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20% 20% 10%
T3
C3
Cz
C4
T4
A1
A2
20%
T5
P3
Pz
P4 T6
O1 Oz O2
枕外粗隆点
A
6
Fp1/Fp2=左/右额极(frontal pole) F3/F4=左/右额(frontal) C3/C4=左/右中央(central) P3/P4=左/右顶(parietal) O1/O2=左/右枕(occipital) F7/F8=左/右前颞(anterior temporal) 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 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 Fpz=额极中线(frontal pole midline point) Fz=额中线(frontal midline point) C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 point) Pz=顶中线(parietal midline point) Oz=枕中线(occipital midline point)
反映局部脑血流灌注 脑代谢
EEG MEG
脑功能
EPs EMG
周围神经和肌肉病
A
9
脑电图判读
A
10
脑电图判读基本内容
•频率 •波幅 •波形 •出现方式 •出现部位
A
11
脑电图判读基本内容
频率--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秒钟内重复出现 的次数。表示方法
-周波/秒,C/S,CPS,Hertz (Hz) 常规走纸速度 3cm = 1秒
A
19
正常成人脑电图
A
20
成人正常脑电图的判定
• 正常成人在觉醒、安静闭目时,由α波和快波构成,有少量θ 波散在出现,不出现明显的θ波和δ波。
脑电图基础知识终结版
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脑电图
新生儿、婴幼儿、儿童、青少年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活 动
年龄 3个月龄 6个月龄 2岁
主要部位
枕区 枕区 枕区
出现频率 分化程度 3-4Hz 5Hz 6-7Hz 7-8Hz 不明显 不明显 不明显 轻度分化
α
7岁
9-18个月龄 枕区
枕区
枕区
9Hz
10Hz
中度分化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 中央区μ节律 以中央区(C3、C4)为主;
• • • • • 出生后Rolandic节律为6-7Hz; 到3个月龄后频率为8-12Hz; 6-12个月龄,中央区节律数量逐渐增多; 可不对称性出现; 如无特殊加注,均为睁眼状态下记录。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 Lambda波
分化良好
15岁
脑电活动频率与年龄相关的演变过程 • θ活动 见于各年龄段儿童的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中。
• • • • • • θ活动 3周 为中央区节律; 1岁内 迅速增加,分布广泛; 5-6岁 达到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以颞、枕区著 2-5岁 弥漫性θ活动为主; 5-6岁 α与θ活动大体相等; 此后年龄段中α活动逐渐变得更加明显;
门棘波,或称门波(wicket waves, or wicket spikes)
为单个棘样波,或成串Mu样波; 6-11Hz; 60-200 μV; 负相尖样,正相圆钝; 主要见于老年; 发生于思睡或轻睡期; 出现于α波消失后; 见于颞区,双侧或单侧,可一侧多发,常为左侧; 以单个形式出现,常被误以为颞叶癫痫; 其后不伴以慢波成分,不改变背景活动,不使背景 脑电活动减慢,与颞叶癫痫不同;
脑波出现的方式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课件
脑电图的发展趋势
脑电图的新技术
脑电图成像技术:通过脑电图成像技 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电波的变化, 提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分析技术:通过脑电图分析技 术,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脑电波的变化, 提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监测技术:通过脑电图监测技 术,可以实时监测脑电波的变化,提 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治疗技术:通过脑电图治疗技 术,可以治疗脑电波异常,提高治疗 效果。
