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政体(4)原文-翻译-全文

合集下载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一份政治纲领。

这份纲领提供了许多有关国家管理和运作的重要细节。

这份纲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份重要文献,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贞观政要的原文和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凡立政之主,必有所凭,所以应经纶于国事,成大功于世,非盲听妄从之言,得其道也。

权变之际,庶几有恩慈之心,以行仁政,不然灭其国也。

程、朱之学,庶几致治之极难,其得度可知,然无国家盛衰之情,不亲临民间,不知今日大唐天命所在,兴亡如神,奚复知治之艰难而行事乎?道是司察刑科,不得偏颇,严于王佐,松于资财。

然则主者当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呢?首重立政之始,心诚口正,以道为始,以法为次。

虽有勇力,不如道德,不能劲持,而能安壹九族。

唐家身亲以来,史书不闻割裂兄弟之类,皆由圣主之先志,惧其一岝一城损坏天下之神器也。

是以欲为明君,当先立忠信之教,定各自分地之权,使君权具备,而民权保障,万物因之得以定位。

是以当今誉称唐公之明,都是基于太宗独揽大权,抑制权臣和封建势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谋求社会的进步与政治的稳定。

莫之妙于推贤举能,礼贤下士,是以上日春秋生雄杰,下则文武兼备,衙门事务,八分给文,二分给武,故人人钦仰。

远则国家之荣,近则兵民之福,上下合力,各执其职,真如披发左衽,说到却赢主人公。

盖是国文之最无憾也。

昔人有言,「二十丈之野,不能一步之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利刃能断金仆姑之首,玉箫能破石重之膜,良医能治万病之疾,圣主能将政事精理致治。

然而天下之事,不尽在一人之手,各体一分,只要扶正神器,化离愁竹榆,慷慨赴国难,慷慨施重利,独有忠臣义士,传于岁月长久。

此正义之求所在,不宜因物化之为私利,窃据人权而强占权势,以致中原四塞,木亦削、石亦消,乱在与否,可知一二。

主者既能如此,则朝中贤卿之选,上不偏近,下不厌贱,逐人才器之度,绿林豪杰,石崇之流,唐策子之类,咸得其位,而嫔妃后妃之选,亦不可懒处。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
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
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
成其祸。

若嗜欲不生,内无奢欲,则外无邪乱。

故知为君者,以不治
为治,以无为为事。

”魏征曰:“臣观自古帝王,在于身正,未有身
正而国危者。

伏愿陛下常能慎始而敬终,以保万世之业。

”太宗曰:“善。


贞观政要翻译:
在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他的侍臣说:“作为君主的准则,必须首先考
虑百姓。

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就像割自己的大腿
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但身体却要死亡。

如果想要安定天下,
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自己行为端正而影子弯曲,上面治理
得好而下面混乱的情况。

我常常思考,伤害自身的原因不在于外界的
事物,都是由于过度的欲望造成的灾祸。

如果过度的欲望不产生,内
心没有奢侈的欲望,那么外界就不会有邪恶和混乱。

因此,作为君主,应该以不干预为治理,以无为作为事务。

”魏征说:“我观察自古以
来的帝王,关键在于自身的正直,没有自身正直而国家危险的。

希望
陛下能够始终谨慎而恭敬地对待开始和结束,以保持万代的基业。


太宗说:“说得好。

”。

《贞观政要》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贞观政要》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简介《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卷一·论君道》原文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

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

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

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

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

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

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由此言之,草创为难。

”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

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

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原文及译文卷一·论政体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

