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题卷 含答案
2.3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3.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①④③⑥⑤⑦C.①②④③⑥⑤⑦D.②①④③⑥⑦⑤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⑦③②⑤④⑥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7.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增加氧气的质量B.节省双氧水的质量C.提高氧气的质量D.使双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气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B.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C.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氧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入药品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试管口处的棉花是用于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C.气体集满后,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D.收集完成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0.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液态空气分离出氧气是分解反应B.空气中氮气占空气质量分数的78%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气D.CO2浓度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但不是化学变化B.硫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氯酸钾是一种黑色的固体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12.下列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B.C.D.13.下列依次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性质实验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制备B.收集C.验满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4.下列依次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性质实验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制备B.收集C.验满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5.下图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C.收集气体D.验满16.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取用高锰酸钾时将其送入试管底部,目的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B.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药品进入导管C.等到导管排出的气泡均匀时再开始收集,目的是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D.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目的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1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在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1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反应后其质量和性质不发生变化C.制取氧气时,催化剂可以增加氧气的质量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19.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A.速率加快,生成氧气量不变B.速率加快,生成氧气增多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不生成氧气20.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21.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A.1种B.2种C.3种D.4种2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B.排水法收集氧气C.验满D.存放氧气2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一单元卷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假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课上,老师为了使大家对“化学变化〞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又给大家补充了“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大家发现在实验过程中:“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了白色粉末.〞其中能够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的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镁带不断减少 D.生成白色粉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有其他〔新的〕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选项A、B、C 均是描述了镁条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而选项D有白色粉末生成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特征的理解,对于新物质的生成的判断是建立在颜色等现象变化根底上的,要通过现象的变化分析物质发生的变化的实质.3.以下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锥形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首先知道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垫石棉网加热的是烧杯、烧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即可.【解答】解: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不可直接加热,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B正确.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反响,否那么会因热胀冷缩使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D、锥形瓶底面积比拟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根底知识,也是常考题型,希望同学们一定掌握好.4.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中【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局部,外焰温度最高,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而不是白烟,应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色火焰,应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不是实验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此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那么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药品【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左,说明药品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将游码移至0.2g刻度处,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故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应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明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量的药品质量药品时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为了防止管内液体外流,加热时试管不得倾斜B.所盛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C.加热过程中,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D.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自己,但不能对着别人【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考虑此题.【解答】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考前须知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给试管加热要注意预热,否那么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应选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那么会带来一些不平安因素.7.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A.镊子 B.药匙或纸槽C.胶头滴管 D.坩埚钳【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放在管口,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至底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底部.【解答】解: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药品,取用时可使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应选B.【点评】此题很简单,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正确量取17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7mL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应选:B.【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9.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拟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异: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聚沙成塔只是将沙子聚集起来,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铁中的碳不断和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应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以下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汽油燃烧B.铁锅生锈、湿衣服晾干C.铁制成铁钉、水结冰D.牛奶变酸、煤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中【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确实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铁锅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制成铁钉属于物理变化、水结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应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1.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局部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那么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假设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那么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应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12.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A.5.5 g B.5.4 g C.5.0 g D.4.6 g【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5 g﹣0.4 g=4.6 g.应选D.【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 B.均匀地被烧黑C.放置在内馅局部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局部被烧黑最重【考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难度】易【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燃烧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解答】解:因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应选:A.