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4-2018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考点分布分析

2014-2018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考点分布分析
【第13题】有关力的概念的综合应用题
2016年

2分
【第8题】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产生原因
2分
【第7题】晶体非晶体熔点
6分
【第9题】基础概念判对错
【第10题】家庭电路的连接
【第14题】电磁继电器和电路的连接
4分
【第11题】气压差大小的判断
【第13题】平衡力的判断
2017年


2分
【第10题】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现象
6分
【第7题】电学单位
【第8题】静电感应
【第12题】简单电路的计算
6分
【第9题】定滑轮与力的平衡
【第11题】摩擦力机器影响大小的因素
【第14题】浮力的大小判断和比较
2018年

2分
【第11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分
【第14题】
动态电路分析
8分
【第8题】杠杆省力费力的判断
【第9题】各种“吸”力的原理
【第12题】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及惯性
河南中考
声学
光学
热学
电学
力学
其他
2018各模块分值
2分(3%)
4分(6%)
3分(4%)
26分(37%)
29分(41%)
6分(9%)
2017年各模块分值
2分(3%)
6分(9%)
4分(6%)
29分(41%)
25分(35%)
4分(6%)
2016年各模块分值
3分(4%)
6分(9%)
8分(12%)
25分(35%)

3分
【第2题】物态变化
3分
【第5题】电路分析及电功率的计算

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质量分析

河南省中招物理考试质量分析

3. 试卷的知识结构:

2.00
2.86%

8.00

8.00

28.00
电磁
21.00
综合
3.00
合计
70
100%
11.43% 11.43% 40.00% 30.00% 4.29%
4.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所占比例: 基本保持在4:3:2:1左右。试卷总体难度适中,稍 偏难,易、中、难在不同题型中都有体现,整体试卷和 不同题型都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区分度较高。
4. 试卷内容来自教材,注重融于生活情境 中考查
填空第2、3题,选择第9、10题,综合应 用21题,均来自教材,略有变化和延伸,分 值达到将近30分.中招试卷中一共有16个图, 其中教材中的图7个。
如: 第5题,以“信阳毛尖”为背景 第8题,以“北斗卫星”为背景 第11题,以“按图钉”为背景; 第13题,以“打篮球”为背景; 第14题以“石拱桥照片”为背景; 第16题以“水中筷子”为背景; 第22题以“自动筛选器”为背景; 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关 注时事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在平时的命题中, 有意的选择一些背景,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进 一步的提高。
四、中招物理试题分析
1.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时测量工具必 不可少。请写出一种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的物理量名称。
3. 注重实验探究
中招物理试题依然注重对实验探究的考 查,重在过程体验和实验创新。要求学生亲 历实验过程,善于动手动脑学物理。如第20 题“测小木块的密度 ”的实验,就是实验 室探究的再现。学生实验时做过,但没了天 平该怎么做呢?借助于浮力知识是学生的死 穴,学生还不能完整的写出来,这必将成为 以后命题的趋势。 会做≠会写

中考物理试卷中常见错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考物理试卷中常见错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中考物理试卷中常见错误分析及教学建议学生在初中阶段,培养其良好的答题习惯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训练其解答问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已显得十分迫切。

通过几年中考的阅卷工作,发现学生试卷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态度、习惯具体表现:1、字迹潦草,难以辨识;涂抹过多,卷面难看。

这种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给人的感观印象太差,特别是数字、字母符号书写不规范,似是而非,给阅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卷面成绩。

2、物理量的符号、单位混乱,基本公式记错、写错。

如:计算物体受到的压力时,把公式F=PS错写为F=P/S;计算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时,对公式F=ρgV中各量的物理意义搞不清楚;运用欧姆定律时,公式I=U/R中各量的对应关系容易混淆等。

或公式正确,单位错误,如:F= PS = 1.2×106Pa×0.03m2 = 3.6×104Pa3、作图不按规范要求。

如:画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不在物体上;只画了一条贯穿物体的竖线;不画箭头;不标重力的符号等。

画光路图时:不标箭头;实线虚线不分;不按规定用直尺作图,而是随手去画等。

画电路图时:不用直尺作图;不用规定的符号表达;交叉连接;布局不合理、美观等。

4、计算题解题格式不符合要求。

主要问题:不写公式;单位代入不全或过程和结果均无单位;单位没有换算而直接代入;代入过程书写错误。

教学建议:1、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讲清规范要求,准确示范,不能笼统含糊去要求,让学生不得要领。

