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苏格拉底

合集下载

哲学的慰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英国作家阿兰博德顿的著作《哲学的慰藉》,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人生的慰藉作用。

今天来介绍第一种慰藉——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的哲学或者说苏格拉底身上所发生的事,可以带给我们对与世不合的一种慰藉。

了解苏格拉底身世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在当时被认为是腐蚀了雅典社会的构成、唆使年轻人反对他们的父辈。

然而,苏格拉底却一直坚持着真理,最后他被处死了。

苏格拉底带给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或许并不是他的哲学思想有多么高深,恰恰是他对于这种与世不合并勇于坚持真理的态度。

对我们来说,所谓的与世不合可以理解为特立独行,可以理解为不随波逐流。

那么当我们“与世不合”的时候,该如何坚守内心的真理,坚守内心的自我呢?苏格拉底说,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位重要人物所信仰。

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的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

社会生活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的实情之间的距离。

我们谨慎会被指责为愚蠢,我们腼腆会被指责为骄傲,我们愿于人同,却被认为谄媚。

我们竭力要澄清误解,但是我们口干舌燥、词不达意。

当我们经历这样的遭遇时,想想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自己内心都失去了真理,变得随波逐流,又怎样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呢。

作为教师,不论外界的社会变得多么混浊,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真理,才能教育出高尚的人才。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书名:《哲学的慰藉》作者:阿兰∙德波顿01 思考一提到哲学,你会想到什么?哲学跟你的生活有关系吗?02 书中金句但生活始终是两面的,幸福和不幸永远是并存的状态,顺境和逆境也永远是一对双胞胎。

人身处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抗拒周遭世界带给你的不确定。

哲学绝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

恰恰,哲学的思考就是源于生活本身。

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找到那把开启哲学的钥匙,没有进入到这个大门,自然,你无法感受到哲学的乐趣。

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03 精华笔记一、哲学,离我们遥远吗?我们普通人会更愿意沉浸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本性中不愿去触碰那些沉重的、带有终极指向的生命话题。

但生活始终是两面的,幸福和不幸永远是并存的状态,人身处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抗拒周遭世界带给你的不确定。

当有一天,你的正常的幸福生活秩序被打乱,你的生活突然陷入到了一团糟时,该怎么办?当你开始这样沉思,开始审视自己和周遭的关系时,你已经开始走向哲学的思考了。

哲学绝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

恰恰,哲学的思考就是源于生活本身。

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找到那把开启哲学的钥匙,没有进入到这个大门,自然你无法感受到哲学的乐趣。

二、哲学如何慰藉我们的人生?1、苏格拉底:与世不合的慰藉——理性的思辩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提问方式,让很多人陷入难堪的境地。

最严重的是苏格拉底对一个问题的追问让当时的雅典民主政府下不来台。

这个问题就是,最好的国家是什么样的。

苏格拉底的不满惹怒了雅典民主政府。

或许,苏格拉底没有想到自己的气质招来了杀身之祸,但更让我们敬佩的是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态度。

他不接受赎罪,也不潜逃,而是以一个非常从容的态度赴死。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真理和正义,生命的最后时刻,苏格拉底淡定自若,他在监狱中服下毒酒死去。

他用超然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守。

苏格拉底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

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

《哲学的慰藉》:六位哲学家的人生智慧,引领众生修行之路

《哲学的慰藉》:六位哲学家的人生智慧,引领众生修行之路

《哲学的慰藉》:六位哲学家的人生智慧,引领众生修行之路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界的祖师爷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哲学就是“爱智慧”。

第二个问题:哲学有什么用?本书的作者阿兰·德波顿说: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第三个问题:哲学家真的很神秘吗?六位哲学家的故事,让你明白,哲学家一点也不神秘,甚至还有点怪脾气,你我身上的优点缺点他们都有,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总有一款适合你!一、作者及作品《哲学的慰藉》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创作的哲学随笔,这六位哲学家都是西方哲学史(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

作者把哲学家们的事迹、思想和精神品质一一呈现给读者,分别探讨了人生中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和疑惑: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

那么哲学家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呢?他们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呢?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会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在面对人生种种困惑之时,你也会有自己的主张!阿兰·德波顿生于1969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英伦才子的头衔可谓名副其实。