【点评】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放在蜡烛火焰中的火柴梗,在外焰的局部碳化的最明显,即放置在外焰局部被烧黑最重.1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考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如: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解答】解: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说法正确,故A正确;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说法正确,故B正确;C、用嘴尝其味道,说法错误,因为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中毒或受腐蚀,故C错误;D、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说法正确,故D正确.应选C.【点评】了解具备根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根底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根本技能,才能平安、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做完实验后,将剩余的试剂倒回原试剂瓶B.乙在点燃酒精灯时,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丙在取稀盐酸时,在无用量说明的情况下,量取了1﹣2mLD.丁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A、从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去分析;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C、根据药品的取用考前须知考虑;D、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解答】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瓶中药品,故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这样有着火的危险,故错误;C、取稀盐酸时,在没有说明用量的情况下,只取1~2mL,是正确的,故正确;D、直接用手将粉末状药品参加试管中会腐蚀手,还会对药品造成污染,故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5分〕将以下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1〕写出仪器的名称:a c d e f g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响容器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7〕用于过滤液体的仪器是;〔8〕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9〕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10〕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所掌握的仪器的各种性能,对照此题的仪器图示和要求标准解答.【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用于滴加和吸取少量液体的,应用挤压排气装置和储液装置的胶头滴管;〔3〕较大量的反响容器应具有较大的体积,应该是广口装的,是烧杯;〔4〕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应是便于拿取、便于封闭的瓶状装置,是集气瓶;〔5〕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应是较长的棒形装置,是玻璃棒;〔6〕烧杯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在火焰上加热的,底面积较大,防止受热不均炸裂;〔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8〕试管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玻璃仪器;〔9〕铁架台是用于固定和支持仪器,有夹持装置和稳定装置,底座较大;〔10〕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1〕玻璃棒、试管、集气瓶、铁架台、胶头滴管、漏斗;〔2〕f;〔3〕b;〔4〕d;〔5〕a;〔6〕b;〔7〕g;〔8〕c;〔9〕e;〔10〕量筒.【点评】此题对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各种性能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系数小.17.〔14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以下横线上.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可燃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难度】难【专题】化学反响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复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故填: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不可燃属于化学性质.故填: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故填:D.【点评】判断一种性质是否属于化学性质的方法是要分析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一种变化是否属于物理变化的方法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8.〔12分〕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放在桌上,对准手心,瓶口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把试剂瓶放回.【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存放与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故答案为:细口瓶;倒;标签;紧挨;盖紧瓶塞;原处.【点评】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考前须知、掌握常见化学实验根本操作的考前须知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9.〔14分〕写出以下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中药液:〔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6〕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分析】〔1〕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否那么容易使烧杯破裂.〔3〕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是“左物右码〞分析解答.〔5〕根据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的考前须知进行分析解答.〔6〕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那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而造成破裂.〔3〕滴管取用试剂后需要清洗,再吸取其他试剂,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种药液,会污染试剂.〔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如果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那么被称量的物体是质量偏小.〔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应轻轻上下移动试管刷不能用力过猛,用力过猛会造成试管破损.〔6〕实验室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1〕打破试管底部;〔2〕烧杯破裂;〔3〕污染试剂;〔4〕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该物体的实际质量偏小;〔5〕试管破损;〔6〕污染试剂.【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课题3 制取氧气5分钟训练1.氧气制备方法:最早:英人卜利士力加热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仙丹〕制得。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和答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3.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 铁+ 氧气三氧化四铁化合反应B. 硫+ 氧气二氧化硫氧化反应C. 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分解反应D. 碳酸钙+ 盐酸氯化钙+ 水分解反应4.要证明集气瓶内盛的是空气还是氧气,最简单的方法是()A. 测量密度,密度大的是氧气B. 能使细铁丝燃烧的是氧气C. 能跟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氧气D.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5.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6.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7.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作错误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B.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 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D. 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9.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A. B.C. D.10.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 B.C. 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湿法炼铜就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备铜B. 工业获取氧气和氮气的方法是先液化空气,再蒸发出氧气,最后剩下主要是氮气C. 石灰石是实验室和工业制备二氧化碳的重要原料D. 工业上对废金属进行回收的目的仅在于减少资源浪费12.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性质的实验中错误的是()A. 制取B. 收集C. 验满D. 性质1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氧化铜铜+水B.氧气+氢气水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二、实验探究题14.在我省举行的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竞赛中,我市教师设计了下面一个实验并获得大奖,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实验装置】【实验操作】①用一个小集气瓶集满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②将另一个“空”集气瓶倒扣在装氧气的集气瓶上,瓶口相接,等待4﹣5分钟;③然后将上面的“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取下来,再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观察到和步骤①同样的现象.【实验结论及应用】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请你再列举一个能用该结论解释的生活中的现象________;【评价】该实验比课本氨分子运动的实验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反思】纯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之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纯氧.1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下图:(1)甲装置: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精选 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操作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插入盛水的集气瓶口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3、下列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B.C.D.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2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5、一氧化氮(N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
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A.用排水法 B.用向上排空气法C.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用向下排空气法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B.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C.不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受热不会分解D.二氧化锰在对一定量的氯酸钾起催化作用以后,仍能用作另外的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7、“神舟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未改变。
