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生理学-女性生殖系统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5281989e31433239689397.png)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雌激素 1、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发育: 第一高峰
黄体形成: 第二高峰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一)雌激素 2、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内外生殖器发育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子宫肌松弛
降低妊娠子 宫对缩宫 素的敏感性
对生殖系 统的作用
宫颈口闭粘液栓 宫颈粘液结晶呈卵圆型
内膜由增生期转为分泌期
为孕卵着床 作好准备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结晶呈卵圆型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性激素
基础体温(BBT):升高0.3-0.5℃
为诊断是否 排卵的手段
37度 36.5
三、月经期(1-4天): 1、卵巢:黄体萎缩,E、P水平低下,
2、内膜:坏死剥脱。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内膜
分泌期内膜
谢
谢!
• 1、时间:经前14天左右,两侧卵 巢交替排卵。
• 2、条件: LH/FSH峰(黄体生成激 素)
• 3、激素:雌激素下降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二) 排卵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黄体形成
1、过程: 血体 LH
7-8D发育达 高峰,直径
黄体 1-2cm
2、激素:大量孕激素、中量雌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二)排卵 (三)黄体的形成 (四)黄体退化 三、性激素 (一)雌激素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一) 卵泡发育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二)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二)](https://img.taocdn.com/s3/m/b929cae1f8c75fbfc77db240.png)
刺激卵泡膜细胞合成雄激素,主要是雄烯二酮
黄体期促进黄体细胞合成与分泌孕激素、雌二醇 和抑制素A
作用时间
在前一周期的黄体晚期及本周期的卵泡 早期,促使卵巢内窦状卵泡群的募集
与颗粒细胞合成分泌IGF及其受体、抑制 素、激活素等物质协同作用调节优势卵 泡的选择及非优势卵泡的闭锁与退化 卵泡晚期与雌激素协同诱导颗粒细胞生 成LH受体,为排卵及黄素化做准备
正反馈 - 脉冲频率增加 -FSH ↑、LH↑↑ - 诱导 排卵 雌激素对下丘脑既有负反馈也有正反馈 低孕激素-辅助正反馈 高孕激素-负反馈
FSH、LH如何调节卵巢激素(卵巢功能)?
两个基本学说——两途径学说 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
两个基本学说
两途径学说——垂体激素调控下卵巢性激素
的生物合成学说 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 垂体激素调控下卵巢雌激素
卵巢周期性调控与排卵的关系
月经周期的三个周期? 根据子宫内膜变化: 增殖期 根据卵巢发育周期: 卵泡期(排卵)黄体期 分泌期 月经期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腺体 螺旋动脉 上皮
月经期
增生期
分泌期
LH
FS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2
P
增
殖
期
分
泌
期
月经
5种核心激素
检测项目 项目 单位 名称
参考值
卵泡期 排卵期 8-20 黄体期 2.0-10 绝经期 >40
排卵前卵泡
窦卵泡
皮质
窦前卵泡
窦前卵泡
始基卵泡
髓质
排卵
黄体
卵泡发育:
窦前卵泡的次级卵泡阶段才出现卵泡膜细胞
该阶段颗粒细胞内才产生FSH受体 该阶段卵泡膜细胞内才出现LH受体 青春期后下丘脑才开始成熟并调控 FSH分泌, 卵泡开始发育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_百度文库.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_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7f1f001d65ce050877321315.png)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既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又与其他系统的功能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一、月经的临床表现月经(menstruation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
在内分泌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
如不发生受精和孕卵着床,内膜则衰萎脱落并伴有出血,如此周而复始发生的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称为月经。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menarche。
初潮年龄约为11~18岁,多数为13—15岁。
月经初潮的迟早受遗传、营养、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
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
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3日左右仍属正常。
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每位妇女的月经周期有自己的规律性。
月经持续的天数称为月经期,一般为3—7日。
月经量约为30—50ml ,目前认为每月失血量多于80 ml即为病理状态。
〃月经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
