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轧辊爆裂原因

轧辊爆裂是轧制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几种可能导致轧辊爆裂的原因:
1. 轧辊材质不适:轧辊材质应该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如果材料不符合轧辊的使用要求,则会引起轧辊疲劳失效和裂纹扩展,导致轧辊爆裂。
2. 轧辊表面缺陷:轧辊表面缺陷、裂纹、凹坑等缺陷也可能导致爆裂。
这些缺陷将在轧制过程中扩展并使轧辊破裂。
3. 轧辊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过高的轧辊表面温度会使轧辊产生变形和热疲劳裂纹,最终导致轧辊爆裂。
4. 轧辊使用寿命过长:轧辊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疲劳损伤和磨损,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轧辊的强度减小,出现裂纹和爆裂。
5. 非正常操作:轧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参数范围。
如果操作不当,例如过多受力或者运转速度过快,就有可能导致轧辊疲劳损伤和爆裂。
综上所述,预防轧辊爆裂需要严格控制轧辊的材质、缺陷、温度、使用寿命和操作规范,定期检测和维修轧辊以及合理调整轧制过程参数等措施。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热轧轧辊在钢铁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完成金属板材加工的重要设备之一。
在使用过程中,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一、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1. 设备质量不达标热轧轧辊作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质量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
如果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材料或者工艺不合格,就会导致轧辊的质量不达标,容易出现剥落或断裂的现象。
2. 设备磨损严重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轧辊表面的磨损,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力的环境下,磨损会更加严重。
一旦轧辊表面磨损过度,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状态,进而产生剥落或断裂的风险。
3. 工艺参数设置不当热轧轧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所加工金属的性质和厚度等因素设置相应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如果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导致轧辊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过大的压力或温度,从而容易出现剥落或断裂的情况。
4.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使用热轧轧辊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对设备造成损坏。
比如在装卸轧辊时使用不当的工具或方法,会导致轧辊受力不均,从而产生损坏的可能性。
5. 周期性检修不足热轧轧辊作为重要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
如果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不足,就会导致轧辊出现各种问题,包括剥落或断裂现象。
二、预防方法探究1. 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轧辊企业在选购热轧轧辊时,应该选择质量可靠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避免使用劣质轧辊。
2. 定期维护检修企业应该对热轧轧辊进行定期的维护检修工作,包括表面磨损的修复、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润滑等工作,以确保轧辊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3. 合理设置工艺参数在使用热轧轧辊时,企业应该合理设置工艺参数,根据加工的金属材料性质和厚度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过大的压力或温度对轧辊造成损坏。
4. 加强操作培训企业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热轧轧辊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对轧辊造成损坏。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热轧轧辊作为热轧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生产中,往往会出现轧辊剥落或断裂的情况,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因此研究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轧辊表面损伤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在轧辊使用过程中,出现轧辊表面损伤容易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
这种损伤包括表面裂纹、划痕、磨损、腐蚀等,这些损伤会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
轧辊材质好坏直接影响到轧辊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如果轧辊的材质不够坚固耐用,那么在热轧过程中会出现轧辊变形、疲劳、裂纹等问题,将极大影响热轧产品质量。
热轧设备的操作不规范也容易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
例如温度控制不当、轧辊调整不到位等等,都会在热轧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
