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和审美评价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学生认识和欣赏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手段。
通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从而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
通过分析和比较,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点和品味。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懂得欣赏艺术,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评判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
审美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审美能力的培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世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他们的人生发展和未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鉴赏教学内容设计鉴赏教学内容设计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
在设计鉴赏教学内容时,要兼顾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多方面的艺术作品。
传统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培养艺术情操;现代作品则能让学生跟上时代潮流,开拓审美视野。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一、绪论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事物美丑和审美水准的感知与判断能力。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如此,近年来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特点与现状1.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特点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包括:(1)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体地、积极地参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将人文、艺术、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理解艺术作品。
(3)注重实践与体验。
美术鉴赏教学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艺术作品的世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2.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在当前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活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课堂教学内容、形式的单一,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兴趣不高,难以主动参与其中。
(3)缺乏对艺术文化的深入理解。
当前的美术鉴赏教学大多停留于表面知识的传授,缺乏对艺术作品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欣赏。
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艺术的兴趣。
(2)情境化教学。
在教学中,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审美观点。
在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引导他们对艺术作品进行个性化的理解。
2.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主观体验(1)情感体验。
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体验艺术作品,使其能够从内心产生对艺术的共鸣。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占据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
教师通过美术鉴赏课程可以带领学生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体悟艺术魅力的同时发展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充分彰显美术鉴赏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文章围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展开了探究,着重分析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概述、特点、教学现状,以及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是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法,在多样化的鉴赏活动中,学生可以强化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形成并全面发展审美能力。
这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应持科学的教学理念,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鉴赏教学中科学引导学生和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打造优质的美术鉴赏课,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课堂上提升审美能力。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概述(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内涵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知多种美术作品,通过美术素材与美术主题帮助学生发展多种能力,包括联想能力、感知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等,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的专业知识中带领学生得到审美享受。
当前,针对美术鉴赏教学的专门教材,主要有以下版本:人美版、湘美版、山东版和人教版,教师需要依照教材实施理论教学和鉴赏实践教学。
和传统美术教学相比,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重心不是美术的形成表达和专业绘画技能,而是重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美学感知力、情感投入、内心感悟和艺术经验等,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展判断力、理解能力等,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中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特点从美术审美和鉴赏层面分析,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指向性、实用性和目标性不是很明确,而在组织审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表现出系统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一般而言,美术教师普遍会根据教材知识框架、学生具体情况和审美理念,创设教材情境、设计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模式和开展师生互动交流等;与此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坚持灵活性的原则,调整内容,逐步优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力(心理感知力、视觉感知力和触觉感知力),让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艺术表达的整体化和美术世界的抽象化,从而完成发展学生情感能力、感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教学任务。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的 需求 , 故 而造 成 一 种 课 堂 秩 序 和 教 学 德 、 社 会 思 想 和 时 代 精 神 的 内容 , 是 否 效 果 良好 的 假 象 。而 现 代 表 现 性 作 品 欣 可 以 作 为 一 种 传 达 思 想 观 念 的工 具 去 完 赏 的着 眼 点不 能 直接 为 日常 意 识所 接 受 , 成 德 育 课 的 教 学 内容 ? 回答 当然 是 肯 定 学 生一 时无 法超 出 现 实 经 验 和 欣 赏 习 惯 的 。 但 我 们 不 禁 要 问 ,欣 赏 教 学 本 身 的 的 阈 限 , 因 而 使 教 学 发 生 了 困 难 。 对 特 征 是 什 么 ?也 许 我 们 的教 学 最 终 都 是
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 ,让他们欣赏 们 要 求 学 生 不 仅 要 知 其 然 ,而 且 要 知 其
人 体 艺术 ,可 能会 使 教 学 无 法 开 展 。 同 所 以然 。尽 管 对 形 式 的 剖析 会 使 欣 赏 失 时 ,教 师 需要 在 课 前 查 阅 多 方 面 的 史 论 去 愉 悦 性 ,但 对 提 高形 式 的 直 觉 水 平 是 资料 和 作 品分 析 的 文 章 , 从 中 绌 绎 出普 极 为 重要 的 。 整个 教 学 是 一 个 “ 知 一 感
一
二 、艺术的审 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 的客观性。艺术 的审美 .
