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练习二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练习

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练习

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练习(二)一、名词解释1.语音2.音节3.音素4.音标5.元音6.辅音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音位10.音位变体11.音质音位12.非音质音位13.语流音变二、填空1.语音的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_____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_____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_____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7.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_____,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_____,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是_____,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_____。

8.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_____、_____两个方面决定的。

9.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________________ ,[p]是__________________ ,[ts]是_____________ ,[g]是_______________ ,[m]是________________。

10.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__________ ,[p]-[b]是_________, [ts]-[ts‘]是_________ ,[f]-[v]是__________ ,[t‘]-[k‘]是___________。

11.音位变体可分_____和_____两类。

12.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_____,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_____。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2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2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的提出者是( C )A.老子B.孔子C.荀子D.庄子2.声音的强弱决定于( B )A.频率的大小B.振幅的大小C.发音体的松紧D.说话的速度3.语音中声带振动的浊辅音是(C )A.乐音B.噪音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D.纯音4.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是( A )A.[t]B.[d]C.[ts]D.[s]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D )A.同化B.异化C.弱化D.增音6.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 B )A.音节的数量B.语素的数量C.词的用途D.词的地位7.“背黑锅”、“走后门”、“碰钉子”都属于( A )A.惯用语B.谚语C.成语D.简缩词语8.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 D )A.交叉语B.双语C.混合语D.中介语9.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其所学的外语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叫( B )A.语言接触B.语言迁移C.语言混同D.语言杂糅1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A )A.语境平面的翻译B.语义平面的翻译C.句法平面的翻译D.单词平面的翻译11.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 A )A.感性思维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推理思维12.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 B )A.语言活动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C.抽象思维D.判断和推理13.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D )A.2 至3 岁B.6 至8 岁C.9 至10 岁D.12 至13 岁14.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 C )A.语音能力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D.构词能力15.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某一阶段,儿童说出的话很像大人打电报时所用的表达方式,这个阶段他们的语言被称作“电报式语言”,这个阶段是( C )A.咿呀学语阶段B.单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C )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B.负责内脏功能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17.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 B )A.音素B.语素C.义素D.义位18.文字起源于( B )A.结绳B.图画C.结珠D.穿贝19.语言间亲属关系最重要的标志是( A )A.语音对应关系B.词汇对应关系C.语法对应关系D.文字对应关系20.要确定几种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应当依据( C )A.说话者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说话者的民族2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语言符号具有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22.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语言学流派是(C )A.历史比较语言学B.心理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23.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B )A.[u, ε]B.[α, Λ]C. [ i e ]D.[o, a]24.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B )A.[d, 1]B.[b, k]C.[p, n]D.[t, v]25.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 )A.音位B.音素C.音节D.音渡26.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C )A.句首部分B.句中部分C.句终部分D.句首和句终部分27.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ə] 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də],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C )A.顺同化现象B.逆同化现象C.弱化现象D.异化现象28.语汇是词和语的集合,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语”是所有词组的集合B.“语”的意义是若干词的意义的加合C.“语”是可以拆分的语言片段D.“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熟语”29.下列关于汉语词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区别多义词的不同义项B.减少同音词C.减少同义词D.调整词的韵律节奏30.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C )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D.构词语素31.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 )A.木头B.念头C.苦头D.山头3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 A )A.虚词B.重叠C.轻重音D.词形变化33.法语动词“是”的直陈式现在时有6 种变化,比如“je (我) suis (是)”,“il (他) est (是)”,“nous (我们) sommes(是)”等,这反映了法语中什么样的谓词属性范畴?( D )A.时B.体C.态D.人称34.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 A )A.分布标准B.意义标准C.形态标准D.逻辑标准35.下列词类从大类到小类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C )A.实词—谓词—动词—及物动词B.实词—体词—名词—处所名词C.实词—谓词—助词—时态助词D.实词—体词—量词—名量词36.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37.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D )A.成功—失败B.合法—非法C.本地—外地D.勤劳—懒惰38.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属于简单述谓结构的一项是( A )A.老王昨天买了一台彩电B.李辉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C.他觉得不应该这样做D.他没接住小李传过来的球39.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 D )A.一词多义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D.不同的层次构造40.下列关于音符来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音符是从笔画发展而来的B.音符是从记号发展而来的C.音符是从声旁转化而来的D.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41.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 A )A.古埃及文字B.古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D.中国的甲骨文42.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B.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D.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43.有一类词,它们的词义和构词方式都来自外语,构词语素则是本民族语言的,这类词属于( B )A.借词B.仿译词C.意译词D.音译兼意译词44.下列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感性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进行B.抽象思维有时与语言有脱节C.发散思维完全不需要借助语言D.抽象思维以语言为主要工具45.在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中,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义能力的阶段是( A )A.单词句阶段B.双词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46.下列词典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是( B )A.《永乐大典》B.《汉语成语小词典》C.《小学生作文词典》D.《北京地名词典》48.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体化2022年春季学期语言学概论(本)第2次平时作业-1