演讲人
脑电图基础知 识及判读课件
2023-12-12
目录
01. 脑电图基础知识 02. 脑电图的判读 03.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04. 脑电图的发展趋势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的原理
脑电图是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来反映大脑 功能的一种技术
脑电图记录的是脑电波的变化,包括α波、β波、θ波和δ 波等
形
脑电图异常:脑功 能障碍的表现,表 现为不规则、快速、
高幅的波形
脑电图的判读技巧
01
观察波形:观 察脑电图的波 形,了解其特 征和变化规律
02
03
04
识别异常波形: 识别脑电图中 的异常波形, 如癫痫波、睡 眠波等
结合临床症状: 结合患者的临 床症状,如头 痛、头晕、失 眠等,进行综 合分析
参考其他检查 结果:参考其 他检查结果, 如CT、MRI等, 进行综合分析
脑电图的原理是利用电极将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转化 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
脑电图的应用包括癫痫、脑肿瘤、脑外伤、脑卒中等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
脑电图的分类
常规脑电图:记录 1 大脑的电活动,用 于诊断癫痫等疾病
动态脑电图:长时 2 间记录大脑的电活 动,用于监测癫痫 发作等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35Hz~
→γ波
实用文档
12
滤波:0.5-100Hz
走纸速度:每秒3cm
位相:脑电波各部分之间的时间关系。
同位相:两个波的波顶与波顶、波底与波底 完全一致。
位相倒置:波的周期和波幅相等,但方向相 反(呈针锋相对)。
实用文档
13
位相倒置
实用文档
14
正常成人脑电图
实用文档
4
记录方法
电极:一般为扁平盘形电极或杯形电极 (金质或银质),连接有绝缘导线,昏 迷病人可用针电极。
电极安放位置:国际电极放置法(1020电极放置法)
实用文档
5
鼻根点
Fp1 Ppz Fp2
F7
F3
Fz
20%
F4
F8
20% 20% 10%
T3
C3
Cz
C4
T4
A
A2
1
20%
T5
P3
Pz
P4 T6
70ms),波幅高而尖锐,区别于背景脑电。
向上的波峰为负相,向下的波峰为正相。
➢ 多棘波:连续出现2个以上的棘波。
实用文档
34
➢ 棘慢波:在棘波之后跟随一个300ms
左右的慢波。
➢ 多棘慢波:棘慢波中的棘波成分为多
棘波。
➢ 尖慢波:慢波接着尖波后形成的复合
波。
实用文档
35
尖波、棘波的极性
波峰向上——负相 波峰向下——正相
O1 Oz O2
枕外粗隆点
实用文档
6
Fp1/Fp2=左/右额极(frontal pole) F3/F4=左/右额(frontal) C3/C4=左/右中央(central) P3/P4=左/右顶(parietal) O1/O2=左/右枕(occipital) F7/F8=左/右前颞(anterior temporal) 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 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 Fpz=额极中线(frontal pole midline point) Fz=额中线(frontal midline point) C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 point) Pz=顶中线(parietal midline point) Oz=枕中线(occ实ip用i文t档al midline point) 7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正常成人脑电图
成人正常脑电图的判定
• 正常成人在觉醒、安静闭目时,由α波和快波构成,有少量 θ波散在出现,不出现明显的θ波和δ波。 • α波连续在枕部优势出现 • 波幅两侧对称,可有轻度的波幅差,多数为非优势半球侧较 高,但不应超过20%,在枕部不超过50% • 波幅不应过高,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β波小于50微 伏 • 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受到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 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无异常电活动 • 无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 等异常波形。
