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对比阅读

合集下载

《诫子书》对比阅读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诫子书》对比阅读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诫子书对比阅读一〔甲〕夫君子之行,------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①声色之娱。

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

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

每著一衣,那么悯蚕妇;每餐一食,那么念耕夫。

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②其喜怒。

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持③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④。

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⑤不可不察也。

〞 —— 戒皇族•国朝太宗类苑〔注〕①却:摒除。

②恣:任凭。

③持:依,凭借。

④吉:桔祥。

⑤贼:敌人。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①无以广.才________②不能治.性________③太宗尝.谓皇属曰________④乃.可永久富贵________〔2〕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两处〕逆 吾 者 是 吾 师 顺 吾 者 是 吾 贼 不 可 不 察 也 〔3〕翻译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汝等勿鄙人短,勿持己长。

〔4〕阅读文章,根据语境填空。

小钟与你共同看到了这段文字,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你:我觉得太宗跟诸葛亮有共同的观点,诸葛亮说要“俭以养德〞,太宗那么具体地对皇族提出①“________〞(请用原句答复)的要求,食堂里张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也是这个意思。

钟:是的。

但是两个人告诫后人的目的还是有所区别的。

你:诸葛亮诫子的目的是②________唐太宗告诫皇属的目的是③________钟: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对比阅读二【甲】夫君子之行,------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获①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加冠,凝然有声②。

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③中,读而心慕焉。

苦志探睛④,忘寝食,必欲并缮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5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那么曰∶'死狱也,求其生,不得尔。

《诫子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诫子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3 诫子书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则不能励精( )..( ) (2)淫慢(3)险躁则不能治性..( )..( ) (4)多不接世【答案】(1)达到远大目标(2)放纵懈怠(3)修养性情(4)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把握,注重平时积累。

(1)句意: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2)句意: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

“淫慢”,放纵懈怠。

(3)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治性”:修养性情。

(4)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1)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的翻译,把握重点实词。

(1)“学”:学习;“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才”:增长。

3.本文中与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相同的两句。

【答案】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解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句意为;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句意为: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学以广才,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第15课《诫子书》对比阅读

第15课《诫子书》对比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对比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

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

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①,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②,此即日习于傲矣。

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

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

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注】①朴陋:粗俗鄙陋。

①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广才:(2)淫慢则不能励.精励: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 ”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宜“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4.【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03《诫子书》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3《诫子书》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3《诫子书》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诫子书羊祜吾少受先君之教,能言之年,便召以典文①。

年九岁,便诲以《诗》《书》。

然尚犹无乡人之称,无清异之名②。

今之职位,谬恩之加③耳,非吾力所能致.也。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愿汝等④言则忠信,行则笃⑤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⑥无听毁誉之语。

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注】①典文:管理文书。

②清异之名:清高:特异的名声。

③谬恩之加:误把恩惠赐给我。

作者自谦之辞。

④汝等:你们。

⑤笃:忠诚、厚道。

⑥不经之谈:缺乏根据的言论。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险躁则不能治.性治:修养B.才.须学也才:才干C.非吾力所能致.也致:给予D.闻.人之过闻:听说、听见2.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夫君子之.行B.能言之.年C.闻人之.过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

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5.甲、乙两文从学习与做人两个方面对子女进行劝诫。

你从中得到哪些学习、做人方面的启发?【答案】1.C 2.D 3.(1)不学习就没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没办法学有所成。

(2)听说了别人的过错,耳朵可以听,而不要再去宣扬,三思之后再决定如何去做。

4.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5.示例:【甲】文中根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分析,诸葛亮告诫他的儿子,同时也告诫我们,在学习上要明确志向,珍惜时间,同时还要刻苦努力。

《诫子书》《狼》比较阅读

《诫子书》《狼》比较阅读

《诫子书》《狼》比较阅读《诫子书》比较阅读篇一、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②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④奇之,稍稍宾客其父⑤,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⑥其然也,日扳⑦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为主旨,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日:“泯然⑧众人矣。

”译文: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注:①[隶耕]耕田为业。

②[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③[就]完成。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⑥[利]认为有利可图。

