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角的认识_

合集下载

角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角的认识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主题:角的认识活动时间: 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教研室参与人员: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活动目的:1. 深入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 探讨如何有效地将角的认知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3. 提升教师对角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实施能力。

活动流程:一、理论学习1. 主讲人:张老师2. 内容:首先,张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角的定义、分类以及基本性质。

接着,详细讲解了角的度量方法,包括角度和弧度制,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

二、教学案例分析1. 主讲人:李老师2. 内容: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角”这一章节时的案例。

她首先展示了学生对于角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扎实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她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讨论1. 主讲人:全体教师2. 内容:- 问题提出: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直观形象?- 讨论:1. 利用教具和模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直观的教具,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学生通过触摸、折叠等方式感受角的大小和形状。

2. 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通过观察学校的建筑、街道的标识等,让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媒体资源,展示角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结论:教师们一致认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角的认识。

四、课堂实施策略1. 主讲人:王老师2. 内容:- 问题提出: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角的认知过程?- 讨论:1. 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及时反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 结论:教师们认为,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角的认识。

五、总结与反思1. 主讲人:赵老师2. 内容:- 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角”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探讨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5篇模版)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5篇模版)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5篇模版)第一篇:《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3.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

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第二篇:《角初步认识》评课稿《角初步认识》评课稿合集15篇《角初步认识》评课稿1熊老师:你好!我今天听了你的小学数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后,觉得你在这一年里,通过自己的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课堂教学技能较入校时大大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上升很快,看到你的成绩,你很棒,我很高兴,也受感动。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你今天的这一课堂中,有很多地方是你的骄傲,值得欣赏。

一是整堂课采用了观察教材插图信息,引出角的认识,再回到生活,找角、用手摸角去体验和感受角,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的数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及评价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及评价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及评价1. 课程概述说到角,嘿,你可能会想:“这玩意儿不就是个小三角吗?”其实不然,角可是一门大有学问的东西,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上次的课,听完以后我真是脑洞大开,收获满满!课堂上老师用活泼的语言把角的概念讲得生动形象,让人感觉就像在讲故事一样。

比如,老师一开场就提到,角其实无处不在,就像你每天喝的水,离不开啊!当你在路口转弯时,那一瞬间形成的角,正是你生活中的小细节。

听得我眼前一亮,心想:“原来角这么重要!”1.1 角的定义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角,特别用了一些简单的词汇,把角拆分开来说。

原来,角是两条边相交形成的区域,就像两位好朋友在街角相遇,嘿,握握手,打个招呼,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老师用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直是妙趣横生。

让我突然觉得,学习数学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轻松得很。

1.2 角的分类接下来,老师又聊到了角的分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直角、锐角、钝角,每一种角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直角就像是一个性格稳重的人,永远都是90度,给人一种“我就是这样,没得商量”的感觉;锐角则像个小孩,活泼可爱,总是小于90度,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印象;而钝角则像个慵懒的老爷爷,懒洋洋地大于90度,给人一种很有包容力的感觉。

哎呀,听着听着,我都开始为这些角角们取昵称了。

2. 学习体验这堂课的学习体验真是非同寻常,老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互动让我们完全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

课堂上,我们还进行了小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有同学说:“我觉得锐角就像是年轻人的奋斗,充满朝气!”另一位同学则调侃道:“钝角就是懒散的生活,放松很重要!”听着大家的发言,我不禁哈哈大笑,心想:“这真是一堂快乐的数学课!”2.1 互动与参与而且,老师还让我们动手画角,哇,那真是好玩得不得了!拿起量角器,就像拿起武器,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开始“斗角”了。

老师不停地在旁边指导,轻声细语,特别有耐心。

画完后,大家互相交流,发现自己画的角各有千秋,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啊!这种互动让我感觉到,学习并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激情。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今天我们来聊聊角的初步认识,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不然。

想想看,角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哈哈,角的世界可大了。

比如说,门的开合,那就是个角,桌子上的纸也是个角。

走到哪儿都有它的身影,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今天的课上,老师就带我们去认识这些小家伙,真是让我眼前一亮。