2.肌电伪差
常见的肌电伪差来源包括咀嚼、 吞咽、额肌活动、面部肌肉痉挛或 震颤。
•
肌电伪差
肌电伪差(1)
咀嚼所致伪差(1)
•
动作伪差:描图中患儿抽泣,脑电图呈现类似癫痫样放电的尖样波。技术员对于记录同时动 作的描述能够帮助鉴别。
3.电极质量不佳及与头皮接触 不良所致的伪差
电极完全或将要离断 头皮部脱脂不完全,致电极的电 阻增高。
参考电极:一般使用耳垂、鼻尖和乳突部 等相对零电位点的电极作为。
地电极:一般放置在前额正中或颅顶,另一端 接入仪器头盒的接地(ground或G)端口。
EEG临床意义
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
CT,MRI DSA MRA,MRV CTA SPECT PET EEG MEG EPs EMG 反映脑和脊髓形态 反映脑脊髓的血管形态 反映局部脑血流灌注 脑代谢 脑功能 周围神经和肌肉病
NREM睡眠Ⅱ期(浅睡期):顶尖波逐渐减少主要标志是出现 14Hz左右(12.5-15.5)的睡眠纺锤。此期还可出现比较多的K综合波。
• •
正常成人睡眠图(2期NREM) 可以见到中央、顶部为著的顶部尖波、K综合波以及14—16Hz的睡眠纺锤,双侧同步对称。
脑电图基础知识要领
10、记录中散见两额、颞区的频率有所减慢或增快或伴有波 幅交替性不等高,但均无固定部位差,同时临床也无不对 称体征。 11、觉醒及睡眠时不出现棘波、棘慢波综合等病理性发作波
二、小儿正常脑电图 1、清醒时不出现高波幅,广泛性δ波。 2、慢波不是恒定地局限在某个部位。 3、自然睡眠中不出现50μv以上的广泛性β 波。 4、睡眠时顶部峰波、纺锤波、快波不是恒 定地在一侧缺乏或减弱。 5、不出现发作波。 6、不出现低电压的β波
2、发作间歇期:在这期中EEG完全正 常为20—30%,异常者为70—80%, 其中,以弥漫性节律性慢波快波或慢
波为多见。
3、癫癎大发作发源点:无论是原发性的
还是继发性的,其异常部位都与大脑
中部分-丘脑内板地带有关。
二、癫癎小发作
脑电图可出现两侧性、对称性、同步化的 3c/s棘慢、尖慢综合波。波幅一般为300— 500μv,有时高达上千μv,波幅最高在额、 中央区,顶区电压较低,癎样放电持续时 间为10秒钟,发作间歇期中EEG82%病人 有发作波放电。
脑电图入门
第一章 脑电图的一般知识
一、什么叫EEG:
通过某种机械能把脑部微小的生物电经过放大,描记出来的时间曲线。
二、它的适应症:
①癫痫;②中毒代谢疾病;③昏迷;④脑死亡诊断;⑤脑炎;⑥颅内占 位;⑦脑血管病; ⑧严重的颅内损伤;⑨慢性硬膜血肿;⑩脑脓肿;
三、EEG的临床意义
⑴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⑵有助于疾病的分类 ⑶有助于疾病的预后估计 ⑷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及药物选择 ⑸在法医学中运用(对精神运动性癫痫、意识障碍、行为、精神异常) ⑹病灶定位、定性和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1、反应性异常(早期突破、延缓反应)
2、发作波异常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异常
脑电图学的基本知识
4. 生物及化学因素影响
a.氧气: 低氧或缺氧症时,脑电图无变化->周期 振幅稍变小->振幅增大 波形的不规则性↑-> 振幅明显增大,出现θ,δ波.
b.CO2: 血CO2↓,波幅显著升高,α波变慢->慢 波
c.糖: 血糖 ↓,振幅增大,周期变短.
d.体温: 体温升高使脑皮层细胞代谢增加,节律 增快;与脑无关的疾患引起的发热, 脑电图无明 显改变.
Ⅳ期:不易唤醒,肌张力低下,无眼球活动,心 率,代谢及体温继续下降,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EEG:2Hz或更慢的δ波进一步增加,达50% 以上,有K复合波。
2. REM 睡眠
偶有活动,肌张力低下,出现快速水平性眼 球活动,80%有可回忆的生动梦境,心率比 NREM增加,血压,心率,体温,代谢率增高,脑 血流量增加,呼吸不规则,男性可出现阴茎 勃起,很难唤醒。
4.尖波:时限为80~200ms,波形如 锯齿;其上升支陡峭而下降支略倾斜,像 一个直角三角形。位相可以是正性、负性 或双相形。
临床意义与棘波相似,也是意味着皮层神 经元兴奋性增高,与局限性癫痫、脑血管 病、脑炎以及脑外伤后疤痕形成等疾病有 关。
5。棘慢波综合:是一个棘波和一个慢波组成的复合玻; 棘波时限20 ~ 80ms,慢波时限200 ~ 500ms;波幅 200 ~ 500 V。
经节细胞层(6)梭形或多形细胞层
二.脑波形成的生理基础
----脑电活动是由垂直方向的锥体神经元与它 们的顶树突的突触后电位产生的。
第二章 脑电图的总论
第一节 脑电图的一般性质和分类
一. 脑电图的基本特 征
•周期: 在正弦波现象中把一个波与下 一个波之间的距离用时间表示
•振幅: 由基线到波顶或波底的距离.