热轧工艺参数是热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的参数,如果热轧工艺参数不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轧辊的寿命和使用效果。
例如,轧制过程中的拉伸率、轧制力、速度等参数不合适,都将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
1. 轧辊材质的优化优化轧辊材质可以提高轧辊的抗拉、抗压、抗疲劳等性能。
特别是在硬度和韧性之间的平衡上,选择合适的轧辊材料可大大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
2. 加强对轧辊的检测热轧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应每隔一些周期对轧辊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轧辊损伤和裂纹等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因轧辊的损坏而影响到生产和产品质量。
3. 热轧设备的维护针对热轧设备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应加强设备维护,保持轧辊的良好状态。
定期做好轧辊的维护与更新,及时清理轧辊附着的物质,避免附着物进一步侵蚀轧辊表面。
4. 控制热轧工艺参数对于热轧工艺参数不合适问题,应严格控制热轧温度、轧制力、速度等参数。
调整工艺参数能够有效避免轧辊的剥落或断裂。
总之,对于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问题,合理地选择轧辊材质,加强轧辊的检测和维护,规范热轧设备操作,严格控制热轧工艺参数,是预防轧辊剥落或断裂的有效方法。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是热轧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还会影响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成本。
探究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于提高热轧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一、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1.材料质量问题热轧轧辊的材料质量对于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材料本身存在着裂纹、夹杂等质量问题,就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或断裂的情况。
选择高质量的轧辊材料,加强材料的检测和控制是预防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重要一环。
2.使用环境热轧生产现场的使用环境也是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重要原因。
高温、高压、冲击等因素都会对轧辊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轧辊易于发生变形、疲劳等问题,导致剥落和断裂。
3.工艺技术问题工艺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出来的轧辊质量。
加热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轧辊表面硬化深度不足,会使轧辊在使用过程中易于产生剥落或断裂的问题。
而且,工艺参数不稳定、设备磨损严重、操作不当等也都会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问题。
1.提高材料质量选择优质的轧辊材料非常重要。
采用高强度、高耐磨的合金钢材料制成的轧辊,在相同的使用环境下其剥落或断裂的风险要小得多。
加强对轧辊材料的检测和控制,严格把关材料质量,杜绝存在质量隐患的材料进入生产环节。
2.改善使用环境优化热轧生产的使用环境也是预防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关键之一。
通过合理设置冷却系统、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等,有效降低高温、高压等因素对轧辊的影响。
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降低环境对轧辊稳定性的影响。
3.优化工艺技术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水平也是预防轧辊剥落或断裂的有效方法。
改善加热工艺、提高轧辊表面硬化深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等,都可以有效降低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风险。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强操作规范性,也是有效预防轧辊剥落或断裂的方法之一。
4.加强监控和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也是预防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关键。
轧辊失效方式及其原因分析

轧辊失效方式及其原因分析轧机在轧制生产过程中,轧辊处于复杂的应力状态。
热轧机轧辊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轧辊与轧件接触加热、轧辊水冷引起的周期性热应力,轧制负荷引起的接触应力、剪切应力以及残余应力等。
如轧辊的选材、设计、制作工艺等不合理,或轧制时卡钢等造成局部发热引起热冲击等,都易使轧辊失效。
轧辊失效主要有剥落、断裂、裂纹等形式。
任何一种失效形式都会直接导致轧辊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有必要结合轧辊的失效形式,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出延长轧辊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1 、轧辊剥落(掉肉)轧辊剥落为首要的损坏形式,现场调查亦表明,剥落是轧辊损坏,甚至早期报废的主要原因。
轧制中局部过载和升温,使带钢焊合在轧辊表面,产生于次表层的裂纹沿径向扩展进入硬化层并多方向分枝扩展,该裂纹在逆向轧制条件下即造成剥落。
1.1 支撑辊辊面剥落支撑辊剥落大多位于轧辊两端,沿圆周方向扩展,在宽度上呈块状或大块片状剥落,剥落坑表面较平整。
支撑辊和工作辊接触可看作两平行圆柱体的接触,在纯滚动情况下,接触处的接触应力为三向压应力。
在离接触表面深度为 0.786b 处 ( b 为接触面宽度之半 ) 剪切应力最大,随着表层摩擦力的增大而移向表层。
疲劳裂纹并不是发生在剪应力最大处,而是更接近于表面,即在 Z 为 0.5b 的交变剪应力层处。
