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及测试题_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9的大小比较
3. 数字0-9的数目意义和数位意义
4. 数字的顺序排列
5. 数字的加法运算(没有进位)
6. 数字的减法运算(没有退位)
7. 数数字,将数字与物体进行对应
8. 掌握基本的数学符号:加号、减号、等于号
9. 通过观察、绘制、数点等方式进行数数活动
10.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推理数的大小关系
11. 认识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12. 通过观察和画图研究二维图形的特点与性质
13. 进行简单的空间位置、方位的描述
14. 认识物体的形状特点,如圆的圆心、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等
15. 进行简单的图形模仿和延伸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最后数到几,就是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前、后上、下的含义: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上、下、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2、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
注意:一般情况下都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若题目指明图中人物的左、右,就要以图中人物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二、比大小1、左、右两边的数相等,就用“=”表示,如5=5,读作:5等于5。
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如5>3,读作5大于3。
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用“<”表示,即2<3,读作2小于3。
2、填“>”或“<”时,哪边数大,开口就对着哪边。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目录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5)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6)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8)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0)第七单元找规律 (14)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人数8 42、按男女分男女人数 6 6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字表示“3个一”?A. 3B. 11C. 13D. 312.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A. 15B. 51C. 6D. 103. 下列哪个物品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A. 一双手B. 一双脚C. 一只眼睛D. 一个耳朵4. 8减去5等于多少?A. 3B. 13D. 85.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7D. 96. 5加6等于多少?A. 11B. 15C. 10D. 97. 下列哪个物品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A. 10个苹果B. 10个小朋友C. 10辆汽车D. 10栋楼房8. 9加2等于多少?A. 11B. 12C. 10D. 139. 下列哪个数字最大?A. 6C. 8D. 910. 4乘以3等于多少?A. 12B. 13C. 14D. 15二、判断题:1. 1个十等于10个一。
()2. 3加4等于7。
()3. 8减去3等于5。
()4. 6乘以2等于12。
()5. 10个一是10。
()6. 5加5等于10。
()7. 9减去6等于3。
()8. 7加2等于9。
()9. 4乘以4等于16。
()10. 3个十等于30。
()三、计算试题:1. 4 + 5 =2. 9 3 =3. 7 + 2 =4. 8 6 =5. 6 + 4 =6. 5 2 =7. 3 + 7 =8. 10 5 =9. 4 + 6 =10. 9 4 =11. 5 + 3 =12. 8 3 =13. 7 + 5 =14. 6 2 =15. 4 + 8 =16. 10 7 =17. 3 + 9 =18. 7 4 =19. 5 + 2 =20. 6 3 =四、应用题:1. 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小红有8个糖果,她吃掉了4个,小红还剩下多少个糖果?3. 小华有7个铅笔,他丢了2个,小华还剩下多少个铅笔?4. 小刚有10个球,他送给了小明3个,小刚还剩下多少个球?5. 小李有6个本子,他买了2个新的,小李现在有多少个本子?6. 小王有9个玩具,他送给了小华3个,小王还剩下多少个玩具?7. 小赵有5个橘子,他吃掉了2个,小赵还剩下多少个橘子?8. 小钱有8个饼干,他分给了小刚4个,小钱还剩下多少个饼干?9. 小孙有7个书,他借给了小红3本,小孙还剩下多少本书?10. 小周有10个杯子,他打破了3个,小周还剩下多少个杯子?三、计算试题答案:1. 92. 63. 94. 25. 106. 37. 108. 59. 1010. 511. 812. 513. 1214. 415. 1216. 317. 1218. 319. 720. 3四、应用题答案:1. 8个苹果2. 4个糖果3. 5个铅笔4. 7个球5. 8个本子6. 6个玩具7. 3个橘子8. 4个饼干9. 4本书10. 7个杯子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取走一部分的运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数的认识在数数活动中,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数数的方法,同时也能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此外,通过数数活动还可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比多少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学生可以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单元:空间方位感在认识上下和前后方位时,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
在认识左右方位时,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
第三单元:数的加减在1-5的认识中,学生可以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研究的乐趣。
比多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可以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同时,这也有助于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几和第几的认识中,学生可以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概念,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这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分与合的认识中,学生可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加法的认识中,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同时,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培养仔细计算的良好惯。
在1~5的加法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且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1-4单元知识点汇总(完美版)
202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1. 数shù一yì数shù点diǎn数shù法fǎ:数shǔ数shù时shí,要yào按àn一yí定dìnɡ的de顺shùn序xù来lái数shù,从cónɡ1开kāi始shǐ,数shù到dào最zuì后hòu一yí个ɡè事shì物wù所suǒ对duì应yìnɡ的de是shì几jǐ,即jí最zuì后hòu数shù到dào几jǐ,事shì物wù的de总zǒnɡ数shù就jiù是shì几jǐ。
数shù图tú中zhōnɡ物wù体tǐ的de数shù量liànɡ时shí,要yào按àn一yí定dìnɡ的de顺shùn序xù来lái数shù,比bǐ如rú可kě以yǐ按àn从cónɡ上shànɡ到dào下xià,从cónɡ左zuǒ到dào右yòu,从cónɡ远yuǎn到dào近jìn等děnɡ顺shùn序xù来lái数shǔ数shù。
各ɡè种zhǒnɡ事shì物wù的de数shù量liànɡ都dōu可kě以yǐ用yònɡ一yí个ɡè数shù表biǎo示shì。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1册全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重难点要点考点归类整理复习超级完整版精品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重难点要点考点综合归类整理复习梳理汇总汇编精品复习资料精品精编超级完整版第一单元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新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导读:本文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3)小猫前面有( 1 )只小动物,后面有( 3 )只小动物。 (4)小牛前面有( 3 )只小动物,后面有( 1 )只小动物。 (5) 小老鼠看到小猫在前面,就悄悄跑了,现在还有( 4 )
只小动物。
三 细心的你, 算一算。(共23 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8 分) 5-3 = 2 0+4 =4 0-0 =0 2+2 = 4 4-1 = 3 3+2 = 5
四 动手动脑,做一做。(共11 分)
1.按规律画一画,填一填。(8 分)
1
0
2. [新题型·开放题]先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再用你喜欢 的画图方式表示这个算式的意思。(3 分) 5- 5 = 0 画图略。
五 灵活实践,用一用。(第5 题4 分,其余每小题2 分, 共14 分)
1.