听说,角不光是几条线的相交,它还有好多种类和用途,简直像是数学界的小明星。

哇,感觉这个角也有些明星范儿了。

老师先给我们普及了一下基本知识,简单易懂,就像教我们怎么吃西瓜一样轻松。

直角、锐角、钝角,这些词听上去有点高深,但其实就像我们的朋友,有些圆润可爱,有些又尖又锐。

特别是锐角,简直像个调皮的小孩子,充满活力,总是想要冲到前面。

直角呢,就像个稳重的大叔,永远是四四方方,绝对不让你失望。

钝角则更像个大肚子阿叔,虽然看上去不那么精明,但也别小看了它的魅力。

课堂上,我们还玩了个小游戏。

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负责找角的身影。

这个活动可有趣了!小伙伴们四处跑,像小猎豹一样寻找,翻翻桌子、瞧瞧墙角,寻找那些隐藏得妙不可言的角。

有的小组甚至找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角,像是书架的边缘、窗帘的褶皱,真是看得人心花怒放。

每找到一个角,大家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欢呼雀跃,简直像过年似的。

老师也笑得合不拢嘴,真的是被我们这群小捣蛋鬼逗乐了。

讲到这里,老师突然来了个转折,问我们:“你们觉得角有什么用呢?”这问题一抛出来,瞬间引发了讨论。

有人说,角可以用来做房子的设计,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们一边讨论一边摇头,觉得有道理。

还有小伙伴说,角在运动中也很重要,像打篮球时的投篮角度,绝对不能小瞧。

听着大家的发言,觉得这角真的不简单,仿佛它有了生命,开始在我们生活中活蹦乱跳。

有趣的是,老师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关于古代的建筑师如何利用角来设计宏伟的建筑。

他们可是用角造出了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金字塔和宫殿。

这一讲,我们都听得入了神,感觉角不仅仅是个几何概念,竟然还能如此宏伟。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听课是一门科学,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听课记录,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 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数学认识角听课记录

数学认识角听课记录

数学认识角听课记录数学认识角听课记录角的认识》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实物,以下是店铺跟大家分享数学认识角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小白兔搬到了一个新家了,想不去参观?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的房子,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房子很漂亮。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二、探索新知。

1、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朋友就藏在这个房子里面。

请同学们观察,它们藏在哪里?(学生观察后)教师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指出角藏在那里。

2、请学生有准备好的纸折一个角。

3、学生摸一摸折好的角,说一说发现了什么?(1)角摸彩起来感觉到怎么样(2)两边摸起来感觉到怎么样?4、用什么方法把这个角搬到纸上?(小组讨论后,个别学生汇报。

)生1:把这个角套在纸上画。

生2:我看着角,把它画到纸上。

生3:我把这个角贴在我的本子上再描下来。

生4:我把这个角放在纸的下面再描下来。

5、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是怎样把这个角画到黑板上的。

(1)先点上一点。

(2)再向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直直的线。

(3)请同学们说说老师是怎么画的。

6、教学角的名称。

师:这一点和两条直直的线都有自己的名称,同学们看书找出来看它们叫做什么?(1)生看完书后汇报。

(2)角是由什么组成的?7、画角。

(1)师:请同学们先跟老师书空怎么画角?(2)学生再在本子上画角。

(3)展示学生画的角。

8、探索角的性质。

(1)拿出准备好的摆动角跟老师一起摆动,说说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角的张口越大,角度就越大。

生2:我发现了角的张口越小,角度越小。

生3:我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发展练习。

1、比较角的大小。

老师在来上课的路上,听到两个同学在吵,(两个同学上台表演,一个同学说我的角大,另一个同学说我的角更大。

)你们说怎么办?2、多媒体出示一组图形,让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说它们是角?3、再出示另一组图形,让同学们说说各有几个角。

4、能不能从教室里面找到角这个新朋友?四、小结。

角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角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角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听课、评课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教师参与最多的教研活动。

听、评别人的课和被人听、评课几乎伴随着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下面是角的认识听课评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角的认识》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能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角的概念,初步认识角,并且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王老师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贴近,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开始,王老师能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认识以学图形中的角。