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扎根于欧洲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深受法国浪漫主义气质的熏陶,崇尚自由创作,精通多国语言,游历丰富,博览群书,对文学、艺术、哲学、美学等有着浓厚的兴趣。

博览群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正是基于此,他的文风不同于其他作家,文笔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写作对他来说就像是与朋友对话一样,没有复杂的概念,文字平易近人,同时又能让读者感受到他的丰富广博、深刻有趣。

书评人评价他,“这种奇才作家,恐怕连扫把的传记都写得出来,而且这柄扫把在他笔下绝对是活灵活现的。

”“他是博学的,但并不掉书袋。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阿兰·德波顿的作品中去深深体味一番。

二、内容赏析周国平老师在序言里面讲得很透彻,哲学的作用不只是慰藉,而作者偏偏以慰藉作为主题,所以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散文性质的哲学入门读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是写给大众看的,语言平易近人,没有空洞的概念,哲学家们被拉下神坛,你会看到在他们身上也有我们常人都有的缺点,他们一样会遭遇来自世俗生活的诸多考验,哲学家并不神秘。

《哲学的慰藉》: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哲学的慰藉》: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哲学的慰藉》: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今天读完了这本《哲学的慰藉》,作者阿兰.德波顿。

在书中再次邂逅了数位哲学家,读到了他们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

也让我对于哲学这个学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再次诠释了作者的核心观点: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在这里,我把读书摘要整理如下: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1、苏格拉底之死:为了信仰和真理,绝不选择曲意迎俗。

2、苏格拉底式的思辨方法: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的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

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

如果能够被合乎理性的驳倒,能够被证伪那么不论有多少人相信,不论相信它的人多伟大,这种论断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怀疑它。

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快乐:伊壁鸠鲁开的需求清单:友谊、自由、思想如果能合乎理性的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复归于无,“要到来时自然到来,为此而预先担忧是庸人自扰”。

人都有欲望,其中有些是自然而然必要的(比如朋友、自由、思想和必备的衣食住行),有些是自然但不必要的(比如广宅、宴饮、仆役、鱼肉),有些既不自然也不必要(比如权势、名望)凡不能满足于少量物资的人,永远不会满足。

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第三章: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斯多葛学派坦然面对痛苦,痛苦万端却仍然镇静自若,命运多舛而不为所扰。

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

愤怒有的时候来源于我们的预期得不到满足愤怒、震惊、不公正感(我不允许命运之神对我做出判决!)、焦虑(从不信任命运之神)、受嘲弄感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

万物皆备于他一身。

智者是自足的。

如果他因疾病或战争而失去一只手,或者某种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一只眼睛,他会满足于剩给他的那些。

作为人类总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从而有希望、有忧虑,而海浪兀自拍岸,彗星兀自划破夜空,显然是完全漠视我们的力量。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浅析《哲学的慰藉》——真哲学,大智慧今天终于把《哲学的慰藉》读完了,这篇阿兰德伯顿写的哲学艺术的文章,使我感触良多,本以为如此感伤的他不会是那么这么理性而幽默的文章,读完这篇文章却让我对他的文笔又着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阿兰德伯顿看来,哲学的最大功能就像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而他笔下的六位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思考,都带给着我们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也许就是阿兰德伯顿想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大智慧吧,但是,他对哲学的思考却成了我人生这么本哲学辞典中的序言。

《哲学的慰藉》从六个章节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着不同哲学家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中哲学意义的思考,而我也将从六个章节来阐释我的感受。

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衣冠褴褛的形象让现在的每个学生、每位学者感受深刻,他不惧一切宣扬哲学艺术的他更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

但是正是这样的他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时代的人们看来却是个与世不合的人,他遭致很多人的厌恶,更是遭到了教会组织的仇恨。

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对法官说得那段话,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的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我在想,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

他决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

是什么给予了苏格拉底这么大的勇气呢,要是说他的自信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或者匹夫之勇,那么他的勇气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是哲学给予了这位与世不合的哲学家生活的力量。

