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树
实验六针叶树材微观构造
实验六针叶树材微观构造
一、实验目的
掌握针叶树材轴向管胞、树脂道、木射线及轴向薄壁组织细胞在木材三个切面上的形态
与结构特征;在径切面上交叉场纹孔的类型与形态特征。
二、实验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
三、实验材料
实验室木材切片标本。
如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 i、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Ianceolata、银杏Ginkgo beloba 等等°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将木材切片标本上描述到的显微构造特征填入表1
2、绘出3种木材的三切面显微构造图,并分别用木材学术语描述它们的显微特征。
注:注明放大倍数并标注所绘特征°
表1针叶树材显微构造特征记载表。
实验六 植物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测定
2)取完好小麦种子,将种胚轻稳地向下插入BTB琼脂胶中。
7. 思考题
TTC法和红墨水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理论依据 有何不同?
2)取30粒完好的小麦种子,种胚向下略斜插入胶(不软 不硬)。
3)将培养皿置于35 ℃下培养 1 h,对光观察,如果种胚 附近呈现较深黄色晕圈是活种子,否则是死种子。
实验步骤
TTC/红墨水法:
1)将种子用温水(约30℃)浸泡2~6h,使种子充分吸胀。 2)随机取小麦种子30粒,沿种胚中央准确切开,每切1粒确认各半种子皆 含胚后,分别放置两只培养皿中。 3)在上述一只培养皿中加入TTC溶液(至其中种子全部浸入为止),恒 温箱(30~35℃)中保温至少30 min。从TTC溶液中取出种子,直接观 察种胚颜色变化。
种子活力检测评估方法:
(1) 还原力:呼吸→NADH → 还原TTC,胚呈红色。
(2) 原生质着色:活种子不易着色,原生质膜具有选择透性。
(3) 呼吸释放CO2,pH下降,酸碱指示剂显色。
(4) 细胞中的荧光物质:紫外照射发蓝、蓝紫色荧光。
(5) 外观目测法:用肉眼观察玉米种胚形状和色泽。凡种胚凸
周围环境酸度增加,用BTB来反映酸度的改变。
BTB变色范围为pH6.0~7.6,酸性呈黄色,碱性呈蓝色, 中间经过绿色(变色点为pH7.1)。 本实验观察种胚周围的黄色晕圈。
3. 材料、仪器设备与试剂
材料:小麦种子 仪器设备:小烧杯;刀片;镊子;温箱
试剂:
0.12%~0.5%TTC溶液(TTC可直接溶于水,溶于水后,呈 中性,pH7±0.5,不宜久藏,应随用随配)。 0.02%~0.2%靛红溶液或5%红墨水(酸性大红G)。
出或皱缩、显黑暗无光泽的,则种子新鲜,生活力强,可
实验六茎的结构
实验六茎的结构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茎尖的结构、分区及各区细胞特点(二)掌握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二、材料与用具新鲜材料:多年木本植物的枝条(如杨树),大豆或向日葵幼茎;永久制片:植物的芽纵切片,玉米或丁香、小叶黄杨茎纵切,向日葵幼茎横切,小麦、玉米茎横切,向日葵老茎横切,多年生椴树茎横切,松茎三切面。
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镜、载玻片、盖玻片、双面刀片、毛笔、培养皿、滤纸、钌红水溶液。
三、内容与方法(一)芽的结构取杨树、苹果等不同植物的芽,用肉眼观察分辨鳞芽与裸芽。
通过纵剖在放大镜或解剖镜下观察辨认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取一个剖开的枝芽(叶芽),在解剖镜下观察,辨认芽轴顶端的生长锥、芽轴、叶原基和幼叶,还有幼叶基部的腋芽原基,有些芽在最外面还有芽鳞(图6-1)。
图6-1 枝芽纵切1.生长锥2.叶原基3.腋芽原基4.幼叶温带地区的木本植物,越冬枝条上的芽多有芽鳞保护,为鳞芽。
一般草本植物多为裸芽,即芽外没有芽鳞的包被。
(二)茎尖的结构取玉米或丁香、黑藻茎尖的纵切制片观察,区分原分生组织(原套、原体)、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和叶原基、腋芽原基等,比较各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在茎尖中的位置(图6-2)。
图6-2 茎尖,示原套-原体1.原套2.原体(三)茎的初生结构1.双子叶植物⑴取大豆(或向日葵)的幼茎作徒手切片,制成水装片,在显微镜下区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
维管束呈束状,环状排列为一圈,束间有髓射线,中央为髓。
注意观察厚角组织壁的加厚、叶绿体的分布。
用钌红水溶液滴染于上述新鲜材料上,观察能否将细胞的胞间层染成红色或浅红色,而使皮层部分细胞的角隅加厚情况显现出来?取另一新鲜的切片,滴加I2-KI溶液,观察皮层内是否有被染成蓝色的淀粉粒?⑵观察大豆幼茎横切的永久制片,在显微镜下对照徒手切片,详细观察下列结构。
①表皮:表皮细胞一层,排列紧密,外壁具有角质层。
有些表皮细胞形成表皮毛。
遗传实验6 动植物细胞永久封片制作
3、实验材料
已制备好的玻片标本; 细胞质染液; 各种浓度的乙醇; 无水乙醇与正丁醇的混合液; 二甲苯; 中型树胶。
4、实验步骤:
取出保存 的冻片 3-5分钟 放入装有50% 3-5分钟 乙醇的染色缸 3-5分钟 再放入70 %乙醇 2/3乙醇 +1/3正丁醇 取出后滴少许 封片胶封片,
0.1% 1分钟 再放入 固绿 95%乙醇
3-5分钟
1/3乙醇 3-5分钟 纯正 3-5分钟 +2/3正丁醇 丁醇 放至完全 干燥即可
作业:交一片你最好的永久封片;叙述实验原理、 目的、材料和实验步骤等以下内容。
1、实验原理:为了使观察到的组织细胞保存生活时的状 态,就必须使细胞逐渐脱去水分,这样既保存了生活 时的状态,也便于长期保存;并且为了使观察时更清 晰,也需要用透明剂对玻片标本进行处理。
实验六 永久封片的制作
1、实验原理:
为了使观察到的组织细胞保存生活时的 状态,就必须使细胞逐渐脱去水分,这 样既保存了生活时的状态,也便于长期 保存;并且为了使观察时更清晰,也需 要透明剂对玻片标本进行处理。
2、实验目的:
(1)学习对动植物组织细胞脱水、复水和 生物染料对细胞的复染法;
(2)学习树脂或树胶对实验玻片标本的永 久封片技术。
2、实验目的: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对动植物组织细胞脱水、复水和生物染料对细 胞的复染法;
(2)学习树脂或树胶对实验玻片标本的永久封片技术。
