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确定位置》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8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8](https://img.taocdn.com/s3/m/6bd2ca4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1.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坐标系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初步学习了坐标系的知识,对于坐标系中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坐标系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如何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准备坐标系图,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的坐标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坐标系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应用。
例如,利用坐标系表示平面上的点,或者在地图上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除了在平面上有应用,还在其他领域有哪些应用?例如,在空间中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cd4cd5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9.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坐标系的含义,以及学会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几何等数学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对坐标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于坐标系的运用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能熟练地在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确定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难点:坐标系的运用和理解,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坐标纸、直尺、圆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电影院座位、棋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实例中的位置。
通过实例引入坐标系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坐标系的定义,解释横轴、纵轴、原点、正方向等概念。
通过示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出给定的点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坐标纸和直尺画出给定的点,并标出其坐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等,让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这些问题。
《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fcc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4.png)
《确定位置》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坐标系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坐标系的图片、实例及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知识点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讲解坐标系:介绍坐标系的含义,解释横轴和纵轴的表示意义。
3. 演示确定位置:以PPT中的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4. 练习巩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练习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调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坐标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地图、航空、航海等。
2. 介绍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
3. 举例说明:其他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GPS定位等。
七、课堂互动1. 设计一些有关坐标系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坐标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分享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交流。
八、学习评价1. 课堂问答:评价学生对坐标系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评价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be4faa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d.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于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坐标系的概念理解不深,对数对的表示方法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够用数对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对坐标系的概念理解,以及数对的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道具和课件。
2.学生准备:回顾和巩固七年级学习的坐标系知识,对数对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坐标系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和讲解坐标系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坐标系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ab63b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c.png)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坐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坐标与点位置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确定位置》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似乎很有效,我看到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表现出好奇心。
(2)坐标与点位置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坐标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通过坐标判断点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
举例:点(2,3)位于第二象限,因为它具有正的纵坐标和负的横坐标。
(3)坐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将坐标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导航、平面布局等。
举例:在地图导航中,通过坐标可以准确地表示起点和终点,进而规划出行路线。
在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这样可以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交流与合作。从展示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坐标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困难。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以提高他们对坐标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见解,这让我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还不够了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对于坐标概念的讲解,需要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坐标与点位置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数学 确定位置教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 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918a13be1e650e52ea99e2.png)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吧斗 Assistant teacher 为 梦 想 奋3.1 确定位置1.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重点)2.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一、情境导入 “怪兽吃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如图所示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三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用有序实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如图,棋子B 在(2,1)处,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图中另外六枚棋子的位置.解析:根据棋子B 在(2,1)处,确定棋子B 所在行与列的顺序,再由此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出其他各棋子的位置.解:A(0,0),C(3,3),D(1,2),E(4,1),F(2,4),G(5,4).方法总结:利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三步法”:(1)明确有序数对中行与列的表示顺序;(2)由已知点确定起始行与列;(3)用有序数对表示所求各点的位置. 探究点二:方位法确定位置一家超市的位置如图,则学校在这家超市的什么位置?解析:用方向定位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一般先考虑方向,然后再确定距离.解:学校在超市的南偏西60°方向,且距离超市500米处.方法总结: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多种,但都需要两个数据.方向定位法所需的两个数据:一是方位角;二是距离.要避免出现缺少其中一个数据的错解.探究点三:用“经纬度”和“区域定位法”确定位置 【类型一】 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要在地球仪上确定南昌市的位置,需要知道的是( ) A .高度 B .经度 C .纬度 D .经度和纬度解析:要在地球仪上确定南昌市的位置,需要知道它的经纬度,故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熟记位置的确定需要横向与纵向的两个数据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 用“区域定位法”确定位置如图所示是某市区的部分简图,文化宫在D2区,体育场在C4区,据此说明医院在________区,阳光中学在________区. 解析:本题首先给出的是表示文化宫和体育场的位置,即D2区和C4区,这就确定了本题中表示建筑物位置的方法,即字母表示列数,数字表示行数.故填A3,D5.方法总结:解此类题先要弄清区域定位法中字母及数字各自表示的含义,再用已知的表示方法来确定相关位置.三、板书设计确定位置⎩⎪⎨⎪⎧有序实数对方位法经纬度区域定位法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第三章确定位置3.1 确定位置第一环节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若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3.1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数学教案设计