有时不是学生不那样去做,而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做。

特别是物理新教材中,有关习题解答的示例很少,教师在平时训练中如果不作统一要求,再加上有些教师示范时又显得比较随便,如:随手作图、省略解题步骤等,容易给学生以误导。

2、统一规范,严格要求,反复强化,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平时作业、练习、测试中,必须对学生的书写、解题的规范性等方面作严格的要求,要长期训练,反复强化,把在这方面的训练当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高度去认识。

2024年河南中考物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要点)

2024年河南中考物理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要点)

光、力
2021
光、力
2019
力、电
2022
光、力
2020
光、力 2023
力、电
实验探究题(共3题,18分)
题号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17
电磁感 探究水沸 透镜及

腾 其应用
沸腾
螺线管磁场
凸透镜成像
18
阿基米 探究动摩 德原理 擦
测量物 体的密

浮力
杠杆
测灯泡电阻
19
测量未 测灯泡功 知电阻 率
电流与 电压电 阻关系
测电阻
测电功率实 际功率
测密度
综合应用题(18分)
题号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
电加 力学综 力学综 力学综 重力功压 力学综 热器 合 合 合 强计算 合
21
力学 力电综 电热综 电学综 电功率热 力电综 综合 合 合 合 量计算 合
际单位
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布朗——英国 布朗运动(分子的运动) 库仑——法国 库仑定律 赫兹——德国 电磁波 频率的单位 开普勒——德国 开普勒望远镜 伽利略——意大利 单摆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爱因斯坦——德国 相对论 阿基米德——希腊 阿基米德原理 杠杆平衡
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瓦特——英国 功率单位 安培——法国 电流的单位 高锟——华裔 光纤之父 “光在纤维中的传输
2018
9.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 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 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 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

2022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2022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2022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牛顿用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探索发现了现象,开辟了人类大规模使用电能的新时代。

2.亲身体验并深入思考是我们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挤出两个正对的吸盘内的空气,很难拉开它们,可体验到的存在。

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可认识到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用注射器取水后封住前端,用力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3.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

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该物态变化过程要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

4.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

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振动产生的。

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5A和0.2A,则电源电压为V,电阻R1的阻值为Ω。

通电1min,该电路消耗的总电能为J。

6.对物质属性的研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带来了重要影响。

物质的属性有许多种,如弹性、导电性、熔点﹑凝固点、沸点、密度等。

请参照示例,通过比较两种物质某一属性的差异,举出一个对应的应用实例。

【示例】属性比较:煤油的凝固点比水的低。

应用实例:通常用煤油作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

属性比较:。

应用实例:。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科普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我省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其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小浪底水电站B.孟津风力电站C.郑州燃气电站D.博爱光伏电站8.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03
填空题·第4题
题号
4
分值 2
平均分 0.55
平均分率 0.28
难度 难
题目: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 良好接触。图2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 坠砣质量为25kg,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端收到的拉力大小为 1×104 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30cm,则输电线A端向左移动了 15 cm。 (g取10N/kg,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0.53有所降低。
总分 70分
题数 21个
时间 60min
阅读量 约3500字
平均分 35.45
难度系数 0.51
yi
tian kong ti
一、填 空 题
填空题·第1题
题号
1
分值 2
平均分 1.52
平均分率 0.76
难度 易
题目: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 由大量的 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 长度 单位。
A.玻璃棒、橡胶棒
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
D.陶瓷碗、盐水
分析要点: 1.本题直接考察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点,属于识记性内容。 2.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器材,完成验证性 实验,会加深印象。 (11-6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九年级67页,定义;130页,课 后第1题)
难度 易
07
分析要点: 1.由第一个空可知,应重视九年级最后两章的复习,全面复习,不漏掉任何 一个知识点。(九年级193页,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2. 光年概念不清,没有理解其意义,导致将光年当做速度,时间量。 (八上39页,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九年级,16-2浩瀚的宇宙)

