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稿
《四季》评课
《四季》评课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四季》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诗歌,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四季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四季的不同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四季的特点及变化;2.诗歌中的语言和表现手法;3.四季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特点;2.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四季的变化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朗诵比赛:通过朗诵诗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意义。
四、学生活动设计与引导思考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学生活动:1.观察四季图片,描述其特点;2.分组讨论四季的变化和影响;3.朗诵诗歌,表达对四季的感受;4.分析案例,探讨诗歌的表现手法。
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四季的变化对大自然和人类有什么影响?2.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你对四季有什么感受和思考?五、四季主题探究过程中的亮点与特色本节课在四季主题探究过程中有以下亮点和特色:1.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四季的特点,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2.通过小组合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3.通过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4.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他们了解四季的变化和影响,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六、课堂评价和反馈机制本节课采用了以下课堂评价和反馈机制:1.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3.通过朗诵比赛,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4.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记录
《四季》评课记录总体评价:总的来说,张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脉络分明,教学方法多样化,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板书清晰明了,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自然,很有亲和力,整个课堂民主和谐,老师一直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关注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多样化,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优点: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部分课件出示四季图片,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的不同的美。
2、以读为主,形式多样。
自读,指名读,齐读、背读,尤其是表演读,张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与表演相结合,既有趣又生动,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扎实进行识字写字训练。
初读课文,让学生划出本课要认读的生字,碰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汉语拼音,或者同桌之间互帮互学,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体现了自主互助学习要求。
然后师生共同认读生字,并出示字卡。
领读,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拿字卡读,去掉拼音读,通过这些形式,学生熟练掌握了生字。
写字环节强调了重要笔画。
4、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
春夏秋冬四季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对四季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双边活动非常热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人读,齐读,表演读都非常的精彩。
缺点:1、变集中识字为适当的随文识字。
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2、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得不够充分。
可让他们一个学生读给小组内其它同学听,其它学生大胆评价。
总之,本堂课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知识。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评课稿一、背景介绍本次评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授课内容为语文上册的四季。
本节课涉及到语文、科学、美术等多个学科内容,通过多角度的学习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认识四季的名称及其特点;•能够通过朗诵、口头表述等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理解;•能够通过观察、感受等方式来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画画、模仿等方式表达对季节的认知;•能够通过思考、问答等方式深入了解季节的特性。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季节变化的图片或者实物,如春天的鲜花、夏天的草地、秋天的树叶、冬天的雪花等。
同时,教师还需在黑板上写出四季的名称和特点。
2. 热身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描绘四季的画画活动,组织学生分为四组,每组给他们几张白纸和颜色,让他们根据季节的特点画出一张画作,例如:春天可以画出鸟儿、花朵,夏天可以画出海洋、游泳池,秋天可以画出树叶、果实,冬天可以画出雪花、雪人等。
3. 学习四季的名称及其特点在学生完成画画活动之后,教师会展示四张图片或实物,分别代表四个季节,并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其名称及其特点,例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可以看到大自然中到处都是鸟鸣花香,草长莺飞。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更好地了解四季的认知。
4. 朗诵和口头表述根据所学的内容,设计学生分组朗诵各自所学的诗歌或者作文,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借助积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对季节的感受和认识。
同时,教师也会鼓励学生通过口头表述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例如:“我喜欢春天的颜色,它让我感到温暖和愉快。
”5. 观察感受利用舞台,放映各时节的场景,教师会以询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变化、感受环境变化,并通过简单的问答来了解学生对季节的理解。
