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与功能对等理论

合集下载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德国的卡塔琳娜·莱思(K.Reiss)、汉斯·弗米尔(H.J.Vermeer)、贾斯特·霍斯一曼特瑞(J.H.Manttari)以及克里丝汀·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此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译文功能,因此本文将借用此理论来解释编译现象。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以下概述后三种论说,即翻译行动论、目的论及以翻译为本的语篇分析理论。

翻译行动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是霍斯-曼特瑞于80年代提出来的(Munday 2001:77)。

该理论把翻译视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动。

这种行动所涉及的参与者有:行动的发起者(the initiator)、委托者(the commissioner)、原文产生者(the ST producer)、译文产生者(the TT producer)、译文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文接受者(the TT receiver)。

翻译理论好比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个环节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目的,并关联到下一环节。

翻译行动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因此,译文的形式并非照搬原文模式,而是取决于其是否在译语文化中合理地为其功能服务。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Munday 2001:78—79)。

Skopos是希腊语,意指“目的”,其主要概念是,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规则就是“目的规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

弗米尔认为,翻译的结果是译文,但译者必须清楚地了解翻译的目的与译文功能,才能做好翻译工作,产生出理想的译作。

后来莱思与弗米尔在合著的《翻译的理论基础》(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84)一书中,指出了目的论的具体准则(Munday 2001:78—79):(1)译文(TT)决定于其目的(determined by its skopos);(2)译文为目标语文化社会提供信息,其关注点是把源语语言文化信息转换为目标语语言文化信息;(3)译文不提供模棱两可的信息;(4)译文必须能自圆其说(internally coherent);(5)译文不得与原文相悖(coherent with the ST);(6)上述所列五条准则的顺序表明其重要性的先后顺序,而所有准则都受目的论之支配。

功能对等论与目的论之比较

功能对等论与目的论之比较

功能对等论与目的论之比较王振平;夏琴【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12【摘要】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两种翻译理论,各有特点。

文章分析了两理论的相同之处,并从译者地位、原文地位、翻译标准、对文化因素的态度、翻译过程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等角度分析了两理论的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说明目的论是翻译理论的一种新的尝试,丰富了翻译理论,使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研究语言本身,是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Nida' s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the "skopos theory" of the Ger- man functional school are two different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Comparisons are made in this paper concern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 The difference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or, the role of the original text,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attitude to cultural factors,and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With comparis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kopos theory is a new method for translation,which is a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总页数】4页(P61-64)【作者】王振平;夏琴【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相关文献】1."目的论"与"功能对等论"比较 [J], 朱浩彤2.功能对等翻译论与功能翻译目的论比较研究 [J], 杨司桂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J], 范德瑞4.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的对比分析 [J], 黄蔚5.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J], 范德瑞[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影《唐顿庄园》字幕翻译的功能对等简析

电影《唐顿庄园》字幕翻译的功能对等简析

电影《唐顿庄园》字幕翻译的功能对等简析一、本文概述《电影《唐顿庄园》字幕翻译的功能对等简析》一文旨在深入探讨电影《唐顿庄园》字幕翻译在实现功能对等方面的表现。

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实现与原文在源语言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需要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考虑到字幕的显示时间、观众的阅读速度、文化背景等因素,以实现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影《唐顿庄园》的背景和字幕翻译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接着,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详细分析了电影字幕翻译在实现功能对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文章总结了电影字幕翻译的功能对等原则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功能对等原则进行翻译,从而提高字幕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二、字幕翻译与功能对等理论字幕翻译,作为电影翻译的一种独特形式,要求译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准确地传达原片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同时保持原片的节奏和氛围。

这一特性使得字幕翻译在翻译策略和方法上与其他形式的翻译有着显著的区别。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强调翻译应以实现源语和目的语在信息功能、交际功能、表达功能上的对等为主要目标。

这一理论为字幕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审美需求等因素,以实现源语和目的语在功能上的对等。

在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义对等。

字幕翻译需要准确地传达原片的语义信息,确保观众能够正确理解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