![《确定位置》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f76d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6.png)
《确定位置》數學教案設計标题:《确定位置》數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坐标系来表示和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坐标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解如何利用坐标系来确定位置。
首先介绍什么是坐标系,然后讲述如何在坐标系中找到一个点的位置,最后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如问学生“你们是如何告诉别人你家的位置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位置。
2. 新课讲授(1)定义坐标系: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图形。
(2)解释如何确定位置:以原点为起点,分别沿x轴和y轴移动一定的距离,这两个距离就是这个点的坐标。
(3)举例说明:在黑板上画出坐标系,标出几个点的位置,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在坐标纸上标出一些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然后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确定位置的关键是找准坐标系的原点和正方向。
四、作业布置:1. 在坐标纸上画出以下各点的位置:(3,2),(-2,5),(0,-3)。
2.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坐标系的定义和用坐标系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是准确地找出坐标系的原点和正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5eb3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a.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介绍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能够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2.难点: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坐标系图,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一些关于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如坐标轴、原点等。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一个点的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坐标系中的点,让学生尝试确定这些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确定点位置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批改和反馈。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在坐标系中,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是如何确定的?”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确定位置教案10篇
![确定位置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a3b75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e.png)
确定位置教案10篇确定位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相应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活动中,经历有序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装有小猪图片的信封,写有座位号的卡片,固体胶。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今年夏天咱们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你们看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课件播放开幕式及田径比赛的相关图片。
2.引入:开幕式上演员站在指定的位置进行表演,观众坐在确定的位置观看演出;赛场上,田径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上奋力拼搏,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可见,在奥运会上确定位置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也很重要,我们每个班的教室都有指定的位置,每个小朋友的座位也有指定位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体会感悟,建构方法(一)做操图认识第几排第几个1.巧妙设疑,激发认知矛盾谈话:我们人类刚刚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也非常喜欢体育活动。
这不,它们正在举办森林运动会呢!课件出示做操图,福娃:现在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表演呢!设疑:在这么多的小动物里有一个是老师最喜欢的,你能一下就猜出它是谁吗?如果老师告诉你,它在第2个,你能一下猜中吗?老师告诉大家,它在第4排第2个。
现在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质疑:我已经告诉大家这个小动物的位置了,你们的意见怎么还不一致呢?小结:大家都有自己找位置的方法,但是要确定这些小动物的位置,还得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
小动物们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想听听吗?2.细读信息,学会确定位置(1)确定第几排课件播放:小猴说:我在第1排第1个。
确定位置教案3篇
![确定位置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c3890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e.png)
确定位置教案3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内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2、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2、比较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去年也就是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二、引导探究: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物体的位置,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吗?2、如果现在有同学想去看电影,(1)如何找到电影标上所指的位置?(以6排3号为例,指名说,再用课件展示),(2)如果是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座位吗?如果将6排3号记作(6,3),3排6号该怎样表示?(3)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了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吗?这两个数据都代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排列上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是在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用有序排列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两个数据可以确定一个位置。
3、指名任一同学:你能用刚才这种方法描述一下你所坐的位置吗?4、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在地图上确定某城市的位置,大家想一想在地图上是利用什么来确定位置呢?请看题(P126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如何找到震中的位置?(2)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位于东经1130、北纬400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位置吗?哈尔滨呢?小结: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有经度和纬度,象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监测出神舟5号返回舱降落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杨利伟的。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最新】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8c97ea9804d2b160a4ec0dd.png)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师:听老师提几个问题,想一想是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__同学的左面是谁?我们教室的后面是什么?学校在邮局的什么方向?生:方向与位置。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描述方向与位置的词语都有哪些?如何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根据不同的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回顾整理,构建络1.整理复习学过的方位词。
(1)学生小组交流学过的方位词。
(2)学生汇报交流。
学过的方位词有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3)请大家观察所在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方位词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4)刚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来表示物体所在的大概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大家还记得用数对的表示方法吗?2.梳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准确位置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位置:选定参照点(原点),建立直角坐标。