例如:“你发现春天有哪些变化?”四、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从多个角度来了解四季的认知,同时结合美术、科学和课文等多重表现形式,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四季的美丽与多彩。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变换》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变换》评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1.了解四季的概念及其变换规律;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季节的特征;3.观察和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培养对自然界的关注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研究四季的概念和变换规律;2.研究用简单语言描述每个季节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四季变换》;2.课件及多媒体设备;3.学生练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 (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四季变换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提问学生关于四季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
2.研究课文 (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教材《四季变换》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每个季节的特征和变化。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互动讨论 (15分钟)以绘本、图片或实物等形式展示不同季节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小组活动 (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季节进行深入观察和讨论。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特征,并在小组中分享。
5.拓展延伸 (10分钟)利用课件或其他适合的教具,拓展学生对于季节特征的认识。
可以通过听音乐、做手工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季节的理解和印象。
6.课堂总结 (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确保他们对四季变换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互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作业,要求学生在练册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季节的特征,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引发兴趣、跟读课文、互动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促进了学生对四季变换的认知。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示范和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描述季节特征。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进度和学生参与度的平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记录《四季》评课记录总体评价:总的来说,张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脉络分明,教学方法多样化,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板书清晰明了,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自然,很有亲和力,整个课堂民主和谐,老师一直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研究气氛,关注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研究的方法也多样化,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法。
优点: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部分课件出示四季图片,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同时,还让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研究习惯。
让学生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的不同的美。
2、以读为主,形式多样。
自读,指名读,齐读、背读,尤其是表演读,张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与表演相结合,既有趣又生动,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扎实进行识字写字训练。
初读课文,让学生划出本课要认读的生字,碰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汉语拼音,或者同桌之间互帮互学,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体现了自主互助研究要求。
然后师生共同认读生字,并出示字卡。
领读,打乱顺序读,开火车读,拿字卡读,去掉拼音读,通过这些形式,学生熟练掌握了生字。
写字环节强调了重要笔画。
4、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
春夏秋冬四季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对四季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双边活动非常热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人读,齐读,表演读都非常的精彩。
缺点:1、变集中识字为适当的随文识字。
这样效果也许会更好。
2、小组合作研究体现得不够充裕。
可让他们一个学生读给小组内其它同学听,其它学生大胆评价。
《四季》教学案例及点评(精选12篇)
《四季》教学案例及点评(精选12篇)《四季》及点评篇1【主题】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本设计力求体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
激发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兴趣,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
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2个字,认识笔画“乚”。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生字卡片)学生(课前画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夏秋冬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看,他们来了。
(课件依次呈现美丽的春、夏、秋、冬景色)师动情地描述:这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这是生机勃勃的夏天,这是枫叶飘飘的秋天,这是大雪纷飞的冬天。
小朋友们,四季美吗?生齐:美!在课的一开始就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需的情感因素。
二、范读课文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美丽的四季。
(师配乐范读)师:课文写得美吗?(生齐:美!)想不想读读?(生齐:想。
)一年级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准确地传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
三、初读课文1、翻开语文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读准它,难读的地方把它多读几遍。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景色》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景色》评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四季景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四季的变化和各个季节的特点。