风格对等。

字幕翻译应尽可能地保持原片的风格和语气,以体现原片的特色和魅力。

文化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 目的论 刘佳辉

功能对等理论 目的论 刘佳辉

2.三大原则 skopos rule 目的原则 >coherence rule 连贯性原则>fidelity 忠实性原则 这三条原则的关系是: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而这二者服从于目的原则,如果翻译的 目的要求改变原文功能,译文的标准就不再是与原文文本的语际间的连贯而是合适或符合 翻译目的,如果翻译目的要求语内不连贯,则语际连贯规则不再有效。忠实的程度和形式 宏观上取决于翻译目的的要求,忠实规则要服从于目的规则。如果翻译目的要求译文文本 再现原文文本的特点、风貌,那么忠实规则与目的规则相符合。译者会尽最大努力去再现 原文的风格、内容及特点。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information instead of the direct form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receptor and the target text should generally be equivalent to that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receptor and the source text. 奈达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是不求文 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要求在意义上 和风格上都贴近原作,这相当于中国翻译论中的既“达意”又“传神”。与我国 的“神似”说不谋而合,简单粗暴地说就是:别被禁锢在字字句句里,翻得 对不对味是关键。
Successful translation
1.有目共赏—上海电视机
Shanghai TV -- Seeing is believing
译文套用了英文谚语“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符合广告英语的口语化语气, 容易引起疑问读者的兴趣。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Hans Vermeer “功能理论”与“目的论”

关于功能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德国的卡塔琳娜·莱思(K.Reiss)、汉斯·弗米尔(H.J.Vermeer)、贾斯特·霍斯一曼特瑞(J.H.Manttari)以及克里丝汀·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此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译文功能,因此本文将借用此理论来解释编译现象。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以下概述后三种论说,即翻译行动论、目的论及以翻译为本的语篇分析理论。

翻译行动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是霍斯-曼特瑞于80年代提出来的(Munday 2001:77)。

该理论把翻译视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动。

这种行动所涉及的参与者有:行动的发起者(the initiator)、委托者(the commissioner)、原文产生者(the ST producer)、译文产生者(the TT producer)、译文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文接受者(the TT receiver)。

翻译理论好比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个环节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目的,并关联到下一环节。

翻译行动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因此,译文的形式并非照搬原文模式,而是取决于其是否在译语文化中合理地为其功能服务。

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

(Munday 2001:78—79)。

Skopos是希腊语,意指“目的”,其主要概念是,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规则就是“目的规则”,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

弗米尔认为,翻译的结果是译文,但译者必须清楚地了解翻译的目的与译文功能,才能做好翻译工作,产生出理想的译作。

后来莱思与弗米尔在合著的《翻译的理论基础》(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1984)一书中,指出了目的论的具体准则(Munday 2001:78—79):(1)译文(TT)决定于其目的(determined by its skopos);(2)译文为目标语文化社会提供信息,其关注点是把源语语言文化信息转换为目标语语言文化信息;(3)译文不提供模棱两可的信息;(4)译文必须能自圆其说(internally coherent);(5)译文不得与原文相悖(coherent with the ST);(6)上述所列五条准则的顺序表明其重要性的先后顺序,而所有准则都受目的论之支配。

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翻译标准比较

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翻译标准比较

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翻译标准比较作者:沙磊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2期摘要: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论是两种翻译理论。

两种理论产生于不同实践背景,两者也就有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式说明目的论是一种新的而且更实用的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指导意义更强。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翻译标准一、功能对等理论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指出动态对等是“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 nce to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与原语信息最贴近而又自然的对语)”,强调译文与原文的高度相似。

后来他将动态对等”理论修改为“功能对等”,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但“功能对等”理论始终寻求语言之间、文化之间的对等,奈达认为只有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量,才能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可见始终无法摆脱原文的束缚。

[1]二、目的论目的论则提出了三条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目的原则。

忠实原则服从连贯原则,二者又都服从目的原则,如果翻译目的要求改变原文功能,那么原文的标准就不是原文文本的连贯而是符合原文翻译目的的标准。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以及读者的知识背景等对原文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增删、改写等,以求达到其翻译初衷。