该处剪应力平行于轧辊表面,据剪应力互等定理,与表面垂直的方向同样存在大小相等的剪应力。
此力随轧辊的转动而发生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是造成接触疲劳的根源。
周期交变的剪切应力是轧辊损坏最常见的致因。
在交变剪切应力作用下,反复变形使材料局部弱化,达到疲劳极限时,出现裂纹。
另外,轧辊制造工艺造成的材质不均匀和微型缺陷的存在,亦有助于裂纹的产生。
若表面冷硬层厚度不均,芯部强度过低,过渡区组织性能变化太大,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疲劳裂纹就可能在硬化过渡层起源并沿表面向平行方向扩展,而形成表层压碎剥落。
支撑辊剥落只是位于辊身边部两端,而非沿辊身全长,这是由支撑辊的磨损型式决定的。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是热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生产停工、损失资源和时间,严重时还会造成安全事故。
深入了解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非常重要。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界因素导致的,另一类是内部原因造成的。
外界因素包括材料的缺陷、不合理的轧制工艺参数和设备故障等。
轧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和热应力,容易发生裂纹、疲劳断裂等问题。
如果轧辊的加热温度不均匀,或者冷却不及时,也会导致轧辊的过热或过冷,从而引起剥落或断裂。
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轧辊自身材料的问题以及制造工艺不合理。
轧辊的材料一般是高硬度和高耐热的合金材料,如果合金成分不均匀、内部组织不致密,或者轧辊表面有裂纹等缺陷,都会导致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剥落或断裂。
轧辊的制造工艺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如果制造工艺的控制不当,也会导致轧辊的剥落或断裂。
为了预防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工艺参数:合理调整轧制工艺参数,包括轧制温度、轧制速度和轧制力度等,以降低轧辊的热应力和冷却不均匀性。
2. 提高轧辊材料质量:选用质量优良的合金材料,确保其成分均匀且内部组织致密,以提高轧辊的耐热性和抗疲劳性。
3. 加强轧辊维护:定期对轧辊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轧辊上的裂纹和缺陷,防止其进一步扩展和影响使用寿命。
4. 加强设备监控: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控系统,及时检测和控制轧制过程中的参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避免发生剥落或断裂。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材料、工艺和设备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工艺控制和严格的质量管理,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发生概率,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马钢冷轧轧辊缺陷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马钢冷轧轧辊缺陷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马钢冷轧轧辊缺陷是指在马钢冷轧工艺中,轧辊表面由于调试不当或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缺陷。
这些缺陷会导致板材质量下降,影响板材的生产效率,甚至会给马钢冷轧生产过程带来严重的危害。
原因分析:
1.轧辊的表面质量问题:马钢轧辊表面的质量可能存在缺陷,如轧辊表面的磨损、氧化、缺少材料、缺陷和污垢等。
2.操作不当:由于操作者技术水平不高,或者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操作而引起的轧辊缺陷。
3.调试不当:轧辊和上下轧机架之间调试不当,会导致轧辊表面出现缺陷。
4.机械问题:由于冷轧机械部件的老化或损坏,会导致轧辊出现缺陷。
预防措施:
1.加强轧辊的质量检验:仔细检查轧辊表面的质量,及时发现轧辊表面的缺陷,及时更换损坏的轧辊。
2.强操作人员培训:定期举办操作培训,增强操作人员操作技能,避免操作出现问题。
3.合理调试轧辊和上下滚机架:轧辊和上下滚机架之间要保持合理的间隙,以减少轧辊表面的缺陷。
4.定期检测机械部件:定期检查机械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保证冷轧工艺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只有全面加强轧辊的质量检验、定期培训操作人员、合理调试轧辊和上下滚机架,以及定期检测机械部件,才能有效的防止轧辊出现缺陷。
市场上出现的马钢冷轧轧辊缺陷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前述4个因素,解决这些原因才能有效解决轧辊缺陷问题。
同时,此外,还要建立严格的工艺和操作规程,避免生产环节出现偏差,以确保轧辊表面质量。
大家一定要深入了解马钢冷轧轧辊缺陷的原因,切实落实上述防范措施,以保证冷轧轧辊表面的高标准,有效提升马钢冷轧生产效率,为满足市场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冷轧轧辊的质量和可靠性。
轧制过程中断辊原因

轧制过程中断辊原因
轧制过程中断辊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1.轧辊冷却不适当,如轧辊冷却水压力不足或突然停水。
2.轧辊安装不正确,工作时受力不均。
3.轧辊材质不良,有裂纹或夹杂等缺陷,在缺陷处造成应力集中。
4.轧制工艺不合理,如轧机压下量过大,超负荷导致断辊。
5.轧辊设计不合理,如辊径过小。
6.轧钢事故造成断辊,如叠轧、轧件异常等导致轧制力突然急剧增加,超过
轧辊负荷。
7.轧辊材质不均,有裂纹或夹杂等缺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适当调整轧辊冷却水压力,保持冷却水的稳定和充足。
2.确保轧辊安装正确,避免工作时受力不均。
3.选择高质量的轧辊材料,避免存在裂纹或夹杂等缺陷。
4.合理制定轧制工艺,避免超负荷运转导致断辊。
5.设计合理的轧辊结构,确保辊径合适。
6.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并解决轧钢事故隐患。
轧机上断辊的原因分析

