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WORD最新]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最新].pdf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WORD 最新]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分类: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020年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2020年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巨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就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优良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设计思路说明
2.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 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 祖国和世界。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 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 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 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 点” 。
设计思路说明
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 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 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 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 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 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学习家乡的特产 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 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1、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 活。 2、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 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 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3、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 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 的教育方式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 求
基本理念诠释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 程的核心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
求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 程的核心
1、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 代教育价值取向。 2、本课程目标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 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 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 导下学做事。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 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 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 合理的选择,决不是 “ 干什么都行 ” 、 “ 作什么 都允许 ” 的片面相对主义。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 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 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 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道德判 断和行为习惯,树立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学段(3-4年级)
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
注重资源的实效性
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
确保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一次性资 源的浪费。
06
课程发展与展望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德育课程到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演变,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性质与地位 • 课程基本理念 • 课程目标与内容 • 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课程发展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共享与交流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 享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评价与反馈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进行评价,及时反馈问题,调
整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注意事项
尊重学生主体性
确保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地 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 能力和素质。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精选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精选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研究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开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该课程设计表达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范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平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表达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研究与社会参与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根本的道德品质。
该课程研究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该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研究起点和研究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研究结果,更重视研究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该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最新]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说明:1、执照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中各项与学段相对应,并按其适宜程度标注在各项后。
(中)表示适用于中年级,(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中高)表示适用于中、高年级。
但各项课程内容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
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3、根据课程改革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
这些建议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本标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在实践过程中,应当遵照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建议(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例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目标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逐步达成的目标,因此,它们不宜作为一节课的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目标具体化,确定每节课可达成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
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还应通过学生的反应和作业检验目标的达成状况,深入反思并不断改进教学。
(二)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应该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
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不能仅仅呈现诚实守信的正面例子,可以适当呈现不诚实守信而获得利益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和感受,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学会根据情境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
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示方法和步骤,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
例如,学生第一次开展调查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张调查表,列示若干调查内容,让学生填写;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之后,可以提示学生自己制订调查计划,写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再去调查。
又如,让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
教师要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获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并帮助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教师自身要做到并且指导学生学会根据掌握的事实材料作出判断和结论,不要盲从和轻信他人的传言和不实信息。
(四)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
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会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