客 观 性 。 在欣 赏 中 , 由于 地 区 和 民族 等
旦 我 们 认 识到 , 教 学 必 须 要 达 到 这 一
目 的时 ,那 么 再 现 性 作 品 欣 赏 和 表 现 性 价 值 是 建 立 在 实 践 价 值 基 础 上 的 , 具 有 作 品欣 赏 教学 所碰 到的 困难 是 相 同 的 。 我 们 知 道 , 欣 赏 教 学 具 有 三 个 主 要 文 化 差 别 , 会 出 现 价 值 观 的 差 异 ,甚 至 功 能— — 认 识 、 教 育 、 审 美 。 然 而 ,这 会 有 完 全 不 同 的 价 值 标 准 。但 这 并不 意 个 属 于 审 美 范 畴 的 教 学 离 开 了 审 美 功 味 着 审 美价 值 无 客 观 性 ,因 为 价 值 不 等 能 ,专 注 于 认 识 和 教 育 功 能 是 否 符 合 欣 于 评 价 ,它 们 之 间 可 以 统 一 ,也 可 以对 赏 教 学 的 要 求 呢 ?假 如 ,我 们 从 伦 勃 朗 立 。文 化 习俗 和 个 人 特 殊 经 验 是 造 成 不 作 品 中 感 知 到 铜 盔 的金 属 质 感 , 能 否 成 统 一 的主 要 原 因 。在 对 某 一 作 品 的 实 际 为 帮 助 学 生 认 识 某 种 物 理 属 性 的 辅 助 教 判 断 中 ,不 同主 体 会 出现 不 同 感 受 。 同
高中美术学生评价评语
高中美术学生评价评语
1. 这个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表现出色,有很高的创作能力。
2. 在构图和配色方面,这个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技巧,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3. 这个学生对于细节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作品中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
4. 这个学生在表现力方面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这个学生在色彩运用方面表现出色,能够运用色彩自如地表达情感和意境。
6. 这个学生思维敏捷,有很强的创作想象力,在题材选择和创新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7. 这个学生对于不同美术媒介的运用非常熟练,在绘画、雕塑、摄影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8. 这个学生在艺术理论学习方面积极进取,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且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9. 这个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呈现上,注重细节且有良好的作品起承转合。
10. 这个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具有很高的修养和悟性,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
高中美术鉴赏中对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鉴赏中对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
审美判断能力是指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逐渐具备审美能力。
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判断、共同交流,表达自己审美感受、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判断能力等方面讨论高中美术鉴赏中对学生审美判断力进行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判断;培养方法在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审美判断,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欣赏。
对于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能够尝试对美术课堂中的作品进行评判,让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判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审美认知,当学生看到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便能够体会到自己对于该作品的认识。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判断的方式进行培养。
教师用情境方式将需要学生进行审美判断的作品展示出来,再让学生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思想。
如,我在为学生授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这一课程内容时,便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课堂上我为学生播放了《洛神赋图》的动态视频,视频中将洛神赋图中的人物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中,从曹植在洛水之滨休息,看到洛神,到曹植解下玉佩表达对洛神的爱慕,再到二人离别,曹植后望。
从一系列的动态情景中,学生能够看到这幅图像所描绘的信息和故事。
在视频展示完之后,画面中的《洛神赋图》展开。
我问学生:“大家觉得这幅《洛神赋图》画得怎么样呢?”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这幅《洛神赋图》非常漂亮,人物的动态也非常优美,而且具有故事性,情节也十分连贯。
”我点点头,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同。
从学生的回答中,便可以看出学生能够根据情境主动表达自己的审美判断,说出自己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与了解。
二、共同交流,表达自己审美感受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上,只让学生自己表达自己的审美判断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共同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高中美术欣赏审美教育与审美评价分析.docx
高中美术欣赏审美教育与审美评价分析随着现代教育改革逐渐深入,高中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课程,备受教育者和学生重视。
美术常识、美术欣赏是高中美术教学的基础,而将美术语言纳入美育体系,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因此,高中美术欣赏审美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笔者就高中美术欣赏审美教育和审美评价进行研究。
一、营造美术氛围,培养审美习惯高中美术教学,需要营造良好的美术氛围,让学生受到环境和氛围的影响,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高中美术教师在讲解《如何鉴赏美术作品》时,可以事先让学生们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最喜爱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与老师同学分享。
教师对美术作品的类型、风格不作限定,让学生明白美术作品是多元、丰富的。
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打印、装裱的方式,将这些美术作品制作出来,然后挂在教室墙上,或者划分一个区域作为美术角,开展美术鉴赏月活动。
在这个月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花10分钟左右时间为同学们鉴赏教室内的一幅作品。
在鉴赏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绘画内容等角度,对其美感、艺术感和内涵进行赏析。
例如,某学生为同学们分享的是《齐白石虾图》,教师先让同学们纷纷发言,说明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有的学生会说虾的形态十分生动,有的学生会说作品的构图很好,有的学生会说作者通过着墨深浅营造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利用浅墨描绘出虾身体特有的透明感。
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逐步学会鉴赏美术作品,发现美术作品上的闪光点和艺术价值。