初中物理单元试卷分析报告

初中物理单元试卷分析报告

初中物理单元试卷分析报告篇一:中考物理试卷评估分析报告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一)、试卷概况 1、考试内容和形式:2、题型及难度注:“主、客观题的分值比例”一栏中的客观题仅指各试卷中的选择题分值。

3、总体印象我省的中考试卷向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靠拢进行命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将物理知识及其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又体现了课堂教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要求;试题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通过设置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问题,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特点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本科学素质的考查。

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过程和方法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试卷注意对物理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

内容覆盖面较广,涵盖了声的发生和传播,噪声的防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浮力、压强、简单机械、功和功率、运动机械能、流体的阻力等;还有物态变化、热机;家庭电路、电功和电功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磁现象等核心内容。

基础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再现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物理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强化了实验考查,凸显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市普遍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考查的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题目的分布从专项题型扩大到所有题型,考查的内容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过程的呈现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探究,注重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分析和归纳,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体现了对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课程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中考物理试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考核,它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

本文将对中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试卷的出题规律和特点,为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一、确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教育类文章,主要针对中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编写引言中考是学生们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节点,而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

通过对中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试卷的出题规律和特点,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三、整理试卷中考物理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部分共30个小题,每题2分,总分为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3个大题,每个大题又包含若干个小题,总分为40分。

整张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在选择题部分,题目难度普遍较低,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声、光、电、磁、热等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

而非选择题部分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题目类型包括实验题、作图题和计算题等。

四、举例说明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1、选择题部分: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体体积最大?(A)一只小鸟;(B)一个篮球;(C)一本书;(D)一座山峰。

正确答案是(D)一座山峰。

2、非选择题部分:请设计一个电路,使得一个灯泡和一个开关能够同时控制电路的通断。

(要求画出电路图并加以解释)正确答案为:在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和一个开关,使得开关能够控制电路的通断。

解释:当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灯泡不亮;当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灯泡亮起。

五、总结中考物理试卷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试卷的出题规律和特点,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们也应该根据试卷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河南省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22年备考建议 (原版)

河南省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22年备考建议 (原版)

目录一、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 (2)二、2021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命题特点 (3)三、近五年考点分布 (4)四、试题解析 (4)五、2022年河南中考物理复习备考建议 (16)2021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考试范围及试卷结构1.考试范围2.试卷的难度结构:在试卷中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优化试题结构,有效控制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点的指导作用。

试卷整体难度比例约为: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4:3:2:1,易、中、难在不同题型中都有体现,整体试卷和不同题型都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

二、2021年河南中考物理试题命题特点1.立足双基,稳定全面发展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片面性。

这次中招考试的物理试题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放在首位,考查的基础内容包括:声学中的声音产生条件、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光学中的光的反射规律、透镜成像规律等概念;热学中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分子动理论、比热容、内能的改变等概念;力学中的质量、摩擦力、大气压、省力杠杆、路程、重力、二力平衡、惯性、压强、浮力、做功、机械能等概念;电磁学中的电荷、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安全用电、等概念。

总分值达到42分,占总体比例的60%。

在考前的最后复习过程中应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和贯通。

2.题面新颖,紧跟时代热点这次考试的试题中,一些试题结合时代特色的特点比较明显,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发展。

试题素材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注重在真实、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引导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全卷21道题中,共计14道试题的设计放置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总分值达到42分,所占比例高达60%。

如在人文教育方面,涉及有“豫剧”、“书法”、“北京冬奥会”、“开封铁塔”等内容;在科技前沿方面,涉及有“小浪底工程”、“天合核心舱”等内容;在应用实践方面,涉及有“电热水器”、“自动清扫机”等内容。

2014-2017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4-2017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6:填空题5(1)
2017:2
2014:选择题8
综合应用题22(2)
2015:选择题11
2016:选择题11
综合应用题20(1)
2017:填空题2(2)
选择题14(D)
八下
第10章
浮力
2014: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2015:浮力法测密度
2016:浮力法测密度
2017: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浮力法测密度
2014:2
2015: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2016:刻度尺的读数与减小误差的方法;速度的计算
2017:参照物的选取;速度的计算
2014:6
2015:0
2016:4
2017:3
2014:实验探究19
2015:选择题13(B)
2016:实验探究17(1)
综合应用题21(4)
2017:填空题2(1)
综合应用题20(2)
第3章
物态变化
2014:升华及凝华现象
2015:汽化;物态变化的辨识;
温度计的读数
2016:固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温度计的读数
2017:物态变化的辨识
2014:2
2015:1
2016:4
2017:2
2014:填空题4
2015:填空题5(1)、选择题12
实验探究18(1)
2016:选择题7
实验探究17(2)
八上
第4章
光现象
2014:光的折射作图;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2015: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作图
2016:平面镜成像作图
2017:平面镜成像特点
2014:6
2015:3
2016:2