而他对于哲学意义的不同思考似乎就是在召唤着我们通过哲学来求得智慧啊,来慰藉着我们对于世俗不满的亢奋情绪,给予我们心灵的平静。

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财富无疑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而钱财也似乎是象征着一个人能力大小,让人挤破头颅都想得到,甚至让人走上了不法之路。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

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等,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

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

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

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

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Knowthyself)”,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1〕。

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基督教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

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新的暴政专治,民主的理想最终成为非理性政治和暴民政治。

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

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能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

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限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

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

多数的无限权威意味着多数的权力泛用,因为,一旦多数拥有了无限的权威,那么任何持有与多数不相同的见解的个人或数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的意见,便很难得到尊重和保护;多数可以不让少数陈述意见,可以随意地否定少数的意见,甚至可以任意处置少数,而少数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无处伸冤。

更坏的是,多数的无限权威将为不断反复的、怨怨相报的暴行种下祸根——今天可以任意处置少数人的多数人,明天则有可能成为被另外的多数所随意处置的少数人,这将使社会最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

《哲学的慰藉》第一章读后感800字

《哲学的慰藉》第一章读后感800字

《哲学的慰藉》第一章读后感800字导读:读书笔记《哲学的慰藉》第一章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哲学的慰藉》第一章读后感800字:第一篇讲的是苏格拉底之死的故事,主题是“与世不合”。

作者先以数量繁多的绘画主题来引出“苏格拉底之死”事件的意义重大,进而提出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原因——为了克服自己的怯懦,然后重点描写苏格拉底之死一事的具体事件。

在深入浅出的描述中,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

苏格拉底是个其貌不扬的怪人,显然历史上的众多绘画作品中的“苏格拉底”是艺术过后的苏格拉底。

在雅典最鼎盛时期,借助良好气候和雅典城市布局,他一刻不停地在做他的哲学事业:发问路人,询问他们为什么相信某些常识或者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苏格拉底教会我们的,是要我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很简单,我们需要锻炼的是一种对任何事——哪怕是常识——也应该保持的好奇心,用辩证思维来判断那些是否是真理。

在读其故事时,我脑子里时常会出现自己6岁儿子与我的对话场景,因为他大部分时间表现的和苏格拉底的“常识发问”行为非常相似,他会问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而且是刨根问底,很多时候我被问得差点发疯,就好像被苏格拉底询问的人一样。

其实我是被问地回答不上来:可能我的脑子和思维已经被“常识”给固化,极少思考。

其实我们现在所知的所有事情,都是人类一步步探索出来的。

大部分时候我们会有错觉,觉得这些本来如此。

“地心说”的时代持续了差不多1300年,难道我们能保证我们现在认为的一些“常识”不是“地心说”理论吗?还真不见得。

比如对电的依赖程度,现在很多小孩可能没有一次经历过停电,在他们的观念里,可能根本无法想象没有电的世界,其实仔细回想,电的发现是18世纪才有相关理论,而电走进我们寻常百姓家也才不过几十年!读后感·因此对于身边的一些所谓“常识”,我们如果一味地“听他说”,或者“这个本来就是如此”,这样的态度可能是一个浑噩人生的态度,而不是哲学的态度。

哲学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哲学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蒙田蒙田城堡里,桌一张、椅一把、书千卷——哲学、历史、诗歌和宗教——排放在半圆形的五层书架上。

读书是他生活的慰藉:“它能磨钝痛苦的刀锋——只要不是那无法抵御的剧痛。

无以解忧,唯有读书。

”他的书架上刻有很多名言,摘取四则如下:人生至乐在于绝智。

——索福克勒斯你可曾见自作聪明的人?疯子可能比他略胜一筹。

——谚语最确定不过之事不过不确定,最可悲而最骄傲着莫过于人。

——普林尼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

——《圣经•传道书》希腊哲学家皮朗有一次乘船旅行遇到了大风暴。

所有的乘客都惊慌失措,害怕那脆弱的船不堪汹涌怒潮一击。

只有一名乘客没有失态,静静地坐在一角,表情泰然自若。

那是一头猪。

(没有智慧指引的知识,与无知相比,怕也难分优劣)是以蒙田呼吁人们吸取教训:“我们都是大笨蛋。

”最伟大的哲学家也不能免于受肉体之辱。

蒙田说:“试设想柏拉图患了癫痫或中风然后将他的军,要他求助于他灵魂中所有美妙而高贵的功能。

”或者设想在一场研讨会中,柏拉图忽然要放屁:主管我们排泄的括约肌有自己收放的规律,完全独立于我们的意愿,甚至违反我们的意愿。

“最愚蠢的自讨苦吃就是蔑视自己的身体。

”不要企图把自己切为两半,我们应该停止同自己令人尴尬的皮囊打内战,而要接受它,承认它是我们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事实,既不可怕也不丢脸。