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为后面学习角打下伏笔。

三、设计动眼、动口、动手的学习氛围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动手、动脑、动口、全员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乐于参与的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直观上感知、认识角。

然后自然的过度到角的特征上,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构成的。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四、体现了教材特点,又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

本课教学的设计,教师站在数学知识的角度上,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今后要以此为基础学习的角度,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添加,如标角就是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王老师主要是想通过这样的添加,让数学知识与学生今后的学习衔接更为紧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总的来说。

这节课的教法设计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合理。

我还有些想法和老师共勉。

一、如不能简洁的引导学生掌握角的概念,浪费时间比较多;在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开大小有关时,学生虽然用自己的活动角和老师一起动手操作进行了验证,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理解体会还不够深刻。

对学生的现有水平的评估不够准确。

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对于初次接触这部分内容的学生来说有点过难。

二、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训练不够。

比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完整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一、以学生为中心,敢于放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与图形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这两点要求在本课教学中均有体现:教师组织学生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的活动。

使学生有了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和主动学习的体验,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敢于创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师没有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

首先,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本课中,先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游戏,引入课题,又通过变魔术抽象出几何中的角;在对角有一定的感知后,又还失时机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

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角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是课本后的一个练习题,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让学生进行了折角,做角,通过实际比较和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注重课堂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和交流的机会,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他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利用学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究性和趣味性,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角的认识评课记录

角的认识评课记录

角的认识评课记录
本课程主要是对角的概念和特性进行的研究和评估。

以下是本
次课程的评课记录:
课程内容
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起点所形成的几何图形。

2. 角的命名:常用的角名有三种,分别是锐角、直角和钝角。

3.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是度,一个完整的角度为360度。

4. 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和钝角(大于90度)。

学生表现
1. 学生基本掌握了角的定义和命名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度量角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给定角的
大小。

3. 学生在角的分类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判断钝角和
直角之间的区别上。

授课方法
1. 通过引入具体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2. 利用白板和投影仪展示图形,并引导学生进行角的命名和度量。

3. 针对角的分类部分,进行了更多的练和例题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1. 下次课程可以加入更多的参与性研究活动,例如让学生自己尝试命名和度量角。

2. 针对角的分类的困难,可以设置更多的练和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在课程结束前,可以进行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

以上是对角的认识评课记录。

通过这堂课,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教师将根据评课记录,对以后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稿(通用6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稿(通用6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稿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稿(通用6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稿篇1今天,听了姜老师的这节《角的初步认识》,我觉得整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思考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解决问题。

另外,姜老师还在这节课中创设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纵观全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1、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

姜教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

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姜老师巧妙地运用小朋友引以为豪的红领巾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说红领巾是什么形状,再从中抽象出角。

这一点,我们曾经尝试用红领巾、学生的胸卡等一些实物导入角,但最后还是确定用红领巾,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接着,她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找角。

这样,无形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会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操作中思考,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角的认识听课记录

角的认识听课记录

角的认识听课记录什么是角?角是一个几何图形,由两条不同的直线构成,相交形成的图形。

它有两个不同的边,比两个角的边短,它有四个内角,比两个角的内角小。

角的性质:1.角的内角与相应的外角相等: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角的两条内角相加等于360°,那么它的两个外角也相等。

2.角的内角和外角之和相等: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角的两条内角和它的两个外角相加等于360°,那它就是一个整角。

3.相邻角的和为180°: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角的两条内角相邻,那么它们的和为180°。

4.平行线构成的角顶点永远为直角: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于两条线,那么其角的顶点就是直角。

5.内角大于外角: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角的两条内角之和大于它两个外角之和,那么它就是内角大于外角的。

6.外角小于内角: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角的两条外角之和小于它两个内角之和,那么它就是外角小于内角的。

角的应用角在几何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几何形状,从而解决许多几何学问题。

此外,角也是建筑和机械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它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更加稳固和复杂的建筑,以及更加简单和实用的机械结构。

总而言之,角是几何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熟悉角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几何图形的各种问题。

本文就是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角的认知,老师安排了本次听课,文中介绍的内容都是听课的重点。