断裂原因一、脆性断裂,此类轧辊断口形状较为平整,断口周围辊身表面较为齐整;二、韧性断裂,此类轧辊断口形状多呈"蘑菇头"状,断口附近的辊身均成粉碎状破碎。
将二者比对发现,此次断辊事故的断辊形式为韧性断裂。
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都是因为轧辊应力超过芯部强度造成的。
其产生原因与轧辊本身残余应力,轧制时机械应力以及轧辊热应力有关,特别是当辊身的表面和芯部的温差大时更容易产生。
这种温差可能由不良的辊冷却,冷却中断或在新的轧制周期开始时轧辊表面过热引起。
轧辊的这种表面和芯部间的巨大温差引起较大的热应力,当较大的热应力,机械应力以及轧辊的残余应力超过轧辊的芯部强度时引起断辊。
例如,轧辊表面和芯部间的温差在70℃时轧辊会增加100MPa的纵向热应力,温差越大,增加的热应力越大。
与产生脆性断口的轧辊相比较,产生韧性断口的轧辊的芯部材料韧性更好,更不容易出现断裂。
导致轧辊失效的应力共有四种:一、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二、轧制过程中的机械应力;三、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组织应力;四、轧辊内外温差造成的热应力。
如果是因为制造残余应力过大产生断裂,断辊通常发生在轧辊初始上机使用的前几次,且为开轧的前几块轧材。
此次断裂的轧辊已经上机轧制了四次,工作层消耗了14mm,因此不应是因制造残余应力形成的断裂。
如果是因为机械应力产生的断裂,需要很大的机械应力。
经粗略计算,如此大截面的高铬铸钢轧辊若被机械应力拉断,则需要100MN 以上的拉力,对于该轧辊工作的轧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轧辊受力最大的部位是传动端辊颈,如果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不足,正常轧制情况下首先损坏的是传动端辊颈。
从实际轧制和断辊情况来看,不是由于机械应力造成辊身断裂。
对组织应力影响最大的就是外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
残余奥氏体在轧制温度,轧制压力和水冷的交变作用下,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或贝氏体的转变,由于奥氏体的比容小,而马氏体的比容大,因而在组织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体积的膨胀,会致使轧辊的工作层产生更大的压应力,芯部产生更大的拉应力,芯部应力一旦超过材料的强度,必然造成轧辊断裂。
热轧轧辊的失效原因及科学预防

热轧轧辊的失效原因及科学预防摘要轧辊的失效形式主要包括剥落、断裂、裂纹等,无论哪种失效都会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延长轧辊使用寿命、降低轧辊消耗,必须要针对不同的失效原因,采取科学性、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基于此,本文对轧辊失效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科学的预防措施,旨在为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提升轧辊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轧辊失效;应力;剥落;裂纹;预防1 轧辊常见失效形式及原因1.1 剥落剥落的发生不是瞬间的,而是需要一个疲劳的过程,轧辊的非正常失效形式中剥落占比达60%~70%,属于较为严重的生产事故,严重时会导致轧辊报废。
其主要形式及原因为:首先,马鞍形剥落。
在对薄而硬的带钢进行轧制时,由于压下比大,使得在承受较大负荷的作用下而产生交变应力、残留应力及热应力,会使拉应力变大,一旦超过轧辊芯部材质的疲劳极限,就会导致出现微裂纹。
裂纹的进一步蔓延,就会表现在辊身表面,致使产生马鞍形剥落。
其次,带状疲劳剥落。
轧辊局部过大超负荷运转时,当大于轧辊外层的抗剪切强度极限时,就会出现裂纹,在进行轧制过程中,持续的疲劳状态会引发裂纹的增多,致使辊身局部出现大面积剥落。
另外,对于服役期较长的工作辊和支承辊,中间磨损量大于两端磨损量,致使辊身两端交变剪应力不断增大,加速了疲劳破坏,从而产生带状疲劳剥落。
另外,表层/芯部结合层处脱落。
在发生轧制事故时,局部出现过大负荷,导致外部与芯部材质出现脱落,随着这一分割面的逐渐延伸,一旦达到临界尺寸,就会出现二次脱落。
这种形式的剥落出现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表层和芯部间有氧化层残留,结合层留有杂质、碳化物或是气孔等。
1.2 断裂轧制过程中的断辊事故时有发生,断裂通常发生在辊身、辊颈及轴头部位。
当钢种以及生产工艺存在差异時,断裂的部位也会出现差异。
通常,断辊是由于疲劳裂纹所致,也可能会出现一次性脆断,具体分析如下:(1)内因在轧辊的材质内部存在缺陷时,引发轧辊断裂的可能性也会增大,例如,钢材球化率低、渗碳体数量过高、局部晶粒不均匀以及结构疏松等缺陷,非正常情况下的芯部组织致使机械性能降低,在承受的热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时,轧辊内部的材质出现局部裂纹,裂纹逐步蔓延最终导致轧辊断裂。
马钢冷轧轧辊缺陷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马钢冷轧轧辊缺陷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马钢冷轧轧辊缺陷已成为冷轧工艺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影响操作和生产效率,并影响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轧辊缺陷及其发生原因,以及探讨有效防范措施。
1、轧辊缺陷分析
轧辊缺陷是指轧辊磨损,型面凹陷,表面裂纹,焊接部失效等现象。
它们的存在会影响轧辊的正常使用,影响冷轧过程的质量,缩短轧辊的使用寿命,并增加维修成本。
在实际生产中,轧辊缺陷常见原因主要有:
(1)轧辊质量不合格:因结构设计不合理,选用和制备材料不合格,加工工艺不合格等原因,提高了轧辊缺陷的可能性。
(2)轧辊磨损:由于滚压过程中的轧辊振动、局部过热、轧件本身结构不均匀等原因,导致轧辊表面磨损等缺陷的产生。
(3)焊接失效:由于焊接技术不足或焊缝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焊缝失效或断裂,从而使轧辊表面出现缺陷。
2、防范措施
(1)增强轧辊质量控制:在轧辊的设计、加工、焊接、组装等各个方面都应严格把关,加强对轧辊质量的控制,以确保轧辊质量稳定,减少轧辊缺陷。
(2)提高滚压过程控制:应采用合理的滚压参数,加强对滚压压力、温度及轧件材料等的控制,适当减小滚压力,以降低滚压过程中轧辊的磨损,防止轧辊损坏。
(3)加强焊接质量控制:应按照焊接技术标准,严格把关焊接技术操作,确保焊接缝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轧辊出现焊接失效的缺陷。
3、结论