蒙田用唐突而优美的法文写道:“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

”他着意要表现一个完整的人,是故在《随笔集》的序中写道:读者,这是一部诚心之作。

我开宗明义告诉你,此书只为家庭和个人目的而写,既无求于你,也不考虑自我的荣耀,只为方便我的亲朋好友在失去我的时候(此事已不遥远),重现我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某一些性格特点,并且更全面更生动地加深对我的了解。

如果想博取众人的好感,我得乔装打扮,刻意地表现自己。

但是,我希望大家看见我简单、自然、普通,不矫揉、不造作的处世方式:因为我描画的是我自己。

只要舆论许可,我会在书中如实报告我的缺点,如同我自然的处世态度一样。

焦虑的时候来读读这些哲学家的慰藉,助你打通焦虑的墙

焦虑的时候来读读这些哲学家的慰藉,助你打通焦虑的墙

焦虑的时候来读读这些哲学家的慰藉,助你打通焦虑的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焦虑因子,像夏日的炎热分子,把整个人都笼罩了。

你有没有越发地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源于心。

心态、心所想、思绪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决定了事态、结果、甚至是整个人生。

心焦虑的时候,正向引导太重要了。

源自《哲学的慰藉》,六个哲学家宽慰你的不如意。

一、苏格拉底;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

因为于当,挑战公众常识。

被起诉后,赐以毒汁而死。

他生活贫困,穿着一件袍子、打赤脚。

死后才被人们认识到他哲学观点的正确性,后人为祭奠他而树立雕像。

主要哲学思想要为事物寻求普遍定义。

通过一步一步反复诘问,引导对方回答问题。

揭露原本定义中的矛盾,引发大众思考,以此逼近真理。

产生的慰藉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不理解。

但多数人的谴责并不代表我们就是错的。

因为真理永远来自理性的思考。

当我们不被理解的时候,想想苏格拉底,无论怎么样,我们不至于像他那样被处死吧。

至少我们还健康地活着,而后总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二、伊壁鸠鲁;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生于萨摩斯岛,位于爱琴海东部公元前306年,在雅典置办了宅院,种植蔬菜,同一帮朋友过着简朴的生活。

主要哲学思想追求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快乐从不依赖于外在物质无须追求不必要的欲望,如广宅、宴饮、名望、权势等产生的慰藉奢侈的物质不是快乐,钱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现实中,并不是钱越多越快乐)。

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豪车或者高昂的酒。

把心中的欲望降下来,你会发现消除欲望的痛苦后,快乐是朴素而简单的。

友谊、自由、思想,才是真正能给你带来快乐的。

三、塞内加;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出生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接受贵族教育公元31年起,进入政坛,受暴帝卡尼古拉统治公元65年,被尼禄要求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主要哲学思想哲学教你冷静应对挫折。

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遭受挫折时不必愤怒。

意外随时可能降临,遭受挫折时不必震惊,还不如想想该如何应对意外。

《哲学的慰藉》金句摘抄

《哲学的慰藉》金句摘抄

《哲学的慰藉》金句摘抄
(原创版)
目录
1.《哲学的慰藉》概述
2.金句摘抄及其内涵解读
3.总结与展望
正文
【《哲学的慰藉》概述】
《哲学的慰藉》是一本以哲学为主题的心灵励志书,通过介绍哲学家的思想和哲学理论,帮助读者在心灵上找到慰藉。

书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困惑、痛苦和迷茫,引导读者以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力量。