河南省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河南省近三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河南省近三年中考物理 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
题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一 填空 6 14 二 选择 8 16 三 作图 2 4 四 实验探究 3 18 五 综合应用 2 18 合计 5 21 70
科学内容18个板块
声现象 光现象 质量和密度 物体的运动 运动和力 压强 浮力 简单机械 功和功率 机械能 物态变化 微观世界与宏观 宇宙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简单电现象和串、 并联电路
一.填空(每年14个空) 3.热现象考查3次
(2015)5.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 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靑”.用高温开水 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越剧烈. (2016)4.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 水的温度降低到5℃,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 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2017)4.烩面是河南的特色名吃.图中,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表明力可 以使物体发生 ;在锅里煮面时,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面出锅 时香飘四溢,这是由于分子的 产生的.
4.基本书写不规范,随意性太强。
不少学生在答卷过程中书写不规范造成失分,如: 作图不规范,画光线不带箭头; 虚实线不分; 计算题没有公式,步骤混乱; 物理量不带单位; 不能用下标区分物理量; 计算过程中单位不统一; 单位换算不过关等。
近三年试卷分析
一.填空(每年14个空) 1.声现象考查3次
二.选择 4.力学(二力平衡、力与运动、压强、浮力、机械等每年考查3次)
(2015) 11.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l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墙壁 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必须用大于0.4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B.手指必须用大于400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C.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D.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命题指导思想今年中考物理试题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程度。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显示出了正确的导向,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转变。

试题除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以及将基本知识与技能融于社会生活情景中进行考查之外,还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以学生发展为本,降低难度、平稳过渡,有利于普通高中的综合评价及择优录取。

二、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题数量:试卷共有五大题,25小题,整卷阅读量约4000字。

2.试卷结构:题型填空选择作图实验探究综合应用合计题量分值比例81217.1102028.6245.731825.721622.925701003.试卷中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分数为:力学27分,电磁学26分,光学7分,热学6分,声学2分,能量与能源2分。

易、中、难所占分数的比例约在4:4:2左右。

连续四年中招命题的难度预测06 0.53070.70080.63090.60一测0.64二测0.57三、试题的基本特点1.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试卷中的命题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使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例如第2、3、5、16、25题分别以三门峡风力发电机、噪声的控制、郑州快速公交、船闸、送家电下乡活动等内容为背景,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

试题全面落实《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将基本知识与技能融于社会生活情景中进行考查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2024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21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

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道理。

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______。

【答案】①. 振动②.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解析】【详解】[1]手持长柄,敲击乐器时,乐器振动产生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如图,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中酒精______热量。

【答案】①. 汽化②. 吸收【解析】【详解】[1][2]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汽化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而汽化吸热。

3. 人体中有很多结构可简化为杠杆。

如图,手提起物体时,桡骨在肱二头肌的收缩牵引下绕肘关节转动,这是一种______杠杆,此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的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手移动的距离。

【答案】①. 费力②. 小于【解析】【详解】[1]桡骨在肱二头肌的收缩牵引下绕肘关节转动,该杠杆以肘关节为支点,肱二头肌对桡骨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由图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这是费力杠杆。

[2]费力杠杆省距离,则此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的距离小于手移动的距离。

4. 我国大力发展水力发电。

水能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水电站通过提高水位增加水的重力势能,水流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能,使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是利用______原理发电的。

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5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中考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卷分别以填空、选择、作图、实验探究、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试题赋分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也较为合理,有利于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试题基本上按着易、中、难的比例为:6:3:1的原则,各部分试题分数分配也比较合理,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都能有效的考查,我认为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基础性、灵活性非常突出,且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试题注重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的实验、观察、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中设置问题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试题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学以致用。

将物理联系到社会、生产、技术、环境等问题中去,渗透STS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立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意识。