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

乃曰:‘皆非良材也。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

’朕始悟焉。

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

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

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

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

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

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

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

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

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

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

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治致太平。

近代重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既亏,淳风大坏。

”太宗深然其言。

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贞观政要文言文翻译字词

贞观政要文言文翻译字词

一、《贞观政要·君道》原文:君者,国之元首也。

治乱安危,系于一人。

译文:君主,是国家的首脑。

国家的治理、安定与危难,都依赖于一个人。

字词解释:1. 君:君主,国家元首。

2. 国:国家。

3. 元首:首脑,最高领导人。

4. 治乱:治理与混乱。

5. 安危:安定与危难。

二、《贞观政要·任贤》原文:任贤,国之宝也。

得贤,则国治;失贤,则国乱。

译文:任用贤才,是国家的瑰宝。

得到贤才,国家就会治理得很好;失去贤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字词解释:1. 任贤:任用贤才。

2. 国之宝:国家的瑰宝,比喻极其珍贵的人才。

3. 得贤:得到贤才。

4. 国治:国家治理得很好。

5. 失贤:失去贤才。

三、《贞观政要·崇儒》原文:崇儒,国之基也。

尊儒,则道兴;轻儒,则道废。

译文:崇尚儒家思想,是国家的基石。

尊重儒家思想,道德就会兴盛;轻视儒家思想,道德就会衰败。

字词解释:1. 崇儒:崇尚儒家思想。

2. 国之基:国家的基石,比喻根本。

3. 尊儒:尊重儒家思想。

4. 道兴:道德兴盛。

5. 道废:道德衰败。

四、《贞观政要·赏罚》原文:赏罚,国之柄也。

赏罚不明,则法度不行;赏罚有信,则法度必行。

译文:赏罚,是国家的权柄。

赏罚不明确,法律制度就无法执行;赏罚有信用,法律制度必然得到执行。

字词解释:1. 赏罚:奖赏与惩罚。

2. 国之柄:国家的权柄,比喻权力。

3. 法度:法律制度。

4. 赏罚不明:赏罚不明确,指赏罚不公正。

5. 赏罚有信:赏罚有信用,指赏罚公正。

五、《贞观政要·用人》原文:用人,国之重器也。

用人得当,则国强;用人不当,则国弱。

译文:用人,是国家的重器。

用人得当,国家就会强大;用人不当,国家就会弱小。

字词解释:1. 用人:选拔和使用人才。

2. 国之重器:国家的重器,比喻极其重要的事物。

3. 用人得当:选拔和使用人才得当。

4. 国强:国家强大。

5. 国弱:国家弱小。

《贞观政要》中的这些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家的思想,以及他们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原文:
贞观九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

时有
上言者: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

太宗曰:“虽是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今若赦之,便开侥幸之路。

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①?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翻译:
贞观九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因为不听李靖的调度指挥,又诬告李靖谋反而犯罪,免于死刑而流放边疆。

当时有人为他向唐太宗求情:高甑生是以前您做秦王时的.功臣(即很早前就效宗秦王李世民了),请求您宽恕他的罪过。

唐太宗说:“他虽然是很早就有功劳,这功劳确实不能够忘记,但是治理国家需要遵守法令,处理事情也要公正划一;现在如果赦免了他,就开了功臣非分企求的先例。

如果高甑生免于处罚,谁会不企图得到特权?我一定不赦他的缘由,就是这啊。

”。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本重要政治著作,《贞观政要》是由唐代著名的政治家魏徵所编写的,它起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被誉为是唐代的政治经典。

本篇文档将对《贞观政要》的原文及翻译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贞观政要》的背景和意义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它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而《贞观政要》的问世,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内涵。

它的问世时间可以追溯到唐太宗贞观初年,当时,魏徵被任命为太子少保,对唐代政治生活的认识以及对太宗贞观新政的支持使他有了整理官方政治思想的想法,于是,《贞观政要》便诞生了。

尽管《贞观政要》是唐代政治家魏徵创作,但其背后的思想深受太宗李世民的启迪。

可以说,《贞观政要》一书所阐述的政治思想正是贯彻了太宗李世民所倡导的诸多理念,比如尊奉天地、忠信臣下、仁慈待民等等,这些理念的体现让《贞观政要》成为了唐朝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贞观政要》的原文《贞观政要》的原文共分上、下两卷,包含四十章。