⑦[扳]通“攀”,牵。

⑧[泯然]特点完全消失二、[甲] 言家事(诸葛亮)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对比阅读(5篇)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对比阅读(5篇)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诫子书》对比阅读(5篇)乙】《诫子书》与《周公诫子》的对比阅读周公诫子》中心内容是___儿子伯禽不要骄傲自满,要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轻视人才。

而《诫子书》中心内容则是告诫子孙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修身养德,不贪淫荒漫,不冒险躁动,要有志向,有远大的目标,才能致远。

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经常被人们用作座右铭,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静寡欲,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的目标。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___《诫子书》改写】君子的行为应该是静谧的,以此来修身养性,节俭为要,以此来增进德行。

没有淡泊的心态,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宁静的环境,就不能有远大的前程。

研究需要静心,才华需要研究,没有研究就无法扩展才华,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

荒淫懒散就无法激发精神,急躁冒进就无法控制情绪。

时间和年龄在不断流逝,意志和日子也在不断消逝,最终变得萎靡不振,与世隔绝,悲伤地守着贫穷的房屋,又有什么意义呢!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___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改写】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益处。

但有些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尊重长者,轻视同辈。

这样做引起了别人的憎恨,就像对待仇敌一样,讨厌他们就像对待恶鸟一样。

这种用研究来损害自己的行为,不如不研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没有淡泊的心态,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急躁冒进就无法控制情绪。

③人疾之如仇敌:别人憎恨他就像仇敌一般。

④恶之如鸱枭:厌恶他像对恶鸟一样。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房屋,到时候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②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2024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戒子书》

2024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戒子书》

2024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戒子书》(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坷,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魏武、袁遗,老而弥笃。

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曾子十七乃学,名闻天下;苟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

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世人婚冠.术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①.,亦为愚耳。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有删改)[注]①因循面墙:沿袭保守,疲沓不振作,不学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非学无以广才./卿今者才.略B.及鲁肃过.寻阳/可以无大过.矣C.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D.世人婚冠.未学/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下列对【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B.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C.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D.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附译文)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附译文)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附译文)诫子书》对比阅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行为应该是静谧的,通过静心修身,节约俭朴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只有心灵宁静,才能取得远大的成就。

研究需要静心,才华需要研究,没有研究就不能增长才华,没有志向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放纵和懒惰会使人失去精力,冒失和急躁会使人难以自律。

时间和岁月不会等待任何人,如果没有行动,就会一事无成,孤独地守在荒凉的小屋里,又有什么意义呢?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XXX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译文:要努力啊,不要因为恶事很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

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让人信服。

你父亲的品德不够深厚,你不要模仿。

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有空时系统地阅读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会有很大帮助。

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但在途中丢失了,你可以自己去寻找研究这些东西。

XXX在将鲁国封给他的儿子XXX之前,告诫他不要因为封赏而骄傲自大。

XXX自己是XXX的儿子,XXX的弟弟,XXX的叔叔,同时还担任辅佐天子的重要职务,地位在天下也不低。

但是他仍然坚持要谦虚,不敢怠慢人才。

他认为,德行宽厚,要以恭敬来守护;土地广阔,要以俭约来守护;官位高贵,要以谦卑来守护;人多兵强,要以敬畏来守护;聪明智慧,要以愚笨来守护;博学多才,要以浅显来守护。

这六种品德都是谦虚的表现。

作为天子,能够得到众人的尊敬和四海的归附,正是因为他谦虚有德。

初中语文文言文《诫子书》对比阅读练习

初中语文文言文《诫子书》对比阅读练习

初中语文《诫子书》对比阅读(一)【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

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

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

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

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尔,至心尚之。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1.标出下列语句的停顿。