【金句摘抄及其内涵解读】
1.“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生活。

”——亚里士多德
这句话强调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指导作用。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生活,从而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真正的幸福在于追求真理。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真理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实现幸福的关键。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还能够体验到精神的愉悦,从而实现真正的幸福。

3.“人生就像故事,最重要的是如何讲述。

”——尼采
这句话强调了观念对于人生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总结与展望】
《哲学的慰藉》通过金句摘抄,让我们看到了哲学的魅力和价值。

哲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更可以指导我们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人生。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范文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范文

作为人类的思想产品,哲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伟大的慰藉。

我们在面对些许诸如自我价值、死亡、意义等难题时,往往会愈发的情感萎靡,因此不少人会寻求哲学的帮助,寻找到心灵的慰藉。

本文将从哲学带给我的慰藉角度,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哲学的慰藉作用显而易见。

一直以来,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烦恼息息相关。

比如,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算无愧于自己的生活?当我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若是单纯的将其看成是困扰自己的问题,那么此时我们便需要哲学的关怀和安慰。

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存、人生意义学问,哲学能够教会我们怎样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从而促进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例如,在我迷失人生方向的时候,我阅读了苏格拉底的《对话篇》。

在此书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不同人的对话,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人生意义不应该被外界所定义,而应该由自己去探索和实践。

这种获得来自哲学家的启示的感受,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哲学给人们带来的人性温情。

从一个人自身的思考角度出发,哲学更能够让我们深入体验到它所传递的精神和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哲学在指导我们面对一些困境时,更能提供安慰。

就拿死亡这个无法逃避的话题来举例,对于很多人来说,谈论死亡的时候,总是充满了一种悲哀与绝望的情绪。

而在哲学的眼里,死亡只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有意义的生命并不依赖于死亡本身。

哲学家在这个领域为我们献上了荟萃精华的哲思、高度冷静平和的态度,让我们能够心中国际地面对死亡,并寻求到对此的一份温柔和能量。

吉田方人在《镜子里的哲学家》中写到:“显然,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我,也许只有我曾经存在过”,完美地展示了死亡作为自我的一部分的哲学态度,也给予我们依照自己在世的一生去对待死亡的勇气和力量。

哲学的慰藉还表现在它对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上。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很容易沉迷于琐碎的同质性事务,失去了思考的深度和自我意识。

而哲学的核心功能在于给人类思维赋予了深度、透彻的思辨力量并且启迪人们追求智慧、人性与情感、良知和品格。

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谁

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谁

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谁苏格拉底希腊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

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

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

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

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

哲学家的人生启示--苏格拉底27页PPT

哲学家的人生启示--苏格拉底27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哲学家的人生启示--苏格拉底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哲学的慰藉——苏格拉底

哲学的慰藉——苏格拉底

《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人物一:苏格拉底:1. 审判苏格拉底时,其所受指控如下:他上天入地刨根问底,他提出异端邪说,他善用闪烁的辞藻让弱理战胜强理,他故意通过谈话腐蚀年轻人,对他们施加邪恶的影响。

而苏格拉底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

法庭给他机会当众放弃他的哲学,但是他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根据柏拉图的叙述,他意气昂然地对法官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就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决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决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他本可以放弃自己的哲学而得到生路。

即使被判有罪以后,还可以逃避死刑,但他选择了百死而不悔。

我们不能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如何逃避死刑,但是如何在不合逻辑的反对面前维持信心和清醒的立场,他应该是我们至高无上的榜样。

)哲学家的演讲曲终奏雅,激情满怀:“如果你们处死我,你们将很难再找到我这样的人。

事实上,打个玩笑的比方,我是受神灵委派附在这个城邦身上的。

这座城就像是一匹良种马,由于身躯太大,容易懒散,需要牛虻蛰一蛰……如果你们听从我的意见,就会让我活下去。

但是我猜想,不久你们就会从瞌睡醒来,听从阿尼图斯的话,一巴掌把我打死,然后接着睡。

”他没有猜错。

最终500位陪审团员中360人投票赞成把他处死。

2.在被誉为“自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和拉斐尔的罗马教皇居室壁画以来最精美、最令人仰慕的艺术成就”的大卫画《苏格拉底之死》中,苏格拉底正宣讲完一个哲学论点,同时泰然伸手拿起那将要结束他生命的毒杯,这既象征着对雅典法律的服从,又象征着对自己内心的召唤始终不渝。