3、实验材料
已制备好的玻片标本;细胞质染液;各种浓度的乙醇;无水乙醇 与正丁醇的混合液;二甲苯;中型树胶。
formal-实验六-校园木本植物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2
1
。。。
1 2 。。。
② 。。
2
。。。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3、数据计算: 1)重要值的计算
IV= RD+RF+RC RD = di/∑di(样地内某物种的个体数/样地内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 RF= fi/ ∑fi(群落中某一物种的频度占所有物种频度之和的百分比) RC = ci/ ∑ci(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基盖度占所有基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统计植物群落的种
类组成,测定不同植物种的数量特征;
2、掌握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学生化学院
二、实验原理
1、群落的物种组成调查可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进行 样方的选择:1)代表性;2)面积要合理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
1重要值的计算ivrdrfrcrddidi样地内某物种的个体数样地内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rffifi群落中某一物种的频度占所有物种频度之和的百分比rccici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基盖度占所有基盖度之和的百分比2生物多样性的测定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实验七 校园木本植物优势度和生物 多样性的测定
物种数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最小面积为2500M2 北方针叶林为400 M2 落叶阔叶林为100 M2 草原灌丛为25~100 M2 草原为1~4 M2
样方面积
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
二、实验原理(续)
2、构成群落的物种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如密度、盖度、 高度、干重、优势度、重要值等。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3、物种多样性可反映植物群落的复杂程度。 含义: 1)种的数目或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2)种的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 or equitability) 常用的是: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
实验六-系统发育分析-Phylip-生物信息学
实验六系统发育分析-PhylipPHYLIP网址: /phylip.html实习内容:(一)序列的前期准备(二)最大简约法建树(Maximum Parsimony)(三)最大似然法建树(Maximum Likelihood )(四)距离法建树(Distance Method)作业:任意选取五个以上物种的同源核酸或/和蛋白质序列,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距离法构建进化树,给出简洁的步骤和必要的图示,并分析这三种方法的差别。
答:五种核酸序列:>Rattus norvegicus gi|17985948|ref|NM_033234.1| Rattus norvegicus hemoglobin, beta (Hbb), mRNA>Mus musculus gi|218749876|ref|NM_008220.4| Mus musculus hemoglobin, beta adult major chain (Hbb-b1), mRNA>Bos taurus gi|160358323|ref|NM_173917.2| Bos taurus hemoglobin, beta (HBB), mRNA>Homo sapiens gi|28302128|ref|NM_000518.4| Homo sapiens hemoglobin, beta (HBB), mRNA>Sus scrofa gi|261245057|ref|NM_001144841.1| Sus scrofa hemoglobin, beta (HBB), mRNAseqboot运行后输出文件内容及用CLUSTALX进行多条序列比对构建的进化树最大简约法建树步骤:1、打开DNAPARS,将刚才生成的seqb文件名输入。
2、改M选项为分析multiple data sets(多个数据),其它参数不变,运行将生成两个文件outfile和outtree,将outfile更名为mpfile,将outtree更名为mptree。
实验六二叉树实验报告
实验四二叉树的操作题目:对于给定的一二叉树,实现各种约定的遍历。
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定义和存储表示,学会建立一棵特定二叉树的方法;(2)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的思想,并学会遍历算法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
二、实验内容:构造二叉树,再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最后统计二叉树的深度。
三、实验步骤:(一) 需求分析1. 二叉树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个二叉链表的结构体,包含根节点和左右子树。
因为树的每一个左右子树又是一颗二叉树,所以用递归的方法来建立其左右子树。
二叉树的遍历是一种把二叉树的每一个节点访问并输出的过程,遍历时根结点与左右孩子的输出顺序构成了不同的遍历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按照不同的遍历的方法,先输出根结点还是先输出左右孩子,可以用选择语句来实现。
2.程序的执行命令为:1)构造结点类型,然后创建二叉树。
2)根据提示,从键盘输入各个结点。