(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2)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3.梳理用方向加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准确位置的步骤:(1)选定参照点(原点),建立直角坐标。
(2)确定方向和角度。
(3)确定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
4.课件出示教材99页情境图。
星期日,奇思去动物园游玩,在大门口看到了动物园的示意图。
他想先去百鸟园,你能帮他确定百鸟园相对大门的位置吗?(1)学生探究确定百鸟园位置的方法。
(2)小组汇报。
确定位置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教案(优秀8篇)
![确定位置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32232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8.png)
确定位置教案(优秀8篇)确定位置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下面是某一地区的平面图。
1、用数对标出环球大厦和购物中心的位置。
2、图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3、()和()在同一行上。
4、小明从公园门口出来,到书店该怎样走?(1)独立完成解答。
(2)集体评讲。
二、提高练习1、练习三第5题。
(1)理解题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据(x,5)这个数对,说说x表示的是列数还是行数?根据这个数对能确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个班?(3)在小组中说说第(3)小题。
这里的x,可能表示哪些数?为什么?2、完成练习三第6题。
(1)理解题意,明确鲜花和绿色植物都应放在方格线的交点上。
(2)在小组中设计交流。
(3)展示作业,汇报结果。
你能用数对描述一下自己设计的摆放位置吗?你觉得自己设计的如何?优点是什么?互相评价: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美观?3、完成练习三第7题。
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乐,什么没变?(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变)第一个怎么变化的?独立在书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题。
在小组中完成第(4)小题。
说说顺次连接四个点得到了什么图形?4、完成练习三第8题。
理解题意,简单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
棋盘上的列车行分别用什么表示?用g2表示白王,和数对表示的方法相同吗?完成第(2)小题的填空。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黑车从C6~C2,是怎样前进的?三、阅读“你知道吗”四、课堂总结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呢?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
确定位置教案篇二一、教学内容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基本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也会用量角器测量角。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965a359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4.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以及通过坐标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建立坐标系的直观印象,再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掌握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培养学生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
2.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3.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掌握坐标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对坐标系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坐标系图示和实例。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例如:“如果你要在一个房间里找到一个特定的桌子,你会如何描述它的位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坐标系的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的概念。
同时,解释坐标系中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以及如何用坐标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找到给定的点,或根据给定的坐标找到对应的位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可以设置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85713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f.png)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
关于确定位置,学生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往我们常常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
因此,教学本节课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为初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1、结合座位图,经历探索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点(行列或者列行)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对的意义,发展符号意识。
2、结合具体的问题,掌握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由位置写出数对,直观感受直角坐标系。
3、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学生的座位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1、同学们,老师很想找个时间去同学们家做客,哪位同学欢迎老师呀?你能告诉老师,从学校到你家怎么走吗?到了你家居住的小区,我怎样才能找到你家呢?师: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你认为要说清楚几件事?(产生“组”和“排”约定的需要,规定从教师的角度看,从左向右横着数分别是第几组,从前向后竖着数分别是第几排。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的方向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感受确定位置需要描述的方面和条件的复杂性。
2、规定了“组”和“排”,我们就形成了班级学生的座位图。
说一说自己在第几组、第几排吗?(平面图的座位上最好标出学生的真实名字,这样会感觉很亲切。
)【设计意图】在平面图上寻找自己的位置,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确定位置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和得到两个条件的观察顺序。
二、自主探索,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现在老师写一个同学的位置,你们看这个位置坐的是谁?(板书:第3组第4排。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da23a77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4.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4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为后续学习函数、几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坐标系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坐标系的观念,理解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坐标系的含义,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2.教学难点: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坐标系中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位置。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坐标系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然后,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
接着,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实际操作,展示如何用坐标系表示给定的点。
4. 巩固(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坐标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坐标系中有多少个点?”、“坐标系中的点与图形有什么关系?”等。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大全5篇]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e8df1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3.png)
《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确定位置》教案设计《确定位置》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通过探索棋子移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体会数对的意义。
4、在数对的探索与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学习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每个人在这里的位置与教室的有所不同,请描述一下现在的位置。
二、描述位置。
、规定列和行。
从老师面对大家的角度看,从左往右数,依次是第一列、第二列……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第二行、第二行……2、描述淘气和笑笑的位置。
用规定的列与行具体描述淘气和笑笑的位置,让学生体会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需要列数和行数。
3、在学习卡上写位置,并且描述他们的位置。
在学习卡上写出自己三个好朋友的位置,不说出他们的名字,只描述他们的位置,每个人思考是否是自己。
三、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分析座位图与方格图的对应关系。
让学生明白方格图上的竖线、横线、交点、数字与座位图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2、探究与讨论如何在方格图上表示一个人的位置。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方法。
3、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数对中两个数的意义。