下面我们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上卷1.得人2.主本3.礼让4.教化5.乐征6.尚容7.崇节8.长戒9.得民10.惠贫下卷1.以法正朕心2.以德安社稷3.以仁怀人心4.以智审物情5.以勇制盗寇6.以直应偏,清正无私7.以静制动,安道无德8.以理治天下9.以史观今10.以神示意11.国家改制12.军队改革13.百官任命14.特殊职务15.监察制度16.赏罚制度17.国家用人18.宰相的作用19.审理重大案件20.外交的重要性三、《贞观政要》的翻译为了更好地阐述《贞观政要》的政治思想及其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接下来我们对其进行翻译:上卷1.得人通过选拔、提拔、培养人才,实现官员的公正、忠诚。

2.主本从政治本位出发,遵守法纪、富于信仰、恪守原则,以自己的榜样标准要求他人。

3.礼让天赋各异、个性多样的人都应受到平等尊重。

发挥通过礼让交流、通过相互尊重理解的作用。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是唐朝玄宗时期的一部重要政治著作,共分为三十卷,记录下了贞观年间的政治制度和治国理政的思想。

下面是《贞观政要》的部分原文和翻译。

第一卷:“立政篇”原文:自古以来,治世之业在于立政,乱世之患在于废政。

据此,建立政府,由执掌政务的人来主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令办事,要有清正廉洁的品德,忠诚于国家,严格遵守法律,抵制贪赃枉法,以公正明镜积极办事,全心全意为国为民服务。

翻译:Since ancient times, the business of governing the world lies in establishing a government, and the trouble of chaotic times lies in abandoning governance. Based on this, establishing a government is directed by those in charge of political affairs, and must be carried out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y must have honest andupright qualities, be loyal to the country, strictly abide by the law, resist corruption and uphold justice, actively work with integrity and wholeheartedly serve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第二卷:“政理篇”原文:治国理政的方法和途径非常之多,主要有五个方面:卫生、禁烟、廉政、法制和课税。

《贞观政要》文言文

《贞观政要》文言文

《贞观政要》文言文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

望革近代之浇薄也。

”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

但非贤不理,惟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听用,岂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民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

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注释翻译贞观元年,太宗说:“我看古代的帝王,凡以仁义治理国家的,都国运久远。

用严刑酷法统领人民的,虽然能挽救一时的弊端,但国家很快就会灭亡。

既然我们看到了前代帝王成事的方法,就可以把它们用作统治国家的典范。

现在,我们要以诚信、仁义作为治理国家的方针,希望这有助于铲除近代的虚伪之风。

”黄门侍郎王珪回答说:“天下荒废凋疲的时间已经很长了,陛下在天下积弊之时统领国家,弘扬古代圣贤的.遗风,实乃万民之福。

但没有贤才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关键在于用人得当。

”太宗说:“我求贤若渴,即使夜晚做梦都梦到贤才。

”给事中杜正伦说:“哪个时代都有人才,随时等候陛下的发掘任用,哪里用得着去梦傅说,遇吕尚,然后才治理天下呢?”太宗十分赞赏他的话。

贞观政要原文和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和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和翻译贞观政要原文和翻译《贞观政要》,是明成化九年内府刊本,其作者为唐代吴兢,是一本政论类史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贞观政要原文和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②以啖③腹,腹饱而身毙。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朕④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

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

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⑤既作,离叛亦兴。

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谏议大夫⑥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

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⑦对以修身之术。

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

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注解】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从公元627年至649年。

②股:大腿。

③啖(dàn):吃或给人吃。

④朕:我,自秦始皇起,变为皇帝的自称。

⑤(dú):诽谤,怨言。

⑥谏议大夫:官名。

唐时掌侍从规谏。

⑦詹何:战国时楚国隐者、哲学家,善术数。

亦称詹子、瞻子。

【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存活百姓。

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

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弯曲,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