可见,从学生兴趣入手,通过举办美术作品鉴赏月活动,可以给同学们营造一个浓厚的审美氛围,让学生逐步形成审美习惯,对学生美术修养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意识仅仅停留在画图上,导致处于较大升学压力下的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参与度不足。
为此,美术教师应当采用丰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研究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现有发展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与研究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法国雕塑家XXX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出本节课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研究新知1、师生共同探究美术鉴赏的概念⑴从“美术鉴赏”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美术”:视觉艺术,可视形象,平面空间,以供欣赏;“鉴赏”:“鉴”鉴别、鉴定,“赏”欣赏、观看。
“美术鉴赏”即鉴赏视觉艺术。
⑵规范的概念: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教材中P4,第2、3段)2、小组合作研究,鉴赏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⑴合作研究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研究提示:观看两幅作品《捣练图》和《拾穗》(哪种美术?画的是?他们在做?构图?色彩……);对比两幅作品,体会感受(通过对比,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成果展示。
⑶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
3、看图说话,归纳出美术作品的分类⑴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分别指出有哪些大的分类: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依照形式语言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如何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效果呢?设计一节美术课应该从开始到结尾、教师的语言5l 导、教具的制作、音乐实践,认为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对美术作品内容的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蜒欣赏辜冀瓮黛胄岜嚣至裹裟凳萎力l雯筹裂主篙警荔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试想,让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副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
在平静中人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向骚动之感,使观者体验到一种事物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
而丁拖莱拖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
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
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雯q 相反。
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乐气氛。
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显示形象的支持,使我们首先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
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样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
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
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显现出来。
如井字形的直线像街道、大小色块像建筑物等。
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同时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
但这不意味着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
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原因。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品鉴赏与审美体验
通过引入当代艺术和现代科技手段, 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创 新成果,拓展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和 实践能力。
04
美术教学中艺术品鉴赏的实践方法
现场鉴赏法
01
02
03
实地参观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 物馆等艺术机构,接触真 实的艺术品,感受其独特 的艺术魅力。
现场讲解
邀请专业讲解员或艺术家 进行现场讲解,帮助学生 理解艺术品的创作背景、 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 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艺术品鉴赏与审美体验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艺术品鉴赏是美术教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品鉴赏是指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 察、分析和评价,了解艺术作品的风 格、形式和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和艺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艺术 品鉴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 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分析艺术元素
指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 艺术元素,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审美判断 力。
探讨艺术主题
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理 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 美体验。
通过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将所学的艺术知识和审美体验转 化为自己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了解艺术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感知。同时,美术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传承和弘扬文化艺术
美术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艺术传统和特色,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分析
欣 赏作 品进行到这一个评 价 阶段 , 应将重 点放在 作 品上 , 尽量 了解 作 品 中互 相 影 响 、 作 用 的成 分 和 因 素 。 例如塞 尚的《 苹果 与橘子 》 , 画 面中 的主要成分 体现 出了 种 愉快 、 和谐 以及顺 畅 的形式 , 画 面 中形 状表 现为 圆 滑柔滑 、 线 条 表 现 为 流 畅并 且 色 彩 呈 现 出 暖色 调 。另 外, 绘 画构 图结 构是 由大 小不一 、 大小 不 同的三 角形共
种情感体 验 , 也就是单纯几何 形状 能给人 们传达 一种情 感, 从而 引起人 们无 意 识 的一 种利 害判 断 。除此 之外 ,
美感评价 中也存 在有益于社会 的一 些 内容 , 若将 壮观 的 战 因为 审美 价值 在进 行 判 断 的过程 中会