本次听课,老师结合平时学习的知识,重点介绍了角的性质、应用等内容。

首先,老师以分析图形的方式,引出角的基本概念,让同学们对角这个概念有清楚的认识。

然后老师讲解了角的性质,重点介绍了它的内角和外角相等,且它们之和为180°;以及相邻角和为180°;同时,老师也讲解了平行线构成的角永远是直角,内角大于外角,外角小于内角等内容,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角的性质和特点。

接着老师又讲解了角的应用,举例说明了角在几何学研究和建筑及机械结构设计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角。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中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教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答复)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乖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 角的大小比较(1)发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教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习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答复。

2. 课本练习第2习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⑶第5习题。

谈话:聪慧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标题。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习题。

谈话:山羊教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归纳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习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角的初步认识》的听评课记录Microsoft Word 文档

《角的初步认识》的听评课记录Microsoft Word 文档

《角的初步认识》听评课记录磨头狮口联合小学刘莹莹《角的初步认识》听评课记录二年级数学博爱县松林小学李美丽教学方法:“诱思导学,自主探究”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让学生发现角。

生1:单杠上有角。

生2:小红旗上有角。

生3:老爷爷拿的剪刀上有角。

生4:老师手里的三角板。

师:哦,大家找的真棒,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角的知识。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讲授新课。

过渡语:刚才大家说了,单杠上、小红旗上、老爷爷拿的剪刀老师手里的三角板上都有角,现在老师简单提出几个图片,大家来看看。

1、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说说哪里有角?剪刀、钟表(钟表的指针)、三角板,这些物品都有角那现在你来思考一下,一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2、小组讨论:一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生1: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3: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他们都是这么说的,那谁能用完整话来说一下呢?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讨论,总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找个同学来摸一摸,感受一下。

(个人认为是指一下,用语要准确。

)师:那你发现这两条边有什么特点?生1:它们的方向不一样。

生2:它们的长短不一样生3: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师:那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两条边有弯曲吗?生:没有。

师:说明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总结:刚才我们总结啦,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图形是角,而且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3、现在大家来看生活中呢,也有很多角。

出示图片,让学生上来找出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及两条边。

生指出,教师总结,用ppt演示结论。

(让学生指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说出角的顶点和边会更好。

)把生活中的实物拿走,展示图形,让学生来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并说出是不是角的原因。

生1:是,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不是,因为它没有顶点。

生3:是,因为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4:不是,虽然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但是它有一个弯曲的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导读:本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听课记录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听课是一门科学,是教研工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听课记录,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3. 角的大小比较(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三、固应用,拓展延伸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精选1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精选1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精选13篇)《角的初步认识》与反思篇1师: 同学们认识吗?(板书“角”)生:认识,是角。

师:那么在日长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角?生:说生活中的角。

师:(出示多媒体),同学们,你看校园里可热闹了,你能从图上找到角吗?生:找角并指角。

师;奥,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

(板书“.”)。

生;不是。

师;这是什么?生;这是点。

师;那角应该是什么样的?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想的样子完整的指出来?生;指角。

师;(课件出示闪动的角提示)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但大部分同学指的还不准确,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的?生;互相指角。

师;刚才同学们在身边找到了很多角,那数学当中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师;(拿出三角板)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三角板。

师;为什么叫三角板?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拿出你的三角板,我们看其中的一个角,摸一摸,你觉得角是什么样的?生;摸角,谈感受。

师;角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称,想知道吗?你先猜一猜。

生;猜想。

师;(课件出示角的各部分名称)猜对了吗?同桌之间说说悄悄话,告诉对方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师;同学们找到了那么多角,而且还能指出角的形状,又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真了不起。

这回呀,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在每一组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纸袋,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快速打开它,是什么?生;有圆片、角操作器、水彩笔、白纸、三角板。

师;看到这些东西之后你在想什么?生;我在想,老师准备这些东西干什么呢?师;你知道老师会让你做什么吗?你想用它做什么?生;我想用它做角、画角、折角。

师;现在就动手吧!(巡视、参与)师;每组同学之间可以交换一下做一做。

师;折角的同学先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从中你发现什么?生1;首先对折、再对折、再对折。