一体化2022年春季学期语言学概论(本)第2次平时作业-1

2022年春季学期语言学概论(本)第2次平时作业-1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 :英语单词good的比较级形式是better。

B :英语单词teacher中的er是词尾,表示比较级。

C :英语名词一律是在词干后附加词尾s表示复数。

D :英语单词read的过去分词形式是readed,,即在后面加上词尾构成。

【正确答案】:A2、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了现代已成为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

这是()。

A :新的语法范畴的形成B :词序的变化C :异化D :类推【正确答案】:A3、下列词组中不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 :“人民”“道路”B :“黑板”“大学”C :“粉笔”“材料”D :“玻璃”“蝴蝶”【正确答案】:D4、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

A :一般词汇B :特殊词汇性C :专业词汇D :核心词汇【正确答案】:A5、“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

A :3个B :4个C :2个D :7个【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实词包括()等。

A :名词B :代词C :动词D :数词【正确答案】:A B C D2、语法聚合类的演变主要表现为()。

A :形态的改变B :语法范畴的消涨C :词类的增减D :语音的改变【正确答案】:A B C3、孩子学说话中的关键两步是()。

A :独词句的出现B :从独词句到双词句C :观察反映D :记忆图片【正确答案】:A B4、下列属于非音质音位的是()。

A :调位B :重位C :时位D :音节【正确答案】:A B C5、从词和词的语法关系来看,复合词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包括()。

A :主谓结构B :述宾结构C :述补结构D :联合结构【正确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转喻的基础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

比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生成语言学受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观念。

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割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

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现象的独特性。

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是贮存人类已有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依托。

语言学概论02任务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02任务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02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普通话声母h,国际音标用符号[x]表示。

A. 错误B. 正确2. 普通话声母x,国际音标用符号[s]表示。

A. 错误B. 正确3. 普通话音素[i]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A. 错误B. 正确4. 音素[o]和[u]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其它方面都一样。

A. 错误B. 正确5.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

A. 错误B. 正确6. 两个音素属于互补的关系,那么这两个音素就属于不同的音位。

A. 错误B. 正确7.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A. 错误B. 正确8. 普通话“洗”这个音节的声母,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使用同一个字母记录。

A. 错误B. 正确9. 普通话音节“可”的声母是辅音,国际音标用符号[k’]来表示。

A. 错误B. 正确10. 普通话音节ian. uan. uai中的字母a,其发音特点相同,属于同一个音素。

A. 错误B. 正确11. 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经过口腔要受到阻碍,这样的音素叫做元音。

A. 错误B. 正确12. 汉语各个方言都有声调,声调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

A. 错误B. 正确13. “豆腐”一词在实际发音中,语音形式变化成了[touf],这种语流音变现象叫做异化。

A. 错误B. 正确14. 拉丁字母b在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中都表示同一个音素。

A. 错误B. 正确15.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舌。

A. 错误B. 正确16. 音素根据发音特点可以分为两类,普通话的声母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A. 错误B. 正确17. 普通话音位[p]和[t]的区别是发音方法不同。