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氧化剂8、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 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9、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依据是( )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D.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10、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有液态空气的敞口容器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熄灭 B.燃烧得更旺C.无明显变化 D.先燃烧更旺后熄灭二、推断题1、将一种黑色固体A和一种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制取氧气测试(解析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的结果是()A.不能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D.没有氯化钾生成2.下列各组物质含有氧气的是()A.过氧化氢B.氯酸钾C.空气D.高锰酸钾3.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n)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使液态空气蒸发出氮气得到液态氧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C.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6.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放在桌面上B.在水下方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在桌面上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倒立在桌面上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8.一氧化氮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应选择的装置是()A.B.C.D.9.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⑥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撤洒酒灯后撤导管.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10.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11.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工业上则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对上述两类制取氧气的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A.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B.从消耗能量的角度看:前者要消耗能量,后者不消耗能量C.从制得的氧气纯度看:后者制得的氧气纯度高于前者D.从制备所用的原料看:前者用的是纯净物,后者用的是混合物二、填空题12.以下各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以下均填序号);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过氧化氢水+氧气C:水氢气+氧气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E:铁+氧气四氧化三铁.13.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 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①写出它们的名称A:B:C:D:E:F:②黑色粉末B在A的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剂.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和(填写装置代号)(3)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所选药品是和.1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下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请问(1)还需借用的仪器有:.(2)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为:.三、简答题16.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溶液,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17.比较能使自己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请你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进行比较.18.实验室中可以用如图1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在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其方法(3)图1装置中锥形瓶可用图2中的哪些玻璃仪器代替(填序号)(4)某同学用了图2中的a、d、g、h仪器组装成氧气发生装置,请你推测该同学选用的化学药品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 制取氧气》同步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的结果是()A.不能产生氧气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D.没有氯化钾生成【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不能改变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能产生氧气,只是所需温度较高,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能产生氧气,只是所需温度较高,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正确.C、催化剂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忘记加入二氧化锰,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氯化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各组物质含有氧气的是()A.过氧化氢B.氯酸钾C.空气D.高锰酸钾【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氧化氢、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是纯净物,不含有其它的物质,而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等其它气体和杂质.【解答】解: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含有氧气的物质要么是氧气本身要么就是含氧气的混合物.A、过氧化氢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故A错误;B、氯酸钾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故B错误;C、空气属于混合物,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所以含有氧气,故C正确;D、高锰酸钾中是一种纯净物,不含有氧气,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本题的练习,要了解化合物中含有的是元素,混合物中才能含有物质.3.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n)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分析.【解答】解: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和坐标的关系,关键是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使液态空气蒸发出氮气得到液态氧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C.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分析】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解答】解:A、蒸发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液氧沸点不同进行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也就不是分解反应.故选;B、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不属于反应物,此化学变化的反应物只有过氧化氢一种,而生成为氧气和水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不选;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不选;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及叶绿素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变化,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变化,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故选.故选A、D.【点评】判断分解反应,首先确定是化学变化,然后使用“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进行判断.5.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故选A.【点评】收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只要能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或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的气体,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6.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Ⅰ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O2↑,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并且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B+AC;复分解反应在,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形式为:AB+CD→AD+CB.【解答】根据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O2↑,可以看出:此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反应形式.此反应为分解反应.故选:A.【点评】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判断时只看物质的种类不问物质的分类.7.下列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处理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从水中提起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使瓶口向上正放在桌面上B.在水下方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拿出水面,然后正立在桌面上C.将集气瓶从水中提出倒立在桌面上D.将集气瓶仍然留在水槽中,用时再取出【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分析】本题涉及了氧气的收集方法:其收集方法的选取及存放由氧气的性质决定的.【解答】解:解答本题必须熟知氧气的收集方法.选取玻璃片的作用,避免拿出集气瓶时与空气相混.放置的选取决定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正放集气瓶.一般实验室中氧气现用现制取的原则,因此选项D不对.综上所述,故应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灵活掌握已有知识的同时,采用对比淘汰法即可选出答案.8.一氧化氮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应选择的装置是()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气体有两种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水法适合于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排空气法有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两种,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大而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比空气小而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解答】解: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且极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选B.【点评】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是较为理想的收集方法.(一般有毒气体不适合用排空气的方法).9.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⑥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撤洒酒灯后撤导管.