于偶然中认识小他28岁的韩菁清,彼此交谈非常愉快,她的一切让他难忘,情愫顿生。

梁实秋与前妻程季淑近50年风雨共济,绵情不断。

妻子故去后,和歌星韩菁清的情缘,则是他情感史上的神来之笔。

他与程季淑爱得通透,与韩菁清爱得惊世骇俗。

我有秋恋,我应恋秋“女人的魅力在于陌生”,这句话一定程度也适合爱情。

陌生即可以隔开一切俗事,况且爱情本无根,是不需要过多沉淀的,所有的情感中也只有爱情才可能“一见钟情”。

于偶然中相逢,如是还能相爱,且爱得又有结局,这就是宿命。

宿命,我信。

七岁时,当韩菁清以一曲《秋的怀念》在上海的儿童歌唱比赛中一举夺魁。

而那时的梁实秋正孤身逃难在重庆,正把一片相思遥寄远在北京的妻子儿女,哪里想到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有一个和女儿一样大的七岁女孩,正在动情地唱一首《秋的怀念》,并于三十多年后,把这一首歌曲化为心曲,唱入他的心怀。

还有她在少女时写就的那篇《秋恋》的散文,其中有“我的身世,仿佛美丽的秋云,我生在重九的秋天里,我幸福的恋歌,也产生在秋天中,我有秋恋,我应恋秋。

”谁也想象不到在她四十三岁时真的会在秋天遇上她的秋恋,13年后在秋天送走她的秋恋。

这是她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算命占卦也白费。

这正应合了爱的宿命。

我愿爱你,像你爱我七十一岁的梁实秋在妻子故去半年后应邀来台,原本是校阅纪念忘妻“槐园梦忆”的,却于偶然中认识小他28岁的韩菁清,彼此交谈非常愉快,她的一切让他难忘,情愫顿生。

见面第二天,他就按她头天提供的住址,大清早站在她的楼下向上仰望,看住有她7楼的窗帘是否开启,等一会,转悠一会,一直等到下午两时才见窗帘被缓缓拉开,于是他上楼,进到家门后与她畅谈了一个下午。

梁实秋的忘年恋

梁实秋的忘年恋

梁实秋的忘年恋梁实秋的忘年恋梁实秋,台湾最负盛名的散文作家、翻译家。

其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风行海峡两岸;曾独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成为中国翻译界的一座丰碑;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等数十种英汉辞典与教科书。

15岁就在上海荣膺“歌星皇后”的韩菁清多才多艺,竟与初次相识的梁实秋从古文谈到书画甚至莎士比亚,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与酣畅。

从此,二人开始了轰动一时的“忘年之恋”。

以前梁实秋认为情人们只有在不能相见的情况下才求助于情书这一紧急措施,直到他遇到了韩菁清,即使天天能见面,他仍在两个月中写了20多万字的情书。

他的情书没有地址,没有邮票,没有邮戳。

一早他就在楼下“仰望”七楼的窗帘,直到看见过惯夜生活的韩菁清中午起身窗帘启开时,才上楼面呈情书。

他已经71岁,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热情与勇气。

30岁的差距,对有些人来说已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年龄鸿沟,但梁实秋以他的毅力与文采跨越了一切,来到韩菁清的身边。

虽然这种“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很常见,但因为是“白发红颜”的版本,顷刻间成了台湾的焦点新闻。