(每句一处)静 /以修身见/树木交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夫君子之行.。

(操守,品德)⑵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消失,逝去)⑶每以家弊.。

(贫困)⑷至心尚.之。

(尊崇,崇尚)3.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患病以.来,渐就衰损。

B.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

第15课《诫子书》对比阅读练习

第15课《诫子书》对比阅读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诫子书》对比阅读练习题一、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1.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博学而笃.志笃:(2)年与时驰.驰:(3)不逾矩.矩:(4)静以.修身以:3.翻译下列句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乙】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者重用绕一个“ ”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字,对比鲜明。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二)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第15课《诫子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项练

第15课《诫子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专项练

诫子书一、对比阅读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甲】【乙】两文都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

说说他们分别对儿子提出了怎样的期盼。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A.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B.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C.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D.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7.【甲】【乙】两文皆意在劝诫后辈,说说劝诫的中心内容各是什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纪泽儿①:接尔②二十九、三十日两禀③,得悉《书经》注疏④看《商书》已毕……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

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

此却是大病。

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略记得矣⑤。

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改)①纪泽儿:人名,指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

①尔:你。

①禀:禀告,报告,这里指来信。

①注疏:注释,解释。

①则自略记得矣:这时候就可以用笔记录下来了。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慢则不能励.精(2)年与时驰.(3)得.悉《书经》注疏看《商书》已毕(4)久之..必得些滋味9.下列句子中与“若实看明白了”的“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B.求闻之若此(《穿井得一人》)C.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D.天若有情天亦老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诫子书》对比阅读五则含答案和翻译

《诫子书》对比阅读五则含答案和翻译

《诫子书》对比阅读五则含答案和翻译一、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诸葛亮)【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加冠,嶷然有声②。

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

苦志探赜,忘寝食,必欲并缮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

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

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

④赜(zé):精微,深奥。

⑤治:研究。

⑥服:服从。

16.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A.四岁而孤/母郑氏白誓守节/亲海其学B.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C.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D.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诚子书以荻画地学书B.淫慢则不能励精富贵不能淫C.夫君子之行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D.死狱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8.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A.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B.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

C.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

《诫子书》对比阅读四篇

《诫子书》对比阅读四篇

《诫子书》对比阅读四篇一、《诫子书》和《训俭示康》对比阅读(10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②身节用,远③罪丰④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

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注释】①于:被。

②谨:约束。

③远:使……远离。

④丰:使……丰足。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3)故曰:俭,德之共也。

(4)居乡必盗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是以居官必贿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可以直道而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侈,恶之大也夫君子之行D.将复何及徐公何能及君也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2分)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

8.请概括【甲】【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2分)二、诸葛亮的《诫子书》和曾国藩的《诫子书》对比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精,。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乙】一日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节选自曾国蕃《诚子书》)【注释】①天君:旧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

②慎独: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6.解释加点词。

(4分)(1)年与时驰驰: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广:_________(3)自修之道道:_________ (4)守身之先务也务:_________7.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B.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C.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D.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论语 诫子书 比较阅读

论语 诫子书 比较阅读

甲《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训练题目】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A.有朋自远方来B.温故而知新C.静以修身D.淫慢则不能励精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3.甲文中强调“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

4. 甲乙两文都强调了_______;甲文选文侧重谈_______,乙文侧重在_______。

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参考答案】1. 志同道合的人;旧的知识;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放纵。

2.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别人,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修身治学、惜时;学习态度、方法;立志、成才(或宁静致远)。

5.示例:我认为读书要宁静致远,要有目标,也要学与思相结合。

要淡泊、宁静以“明志”,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学与思相结合,是最有效的讀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反之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获。

2.。

《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四篇(含答案)

《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四篇(含答案)

《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四篇(含答案)《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四篇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诸葛亮《言家事》【乙】须静也,才须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dàn1.解释下列加点词悉仰于官:______________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 ..及卒,如其所言: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3.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让诸葛亮定格为智慧的化身。