脑电图基础知识4干货分享
2020-12-08
33
异常脑电图: 阵发性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2020-12-08
棘波、尖波、 棘慢波、尖慢波、多棘慢波 阵发性慢波
34
背景活动: 指脑电图记录中持续存在占优势的脑电活动。
脑波活动减少或消失 脑电活动频率减慢或增快 脑电节律的改变 脑电活动波幅的改变 脑电活动波形的改变
2020-12-08
4
波幅:
也称电压,是任意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通过脑波的高度确定电压值。
单位:微伏 •低波幅:<50μV •中波幅:50~150μV •高波幅:>150μV
2020-12-08
5
位相: 指脑电波形与时间的关系。
负相波 正相波
2020-12-08
6
波形: 正弦样波 弓形波 带切迹的波 双相波 三相波
区α节律中。 后位慢波节律:
2.5---4.5Hz中高幅慢活动,非恒定地出现于某一侧α节律 中。 后头部孤立性慢波:
枕区α节律中插入的单个慢波。
2020-12-08
19
2020-12-08
20
儿童后头部慢波与异常慢波鉴别 对睁闭眼试验的反应 不出现在其他部位、其他状态 出现的年龄
2020-12-08
2020-12-08
46
2020-12-08
47
发作期脑电图:
在临床发作对侧大脑半球中央—中颞区频繁棘波节律 或低电压快波活动,随时间延长波幅逐渐增高,频率逐渐 减慢,扩散至同侧或对侧皮层。
2020-12-08
48
2020-12-08
49
2020-12-08
50
2020-12-08
51
感谢您的阅览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伪差及干扰的辨别
•由于脑电活动的特性,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识别伪差是对脑电图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 •包括:生理性伪差,仪器和电极等外界伪差
生理性伪差:呼吸运动、出汗、肌电、心电、 眼球活动、肢体活动等。
其他类型伪差:交流电干扰、其他人员走动、 电极伪差、电磁干扰等。
呼吸运动
出汗-少量出汗
>300 µV
脑电波的调节
• 调节:指脑电波的频率调节,反映脑电活动的规律
性。 • 正常成人同一次记录中,同一部位的频率差不应超
过1Hz,两侧半球相应部位的频率差不应超过0.5Hz ,否则为调节不良。 • 节律失调(失节律)指脑电波完全没有规律。(例 如,婴儿痉挛的脑电图特征)
婴儿痉挛(高度节律失调)
暴发-抑制
暴发-抑制是严重的脑电图异常现象,表现为高波幅的暴发活动与低电压状 态交替出现,或在低电压的背景上间断出现暴发性电活动。(暴发电活动可 有多种成分,棘波、尖波、慢波等,可同时出现或单一节律暴发)
低电压和电静息
• 波幅<5µV——低电压 • 波幅<2µV——电静息 • 在任何年龄均为异常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的定义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精密的电 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 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 形。用于描记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所 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因此脑电图是 反应大脑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
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国际10-20系统 (the 10-20 international System)电
• >60岁老年人波幅降低,大多数健康老年人α频率保持在8 ~9Hz,在60岁以后,头后部主要频率平均衰减0.08Hz/ 年
女,33天,闭目吸允受检,主诉手抖动3天
4个半月女婴,安静清醒状态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原理脑电图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
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
5/s以下;θ频率带:4~7。
5/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 以上)。
以周/秒(c/s)表示。
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
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
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的波.在中睡期出现)。