轧辊缺陷是影响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消除其存在。
针对轧辊缺陷的发生,应加强轧辊的质量控制,提高滚压过程的控制,加强焊接质量控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轧辊缺陷及其造成的损失。
轧辊各种剥落失效原因分析

轧辊各种剥落失效原因分析:
1原材料缺陷:轧辊在冶炼、浇注、锻造过程中,出现液析C、带状C、块状C、网状C、树枝状C等缺陷,这些缺陷存在于轧辊中,若超过一定的量,将导致轧辊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2轧辊调质余量不足:轧辊调质前的加工余量与轧辊的最终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关系,在轧辊的冷加工工艺中加工余量一般控制在3~4mm,过大或过小都易造成轧辊辊面质量的下降,从而导致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3淬火工艺不合理:轧辊淬火是轧辊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淬火不合理,会导致轧辊淬火后轧辊表面晶粒粗化。
C的分布和表面隐晶状M组织不理想,如出现针状M或C 分布不均匀等组织,从而使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4淬火软点:轧辊淬火时由于冷速不够,使轧辊辊面淬后得不到全M组织,而出现珠光体类型的组织,致使轧辊辊面出现软点,并最终导致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5淬硬层深度浅:Cr5轧辊辊面淬硬层一般为30~35mm,而在有些情况下由于热处理工艺和设备方面的原因,生产的轧辊辊面淬硬层深度浅,从而使轧辊表面的压应力和芯部的拉应力位置接近,致使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
6残A量过多:轧辊淬火后辊面组织为M+粒状C+残余A,残余A的最佳控制量一般为6%~8%,当其数量超过12%时,会严重影响辊面质量,造成辊面硬度下降,出现软点而且由于残余A组织的转变,易使轧辊内拉应力逐渐增加,从而使轧辊表面出现剥落。
(钢讯)。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热轧轧辊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将热态的金属坯料塑性变形成所需的规格和尺寸的重要设备。
在热轧生产过程中,轧辊的剥落或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不仅会引起生产线的停机维修,还会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深入探究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1.材料质量轧辊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使用寿命。
一些轧辊制造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次品钢材或者掺杂了大量的杂质,导致轧辊的强度和耐磨性大大降低,容易发生剥落或者断裂的现象。
2.轧辊表面质量轧辊表面的质量对产品的表面质量和轧制力有较大影响。
如果轧辊表面存在瑕疵、裂纹或者局部硬度不足等问题,就会增加轧辊表面的应力集中,加速轧辊的疲劳破坏,并最终导致轧辊的剥落或者断裂。
3.轧辊的设计轧辊的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之一。
一些轧辊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比如强度不足、工作面积不足、过大的径向载荷等,都会加速轧辊的疲劳破坏,最终导致轧辊的剥落或者断裂。
4.操作不当操作不当也是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生产人员在使用轧辊时超负荷操作,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操作失误,都会导致轧辊的疲劳破坏,最终导致轧辊的剥落或者断裂。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预防方法1.合理选择材料在选择轧辊材料时,必须选择优质的合金材料,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轧辊的材料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提高轧辊的强度和耐磨性,有效防止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发生。
2.加强表面处理对轧辊表面进行加强处理,提高轧辊的表面质量和强度,有效减少轧辊表面的裂纹和瑕疵,降低轧辊的疲劳破坏,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减少剥落或断裂的发生。
3.改善轧辊设计改善轧辊的设计,提高轧辊的强度和刚性,增加轧辊工作面积,合理分配径向载荷,减小轧辊的应力集中,降低轧辊的疲劳损伤,有效预防轧辊剥落或断裂。
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蔡秀丽李伟薛春福(承钢集团燕山带钢有限公司,河北承德 067002)摘要:轧辊破坏乃至断裂,会给企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文结合我厂实际描述了几种常见的轧辊破坏形式,并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轧辊破坏现象描述解决办法1前言承钢热带厂1997年建成投产,生产至今已有10余年,在生产初期经常出现轧辊热裂纹、掉肉、局部破坏、外层剥落、甚至轧辊断裂等事故,轧辊发生故障后一般都需要做换辊处理,不仅增加了岗位作业人员的劳动量,而且降低日历作业率,造成废钢,影响成材率,影响轧机产量,同时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几年的摸索,对轧辊常见破坏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轧辊常见破环形式及对策2.1轧辊断裂2.1.1热应力断裂2.1.1.1现象描述此类断裂多发生在粗轧机,一般在粗轧换辊后开轧10块钢以内,寒冷的冬季出现的几率更大一些。
轧辊辊身断层呈径向,起源位于或接近轧辊轴线,断裂面与轧辊轴线垂直,一般发生在辊身中部,如图1所示。
图1:热应力断裂断面形状2.1.1.2轧辊破坏原因这种热应力断裂与轧辊表面和轴心处的最大温差有关。
过高的温差通常是由于轧辊表面温度升高过快造成的,产生的原因有,轧制过程中轧辊冷却水不足甚至中断,或者轧制钢开始时轧制节奏太快,轧制量过大造成的。
有资料表明,在辊役刚开始的临界轧制状态下,辊身表面与轴心之间70℃的温差就可沿轴向产生110Mpa的附加热应力。
一旦辊芯中总的轴向拉伸应力超过了材质的极限强度,就会导致突然的热应力断裂破坏。