3)通过选择一种方式(先序、中序或者后序)遍历。
4)输出结果,结束。
(二)概要设计1.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结点存储类型定义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LChild;struct Node *RChild;}BitNode,*BitTree;2.建立如下图所示二叉树:void CreatBiTree(BitTree *bt)用扩展先序遍历序列创建二叉树,如果是当前树根置为空,否则申请一个新节点。
3.本程序包含四个模块1) 主程序模块:2)先序遍历模块3)中序遍历模块4)后序遍历模块4.(三)详细设计1.建立二叉树存储类型//==========构造二叉树=======void CreatBiTree(BitTree *bt)//用扩展先序遍历序列创建二叉树,如果是当前树根置为空,否则申请一个新节点//{char ch;ch=getchar();if(ch=='.')*bt=NULL;else{*bt=(BitTree)malloc(sizeof(BitNode));//申请一段关于该节点类型的存储空间(*bt)->data=ch; //生成根结点CreatBiTree(&((*bt)->LChild)); //构造左子树CreatBiTree(&((*bt)->RChild)); //构造右子树}}2.编程实现以上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操作,输出遍历序列1)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PreOrder(BitTree root){if (root!=NULL){Visit(root ->data);PreOrder(root ->LChild); //递归调用核心PreOrder(root ->RChild);}}2)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InOrder(BitTree root){if (root!=NULL){InOrder(root ->LChild);Visit(root ->data);InOrder(root ->RChild);}}3)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如下:void PostOrder(BitTree root){if(root!=NULL){PostOrder(root ->LChild);PostOrder(root ->RChild);Visit(root ->data);}}4)计算二叉树的深度算法如下:int PostTreeDepth(BitTree bt) //求二叉树的深度{int hl,hr,max;if(bt!=NULL){hl=PostTreeDepth(bt->LChild); //求左子树的深度hr=PostTreeDepth(bt->RChild); //求右子树的深度max=hl>hr?hl:hr; //得到左、右子树深度较大者return(max+1); //返回树的深度}else return(0); //如果是空树,则返回0}四、调试分析及测试结果1. 进入演示程序后的显示主界面:请输入二叉树中的元素;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分别输出结果。
实验六:构造进程家族树、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
评语: 课中检查完成的题号及题数:课后完成的题号与题数: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五构造进程家族树六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日期:2011.5.16一、实验目的1.构造进程家族树通过创建若干个子进程,构造进程家族树,分析进程家族树的结构关系;学习相关系统调用(例如,getpid()和getppid()等)的使用方法。
2. 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理解进程是操作系统独立分配资源的单位,进程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程序空间。
二、实验内容1. 构造进程家族树学习进程构造的相关知识,学习获取进程相关信息的系统调用函数。
2. 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预习进程创建和构造的相关知识,了解C语言程序编写的相关知识。
三、项目要求及分析1. 构造进程家族树进程的创建。
编制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三个子进程,在各个子进程中再使用系统调用fork()进一步创建子进程,如此重复,构造一棵具有图1形状的进程家族树。
分别使用系统调用getpid()和getppid()获取当前进程和父进程的进程标识号并输出。
2. 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a. 编写一个程序,在其main ()函数中定义一个变量shared ,对其进行循环加/减操作,并输出每次操作后的结果;b. 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子进程,观察该变量的变化;c. 修改程序把shared 变量定义到main ()函数之外,重复第(2)步操作,观察该变量的变化。
四、具体实现1. 流程图a. 构造进程家族树ParentPid2 Pid1Pid3Pid12Pid11b. 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2. 添加函数的代码 结束开始调用父进程,执行shared输出shared 值调用子进程,执行shared输出shared 值>0 =0 =0=0 >0=0 打印 创建子进程Pid11 Pid11=0? 创建子进程Pid12 打印 Pid11=0?开始创建子进程Pid1Pid1=0?创建子进程Pid2Pid2=0?创建子进程Pid3 Pid3=0?结束 >0>0=0a.构造进程家族树b.理解进程的独立空间五、调试运行结果1.实验5:2.实验6: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构造家族树的时候考虑pid不全面,编程的时候因为对进程理解不到位而产生生成多个父进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综合与实践:大树有多高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
再 见!