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0。
5~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0.1秒和0.3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知识点:脑的主要结构及功能⒈总体分为三个层次:最深层称为脑干,主要与自主过程,例如心率、呼吸、吞咽和消化功能有关。
外包在这个中央结构的是边缘系统,他与动机、情感和记忆有关。
包括在这两层之外的是大脑,是人类全部心理活动产生的地方。
大脑及其表层即大脑皮层整合感觉信息,协调你的运动,促成抽象思维和推理。
⒉脑干、丘脑和小脑:⑴.脑干(brainstem)是含有综合调节体制内部状态的脑结构。
延髓(medulla)位于脊髓的最上端。
是呼吸、血压和心搏调节中枢。
从身体所发出的自上神经和自脑发出的下行神经在延脑发生交叉,这就意味着身体的左侧和右脑相连,右侧和左脑相连。
⑵.紧贴在延脑之上的是桥脑(pons),它提供传入纤维到其他脑干结构和小脑之中。
⑶.延脑和桥脑之中有一种网状结构(reticularformation),它唤醒大脑皮层去注意新的刺激,甚至在睡眠中也保持脑的警觉性。
这个区域受损会导致昏迷。
⑷.网状结构有经丘脑(thaiamus)的长纤维束,传入的感觉信息可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的适当区⑸.小脑(cerebellum)在头骨的基底在脑干之上,协调着身体的运动,控制姿势并维持平衡,在平滑性运动的协调方面和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小脑有着重要作用。
⒊边缘系统:边缘系统(limbicsystem)与动机、情绪状态和记忆有关。
有三个结构组成:海马体、杏仁核和下丘脑⑴.海马体(hippocampus)在外显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外显记忆是一类提取自己感觉到的已知晓记忆的过程。
但是海马体受损不妨碍意识觉知外的内隐记忆。
如果你的海马体受损你能学到一些新的任务,但却不能记住它,也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
⑵.杏仁核(amygdale),杏仁核受损可能对特别活跃的的个体产生镇定作用(情绪控制),但一些地区受损也会伤害到面孔表情的识别能力(情绪记忆能力)⑶.下丘脑(hypothalamus),它调节动机行为包括摄食、饮水、体温调节和性唤醒。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α波泛 化
成人异常脑电图的判定
• 基本节律为8c/s以下或14c/s以上的快节律 • 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
的慢波混入 • 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性缺乏反应 • 基本节律波幅明显不对称,>50%。或两侧波幅相
• 过度换气反应:正常反应为随着深呼吸的进行,脑波波率逐渐变慢,波幅逐渐增高,出现双 侧性频率在1.5-4Hz左右的δ活动节律性慢波
➢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将闪光灯置于被检者眼前20~30cm处,给予不同 频率的间断闪光刺激,观察脑波有无变化。一般由低 频逐渐转换至高频。对光敏性癫痫具有重要价值。
节律性的间断散光刺激直接兴奋枕叶初级视觉皮质。当刺激频率接近枕区本身的频 率时,视觉皮质的神经元可在刺激的作用下同步兴奋,导致节律性同化现象。
T3
C3
Cz
C4 % T4
A1
A2
20%
T5 P3 Pz
P4 T6
O1 Oz O2
枕外粗隆点
Fp1/Fp2=左/右额极(frontal pole) F3/F4=左/右额(frontal) C3/C4=左/右中央(central) P3/P4=左/右顶(parietal) O1/O2=左/右枕(occipital) F7/F8=左/右前颞(anterior temporal) 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 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 Fpz=额极中线(frontal pole midline point) Fz=额中线(frontal midline point) C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 poi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原理脑电图的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
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
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s以下;θ频率带:4~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以上)。
