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认识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分别拥有自己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疾病诊断方面,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
中医辨证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病程、经络、脏腑等方面的信息,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中医辨证强调整体观察,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病因与机体功能失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中医辨证着重于寻找疾病的根本原因,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调理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辨证的基本理论是八纲辨证和五脏六腑辨证。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其根据疾病的性质、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将疾病分为寒热表里、虚实阴阳等不同的类型。
通过辨别疾病属于哪种类型,中医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八纲辨证的核心是辨寒热盛衰、虚实盛衰、阴阳盛衰。
五脏六腑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另一种方法。
它主要是针对患者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进行辨别。
中医理论将人体各个器官划分为五脏六腑,每个器官拥有不同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
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师可以判断出患者哪个脏腑受到了病变,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与中医辨证相比,西医辨病强调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其他现代医学技术,直接对病变组织或病原进行检测,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类。
西医辨病是一种基于病理学的诊断方法,它将疾病归类为不同的病理过程和器官系统。
西医辨病重视病因和病变的分析,在治疗上注重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中医辨证强调综合分析,能够揭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且更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促进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提高免疫力,实现身心的和谐。
然而,中医辨证的诊断依赖于中医师的经验和观察能力,在科学性和客观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西医辨病则强调客观的科学证据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可以精确地确认病变和病因,指导疾病的治疗方案。
西医辨病特别擅长急性病症和外科手术等方面,往往能够给患者带来迅速的缓解和康复。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浅析
辨证论治 既不 同于一 般 的“ 对症 治疗 ” , 也 不 同于现 代
医学 的“ 辨病治疗” 。中医 的辨证治 疗认 为一个病 的不 同阶 段, 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 。不 同的疾病 , 在其 发展 过程 中可 能 出现 同样 的证候 , 因此 同一疾病 的不 同证候治疗方法就 不
,
很 多还停 留在张仲景 时代 对病 的认识 上… , 如 有 的是 指
的数据 , 全面了解 病人所出现的证候 , 进行分析 , 明确疾病 发 生 的原 因、 部位、 性质 , 探察其 邪正对 比, 从 而 掌握疾 病发 展
过程 中某一 阶段 的实质 , “ 论治 ” 则是 根据辨证 的结果 , 确 立 相应 的治疗法则及方药 。辨病治疗是西 医认识 、 分析 、 辨别 、 治疗疾病 的诊疗手段 。现代 中医临床在 坚持传 统辨 证论 治 的前提下 , 有无必要结合辨病而论治 , 观点不一 , 结合 自身 近
[ 1 2 ] 苏拭 ( 北宋 ) .苏 东 坡 全 集 [M] .北 京 : 燕 山出 版社,
2 0 0 9: 5 2 2 6.
[ 9] 汪机 ( 明) . 汪石山医学全书 ・ 脉决刊误 [ M] . 北京: 中国中医
药 出版 社 , 1 9 9 9 .
[ 1 3 ] 张景 文. 正确 看 待 中 医脉 诊 [ J ] . 中 国社 区 医师. 2 0 0 9, 1 1
3 0年 的临证体会 , 笔 者认 为辨证 与辨 病 的结 合是 中医发 展
的必 由之 路 。
1 辨证 论 证 的 特 征 与 优 缺 点
痢” 、 “ 常 山截疟 ” 、 “ 苦 楝子 驱虫 ” 的记载 ; 《 伤寒 论 》 更是 辨 病论治的典范 , 《 金匮要 略》 则提 出肠痈 、 肺痈、 浸淫疮 等 7 0 多个病名 , 以后历代先贤不 断对辨 病识病进 行探讨 , 代有 发 展 。但限于科学技术 的水 平 , 中医“ 病”的概 念模 糊 而不 统
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诊断治疗的对比分析
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诊断治疗的对比分析中医和西医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医学体系。
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论治,强调调理和平衡,而西医则注重病因病机分析和疾病诊断治疗。
本文将对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诊断治疗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两种医学的特点和优势。
一、辨证施治 vs 诊断治疗中医的核心是辨证施治,即通过观察患者的整体表现、了解病史和询问症状来确定病因和病机,然后针对个体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强调身体的整体平衡和气血调理,运用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促进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
相比之下,西医更注重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过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医学检测手段,如血液检测、影像学和生理学实验等,来确定疾病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诊断后,西医一般会根据病因采取手术、药物治疗等方式直接干预疾病。
二、整体观 vs 分析病因中医追求的是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医师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凭借多年经验和知识体系来辨别疾病的所在,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并通过辨证施治来治疗疾病。
相反,西医更关注疾病的确切病因。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利用现代医学知识和科技手段来分析病因,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杀死细菌感染等。
三、调理平衡 vs 针对病症中医注重调理和平衡,强调预防和整体健康的维护。
中医认为疾病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有关,通过辨证施治来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并注重养生和调养。
与之相反,西医更侧重于疾病的治疗和治愈。
西医通过药物、手术等直接针对特定病症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和疾病的控制。