[2]三、翻译标准比较1.从译者地位看奈达认为“译者作为信息的第二源,其作用主要是向读者传达原作者的意旨”,译者不能将个人想法带进译文。

而目的论则允许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决定译文对原语文本的忠实程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自主性,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及读者的知识背景对译文进行处理,以达到翻译初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按对等理论翻译就译成“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众所周知,我国一直在争取世界各国承认我们是全面的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国家,如果译成“socialist market economy”就等于承认我国实行的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因此不能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全面市场经济的待遇。

功能目的论

功能目的论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关键词: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目的论差异性论文摘要: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迭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著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

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一“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一、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

因此,在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映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

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一致。

将读者客观反映作为衡量译品好坏的标准。

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

其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yandLimitationsinTranslationCir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不久以后,其学生汉斯・弗美尔(HansVermeer)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

浅析的“功能对等”理论

浅析的“功能对等”理论

浅析的“功能对等”理论一、概述“功能对等”理论,又称为“动态对等”或“功能等效”,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在翻译过程中,应追求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功能上的对等,而非字面上的直译。

换句话说,翻译的目的在于传达原文的含义、风格、文体等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阅读体验。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应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的自然性和流畅性,追求在语义和风格上的对等,而非形式上的对等。

奈达认为,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损失,翻译者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这些损失,使译文尽可能地接近原文。

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它提醒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实际功能,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对等。

同时,该理论也鼓励翻译者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注重实际效果和读者体验的翻译理论,它为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1. 介绍“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概念“功能对等”理论,又称为“动态对等”或“功能等效”,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翻译理论核心。

该理论主张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应以实现源语信息的同等功能为目标,而非追求形式上的逐字逐句对应。

功能对等强调译文的读者应能像阅读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译文,即译文应产生与原文相似的反应。

在奈达看来,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复制原文的词汇和结构。

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在于实现交际功能,译文必须能够在译语环境中产生与原文在源语环境中相同的效果。

这种对等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功能上的,它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表达习惯,使译文在语义、风格、文体等方面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直译”与“意译”的对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翻译观念。

它强调翻译应以实现交际功能为最高准则,而非简单地追求文字上的对应。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

浅谈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的差异性论文摘要: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迭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着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

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一“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一、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理论是美国着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

因此,在中国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

“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映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

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一致。

将读者客观反映作为衡量译品好坏的标准。

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

其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yandLimitationsinTranslati onCir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不久以后,其学生汉斯·弗美尔(HansVermeer)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翻译活动应以功能为导向,强调翻译过程中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者的需求。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 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强调翻译活动的目的性。

根据目的论,翻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满足目标语言接受者的需求。

2. 功能对等:功能对等是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原则,主张翻译过程中应追求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功能上的对等。

功能对等强调翻译的实用性,关注翻译在目标语言环境中的实际效果。

3. 文化适应性: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确保翻译内容在目标语言文化中具有可接受性。

这要求翻译者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4. 读者导向: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关注目标语言接受者的需求,以读者为导向。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知识背景、文化素养和阅读习惯,以确保翻译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5. 翻译策略多样化:功能翻译理论鼓励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翻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特点以及目标读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有助于翻译者提高翻译质量,使翻译内容更符合目标语言接受者的需求。

同时,功能翻译理论也为翻译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人才。

功能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功能翻译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而且在翻译实践中也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桥梁的作用愈发显著。

功能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翻译的目的,从而提高翻译的效率和效果。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而根据功能主义目的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避 免误解,应将“龙”直接译为“dragon”。例如,“我们的产品是龙牌的”可译 为“Our product is made by dragon brand”。这样的翻译方式更加直接和清 晰,符合商务英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要求。
五、结论
通过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两 种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们都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 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和处理方式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在未来的翻 译实践中,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两种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能 力。
2、应用实例分析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两种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例如,“龙”在中国 文化中具有神圣、吉祥的含义,而在西方文化中则被视为邪恶的象征。根据奈达 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将含有“龙”的中文词汇翻译成英文时,应寻找与“龙”最 接近的等价物。例如,“龙井茶”可译为“Longjing tea”,“龙须面”可译为 “Dragon Beard Noodles”。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学 者提出,翻译中的对等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等同,而是基于一定语境和文化背景的 相对对等。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将动态对等理念融入到功能对等理论中,强调译 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灵活调整,以实现原文与译文在更高层次上 的对等。
总的来说,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为译者提供了 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翻译问题。在追求原文与译文功能对等的过程中,译者需 不断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差异,并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和文化背景进行灵活调整, 以确保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理解和感受。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我们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的对比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的对比分析