比值。(操作要求同实验一,计算比值时得
数保留两位小数,)
实验操作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 ② ③ ④…
竹竿长/cm
100 140 150 180 …
影长/cm
40 56 60 72 …
竹竿长与影长的比值 5 2
55 22
5 2…
100 40
=
140 56
=
150 60
=
180 72
=
5 2
同一时间,杆长和影长成正比例。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综合与实践:大树有多高
活动任务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的物体很高,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我 们不能直接测量出它们的高度。但有的时候我们又想去了解它 们到底有多高,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活动任务一:提出问题
要想知道这棵大树的高度,我们可以怎么做?
活动任务二:研究问题
活动任务三:解决问题
竹竿 大树
影长/cm 80 240
实际高度/cm 200 600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怎样推算大树的高度?
活动任务四:延伸思考
(1)同一棵大树,在不同时间测量它 的影长,结果相同吗?
请你和你的同学合作,选择学校的一棵大树,分别测量
并记录在上午、中午和傍晚时的影长。看看你是否有这样的
影长/cm 120 120 120 120 …
(3)实验前测量好每根竹竿的长度,测量
竹竿的影长时,动作要准确迅速。
同一时间,长度相同的竹竿,影长也相同。
(4)测量影长各小组要同时进行操作。
活动任务二:研究问题
数据结构实验二叉树
实验六:二叉树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树是数据结构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非线性结构,本单元的实验达到熟悉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的特性,以及如何应用树结构解决具体问题。
二、问题描述首先,掌握二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和熟悉对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其次,以二叉树表示算术表达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十进制的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如算术表达式:a+b*(c-d)-e/f三、实验要求如果利用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和二叉链表结构建立一棵二叉树,分别计算统计叶子结点的个数。
求二叉树的深度。
十进制的四则运算的计算器可以接收用户来自键盘的输入。
由输入的表达式字符串动态生成算术表达式所对应的二叉树。
自动完成求值运算和输出结果。
四、实验环境PC微机DOS操作系统或Windows 操作系统Turbo C 程序集成环境或Visual C++ 程序集成环境五、实验步骤1、根据二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建立二叉树;2、设计求叶子结点个数算法和树的深度算法;3、根据表达式建立相应的二叉树,生成表达式树的模块;4、根据表达式树,求出表达式值,生成求值模块;5、程序运行效果,测试数据分析算法。
六、测试数据1、输入数据:2.2*(3.1+1.20)-7.5/3正确结果:6.962、输入数据:(1+2)*3+(5+6*7);正确输出:56七、表达式求值由于表达式求值算法较为复杂,所以单独列出来加以分析:1、主要思路:由于操作数是任意的实数,所以必须将原始的中缀表达式中的操作数、操作符以及括号分解出来,并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然后再将其转换为后缀表达式的顺序,后缀表达式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堆栈计算出表达式的值。
例如有如下的中缀表达式:a+b-c转换成后缀表达式为:ab+c-然后分别按从左到右放入栈中,如果碰到操作符就从栈中弹出两个操作数进行运算,最后再将运算结果放入栈中,依次进行直到表达式结束。
如上述的后缀表达式先将a 和b 放入栈中,然后碰到操作符“+”,则从栈中弹出a 和b 进行a+b 的运算,并将其结果d(假设为d)放入栈中,然后再将c 放入栈中,最后是操作符“-”,所以再弹出d和c 进行d-c 运算,并将其结果再次放入栈中,此时表达式结束,则栈中的元素值就是该表达式最后的运算结果。
实验六 蛋白质家族序列模式及多序列比对
实验六、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的构建(3学时)目的:1、了解蛋白质序列模式二级数据库的结构、内容及基本使用方法。
2、了解多序列比对工具ClustalW/X的使用方法并学习对比对结果进行编辑与分析。
3、学习如何构建系统进化树。
内容:一、蛋白质功能位点数据库PROSITE、蛋白质序列指纹图谱数据库Prints的内容、结构及使用。
1、熟悉PROSITE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从生物学院-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课件下载处下载最新的课程相关内容.rar,解包后打开实验数据-实验二中的CBI EMBL format_P02753,找到Database cross-references项中的PROSITE,点击PS00213的链接。
则显示PROSITE数据库中Lipocalin 模式(AC号为PS00213)的记录信息。
利用网上的PROSITE user manual(/prosite/prosuser.html#convent36)理解每一个字段及内容的含义。
回答问题:A、L ipocalin pattern的长度是多少?B、请解释/TAXO-RANGE=??EP?的含义。
C、分别解释NR字段中三行数据的含义。
D、Q28133蛋白(ALL2_BOVIN)是否符合此pattern?E、Is this a good pattern? Why?2、PROSITE数据库的检索。