四、个性化 vs 标准化中医辨证施治是个性化的治疗方式,注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医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结合患者的病情,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增加治愈疾病的可能性。
西医的诊断治疗则更倾向于标准化。
根据疾病的确切病因和病理特征,西医制定标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治愈和控制疾病的效果。
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差异
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差异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不同的医学传统、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中西医在疾病认识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1.理论基础:中医:中医基于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等概念。
中医认为疾病是由体内失衡引起的,治疗的目标是恢复身体的平衡。
西医:西医基于现代医学科学,强调生理学、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理论。
西医通过研究疾病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机制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2.诊断方法:中医:中医诊断通常依赖于望、闻、问、切四诊法,包括观察患者的外貌、听取症状、询问患者病史和进行脉诊等。
西医:西医侧重于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和CT扫描。
西医诊断更依赖于客观的医疗设备和实验室数据。
3.病因观念:中医:中医通常将疾病的病因分为外感因素(风、寒、暑、湿等)和内因因素(情绪、饮食、不良习惯等),并认为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导致疾病。
西医:西医更倾向于生物医学模型,强调疾病的生物学原因,如感染、遗传、细胞异常等。
疾病的起因通常在于生物学机制的紊乱。
4.治疗方法:中医:中医治疗常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气功等非药物疗法,旨在调整体内的能量和平衡。
治疗通常是个体化的,依赖于病人的体质。
西医:西医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物理疗法等,以根据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来治疗病症。
治疗方法通常较为标准化。
5.预防观念:中医:中医强调养生和预防,倡导保持身体的平衡,通过调整饮食、锻炼和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
西医:西医也注重预防,但更强调疫苗接种、健康检查和生活习惯的控制,以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往往采用综合的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以综合利用不同医学体系的优势,以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护理。
不同医学体系之间的差异和相互补充为病患提供了更多治疗中医和西医在哲学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文化差异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哲学基础上,中医注重生命力和自然平衡,而西医则更加关注病因和病理学。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是两种不同的医学诊断方法,各自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诊断依据。
中医辨证着重于综合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症状,从而判断疾病的病机所在,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西医辨病则依靠临床检查和医学实验,通过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科学分析,确定病因和病理过程,以此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主要依据的是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概念和理论。
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综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中医师可以观察患者的肌肤颜色、舌苔、脉搏等情况,听取患者的自述病情,询问患者的痛感和其他身体不适的情况,用手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中医辨证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
西医辨病则侧重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的分析。
西医师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X光、CT和MRI等医学技术,对疾病进行确诊和分析。
例如,西医师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判断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患者的器官结构和病变情况。
西医辨病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疾病的病理过程的深入了解。
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两种方法在医学诊断中各有优劣。
中医辨证通过整体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够揭示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整体机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特别适用于慢性疾病的诊疗。
而西医辨病则通过临床检查和医学实验,能够准确诊断病因和确定病理过程,对急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
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可以相互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医疗质量。
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西医辨病方法被引入中医临床实践中,中医辨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
西医辨病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更易于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但是,中医辨证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直被中医界认为是独立于西医诊断的一种方法,对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在中医和西医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两种方法之间的融合和互补。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正是由于中医与西医的思维模式不同所导致的。
下面将对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进行探讨。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整体辨证”。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在诊断和治疗中重视全面观察,注重辨证论治。
中医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情况,以了解疾病的根源和发展过程。