A. 错误B. 正确18. 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是主动发音器官。

A. 错误B. 正确19. 两个音素具有对立的关系,它们就属于同一个的音位。

A. 错误B. 正确20. 一个音素的发音特点是双唇、浊、鼻音,这个音素用音标[m]表示。

《英语语言学概论》配套练习题(二)(判断题)

《英语语言学概论》配套练习题(二)(判断题)

《英语语言学概论》配套练习题(二)(判断题)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1. Duality is one of the charateristics of human language. I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has two levels of structures: the system of sounds and the system of meanings.2. Prescriptive linguistics is more popular tha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because it can tell us how to speak correct language.3.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refer respectively to a language user’s underlying knowledge about the system of rules and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concrete situations.4. Arbitrariness of language makes it potentially creative, and conventionality of language makes a language be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the latter is more important for us.5. By diachronic study we mean to study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6. Langue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systematic while parole is subject to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constraints.7.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ongoing and arbitrary.8. Applied linguistics is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to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Chapter 2 Phonology1. Of the three phonetics branches, the longest established one, and until recently the most highly developed, is acoustic phonetics.2. Sound [p] in the word “spit” is an unaspirated stop.3. The airstream provided by the lungs has to undergo a number of modificaiton to acquire the quality of a speech sound.4. [p] is voiced bilabial stop.5. Acoustic phonetics is concerned with the perception of speech sounds.6. When pure or monophthongs are pronounced, no vowel glides take place.7.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r tenseness of the pronunciation, vowels can be divided into tense vs. lax or long vs. short.8. Received Pronunciation is the pronunciation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Chapter 3 Morphology1. Phonetically, the stress of a compound always falls on the first element, while the second element receives secondary stress.2. Fore as in foretell is both a prefix and a bound morpheme.3. Base refers to the part of word that remains when all infletional affixes are removed.4. In most cases, prefixes change the meaning of the base whereas suffixes change the word-class of the base.5.Conversion from noun to verb is the most productive process of conversion.6. The word, whimper, whisper and whistle are formed in the way of onomapoeia.7. Backformation is a productive way of forming nouns in Modern English.8. All roots are free and all affixes are bound.Chapter 4 Syntax1.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al rules yields deep strucutre.2. Move-a rule itself can rule out ungrammatical forms and result in grammatical strings.3. Number and gender are categories of noun and pronounn.4. A constituent which is not at the same time a construction is a morpheme, and a construction which is not at the same time a constituent is a sentence.5. IC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analyze all kinds of ambiguous structures.6. A sentence contain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d a goal of diacourse.7. Syntactic category refers to all phrasal syntactic categories such as NP, VP, and PP, and word-level syntactic categories that serve as heads of phrasal syntactic categories such as N and V.8. S-structure is a level of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 after the operation of necessary syntactic movement.Chapter 5 Semantics1.Interrogative and imperative sentences do not have truth value.2.The raltionship between “human body” and “face/nose” is hyponymy.ponential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not be dissected into menaing components, called semantic features.4.One merit of componential analysis is that by specifying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certain words, it will be possible to show how these words are related in meaning.5.Hyponymy is a matter of class membership, so it is the same as meronymy.6.