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才酿成灾祸。

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x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

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

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

谏议大夫魏徵对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才能远而推及一切事物。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国君其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其所以昏庸,是因为偏听偏信。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度量衡,是时代一切事物的准绳。

权衡是用来确定轻重的,准绳是用来校正曲直的。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失民心。

老百姓就象江河之水一样,既可以载舟船航行,又可以使舟船覆没,所以应当谨慎地加以对待。

统治天下就象用朽了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其危险这么大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抚万姓以慈,遇群臣以礼。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征伐》译文:用仁慈的心抚爱百姓,以礼节去对待群臣。

安人宁国,惟在于君。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务农》译文:使人民安定国家太平,责任全在于国君。

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辩兴亡》译文:嘴馋的人吃自己身上的肉,肉吃光了,自己也就死了。

国君征收赋税不停,老百姓被折腾得疲惫不堪,君主自己也就灭亡了。

竭泽取鱼,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译文:把河水弄干来捉鱼,不是得不到鱼,但明年就不会有鱼。

把树林烧光了来打猎,不是得不到野兽,但明年就不会有野兽了。

意谓对民力的使用不要“竭泽而渔”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做国君所应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老百姓。

如果用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办法来奉养自身,那就象从自己的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生命也就完结了。

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君道》译文:老百姓盼望过好日子而徭役没完没了,人民穷困不堪而奢侈的举动无休无尽,国家的衰亡常常就是由此引起的。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贞观政要》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说苑》日:“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

是谓六正。

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是谓六邪。

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

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礼记》曰:“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然则臣之情伪,知之不难矣。

又设礼以待之,执法以御之,为善者蒙赏,为恶者受罚,安敢不企及乎?安敢不尽力乎?(选自《贞观政要》)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萌芽未动,形兆未见见:显现B.夙兴夜寐,进贤不懈夙:早晨C.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遗:遗失D.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饰:掩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原文及译文

《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原文及译文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

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

乃曰:‘皆非良材也。

’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

’朕始悟焉。

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

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

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

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

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

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

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

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

后至大乱一起,家国俱丧,虽有脱身之人,纵不遭刑戮,皆辛苦仅免,甚为时论所贬黜。

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

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

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治致太平。

近代重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既亏,淳风大坏。

”太宗深然其言。

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全文,翻译赏析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全文,翻译赏析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全文,翻译赏析【原文】太宗威容俨肃,百僚①进见者,皆失其举措②。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③,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注释】①百僚:指百官。

②失其举措:慌手忙脚,手足无措。

③钳口:以威胁胁迫人不敢讲话。

【译文】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觐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

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

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

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

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原文】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①;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②,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③。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④。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⑤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注释】①致理:即“致治”,取得治国的胜利。

②鲠(ɡěnɡ)议:鲠,原意是骨卡在喉咙里,这里指直言。

③圣:贤明的意思。

④狂瞽(ɡǔ):狂肆直言。

⑤平章:筹商,讨论。

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的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的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的原文及翻译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的原文及翻译原文作者:吴兢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

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

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

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

”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

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

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

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

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

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

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

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

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

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

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

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

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

”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

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

”于是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

三师坐,太子乃坐。

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

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

’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

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

”太宗曰:“诚如卿言。

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

竭诚者,乃是极难。

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

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

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

’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

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

”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

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

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

贞观政要·礼乐(4)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礼乐(4)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礼乐(4)原文|翻译|全文⑦舅甥之国:两国国君是舅父和外甥的关系。

⑧《渭阳》之诗:《诗经秦凤渭阳》是表现外甥与舅父惜别之情的。

【译文】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对礼官说:现在,与你共同生活的人去世了,还要为他披麻戴孝。