而西医则更注重局部观察,针对患者特定部位的症状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诊断方面,中医和西医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病因,强调综合运用各种证候来进行诊断。
而西医则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定疾病的诊断,注重疾病的病理改变。
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医注重对疾病的整体调理,强调平衡和谐,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来治疗疾病。
中医采用针灸、中药、气功等方法进行治疗,尤其擅长治疗慢性病和调节免疫系统。
而西医则更注重对症治疗,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来直接消灭病因或缓解症状。
这些思维差异反映了中医和西医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体系。
中医的思维方式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和谐、阴阳平衡等观念,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
而西医则更注重科学实证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倡导客观分析和精确测量。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差异既有互补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各个方面因素,对一些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而西医的临床试验和实验室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并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来直接解决问题。
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中医和西医在对待疾病和健康的态度上的差异。
中医注重预防为主,强调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而西医则更注重疾病的治疗,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手段来纠正异常和恢复健康。
总之,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基本思路
辨证 , 既有 全 局 观念 和 整体 认 识 , 有 阶段 性 、 实 又 现
性 和灵 活性 认识 , 而可 以动 态把 握疾 病发 生 、 从 发展 的变 化 规律 , 准确 辨 别 疾病 性 质 、 位 , 确所 患 何 病 明
刘 克林
( JI 院 中西 医 结 合 学 院 中 医诊 断 学 教 研 室 , 川 泸 外I 6 60 ) 泸 J 、 医学 四 40 0
关键 词
辨证 ; 病 ; 治; 辨 论 结合
中 图 分 类号 R .3 2 1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6 9 2 0 )- 3 0 0 0 0 2 6 (0 7 4 0 2 — 2
较深入 , 断定 位具 体 , 对性 强 。 中医辨证 与 西 医 诊 针
辨病相 结合 , 是 中西 医结合 诊治 疾病 的基 本途 径 , 既 也 是基 本 思路与 方法 。
1 中医 辨证与 西 医辨病 的优 势 与不足
辨 证论 治是 中医学 的特色 与精 华 ,也是 中医诊 治疾 病 的基 本原 则 。辨证 是运 用 中医 四诊 收集病 人
维普资讯
泸 州 医学 院 学 报
3 0 2
20 0 7年
第3 0卷 第 4期 Ju a fL z o dc l olg Vo.0 o r l uh uMe ia l e n o C e 1 No4 2 0 3 . 0 7
麓
辨证 与辨病 相结合是 中西 医结合 诊治疾病 的基本 思路
的主 观感觉 , 乏客 观检 查指 标 , 缺 同一种 症 候经 不 同 的医生 辨证 , 能会 出现不 同的 结果 。 因为 中医辨 可 正 证 主要 是凭 病人 的主 观感 觉 ,若 出现病 人 没有 任何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中医与西医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医学体系。
虽然这两种医学体系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但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1. 理论基础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典,包括《黄帝内经》等;而西医的理论基础则是现代科学,包括生物学、化学等。
2. 诊断方法不同:中医注重全面的望、闻、问、切四诊疗法,通过观察病人的外貌、听取病史、询问症状以及脉象判断病情;而西医则注重现代医学技术,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
3. 治疗方法不同:中医采用草药、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进行治疗,强调整体平衡;而西医则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注重病症的特定治疗。
4. 病因理解不同:中医强调“气血阴阳”,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导致的,强调整体观念;而西医则更注重病因的特定细节,如病毒感染、遗传等。
二、联系1. 共同目的:中医和西医都追求治愈疾病,保护人们的健康。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终目标都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经验交流:中医和西医都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
例如,西医的药物治疗可以与中医的中药治疗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3. 综合治疗: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和西医常常可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可以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
4. 保健理念:中医和西医都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保健。
无论是中医的“调理阴阳平衡”还是西医的“预防疾病”,都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中医与西医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病因理解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然而,中医和西医也有许多共同点,如共同追求治愈疾病的目标、经验交流、综合治疗以及保健理念。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和西医可以相互借鉴和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这种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推动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医的区别与应用心得
中西医的区别与应用心得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和治疗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和调节身体的功能,而西医则更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首先,中西医在疾病诊断上存在差异。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判断病情,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而西医则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医学影像学等技术手段,更倾向于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其次,在治疗方法上,中西医也有所不同。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以促进自愈能力。