“Either it is raining here or it isn’t raining here” is empirically true.7.Two sentences using the same words may mean quite differently.8.Linguistic forms having the same sense may have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while linguistic forms with the same reference always have the same sense. Chapter 6 Pragmatics1.If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2. A locutionary act is the act of expressing the speaker’s intention.3.When performing an illocutionary act of representative, the speaker is making a statement or giving a description which he himself believes to be true.4.The utteranc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variees with the context in which it is uttered.5.While conversation participants nearly always observe the CP, they do not always observe these maxims strictly.6.Inviting, suggesting, warnign, ordering are instances of commissives.7.Only when a maxim under 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blatantly violated and thehearer knows that it is being violated do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s arise.8.Of three speech acts, linguists are most interested in the illocutionary act because this kind of speech is identical with the speaker’s intention.Chapter 7 Language Change1.Pre-Indo-European languages are not attested whereas Proto-Indo-Europeanlanguages are attested.2.Some modern words come from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the Old English. Forinstance, move comes form movement and teach comes from teachable.3.With the semantic broadening or narrowing,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beingchanged constantly, although with one generation such difference is hardly obvious.4.The sentence I hate thee not was considered normal form of negation in OldEnglish.5.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have a logographic writing system; English and Greekhave an alphabetic writing system.6.In Old English, the affixation of the prefix Y an- to an adjective would change theword into a causative verb.7.In 1200,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England was Old English.8.All case forms of Old English nouns have been lost in Modern English.9.In Old English, a verb precedes the subject instead of following it. Chapter 8 Language and Society10.In most bilingual communities, two languages have the same in speech situatio nsknown as domains.11.A regional variety of a language is intrinsically inferior to the standard variety ofthat language.12.A pidgin is not a native language of a particular region.13.When a bilingual speaker switch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oncerned, he isconverting one mode of thinking into the other.14.Pidgins are rule-governed, like any human language.15.According to the strong version of the Sapir-Shorf hypothesis, speaker’sperceptions determine language and pattern their way of life.16.The sentences “He crazy”and “He be sick all the time”are both acceptible in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because copula deletion and habitual be are two famous of black English.17.There are words of more or less the same menaing used in different regionaldialects.Chapter 10-11 Language Acquisitionnguage use is both systematic and non-systematic, subject to external as well as to internal variation.2.In linguistic study, linguists first work out a theory about language structure, then, test it with language facts.3.Formal instruction hardly affects the natural route of SLA.4.If language learners are provided with sufficient and the right kind of language exposure and chances to interact with language input, they will acquire the native-like competence in the target language.5.Phonologically slower rate of delivery is an example of conversational modification.6.Children’s grammar develops gradually until it becomes exactly the adult’s grammar.7.Foreinger talk is always ungrammatical.8.Learners with different first languages would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n differnet ways.Chapter 12 Language and Brain1. The right ear advantage (REA) is true no matter whether people have the left hemispheric dominance for speech or the less common right hemispheric dominance.2. In general, the left hemisphere controls voluntary movements of, and responds to signals from, the right side of the body.3. The left hemisphere is superior to the right hemisphere.4. Although the age at which children will pass through a given stage can vary significantly from child to child, the particular sequence of stages seems to be the same for all children acquiring a given language.5. At the multiword stage, simple prepositions, especially those that indicate positions such as “in”, “on” and “up”, begin to turn up in children’s speech.6. Children acquiring their first language simply beyond the critical age are hardly successful, such as the case of “Genie.”7. In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children’s grammar models exactly after the grammar of adult language.8. Modern linguists regard the spoken language as primary, not the written.。