月经血呈暗红色,其主要特点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亦有些小凝块。
目前认为月经血在刚离开血液循环后是凝固的,但开始剥落的子宫内膜中含有一定量的激活因子,能激活血中的纤溶酶原,以致月经血呈液体状态。
通常,月经期无特殊不适,不影响妇女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由于盆腔充血,可以引起腰骶部酸胀等不适。
个别可有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如头痛、失眠、精神忧郁、易于激动、胃肠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以及鼻粘膜出血,皮肤痤疮等,但一般并不严重,不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二、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它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则是这个周期性变化的重要标志。
月经周期的建立不仅是青春期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作为内生殖器已经发育成熟的指标。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此轴又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与月经周期调节相关的主要激素如下:(一下丘脑性调节激素及其功能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 为下丘脑调节月经的主要激素。
任务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演示幻灯片
![任务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演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6b3cc5876a20029bd642db9.png)
课堂练习题
《助产学》
1.关于女性各阶段生理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8岁以前儿童生殖器官处于幼稚型 B.青春期时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C.出现月经是性成熟期的标志
D.自然绝经是女性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月经
E.绝经前常表现为无排卵性月经
2.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是
A.幼年期 B.青春期 C.性成熟期
D.围绝经期
E.绝经后期
3.女性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音调变高 B.乳房丰满 C.月经来潮 D.骨盆变宽 E.阴毛出现
4.一般排卵发生在月经来潮前的
A.7天左右 B.14天左右 C.16天左右 D.18天左右 E.20天左右
5.黄体开始萎缩,大约在排卵后的
A.第7-8天 B.第9-10天 C.第11-12天 D.第13-14天 E.第15-16天
➢绝经过渡期: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此期易出现
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
考点二:性成熟期的特点
➢绝经后期: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学习情境二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任务二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二、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助产学》
➢月经:指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
负反馈调节 促进水与钠的排泄
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
学习情境二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任务二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助产学》
四、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1.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增殖期:第5~14日 ➢分泌期:第15~28日 ➢月经期:第1~4日
2.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人体解剖学知识:女性生殖系统及其生理健康保养
![人体解剖学知识:女性生殖系统及其生理健康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f6dbb5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2.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女性生殖系统及其生理健康保养女性生殖系统是女性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等器官,这些器官在女性生殖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该加强对自己生殖系统的了解,并且采取措施保持其健康。
本文将围绕女性生殖系统知识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生理健康保养的方法。
一、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及功能1.卵巢:女性的两个卵巢位于盆腔两侧,卵巢里面有卵泡,通过卵巢对卵子的生长、成熟和排卵起到关键作用。
2.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卵子需要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输卵管也对受精卵进行转送和运输。
3.子宫: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它位于盆腔中,是胚胎着床的场所,此外,子宫也承担着分泌周期性内膜的任务,以备孕育。