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进行预热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 )A .高锰酸钾B .过氧化氢C .氯酸钾D .空气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A .只能用排水法收集B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 .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 .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5.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B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C .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6.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了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A.不能产生氧气B.生成气体的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没有影响7.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B.装置乙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C.装置丙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丁可用于收集氧气8. 下列关于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的氧气是纯净物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C.液氧是无色的D.分离液态空气所得的氧气贮存在银灰色钢瓶中9.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10. 2019年开学之初,长沙市中小学开展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活动。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1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潮湿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高锰酸钾中混有可燃物A .全部B .除④外C .除⑥⑦外D .①②③⑤12. 现有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等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a 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 中不加二氧化锰,纵坐标表示产生氧气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反应时间(t),其中正确的是( )13. 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耗能少、无污染的是( )A .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B .水――→通电氢气+氧气C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D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14.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5. 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不变B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16.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17.在实验室里制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①使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②反应都不需要加热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8. 分别加热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较快地得到氧气的是( )①纯净的氯酸钾②纯净的二氧化锰③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④混有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A.只有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②③④19.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①③B.①②③⑥C.①⑤⑥D.①②③④2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二、填空题2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同步练2.3 制取氧气(解析版)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3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共19小题)1.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A.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答案】D【解析】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得到氧气。
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该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生成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都放热C.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D.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A、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错误;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都放热,正确;C、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不能与所有物质(如金)发生反应,错误;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解了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故选:B。
3.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使水分解B.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D.氯酸钾加热分解【答案】B【解析】A、通电使水分解,要消耗电能,不节能,且生成两种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气体刚刚产生时,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B【解析】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当气体刚刚产生时,试管中还有高锰酸钾,所以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和高锰酸钾三种固体物质,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下列各图象正确的是A.B.C.D.【答案】A【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但是氯酸钾需要在加热一段时间,当温度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时,氯酸钾才会开始分解生成氧气,直到氯酸钾反应完毕,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将不会改变。
【详解】A.此图像符合氯酸钾在加热一段时间后才会生成氧气,直到氯酸钾反应完毕,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将不会改变,正确;B.刚开始加热氯酸钾不会有氧气产生,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错误;C.刚开始加热氯酸钾不会有氧气产生,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所以氧气的质量起点为零,错误;试卷第1页,共98页D.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质量是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的,错误;故选A。
2.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氧气制取和收集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往试管里装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前要先给试管预热C.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能开始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口移出水面【答案】D【详解】A、往试管里装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不符合题意;B、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前要先给试管预热,然后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不符合题意;C、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能开始收集气体,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符合题意;D、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口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同步练习1.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时氧气,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B.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C.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3.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Fe2O3B.Al2O3C.CuOD.MgO4.近来,科学家找到从月球岩石制取氧气的方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取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月球岩石中肯定含有高锰酸钾C.月球岩石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月球岩石中一定富含氧分子5.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A.NH3的密度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C.空气的密度D.NH3的质量6.小华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不变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7.已知氨气是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用试管收集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8.小华在做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了二氧化锰,结果发现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同样被加快了。