体的审美水平及 审美观方 面 。对于 高 中美 术教 学 , 美术 教师应重 视 学 生 的欣 赏 能力 、 审美 评 价 方 面 的教 学工
作, 帮助提 高学 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以及欣 赏水平 。 分 析美术欣赏教学 的特征 美术教学过 程 中 , 艺 术实 践 教学 比欣 赏教 学难 , 相
2 . 对 形 式 与作 品 进行 分 析
、
对来说现代 作 品 的欣 赏难度 也 有所 提升 。从 审美 意识 角度 剖析 一个作 品形 式 审美体 验 的 因素 , 或 者把握 、 评 价作品 的情 感是 非 常难 的。欣 赏教 学 中 主要包 括 三个 方 面的功能 : ①认识 。②教 育 。③ 审美 。如 果欣赏 教学 脱 离 了审美功能 , 而是将 注意力放 在教 育功 能及认 识功 能上 , 显然与欣赏教学 的本质 是不相 符 的。美 术教 学过 程中, 教学仅仅是一种方 法 , 而 为 了实 现 目标 , 不仅 要培 养 学生的欣赏能力 以及 审美能力 , 还要通 过 审美体 验 以 及 艺术方式 直接 感知 去进 一 步提 高欣 赏 教学 。其 中审 美体验 以及艺术 形 式 的感知 就 是欣 赏教 学 的两个 主要
试论如何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较法是高 中美术欣赏教学 中常用 的 学生对 美术作 品进行欣 赏 不 断提 高 学生 你也 看到 了十里 之外那 许 多碧绿 的、 身上 教学 方法 也是 提高 学生 审美 能力 的主要 的 审美 能力 , 让 学生在美 术作 品的广袤 空
,
长满三条金 线的青蛙 , 听到 了青蛙 的叫声 , 方法之一 经搭起 了一座桥 梁 , 说 明你 已经 真正会 欣 赏这幅作 品了。 ” 学效果
教学心得
ART E D UC A T l o N R ESEARCH
蒿 试论如何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中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 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 口平 毓芳
葛 主
性 帅 。 如何 通过 美术欣 赏教 学提
在 组织学生欣 赏《 踏歌行》 ( 马远 过 这样 的对 比, 学生 了解 到艺术 来源 于生 高高 中生 的审美 能力呢?下面笔者谈 谈 自 作 品) 的时候 为 了更好地让 学生理解 画 中 活又高于生活, 无形 中提高 了审美 能力。 己的几点看 法。 的意境 笔者首 先 引导他们 对作 品 中四位 在 组织学生欣 赏中西 方绘 画艺术的时
结 语
美 术欣赏的过程就是 学生审美 能力不
的所感所悟。 ” 听到这样的背景介绍, 学生
对这幅画的理解就更为透彻了。笔者接着 力
说: “ 在欣 赏齐 白石这 幅作 品的时候 , 假 如
三、 结 合 比较 培 养 学 生 的 审美 能
断提升的过程。在美术欣赏过程中, 教师
应该积极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引导
作背景 。 者对生活的热爱。 表 现, 而中国的绘 画作 品更加讲究笔法 , 更
例如 , 在 欣赏《 蛙 声十里 出山泉》 ( 齐白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一
藏 着 的另一 种不 同 的内容 , 即不 同的 形 式 因素 给 观 者造 成 不 同的 心 理 感
受。
2 、欣 赏 与形 式 分 析 。在 这 一 阶
段 的评 价 ,需要 我们把 注 意力 比较 长 久地 固定在 作 品上 ,并试 图把 握其 中 那些 相 互作 用 着 的 主要 成份 。如 塞
可 以统一 ,也 可 以对立 。文 化 习俗和
成份 。在 教学 中 ,把 自己的判 断 从推 测性 的语 言 引导学 生去 感知 和评 价作
品。
三 、绘画欣 赏中的评价 1 作 品 内 容 与 形 式 。 一 般 认 、
方 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 ,主体
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 价性 ;客
在欣 赏教 学 中,教师 和 学生 以及
学 生之 间存着 知 识和经 验 的差异 ,这
些 都会影 响 审美 判断 和评价 ,故教师 必须 具备 良好 的 修养和 丰 富的知 识 , 理 解作 品形 式和 内容 最普 遍的 审美 意 义 , 以宽容 的态 度容 纳学 生 的感受 和 评 价 ,启发 引 导学生 以审 美意 识 去感 知 作 品,将 日常情感 升华 至审 美 的判
创 作的 Leabharlann 最后 的 晚餐》 ,其 再现 性 的 内容相 同, 但 因形 式 处理 ( 图 、 构 人 物造 型、透 视等 )不 同,就 有 了隐
2 审美 评 价 的功 利 性 。在 美 术 、 欣 赏 中,对 作 品的审 美感 知具有 社会 功 利性 。一 方面 ,审 美意象 和信 息在 激 发 主体 审 美 经验 的同 时 ,也 可 能 激 发起个 人 的现 实意 识 ,即审 美判 断 中潜伏 着利 害判 断 。如 ,对画 中苹 果 的色彩和 形 状产 生美 感时 ,也 可 以作 为 “ 梅止 渴 ”的情 感体 验 。即是 纯 望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高中美术教学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通过探讨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以及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等方面,揭示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结合案例分析成功的美术鉴赏教学案例,提出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将有助于教师们更好地理解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艺术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鉴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内容、方法、艺术、关系、案例分析、成功、建议、意义、重要性。
1. 引言1.1 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画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艺术背后的文化、历史和情感。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从中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
这种跨文化的审美体验有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高中美术教学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上,更体现在学生终身学习和思考的能力的培养上。
1.2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审美能力是人们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当今社会,艺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要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其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要引导学生多接触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开阔视野,拓展审美领域。
学习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技巧
学习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技巧美术作品要想真正被欣赏和评价,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除了欣赏时的感受外,了解艺术家的用意和创作背景也是评价作品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学习美术作品评价和欣赏的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美术作品。
一、背景知识的学习学习背景知识是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基础。
首先,了解艺术史和艺术流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所处文化背景。
其次,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和作品风格,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创作意图。