4.阴道: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它不仅是男女性生殖部位的交汇处,而且也是身体代谢物质的排泄器官。
5.外阴:外阴包括阴唇、阴道口和尿道口等器官,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阴道和泄尿。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健康保养1.勤洗液清洗阴道:经常清洗阴道可以预防霉菌和病毒感染,特别是生理期后立即清洗,保持外生殖器处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下。
2.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可有助于女性调节内分泌,改善生殖系统健康。
3.预防性传播疾病:女性在性生活中应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性传播疾病,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性病检查。
4.配合生理周期合理保健:月经期后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可以增加妇科炎症的风险,此时需要多洗液清洗阴道;排卵期前后荷尔蒙变化较大,容易出现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不适,此时多饮蔬果、多喝水、适当运动可以帮助缓解。
5.定期产检:女性在怀孕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孕检,通过检查胎儿生长情况、母体妊娠状况等可以了解和预防妊娠相关的疾病,同时也可以保护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三、女性生殖健康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阴道炎: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白色、发痒、疼痛、灼热等,通过使用药物、保持阴道清洁卫生、增加运动等方式可以改善阴道健康状况。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8bb24b83c4bb4cf7ecd19b.png)
1.分泌早期 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 ,弯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空泡,间 质水肿,螺旋小动脉增生。
2.分泌中期 约在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 呈锯齿状;腺上皮细胞增大,糖原空泡突破细胞顶端,排入 腺腔(顶浆分泌);间质更加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 并卷曲。
女可有下腹部及腰骶部坠 胀感、疲倦、情绪 波动、乳房胀痛等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 经期卫生:正确认识,经期卫生,异常情况的 处理。
三、卵巢的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产生并排 出卵子
排卵 黄体的形成及退化
卵巢的 功能
卵泡闭锁
合成并分 泌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多肽激素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3.分泌晚期 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内膜厚约 10mm,呈海绵状。内膜腺体腔有糖原分泌;间质更加疏松、 水肿,表层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 旋小动脉增长,更加弯曲,管腔也扩张。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 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 共同作用下形成。
增生期:
1.增生早期:周期的第5—7天。内膜薄、腺体少、 间质密、血管直细。
2.增殖中期:周期的第8—10天。内膜增厚、腺体 增加、间质水肿、血管弯曲。
3.增殖晚期: 周期的第11—14天。 内膜更厚、腺体弯 曲、间质网状水肿、 血管弯曲增粗。
五、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1、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促卵泡素的变化 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 雌激素的变化 孕激素的变化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df64c5e53a580217fcfe02.png)
输卵管促进输卵管的蠕动,利于孕卵的输送。 卵巢促进卵泡的发育。 阴道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使上皮细胞骨糖原
增加,阴道酸性增强。
乳腺促使乳腺腺管增生,大量雌激素可抑制乳汁分泌。 促使女性第二性征发育。 代谢促进水钠潴留和钙盐沉着。 对丘脑下部和垂体产生正负反馈作用。
输卵管抑制输卵管的蠕动。 阴道使阴道上皮角化现象消失。涂片镜检可见细胞皱
褶,呈舟形。
乳腺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 体温孕激素使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0.3至0.5摄氏度。。 对丘脑下部和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
雄激素
来源 肾上腺皮质 卵巢的髓质部
生理作用 促使蛋白质合成; 促进阴毛及腋毛的生长; 促进阴蒂及阴唇的肥大; 刺激红细胞的生长; 促进水、钠的重吸收。
排卵的特点:
一般每一个月经周期只排一次卵,排卵的同时完成第一次减 数分裂,变为次级卵母细胞;
时间:一般为下次月经前14天;
方式:两侧轮流或一侧连续排卵。
自觉症状:一侧下腹痛或坠胀。
黄体的形成
过程
未妊娠者:血体→黄体→白体 妊娠妊娠者:血体→黄体→妊娠黄体→白体
成熟黄体特点
儿童期
定义
从出生后4周至12岁左右(8岁以前为早期,8岁 以后为后期)
特点
早期:身体发育快、但生殖器官并不发育。 晚期:身体发育快,生殖器官开始缓慢发育,10
岁起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并出现女性特征。
青春期
定义