以下推论中错误的是( )A.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氧气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多B.高锰酸钾也可作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最多可达五种D.完全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三种9.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操作:a.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连接仪器e.装药f.用排水法收集气体g.撤出导气管。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2.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带答案)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B.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以使生成氧的的质量增加C. 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催化剂既不属于反应物,也不属于生成物B. 某一个反应可能存在好几种催化剂C. 二氧化锰就是催化剂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3.实验室里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对于该实验中的二氧化锰说法错误的是()A. 它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B. 它能提高过氧化氢放出氧气的速度C. 在化学反应后,它的质量会减少D. 在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4.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碱式碳酸铜→加热氧化铜+水+二氧化碳B. 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C.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D.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5.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 ①③B. ①②③⑥C. ①⑤⑥D. ①②③④6.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这个操作应在()A. 加热固体药品前B. 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 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 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从如图中选取的装置最佳组合是()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①③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MgCl2− 通电 Mg+Cl2↑B. 4Fe(OH)2+O2+2H2O=4Fe(OH)3C. 2Na+2H2O=2NaOH+H2↑D. Al(OH)3+NaOH=NaAlO2+2H2O9.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变化C. 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10.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C. 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D. 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木炭粉末当成二氧化锰放入试管内,可能会发生爆炸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A B C D E反应前的质102 2.216.20.9量/g反应后的质x2 4.48.1 1.8量/g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15B. B可能为催化剂C. A、D是反应物,C、E是生成物D. 反应中C、E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12.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见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83254反应后质量(g)164×24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并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甲乙两物质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4D. 甲物质可能为单质1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加了催化剂,其结果是()A. 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速率会变快B.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增加、速率变快C. 放出氧气的总量和速率不受影响D.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14.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15.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收集氧气时可用______法,又因为氧气______溶于水,收集它时可用______法.欲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最好选用______法收集.收集到气体的集气瓶要______放在桌上.16.下列实验与正常操作相比较,所得结果是偏大、偏小还是不变?(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若二氧化锰用量偏少,则所得氧气的质量会______;(2)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测得氧气的含量会______(3)用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了右盘上,砝码放在了左盘上,且使用了游码,则称量结果会______.17.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其中A、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且A为紫黑色,C、Z为黑色粉末,B、E、G为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反应⑤常用来炼铁.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_____;(2)C物质在反应2中的______作用;(3)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④______;(4)將E、G两种气体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______(填名称);(5)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达到原子利用率最大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下列物质中,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A.甲醇(CH4O)B.乙酸(C2H4O2)C.乙醇(C2H6O)D.甲醛(CH2O)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用剩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放有生锈铁钉的废液缸中,发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经检验此气体为氧气.根据学过的知识初步判断,是生锈铁钉中的某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那么究竟是哪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分享和体验探究实验的快乐.[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乙同学:铁钉里的______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设计方案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方案一:向盛有10mL 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g 氧化铁粉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______ 甲同学结论成立.方案二:向盛有10mL 5%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______ 粉末,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无现象乙同学结论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讨论交流]丙同学认为“方案一”只能说明Fe2O3加快了H2O2溶液的分解,并不能说Fe2O3就一定是催化剂.你是否支持丙同学的观点?______,如果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就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是______.(提示:下面小题若答对将奖励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60分.)[反思与评价]丁同学仔细观察“方案二”中一直没有现象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也产生了气体,丁同学对此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得出可能的原因,你能想出其中的原因吗?______.答案和解析1.C解: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故错误;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错误;C、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D、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如图是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其中氧气的制取和收集选用的是()A. ①和③④B. ②和④C. ①和④D. ①②和③⑤2.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不易放出氧气的是()A. 纯净的氯酸钾B.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 纯净的二氧化锰D. 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A. 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B. 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C.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 2 12A. W待测值是13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P是生成物D. 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Fe+CuSO4=FeSO4+CuB. 2H2O22H2O+O2↑C. CaO+H2O=Ca(OH)2D. NaOH+HCl=NaCl+H2O6.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2H2O 22H2O+O2↑B. 2KClO 32KCl+3O2↑C. 2KMnO 4K2MnO4+MnO2+O2↑D. 3Fe+2O 2Fe3O47.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紧试管的外壁,再把导管放入水中B. 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D.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8.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9.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 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 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C. 收集氧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 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口10.如图是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 气密性检查:先用手握紧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B.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第2页,共15页C.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 停止加热: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11.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五分之一水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集气瓶中灌1的水5B. 集气瓶中灌4的水5C. 集气瓶中灌满水,在水剩余1时停止收集5D. 集气瓶中灌满水,在水剩余4时停止收集512.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实验室中,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A. 向上排空气法B. 向下排空气法C. 排水集气法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13.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B.动植物的呼吸过程是一种缓慢氧化C.红磷易发生自燃D.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2.某学生在实验室设计了五种制取氧气时使用药品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氯酸钾加热③将高锰酸钾加热④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混合加热⑤将二氧化锰加热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3.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A.反应都很剧烈B.反应时都发光、放热C.都属于氧化反应D.都需要达到着火点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C.分离液态空气D.加热二氧化锰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3.小兰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耗尽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4.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生了爆炸,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A.管受热不均匀B.气体发生装置漏气C.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性杂质D.加热温度太高5.实验室除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氧气外,还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这里是加快反应速率)(2)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这里用稀溶液)(3)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在以上物质中选用催化剂,最好用()A.Fe2O3B.Al2O3C.CuOD.MgO 二非选择题1.氧气制备方法:最早:英人卜利士力加热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仙丹)制得。