课文生动有趣,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春夏秋冬的景色,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并能正确辨认不同季节的特点;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3. 通过欣赏文字和图片,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描述四季景色来发展语言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辨认不同季节的特点并进行口头描述;2. 学生能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组合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图文结合法: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四季的景色,并能通过图片进行观察和感知;2. 听说结合法:通过听课文的朗读和口头表达,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并进行课文内容的交流和讨论;3. 观察法: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变化,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4. 感性教学法:通过学生真实的体验,让他们亲自去感受并体验各个季节的景色,增加研究的情感色彩。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四季景色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四季的兴趣,并提醒他们已经有过这些经历;2. 导入课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和标题,激发他们对四季景色的想象,并询问他们对不同季节的猜测;3. 集体阅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4. 图文欣赏:呈现课文中的插图和描述文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来理解四季的景色,并进行口头描述;5. 呈现和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并讨论自己对四季景色的观察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6. 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总结出四季景色的特点,并对每个季节的描述进行归纳;7.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参与行走、欣赏或模仿四季景色的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四季的变化;8. 课堂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如描述四季景色的短文、记录观察到的季节变化等。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评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今年,我们学校一年级语文上册进一步对四季课做了解读和提炼。
这一章节的主题为“四季”,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春天的花田”,内容主要介绍春天里各种花卉的特点;第二部分为“夏天的果园”,介绍了夏天一些水果的成长过程;第三部分为“秋天的稻田”,讲述了秋天收获水稻的过程;第四部分为“冬天的雪景”,主要介绍冬天的雪景和雪人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针对这样一个局面,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四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充分挖掘故事的内涵和思想,了解四季的特点,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素养。
在授课方法上,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如故事复述、互动提问等等,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自在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策略上,我们针对一些生动的例子,采用“教以点带面”的方式,从个别案例出发,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貌。
三、知识点整理讲解四季内容时,教师不仅要突出物理性质,还需要学生了解四季的文化意蕴,传承人文精神。
此外,也应该提高学生的语文积累和应用能力。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把四季知识分为以下方面:1. 花卉品种的介绍教师可以从春天的花田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卉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还可以将季节的花卉带进课堂,让学生亲手种花,种植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2. 水果的成长过程对于夏天的果园来说,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通过一些真实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示水果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水果成长的足迹,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在了解果实的成长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3. 收获水稻的过程秋天的稻田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学生可以了解水稻的生长、成熟和收获的过程,可以参观田间劳动实践,通过实物展示、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季循环的认识。
4. 冬天的雪景和雪人制作在冬天的雪景中,教师可以从雪花的特点、雪的分类、雪的成因,从而让学生了解雪的生态、文化、艺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组合雪景或者雪人,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以及创新思维意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
稿
四季》是一首儿歌,通过对春、夏、秋、冬的代表性事物进行描述,展现不同季节的景色。
儿歌采用拟人化手法,语言亲切生动。
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朱老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朱老师在课前通过导入幻灯片和春夏秋冬汉字图片的结合,让学生分辨四季图片,增强了研究主动性,让孩子们获得了成功感。
在让孩子充分了解春夏秋冬之后,相机归纳总结,告诉孩子们这就是四季。
这种开端让孩子们对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首儿歌采用拟人化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亲切自然。
在这堂课中,正确朗读课文是重点。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并加强了对读书的指导训练。
朱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形式多样,有指名读、教师范读、小组、开火车读、表演读等。
在读中注
意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有梯度地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四季的美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朱老师注重拓宽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在讲“春天”这一部分时,老师提出了“草芽还对小鸟说些什么呢?”这一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思考,例如“桃花对小鸟说……”,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互相启发思维。
(完整版)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稿(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稿办事处黄金小学李德红《四季》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教师教学时为学生阅读创设了美妙的情境,采用了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体现了“整合”思想,将朗读感悟、表演、仿说、绘画等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理念。
一、创设美妙情境,激发内在兴趣,为学习课文做了铺垫课前课件展现的五彩缤纷的四季以及教师悦耳的旁白,立马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怦然心动,对四季之美发出“哇!好美啊!”的啧啧称赞,学生由此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为愉快的“课堂之旅”做了丰厚的铺垫。