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 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一 般指12~19岁。
特点
第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911b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3.png)
第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外助器官,为女性的生殖功能提供支持。
本章将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一、女性生殖器官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
1. 外生殖器女性的外生殖器主要分为以下部位: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和阴蒂。
1.大阴唇:位于女性的腹部下方,在两侧分别紧贴股骨上部。
大阴唇由两层组成,内层是含有丰富神经和血管的内阴唇,外层则是覆盖在内阴唇上的外阴唇。
大阴唇可以在性行为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小阴唇:紧贴在大阴唇内侧,主要保护阴道和尿道口,同时也是阴道口的一部分。
小阴唇内侧是富有神经和血管的黏膜,其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皱褶,称为阴唇嵴。
3.阴道:阴道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位于盆腔内,连接子宫和外阴部。
它是一个管状结构,长度约为7厘米,直径约为2.5厘米。
阴道内的黏膜含有许多褶皱和细小的乳头状结构,可以扩张和收缩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4.阴蒂:阴蒂是女性最敏感、最具有性快感的部位,位于外阴部上部,两侧有大小不一的阴蒂小附属体。
它在性兴奋时会充血,增加敏感度和快感。
2. 内生殖器女性的内生殖器主要包括以下部位: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1.卵巢:卵巢是女性两个最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是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的主要场所。
人类女性一般拥有两个卵巢,位于腹腔的两侧。
2.输卵管: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长约10-12厘米。
成熟的卵子会在卵巢中释放,然后通过输卵管运输到子宫。
3.子宫:子宫是女性的另一个重要生殖器官,是胚胎和胎儿的温床。
它是一种肌肉型器官,形状类似倒置的梨形,大小约为一个拳头大小。
4.阴道: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位于盆骨内。
女性进行性交时,阴道会扩张,使男性阴茎能够进入阴道内。
二、女性生理女性的生理主要包括月经、性和妊娠。
1. 月经月经是生理周期的一个重要表现,标志着女性生殖系统成熟,并为生育做好准备。
一般来说,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但也有人会略高或略低。
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笔试精准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ff79120242a8956aece4bb.png)
2020年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A11、属于卵巢周期性变化的项目,正确的是A、成熟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B、颗粒细胞间血管丰富C、卵泡内膜层无血管存在D、卵泡外膜与卵巢间质有明显界限E、卵泡外膜细胞演变为放射冠2、关于H-P-0轴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H-P-O轴的启动中心B、卵巢可分泌类固醇激素C、GnRH对其本身合成、分泌的抑制称为短反馈D、卵巢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排卵,并伴有性激素的周期性分泌E、腺垂体可分泌FSH、LH及PRL3、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HCG——绒促性素B、HMG——尿促性素C、HBV——乙型肝炎病毒D、HCV——丙型肝炎病毒E、PRL——胎盘生乳素4、属于成熟卵泡的项目,错误的是A、卵泡外膜为致密的卵巢间质组织B、卵泡内膜血管丰富,细胞由颗粒细胞衍化而来C、颗粒细胞无血管,其营养来自外周的卵泡内膜D、卵丘突出于卵泡腔,卵细胞深藏其中E、透明带存在放射冠与卵细胞之间5、属于性激素周期性变化的项目,正确的是A、孕激素在排卵前有一低峰,排卵后出现高峰B、雌激素有两个高峰,排卵后的高峰较平坦C、排卵后第10天形成雌激素、孕激素高峰D、黄体如不受精20天后退化E、在月经周期中均有孕激素6、雌激素在体内主要降解的部位为A、血循环B、脂肪组织C、肾脏D、肝脏E、肠道7、卵子排出后未受精,卵巢黄体开始退化是在排卵后A、5~6日B、7~8日C、9~10日D、11~12日E、13~14日8、卵巢合成孕激素的部位为A、卵泡膜黄体细胞B、卵巢外膜细胞C、卵巢内膜细胞D、卵巢门细胞E、卵巢间质细胞9、属于类固醇激素的项目,正确的是A、因骨架与胆固醇相同,又称类固醇激素B、孕酮促进水钠排泄C、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酮和雌二醇D、雄烯二酮主要由卵巢分泌E、孕激素含19个碳原子10、属于排卵的项目,错误的是A、排卵前卵泡直径达18~23mmB、排卵与卵泡液中的水解酶有关C、排卵是因卵泡内压力增大所致D、排卵与卵泡液中的前列腺素有关E、排卵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4天11、卵巢皮质内约有200万个始基卵泡出现在A、新生儿期B、儿童期C、青春期D、绝经过渡期E、老年期12、判断排卵日最简单的辅助检查方法为A、尿孕二醇测定B、孕激素试验C、基础体温测定D、子宫内膜活检E、检测血LH值13、属于雌激素周期性变化的项目,正确的是A、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处于中等水平B、随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迅速增多C、排卵前分泌量逐渐减少D、排卵后分泌量持续减少E、黄体萎缩时分泌量急剧上升14、属于排卵的项目,错误的是A、排卵前,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成为次级卵母细胞B、排卵前出现FSH高峰,是即将排