可是嫂子、叔叔去世了,却不服丧。

舅舅和姨妈,都是亲属,但表丧的礼节却有差别。

这些做法都不符合礼仪规范,应该招集学者来商议一下,制定出服丧的礼仪。

有同属亲属但侍奉的礼数却很轻的,也应一起上奏。

就在同月,尚书八座和礼官定下了规范:臣听说,礼是用来判断疑惑不明的事理,决定迟疑不决的行为,区别异同,明辨是非的,它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根据人情事理推论出来的。

人道最重要的一点,是使九族和睦。

九族和睦,在于由近及远,实行亲疏有别的礼节。

亲属之间有差别,所以丧礼中的祭文,应根据情分的多少来书写。

舅舅和姨妈,和母亲是一族,但他们之间有差别,为什么呢?舅舅和母亲是一家,姨妈出嫁后改姓丈夫的姓,成为别家的人,参考经史,舅舅的确比姨妈重要。

所以周王顾念着齐国,称齐国是舅甥之国。

秦穆公不忘晋国重耳是他的舅舅,把他的儿子康公送到渭阳,作了《渭阳》这首诗。

现在,舅舅去世,只是服丧三个月,对姨妈却要居丧五个月,迁就了虚名,丧失了人情,舍本逐末,背弃了根本。

这大概是古人对人的感情没有考虑周全,应该有所增减。

【原文】《礼记》曰: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

嫂叔之无服,盖推而远之也。

礼,继父同居则为之期,未尝同居则不为服。

从母之夫,舅之妻,二人相为服。

或曰同爨缌麻。

然则继父且非骨肉,服重由乎同爨,恩轻在乎异居。

固知制服虽系于名文,盖亦缘恩之厚薄者也。

或有长年之嫂,遇孩童之叔,劬①劳鞠养,情若所生,分饥共寒,契阔偕老,譬同居之继父,方他人之同爨,情义之深浅,宁可同日而言哉?在其生也,乃爱同骨肉,于其死也,则推而远之,求之本源,深所未喻。

若推而远之为是,则不可生而共居;生而共居为是,则不可死同行路。

贞观政要·择官(4)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择官(4)原文-翻译-全文

贞观政要·择官(4)原文|翻译|全文【原文】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

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可遍识①,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

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徵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②,恐长浇竞③之风,不可令其自举④。

【注释】①遍识:一一考察。

②矜能伐善:以为自己有才能而忌恨别人。

③浇竞:轻浮地竞争。

④自举:自我举荐。

【译文】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太平之后必然天下大乱,大乱之后,必然又复归太平。

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

要想使国泰民安,只有任用贤才。

你们既然不知道贤才,我又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这样下去是永远得不到贤才的。

现在我下令让人才自我推荐,你们看怎么样呢?魏徵回答说: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了解别人很不容易,了解自己就更为艰难。

并且愚昧无知的人,都自以为了不起,时常打击比自己有才能的人。

这样恐怕会助长世人攀比竞争的不良风气,我认为陛下不可这样做。

【原文】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曰: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

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俊在官,则庶绩其凝,无为而化矣。

故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①,元、凯②翼巍巍之功。

周、召③光焕乎之美。

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④,岂惟生之于曩代⑤,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

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⑥,西旅之獒⑦,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⑧,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

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⑨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逢、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

贞观政要节选译文

贞观政要节选译文

贞观政要节选译文
贞观政要节选译文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
之先己。

”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公平)恕(宽容)无私。

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

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

故(所以)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
无私于物。

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已经)奉(奉献)于上(皇上),而上
恩未被(遍及)于下(百姓),今(现在)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安抚)百姓也。


人但(只)问堪(胜任)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见过一面)尚且相亲(感到亲近),况旧人而顿(顿时)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谈论)其能不能,而
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参考译文:唐太宗刚即位时,中书令房玄龄上奏说:“秦王府的老部下没有做上官的,他们都埋怨陛下,说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部下都比他们早先安排了官
职。

”太宗说:“古时候所谓的大公无私,是指宽容公正而无私心。

丹朱、商均是尧、舜的儿子,而尧、舜却废黜了他们,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却把他们杀掉。