梁实秋的朋友劝他“悬崖勒马”,梁实秋的学生们还成立了“护师团”反对这婚姻,可是他们阻不了邮政的工作,更阻不了年逾古稀的梁实秋的热情与决心。

他在小别台北的两个月中,写了20多万字的情书,常常早上一封,中午一封,晚上又一封。

为节省邮费,他的信纸往往正、反面都写满字,他去买邮票,一次就是100张。

真是鱼雁频传总忘年。

1975年5月9日,梁实秋与韩菁清举行了婚礼。

婚后的日子里,两人的情书并未因距离的缩短而中断,反是更加频繁了。

款款深情,尽在信中。

署名“秋秋”的无数信中,有热盼“清清”回来的,有思念至心神不宁唯有写信的,有谈家中琐事的,有关于日程的妥帖安排的。

在梁实秋妙笔生花的笔触、风趣幽默的叙述之中,殷切关心显而易见。

二人恩爱了13年后,梁实秋撒手西去。

韩菁清还是会给已故的丈夫写信,只是,化成了随风飞扬的纸灰与墓前的缕缕不可捉摸的轻烟。

《书信鉴赏·情书·为衡山侯与妇书》注释与鉴赏

《书信鉴赏·情书·为衡山侯与妇书》注释与鉴赏

《书信鉴赏·情书·为衡山侯与妇书》注释与鉴赏《书信鉴赏·情书·为衡山侯与妇书》注释与鉴赏南朝梁·何逊昔人遨游洛汭②,会遇阳台③,神仙仿佛,有如今别④。

帐前微笑,涉想犹存⑤;而幄里余香⑥,从风且歇。

掩屏为疾⑦,引领成劳⑧。

镜想分鸾⑨,琴悲《别鹤》⑩。

心如膏火,独夜自煎⑪;思等流波⑫,终朝不息。

始知萋萋萱草⑬,忘忧之言不实;团团轻扇⑭,合欢之用为虚。

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⑮,不足为喻。

聊陈往翰,宁写款怀⑯。

迟枉琼瑶⑰,慰其杼轴⑱。

[注释]① 衡山侯:萧恭,字敬范,建安王伟之子。

② 洛汭(ruì):洛水弯曲处。

曹植有《洛神赋》,写洛神甚美。

③ 阳台:宋玉《高唐赋序》云:楚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说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总离不开阳台。

④ “神仙仿佛”二句:将其妻比为洛神与巫山神女,离别之后,只能寄情于遐想之中。

⑤ 涉想:设想,想象。

⑥ 幄:帷帐。

⑦ 掩屏为疾:意思是卧床成疾。

屏:卧床前的屏风。

⑧ 引领:伸颈远望,喻盼望殷切。

⑨ 镜想分鸾: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载:一鸾鸟被捉,三年不鸣,于镜中自顾身影后,哀鸣而死。

此谓见镜就想到与其妻的分别。

⑩ 《别鹤》:乐府琴曲名。

相传商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命其休妻改娶。

牧子悲伤作歌:“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餐!”后人为之谱曲,名《别鹤操》,比喻夫妻分离。

⑪“心如膏火”二句:喻相思之苦。

膏:灯油,点着后却煎熬自己。

《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⑫思等流波:思念之情如流水不绝。

汉武帝《悼李夫人赋》:“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⑬萋萋:草盛貌。

萱草:又名忘忧草。

⑭团团轻扇:即团扇,一种圆形扇子。

班婕妤《怨诗》:“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⑮一日三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⑯宁:岂。

款怀:犹款曲、衷情。

⑰迟:等待。

琼瑶:美玉。

这里指复信。

⑱杼轴:比喻作文时的组织、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实秋 韩菁清 情书 《雅舍情书》是梁实秋 写给韩菁清的情书,大家了解过?写了哪些内容呢? 梁实秋写给韩菁清的情书,始于 1974 年 12 月 2 日,止于 1975 年 3 月 25 日。

两人远隔重洋时,仍每天书信不断。

在前后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梁实秋共写 了 120 多封情书。

我的爱,我是恢复了不少的青春,这都是你的力量。

新衣、新领带只是装饰 了我的外表, 强烈的爱(你所谓“迟来的爱”)燃起了我心底的火, 而 且这圣火一经点燃是永不永不熄灭的。

你的人梁实秋 菁清!我的小娃, 我今天要去白云山庄,看兰花、饮茶,我心不在此!这才是逢场作戏,浪费 光阴— 我的心在七层楼上。

我一度很爱兰花,不是艳丽的洋兰,是幽雅入 画的剑兰,尤其是素心兰。

如今,什么花我也不愿一顾了。

昨晚我送你回家,已十一时半,我只送到你的大门口,没跟你上楼,你是不 是生气了,小娃? 我是,你的梁实秋 我的菁清,信刚写好准备付邮,接到你的第一封信,一月十日夜十一时付邮 的信,我狂喜,我今夜一定可以睡一个甜蜜的大觉。