卵的可靠指标C、排卵时卵泡液中前列腺素达高峰D、前列腺索可促进卵泡壁释放蛋白溶酶,有助于排卵E、卵细胞及其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15、哪项是卵巢性激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终末产物A、孕烯醇酮B、去氢表雄酮C、雌二醇D、雄烯二酮E、睾酮16、属于雌激素作用的项目为A、宫颈黏液减少B、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C、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D、促进水钠潴留E、减弱输卵管肌收缩的振幅17、能使基础体温升高0.3~0.5℃的激素为A、雌二醇B、雌酮C、孕酮D、糖皮质激素E、睾酮18、属于女性体内雄激素的项目,错误的是A、促使阴蒂、阴唇及阴阜的发育B、促进阴毛及腋毛的生长C、脱氢表雄酮是卵巢合成雌激素的中间产物D、雄烯二酮在外周组织中能被转化为雌酮E、雄激素主要来自卵巢19、属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的项目,错误的是A、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B、使宫颈黏液变稠C、使子宫肌层增厚D、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E、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20、影响宫颈柱状上皮向外移位的激素为A、雌激素B、孕激素C、雄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甲状腺激素21、不属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为A、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增生B、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C、对下丘脑和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D、使宫颈黏液分泌增多E、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22、不属于雄激素作用的项目为A、使女性青春期肾上腺功能初现B、促进女性阴毛腋毛的生长C、参与机体代谢功能的调节D、参与女性性欲的调节E、抑制阴蒂、大小阴唇的发育23、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宫颈黏液性状变黏稠、拉丝度变短,不利于精子穿透B、加快阴道上皮角化及脱落,黏膜变薄C、促进骨基质代谢D、促进水钠排泄E、增高循环中胆固醇水平24、关于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卵巢皮质是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B、自青春期开始雄激素增加C、1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卵巢功能低下D、甲减可导致性器官萎缩E、少量雄激素是女性的阴毛、腋毛发育所必需的25、关于胎盘合成的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B、妊娠12~15周开始可从母血中检出C、随妊娠进展而增多(自母血检出后)D、产后3~6日消失E、可用于评估胎盘功能26、属于新生儿期的项目,错误的是A、出生后4周内为新生儿期B、女性新生儿出现阴道少量流血C、女性新生儿乳房略隆起,或少许乳汁分泌D、受胎盘和母体卵巢产生女性激素影响E、受胎盘和母体卵巢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出生后乳房发育短期内不能消退27、属于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的项目,正确的是A、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4天B、月经来潮时基础体温升高0.3~0.5℃C、月经期子宫内膜自基底层脱落D、排卵后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E、28天月经周期第21天为分泌期子宫内膜28、属于女性青春期第二性征的项目,错误的是A、音调变高B、乳房丰满而隆起C、出现阴毛和腋毛D、骨盆前后径发育大于横径E、胸、肩部皮下脂肪增多29、女性一生中最易发生骨折的时期为A、儿童期B、青春期C、性成熟期D、绝经过渡期E、绝经后期30、提示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为A、身体迅速发育B、乳房丰满而隆起C、出现腋毛和阴毛D、月经来潮E、音调变高31、有关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A、儿童期无卵泡发育B、月经初潮较第二性征的出现要早C、儿童期体格及内外生殖器同时发育D、女性一生各阶段中性成熟期历时最长E、女性50岁以后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32、老年期是指妇女A、40岁以后B、45岁以后C、50岁以后D、55岁以后E、60岁以后33、血中垂体促性激素含量最高时期是A、月经来潮前期B、青春期C、新生儿期D、老年期E、绝经后1年34、关于围绝经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围绝经期卵巢中卵泡已耗尽B、围绝经期是无排卵性功血的好发期C、围绝经期一般始于25岁以后D、围绝经期是恶性肿瘤的好发期E、围绝经期是指绝经后2年内的时期35、关于甲状腺激素错误的描述是A、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在青春期之前,可表现卵泡发育停滞、性器官萎缩、月经初潮延迟B、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在青春期之后,则表现为月经过少、稀发,甚至闭经C、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多合并不孕D、甲状腺功能轻度亢进时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过频,甚至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E、当甲状腺功能亢进进一步加重时,月经过多,易导致贫血36、关于肾上腺不正确的叙述是A、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激素为女性体内雄激素的次要来源B、若雄激素分泌过多可致多囊卵巢综合征C、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