新疆一体化《语言学概论(本)》形考作业2第2次平时作业

新疆一体化《语言学概论(本)》形考作业2第2次平时作业

2021年秋季学期语言学概论(本)第2次平时作业-11、对句子“I gave him many reder flowers yesterday”的有关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分析,()是正确的。

A : flowers的形态变化表示复数。

B : gave的形态变化表示完成体。

C : reder的形态变化表示最高级。

D : him的形态变化表示单数第三人称。

正确答案:A2、下列词组中不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 : “人民”“道路”B : “黑板”“大学”C : “粉笔”“材料”D : “玻璃”“蝴蝶”正确答案:D3、词性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做()。

A : 语法形式B : 语法范畴C : 聚合规则D : 语法结构正确答案:B4、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 : 元音B : 音素C : 辅音D : 音位正确答案:B5、对元音[y]和[u]在发音上的某些特点的描述,()是正确的。

A : 圆唇与否相同B : 三个方面相同C : 舌位高低不同D : 舌位前后相同正确答案:A6、语法聚合类的演变主要表现为()。

A : 形态的改变B : 语法范畴的消涨C : 词类的增减D : 语音的改变正确答案:A B C7、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依次是()。

A : 词组B : 词C : 语素D : 文字正确答案:A B C8、音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A : 元音B : 辅音C : 符号D : 语义正确答案:A B9、从词和词的语法关系来看,复合词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包括()。

A : 主谓结构B : 述宾结构C : 述补结构D : 联合结构正确答案:A B C D10、下列属于非音质音位的是()。

A : 调位B : 重位C : 时位D : 音节正确答案:A B C11、语音不是由可离散的单位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

A : 对B : 错正确答案:B12、英语的/p/也通过“口”与/t//k/相区别。

A : 对B : 错正确答案:B13、词是语言交际时的最小使用单位,在语法结构上也往往有特定的组配要求。

《普通语言学》作业(2)答案

《普通语言学》作业(2)答案

《普通语⾔学》作业(2)答案《语⾔学概论》练习(⼆)[语⾳和语法]⼀、名词解释1.⾳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素被看成是同⼀个⾳位在不同上的代表,是同⼀个⾳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我们称之为⾳位变体。

2.语流⾳变:在⼀连串的语流中,⾳素之间、⾳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致产⽣⾳变现象,这种⾳变,叫做语流⾳变。

普通话常见的⾳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减⾳、增⾳、换位等⼏种。

3.直接成分:直接发⽣结构关系的句法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直接成分主要有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语、状语和中⼼语、中⼼语和补语等等。

4.语法⼿段:语法意义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

变化和组合规则中表现的形式可以归纳为若⼲类型,这就是语法⼿段。

语法⼿段是表达⼀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

提供语法形式的⼿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形态变化、内部曲折、重叠、语调、零形态。

5.语法范畴:每种变化都表⽰⼀定的语法意义。

词形变化所表⽰的语法意义的类就是语法范畴。

形态是词的变化形式的聚合,语法范畴是意义的聚合。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称等⼆、判断分析题1.语⾳既有物理属性和⽣理属性,⼜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的本质属性。

2.元⾳和辅⾳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发⾳时⽓流是否受阻。

3.⼀个元⾳区别于另⼀个元⾳主要在于阻碍的部位及⽅式不⼀样。

4.Bags[b gs]在语流中读成[b gz],这是语流⾳变中的异化现象。

5.汉语的动词没有“时”的语法范畴,但并不等于汉语不能表达时间观念。

三、简述题举例说明语流⾳变的类型(例⼦要求⽤国际⾳标注⾳)。

⼈们在进⾏⾔语活动时,选⽤⾳义结合的语⾔单位,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展开,组成长短不同的“语流”。

在⼀连串的语流中,⾳素之间、⾳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致产⽣⾳变现象。

这种⾳变,叫做语流⾳变。

语流⾳变主要有以下⼏种:(⼀)同化:邻近的两个不相同或不相近的⾳,其中⼀个⾳因受另⼀个⾳的影响⽽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这就叫同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平时作业练习(二)一、名词解释1.语音2.音节3.音素4.音标5.元音6.辅音7.发音部位8.发音方法9.音位10.音位变体11.音质音位12.非音质音位13.语流音变二、填空1.语音的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_____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_____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_____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7.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_____,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_____,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是_____,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_____。

8.辅音的发音特点是由_____、_____两个方面决定的。

9.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b]是________________,[p]是__________________,[ts]是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m]是________________。

10.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p‘]-[p]是__________,[p]-[b]是_________,[ts]-[ts‘]是_________,[f]-[v]是__________,[t‘]-[k‘]是___________。

11.音位变体可分_____和_____两类。

12.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_____,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_____。

13.汉语的音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又分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14.汉语的调位可分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类,其音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_____。

16.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素p、zh、x、h、ü,国际音标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17.根据确立音位的原则,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如果两个音素互相替换以后可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区别意义,那么这两个音素构成______关系,如果两个音素互换以后不影响意义的表达,那么这两个音素构成______关系。