而西医则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和物理疗法等,以直接作用于疾病的病理过程来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和治疗需求,中西医常常会结合使用。
例如,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上,西医药物可以在控制疾病进展的同时,中医可以通过调节体质、提高免疫力来缓解症状。
在疑难杂症和康复治疗中,中西医的结合也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中西医的理念和方法也在逐渐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逐渐开始接受西方医学的一些治疗方法和技术,例如中西医结合的肿瘤治疗模式、中医康复医学等。
而西医也在逐渐认识到人体的整体性和自愈能力的重要性,在疾病治疗中,也开始引入一些中医的理念和方法。
这种融合使得中西医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总之,中西医在理论和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但两者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中西医的融合与共同发展,将促进医学的进步和疾病的治疗效果的提高。
辨病辨证 优势互补——浅谈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的 明确 回答 。为 中医学发展 乃至 中西 医如何结 合指
明 了一条 明确道路 。 中西 医结 合学 科 是在 我 国既 有 中 医 又有 西 医
“ 中西 医并 重 ,是我 国新 时期卫 生工作 的基本 方针
之一 , 促进中西医结合 , 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 中 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道路 , 应当是现代 医药 和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医药都得到充分发展 , 广泛
拿取穴 : 手阴阳、 分 补脾 经 、 八 卦 、 艮卦 、 运 揉 四横
纹、 掐五指节、 顺摩腹、 按揉天枢、 按揉脾 胃 。 俞 按语: 此型腹泻属 于较 典型 的胃强脾弱型腹 泻 , 胃的功 能较强 , 想吃 , 但脾 的运化 功 能较差 故腹 泻 。 3 体 会
祖 国医 学认 为 , 幼儿 稚 阴稚 阳之 体 , 婴 其脏 腑 稚 弱 , 气 未充 , 胃虚弱 , 形 脾 易感 外 邪 , 旦 肠 胃受 一
次 , 便 黄色 , 大 颗粒奶 瓣 , 欲 较好 , 大 有 食 一次 食 量 1O L奶粉 。大便 味不大 , 6r a 稀水便 。 为脾虚泻 。推 诊
害就可导致腹泻频作。胃肠聚于腹中, 以脐 为中心 摩 腹可 减少 肠蠕 动 , 进 肠 吸 收 , 促 具有 调 节 肠 胃功 能 的作用 , 使紊 乱 的脏 腑功 能得 以恢 复 。捏 脊疗 法 属 于强 壮类 手法 , 能增 强 机 体 免疫 机 能 , 而 提高 从 肠道抗 病能力 , 表 出 , 到止泻 目的 。 邪从 达 推 拿 治疗 婴 幼儿 腹 泻 , 效 显著 , 起 患儿 常 疗 初 13 ~ 次而愈, 病程较长的 35 特别是早期使用过 ~ 次。 抗生 素及 液体疗 法治疗 效果 不 明显 , 至症 状 有所 甚 加重 的 , 推拿治疗 后也可 收到满意疗 效 。 实施
中医和西医区别
中医和西医区别中医与西医是世界上两种重要的医学体系,虽然都致力于治疗疾病和保护人类健康,但它们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医和西医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异。
首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迥异。
中医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以阴阳五行理论、经络学说和气血理论为核心。
中医强调身体的整体性,认为疾病是由于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所致,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治疗疾病。
西医则基于解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强调疾病的病理机制和病因。
西医倾向于将人体视为一个个独立的器官系统,通过药物、手术和其他现代医疗技术来治疗疾病。
其次,中医和西医在诊断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
中医重视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的方法。
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来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验,并进行脉诊以获取信息。
西医则更加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器械检查等技术手段。
通过分析血液、尿液和组织样本,医生可以获得更为精确的诊断结果。
最后,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手段上有本质差异。
中医主要采用草药疗法、针灸、推拿和中药膏方等传统疗法。
中草药被认为能够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针灸和推拿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按摩来改善身体的功能。
西医则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手术和放射治疗等现代技术。
药物治疗依靠化学药物来干预疾病的发展,手术则通过外科干预来解决问题,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总结起来,中医和西医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许多差异。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强调身体内外环境的协调;而西医则更加重视病因病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实践中,中医和西医可以互补,相互借鉴,为病患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然而,虽然中医和西医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许多共同点。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追求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都致力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在全球医疗领域,两种医学体系的共同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
中医诊断学与西医诊断学的异同点有哪些
中医诊断学与西医诊断学的异同点有哪些在医学领域,中医诊断学和西医诊断学是两种重要的诊断体系,它们在诊断疾病的方法、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异同。
一、诊断方法的差异中医诊断学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则是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切诊主要是指触摸脉象和按压身体某些部位以了解病情。
西医诊断学则更多地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
例如,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MRI 等)、病理学检查等来获取疾病的信息。
医生还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观察身体的体征,如皮肤颜色、淋巴结肿大等。
二、理论基础的不同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导致的。
因此,中医诊断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病情,通过辨证来确定病因、病机和证候类型。
西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科学知识。