2019年秋季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氧气的制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和部分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氧气的制取同步练习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2.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
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所需仪器相同C.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都利用氧化物分解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5.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6.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的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集O2时应从a口进入,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B.用排水法收集O2时,把瓶装满水,气体应从b口进入,水从a口排出C.如果要把贮存在瓶中的氧气排出,从a口通入水,气体从b口排出D.当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a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8.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在b 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则能正确表示a、b两支试管内放出的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9.(双选)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
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 )A.未垫石棉网 B.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D.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10.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同步训练:第2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含答案)
课题 3制取氧气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行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B.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C.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2.以下对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发生装置采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B. 反响不需要加热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3.以下相关催化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在化学反响里能加速其余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自己质量和性质在反响前后都没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B.二氧化锰是全部化学反响的催化剂C.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响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D.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一定加入二氧化锰,不然就不可以发生反响4.工业上用分别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依照是()A. 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一样B.氧气与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一样C.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一样D.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一样5.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以下相关实验操作的剖析错误的()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察看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备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致使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瞄准药品所在地点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6.近来,科学家找到从月球岩石制取氧气的方法。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制取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月球岩石中必定含有高锰酸钾C.月球岩石中必定含有氧元素D.月球岩石中必定富含氧分子7.很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分别用以下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反响和反响强烈时的温度以下表所示: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镁开始反响的温度 /℃470515305490强烈反响的温度 /℃490540350545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假如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采用()A.Fe2O3B.Al 2O3C.CuOD.MgO8.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采集NH 3(气体 ),与选择采集方法没关的信息是()A. NH 3的密度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C.空气的密度D.NH3的质量9.小华在做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淆物制取氧气的实验时,错把高锰酸钾看作了二氧化锰,结果发现氯酸钾的分解速率相同被加速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3制取氧气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的氧气是纯净物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C.液氧是无色的D.分离液态空气所得的氧气贮存在银灰色钢瓶中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镁和碘反应时,无明显现象,若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反应,且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未改变,则上述反应中水是( )A.反应物B.催化剂C.生成物D.不相干的物质5.常温下,某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6.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7.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较快地放出氧气的一组是()①氯化钾②纯净的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受热④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A.①②B.②③C.③④D.全部8.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二非选择题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触媒)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和_______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课题3 制取氧气-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学习中考真题练(解析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单选题1.(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A.试管口应该倾斜B.用酒精灯火焰加热C.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D.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答案】D【解析】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此选项错误;B. 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错误;C.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是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此选项错误;D. 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空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装置气密性C.液体的倾倒D.氧气的验满【答案】B【解析】A、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B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C错误;D、氧气的验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故D错误。
故选B。
3.(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备氧气C.收集氧气D.蜡烛燃烧【答案】C【解析】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操作正确;B、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操作正确;C、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插入到集气瓶底,操作错误;D、蜡烛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正确。
故选C。
4.(2022·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用KMnO4固体制取O2并验证其性质,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KMnO4制O2B.排水法收集O2C.O2与铁丝反应D.O2与硫反应【答案】B【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导管前端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装满水,导管升入瓶口少许,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要放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错误;D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口要用毛玻片盖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或在瓶中装水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错误;故选:B 。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2-3 制取氧气(含答案)
课题2.3 制取氧气(练)【基础篇】1.(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A.B.C.D.【答案】C【解析】长颈漏斗一般是添加液体的,而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不需要长颈漏斗。
故选C。
2.(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A、为改变反应速率,不只是加快,说法错误;B、在过氧化氢分解和氯酸钾分解中二氧化锰符合催化剂的定义,但其它反应不一定,说法错误;C、符合催化剂定义,说法正确;D、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说法错误。