2)数对中两个数的位置,以及数对的格式和读法。
3)分析淘气和笑笑的位置如何用数对表示。
4)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找到自己的三个好朋友的位置,并且用数对表示出来。
4、通过事例分析数对中两个数的位置关系。
通过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分析数对(4,3)和(3,4)中两个4的意义,两个3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数据的位置关系。
4、探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律。
通过移动棋子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用数对表示位置。
四、巩固提升完成练一练中的题。
确定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00113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0.png)
确定位置教案精选确定位置教案四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教材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通过说一说小青的座位,引出第几组与第几个的话题。
接着,再从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
这一从学生的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符合学生的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认知规律。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材中安排的“练一练”的内容(教材第78页)都是在方格纸上对某一点的位置用数对的方法进行表示。
在开展这些练习时也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分别说一说水平方向点的位置与垂直方向点的位置。
如第1题中,可以先说一说银行在水平方向是第1格,商店在水平方向是第4格等,然后说一说银行在垂直方向是第1格,邮局在垂直方向是第2格等。
第二,当学生分别能清楚地表示单一的位置时,接着讨论在单一位置上的两个点。
如银行与商店都在垂直方向的第1格,那么怎样让人们知道它们的不同位置呢,从而引出需要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
2.在操作活动中,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是:在方向方面,从8个方向发展到任意角度的方向;在路线方面,则从单一的路线发展到几个点的路线;同时,又将方向与路线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
所以,学习这些内容的难度可能比较大。
为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教材中设计了多次动手操作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积累感性认识的经验,以便于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
如教材中设计的“试一试”活动(教材第80页),为给学生提供较充分的动手机会,教材在附页中安排了一些操作的材料,在课前学生可以剪下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进行操作。
在摆的时候,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一定的要求摆放,接着组织学生说一说所摆的小动物在什么位置上;然后可以由同桌的两个同学任意摆放,并交流小动物摆的位置。
“练一练”第1题(教材第81页),两个小朋友从自己所站的位置观察对方,其方向是相对的。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0ca00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0.png)
确定位置教案四篇确定位置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
(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其他目标: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
红色小方块。
地形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
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
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2、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3、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de72df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d.png)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案2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坐标系的建立,了解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联系实际,具有生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坐标系的知识较为抽象,对于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坐标系的建立,掌握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能利用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坐标系的建立,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例教学法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商场购物、电影院座位等,用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坐标系的概念。
2.准备坐标系的教学素材,如坐标轴、点的表示方法等。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你在商场购物时,如何找到你想要的商品?”、“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如何找到你的座位?”等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坐标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坐标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坐标系的特征。
然后,教师讲解坐标系的建立,以及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坐标系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判断点的位置、求点的坐标、判断线段的位置等。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学生完成的题目,让学生上台板书并讲解。
初中确定位置教案
![初中确定位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89e2e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1.png)
教案: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学会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坐标系中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并理解方向和距离对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坐标系图。
3. 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例引入,如描述教室里学生的位置。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坐标系的含义和构成。
2. 讲解如何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3.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参照物,尝试确定给定物体的位置。
2. 学生上台展示,讲解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如家庭成员的位置等。
2. 学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了解其他确定位置的方法,如GPS定位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坐标系的含义和作用。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在坐标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和巩固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延伸环节,让学生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方向和距离的判断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第一节。
本节课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如“教室里找座位”“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等等),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
这种呈现方式,一是为了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活动中理解坐标思想及其由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尤其是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大量实际运用中掌握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确定位置的方法,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2)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 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3.教学重难点:
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的设计是: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探索新知; 3.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4.总结提炼; 5.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引入:
1.电影《海神号》中船被大浪掀翻,救援人员是如何准确的找出出事地点并进行救援的?2.中国神舟6号的安全返回,在茫茫草原中科学家是怎样找到返回仓的?它的位置如何确定的?
3.引入课题——确定位置。
教师活动: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影片和关注的神舟6号安全返回,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特别强调“两个数据”表示位置。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影片和神舟6号安全返回,能够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思考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确定一个地理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二)探索新知: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1.从学生中任意找出一位,让他描述自己所坐的位置。
(如:位置为3组5号)
提问:(1)“5组3号”是谁?他们是同一个位置吗?