女性假两性畸形或女性男性化D、少量雄激素为正常妇女的阴毛、腋毛、肌肉和全身发育所必需E、雄激素分泌过多可致多毛、肥胖、痤疮等男性化表现37、关于前列腺素对女性生殖系统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A、PG作用于下丘脑或更高级中枢,具有诱导释放GnRH、LH的功能B、PG可促进卵泡发育、卵巢激素分泌C、PGE可使非妊娠子宫肌松弛D、PG通过影响输卵管的活动能力来调节卵子运输E、子宫内膜不能合成PG38、需检查治疗月经异常的项目为A、12岁女孩,月经初潮后2年5~7天/2~3个月B、月经期下腹及腰骶部酸痛,不影响学习C、本次月经前出现皮肤痤疮D、14岁女孩,月经初潮为13岁,此次月经量多,伴贫血E、49岁妇女,近半年来月经不规律5天/2~3个月,量不多,伴轻度潮热症状39、月经过多是指多余A、40mlB、50mlC、60mlD、70mlE、80ml40、关于性腺轴的叙述,错误的是A、FSH,LH在下丘脑产生的激素控制下分泌B、卵巢周期性变化,直接受到下丘脑和垂体控制C、FSH在整个周期中都产生D、孕激素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两个峰值,后面峰值较高E、雌激素在月经周期中表现为排卵后的峰值比前面低41、属于垂体催乳激素的项目,正确的是A、由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B、为糖蛋白激素C、有促进乳房发育及泌乳作用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抑制催乳激素分泌E、5-羟色胺能抑制催乳激素分泌42、属于月经周期调节的项目,正确的是A、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GnRH,调节促性腺激素合成和分泌B、GnRH分泌仅受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激素的反馈调节C、5-羟色胺和β-内啡肽刺激GnRH分泌增多D、小剂量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促进GnRH及促性腺激素分泌E、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索抑制GnRH分泌增多43、月经中期能够起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的激素为A、孕激素B、雄激素C、雌激素D、甲状腺素E、促性腺激素44、属于分泌期早期子宫内膜的项目,错误的是A、内膜继续增厚B、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C、间质水肿明显D、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E、腺上皮细胞出现核下空泡45、宫颈黏液出现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在正常月经周期中的A、增生期早期B、增生期中期C、增生期晚期D、排卵期E、分泌期早期46、子宫内膜增生期中期的组织学特征为A、腺体数增多,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B、内膜表面略呈波浪状,腺体呈弯曲状C、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D、见到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E、间质细胞呈星形,间质中小动脉较直、壁薄47、不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组织为A、阴道黏膜上皮B、卵巢生发上皮C、子宫内膜D、宫颈黏膜E、输卵管黏膜48、属于子宫内膜分泌期中期组织学特征的项目,正确的是A、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B、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C、内膜腺体开口面向管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D、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E、腺体数增多,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49、以正常月经周期28日为例,顶浆分泌开始于A、9~13日B、11~14日C、20~23日D、25~28日E、23~25日50、子宫内膜功能层是指A、分泌层和海绵层B、致密层和基底层C、分泌层和致密层D、致密层和海绵层E、海绵层和基底层51、宫颈黏液出现典型的羊齿状结晶,相当于正常月经周期(28天)的A、第20~24天B、排卵期C、第6~7天D、第9~10天E、第18~19天52、分泌期早期子宫内膜错误的是A、内膜继续增厚B、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C、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D、间质水肿明显E、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53、在正常宫颈上皮的生理变化中,下列哪一种激素水平低落或消失可使柱状上皮内移到子宫颈管内A、雄激素B、甲状腺素C、孕激素D、雌激素E、泌乳素二、A21、月经周期为28天有排卵的妇女,于月经周期第11天刮宫,镜检子宫内膜应为A、增生期中期B、增生期晚期C、分泌期早期D、分泌期中期E、分泌期晚期2、女,23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E .有助于降低血液循环中胆固醇水平 9.属于孕激素生理作用的是 (一)选择题A1 型题 (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 A .B .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促使子宫肌层变厚 1.属于卵巢激素的是A .卵巢在排卵前以△ 4途径合成雌激素C .D .促使乳腺腺管发育 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B.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仅出现一次高峰E . 促进钠、水潴留C .当卵泡成熟时,尿中孕二醇值明显增高D .成熟卵泡在FSH 出现陡直高峰后出现排卵 10.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的激素是 A . GnRH B .促性腺激素E .卵巢合成和分泌少量雄激素 C .雄激素 D .雌激素2.属于卵巢周期性变化的是 E .孕激素A .颗粒细胞层血管丰富B •卵泡内膜层无血管存在11.