ExPaSy(/prosite/) 及SRS(,)都提供了对PROSITE数据库的检索服务。
可以通过AC、ID、description、author等信息进行数据库检索,你还可以通过各序列数据库中的交叉引用链接(cross-references or xref等)找到相应的PROSITE pattern, profile or rules 信息。
ScanProsite工具(/tools/scanprosite/)则可以分析查询序列中可能包含的序列模式或序列谱,以作为进一步鉴定的基础。
S6实验六 植物茎尖的培养(理论)
实验六植物茎尖培养(理论)病毒对寄主植物可造成毁灭性危害,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全株死亡。
潜隐性病毒侵染植物造成症状不明显的慢性危害,不易被发现,尤其危险。
国内外解决作物病虫害的有效途径是培育无病毒苗,实施农作物无病毒化栽培。
所谓“无病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因此,培育无病毒母株,是获得无病毒苗的根本途径。
一、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危害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病毒侵染植物叶片后即增殖并向附近细胞转移,尽管速度很慢,但经过一段时间,叶片内病毒浓度达到一定量而到达韧皮部。
1943年,White首先发现已感染的烟草植株生长点附近烟草花叶病毒浓度很低,甚至没有。
1948—1949年,Holmes和Masset等证实了病毒的分布随植株不同部位和年龄而异。
★老叶和成熟的组织中病毒含量高★幼嫩和未成熟的组织及器官中病毒含量较低★根尖、茎尖点约0.1~1mm区域中几乎不含病毒病毒的传播:筛管组织、胞间连丝、营养体及刀具、土壤茎尖分生组织无分化,没有维管组织。
2、病毒的危害已发现的植物病毒超过500种,草莓病毒曾使日本草莓的产量严重下降,品质退化。
★病毒危害极大★不能通过化学杀菌和抗生素进行防治和消除★研究脱毒方法意义重大二、植物脱毒的意义1、能够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任何一种优良品种均需要有一个忠实地保存其遗传性状的繁殖方法。
离体无性繁殖:不会造成性状分离、不会产生退化、避免病虫害的侵染2、快速繁殖品种,使优良品种迅速应用离体繁殖周期短(1~3个月)、不受季节限制、繁殖系数高3、生产无病毒种苗,防止品种退化目前受病毒危害严重影响生产的有:大田作物:马铃薯、甘薯、甘蔗、烟草蔬菜:白菜、大蒜、葱、番茄、箩卜果树:柑橘、苹果、草莓、香蕉花卉:香石竹、各种菊花、天竺葵、紫罗兰4、节约耕地,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块根、块茎、鳞茎为繁殖器官的作物,每年产品用留作种的比例:大蒜:留种量占产量的五到八分之一;马铃薯:留种量占产量的十分之一;贝母:留种量占产量的三分之一。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目录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实验二园艺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实验三自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四异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实验五园艺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实验六园艺植物基因组DNA及总RNA提取技术实验七化学诱变染色体加倍及其鉴定实验八果树杂交后代的鉴选实验九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园艺植物同功酶实验十植物抗寒性鉴定实验十一大白菜的产量构成性状的品种间和品种内变异实验十二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选择育种计划的制定实验十三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四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常规品种育种计划制定实验十五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杂种一代育种计划制定实验一果树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果树种质资源圃,学习园艺植物——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方法,从现有的资源中发掘优良的地方品种和类型,以及本地特色的野生果树资源,为生产提供有直接经济栽培价值的材料,或为育种及利用做砧木或商品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材料。
加深认识种质资源调查对栽培、育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实验说明** *果树种质资源是果树品种选育工作中所采用的原始材料,包括野生类型、半野生类型、栽培类型以及人工创造的育种材料。
育种的成就取得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收集种质资源的丰富程度,研究是否深入,优良性状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用途。
正确地选择和适当地利用当地种质资源对创造新品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提高育种的水平和效能,必须首先进行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这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
果树资源的调查,主要包括地方品种和野生果树。
地方品种是在一定地区的栽培品种,它们是在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没有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改进,但它们对当地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当地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同时它们有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果树选种的重要原始材料。