二、抛弃繁琐的讲解分析,实现以读为本,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注重了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呈现“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自主读、指名读、范读、选择读、配乐读、表演读、感情齐读等,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体现了读出情,激活思。
三、抓住文本中重点词语,采用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语言和意境美如,教学“鞠着躬”时,让学生表演低头弯腰;雪人大肚子一挺,让学生表演雪人挺大肚子。
四、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了什么?生答:我是春天。
教师引导学生用“是”说一句话。
五、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年四季这么美,我们用什么办法把它们留在身边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老师相机让学生明白:自然美、生活美无处不在,要想留住美,只有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下来,学生的兴趣极高。
这样把课内的知识延伸,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打开了学生思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美的存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萌生环保意识。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整合”意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
2011-10-28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a o e》评课稿办事处黄金小学李德红一主要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为汉语拼音教学的第一课时《a o e 》的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季节》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季节》评课稿.txt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季节》评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季节》单元。
通过研究本课,学生将了解到四季的变化以及每个季节的特点和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名称。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每个季节的天气、景色和活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季的名称,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表达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四季的特点和孩子们熟悉的活动,引发学生对季节的兴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季节的图片和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
3. 分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完成描述每个季节的小作文,并互相分享、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问孩子们在不同季节最喜欢做的活动,引发学生对季节的思考和讨论。
2. 研究新课: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地说出每个季节的名称,并通过图片和音频帮助学生记忆。
3. 学以致用: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季节,讨论并撰写一篇关于该季节的小作文。
在小组内互相分享、交流,并由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
4. 巩固: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季节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讨论活动: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能力。
2. 学生的小作文表达:评估学生对每个季节特点的正确理解和能够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
同时,教师应注意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持久掌握和应用。
此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增加与季节相关的手工制作或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记录
《四季》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上的《四季》一课,我感到她对课文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和思路清晰。
1、注重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
如开始上课时,张老师先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什么地方观察到是秋天。
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发现大自然,接着让学生直观的欣赏优美的春、夏、秋、冬的风景图,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
2、重视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张老师在教法上打破了以往低年级的教学方法。
以往学习课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孤立的认识生字词,再指导朗读课文。
本节课,她将生字词随同课文一起学习,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识字,落实扎实。
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张老师事先让学生自已制作了生字卡片,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摘苹果”的识字游戏,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标。
3、指导朗读,形式多样。
大家知道,现在学生唱读的现象比较普遍,张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形式是多样的,有指名读、教师范读、小组、开火车读等。
在读中注意了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
四季评课稿(通用13篇)
四季评课稿四季评课稿(通用13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四季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季评课稿篇1凌:听姜老师的课如沐春风般惬意,舒心。
问题设置有梯度,过渡承接语言流畅富有童趣与诗情,带文设计与一主教材衔接自然,课堂氛围活跃,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汪:听了姜老师的一节课,如果要问有哪些亮点?我告诉你吧,她整节课都是亮点!姜老师本身就是闪亮亮的一位资深名师!这节课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姜老师课堂上机智果断的应变能力!一个“冬”字突然找不到了,后来发现在学生那里,姜老师就说:孩子们,这个“冬”字和我们捉迷藏呢!孩子们开心地笑了!老师也笑了!姜老师这样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既缓解了课堂上的尴尬,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真是高!实在是高!李:名师就是名师!听姜老师的课如沐春风,让人神清气爽!一节课全程无尿点,设计巧妙,层层递进。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各种读书方法吸引着学生全部注意力,再加上姜老师的点拨激励,整堂课学生表现精彩绝伦。
在创设情境读的环节处,姜老师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早起或晚归,再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我觉得这把语文的教书育人完美的结合起来了。
姜老师课堂上的教育方法,表扬激励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处很多。