试题材料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注重社会生产应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二、物理试题四大趋向及四大命题特点趋向1:注重基础,紧扣课标教材。

物理试题来源教材、注重基本实验的考查。

趋向2:重视实验,突出过程方法。

物理试题特别重视物理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趋向3:关注能力,体现开放创新。

2021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21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2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2021年河南省中招考试物理试卷,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注重多维度全面考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发展潜能的考查,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考出来,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课堂表现考出来,把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考出来”为目标。

考虑了“后疫情时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察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学生活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的学科特点和河南省文化特色。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育人导向。

本试卷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考试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结合前沿科技热发展,注重学科间的关联,对于阅读、计算、人文、历史、生命科学等方面都有较为综合的考察。

如第11、14题以近年来我过在航天、海航、能源开发利用等为背景展开介绍,展现了前沿科技发展的瞩目成就;第引导学生体会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第12题结合社会热点考察运动场景中的物理知识应用;第3题通过河南特色文化--豫剧为切入点,考查声音的产生条件及声音的利用,第2题、第4题结合文字发展、书法等方面也引导学生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科间的综合考察也有所体现,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二、本套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素材上注重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从核心概念的理解、重要规律的应用、重点实验的探究等角度设计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得出过程的理解、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本质。

(1)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试题大多涉及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着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扎实、宽厚。

如第1-5、8、10、20题等。

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一、背景介绍
河南省中考是对初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其中物理科目是考生们智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

为了全面了解今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方向以及考查重点,我们对该科目的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统计。

二、试卷结构
今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共分为两部分,卷一为选择题,卷二为非选择题。

其中卷一占总分的60%,卷二占总分的40%。

整份试卷共计8道选择题和4道非选择题。

三、试题难度分析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整份试卷的整体难度适中,使得考生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示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

具体的难度分析如下:
1. 选择题难度:选择题占总分的60%。

我们对每道
选择题进行了难度等级的评估,包括易、较易、中等、较难和困难。

统计结果显示,其中有2道题目评定为易,4道题目评
定为较易,1道题目评定为较难,1道题目评定为困难。

整体
来看,选择题的难度较为均衡,能够满足大多数考生的需求。

2. 非选择题难度:非选择题占总分的40%。

我们对
每道非选择题进行了难度等级的评估,包括易、较易、中等、较难和困难。

统计结果显示,其中有2道题目评定为易,1道
题目评定为较易,1道题目评定为较难。

整体来看,非选择题
的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问题。

四、考点分布分析
通过对试卷的仔细阅读和分析,我们总结出了本次中考物理试卷的考点,为考生了解知识重点提供帮助。

主要的考点分布如下:
1. 力学:力学是整个试卷的重点内容,占总分的30%。

涉及了物体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力和加速度等相关
知识点。

考生应该重点掌握物体平衡条件和斜面问题的解法。

2. 光学:光学是本次试卷的次重点内容,占总分的20%。

涉及了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相关知识点。

考生应该
重点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色散现象。

3. 电学:电学是本次试卷的重点内容之一,占总分
的15%。

涉及了电流、电压、电阻等相关知识点。

考生应该重
点掌握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4. 热学:热学是本次试卷的次重点内容,占总分的10%。

涉及了温度、热能、热传递等相关知识点。

考生应该重
点掌握温度计量和热传递的方式。

5. 声学:声学是本次试卷的一个重要考点,占总分
的10%。

涉及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等相关知识点。

考生
应该重点掌握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共鸣现象。

五、对考试的建议
为了考生能够顺利应对中考物理试卷,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 针对考点复习:根据试卷结构和考点分布,考生
应针对性地复习各个考点内容,重点掌握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和声学方面的知识。

2. 多练习选择题:选择题在试卷中占比较大,考生
应多进行练习,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提高做题效率。

3. 高效备考: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合理分配复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保持
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六、总结
通过对今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试卷的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知识点。

考生们应根据考点分布和试卷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多做题提高解题能力。

相信只要备考充分,掌握了核心知识,考生们一定能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综上所述,今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的难度适中,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知识点。

考生们应根据试卷的结构和考点分布,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重点掌握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和声学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多练习选择题,提高解题技巧和答题效率。

同时,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相信只要备考充分,掌握了核心知识,考生们一定能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