我发现越对折角越尖。

生2;我是这样折的,折出了五个角,我发现这些角都很尖。

师;真有创意,夸夸他。

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听课记录

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听课记录

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听课记录一、教师行为1.1 导入•激发兴趣:教师首先展示一系列包含不同角度的实物图片或动画,如屋角、桌子角、打开的扇子等,询问学生是否注意到了这些图片中的共同特点。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中的“尖尖”部分(即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或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与解决问题。

1.2 教学过程•角的回顾与巩固:•回顾角的定义和基本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展示几个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即两边张开的程度)。

•角的分类复习:•复习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和特点。

•展示几个角让学生快速判断其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角的识别与解决问题:•展示一个包含多个角的复杂图形,如一个房间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并判断其类型。

•设计一系列与角相关的问题,如“在图中找出所有的直角,并标出来”,“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锐角”等。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观察法、数数法等。

•角的应用与拓展:•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思考角的应用,如“为什么门要设计成直角?”、“为什么自行车的车架要有很多锐角和钝角?”等。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尝试自己提出与角相关的问题。

•角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的制作活动,如使用纸片或木棍制作不同角度的角。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角,并解释其制作过程和角度大小。

二、学生活动•在导入环节,学生积极观察图片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角的作用和意义产生好奇。

•在角的回顾与巩固环节,学生认真回答教师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巩固对角的认识。

•在角的分类复习环节,学生快速准确地判断角的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在角的识别与解决问题环节,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积极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在角的应用与拓展环节,学生认真思考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在角的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制作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制作过程和角度大小。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记录角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的部分。

角的初步认识是我们在学习几何知识时的第一步。

下面我将从角的定义、角的分类以及角的性质三个方面来介绍角的初步认识。

一、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而产生的,它是由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组成的。

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角,如∠ABC,其中A和C是角的端点,B是角的顶点。

角的大小可以用度数来衡量,常用的单位是度。

一个角的度数可以通过它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来确定。

二、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角分为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

1. 锐角:锐角是指角的度数小于90°的角。

例如,当一个角的度数为30°时,我们称它为锐角。

2. 直角:直角是指角的度数等于90°的角。

直角的特点是两条相交直线互相垂直。

例如,当一个角的度数为90°时,我们称它为直角。

3. 钝角:钝角是指角的度数大于90°但小于180°的角。

例如,当一个角的度数为120°时,我们称它为钝角。

三、角的性质角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下面我将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性质。

1. 对顶角:对顶角是指两条相交直线所形成的两对相互对立的角。

对顶角的度数相等。

例如,如果∠ABC和∠DBE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的度数相等,即m∠ABC = m∠DBE。

2. 邻补角和互补角:邻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的角,互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的角。

例如,如果∠ABC和∠DBE是邻补角,那么它们的度数之和等于90°,即m∠ABC + m∠DBE = 90°。

如果∠ABC和∠DBE是互补角,那么它们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即m∠ABC + m∠DBE = 180°。

3. 余角:余角是指一个角与90°的差角。

例如,如果∠ABC的度数为30°,那么它的余角的度数为90° - 30° = 60°。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听课评课记录

《角的初步认识》是青岛版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此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会用尺画角。

在教学本节课时有以下几个亮点:1、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

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在图片上找一找。

交流过程中学生以为尖尖的部分就是角,这时候老师及时地告诉学生:这只是角的一部分,尖尖的点就是角的顶点。

尊重了孩子真实的知识起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和孩子一起补充,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角。

从后面的练习中也可以看出学生叙述的比较到位。

最终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初步认识了“角”之后,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摆一摆,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理解角是有大小的。

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以小组为单位做角、展示角,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1、在认识了角之后安排了“数多边形角的个数”这个练习,通过研究让学生认识到边的数量和角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在研究“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个环节时,将视频插入到PPT中播放,通过《红角和蓝角》动画小故事,让学生很直观,形象的感受知识。

是一大亮点为,授课效果不错!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如课前多创设一此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在课堂上多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角的认识_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

(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

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

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

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

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

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

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

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