不过,我觉得在板书上,还可以简洁一些,因为板书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吧!林:听君一堂课,胜过南昌行。
姜老师的课恰似一杯美酒,越品越香;姜老师的人犹如一本无字书,越看越神。
今日听课之心得,我总结为三个词语。
一、有效。
姜老师的语言功底深厚,教学激励语言丰富,又恰到好处。
尤其注重学生规则、礼仪、阅读、倾听等养成习惯的培养。
我相信,有这样的的老师,真是孩子的幸事!二、巧妙。
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正如孩子的课间餐,轻松有味。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评课稿
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评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四季的名称和特征;2.理解各个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四季名称和特征;2.四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1.童话《小兔过四季》;2.活动安排: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小兔过四季》幻灯片;2.准备四季图片和季节特点的绘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复习(5分钟)老师挂上四季图片,让学生自由谈论每个季节的特点,打好铺垫。
2. 授课(30分钟)1.向学生介绍四季名称和特征;2.以幻灯片形式播放《小兔过四季》童话故事,让学生重温故事中小兔子在不同季节中的生活;3.设计一个小测验,让学生回答一些季节的问题,以检验学生对四季的理解程度。
3. 活动(25分钟)1.将四季图片和季节特点的绘画板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季节进行描绘和描述;2.学生描述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其他同学在听完后能够回答提问;3.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互动,老师进行指导。
4. 总结(5分钟)学生分享画出的季节特点和描绘内容。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季节的概念大都比较熟悉,但四季名称和特征的概念掌握程度还需要加强。
在本节课中,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四季特点和不同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未来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季节的知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于四季特点和影响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评课稿三篇
刘老师讲起课来非常自然大方,生动有趣,还准备了各种卡片,让课堂看起来非常活泼。她以图片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导入自然。对识字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办法,节省时间。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通过图片欣赏的形式,让小朋友们直接了当的对每个季节的基本特点有所认识,明白四季的不同。课堂设计的非常合理,时间安排也很恰当,板书设计很漂亮,是很成功的一堂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评课稿三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通过对春天的春草、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整理了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评课稿三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四季》评课稿1
刘**老师讲的《四季》,这篇课文通篇只有四句话,而且是一种模式,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一年级小朋友上课很遵守纪律,除此之外,还有我们高年级学生一去不复返的天真可爱。稚嫩的声音读起课文来特别好听。
读书指导很巧妙,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指名读“谷穗弯弯”这一部分时,老师很自然地一问:小谷穗在哪儿呀?我们班有没有小谷穗?能不能边做动作边读。学生读后,老师评价;小稻子成熟了,多自豪啊,谁还是?既是表扬又暗含朗读指导。
读“小雪人把肚子一挺那一部分”时,老师说:“那小雪人在哪儿呢?我们下位找找小伙伴,把雪人的样子读出来吧。”学生投入地读着,仿佛自己就是那弯弯的谷穗,那顽皮的小雪人,在读中,在表演中,还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弯弯、挺、鞠躬‘等词语的意思。
《四季》评课稿
《四季》评课稿
四季评课稿
一、引言
本评课稿旨在对四季主题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四季的概念、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希望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并培养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
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程内容包括四季的起因、变化规律、不同地区的四季特点等,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互动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他们基本掌握了四季的概念和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于某些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练和巩固。
我们将通过增加案例分析和练题的设计,加强学生的巩固训练。
六、总结
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我们对四季主题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法,提高学生对四季主题的研究兴趣和掌握程度。
以上就是对《四季》评课稿的简要总结,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参与。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稿
《四季》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四季景色变化,体现四季的美丽,突出了四季的特点,使学生热爱四季,热爱大自然。
下面简单地说说王岚老师这堂课给我的启发:1、优美的教态,丰富的肢体语言老师教学自然流畅,语音清晰,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娴熟教学技能所带来的课堂魅力。
她丰富的肢体语言,比如:尖尖,圆圆,弯弯,大肚子一挺,等等,生动、准确又直观的向学生诠释课文的内容,展示出四季的美,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模仿兴趣,2、丰富的课堂活动,使课堂气氛时刻保持热烈送苹果贴片,比一比课文谁读的好,请人表演,大家一起表演,等等,学生既能开心的玩,又能开心的学,寓教于乐,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3、擅于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自信老师的鼓励不形式化,是具体且诚恳的。
她循循善诱,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勇敢的去参与课堂活动,前后兼顾。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急着批评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在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4、对学生的朗读背诵指导很到位。
有声色的读课文,做动作读课文,看板书背课文,闭眼背课文等等,多种多样。
4、清晰严谨的教学思路使得她课堂的整体进行非常顺畅老师时刻使教学活动围绕课文中心展开,环环相扣,不偏不散,不多不缺。
5、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进行相得益彰。
令有一些细节,谈谈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1、多给孩子说一说的机会。
虽然有很多活动,但明显孩子们可以用自己语言表达的机会太少。
语文的课堂就是说话表达的天堂,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们。