以周/秒(c/s)表示。
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
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
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的波。
在中睡期出现)。
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
常用秒和秒)。
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
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
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持续的活动。
2)调幅:背景活动的波幅表现有规律地增高和减低呈纺锤状/梭形。
在临床脑电图中,a节律常表现为这种调幅现象。
称”a调幅现象“。
3)调节:也叫波率调节,每秒频率的差数叫频宽。
一般说,波率调节指a 节律与稳定性而言。
同一部位导出的脑波的基本频率前后相差不应超过1Hz,在不同部位导出的脑波基本频率相差不应超过2Hz。
4)弥漫性a节律:a波减慢,波幅和指数增高,调幅明显,呈同步性出现于大脑各区,特别是额、颞区明显。
5)a波前移现象:顶、枕区a节律出现减少,额、颞区a节律出现率明显增加,且额、颞区a波振幅高于顶、枕区。
正常波:1)α波和α节律:α波乃每秒8~13周波范围的电活动,而重复节律性地出现的8~13周波活动谓之α节律。
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微伏。
大脑各区均有α活动和α节律,不过以枕部最为明显。
枕部平均波幅为50~70微伏,其它部位平均为10~30微伏。
睁眼时α波消失,闭眼后又出现。
2)β波和β节律:β波是每秒18~30周波范围内的电活动。
波幅为20~50微伏。
β波以额区和中央区为最明显,6%正常人的脑电图以β波为主。
3)γ波:为每秒35~45周波的脑电活动。
波幅较低,约为α波波幅之半。
额区及前中央区最多。
4)δ波和δ节律:系指每秒~3周波的电活动。
正常δ波的波幅为10~20微伏,出现在额区,不以纺锤样出现,且不得多于8~10%,其它各区则少于5%。
δ活动为儿童的(正常)主要波率。
5)θ波和θ节律:θ活动的波率为每秒4~7周波。
波幅为20~40微伏,是正常儿童的主要脑电活动,两侧对称,颞区多见,可达25%,但不以纺锤样出现。
6)σ波:波率为每秒14~17周波的脑电活动。
临床意义不明。
异常波:1)棘波:在走纸速度为3厘米/秒的纸速下,脑电波的电位变化呈陡直上升和下降,与a波相比呈极端尖锐的一种波,极性多为阴性,是癫痫的特异性、发作性放电现象之一,但棘波不是癫痫的同义语。
棘波也可见于颅内炎症、脱髓鞘病及颅内肿瘤等,四个特点:1)上、下支均陡直;2)周期小于80毫秒,多为20-60;3)波幅一般在100-150微幅;4)突出于背景活动。
2)锐波:也叫尖波。
是周期大于80毫秒,波幅大于100微伏,波顶比较尖锐的一种波,是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所引起,其周期所以比棘波长可能是因为神经元同步性不够完善。
阴性锐波对癫痫诊断有一定意义。
也可见颅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
二者区别:1)锐波不如棘波尖锐;2)棘波上、下支均陡直。
锐波上升支陡直,但下降支略缓慢;3)周期不同:棘波80毫秒,锐波大于80毫秒(200毫秒以内)。
4)临床意义略有不同:锐波表明病变深在或范围较广或位于健侧或位于远隔部位;5)锐波的背景活动异常程度较轻。
)3)三相波:典型的三相波第一相为较小的负相较尖锐的波,第二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一相的负相慢波,主要见于代谢障碍引起的脑病的昏迷前期,如:肝昏迷、尿毒症、胰腺炎、低血糖等。
也可见于颅脑外伤和癫痫。
4)爆发性抑制:在平坦活动的背景上突然出现高波幅慢活动,有时可伴尖波发放,是大脑皮质广泛严重损害的表现。
异常波出现在时间上的方式:1)散在性:零星或单个出现;2)节律性:有规律地反复出现;3)杂乱性:无规律地反复出现;4)持续性:连续出现超过10秒;5)阵发性:突出于背景活动突然出现且突然消失。
异常波出现在空间上的方式:1)局限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个或一个脑叶;2)一侧性:异常波局限于一侧半球上;3)弥散性:异常波出现于两侧大片区域;4)广泛性:异常波出现于所有区域。
各频率脑波特点异常现象⒈论任何年龄任何情况下出现发作性电波,局限性慢波或平直、高波幅13hz以上的快波;两侧显著不对称(波幅相差超过50%或枕部α指数相差超过50%或基本波动不同)。
⒉任何年龄清醒时出现高波幅3hz以下的δ节律。
⒊成人记录中:⒋⑴出现连续或阵发的频率低于8周波的慢波或慢波指数在10%以上。
⒌⑵在额颞部出现波幅高于150微伏的α节律。