18.音素[p]和[t]的主要区别是______不同,而______相同。

19.同一音位中的几个变体音素,可以互相替换,不需要任何条件,这样的变体就是______,如果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变体就是______。

20.由音高、音重、音长等变化形成的音位我们称之为______。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时音重不同。

()3.儿童的声音和成人的声音差别是音长不同。

()4.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5.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6.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7.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8.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9.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10.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11.音素[a]和[]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12.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13.[p‘]和[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互补关系。

()14.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16.汉语的“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17.一个具体的音位,总是以变体的形式出现的。

( )18.由音高变化形成的音位就是非音质音位,其余的是音质音位。

()19.元音音色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音位[u]和[o]就是舌位高低不同。

()20.音素[p]和[p’]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以就构成了对立。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4.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大,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大,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ê-[e]B.j-[y]C.h-[x]D.b-[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

A.[g]-[m]B.[b]-[p]C.[s]-[z]D.[t]-[k]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

A.[x]-[h]B.[t]-[d]C.[c]-[ch]D.[ts’]-[ts]12.下列说法,()是最准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1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汉字注音,只有()组要用到音标符号[]。

A.是否宏观的B.产持吹差抽C.矿工毫无在D.等子体去年15.用严式国际音标给汉字注音,只有()组要用到音标[a]。

A.装腔王高笑B.烟元面全捐C.家牙打哈抓D.盖反外丹抬16.在下面两幅元音舌位图中,代码①代表两个不同的音素,国际音标分别用字母符号()来记录。

A.[e][]B.[a][]C.[][]D.[][o]17.一个元音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前、次低、不圆唇”。

根据描述,下面舌位图中,()图的代码①表示的位置正确。

A.B.C.D.18.对元音[y]和[u]在发音上的某些特点的描述,()是正确的。

A.舌位前后相同B.舌位高低不同C.圆唇与否相同D.三个方面相同19.下列几组国际音标代表的音素,只有()组是清浊对立的。

A.[p]-[f]B.[k]-[t]C.[]-[ ]D.[x]-[]20.用严式国际音标给句子“我们的明天比蜜甜”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women de mingtian bi mi tianB.uo men te mi tian pi mi tianC.uo m n t mi i n pi mi i nD.uo men t mi ian bi mi i n五、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在下图中用相应的数码标出元音的位置:①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②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③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④舌面后高圆唇元音;⑤舌面前高圆唇元音;⑥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①[k]②[f]③[x]④[t‘]⑤[]⑥[tv‘]⑦[n]⑧[g]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①[p]-[p‘]②[g]-[k]③[m]-[n]④[p]-[k]⑤[s]-[z]⑥[]-[]⑦[ts]-[ts‘]⑧[y]-[i]4.用国际音标给下面的句子注音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②努力学习新知识,勇敢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③给下面的古诗注上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六、问答题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3.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4.不同音质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不同音质的语音是怎样形成的呢?5.“舌头是最灵活的器官,在发音中起很大的作用。

”请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6.元音和辅音有哪些区别?7.元音的音质是由哪些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举例说明。

8.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怎样的关系?9.北方人大多会发卷舌音声母zh、ch和sh,而大部分南方人不会发这三个声母,或者发音很费劲,是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发音器官构造不一样?10.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举例说明。

11.什么是音位?怎样认识音位的含义?七、下列说法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

请改正不正确的说法。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同语言的意义相比,它并不重要。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英语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3.汉语拼音中的音素g,国际音标写作[k‘]。

4.发音时用力大小不同,音高就不一样。

5.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6.男子和女子声音的差别是由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

7.人类能发出如此复杂多样的音素,与上下牙齿的活动密切相关。

8.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阻。

9.音素a和ɑ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0.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

11.汉语拼音中ge和yue中的e,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但是同一个音位。

12.音素和音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一种语音系统有多少音素,就有多少音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