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s以下;θ频率带:4~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秒和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持续的活动。
2)调幅:背景活动的波幅表现有规律地增高和减低呈纺锤状/梭形。在临床脑电图中,a节律常表现为这种调幅现象。称”a调幅现象“。
3)调节:也叫波率调节,每秒频率的差数叫频宽。一般说,波率调节指a 节律与稳定性而言。同一部位导出的脑波的基本频率前后相差不应超过1Hz,在不同部位导出的脑波基本频率相差不应超过2Hz。
4)弥漫性a节律:a波减慢,波幅和指数增高,调幅明显,呈同步性出现于大脑各区,特别是额、颞区明显。
5)a波前移现象:顶、枕区a节律出现减少,额、颞区a节律出现率明显增加,且额、颞区a波振幅高于顶、枕区。
正常波:
1)α波和α节律:α波乃每秒8~13周波范围的电活动,而重复节律性地出现的8~13周波活动谓之α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微伏。
大脑各区均有α活动和α节律,不过以枕部最为明显。枕部平均波幅为50~70微伏,其它部位平均为10~30微伏。睁眼时α波消失,闭眼后又出现。
2)β波和β节律:β波是每秒18~30周波范围内的电活动。波幅为20~50微伏。β波以额区和中央区为最明显,6%正常人的脑电图以β波为主。
3)γ波:为每秒35~45周波的脑电活动。波幅较低,约为α波波幅之半。额区及前中央区最多。
4)δ波和δ节律:系指每秒~3周波的电活动。正常δ波的波幅为10~20微伏,出现在额区,不以纺锤样出现,且不得多于8~10%,其它各区则少于5%。δ活动为儿童的(正常)主要波率。
5)θ波和θ节律:θ活动的波率为每秒4~7周波。波幅为20~40微伏,是正常儿童的主要脑电活动,两侧对称,颞区多见,可达25%,但不以纺锤样出现。
6)σ波:波率为每秒14~17周波的脑电活动。临床意义不明。
异常波:
1)棘波:在走纸速度为3厘米/秒的纸速下,脑电波的电位变化呈陡直上升和下降,与a波相比呈极端尖锐的一种波,极性多为阴性,是癫痫的特异性、发作性放电现象之一,但棘波不是癫痫的同义语。棘波也可见于颅内炎症、脱髓鞘病及颅内肿瘤等,四个特点:1)上、下支均陡直;2)周期小于80毫秒,多为20-60;3)波幅一般在100-150微幅;4)突出于背景活动。
2)锐波:也叫尖波。是周期大于80毫秒,波幅大于100微伏,波顶比较尖锐的一种波,是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所引起,其周期所以比棘波长可能是因为神经元同步性不够完善。阴性锐波对癫痫诊断有一定意义。也可见颅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二者区别:1)锐波不如棘波尖锐;2)棘波上、下支均陡直。锐波上升支陡直,但下降支略缓慢;3)周期不同:棘波80毫秒,锐波大于80毫秒(200毫秒以内)。4)临床意义略有不同:锐波表明病变深在或范围较广或位于健侧或位于远隔部位;5)锐波的背景活动异常程度较轻。)3)三相波:典型的三相波第一相为较小的负相较尖锐的波,第二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一相的负相慢波,主要见于代谢障碍引起的脑病的昏迷前期,如:肝昏迷、尿毒症、胰腺炎、低血糖等。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癫痫。
4)爆发性抑制:在平坦活动的背景上突然出现高波幅慢活动,有时可伴尖波发放,是大脑皮质广泛严重损害的表现。
异常波出现在时间上的方式:1)散在性:零星或单个出现;2)节律性:有规律地反复出现;3)杂乱性:无规律地反复出现;4)持续性:连续出现超过10秒;5)阵发性:突出于背景活动突然出现且突然消失。
异常波出现在空间上的方式:1)局限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个或一个脑叶;2)一侧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侧半球上;3)弥散性:异常波出现于两侧大片区域;4)广泛性:异常波出现于所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