2.
1+ 3 4
5- 3 2
3. 4- 4 0
4. 0 +3 3
5.看图提问,并列式计算。 (答案不唯一) 一共有几只兔子? 3+2 = 5(只)
6.梦梦在卡片上写下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如图),请按卡 片上的点子数写出梦梦家的电话号码。
梦梦家的电话号码是______5_4_0_1_3_0_2。(14 分)
3-3 = 0 5-4 = 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1 分)
0+○3 = 3
○3 -2 = 1
2+3 =○4 +1 1+4 = 5-○0
5-5 <○1
3+0 <○4
(部分答案不唯一)
○1 +○4 = 5 5-2 = ○1 +○2 1+2 >○2
3.在○里填上“>”“<”或“ = ”。(4 分) 0+2○= 2 1+1○< 3 4-2○> 4-3 5-5○< 2+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汇总及习题训练
第一单元知识点1. 数一数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2. 比多少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第一单元练习题(一)一、填空.1、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____.2、10前面第2个数是____,6后面第3个数是____.3、7前面的一个数是____,后面的一个数是____.4、10和8中间的一个数是____.5、比6大比10小的数有、、 .二、写数.1、按规律填数.____、____、2、____、____、5____、9、8、____、____、5、____ 、____2、____2、把4,10,3,0,6,2,8,5中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画一画.①画△,△比□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画☆,☆和○一样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练习题(二)一、填空1、6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在数123中,个位是____ ,十位是____,百位是____ .3、比最小的两位数大3的数是____,比最大的两位数小6的数是____4、与8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二、在___里填上“>”、“<”或“=”号33-5___22+6 59-6___59-14 27+5___27+872-8___66+3 35+7___61-19 37-21___8+916角___2元 6元8角___68分 23角___2元3角三、先写出下列各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七十二二十三六十八一百五八十九四十三第一单元练习题(三)一、填空.1、1的前面是( ),8的后面是( ),19的后面是( ),10的前面是( ).2、1个十和5个一组成( ).2个十是( ).3个1和1个十是( ).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1.20里面有( )个十.3、个位是5,十位是1的数是( ).十位是2,个位是0的数是( ).个位是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的数是(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5的数是(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有1个十在十位写( ),有2个十在十位写( ),有几个一在个位写( ).二、我会做.1、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8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3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第6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第2位,请问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知识点应用:
认识1、 2、 3、 4、 5、 6、 7、 8、 9这9个数.动手指一指并数一数,做到手口统一.能用数字准确表述每种物体的个数。
一、快乐的家园:
认识物体一一对应关系,能熟练地手口一致地数数.理解数的数量属性和叙述属性.能分清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二、玩具
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正确书写1、 2、 3、 4、 5这5个数字.
三、小猫钓鱼
认识“0”,理解0的意义.知道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尺子上的“0”和开关上的“0”)和分界点温度计上的“0”).
会正确的书写0 .
四、文具
正确数出6——10的物体的个数,会书写6、 7、 8、 9、 10这5个数字.
五、快乐的午餐和动物乐园.
通过学习理解一一对应关系,能认清物体个数的多少,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右图中有()个。
A. 4B. 5C. 62.从2开始,一个一个地数,第5个数是()。
A. 5B. 6C. 73.下列哪种水果的个数是4?( )A. B. C.4.红花有90朵,黄花比红花少很多。
黄花可能有()朵。
A. 87B. 21C. 985.和数量一样的是( )。
A. ○○○○○B. ○○○○○○C. ○○○○○○○6.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A. 7块B. 8块C. 9块D. 10块7.鸡有460只,鸭比鸡多一些,鹅比鸡多得多.三种动物哪一种最多?()A. 鸡B. 鸭C. 鹅8.哪一行与其他两行不相同?()A. 第一行与其他两行不同B. 第二行与其他两行不同C. 第三行与其他两行不同9.想一想,哪幅图里的水果个数和珠子数一样多.(1)A.B.(2)A.B.10.比一比下面水果()最重。
A. 青椒B. 胡萝卜C. 红萝卜11.把364变成三百六十四万,要在4的后面添上()个0A. 5B. 6C. 412.少的是()A. B.13.少的一组是()A. B.14.下面是3个同样大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后来小明往3个杯子里都丢进一些同样大的玻璃球,想一想,哪个杯子里丢进的玻璃球最多?()A. AB. BC. C15.一万一万地数,数十次是()A. 十万B. 一百万C. 一千万二、填空题16.比一比。
________和________一样多;比多________;比少________。
17.比多________个,比少________个。
18.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9.比一比,填一填。
________和________同样多。
20.比多________,比少________。
21.比多________。
比少________22.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23.比多________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及测试题_知识点总结
本篇文章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下面就一起来看吧。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1)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2)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