但是,随着品种生产规模化栽培,使得有些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果树资源濒临灭绝,因此通过资源调查,挽救保存地方品种是防止种质散失的重要任务。
实验六 静态法测定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总交换容量
量。
R(=NHCl)2+Na2SO4=R(=NH)2SO4+2NaCl
滴定流出液中Cl-含量来测定其总交换容量。
三、试剂与器材
1、试剂: 1mol/L NaOH、1mol/L HCl、0.1NNaOH标准溶液、0.1
NHCl标准溶液、甲基橙指示剂、732型阳离子交换树 脂 2、器材: 酸式滴定管、精密天平、烘箱、烧杯、量筒、布氏漏斗及抽 滤装置、250ml三角瓶
蛋白质的多电荷与多个交换中心结合
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常用预处理方法有:
物理处理:水洗、过筛,去杂,以获得粒度均匀的树脂颗 粒;
化学处理:转型(氢型或钠型)
阳离子树脂(中性): 酸(水)—碱(水)—酸(水)
阴离子树脂 :
碱(水)—酸(水)—碱(水)
实验内容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实验加深对离子交换树脂的重要性能之一—总交换
实验六 静态法测定阳离子交换树脂的 总交换容量
概述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功能基的网状 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由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 状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团和功能基团上 带有相反电荷的可交换离子三部分构成。
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和两性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基体的组成
总交换容量(meq/克干树脂)
总交换容量(meq/克干树脂)= 50N1 5N2V2 G(1W )
其中:G―――湿树脂总量(克) W―――树脂含水量 N1―――0.1N V2―――0.1N HCl标准溶液的用量(mL)
w% w1 w2 100% w1
2.静态法测定732离交树脂交换量
(1)精确称取处理好并抽干的氢型阳离子树脂 1克,1 05℃下烘干至恒重,按下式计算含水量
幼儿园树木科学研究报告
幼儿园树木科学研究报告引言树木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还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科学研究树木,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和珍惜自然环境,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报告以我校幼儿园的树木科学研究为例,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方法、发现和成果。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们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观察能力。
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步骤:1. 选择观察对象:我们在幼儿园内选择了几棵代表性的树木,包括柳树、松树和槐树,以便让幼儿们在观察和实践中得到全面的树木知识。
2. 观察树木的外部特征:幼儿们通过肉眼观察,记录树木的树皮、树干、树枝、叶子和花朵等外部特征,以便了解树木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状态。
3. 实地调查和采样:我们带领幼儿们走进树林,在树木周围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
幼儿们使用放大镜观察树木的细节结构,并采集树叶、树皮和树干等样本,以便后续的实验和研究。
4. 树木实验:在实验室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树木实验,例如观察和记录树木吸水的现象和过程,了解树木的光合作用等。
通过这些实验,幼儿们不仅对树木的生命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研究发现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重要发现:1. 不同类别的树木拥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和生长习性。
柳树的树皮光滑,叶子细长而柔软;松树的树干呈红褐色,叶子是针状的;槐树的树干有明显的皱纹,叶子是扁平的。
2. 树木的年轮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年龄和生长环境。
幼儿们通过仔细观察树木的树干横截面,发现了年轮的存在,并从中读取了有关树木生长历程的信息。
3. 树木的根系是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树木的根系,幼儿们了解到树木通过地下的根系吸取水分和养分,同时支撑树木的生长与稳定。
研究成果本次研究不仅让幼儿们在观察和实践中学到了丰富的树木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意识和观察能力。
树木学实验报告模版
树木学实验报告模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和探究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相关特性,通过观察和测量,掌握树木的生长规律,并分析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实验原理树木的生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光照:树木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制造生长所需的能量。
