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3 动物的“睡眠”》教案_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蝙蝠、海参、蜗牛等动物的休眠现象,作者多用设问、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描述。同时,还较多的使用叹词、语气助词、重叠形式的形容词和动词,加上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使文章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合乎学生的阅读口味。

1、课标对阅读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初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2、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每单元安排了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在第三单元,是一篇阅读课文。总体来看,教材的编排意图是:通过对略读课文的学习,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朗读能力,初知文章大意的能力。而本课的具体要求为: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文中讲了动物的哪几种“睡眠”方式;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说给大家听听。因此,在完成课后两个要求的基础上,训练默读、学习略读、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冒号引号的用法都可以选取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训练点。

3、从本单元来看,四篇课文中,不论是精读课文、批读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是抓住了动物的特点在写,本单元的习作要求也是“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动物,写出他的特点,注意写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抓住动物的特点。虽然课文题目中,内容中都涉及到了引号的用法,而且涉及设问的情况也很多,但在本课教学中可以考虑不作为重点纳入教学设计中,而是引导说其他动物“睡眠”方式的教学环节上给予较为宽裕的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较快地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

3、为本单元的习作收集素材。

教学重点

1、学习略读;继续练习快速默读;对部分句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的、顺畅的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的“睡眠”方式。

教学准备

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人类睡眠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知道,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比如说人。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比如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些动物。昨天,我们安排了预习,知道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动物的“睡眠”》,现在请大家齐读课题。(课件上展示了课题)。

2、来,我们一起来写写课题(注意到课题中的引号)。我们知道,一般来说,一个词

语只要加上引号,他的意思就会或多或少的发生改变。所以我猜呀,题目中的睡眠跟我们平日里的睡眠肯定不一样。你们觉得呢?我们来读读课文,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自读自悟

1、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出示文中新词(旷野、千里迢迢、偏僻、木棍、伸懒腰、赖以生活、蠕动、蜗牛),查看阅读情况。

2、说说文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词语。能通过例句对比感受“千里迢迢”的意思。

3、用两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全文约630字,正常朗读一分钟约230字,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略读,所以只给两分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种动物的睡眠(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蝙蝠、海参、蜗牛。让学生也照着黑板在书上合适的位置写一写,主要是想通过教师的认真板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锻炼他们写好中国字的能力)。

4、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不同的“睡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生一起书写“冬眠、夏眠”),用自己的话说说“冬眠”和“夏眠”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了解三种动物独特的“睡眠”方式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件展示三个需要通过默读解决的问题):

1、蝙蝠为什么要冬眠?怎样冬眠的?

2、海参为什么要夏眠?怎样夏眠的?

3、蜗牛是怎样睡眠的,他为什么这样睡眠?

(二)小组交流以上问题、汇报交流情况。

1、小组交流。(每个组至少有三位同学就其中至少一个问题开展有效交流,教师留够时间。)

2、抽生汇报,了解文章大意的同时有感情的朗读文中的部分文字如:“等到天气暖了,又下着雨,蜗牛才推开大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上一顿。”。

(三)根据板书,师生共同梳理课文大意。

四、课内拓展(此环节既是为了完成教材中课后第二题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达到了为本单元习作收集素材的目的。)

1、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

2、组内交流(给3分钟左右的时间,确保学生的交流有效果)

3、分组汇报(可以抽取三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

4、看图说话(教师出示自己准备得其他动物的睡眠图片,让学生观察,猜猜这些动物为什么具有这些与众不同的睡眠习惯。)

五、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了解人类正确的睡眠方式。(教师给每个小组收集了5——6份不等的跟人类睡眠有关的资料,让各小组拿到之后,先自读,在组内交流,有兴趣的还可以全班交流。)

附:板书设计

动物的“睡眠”

蝙蝠——冬眠

海参——夏眠为了生存

蜗牛——冬眠、夏眠

教学反思:

课前,我已经安排了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做到:一是认真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流利;二是收集整理其他动物“睡眠”的资料,为课堂分享做好准备。

本课教学,我直接利用课文的第一句话导入,快速进入新课教学状态。在解决了本课生字新词的认读之后,我让学生略读,完成设计的两个任务: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睡眠”?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不同的“睡眠”方式?这两个任务比较简单,学生都能够很好的归纳。然后我组织大家跟我一起完成板书,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

然后,我带领学生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了解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课件展示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感”,感知这些动物的特征:蝙蝠吃飞蛾,受季节限制;海参吃浮游生物,也受季节限制;蜗牛行动要靠粘液,受天气和季节限制。然后通过默读来“悟”,悟到以上三种生物要“睡眠”的原因。最后再让学生谈:一是组内交流,给学生留够交流时间;二是学生面向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得完整。并且通过对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第一句的理解,知道文中三种动物的“睡眠”都是为了生存。

进入第三个环节,汇报收集资料的情况。此环节中,教师课件准备了狗的睡眠图片,介绍了狗睡觉老是喜欢耳朵贴地的原因;提供了马的睡眠图片,让学生猜马为什么喜欢站着睡眠;让学生在交流自己收集的动物睡眠的资料时,尽量说清楚这么睡觉的原因,锻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达的能力,知道大千世界,动物们的“睡眠”方式的形成都有自己特定的原因,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实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精雕细刻”,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