西医认为疾病是由病原体感染、细胞病变、组织损伤、器官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的。
诊断的目的是明确病因、病变部位、病理生理改变等,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对疾病认识的侧重点中医诊断学更侧重于对疾病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调节。
中医将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肝郁气滞等,治疗时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西医诊断学则更注重对疾病的微观分析和局部病变的研究。
例如,对于肿瘤的诊断,西医会详细研究肿瘤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转移情况等,治疗方法也主要针对肿瘤细胞的杀灭和病变组织的切除。
四、诊断思维方式中医诊断学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的思维方式。
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
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各自具有独特的理论、诊断方
法和治疗手段。
虽然都是为了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但两者在很多方
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医和西医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基础不同。
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脏
腑学说等为基本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
个有机整体,生命活动受阴阳失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影响。
而西医则
以细胞、组织、器官等生物学单位为研究对象,主张病因病机的解剖
生理和病理生理学解释。
其次,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也有很大差异。
中医的诊
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强调望诊和切诊为主要手段。
根据望、闻、问、切的结果进行辨证施治。
在治疗上,中医主张辨证施治,采用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手段。
而西医则主要采用现代医学技术,如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治疗手段包括手术、药物、放射治疗等。
另外,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也不同。
中医源远流长,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西医则源于古希腊
罗马文化,经过文艺复兴以来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主流。
总的来说,中医注重辩证施治,强调整体观念和预防为主;西医注
重病因病机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学解释,以技术手段诊断和治疗为主。
两者各有千秋,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医学体系。
在实践中,
中西医结合也日益受到推崇,发挥各自优势,为病患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浅谈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浅谈辨病与辨证的关系摘要:辨证与辨病都是中医学中的诊疗方法,在明确二者概念的基础上,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并将辨病与辨证结合诊疗疾病,相互为用,从而建立完整的中医治疗思维。
关键词:病;证;辨病;辨证;临床诊疗辨病与辨证,是医学中的两种诊治方法,二者既存在不同,也在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为用。
相比之下,中医学较注重辨证论治,而西医学则更重视辨病治疗。
本文通过对辩证与辨病的对比以及对列举疾病的分析,浅谈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1、辨病与辨证的概念辨病与辨证是医学中两个不同的名词,要明确二者关系,首先要确定其医学概念。
1.1辨证“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症状为证,如“厥证”“痛症”;或称病为证,如“痹症”“淋证”。
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解释为: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所做的病理性概括,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的反应状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
而“辨证”则是我们常说的辨证论治,是指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病性等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也就是说,辨证需要结合地方水土,季节气候以及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特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各种理论和方法,制定出全面的治疗方针,对病人整体施治。
1.2辨病所谓“病”,是指包括一群症状,具有一定特点,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包含各种不同阶段的不同证的不健康状况而言。
“病”反映疾病的基本矛盾,辨病、定位、定量是西医学的特点,这种方法为人类纵向认识自身开辟了前进道路,但仍然是偏重局部观察整体,用静态观点观察运动着的疾病过程,根据致病因子的特点和原发病灶特异损害部位进行辨证治疗,是西医学的特点。
[1]中医学中也有对辨病的解释,即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的思维过程。
中西医学认知方法比较
中西医学认知方法比较
西医的认知方法
中医的认知方法
1.构造自然观、结构中心论、解剖观察法 2.要素质与还原方法 3.证实、证伪与实验方法 4.西医的逻辑特征
1.有机自然观、功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 2.系统质与朴素的系统方法 3.“道”与心悟诸法
构造自然观、结构中心论、解剖观察法
要素质与还原方法
西医主要使用还原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 1.整体由部分构成,应当而且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生命的整体性能,可以从它的组成部分的性能完全解释清楚。 2.生命运动是由较低级的物理、化学等运动组成的,应当而且可以把生命的高级运动还原为分低级运动来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现象完全可以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 不足:还原方法所发现要素质固然重要,但要素之质不能完全代表系统整体之质,各个要素之和也不等于整体。还原方法依然是我们认识自然和人体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它必须与认识整体的系统方法互补结合。正如美国学者艾伦在《20世纪的生命科学》一书说“只研究孤立的各部分不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最精确的方法。…..重要的不是各部分的总和,而是各部分如何相互作用。 返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逻辑是构成科学知识的重要形式。西医的逻辑特征主要有:
西医的逻辑特征
01
02
有机自然观、功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