以我厂为例,生产初期,有一次正值寒冬腊月,室外温度-20℃,厂房内温度较低,备辊正处在风口上,轧辊上线前没有预热,仅烫辊4块,在烫辊效果不好的前提下,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很快浇凉辊面,在轧制中与红钢接触,轧辊处于冷热交替中,内外表面温差大。
断辊后约10分钟,用手摸断辊边缘,触觉为凉辊,带钢轧制部位的轧辊表面微温,轧辊断口内触觉发凉。
热轧带钢轧辊破坏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轧辊破坏原因分析轧辊包括工作辊和支承辊,是轧机的关键零件之一,装在轧机牌坊窗口当中。
在热轧带钢生产中,轧辊的消耗量很大,尤其是工作辊,它始终与红热钢坯直接接触。
因此,找出轧辊的损坏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轧辊寿命,降低辊耗,是轧机制造商和用户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轧辊的破坏形式主要有轧辊磨损、轧辊裂纹、轧辊剥落及轧辊断裂等。
轧辊磨损轧辊磨损与其他磨损在形成机理上相同。
从摩擦学角度来讲,可理解为轧辊宏观和微观尺寸的变化。
一般讨论的轧辊磨损,包括宏观磨损和微观磨损,具体表现为轧辊直径的缩小。
然而,轧辊磨损在几何和物理条件上与一般磨损又有差别,如轧辊上的某点与轧件周期性接触;轧件上的氧化铁皮作为磨粒进入辊缝;冷却液和润滑液的作用以及热的影响等。
因此,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轧辊磨损的因素很复杂,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1)机械磨损或摩擦磨损。
工作辊与轧件及支撑辊表面相互作用引起的摩擦形成的磨损。
(2)化学磨损。
辊面与周围其他介质相互作用,造成表面膜的形成与破坏的结果。
(3)热磨损。
在工作状态下,轧辊因高温作用其表面层温度剧烈变化引起的磨损。
1 工作辊磨损工作辊磨损主要是由工作辊与轧件及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相互摩擦引起的,这种摩擦包括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其磨损主要发生在与轧件相接触的部位。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带钢在轧机间形成活套,以致增大了带钢对上辊的包角,增加了接触面积的压力;带钢上表面再生氧化铁皮的滞留也增加了上辊的磨损,因此,上辊比下辊的磨损量大。
由于传动端与电机连接,因振动之故,传动侧的磨损量比换辊侧的大。
2 支承辊磨损支撑辊磨损主要是与工作辊的相对滑动和滚动造成的。
工作辊表面的炭化物颗粒将支撑辊表面的金属微粒磨削下来,使支撑辊产生磨损。
其磨损量的大小与轧辊的材质、表面硬度及光洁度、辊间压力横向分布、相对滑动量和滚动距离等因素有关。
实践证明,由于夹带大量氧化铁皮的冷却水作用在辊面,致使下支撑辊工况条件差,从而加速了轧辊的磨损。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热轧过程是指通过加热钢坯至高温状态,然后通过压力使之在辊子间被压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处理工艺。
热轧过程对于钢材的成形、性能和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热轧中,轧辊的剥落或断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生产作业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因此,本文将探讨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轧辊剥落或断裂是热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其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材料原因轧辊在热轧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和温度,这使得轧辊的材料易于疲劳破坏。
如果轧辊的材料本身不够硬、不够耐磨,或者存在内部缺陷等问题,则会更容易出现剥落或断裂的情况。
2. 设备原因除了材料本身的问题外,在热轧过程中,轧辊所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辊身的硬度不足、表面粗糙度大、初始尺寸差异、结构设计不合理、安装不规范、间隙不正常、升温过程不合理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发生。
3. 操作原因在热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不合理,也容易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
例如,热轧过程中工件的定位不准确、切头切尾不合理、轧辊使用寿命过长或过短、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问题,都可能会对轧辊的质量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增加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风险。
二、预防方法为了避免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材料轧辊的材料应该具有足够的硬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这样才能保证轧辊在热轧过程中不会出现过早的疲劳破坏。
此外,还应提高材料的纯度和结构,避免杂质和缺陷的出现,以确保轧辊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2.合理设计和制造轧辊为了确保轧辊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应该从设计、制造和安装等多个环节入手。
轧辊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合适的尺寸和适当的孔径,同时使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确保内部质量均匀、表面粗糙度低,从而降低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风险。
3.规范操作和维护在热轧过程中,必须确保操作规范严谨。
轧辊失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轧辑失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轧辐的损坏形式多种多样,典型形式及失效原因如下:1、轧辑磨损分三类:机械磨损是由轧辐表面与轧件摩擦引起的;热磨损是由高温作用使其表层软化、熔化或蒸发引起的;腐蚀磨损是由轧辐表面水分的化学作用、电化学作用、氧化作用等引起表面材料损失和迁移。