此可知,作为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

我们的衣食都出自百姓,这就是说,
百姓的人力已奉献给了朝廷,而我们的恩泽却没有遍及民间,现在朝廷之所以要选择贤才,就是要安抚百姓。

用人只问是否有能力胜任,怎能因亲疏、新旧关系而区别对待呢?凡是
见过一面的人尚且感到亲近,何况是旧的下属,怎会一下子就忘掉呢?如果才能不能胜任,怎能因为是旧的下属而先任用?如今你们不谈论他们能不能胜任,而只说他们有怨言,这
难道是至公之道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贞观政要·政体(4)原文|翻译|全文
②造次:急遽,急速。

③封德彝:名伦,观州人。

先是在隋朝做官,为内史舍人,后降唐,为李世昂参谋军事。

贞观初拜右仆射。

④浇讹:风气浮薄。

⑤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秦朝的统治专用刑法律令,汉朝的统治以王道、霸道兼施。

⑥黄帝与蚩尤:黄帝,传说为上古时代姬姓部落首领,号轩辕氏或有熊氏。

蚩尤,传说为上古时代东方九黎族首领。

⑦勍(q nɡ)敌:强劲的敌人。

【译文】
贞观七年,唐太宗和秘书监魏徵漫谈自古以来的治理国家的得失时说:如今大乱之后,不能急于实现大治。

魏徵说:不对。

大凡人在危难困苦的时候,就忧虑死亡,忧虑死亡就盼望天下太平;盼望天下太平就容易进行教化。

因此大动乱之后容易教化,正像饥饿的人对饮食容易满足。

太宗说:贤明的人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灭残虐,废除杀戮。

大乱之后,要想大治,怎可在短期内做到呢?魏徵说:这话是对一般人说的,并不能用在圣明的人身上。

如果圣明的人来施行教化,上下同心,人们就会像回声那样迅速响应,事情不求快也会很快推行下去,一年就见成效,看来并非难事,三年成功,
还该说太晚了。

太宗认为魏徵说得对。

封德彝等人对太宗说:夏、商、周三代以后,百姓日渐浮薄奸诈,所以秦朝专用法律治国,汉朝以仁义杂用刑法治国,都是想教化好百姓,但没有成功,怎么会是可以教化却不去做呢?如果相信了魏徵的话,恐怕要败乱国家。

魏徵说:五帝、三王治国并没有把百姓掉换过就能把他们教化好,施行帝道就成其为帝,施行王道就成其为王,关键在于当时治理者施行了教化而已。

请看古书上的记载就可以知道。

从前黄帝与蚩尤作战七十多次,已乱得很厉害,而打胜以后,就能很快太平起来。

九黎作乱,颛顼出兵征讨,平定以后,仍不失其为治世。

夏桀昏乱淫虐,商汤把他赶走,在汤统治之时就实现了太平。

商纣专干无道的事情,周武王便起兵讨伐,到他儿子周成王在位时,也实现了太平。

如果说百姓日渐浮薄奸诈,再也不会淳朴,那到现在都应变得和鬼魅一样,还能施行教化吗?封德彝等人想不出什么话来辩驳,可是还认为魏徵的话行不通。

太宗坚持推行教化,毫不懈怠,几年之间,天下康复安定,突厥被打败臣服,因而太宗对群臣说:贞观初年,人们颇有异议,认为当今必不能搞帝道、王道,只有魏徵劝我推行。

我听了他的话,不过几年,就做到中原安宁、边远的外族臣服。

突厥从来就是中原的强敌,如今突厥的首领却佩刀值宿禁卫,部落也跟着穿戴中国衣冠。

使我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魏徵的功劳。

又回头对魏徵说:玉虽有美好的本质,但藏在石头里,没有好的工匠去雕琢研磨,那就和瓦块碎石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遇上好的工匠,就可以成为流传万代的珍宝。