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表明子宫内膜处于C •卵泡外膜与卵巢间质有明显界限 A .增殖期中期 B.增殖期晚期D. 卵泡内膜细胞衍变为放射冠E. 成熟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 C .分泌期早期巳分泌期晚期D •分泌期中期3.关于女性甾体激素正确的是A .因基本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同,又名胆固醇激素B .月经周期后期测血中黄体酮值能证明是否排卵 12.月经周期为 日刮宫,镜检子宫内膜应为28 日,有排卵的妇女, 于月经周期第 17C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酮和雌三醇 A . 增殖期中期 B •增殖期晚期D •卵巢可分泌雄烯二酮C . 分泌期早期D •分泌期中期E .孕激素含18个碳原子,雌激素含 21个碳原子 4.月经周期中的激素变化错误的是 E . 分泌期晚期A .排卵前24小时,FSH 出现高峰13.月经周期为 日刮宫,镜检子宫内膜28 日,有排卵的妇女, 于月经周期第 12B.排卵前24小时,LH 出现陡直高峰C . LH 陡直高峰持续 24 小时后骤降D .雌激素在排卵前后各出现一个高峰 应为A . C . 增殖期中期 分泌期早期 B.增殖期晚期D .分泌期中期E .孕激素在排卵前后各出现二个高峰 E . 分泌期晚期5.属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的是 14.属于子宫内膜分泌期中期的是 A .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A .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 B .使子宫内膜增生B .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C .使宫颈黏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增大D .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C. 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D.见到顶浆分泌E .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升温作用 巳 在月经周期第15〜19日6.属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是 15.关于催乳激素生理正确的是 A. 使宫颈口闭合B.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A . B . 由神经垂体催乳细胞分泌 为糖蛋白激素C .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C . 功能与促进乳汁合成有关D .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升温作用E .促进水和钠排泄D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抑制催乳激素分泌E . 由 166 个氨基酸组成 7.为了解雌激素水平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正确的取材部位是 A .阴道下段前壁 B.阴道中段后壁16.月经周期为 28植物叶状结晶,相当于月经周期的日,宫颈黏液出现清晰而典型的羊齿C .阴道侧壁D .阴道上段侧壁A . 第 6〜7日 B.第9〜10日E .阴道后穹隆C .第13〜14日D .第16〜17日8.属于孕激素生理作用的是 A .使子宫内膜增殖 B .促使子宫肌层增殖E .第土 9〜20日 17.月经周期为 28消失,相当于月经周期的日,宫颈黏液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完全C .使宫颈黏液易拉成丝状 A .第1日左右 B.第14日左右D .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C .第18日左右D .第20日左右A2 型题 (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影响的是27.女, 14岁, 13岁月经初潮,现月经周期无规律性,错 误的是巳萎缩型图像B •雌酮是雌二醇的前身C .雄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间质30 .目前该妇女处于A .性成熟期B .绝经前期23. 正常月经来潮是由于体内C •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D •雌孕激素的突破性出血A .卵巢功能属于成熟阶段E .孕激素的撤退性出血24. 月经周期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B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卵巢激素的影响C •卵巢周期性变化直接受垂体、下丘脑的控制 巳卵巢内卵泡数明显减少且易发生卵泡发育不良(问题32〜34)A .排卵后黄体分泌雌、孕激素B •排卵后9〜10日黄体开始萎缩 32. 从理论推算,该患者排卵日应在 A . 7 月 1 日左右C. 7 月 12 日左右D. 7月 1日左右B .内膜腺体更长C .间质水肿明显D .细胞内的糖原排人腺腔E .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 22.关于女性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正确的是 A3 型题(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 ) (问题30〜31)47 岁妇女, 14 岁月经初潮,既往月经规律,周期 28-~30 日,持续 5 日,近一年月经周期不规则,20〜35日行经一次,持续 7〜12日干净;E .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少量孕激素 C .绝经过渡期D .绝经期A •雌激素的撤退性出血 B.孕激素的突破性出血31.目前该妇女的卵巢状况为 A.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临床表现D •卵巢内剩余卵泡完全丧失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D •孕激素对下丘脑产生正负反馈调节E .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正负反馈调节25.关于黄体错误的是30岁妇女, 15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规律,5/32 日。