(2)若“3组5号”记作(3,5),则“5组3号”记作什么?
(3)(5,6)表示什么含义呢?
(4)从刚才的讨论中,你知道在教室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几个数据呢吗?
2.讲解新知:在教室确定一个座位需要两个数据:组数和号数。
如果用a表示组数,b表示号数,则位置可用(a,b)来表示——有序实数对。
一个数对表示的位置是唯一的,它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在教室里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层层设问,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并逐步接受新的表示方法。
层层引导,让学生感知一个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学生活动:学生对自己的位置的描述,感知自己位置的确定需要2个数据。
再回答教师的层层设问,从中学习新的表示方法,同时感知这两个数据是有顺序的,再回答问题的以后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有序实数对的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位置的确定,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能够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同时也在教师的层层设问中,让学生感觉到教室里位置的确定也需要两个数据,并且这两个数据的表示是有顺序的,即:有序实数对表示。
通过学生对位置的描述和表示方法的概括,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的描述能力。
3.由老师按有序实数对的表示方法点名,请这位同学站起来,并请其他同学一起找出这名同学。
4.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你能说说吗?(学生举例)
教师活动:在举例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暂时还不能和生活中的一些位置结合起来,教师可引导学生举出学生身边的一些实例。
如:某人的家住在南京西路52号,也需要2个数据才能确定位置;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4楼第2间教室,可记为(4,2);某人的家住在5楼1号,可记为(5,1);进电影院找位置需知道是几排几号,若“6排3号”可记为(6,3)。
如果是多层电影院还需知道是几层,就需要三个数据。
若学生暂时还没想到,这里可以不提,后面再探究。
若学生想到了,那么在这里可强调,我们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时,是用在平面内,而多层电影院表示需要3个数据是用在空间内。
我们现在研究的位置都是在平面内的表示。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应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激发他们获取新知的欲望,进一步巩固有序数对,掌握用有序实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除了刚才谈到的方法以外,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例1.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
对我方潜艇来说:
(1)北偏东40º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图上的距离1㎝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探索。
在这里教师要带着学生复习方位角的意义和表示方法,渗透极坐标的思想,但不介绍极坐标。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回答问题,相互交流,总结出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还是需要2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
设计意图:刚刚从实例中体会了一些位置的确定,但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这里就介绍了从角和距离的表示。
其实这是极坐标的定位,但不需要严格的介绍极坐标,而是渗透极坐标的思想。
在这里希望学生体会到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多种方式,但基本都需要两个数据。
例2.如图是一台探测雷达的屏幕,
现在雷达上同时在A 、B 、C 、 D 、E 出现目标,如果你是雷达
操作员,你如何向上级报告各 目标点的位置?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走入到学生中去,听听他们的思考与想法,加强个别指导。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探讨,积极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位置,加强用有序实数对的表示方法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新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也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位置的方法,掌握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练习:课本126页,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中补充:在这张地图上你能找到北纬40º,东经113º的城市吗?你能描述大连的大致位置吗?哈尔滨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位置的确定需要纬度和经度,同时给一个经度和纬度也能唯一确定一个位置。
课本126-127页,议一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一列和一行中找某各位置只需要1个数据;多层电影院需要3个数据;某人的住家在6号楼2单元3楼3号等等,可用多个数据确定。
但我们今天探究的主要是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据确定,并210o 240o 270o
300o 330o
30o 60o
o 120o 150o
180o 4 3 O
2 1 0o D C B A E 5 5
可采用有序实数对的表示方法。
(四)总结提炼:
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用几个数据可以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的确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表示时注意什么?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注意学生回答时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得出结论后板书: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用(a,b)表示,其中a和b是有顺序的;一个数对表示的位置是唯一的,它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学生活动:小结由学生来完成,同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出今天探索的知识点,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这就是常说的“读书要把厚书变薄”的方法。
(五)作业:
课本127页
习题5.1 第1题、第2题
教案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感受物体定位的多种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2.本节课以生活中学生能感观的一些实例,能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观的形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层层设问,帮助学生思路更清晰,更接近于发现平面内位置确定的方法,然后锻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4.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引导探索法,创造性的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题材,呈现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通俗、活泼的风格呈现传统的坐标系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确定位置的方法,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