现在我们看到的正是生命完成升华的那一刹那。

这幅画之所以令人震撼,或许是由于它描述的行为和人们自己成鲜明对比。

我们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

为了讨好别人,我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笑话大笑;对待陌生人时过于奉承,过分殷勤。

我从不对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公开表示怀疑。

六种哲学的慰藉帮我们渡过人生中的难题

六种哲学的慰藉帮我们渡过人生中的难题

六种哲学的慰藉帮我们渡过人生中的难题在《哲学的慰藉》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借用伟大先哲的思想,来诠释了在人生道路上会遭遇的各种问题——与世不合、遭受挫折、缺少金钱、人生中缺陷、人生中悲伤与苦难,如何面对苦难。

对于这些问题,作者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借用着他们的思想之手来解开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结。

1.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如果你生于一个时代,你的思想与这个时代的封建专制统治有冲突,完全不被他们认同,那么你会怎么办?在公元前399年的春天,苏格拉底遭遇了一场人生风暴。

三名雅典人——诗人米利图斯、政治家阿尼图斯和演说家莱昂——认定他是一个怪诞的恶人。

他们指责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

他们认为应该让他永远沉默,甚至杀死他。

审判苏格拉底那天,陪审团有五百名公民。

公诉人一开始就要他们把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哲学家当作一个不诚实的人。

说苏格拉底刨根问底,他提出异端邪说,他善于用闪烁的辞藻让弱理战胜强理,他故意通过谈话腐蚀年轻人,对他们施加邪恶的影响。

很显然苏格拉底被他们污蔑,但他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

法庭给他机会,让他放弃他的哲学,放弃他的思想,但他最后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

苏格拉底判死刑的那天,他的学生柏拉图也在场,根据柏拉图的叙述,苏格拉底意气昂然对法官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他说:“我设法劝告你们每一个人少想一些实际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和道德的福祉。

我将继续像平时一样说,我的好朋友,你们是雅典人,属于因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邦。

可是你汲汲于争名逐利,而不思考如何理解真理,如何改善自己的灵魂,不觉得惭愧吗?”苏格拉底自然也会承认我们有时可能是错的,我们的观点可以怀疑,但是他会提出一项至关重要的细节来改变我们对真理与孚众望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

一文读懂苏格拉底!

一文读懂苏格拉底!

一文读懂苏格拉底!一文读懂苏格拉底【美】罗伯特·艾伦选自《哲学的盛宴》老蝉录入编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是古希腊雅典人,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

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

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谕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来追求德行。

苏格拉底生平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村。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是一个接生婆。

由于家境贫寒,自懂事开始,苏格拉底就跟随父亲学习雕刻,以此作为未来谋生的手段。

苏格拉底天资聪颖,而且特别好学,不久就学会了雕刻。

但不幸的是,父亲的过早去世让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了危机。

幸好有一位好心的雅典人资助了他们,使未成年的苏格拉底在雕刻之余有了学习的机会。

这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人生的一次转折,他走出了父亲为他设计的圈子,走进了知识的世界。

在那段时间里,苏格拉底向当时各种有学问的人求教,阅读了许多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聆听当时的大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的讲学和智者学派的雄辩术。

苏格拉底的爱好非常广泛,他还学习诗歌和音乐。

多方面的学习使苏格拉底的学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他的人生观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20岁时,苏格拉底师从阿那克萨哥拉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

年轻的苏格拉底喜欢思考和探索,对许多自然问题都想弄个明白,如一个事物怎样创造出来,又怎样毁灭?人们所借以思想的元素是血,还是空气或水?地是平的,还是圆的?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老师都有解答,但苏格拉底对答案并不满意,他试图自己来解释,又觉得无能为力。

因此,苏格拉底决定放弃对自然的研究。

30岁时,苏格拉底把注意力从自然转移到社会,成为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

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

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民主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但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

当时便有许多青年人天天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其中有位名叫克利托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

你们务必保持节操,如果你们不按我说的那样去生活,那么不论你们现在对我许下多少诺言,也无法告慰我的亡灵。

”说完他便起身去洗浴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在苏格拉底即将处死的那天晚上,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