结婚 4 年夫妻同居,有正常性生活,至今未怀孕。
末次月经6月 24 日。
D •如卵子未受精,黄体退化为白体 E . 7 月 21 日左右 E .如无妊娠,黄体功能一般限于14日26.卵子排出后未受精,黄体开始萎缩是在排卵后的 A . 5〜6日B . 7〜8日 33.判断该妇女有无排卵, A .尿孕二醇测定C .孕激素试验最简便的检查方法是B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 LH D .基础体温测定C . 9〜10日D . 11〜12日 巳子宫内膜活检E . 13〜14日34.若该患者有排卵, 检查结果能反映体内已受孕激素E .第22日左右18.关于月经错误的是 A.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 A .可能是因为雌激素水平不足以引起 LH 的高峰 B. 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B.初潮后最初2年无排卵性月经周期常见C .有月经表示有排卵D •第一次来潮月经称月经初潮,E .月经血的特点是不凝固 C. 已初步具有生育能力,生殖系统功能发育已完善D. FSH 可逐渐升高出现正反馈巳该患者无须用药物治疗19.不属于甾体激素的是 A .雌二醇 B .雌酮C .黄体酮 D.睾酮28 .28 岁妇女, 持续 6 日,预测排卵日 明应在14岁初潮,月经周期规律,周期 35 日,E .卵泡刺激素A .第 14B .第 17 日 20.女性体内的雄激素来源错误的是C .第 21D .第25日A •少部分来源于卵巢 E .第 29B •大部分来源于肾上腺29 .女, 月经周期紊乱 2 年,现停经 40 日,基础体C •脱氢表雄酮是卵巢合成雌激素的中间产物D •雄烯二酮在外周组织中能被转化为睾酮 50 岁, 温单相,宫颈黏液呈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相应的子宫内膜表现应是E .睾酮主要来自卵巢A .增殖期图像B .分泌期早期图像21.关于分泌期早期子宫内膜错误的是C .分泌期中期图像D.分泌期晚期图像A •内膜继续增厚 A •孕烯醇酮激素是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前体物质 经量多,每次需用卫生巾两包。
D.排卵后黄体只分泌孕激素巳绝经后期B .常为有排卵性月经C .卵巢内卵泡已耗竭B . 7 月 7 日左右C •妊娠黄体在妊娠18周开始萎缩A .阴道上皮表层细胞角化15.孕激素有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振幅的作用B .宫颈黏液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16 .雌激素有促进钠、水排泄的作用。
C •基础体温呈单相型(17 .雌激素使宫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D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出现核下空泡18 .雌激素能维持促进骨基质代谢。
(E.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图像B 型题(配伍题)(问题35〜37)A .雌激素 B.孕激素C. LH/FSHE.甲状腺素D.雄激素35.在排卵前24 小时左右出现峰值36. 在排卵前呈低值,排卵后出现峰值37. 在卵巢周期中出现两个峰值(问题38—41)A .雌激素B .孕激素C .雄激素D . FSHE. LH38.活化颗粒细胞内芳香化酶的是39.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变为分泌期的是40.有蛋白合成作用的是41.使子宫内膜增生的是(问题42〜46)A .绝经过渡期 B.绝经C •围绝经期D •绝经后期E.老年期42.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 1 年内的时间称为43. 月经永久性停止称为44.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称为45.绝经后的生命时期称为46.妇女60 岁以后称为(二)判断题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为10 肽激素。
2.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3.阴毛不属于第二性征的范畴。
(4.新生儿卵巢内约有400万以上个卵泡。
5.黄体体积和功能于排卵后21 ~ 22日)达最高峰,直径可达2cm,外观色黄。
((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6. 正常排卵周期黄体功能限于 4 周。
(7.雄激素。
()女性卵巢合成与分泌少量雄激素,肾上腺皮质也可分泌)8. △ 5途径。
(由孕烯醇酮经过孕酮、17a -羟孕酮合成雄烯二酮,是)9.孕烯醇酮是睾酮、雌酮和雌二醇的前体物质。
(I 0 .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3 种雌激素。
(II .雌激素代谢主要在肝脏降解。
( 12.卵巢可分泌多肽激素- 抑制素、)激活素和卵泡抑素。
( )13.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增加、变稀薄。
14.孕激素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19 .雌激素促使乳腺腺泡发育。
( )20.雌激素使子宫肌层增厚,血运增加。
21 .子宫内膜增殖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第(8—10日。
(22.月经期体内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均处于低水平。
(23.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大量脱落,主要为表层细胞脱落。
( )24.宫颈黏液含有糖蛋白、血浆蛋白、氯化钠和水分的水凝胶。
( )25. 雌激素是合成孕激素的前体物质。
( )26. 月经周期的调节涉及下丘脑、神经垂体、卵巢及子宫。
( )27.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H)直接控制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 )28.神经垂体催乳细胞分泌催乳激素(PRL) ,催乳激素有促进乳汁合成的功能。
( )29.少量雄激素促进正常女性阴毛、腋毛的生长。
( )(三)问答题女性第二性征有哪些特点?1.2.3.4.5.6.7.8.9.女性青春期的特点有哪些?试述月经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