翻译理论能够加深译者对翻译现象的认识,对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在西方纷繁众多的理论中,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德国功能派提出的“目的论”是最明亮的两座灯塔。

本文拟对这两种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结合具体翻译实例,探索两者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期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做到对症下药,更好地发挥两者的指导意义。

1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论概述1.1功能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理论,后来又改为“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侧重于达到语言功能的对等,即译文要能使译文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的感受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产生的感受相似(Nida ,1964:164)。

奈达使人们从直译和意译的辩论中解放出来,将众人的焦点聚集在效果的对等上,解决了直译和意译之间似乎无法调和的矛盾。

因此,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1.2目的论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凯瑟琳娜·莱斯于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后来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继续发展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了目的论。

目的论的主要内容是目的、连贯和忠实三个原则,其中目的原则的作用最为重要,也就是说,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Nord ,2001:27)。

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文本中心论”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等”不再是评判翻译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译本实现翻译活动目的的充分性。

2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的相似之处2.1结合语言功能虽然功能对等理论和目的论分属不同流派,但仍存在互通之处。

功能对等理论将翻译和语言功能相结合。

奈达认为,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差异巨大,原文和译文之间不可能一一对应,但是功能上的对等却是可以达成的目标。

例如钱钟书先生将“吃一堑,长一智”译成“A fall in a pit;A gain in your wit ”就是一个绝佳范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

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

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

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

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

”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

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

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

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

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

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和原文的关系大体相同。同时奈达定义动态对等为 “对 源 语 信 息 最 贴 近 的 自 然 对 等 ”[2]166;随 后 正 式 定 义 为 一 种 “将 源 语 信 息 转 入 译 语 ,使 译 文 读 者 反 应 与 原文读者反应基本相似 的 翻 译 性 质”;1969 年,奈 达 把 动 态 对 等 改 为 功 能 对 等 ,并 提 出 对 等 是 多 层 次 的 : 这里的“对等”不 可 理 解 为 “等 同 ”,不 可 曲 解 为 译 文 与 原 文 效 果 完 全 一 致 ;这 里 的 “对 等 ”可 解 为 “近 似 ”, 是 不 同 程 度 上 对 功 能 等 同 的 近 似[3]87。
三、奈达功能 对 等 理 论 与 功 能 主 义是受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
类 语 言 学 的 直 接 影 响 ,后 期 奈 达 把 四 、五 十 年 代 美 国 流行的句法结构 分 析 法、语 义 成 分 分 析 法 及 乔 姆 斯
收稿日期:20190219;修订日期:20190320 作 者 简 介 :范 德 瑞 (1986- ),女 ,山 西 临 汾 人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临 汾 学 院 外 语 系 讲 师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方 面 的 研 究 。
二 、奈 达 功 能 对 等 理 论 与 功 能 主 义 目 的 论 简 介
功 能 对 等 的 前 身 其 实 是 动 态 对 等,它 是 由 美 国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 译 理 论 学 家 尤 金 · 奈 达 提 出 的。他以《圣经》翻 译 为 基 础,融 合 了 美 国 结 构 主 义 语 言 学 、社 会 语 言 学 、符 号 学 、信 息 学 ,交 际 学 等 并 不 断完善。动态对等 首 先 在 奈 达 的 著 作 《翻 译 科 学 探 索》中提出,指出 两 种 不 同 的 对 等:形 式 对 等 和 动 态 对等,前者主要注 重 信 息 本 身,“尽 量 从 字 面 上 和 意 义 上 传 达 原 文 形 式 和 内 容 ”[2]159;后 者 则 注 重 效 果 相 当,从而使译文读 者 和 译 文 之 间 的 关 系 与 原 文 读 者

_目的论_与_功能对等论_比较

_目的论_与_功能对等论_比较

收稿日期:2006-07-26作者简介:朱浩彤(1970-),女,安徽阜阳人,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目的论0与/功能对等论0比较朱浩彤(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外语教学部,福建福州 350004)摘要: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目的论0和美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奈达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论0有其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