从[甲][乙]两文看,诸葛亮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诫子书对比阅读

诫子书对比阅读

•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静以修身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B.夫君子之行 友人惭,下车引之 • 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 人不知而不 愠 • 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 为人谋而不忠乎 •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非淡泊无以明志。 • 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
• 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 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 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 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 《韩诗外传》注]“谊”同“谖”,遗忘,忘记。
•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8.结合文段,说说[甲][乙]两文各给你什么启示。(在少年时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并且要珍 惜光阴,避免老了后悔。
• [乙]
• 学习就像织布一样,半途割断就会废弃,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
• 教育孩子要诚信,首先父母不能欺骗孩子,要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 要性。
【注】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障。③颐指气使:不 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 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 1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3)悲守穷庐:
(4)此即日习于傲矣
• (1)达到远大目标(2)振奋精神(3)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4)习 惯,熟悉
• (2)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 京城子弟变坏,没有一个不是因为“骄”“奢”这两字的

诫子书对比阅读

诫子书对比阅读

诫子书对比阅读诫子书对比阅读【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span>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15.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3)不逾矩矩:___________(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字,对比鲜明。

(2分)19.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span>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4分)答案:15.(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16.(1)坚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4)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17.(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成就。

《诫子书》复习对比阅读专项练习

《诫子书》复习对比阅读专项练习

《诫子书》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1分)《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1)诫.子书 (2)非学无以广.才9.下列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非淡泊/无以明志B.静以/修身C.淫慢/则不能励精D.非学/无以广才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选用原文词语填空。

(4分)文中指出修身养德的方法是“”和“”;无论是“广才”,还是“成学”,作者强调获得成就取决于“”“”则导致失败。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6 分)[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选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使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非学无以广.才 (2)年与时驰. (3)志当存.高远 (4)何患于不济.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2分)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分)(2)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

(3 分)14.文如其人,从诸葛亮写给儿子、外甥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共 12分)[甲]……(1)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2)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对比阅读
一、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乙:《诫子书》…………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②非学无以广.才()③悲守穷庐.()④又相.天子()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吾于.天下亦不轻矣()②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③夫.君子之行()④险躁则.
不能冶性()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二、(莱芜中考题)【甲】夫君子之行,……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

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

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黾勉(勉励)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

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远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寿命)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

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

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

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

兄弟同居,至于没齿。

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尔,至心尚之。

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夫君子之行.。

()⑵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⑶每以家弊.。

(⑷至心尚.之。

()
2.下列句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患病以来,渐就衰损。

B.虽不能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汝其.慎哉。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

故时有物外之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4.乙文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黾勉(勉励)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5.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

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
一、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是天子,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参考答案】
1.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扩展屋子辅佐
2. 在因为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就
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年华随着时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一样(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只能悲伤地守着破旧简陋的小屋,(那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二、告诉严、俟、份、佚、侮诸子:天地赋予人类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

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贤之人,谁又能逃脱死亡呢?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家中常常因为贫乏,不得不在外四处奔波。

我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

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辞去官场世俗事务,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内心很是惭愧。

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

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

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羲氏以前的古人了。

我的思想单纯,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

时光逐渐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

要想恢复过去的那种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

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

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你们兄弟几人虽然不是一母所生。

但应当理解普天下的人都是兄弟的道理。

鲍叔和管仲分钱财时,互不猜忌;归生和伍举久别重逢,便在路边铺上荆条坐下畅叙旧情;于是才使得管仲在失败之中转向成功,伍举在逃亡之后回国立下功劳。

他们并非亲兄弟尚且能够这样,何况你们是同一父亲的儿子呢!颖川的韩元长,是汉未的一位名士,身居卿佐的官职,享年八十岁,兄弟在一起生活,直到去世。

济北的汇稚春,是晋代一位品行高尚的人,他们家七代没有分家,共同拥有财产,但全家人没有不满意的。

《诗经》上说:“对古人崇高的道德则敬仰若高山,对古人的高尚行为则效法和遵行。

”虽然我们达不到那样高的境界,但应当以至诚之心崇尚他们的美德。

你们要谨慎做人啊,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1.⑴操守,品德⑵消失,逝去⑶贫困⑷尊崇,崇尚
2.D
3.⑴如果不恬静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集中精力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

⑵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4.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痛,对孩子的愧疚,对孩子的殷切期盼。

5.⑴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

⑵乙文劝勉儿子们要互相关爱、和睦相处;不慕名利,坚守道德操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