菁清,我的爱,我把你的信 放在嘴上吻了又吻,看见你的字,你说的话,你表达的情意,我好快乐!亲亲, 我的爱人,你不仅是我的 better half(好的另一半),你是我的整个的灵魂。

你的秋 我的菁清, 这屋里好静,到处都是你的照片,你以前的照片,我看了好喜欢,好爱,好 心酸,好惆怅,好遗憾,好痛苦!你今天穿上了我们昨天买的披风,知道我心里 有多么喜悦?质料并不佳,但是穿在你的身上,美极了! 我是,你的梁实秋 爱人, 昨夜我果然睡得很好,约六七个小时,这是受你所赐,你的一封信和一张卡 片驱走了我的不少的烦虑, 使我安然的入眠, 不知道我写给你的信是否也有同样 的功用,爱,你写的信实在是很好,比我写得好,你的信不但真挚,而且有才气 闪烁于字里行间,你的字我也喜欢,潇洒妩媚兼而有之。

这不是盲目的称赞,是


我真实的感受。

菁清,我这里好冷,雪后连下了三天的雨,雪已不见踪影,到处湿漉漉的, 天上是阴沉沉的,这样的天气要继续很久。

可是我心里是温暖的,因为你占据着 我的心。

我爱的是你一个人,但是附带着我对你周围的人也有好感。

老实说,凡与你 有关的一切对我都不生疏, 你的房子我喜欢, 你那乱七八糟的梳妆台, 衣柜..... 都使我感到称心如意!有一桩事你也许没注意, 你给我的那把牙刷成了我的恩物, 每次使用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我要永远使用它,除非你再给我一把。

爱你的秋 爱,我好想你,我久已失去了爱的甘露的浸润,我的人,我们下次见面时会 不会抱头痛哭? 愿我的菁清平安快乐! 我是你的梁实秋 亲亲,我想你,怎么办? 眼尚未睁开,第一桩事就是想你。

你领我到一个新的幸福的境界里去。

谁说情人一天只能写一封信? 其实天下的事哪有比恋爱更急的事! 突然就想起了你 我们老了之后还能听到你说爱我我就知足了 如果我有一天先走了请在心里告诉我你爱我 我会听到的 于是我会笑着离开我会在奈何桥下等你 如果你有一天先走了 我会把这一生的故事 焚在你坟前 既然我不能陪你同行就让回忆陪了你在奈何桥下等我 如果有下辈子 我想和你青梅竹马地长大 小娃,我的爱: 昨天寄上二函,下午一函报告我不能如约于二十二日动身,匆匆写好寄出, 不知信里说了些什么,料想你看了一定不痛快,我心里好难过。

爱人,我不是不 想早一点飞到你身边, 实在是命运捉弄人, 美国的环境及法律手续之繁处处掣肘, 使得我困在此地。

当然,我不等支票,空手回去,是办得到的,但是想来想去, 那很不好。

我必须随身带一些钱。

因此只好耐心等候,对不起我心爱的人。

爱人,我不像热锅上的蚂蚁了,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满腔欢喜准备回去与 你相聚,突然知道又要延期,这打击实在太大,而且没有人同情!我越来越觉得 只有你一个人是我的知音!任何其他的地方不能给我温暖。

爱, 我现在只有忍耐,


尽量利用空闲写一点东西,打发掉这难以忍耐的时光。

希望你也善自珍摄,千万 保重,一切谨慎小心,至要至要。

我最不放心的是你一个人在家里,晚上有人陪 不好,没人陪也不好,我挂念极了!爱人,邮差现在还没来,急于出去寄信,下 午再写。

你的人秋 二人结合时受到的阻力非常之大,但他们知道,历史是人家的,世间嘈杂的 耳语,不过是他人自说自话的意淫,幸福才是自己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喊,把 爱情进行到底。

我的爱, 爱,我们两个人为名所累,否则我们的私事,何劳报纸渲染?你受了委屈, 我当然心痛之极,希望你保重,并且要想这份苦恼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在陪着你 受。