在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以元气论为核心的有机自然观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这种观点,整个自然界和其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是在气化运动中不断产生和消逝的一种“过程流”,是一种自生自灭的自己运动。中医从有机自然观出发,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气”的生化运动,而不是形。中医观察的重点是功能和气的运动,而不形态。气的运动只能在机体存活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因此,中医学家不采用静态的解剖直观法,而采用动态的功能观察法。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返回
中西医差异原因
中西医差异原因中西医作为两大不同的医学体系,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两种医学体系的不同理论、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
以下将详细探讨中西医差异的原因。
首先,中西医差异源于理论基础的不同。
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疾病是通过调节阴阳失衡来治疗的。
西医则以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为基础,强调疾病的特定病因和机制,并采用特定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这种理论基础上的差异导致了中西医在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
其次,中西医差异也与文化背景有关。
中医历史悠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医学与哲学、道德伦理有着密切联系。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气功、中草药、针灸等自然疗法。
与此相比,西医发源于希腊古代文化,注重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强调疾病的确切诊断和治疗。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中西医在诊断及治疗方法上的不同取向。
第三,中西医差异还受历史发展的影响。
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历经千年的演化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中医强调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将个体和整体结合起来,通过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疾病。
而西医的发展起步较晚,经历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注重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药物和手术治疗。
这种历史发展的差异导致了中西医在医学观念和治疗方法上的分歧。
最后,中西医差异也与学科发展有关。
中医在古代是临床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缺乏严密的科学验证和理论解释。
而西医发展在现代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严密的理论体系和规范的临床实践。
中西医学科发展的差异导致了两个领域的不同特点和方法。
此外,在实践中,中西医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的政策和监管体系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西医差异源于理论基础、文化背景、历史发展和学科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的医学思维方式和治疗理念。
在今天的医疗实践中,中西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吸收两种医学的优势并结合于实际,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选择和福祉。
试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
两者的区别可以“证”“病”的差 别代表
“治”是决定于“证(病)”的,“证 (病)同治亦同”,“证(病)异治亦 异”。 喻嘉言说:“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 证”。 朱丹溪说:“认证为先,施治为后”。
“证”与“病”的概念及区别
“证”概括了疾病的个性 ,又概括了疾病的共性 .集 个性和共性于一身,就称为“证”的“典型性”。 “病”具有“不典型性” ,仅概括了某一疾病的特点, 表现。 目前来说,对什叫“证”,什么叫“病”,并没有明确的 概念。
★所以“辨证论治”与“辨
病论治”的区别就只在于 “证”、“病”的内外差 别了。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 意义
某些暂时未能确诊,未能发现致病因子和病 理的病,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可及时给予 治疗。 在医疗实践中辨病与辨证论治结合运用是中 西医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诊治疾病时必须既要重视辨病, 也要重视 辨证。
★辨病与辨证 必须根据具体 情况加以运用, 切实做到病、 证、治相统一。
例如:菌痢(辨病) 为大肠湿热(辨证) ,用清热燥
湿药(白头翁汤) 数日, 症状均解;但粪便培养痢疾杆 菌仍阳性, 此时虽有乏力胃纳不振等气虚脾弱之证, 但不能改用补气健脾药,仍需坚持白翁汤以清余邪, 直至粪便培养阴性为止;因为大肠湿热证虽解, 病原 菌未肃清, 有可能复发或成为慢性菌痢, 故必须“舍 证”从病, 此肃清病菌。
只有立足中医, 参合西医, 辨证不忘 辨病, 辨病不离辨证, 做到病、证、治相 统一, 才能大大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提 高中西医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谢谢!
特别鸣谢: 几米
&“病”的概念,是指疾病主要病理。
如肝炎是指肝细胞炎症,死亡。
西医的“症”则是指疾病的次要病理
西医病因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对比研究
西医病因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对比研究西医病因学与中医辨证论治是两种不同医学体系中对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一、西医病因学西医病因学是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来寻找病因。
西医病因学主要运用从细胞、遗传、免疫、微生物等方面来解释疾病的原因和机制。
它对于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十分准确,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现代医疗仪器等手段辅助确诊和治疗。
西医病因学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西医病因学有其局限性。
它将疾病的产生仅限于生理、病理等方面,并忽视个体的整体情况。
西医病因学对于疾病的研究多从微观层面入手,忽略了人体的整体和微观的动态平衡。
此外,病因研究主要以单一原因论为基础,对于多因素交织造成的疾病,往往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解释。
二、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强调以辩证论治的方式来解决疾病问题。
辨证是指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并结合他们的症状、脉象等信息,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情。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结果,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来治疗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的优点在于它更注重个体整体的观察分析。