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开,而去同他的学生斐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克利托等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

不久,狱卒走了进来,说:“每当我传令要犯人服毒酒时,他们都怨恨诅咒我,但我必须执行上级命令。

你是这里许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恨我,而只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

别了,我的朋友。

”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

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说:“别了,朋友,我将按你说的去做。

”然后他又掉转头来,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真是个好人,自我入狱以来,他天天来看望我,有时还跟我谈话,态度亲切。

现在他又为我流泪,多善良的人呀!克利托,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

”克利托回答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千方百计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

请你别心急,还有时间呢!”这时苏格拉底说:“诚然你说得对,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延迟服毒酒就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推迟服毒酒时间并不能获得什么,相反,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来吧。

哲学的慰藉摘抄及感悟

哲学的慰藉摘抄及感悟

哲学的慰藉摘抄及感悟《哲学的慰藉摘抄及感悟》最近呀,我读了一本超级棒的书,叫《哲学的慰藉》。

哎呀,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书里讲了好多哲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想法,就好像给我的小脑袋瓜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比如说,苏格拉底,他可真是个勇敢又聪明的人。

面对别人的误解和指责,他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这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有时候我会因为害怕被同学笑话,就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苏格拉底一比,我是不是太胆小啦?还有那个叫伊壁鸠鲁的哲学家,他说快乐不是拥有很多东西,而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这就好比吃糖果,不是吃越多越快乐,而是在最想吃的时候吃到那一颗最甜的,心里就美滋滋的。

我以前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玩具就是快乐,现在想想,和小伙伴一起在公园里尽情玩耍,没有玩具也能很开心呀!再说说尼采吧,他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这就像我们考试没考好,被老师批评了,可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学习,下次就能取得好成绩,变得更厉害!我把书里的这些好句子摘抄下来,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

每次看,都有新的想法和感受。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吵架了,心里特别难受。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书里说的,要学会宽容和理解别人。

我就主动去找小伙伴道歉,我们又和好如初啦!这不就像哲学给了我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友谊的大门吗?还有一次,我参加比赛没拿到奖,特别失落。

可一想到那些哲学家面对困难的勇气,我就告诉自己,这算什么呀,下次我一定能行!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哲学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它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在我们迷茫、难过、困惑的时候,给我们温暖的安慰和有力的支持。

哲学让我明白了,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只要我们有正确的心态,有勇敢面对的勇气,就没有什么能把我们打倒!难道不是吗?所以呀,我觉得《哲学的慰藉》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

我以后还要读更多这样的好书,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勇敢、更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
人物一:苏格拉底:
1. 审判苏格拉底时,其所受指控如下:他上天入地刨根问底,他提出异端邪说,他善用闪烁的辞藻让弱理战胜强理,他故意通过谈话腐蚀年轻人,对他们施加邪恶的影响。

而苏格拉底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

法庭给他机会当众放弃他的哲学,但是他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根据柏拉图的叙述,他意气昂然地对法官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就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决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决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他本可以放弃自己的哲学而得到生路。

即使被判有罪以后,还可以逃避死刑,但他选择了百死而不悔。

我们不能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如何逃避死刑,但是如何在不合逻辑的反对面前维持信心和清醒的立场,他应该是我们至高无上的榜样。


哲学家的演讲曲终奏雅,激情满怀:“如果你们处死我,你们将很难再找到我这样的人。

事实上,打个玩笑的比方,我是受神灵委派附在这个城邦身上的。

这座城就像是一匹良种马,由于身躯太大,容易懒散,需要牛虻蛰一蛰……如果你们听从我的意见,就会让我活下去。

但是我猜想,不久你们就会从瞌睡醒来,听从阿尼图斯的话,一巴掌把我打死,然后接着睡。


他没有猜错。

最终500位陪审团员中360人投票赞成把他处死。

2.在被誉为“自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和拉斐尔的罗马教皇居室壁画以来最精美、最令人仰慕的艺术成就”的大卫画《苏格拉底之死》中,苏格拉底正宣讲完一个哲学论点,同时泰然伸手拿起那将要结束他生命的毒杯,这既象征着对雅典法律的服从,又象征着对自己内心的召唤始终不渝。