我不是早就一再对你说,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止我们的婚姻。

我们俩在接 受考验,爱,我们不怕。

我惟一怕的是,你一个人在台北,我怕你受不了,我请 你千千万万为了我,不要气坏了身子。

你要听我的话,你要稳住了气,别冲动, 你要信任我,别胡思乱想。

记者的访问,一概拒绝,别发表谈话。

你的梁实秋 1975 年 5 月 9 日,梁实秋与韩菁清举行了婚礼。

新房设在韩菁清家 ——从来就没有缺过钱的韩菁清, 唱歌一晚上的收入就要比梁大教授 一个月的工资高,光是在台北就有好几套房子。

这样的女人,能看上他这个文人 那点辛苦钱?他们俩的结合,原本也超越了世俗物质层面啊。

“看完新闻后, 我们各自去洗澡, 换上睡衣后, 秋秋说要抱我入洞房, 我说:“文弱书生四肢无力,还是我抱你吧!”说时迟那时快,我两 手就把他举起来,他说:“小娃怎么是举人啊!”我一笑手软了,将 他的头撞在门框上端,他大叫我大笑,我说: “ 本来你是 ‘ 进士 ’( 近视 ) ,现在变 ‘ 状元 ” 了 !( 注: ‘ 状元 ’ 即 ‘撞垣’的谐音。

)”(此段来自于韩菁清日记) 两人相视大笑……幽默, 俏皮, 轻松的背后是一整套学养与境 界,那是层次相当者才会有的心有灵犀。

这美丽可爱的小娃,多才多艺的她还有一手好厨艺,让人齿颊留香。

婚后, 梁实秋心宽体胖,八个月体重上升五公斤;外界也注意到,原本搁笔已久的梁实 秋又开始了创作。

他每天上午专心读书,写作,一天写五千字。

1979 年 6 月梁 实秋写完了《英国文学 史》和 《英国文学选》,获得了“国家文艺贡献奖”。

为了使 他劳逸结合,她教会了 74 岁的丈夫跳舞。

月华如水,两人相拥翩翩起舞。

她做 什么他都喜欢, 他穿什么她都觉得漂亮……尽管日日相见, 两人依 然情书往返。

署名“秋秋”的无数信中, 有热盼“清清” 回来的,有思念至心神不宁唯有写信的,有谈家中琐事的,有关于日程妥帖安排


的——因了梁实秋生花的妙笔,“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 便不同”。

这段美好的绝世情缘持续了 12 年(有如冯亦代和黄宗英的爱情, 也同样持续 了 12 年)。

当 84 岁的梁将告别人世, 他紧紧地拽着韩菁清的手说: “菁清, 我对不起你,怕是不能陪你了!” 梁实秋去世后, 韩菁清依然经常给他写情书, 每月要去他的墓前焚烧两三次 她写的信,以示天上人间两知音。

1989 年 5 月 6 日,她在写给他的信中说:“亲亲,我在呼唤你,可曾 听到?” 她在写给梁实秋的信中还说: “你离开我半年多了!九号是我们结婚的 十三周年纪念,我最忌十三的数字,你说我‘迷信’,可不是吗?第 十三周年我们就分开了!今年结婚纪念日不能在一起,你的生日也没在一起,叫 我如何不讨厌这个‘十三’的数字呢?我只能写下这封信,九号那天 焚在你坟前。

这样,天上人间,我们仍可以通信。

” “我好想念你,真的好想念你好想念你,我每天躺在客厅的长沙发上 与白猫王子在一起依偎,也是我最爱的一只,你要我善待我们的三只猫,犹如善 待我们的子女一般,我想我是做到了!也许我比你还要宠爱它们,它们现在是我 唯一的安慰,唯一的宝贝,我真不敢想像如果没有他们,我现在是怎样过的 ……” “你放心,我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好,省吃俭用,庄敬自强,这 辈子不会再依靠任何人了!” 梁实秋在暮年时得到了世间纯爱,他和韩菁清以热烈的爱,以无比的激情, 以无限的宽容,以无尽的留恋为证,爱到了生命的最后,在爱的阳光下,他们一 起度过了四千多个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