辨证论治能够根据不同个体的体质、环境和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和其他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病因不明的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然而,中医辨证论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医辨证论治所依据的症状和脉象等信息主观性较强,容易受到医生的个人经验和判断的影响,导致诊断结果的不准确性。
其次,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于缺乏经验的医生而言,学习和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较为繁琐。
三、两种方法的结合西医病因学和中医辨证论治是两种互补的医学研究方法。
虽然两种方法在研究角度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可以通过相互借鉴和结合,提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一方面,西医病因学可以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基础。
中医与西医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因病机的关联研究
中医与西医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因病机的关联研究在医学领域,中医和西医是两个重要的医学体系,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通过辨别病情特点,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然后通过针灸、中药等方法进行施治。
而西医则注重病因病机的研究,通过诊断技术和药物治疗来对病情进行处理。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因病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将对这一关联进行探讨。
一、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因病机的共同点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病因病机研究虽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但在一些方面存在共同点。
首先,两者都关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注重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苔等症状来确定疾病,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中药、针灸等治疗措施。
而西医病因病机研究则注重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手段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病理机制,然后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其次,两者都追求疾病的综合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的是整体性治疗,不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还注重调节整个人体的平衡;而西医病因病机研究也是将治疗目标放在了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上,力求找到问题根源并加以解决。
二、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因病机的区别虽然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因病机有共同的一面,但在理论框架和治疗方式上仍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强调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而西医病因病机的研究则基于现代生物医学知识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的应用,强调疾病的生化机制和分子水平的变化规律。
其次,两者的诊疗手段不同。
中医辨证施治主要使用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观察病人的外观、听取病史、询问症状和切诊脉象等,然后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而西医病因病机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影像学等现代诊断技术来获得病情的客观数据,然后进行相应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三、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因病机的关联研究尽管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病因病机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中西医结合论文
浅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关系[摘要]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关系的探讨逐年增多,各家学说不一,各执一辞。
单一的辨证论治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医发展的需要,而单从辨病论治、全盘西化,又偏离了中医学发展的轨道。
中医的辨证论治,西医的辨病论治,应该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但是二者孰主孰辅?是辨证论治指导辨病论治,还是辨病论治指导辨证论治?这是目前中医学发展的困惑。
关键字:辩证,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
所谓辨证,就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到的数据,全面了解病人所出现的证候,进行分析,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探察其邪正对比,从而掌握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实质,“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及方药。
辨病治疗是西医认识、分析、辨别、治疗疾病的诊疗手段。
现代中医临床在坚持传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有无必要结合辨病而论治,观点不一,结合自身近30年的临证体会,笔者认为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辨证论证的特征与优缺点辨证论治既不同于一般的“对症治疗”,也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病治疗”。
中医的辨证治疗认为一个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辨证证候相同,则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此即所谓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由此可见中医辨证的“证”是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机体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的概括。
中医的辨证论治,辨的是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是以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为主,致病因素为辅,而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病证诊治体系。
中医历来重视辨证,但亦未忽视过辨病,甚至可以说中医的诊疗活动始于辨病识病。