现在我们看到的正是生命完成升华的那一刹那。

这幅画之所以令人震撼,或许是由于它描述的行为和人们自己成鲜明对比。

我们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

为了讨好别人,我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笑话大笑;对待陌生人时过于奉承,过分殷勤。

我从不对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公开表示怀疑。

我努力博取大人物的赏识,每当同他们见过面后,总要久久心怀忐忑,担心他们是否看得上我。

经过海关,或是开车在路上遇到与警车并行时,我总有一种莫名的希望,想让穿制服的人对我有好印象。

但是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

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

而且,他的自信不是出于一时冲动或匹夫之勇,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植根于哲学的源泉。

我愿从斯人游!(苏格拉底的勇气与孔子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与孟子所提倡的浩然之气有共通之处。

真勇不仅仅表现在行动,而是深深地植根于一个人的心中,以不变应万变,不断鞭策勇者,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真勇,勇于道,勇于心。


3.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观念,应该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则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众。

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明文规定的,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这个体系叫做“常识”,它命令我们穿什么衣服,采用什么样的理财标准,尊重什么样的人,遵守什么礼节,以及过怎么样的家庭生活。

如果对这些规范提出疑问,就会被视为怪异,甚至故意挑衅。

常识之所以被悬置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判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

(如希腊人以多蓄奴隶为荣;崇拜战场上的勇敢,甚至公认为一个合格的男人必须会砍掉敌人的脑袋;至于妇女,则完全在父权和夫权的压制下——她们既不能继承财产也不能拥有钱财,通常在13岁出嫁,丈夫由父亲指定,感情从来不在考虑之列。


所有这一切对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来说都不足为奇。

如果有人问她们为什么要杀鸡祭祀
阿斯克勒庇俄斯,或是为什么男人一定要杀人才算好样的,他们一定会惑然,或者愤然。

这同问为什么冬去春来,或者为什么冰是冷的一样荒唐。

但是阻止我们对现状怀疑的不仅是他人的敌意。

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既然社会传统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循了这么长时间,那一定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不知道那道理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社会竟然有严重错误,而注意到这一事实的又只有我们自己,那简直不可思议。

于是我们抑制自己的怀疑而随大流,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自己竟然是发现至今不为人知的、艰难的真理的先驱。

(正是为了克服自己的怯懦,我们才求助于这位哲学家。


4.苏格拉底的妻子以凶悍著称,有人问他为什么娶她,他是最好的驯马人需要在最烈性的马身上练习。

(乱入一下,哈哈)
5.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

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受世人喜爱而转向解释其所以然。

社会上占很大比例的人认为我们是错的,听起来的确吓人,但是在放弃立场前一定要审视一下他们的论证方法与逻辑。

但现实中,我们往往被相反的倾向所折磨: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以使我们心烦意乱。

我们往往不能反思一个最主要的也是最令人宽慰的问题:这些阴暗的指责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常把经过深思熟虑的诚实的批评者与出于愤世和妒忌的反对意见相提并论。

(事实上,我认为即使是由妒忌而产生的意见即使逻辑不对,也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逻辑。

因为在那些批评者出现前,我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可能的问题所在。


6.哲学家死后不久,公众的情绪就开始转变。

在欧里庇得斯的喜剧《帕拉米德》上演时,苏格拉底的名字一出现,观众就哭了;雅典人对那些指控者恨之入骨,拒绝与他们共浴,在社交场合排挤他们;迪奥多洛斯说,指控苏格拉底的人最后被雅典人处死。

普鲁塔克告诉我们,哲学家预言,雅典人最终会同他一样看问题,的确如此。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偏见与妒忌消退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也许不能及时说服本地的陪审团支持我们,但是我们可以从后代作出的判决的希望中得到慰藉——就像苏格拉底一般,不屈从于500名智力有限、由于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而受非理性疑虑支配的陪审团,而是对更广大的法庭抱有信心。

7.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人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

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批判,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

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总是以英雄的姿态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注:以上文字基本取材《哲学的慰藉》一书,中间有所删改,拼接,不甚通顺处请见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