2、轧辐裂纹轧制中发生堆钢、卡钢、追尾等事故,致使其局部温度急剧升高,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超过极限,形成热裂纹;轧制延伸形成舌头,其温度低于中部轧件,会产生热应力以及轧制应力突变,形成冲击裂纹;轧制中,由于氧化铁皮叠轧,导卫划痕等原因也会形成裂纹。
3、轧辐剥落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加快,到达一定长度和深度后,会导致剥落。
4、轧辑断裂1)辐轴铸造缺陷轧辐离心铸造中,因离心震动产生成分和组织层状偏析,形成裂纹迅速扩展,造成轧辐断裂。
2)轧辐组织缺陷化学成分不合格、冷却速度不当会导致成分偏析、渗碳体过高等缺陷,只是机械性能下降,最终导致断裂。
3)加工工艺轧辐在锻造时压力过小或变形不合理造成轧辐芯部未锻透,形成穿晶裂纹。
其防治措施为:1、轧辐选用耐磨又抗热裂纹的材质,采取相应的热处理及物流化学处理措施,使组织均化,表面耐磨性增加。
2、轧辑在上轧机前进行硬度、超声波等综合检验,确保其无裂纹等缺陷。
3、轧辐车削时,将残留氧化层及裂纹彻底清除,以减少轧辐表面裂纹及剥落产生。
4、合理安排换辐周期,选配轧辐,制定详细的轧辐车修方案,将车修量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5、合理布置冷却水喷射范围和控制冷却水量,确保轧辐冷却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6、加强设备点检,预防轧钢设备事故,减少导致卡钢、堆钢、追尾等事故发生。
严格控制轧制温度,杜绝低温钢通过轧机,避免轧制力过载。
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CL0501-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案例简要说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
该案例是轧钢设备使用与维护事故案例,体现了轧辊材质及其力学性能等知识点和轧钢工、设备点检工的岗位操作技能,与本专业轧钢机械设备课程中轧辊部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金属材料的性能部分单元的教学目标对应。
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王磊该案例发生在承钢热带厂,该厂自1997年建成投产,生产至今已有10多年,在生产初期经常出现轧辊热裂纹、掉肉、局部破坏、外层剥落、甚至轧辊断裂等事故,轧辊发生故障后一般都需要做换辊处理,不仅增加了岗位作业人员的劳动量,而且降低日历作业率,造成废钢,影响成材率,影响轧机产量,同时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几年的摸索,对轧辊常见破坏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该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轧制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延长轧辊的寿命。
1.背景介绍某厂自1997年建成投产,生产至今已有10多年,在生产初期经常出现轧辊热裂纹、掉肉、局部破坏、外层剥落、甚至轧辊断裂等事故,轧辊发生故障后一般都需要做换辊处理,不仅增加了岗位作业人员的劳动量,而且降低日历作业率,造成废钢,影响成材率,影响轧机产量,同时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几年的摸索,对轧辊常见破坏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主要内容2.1.热应力断裂一、现象描述此类断裂多发生在粗轧机,一般在粗轧换辊后开轧10块钢以内,寒冷的冬季出现的几率更大一些。
轧辊辊身断层呈径向,起源位于或接近轧辊轴线,断裂面与轧辊轴线垂直,一般发生在辊身中部,如图1所示。
图1 热应力断裂断面形状二、轧辊破坏原因这种热应力断裂与轧辊表面和轴心处的最大温差有关。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

热轧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探究热轧轧辊是热轧钢材的核心设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转动力,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热轧生产中,轧辊的剥落和断裂现象经常会发生,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轧辊剥落或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质量问题轧辊的制造材料和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轧辊的质量,对于质量不合格的轧辊,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剥落或断裂的现象。
2.不合理的工艺参数热轧过程中,过快的进给速度和过高的轧制温度,会使轧辊加热过快,造成轧辊表层的硬度不足,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问题。
3.设计原因轧辊的初始尺寸、形状、几何参数和轮廓的合理性对轧辊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设计不当,过度压缩或轧制过程中,轧辊受力不均匀,也会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现象。
4.保养不当轧辊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规范的保养和维护。
若保养不当,如加注不当的润滑剂或不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轧辊,也会导致轧辊剥落或断裂的问题。
预防方法为了减少轧辊剥落或断裂的现象发生,有以下几种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质量采用优质的材料和科学的工艺去制造轧辊,确保轧辊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并在使用之前进行严格的检验。
2.优化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的钢种、轧制工艺和需求,调整合适的轧制温度和进给速度,确保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力和热的均匀分布。