本文试从两者的/同0入手,着重谈二者的/异0。

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旨在说明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后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后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关键词:/目的论0;/功能对等论0;比较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6)04-0112-05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Skopostheory 0and/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0ZH U Hao -tong(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Basic College of M edicine,Fujian M edical Universi ty,Fuzhou,Fujian 350004,Chi na)Abstract :Skopostheory,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German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and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the core theory of Eugene A.Nida (American linguistic-oriented trans -lation theorist),have their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ssimilarities.This paper will firstly deal with theirsimilarities,and then try to focus on their dissimilariti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two theories is toshow that the former,getting rid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latter to some degree,studying translation froma multi-dimentional perspective,is a great breakthrough and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latter.Key words :/skopostheory 0;/func 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0;comparison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各种翻译理论争妍斗艳,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国外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新探索

国外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新探索

国外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新探索功能对等理论(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是翻译研究中的一种理论框架,为译者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处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该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信息的功能等效传达,旨在确保翻译的成果与原文在功能上是等效的,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语言形式上的对等。

自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以来,在国外学者的引领下,逐渐有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新探索,并讨论其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影响。

首先,一些学者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和细化。

例如,Andrew Chesterman提出了"built-in"模式的翻译原则,主张翻译过程应该将目标文本建立在当前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以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

而Hans J. Vermeer则提出了"skopostheorie"(目的论)的概念,强调翻译的目的是根据特定的翻译任务和目标读者来确定的。

这些新的探索深化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功能对等理论也受到了认知翻译学的影响,启发了一些学者在翻译中注重思维和认知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Monica Bisiada等人研究了翻译中的思维过程,探索了翻译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策略和决策。

通过认知翻译学的视角,这些学者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强调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认知平衡过程,翻译者需要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考虑信息传达的功能等效。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还将功能对等理论与其他翻译理论进行了整合。

例如,Christian Nord将功能对等理论与动态对等理论结合,提出了目标导向翻译的概念,主张翻译过程应该以目标文本的功能为导向,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实现功能等效。

此外,Anthony Pym将功能对等理论与交际行为理论结合,探索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传达的策略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

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

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

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手中,因此翻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

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

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

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

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

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

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

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简介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

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

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

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

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 ,P63) 。

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

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

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

”(刘宓庆,1998 ,P122)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

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

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

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

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Eugene Nida "Dynamic equivalence" (o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conveys the essential thought expressed in a source text — if necessary, at the expense of literality, original sememe and word order, the source text's active vs. passive voice, etc.Because dynamic equivalence eschews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favor of a more natural render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it is sometimes used when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riginal目的论的贡献弗美尔(Vermeer 1989: 186)宣称,目的论有三点贡献:(1)这个理论把经常遭到否认的事实明确地提了出来,让人意识到其存在;(2)“(应)由任务决定目的”这个概念,扩大了翻译的可能性,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替译者松了绑,让他们不必局限于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因而常常是毫无意义的直译;(3)它把译者的责任列入了议程,并且扩大了其责任范围,指出其译文必须发挥预期的功能,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

目的论引起的争议(1)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有其目的; (2)并非所有的翻译都有其目的; (3)功能方法逾越了翻译目的的限制; (4)目的论不是一个独创的理论; (5)功能翻译理论不是建立在经验发现基础之上的; (6)功能翻译理论会产生惟命是从的译者; (7)功能翻译理论不尊重原作; (8)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编译理论; (9)功能翻译理论不适合文学翻译;(10)功能翻译理论以文化相对论为特征。

功能对等论在翻译史上是同等效果论的变体。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

1790 年,他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为“好的翻译”下了一个定义:“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晰的领悟,强烈的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1 ]33。

这就是说,好的译文应该能够在不同语言社会里和原作产生同等效果,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尔在1896年的《翻译艺术》一书中称之为comparable effect (效果相等) 。

[ 2 ]54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道:“Dynamic equivalence is therefore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ecep2tors of the message in the recep tor language respond toit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 tors in thesource langu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