如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记载有头、眼、耳、鼻等疾病16种;《周礼·疡医》则有疮疡、创伤、骨折等外科疾病的记载;《山海经》中更记载有瘿、痹、疥、癣、疟等疾病38种;而《神农本草经》中则有“黄连治痢”、“常山截疟”、“苦楝子驱虫”的记载;《伤寒论》更是辨病论治的典范,《金匮要略》则提出肠痈、肺痈、浸淫疮等70多个病名,以后历代先贤不断对辨病识病进行探讨,代有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认识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认识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逐步地把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的理论结合起来,创造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理论,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笔者现根据个人的认识水平,谈谈对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关系。
1.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反复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证、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普遍应用的一种科学诊治方法,亦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论治之所以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点,是因为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对症治疗”,也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病治疗”。
中医的辨证治疗认为一个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
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辨证证候相同,运用同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由此可见辨证的“证”是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的概括,例如:同是痢疾病,症见腹痛、下痢、便脓血等症,在其发病及其发展的过程中,则有气分、血分之分,还有属热、属寒之别,及兼湿与不兼湿的不同证候表现,因此治疗应根据不同的证候表现,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又如慢性肾炎、慢性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出现的水肿,它们的病因不同,而它们的证候相同,均属阳虚证候,均可用温阳化气利水的相同方法治疗,这就是祖国医学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观。
2.西医辨病治疗
辨病治疗是西医认识、分析、辨别、治疗疾病的诊疗手段。
辨病治疗是借助现代科学的理论和工具,通过物理、生化等各方面的检查,用定性定量的直观数据阐明疾病的致病原因、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及损害和疾病发展过程时,对疾病的定位与组织细胞的损害程度作出较正确的诊断分析,并根据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发展规律,判断疾病的预后,而且从病因学的研究上找出治疗学的依据,从而明确治疗方案与原则,为消除致病因素促进机体康复起很大的作用,但辨病治疗方法比较机械地看待疾病,往
往忽略了整体,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偏于外因,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个体矛盾揭示得不够深刻,因此在治疗上也缺乏整体性和灵活性,单纯依靠辨病的方法选用方药,或拟某方治某病,在临床常会出现不奏效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误治、变证、延误病程等等。
例如:临床工作中,曾经遇到这样几位病者,根据现代医学的生化等方面检查,其结果均辨病为慢性肾炎尿毒症,其中1例主要表现:非蛋白氮(NPN)升高,达80mg%,尿少,伴全身中度浮肿。
其次1例主要表现:非蛋白氮(NPN)
68mg%伴有中度高血压及头晕,Bp170/100mmHg,当时开始临床选用了降低非蛋白氮(NPN)的有效方(防己、川椒、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桑白皮、陈皮、五加皮)治疗,结果患者非蛋白氮(NPN)均不下降,后一患者反而升高,非蛋白氮(NPN)从68mg%升高到98mg%,头晕加重,后按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辨证施治,进一步分析病机,结果第1例患者为脾肾阳虚,形成阴水泛滥的水肿;例2患者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故兼见眩晕。
治疗分别采用了真武汤和杞菊地黄丸为主要加减治疗,连服3天后,复查,第1例患者非蛋白氮(NPN)从80mg%下降至56mg%,尿量增多,浮肿亦消退,例2患者非蛋白氮(NPN)从98mg%降至40mg%,Bp下降为
130/90mmHg,头晕明显减轻。
临床病例说明,疾病的临床效果,关键在于辨证。
若按辨病用方,意在行气利水,从而带走废物,使非蛋白氮(NPN)降低,此种治疗,只有巧恰于气滞水停患者。
然此2例病者,一为脾肾阳虚,无从运化水湿,致成阴水泛滥,非峻补元阳而不能运化阴水,水湿内困,代谢物质潴留,非蛋白氮(NPN)必停而不降,而运用真武汤温阳利水,脾肾阳充,温熙运化周身,则阴水得气化而有出路,非蛋白氮(NPN)亦随之而降矣。
同理,另1例属肝肾阴虚阳亢并眩晕,若用行气利水之品,则气行阳愈亢,利水而阴更伤,阴伤津竭尿更少,废物排出障碍,非蛋白氮(NPN)不降反而升,而且头晕更甚,现采用辨证用药,予杞菊地黄汤滋补肝肾,使阴长阳消,阴平阳秘,药对症候,则病祛身愈矣。
3.体会
在医疗临床诊断工作上,能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运用西医的物理生化诊断疾病,再运用中医的基础理论进行分型治疗,中西医各取别人之长补自己的不足,指导中西药联合应用,共同提高中西药的效能,对促进患病的机体康复,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相结合不等于理解是中药加西药或用西药治标,中药治本,把它们各自分家,而是运用中西医的基础理论,中西药的药理机制共同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考究其相互之间可产生
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或相反的作用,从中取得它们之间相须、相使的协同方面,避免其之间的相恶、相畏与相杀的不良反应,使中西医结合,发挥它们优良的效果。
临床上常见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虚脱证候,它的病因很多,但我们根据其临床的病因及主证,选用一定的强心与利尿药治疗,紧接按其阴阳暴脱的病因变化,给予回阳救逆或救阴固脱的中药治疗,临床上往往效果很好发挥到中西药的相须与相使的良好的作用。
但也有些病例需加注意,例如有一男患者,21岁,以腹痛、发热及大便秘结,5天未解,以此就诊,西医拟诊便秘性肠梗阻,处方给予解热的扑热息痛0.5g,3次/d,阿托品0.3mg,3次/d,大黄苏打片3片,3次/d,肌注青霉素80万U,2次/d,第2天,患者热稍退,但大便仍未解,腹部仍胀痛,唇舌干燥,舌质红,苔黄而燥,中医辨证诊断为阳明腑实证,选用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急下存阴。
本方以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辅以芒硝咸寒,泻热通便,软坚润燥;厚朴、枳实行气破结,消除痞满。
次日,患者大便通畅,热退,腹痛因此亦缓解。
剖析其中西药理机制,中药之作用,主要在于清热泻下,增强胃肠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使其燥结之粪块排出体外;而西药的阿托品,功用是抑制腺体分泌,减少胃肠蠕动,起解痉止痛作用,两者之
间的功能恰得其反,即使是中药加西药治疗,药理机制相恶作用抵消,收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4.总结
综上体会,我们可看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在临床工作上的重要性,促进我国创造统一的新医药学,是当今我们医务工作者之责任,我们务必努力把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挥祖国的医学遗产,同时又要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