4.合理保养轧辊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润滑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轧辊更换和修理,以保证轧辊使用寿命的延长。
总之,热轧轧辊的剥落或断裂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以上预防措施之外,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生产环境安全、清洁、整洁,以及进行适当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以确保轧辊质量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蔡秀丽李伟薛春福
(承钢集团燕山带钢有限公司,河北承德 067002)
摘要:轧辊破坏乃至断裂,会给企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文结合我厂实际描述了几种常见的轧辊破坏形式,并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轧辊破坏现象描述解决办法
1前言
承钢热带厂1997年建成投产,生产至今已有10余年,在生产初期经常出现轧辊热裂纹、掉肉、局部破坏、外层剥落、甚至轧辊断裂等事故,轧辊发生故障后一般都需要做换辊处理,不仅增加了岗位作业人员的劳动量,而且降低日历作业率,造成废钢,影响成材率,影响轧机产量,同时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几年的摸索,对轧辊常见破坏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轧辊常见破环形式及对策
2.1轧辊断裂
2.1.1热应力断裂
2.1.1.1现象描述
此类断裂多发生在粗轧机,一般在粗轧换辊后开轧10块钢以内,寒冷的冬季出现的几率更大一些。
轧辊辊身断层呈径向,起源位于或接近轧辊轴线,断裂面与轧辊轴线垂直,一般发生在辊身中部,如图1所示。
图1:热应力断裂断面形状
2.1.1.2轧辊破坏原因
这种热应力断裂与轧辊表面和轴心处的最大温差有关。
过高的温差通常是由于轧辊表面温度升高过快造成的,产生的原因有,轧制过程中轧辊冷却水不足甚至中断,或者轧制钢开始时轧制节奏太快,轧制量过大造成的。
有资料表明,在辊役刚开始的临界轧制状态下,辊身表面与轴心之间70℃的温差就可沿轴向产生110Mpa的附加热应力。
一旦辊芯中总的轴向拉伸应力超过了材质的极限强度,就会导致突然的热应力断裂破坏。
以我厂为例,生产初
期,有一次正值寒冬腊月,室外温度-20℃,厂房内温度较低,备辊正处在风口上,轧辊上线前没有预热,仅烫辊4块,在烫辊效果不好的前提下,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很快浇凉辊面,在轧制中与红钢接触,轧辊处于冷热交替中,内外表面温差大。
断辊后约10分钟,用手摸断辊边缘,触觉为凉辊,带钢轧制部位的轧辊表面微温,轧辊断口内触觉发凉。
同时触摸辊道,则发热或微烫手。
排除轧辊铸造缺陷、轧制负荷高等因素后,基本判定为热应力断裂。
2.1.1.3对应措施
●烫辊要充分,特别是在外界温度较低的冬季,轧辊上线前转移到环境温度较高的位置停放,或者对轧辊做小范围的升温处理,延缓烫辊速度,增加烫辊时间和烫辊材数量,减小热应力的影响。
凡是返回的板坯,都要运到粗轧进行烫辊,禁止直接返回。
●在轧制启动阶段减少轧制量。
换辊后开轧30分钟内严格控制轧制节奏,给轧辊充足的内外温度均衡时间。
●加强轧辊冷却水喷射情况的检查,发现堵塞及时处理,避免轧辊冷却不足。
2.1.2冲击载荷断裂
2.1.2.1现象描述
轧制钢温偏低、有异物轧入、或者轧错规格(导致变形量偏大)等原因出现时,轧件所产生的轧制压力瞬间超过了轧辊本身所能承受的轧辊强度极限所造成的轧辊断裂,断口一般出现在最高应力界面区域,断口颜色为灰白色。
一次,我厂在4小时停轧检修后,在轧到第46块钢时发生粗轧断辊,分析原因为轧制节奏太快,在66分钟内轧制了28块钢,超出我厂加热炉的能力,板坯在炉时间短,内部没有完全烧透。
另外,虽然明细表上标明为热装料,但因为上午换粗轧辊检修,加热炉尾部和滑钢道上的板坯和随后装入的板坯实际上已经晾凉,成为冷料,这部分板坯需要更长的在炉时间(高的加热温度和更长的加热时间),如果仍按照正常的节奏出钢,这部分板坯在加热段停留时间过短,钢坯内外温度不均,势必造成生芯钢,在轧制过程中给粗轧辊造成损害甚至断裂。
2.1.2.2解决方法
●岗位操作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日常点检,发现异物及时清除。
●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操作,严禁轧制低温钢。
●在长时间停轧后,上料辊道上热料按冷料设置加热制度,控制出钢节奏,以避免轧制生芯钢。
2.1.3疲劳断裂
2.1.
3.1现象描述
疲劳断裂始于初始裂纹并逐渐发展,产生了一个典型的断面,该裂纹相对光滑,并出现一条临界线,一旦疲劳裂纹达到一定尺寸,便会发生其它部分的自发断裂。
此类断口为深褐色,在断面能发现旧痕迹。
当出现轧制低温钢、轧线废钢事故、叠轧等情况时初始裂纹可能就生成了。
2.1.
3.2解决方法
●每次换辊后定期检测(超声波法、涡流法、着色法),及时发现危险的裂纹,并对轧辊进行适度的磨削。
●其他措施对防止可能出现的局部过载也是必要的,这些措施有:严禁轧低温钢,按辊役周期换辊,防止断带缠绕等轧机事故。
2.2轧辊热裂纹
2.2.1大目格裂纹
2.2.1.1现象描述
这种裂纹与带钢宽度及工作辊与带钢的接触弧度有关。
这种裂纹以常见的马赛克形状出现,但与常见的细小热裂纹相比目格尺寸较大,如图2 所示。
图2:大目格裂纹
2.2.1.2起因
轧制过程中突然停机时,带钢较长时间与工作辊接触,接触区域轧辊表面温度急剧上升,且热量穿透到轧辊内部,导致热应力超过轧辊材料的热屈服强度。
当带钢被移走,轧辊辊身表面冷却下来,这部分与带钢接触过的轧辊区域表面因收缩而开始形成裂纹。
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带钢与轧辊的接触时间及冷却速度。
2.2.1.3解决方法
●预防轧机故障的突然发生。
●轧机出现故障时,立即抬高辊缝并关闭冷却水,迅速移走带钢,让轧辊慢慢冷却下来。
●轧辊表面进行修磨直到无可见裂纹。
●进行超声波检测,以保证无周向或轴向热裂纹。
2.2.2梯形裂纹
2.2.2.1现象描述
在辊身的周向可以看到数条沿轴向的裂纹,其沿径向平面扩展。
示意图见图3
图4:梯形裂纹实物图
图3:梯形裂纹示意
裂纹
2.2.2.2原因分析
这种类型的裂纹一般源于冷却不足,如喷嘴堵塞或非正常断水等。
由于大量热进入辊身内部,这种裂纹比一般的热裂纹深得多。
2.2.2.3解决方法
确保轧辊冷却水系统正常有效的工作,定期检查轧辊冷却水管和喷嘴的堵塞情况,及时排放水管杂物和更换水嘴。
制作冷却水集管离线检查装置,上线前检查确认。
3结束语
轧辊破坏的原因很多,而且往往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文所举原因可能只是断裂破坏的主要因素或原因之一。
我厂通过10余年的实践,断辊等轧辊破坏的现象在逐年减少,希望此文对同行的轧辊破坏分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