2. 水分:水分供给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它通过根系吸收并运送到树木的其他部分。
3.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树木的生理代谢和生长。
4. 土壤:土壤的质地、肥力和水分状况对树木的生长影响较大。
实验设备和材料1. 树木样本:选择几棵不同种类的树木作为研究对象。
2. 测量工具:尺子、测量带等。
3. 光照仪:用于测量树木所处位置的光照强度。
4. 环境温度计:用于测量树木所处环境的温度。
5. 土壤采样工具:用于采集树木周围土壤的样本。
实验步骤1. 选择几棵树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它们标记。
2. 测量每棵树木的高度、直径和树冠直径,并记录下来。
3. 使用光照仪测量每棵树木所处位置的光照强度,并记录下来。
4. 使用环境温度计测量每棵树木所处环境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采集每棵树木周围的土壤样本,并进行土壤质地和湿度的分析。
6. 将测量数据整理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树木的生长高度与其年龄呈正相关:随着树木的生长年龄增加,其高度也逐渐增加。
2. 树木的生长速度随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光照充足的地方,树木生长迅速;光照不足的地方,树木生长较慢。
3. 不同种类的树木对土壤要求不同:一些树种对土壤含水量要求较高,而一些树种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树木的生长规律、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然而,本实验只针对了少数树木样本进行了研究,因此在得出结论时需要注意样本的局限性。
此外,实验过程中的测量误差和影响因素也需要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总结树木学实验是对树木生长过程和相关特性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本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树木的生长规律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实验6-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六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1、实验目的探究菌株在碳源同化、氮源利用、乙醇发酵和抗生素效价分析等方面不同的生长特性,观察并简要分析不同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2、实验过程简述2.1 培养基与试剂准备2.1.1碳源同化培养基准备碳源为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棉籽糖、蜜二糖、纤维二糖、海藻糖、松三糖、可溶性淀粉、α-甲基葡萄糖苷的YNB 培养基,放入一根杜氏管。
2.1.2氮源同化培养基准备氮源为硫酸铵,尿素,蛋白胨,硝酸钾,无氮源YNB 的固体、液体培养基。
2.1.3 乙醇发酵用种子培养基:YPD 培养基2.1.4乙醇发酵用发酵培养基葡萄糖,酵母粉,蛋白胨,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
2.1.5抗生素效价测定用培养基:LB 培养基2.1.6青霉素:用pH 6.0 磷酸缓冲液配制,浓度为100 mg/ml,0.22μm 孔径过滤灭菌。
2.2 微生物的碳源同化和发酵1、从菌体斜面接一环菌于1 ml 无菌水中,室温静置2 h。
2、取200 μl 菌悬液,分别转接于含杜氏管的小试管中,静置培养48 h。
3、每24 h 观察记录生长和产气情况。
4、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不同菌株对不同碳源的同化或发酵。
2.3 微生物的氮源利用1、从菌体斜面接一环菌于1 ml 无菌水中,室温静置2 h。
2、取200μl 菌悬液,分别转接于上述培养基小试管中,30℃或37℃静置培养48 h。
3、各取20μl 菌悬液,分别划线于不同氮源的固体平板上,待菌液被吸收后,培养皿倒置,静置培养48 h。
4、每24 h 观察记录生长情况,48 h 测定液体培养物的OD 600。
5、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不同菌株对不同氮源的利用能力或偏好性。
2.4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1、种子液培养:将酿酒酵母从菌种斜面上接一接种环至YPD 种子培养基中,30℃,200rpm,培养18 h。
2、乙醇发酵:按照10%(v/v)的比例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接入100 ml 发酵培养基中,用无菌塑料布将封口密封,30℃,静置培养,每24 h 手摇1 次,发酵3-4 d。
实验六角规测树
实验六 角规测树一、目的1、 理解角规测树原理,掌握角规的测树方法。
2、 掌握角规点抽样结合标准表求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3、 掌握角规控制检尺结合形高表求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钢卷尺、测高器、布卷尺、角规、粉笔,数量各1。
三、实验内容(一) 角规的练习和使用每组的每位同学练习使用角规,体会相割,相余、相切。
对于难以判断的树木,用布卷尺测距离S ,与树木的样圆半径R 相比(gF 50D ),S<R 则相割,等于则相切,大于则相离。
(二) 角规点抽样结合标准表求算林分蓄积量(前4步为外业,用表一记录)1、 踏查全林,了解林分情况,在林内典型选取或随机抽样确定几个测点。
注意:点不要选在林缘附近。
2、 根据林分平均胸径大小,选择合适的角规常数,本次实习用1.0的角规常数。