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对作品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观察细节的技巧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观察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细致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作品的整体和局部,进而深入理解艺术家的构图和表现手法。
观察作品的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注意作品中的重心和主题,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三、借助参考资料和评论在学习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技巧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参考资料和评论。
艺术常用语词典、艺术史书籍、艺术网络平台等,都是我们了解作品背景和艺术概念的重要工具。
此外,阅读艺术评论和专家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四、与他人讨论交流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
因此,与他人讨论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拓展视野的方式。
可以和其他艺术爱好者、专业人士或老师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和见解,从中获取更多的启发和认识。
在学习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技巧时,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通过学习背景知识、观察细节、借助参考资料和评论,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的魅力和内涵。
总结:学习美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技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观察和实践。
通过了解背景知识、细致观察细节、借助参考资料和评论,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高中美术中现代派绘画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在 美带欣赏活 动中 ,欣赏客 怖与 主怖发 生一种 审美关 系。客怖 在主体心理 中的地 位和认可程度 , 都具有 主体的 评
可以对立 。文化 习俗和 个人特殊经 验是造 成不统 一的 主要 原因。在 对幕一作品 实际 判断 中 ,不同主体会 出现 不同感
价标准和情感态 度。虽说评价本身 不, ̄l 价值 , … - l , 造 b 但审美价
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 在 欣赏教学中 , 师和 学生 以及 学生之 间存 着知识 和 教
经 验的 差异 , 些都会影响 审美判断和评价 , 这 故教 师必须具
作者简介 : 马盛斌( 9 1 , 汉族, 1 7 一)男, 河北景县人 , 本科学历 , 主要研究 中学美术基础教学。
■■
维普资讯
用 下将普 通情感升华至审 美情感 。 倘若欣赏 材料 选择 不当 ,
教 学就无法达到 预期的效 景 ,如景在 学生鉴赏 力尚处于 低
水平时, 让他们欣赏人体艺市 , 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 同时,
需要 教 师在课 前 查阅 多方 面 的 史论 资料 和作 品 分新 的 文 章。 从中归纳 出普 遍性的规 范和准则 , 才能使评价标 准 这样
维普资讯
音 体 美 劳 教 学
2 O . O62 1
高 美术 现代承绘 袄赏教学与审美砰价
马 盛斌
( 石家庄市第3 中学 , 5 河北 石家庄 0 0 1 ) 50 1
摘
要 : 高中美术教 学中, 在 欣赏课和审美评价是有 着与众 不同的特殊性 , 特剐是在上现代派绘画欣 赏课 时, 师要让 学 老
值必须经过 评价才能被认识 和掌握 。
一
受。 由于文化 习惯的 差异 , 山水 国画 也难以被一个西 如 一幅 方人所接 受 , 主体的评价 与价值客观 性符合与否 , 要看主 还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
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
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
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
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
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
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
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
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
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
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
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浅议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 法研究 】 教
浅议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闫海龙
( 河北省香河县第三 中学 , 河北
香河
059 ) 6 4 9
摘要 : 中关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高 在提升 学生的艺术欣 赏水平 与审美观 方面具有 着极其重 要 的意义。 艺术欣 赏活动本质上是欣 赏的对 象与欣赏主体之 间发 生的一种审美关 系。 中美术教师要从欣赏水平 高 与审美评价能力对学生进行教 学, 以达到 关术教 学的 目的和素质教 育的要 求。 文笔者从如何进行高 中美术藤 赏 本
生, 随他而灭 的。” 以后 的教 学过程 中我 就特别注意 因
生施教。
我想说的是要根据不 同的气质特点 , 因势利导 , 并
能 对症下 药。好的历史老师 , 突出的特 点就是 能够镇 最
住 学生 , 为什么 呢?就是他们很 了解学生 的气 质特点 。
我举 一个 排座位 的例子 :秦浩 是一个具有 兴奋 型气质 的学生 , 老师安排他与一个典 型的安静 型的学生 同桌 , 整 天憋得 秦浩求着那位 学生 :求求你 ,你跟 我说句话 吧 !结果 人家还是不理他 , 他觉 得太难受 , 写起 了打油 诗, 结果被惩罚调 到了最后排 。 接着又换成 了高戴旭坐 秦浩原来 的位子 , 高戴旭 同样是哀求 :你是石 头 , “ 还是 哑 巴 , 你说句话吧 !” 以想象 这样的安排虽 然使他 求 可 们感觉不舒 服 , 但是客观上对他们 有好处 , 他们 的不 对 良行 为进 行 了限制 , 也会对班级 的稳定起 到好 的作用 。 假如要是 让秦浩和高戴旭坐一起 , 那将 会是鸡 犬不宁 。 老师对他 们班的学生太 了解 了 , 以能对症下 药 , 所 如上
论高中美术课艺术的审美与评价
文 化习俗和个 人特殊经验 是造成不统 一的主要 原因 。在对某 3 绘画欣 赏中的评价
一
作品实 际判断 中 , 不 同主体会 出现不 同感 受 。 ・ 如, 一个 人在
一
般认为 , 再现性作 品形式服 务于 内容 , 而表 现性作 品 内
丧失亲人 时 , 热 烈欢快的形式也 不会被其感 知为愉快 的东西 。 容往 往体现 于形式的本体之 中 。 尽管二 者的侧重有所 不同 , 但 反之, 一 个时逢喜 事的人 , 在阴雨连 绵的天气里也 会感受 到欢 任何 绘画都具有 表现 性和再现性 的多重性 内容 。在 具象绘 画
拈
论 高 中美术课 5 6 3 0 0 )郭 继 慧
[ 摘 要 ]美 术欣 赏是 高 中美术 的重要教学 内容 , 要搞 好高 中美 术欣赏教 学, 应该让 学生知道美 术欣赏 的特 点, 了解美术欣
赏的 主要审美观 点, 掌握 美术作 品的评 价方法 。
美术 学习活动 , 进一 步学 习美术知 识与技能 , 运用 直觉 、 想象 、 面 的判断 。 将 自己的判断和 他人的判 断进 行对照 , 使其看 到 自
思维 以及美术 的方法进行艺 术创造活动 , 探 索表现技巧 ; 学会 己的评 价哪些方 面符合多数人 的意见 。如 此反复开 展教学 评 分析 、 评 价美术作 品及美术现象 , 形 成健 康的审美 情趣和 审美 价 活动 , 使 学生养 成 自觉验证 判断 , 减少 盲 目冲动 的评价 , 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
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
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
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
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曾在上海举办“法国250年绘画作品展”会上,从男女老少、各界人士的交流中我发现,人们似乎都能顺利地欣赏这类写实作品。
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毕加索”、“米罗”的画展上,许多学美术专业的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
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以上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
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
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
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
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
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
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
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
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
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
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
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
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
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
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
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
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
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的功利性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
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
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
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
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
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
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
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
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
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
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
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
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
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
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
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
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1.作品内容与形式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
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
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
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欣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
在平衡中人物的动态变化,略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走向骚动之感,使观者体验到一种事物处萌芽状态,但预示着即将来到的运动最普遍的经验。
而丁托莱托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
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爷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使观者体验到事物发展中矛盾对抗即将解体的一种普遍经验。
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
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
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
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
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
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
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
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2.欣赏与形式分析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
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
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
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
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
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
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
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
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
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
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然而,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如,在构图分析时,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
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
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
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
当然,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
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
可以说,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
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
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