我虽没有好的本质被你雕琢研磨,多亏你用仁义来约束我,用道德来
光大我,使我能有今天这样的功业,你也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工匠啊。

【原文】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已来,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①,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即朕所赐。

向使朕科唤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

魏徵对曰:尧、舜在上,百姓亦云耕田而食,凿井而饮,含哺鼓腹,而云帝何力于其间矣。

今陛下如此含养,百姓可谓日用而不知。

又奏称:晋文公②出田,逐兽于砀③,入大泽,迷不知所出。

其中有渔者,文公谓曰:我,若君也,道将安出?我且厚赐若。

渔者曰:臣愿有献。

文公曰:出泽而受之。

于是送出泽。

文公曰:今子之所欲教寡人者,何也?愿受之。

渔者曰:鸿鹄保河海,厌而徙之小泽,则有矰④缴之忧。

鼋鼍保深渊,厌而出之浅渚,必有钓射之忧。

今君出兽砀,入至此,何行之太远也?文公曰:善哉!谓从者记渔者名。

渔者曰:君何以名?君尊天事地,敬社稷,保四国,慈爱万民,薄赋敛,轻租税,臣亦与焉。

君不尊天,不事地,不敬社稷,不固四海,外失礼于诸侯,内逆民心,一国流亡,渔者虽有厚赐,不得保也。

遂辞不受。

太宗曰:卿言是也。

【注释】
①科差: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是徭役向赋税的转化或其合并。

名称起于唐,到元代成为赋税项目。

②晋文公(前697 前628):晋国国君,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

姓姬,名重耳。

③砀(d nɡ):古县名。

秦置县后,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

④矰(zēnɡ):一种用于猎取飞鸟的短箭。

【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李世民对侍臣们说:隋朝的时候,老百姓即使拥有财物,但怎能保得住呢?自从我平定天下以来,一心一意体恤百姓,没有什么差役摊派,每个人都能维持生计,守住自己的钱财,这些都是我赐予他们的。

要是我不停地加收各种赋税,即使多次赏赐资助他们,还不如不这样做。

魏徵听了,回答说:尧、舜在世的时候,百姓会对尧或舜说我靠种庄稼获得食物,靠打井取得泉水。

百姓们丰衣足食,自在快乐,尚可能对尧、舜说你对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现在陛下如此关爱百姓,百姓可能觉得这只是满足了日常所需而什么都不知道。

魏徵觉得这些话说得还不透彻、清楚,还不足以让太宗明白其中的道理,便又向太宗上奏道:晋文公出去打猎,在砀山这个地方追赶野兽,进入了河水交错的地方,迷失了道路,不知道该从哪儿走出去。

不久发现了一个打鱼人,文公对打鱼人说:我是你的国君,这路该从哪里出去?如果你告诉我,我会重重地赏赐你。

打鱼的人说:我愿意带路。

文公说:走出这个大泽再领赏吧。

打鱼的人回答:鸿鹄要是生活在汹涌澎湃的大河海洋之上,就能保全性命;如果迁徙到小河周围,就会受到猎人弓箭的袭击。

龟鳖只要生活在深水中,就能安然无恙;如果跑到浅水滩,必然会受到打鱼人的威胁。

现在你在砀山追捕野兽,一直追赶到了这个地方,是不是走得太远了呢?文公听了,大声赞叹:太好了!便命令随行的人记下打
鱼人的姓名。

打鱼的人说:你凭什么叫做国君呢?是国君就应该尊奉天地,敬重社稷,保卫边疆,爱护百姓,减轻各种徭役赋税,我也就得到好处了。

国君要是不尊天事地,不祭祀社稷之神,不巩固边防,外不结交诸侯,内又丧失民心,一旦国破家亡,我这个打鱼人,即使拥有你丰厚的赏赐,也得不到保全啊。

打鱼人于是坚决推辞,拒不接受文公的赏赐。

太宗听了魏徵的话,称赞道:好!好!你说得太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