3、 分别站在几个点上用角规绕测,注意每个点务必正反测两周,计数株数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
(本次实习至少用三个角规点)4、 实测林分平均高:方法是在林分内选测3-6株接近林分平均直径的林木的树高,取算术平均值(本次测6株树高)。
5、 同标准表法和平均实验形数法计算每公顷林分蓄积量(内业)。
(标准表的数据采用课本P55的杉木标准表;平均实验形数用0.43)。
(三) 角规控制检尺结合形高表求林分蓄积量(外业用表格二)1、 角规控制检尺不需求林分平均高,它只是要求在每一个测点上绕测时,对那些相割和相余的林木要实测胸径,确定所属径阶,并按径阶记录其计数株数,然后分别每一个样点计算蓄积量。
(外业)(本次实习我们用两个角规点) 2、 计算林分蓄积量(内业)以某点为例:首先由该样点的各个径阶值从形高表中(或一元材积表)查出各个径阶的形高,然后计算各个径阶的材积合计,再累计求和求得该样点的每公顷蓄积量。
若在林分内绕测了n 个样点,则取n 个样点的平均值作为该林分的蓄积量。
(形高表从课本134页的一元材积表中导出,要求附在实验报告里面。
实验六+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实验六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实验六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茎的初生结构是由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所产生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单子叶植物茎一般不具有形成层,仅有初生结构。
茎的次生结构是由侧生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所形成的,产生次生结构的过程叫次生生长。
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类似于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次生结构。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2.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3.掌握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次生结构。
4.了解裸子植物茎的结构。
二、仪器、药品与材料( 一) 实验材料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蚕豆(Vicia faba L.) 、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 、玉米(Zea mays L.) 、水稻(Oryza sativa L.) 的茎椴树属(Tilia ) 茎横切片,黑松(Pinus thunbergiana Franco) 茎横切面,黑松木材三切面。
( 二) 仪器与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培养皿、滴管。
( 三) 试剂40%盐酸、5%间苯三酚。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由顶端分生组织所产生。
取向日葵幼茎横切片,观察如下结构(图10-1):,(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维管束,(, 髓,(, 髓射线观察蚕豆幼茎、南瓜等葫芦科植物茎的横切面,注意维管束的区别。
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为有限维管束,维管束中没有形成层,因此只具有初生结构。
由于禾本科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重要的一大类,本实验以禾本科玉米茎的结构为观察对象,了解单子叶植物的结构特点。
,( 表皮,( 基本组织,( 维管束3.1 木质部3.2 维管束鞘取水稻茎的横切面加以观察,注意与玉米茎的横切面相比较( 三) 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次生结构取三年生以上的椴树属茎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下各部分的结构(图11-,( 表皮多数已脱落,有时仅有残余部分存在,可根据表皮细胞上厚厚的角质层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树
一.
1、参考工程shiyan6_1,请将其完善以实现树的基本运算。
若有一二叉树的括号表示为:A(B(D,E(H(J,K(L,M(,N))),)),C(F,G(,I)))。
设计一个主程序实现如下功能,
(1)用二叉链表创建这棵二叉树T。
(2)输出二叉树T。
(3)分别输出二叉树T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的序列。
(4)输出‘H’结点的左、右孩子结点值。
(5)输出二叉树T的深度。
(6)输出二叉树T的宽度。
(7)输出二叉树T的结点个数。
(8)输出二叉树T的叶子结点个数。
return (num1+num2+1);
}
}
3【运行截图】
二.
1 、编写工程shiyan6_2,实现构造一棵哈夫曼树,输出对应的哈夫曼编码和译码的算法。
并对下表的数据进行验证。
2【运行代码】
【运行结果截图】
三【个人总结】
每次编程的时候都是一种煎熬,编的时候写代码改错。
调试,尤其在调试的时候,会让你原本很好的心情一下子会变得很糟很糟,一次一次的调一次一次的不给运行,真的有想把电脑砸了的冲动,但我还是静下心来一次一次的调试一次一次的改错,忍着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坚持下去,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在一次一
次的调试几乎绝望的时候当突然看到看个黑色屏幕时心情,一下子就豁然了,一切一切的付出都值得,编完收拾东西吃出好好的奖励自己一下,好好的吃一顿,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只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胜利属于坚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