2、复习时的活动不太得当。
第二课时,出示苹果贴片,本意为复习,但只是展示一下发苹果,复习的目的没达到。
尤其发现有学生认错字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停一下再认一认,记一记,写一写呢?3、学完这节课,应该让学生说一说四季还有什么美景,并不是只有书上的景色。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评课稿三篇
⼩学⼀年级语⽂《四季》通过对春天的春草、夏天的荷叶、秋天的⾕穗和冬天的雪⼈这⼏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
⽆忧考整理了⼩学⼀年级语⽂《四季》评课稿三篇,希望⼤家有所收获! ⼀年级语⽂《四季》评课稿1 刘**⽼师讲的《四季》,这篇课⽂通篇只有四句话,⽽且是⼀种模式,所以读起来朗朗上⼝。
⼀年级⼩朋友上课很遵守纪律,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年级学⽣⼀去不复返的天真可爱。
稚嫩的声⾳读起课⽂来特别好听。
刘⽼师讲起课来⾮常⾃然⼤⽅,⽣动有趣,还准备了各种卡⽚,让课堂看起来⾮常活泼。
她以图⽚导⼊,通过复习旧知识导⼊新知识,导⼊⾃然。
对识字采⽤的是随⽂识字的办法,节省时间。
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通过图⽚欣赏的形式,让⼩朋友们直接了当的对每个季节的基本特点有所认识,明⽩四季的不同。
课堂设计的⾮常合理,时间安排也很恰当,板书设计很漂亮,是很成功的⼀堂课。
⼀年级语⽂《四季》评课稿2 今天听了⼀节市级语⽂研究课,是⼀节⼀年级新课标教材的阅读课,《四季》第⼆课时,感觉⽼师教的轻松,学⽣学的愉快。
⼀、教师注意情境的创设 这节课⽼师始终注意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起引起学⽣学习欲望,开课创设⼀个童话故事情境:这节课我们要到秋伯伯和冬爷爷去做客,想去吗?学⽣的兴趣⼀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接下来的过⽣字关时,也是那么主动积极。
学习秋天和冬天的⼉歌时,调动学⽣的⽣活经验,让学⽣说⼀说,看到什么就知道秋天来了,冬天来了,然后放剪辑的典型的秋天、冬天特点的录象。
孩⼦们完全进⼊了情境,跟着录象⼀会⼉赞叹,好美啊,⼀会⼉⾃发读⼉歌:红叶舞,黄叶飘……师⽣边看录象,边⾃然地抒发感受,其乐融融。
学⽣对秋天、冬天有了更多的认识,学⽣的语⾔表达和想象能⼒在回顾⽣活经验中,在看录象中,在说画⾯中也得到了发展。
读书指导很巧妙,让学⽣⾝临其境,如指名读“⾕穗弯弯”这⼀部分时,⽼师很⾃然地⼀问:⼩⾕穗在哪⼉呀?我们班有没有⼩⾕穗?能不能边做动作边读。
学⽣读后,⽼师评价;⼩稻⼦成熟了,多⾃豪啊,谁还是?既是表扬⼜暗含朗读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四季》评课稿办事处黄金小学李德红《四季》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教师教学时为学生阅读创设了美妙的情境,采用了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体现了“整合”思想,将朗读感悟、表演、仿说、绘画等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理念。
一、创设美妙情境,激发内在兴趣,为学习课文做了铺垫课前课件展现的五彩缤纷的四季以及教师悦耳的旁白,立马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怦然心动,对四季之美发出“哇!好美啊!”的啧啧称赞,学生由此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为愉快的“课堂之旅”做了丰厚的铺垫。
二、抛弃繁琐的讲解分析,实现以读为本,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注重了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呈现“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自主读、指名读、范读、选择读、配乐读、表演读、感情齐读等,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体现了读出情,激活思。
三、抓住文本中重点词语,采用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语言和意境美如,教学“鞠着躬”时,让学生表演低头弯腰;雪人大肚子一挺,让学生表演雪人挺大肚子。
四、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了什么?生答:我是春天。
教师引导学生用“是”说一句话。
五、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年四季这么美,我们用什么办法把它们留在身边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老师相机让学生明白:自然美、生活美无处不在,要想留住美,只有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下来,学生的兴趣极高。
这样把课内的知识延伸,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打开了学生思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美的存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萌生环保意识。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整合”意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
2011-10-28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a o e》评课稿办事处黄金小学李德红一主要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为汉语拼音教学的第一课时《a o e 》的教学。
教师以学生为本,以“轻轻松松学字母,快快乐乐读拼音”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制定出以下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学会a o 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 o e的音。
2.过程和方法: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
有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课教学教师以会读会写字母aoe 和他们的四声为教学重点。
其中o的发音和“aoe”三个字母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中体现的优点1、让学生学得快乐这是学习拼音的第一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及重难点,借助插图创设了一个游拼音王国,认识拼音朋友的情境,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在探索与发现中,愉快地认读、书写。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生动的情境、有趣的游戏和色彩丰富的画面最感兴趣。
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创设了不少游戏情境,如,“与字母捉迷藏”、“开汽车送字母回家”、“字母找朋友”等等,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游戏和情境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自觉地、快乐地进行学习。
除了游戏的设计和情境的创设外,在认读字母时,教师还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横列火车、竖列火车、小组读、分排读、朋友间互相读等,化单一为多样,化枯燥为乐趣。
2.让学生学得主动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学。
在课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如,在学习认读字母aoe时,让学生同桌互学、自己编儿歌记忆等。
在学习字母的字形时,让小老师教学,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
学习三个字母的四声时,则让学生任意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读得最熟练的读给大家听。
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同学合作学习时,能在同学的帮助下,纠正错误的发音;在全班同学面前拼读时可以将自己最好的表现展示出来,树立了自信心。
这样一举两得,学生就会享受到掌握知识、学会本领的快乐,教学难点在相互学习中不知不觉得以突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同时,也为他们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指导纠正学生的读书、写字姿势,提醒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三、存在的不足教师的板书按照字母的音、形、写法三部分板书,条理比较清楚,但是,在展示字形时教师采用了在黑板上板书的形式,却没有把字母写在四线三格中,这样是不规范的,可以用板贴的形式代替。