3.(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最简便的方法是()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B.放入发红的木炭,过一会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是氧气C.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1的是氧气D.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答案】D【解析】A、空气也能使蜡烛燃烧,所以能使蜡烛燃烧的不一定是氧气,故A错;B、木炭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C、密度大于1的气体不一定是氧气,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密度都大于1,故C错;D、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4.(2018·全国初三课时练习)有关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能分解产生氧气B.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反应物D.二氧化锰能增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量【答案】B【解析】A、没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较慢,错误;B、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正确;C、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错误;D、二氧化锰只改变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一、基础巩固(共11题;共32分)1.工业上获取大量氧气的原料是()A. 二氧化碳B. 空气C. 氯酸钾D. 双氧水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A. ②B. ②③C. ①④D. ①⑤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 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4.下图是实验室对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顺序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用滴管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C.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除导管7.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氧气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A. 制备B. 收集C. 验满D. 验证氧气性质8.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一瓶纯净氧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集气瓶中应装满水,确保无气泡B. 左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C. 右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D. 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9.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氢气+氧化铜铜+水B. 氧气+氢气水C.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10.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________,需要在试管口放入一团棉花,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若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填字母)(4)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以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图D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
11.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若选择装置A 和装置________(填字母)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实验前应先关上弹簧夹,再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形成一段水柱,________,即证明装置A 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若选择装置B ,应作如下改进: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用装置F 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导入,检验装置F 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二、强化提升(共7题;)12.现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固体,一份单独加热,一份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当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m )和反应时间(t )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AB. BC. CD. D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5.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铁 + 氧气 三氧化四铁 化合反应 B.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氧化反应 C.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分解反应D. 碳酸钙 + 盐酸氯化钙 + 水 分解反应16.现有如图所示的常见化学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G 装置若只用于干燥气体,则该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通常选择________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中有一点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 。
(3)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代替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较环保的原因是________ ; 利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4)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利用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氯气,则制取氯气应该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当储存氯气的储气罐泄漏时,你给现场的人的逃生自救的建议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7.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多次连续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该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3)该实验中,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比直接使用MnO2的优点是________。
(4)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实验不同,集气瓶中盛放的物质b不同。
①铁丝燃烧,b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_。
②硫粉燃烧,b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
③蜡烛燃烧,b为________,可以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18.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沾有高锰酸钾的白抹布洗完晾干后变为棕褐色。
(查阅资料)草酸溶液能将棕褐色物质除去。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进行实验)将均匀染有棕褐色的抹布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布条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草酸溶液,需要草酸的质量为___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升高温度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需要对比________(填实验序号)。
(5)由实验2、3、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6)(反思与评价)实验后,同学们查资料得知抹布上的棕褐色物质为二氧化锰,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真题演练(共5题;)19.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 氧气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2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 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热立即收集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22.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c代表氧气B. t2时刻,O2开始产生C.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23.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b.能与空气反应c.密度与空气接近(5)若用A、E装置制取H2,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巩固1. B解: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工业上获取大量氧气是以空气为原料,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获取大量的氧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工业上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分析2. D解: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因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以便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分析3. A解: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那么连接病人的是a端,不能给人提供氧气,让人呼吸到的是水,会把人呛死。
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图中装置给病人输氧时,气体应该从长进,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看出是否有氧气,氧气的流速等,据此分析21·世纪*教育网4. A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图中装置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B不符合题意;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部,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分析B、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C、根据验满氧气时在集气瓶口分析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5. C解: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物质是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增加反应的产量。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概念进行分析6. C解:A.制备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A不符合题意;B.用滴管取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这样容易污染药品,B不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符合题意;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气体制备的步骤分析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D、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7. A解:A、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图中操作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B、收集氧气时,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口应伸入集气瓶低,让氧气先聚集在集气瓶低部,才能把空气排出,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置在集气瓶口,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D、用铁丝的燃烧来验证性质时,集气瓶底部应盛装少量水或沙子,防止熔融溅落物使试管炸裂,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固体加热的发生装置分析B、根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要伸到瓶底分析C、根据验满氧气在瓶口分析D、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来源:21cnj*y.co*m】8. B解:A、集气瓶中应装满水,确保无气泡,收集的气体才能纯净,A不符合题意;B、左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氧气会从右端的短管排出,B符合题意;C、右端导管口连接产生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收集到氧气,C不符合题意;D、收集多少体积的氧气,就会排出多少体积的水,所以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