⒍⑶波动杂乱(节律失调)。
⒎⑷深呼吸1分钟内诱起的高波幅δ节律并停止深呼吸1~2分钟后不消失。
⒏⒋在儿童、少年记录中:⒐⑴2岁以上基本波动为4~5hz。
⒑⑵4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低于6hz。
⒒⑶5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频率低于7hz。
⒓⑷6岁以上出现较多的4~5hz波动。
⒔⑸7岁或更大的少年出现不规则、弥散、频率低于2hz的慢波。
⒕⑹9岁或更大的儿童枕部基本波动低于8hz。
⒖⑺10岁以上阵发性出现4、5hz波动。
正常成人清醒脑电图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闭眼时的脑电图表现是由后部的α节律和前部的β节律组成,少量θ波散在,基本上没有δ波,脑电周期为100毫秒左右,两半球相应区的平均周期差不超过10%(频率差不超过2次/秒),振幅差不超过50%。
α 波波幅最大不超过150微伏,对睁闭眼有抑制反应,β波波幅不超过50微伏,深呼吸诱发试验无病理波出现。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国 际 分 期程度分期N RE MS S3中睡眠期S4深睡眠期R E M S 清晨睡眠期低幅θ波和快波持续高波幅慢波梭形波和高波幅慢波α 波消失,脑电图为低幅θ波和δ波的混和节律,后期出现顶尖波 各睡眠阶段脑电图特征轻睡眠期S1S2浅睡眠期脑电图特点在S1脑电图改变背景上出现的梭形波和K 综合波正常成人脑电图分类(1)α型脑电图:80%,a节律占优势,特别是枕、顶部的a节律占优势。
步宽小于周/秒。
额区或各区可有少数低幅Beta(β)活动,Theta (θ)波不明显。
(2)β型脑电图:6%,β活动占优势、波幅可达50微伏,一般为20-30微伏,占据大脑各区。
在Beta (β)活动中间有少量低至中幅a波及短程a节律。
(3)低电压脑电图:10%,a波稀少且振幅低,不超过20微伏。
Beta(β)波少而难于计算,结果低幅Theta (θ)波反而明显。
视反应和过度换气后常出现a节律。
(4)不规则脑电图:第四型最少见,a节律不规则,在额部的a波振幅较高,步宽可达3周/秒,低幅Beta (β)活动较多。
正常人占10%。
第三、四型容易误认为异常。
小儿正常脑电图特点小儿脑电图随年龄而异,但又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
其特点是以慢波为起点,随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增加即慢波逐渐减少,α波逐渐增加。
诊断标准如下:(1)清醒时不出现高波幅广泛性δ波。
(2)自然睡眠时不出现50微伏以上广泛性β波群。
(3)慢波不是恒定的在某一部位局限性出现。
(4)睡眠时的顶尖波、纺锤波、快波不应在一侧固定的欠缺或明显的控制。
(5)不应出现棘波或发作波儿童异常脑电图的判定标准1)出现棘波、尖波、病理复合波或高度失律,爆发性抑制、平坦活动。
2)有局限性改变。
3)两侧显著不对称。
4)广泛性快波。
5)4岁以上枕部背景活动慢于6周/秒。
9岁以枕部背景活动慢于8周/秒。
6)6岁以上还有中等量的4周/秒。
10岁以上还有中等量的4-8周/秒的波。
老年人脑电图特点60岁以上的老人随年龄增加基本节律的频率逐渐减慢,而慢波和快波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老年人的慢波通常是低幅较有规则的,有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θ波不仅出现于颞部而且其它脑区也可见到。
这种波率的改变与生理(年龄)或病理(脑动脉硬化)的改变有关。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1.外界各种刺激或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抑制而出现β活动。
2.酸碱平衡紊乱:碱中毒可出现高波幅慢活动;酸中毒可出现频率增快波幅增高。
3.电解质紊乱:钾、镁离子↑可是脑波频率增快,钠、钾离子↓或钙离子↑出现慢波。
4.血糖:低血糖-当血糖下降到50-80毫克/dl()时,脑电图频率及波幅增高,低于50毫克/dl时先是α节律变慢,而后依次出现θ波及δ波;血糖过高脑波频率略快。
5.代谢率增加时可出现α波频率增快。
6.缺氧:先是α节律变慢,随后出现慢波,严重时出现平坦活动。
7.各药物的影响:(1)催眠药和弱安定药一般治疗量快波增多,剂量加大到病人入睡时,出现慢活动,但慢波之上仍重叠有很多快活动。
剂量加大抑制癫痫脑电图;(2)强安定药一般治疗量出现大量慢波,波幅增高,快活动减少,同步化增强。
如长时间大剂量服用氯丙嗪可出现癫痫样放电,;(3)兴奋药和抗胆碱能药一般治疗量脑波无变化,剂量加大脑波频率增快;(4)抗癫痫药:均可使癫痫患者脑电图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抑制癫痫放电,并使快活动增多;(5)麻醉药包括吗啡、芬太尼可出现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