另外,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教师指导完三个字母的笔顺后让学生一起书写,比较有难度,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书写汉语拼音,左半圆,竖右弯等笔画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教师应该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
2011-9-10浓浓的语文味------评罗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办事处黄金小学李德红《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很美的写景散文,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课文是教学本文的重点。
听了罗老师的课,总感觉很轻松,她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的给我的感觉有以下四点:1、读中有悟学中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
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点起头,露出笑容来,不用老师多讲,就把课文读得美美的,我们着实感受到“文贵自得,熟读自悟”所带来的喜人效果。
在这节课中,老师正是把读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景色美。
而随机地进行点拨与指导,让学生顿有云开见月明的感情,如这一句:“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老师用柔美深情的语调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像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同时也理解了它的意思:秋天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的。
2、民主平等营造和谐氛围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没有喝斥、没有讥讽、没有批评,有的只是老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
学生因为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
“你读得真好,小朋友们都想来试一试,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一句话,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能表现得最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如一学生把“扇哪扇哪”的“扇”音节读错了,老师范读了一遍,马上说:“我相信你会读的,再读一遍”一句鼓励的话语,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此一来,学生不会因为怕出错而产生畏缩,影响今后课堂上的表现了。
3、重视语言积累运用丰富语言积累和运用,成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熟读成诵,这是一种积累方式;品读好词佳句也是一种积累形式。
如“红红的枫叶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等句子,学生细细地品读着,仿佛感觉真的很凉爽。
老师在注意语言积累的同时,也注意了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好词佳句,比如: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颜色多种多样的菊花,学生说了很多: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讲到秋天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学生说道: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4、图文结合注重语言训练在阅读教学法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是很必要的。
老师不仅注意让学生反复读书,还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话能力。
例如: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秋天景色的图片,在每段课文出示前,老师首先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读课文上的句子,体会意思,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仅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而且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堂语文课注重读中悟学、语言积累运用,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提高了语文素养,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真是一堂语文课浓的好课。
2011-12-10《麻雀》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力量。
如何用一节课上好一篇选读课文一直是大家探讨的一个话题。
而李老师在上这节课时,目标十分的明确,牢牢地抓住了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即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的强大力量。
这堂课,李老师通过老麻雀和猎狗力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猎狗是那么得可怕和凶恶,老麻雀是那么得弱小,可是老麻雀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地飞了下去。
在这样的对比下,学生更能体会到这种爱的伟大。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
因此,李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抓住语言文字材料,通过让学生读、思、议、说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
例如在理解“扎煞”一词时,李老师就抓住了这个重点词语,让学生来感受老麻雀的义无反顾,以及这种“母爱”的伟大。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
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
费林锋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
例如:说话训练,这是一只怎样的麻雀?学生回答出什么?就让他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朗读既是一种言语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艺术,从微观上说,每一篇课文的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有其要求。
费林锋老师对每一环节的朗读都提出了要求,初读时了解课文内容,精读则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有方向地读,教学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有以下几点不足:1、我们一直说要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可见读的重要性。
以后还要注意多读,形式也可多样化些。
2、李老师在学生读后的反馈还不够充分,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3、在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故事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时,学生的反馈不够理想,只有少数的优生能够讲出主要内容,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是否能够降低一下要求,比如用填空的形式或者抓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那些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也能说出来了,这样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上的《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