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6: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合集下载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古希腊哲学教学重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及其影响。

2. 第二章:启蒙时代的哲学教学重点: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重点: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4. 第四章:现象学哲学教学重点: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哲学家的思想及其贡献。

5. 第五章:分析哲学教学重点:维特根斯坦、罗素等分析哲学家的思想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哲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 作业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积极性等。

2.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 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目,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学术观点。

4. 影视资料:为学生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哲学讲座、纪录片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计划:1. 第六章:存在主义哲学教学重点:萨特、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第七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教学重点:索绪尔、拉康、德里达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及其贡献。

3. 第八章:诠释学哲学教学重点: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诠释学哲学家的思想及其影响。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3.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的理解。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的把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原因、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哲学变革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革的内容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3.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的理解。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的把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原因、内容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哲学变革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革的内容和影响。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问题或引言,引起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原因、内容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哲学变革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革的内容和影响。

4. 讨论:引导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7_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优质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7_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优质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过程』展示教学目标。

(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这一框题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

)处理预习学案。

教师,对于学生收交的预习学案、完成预习学案的情况在课堂上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并展示这一框题的预习检测答案。

小组内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课堂探究:过渡:在19世纪中叶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偶然的呢?请同学们按正反两方对此问题加以辩论。

并利用本框知识能否得出合适答案。

时间要求五分钟完成。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3.(2010·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突出实践特色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对突出实践特色提出了明确要求。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与________观点是一致的。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的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的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中的根本变革,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 ) A.已成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B.已穷尽了一切真理C.已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D.是人类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二、非选择题※6.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4.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但在沟通、协调、分工等方面仍有待提高。教师应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尤其是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分析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纪念馆、举办讲座等,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1.提问:请学生简要回顾哲学史上的重要变革,并思考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2.故事导入: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迹,突出他们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
2.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案例教学、问题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哲学学习抱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或偏见。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理解其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辨能力。
3.通过学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 1. 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 掌握各个时期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变革; 3. 分析不同哲学思潮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4. 感受哲学思潮变革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包括以下内容: 1. 古希腊哲学的诞生与影响;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3. 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对哲学的影响;4. 实证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崛起;5. 当代哲学的新思潮与变革。

三、教学过程1. 古希腊哲学的诞生与影响•介绍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和代表人物,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分析古希腊哲学对西方文化、政治、科学等领域的影响。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解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目标;•分析人文主义思潮对宗教、艺术和教育的影响。

3. 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对哲学的影响•介绍启蒙运动的起源和代表人物,如伏尔泰、洛克等;•解释科学革命对哲学思潮的冲击和重塑。

4. 实证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崛起•探讨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代表人物,如康德、波普尔等;•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5. 当代哲学的新思潮与变革•介绍当代哲学的新思潮,如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分析新思潮对社会、科学和人类思维方式的挑战。

四、教学方法与要求1.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2.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关资料和案例,加深学生对哲学变革的理解;3.引导学生分析哲学变革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评价1.设计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程度;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3.分组展示作业成果,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思想交流。

六、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哲学著作,如《柏拉图对话录》、《论人的尊严》等;2.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来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3.推荐学生参加哲学讨论社团或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素养。

3.2【教学设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人教)

3.2【教学设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人教)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本课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导”和“百舸争流的思想”两课内容的提炼和升华,进一步明确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要求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三大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带有绪论的性质,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为本书第二、三、四单元的教学做铺垫。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历程和基本特征,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2.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素材。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情景导入】展示课件1,请你从中选出一位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歌唱家。

展示课件2,请你从中选出一位近千年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教学设问】从1999年到2005年,马克思四次被全球权威机构经过全球投票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称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有产生的,有哪些基本特征,有何发展?我们一起来学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示范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示范教案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示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理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分析:(1)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哲学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社会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及基本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从总体上把握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基本特征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而为后边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方法点津】:(1)结合典型事件,说明哲学思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运用对比方法,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理解其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联系历史事实,理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把握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课文导语】: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盼伟大变革,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导入新课】: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发展也经历曲折的历程,在哲学发展道路上,有一次伟大的变革,同学们知道这次变革吗?【新知识探究过程】教师:出示教学案例和问题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欧美先进国家得到迅猛发展。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哲学史上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不同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3)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 古代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 中世纪哲学的主要思想和贡献;4. 近现代哲学的主要思想和贡献;5. 我国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2. 教学难点: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几位重要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分析能力;4.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等;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如是否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2)掌握各个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和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哲学史上的重大变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2)学会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哲学思想的精髓;(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哲学思想的魅力,增强对哲学的兴趣和热情;(2)认识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成果;(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古埃及哲学等;2. 近现代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等;3. 当代哲学:分析哲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等;4. 哲学流派的变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等;5. 哲学思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政治哲学、伦理哲学、美学哲学、科学哲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各个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和影响;2. 教学难点:哲学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哲学流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哲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观点;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研究哲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哲学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思想;5. 批判性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的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论证逻辑、团队协作等;4. 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对哲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2)使学生掌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3)使学生能够运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哲学素养;(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1)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城邦制度、人文主义精神、自然科学的发展;(2)中世纪哲学的演变:宗教神学、经院哲学、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3)近代哲学的变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的推动。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1)古希腊哲学: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中世纪哲学: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尔;(3)近代哲学:康德、黑格尔、马克思。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原因;(2)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人类思想的发展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主要内容;(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知识;2. 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相关资料;3. 视听资料:为学生提供形象的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案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相关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哲学史上几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及其主要思想。

(3)能够分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进行深入理解。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关注人类命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概述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

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历程和特点。

第二章:古希腊哲学1. 自然哲学:泰勒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曼德等。

2. 人文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第三章:启蒙哲学1. 理性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

2. 经验主义:洛克、休谟等。

3. 启蒙运动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现代西方哲学1. 分析哲学: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2. 现象学:胡塞尔、海德格尔等。

3. 结构主义:列维-斯特劳斯等。

4. 后现代主义:福柯、德里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意义、历程和特点。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相关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哲学流派和思想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变革和思想家;(2)掌握各个时期哲学的主要观点和影响;(3)培养分析、比较和评价哲学思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学会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分析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哲学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尊重不同文化和思想,培养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3)激发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古希腊哲学(1)哲学的起源和古希腊哲学的特点;(2)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等哲学家的思想;(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观点。

2. 第二课时:启蒙运动哲学(1)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2)伏尔泰、卢梭、洛克等哲学家的思想;(3)康德哲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第三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和挑战。

4. 第四课时:现象学和存在主义(1)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本观点;(2)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3)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5. 第五课时:后现代主义哲学(1)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和发展;(2)德里达、福柯等哲学家的思想;(3)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挑战。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 参考资料:相关哲学家的原著、学术论文、历史背景资料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白板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2. 作业和练习: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的情况,以及对哲学思想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思考和质疑;2. 结合历史背景,深入剖析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3. 鼓励学生阅读原著,提高哲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5. 关注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未来。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几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研究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学会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2)感受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2. 几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3. 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4.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活动安排;5. 教学评价和反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和意义,几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2. 教学难点:哲学家的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启示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意义以及哲学家的主要思想。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研究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家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研究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其主要贡献。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互相交流启发。

4.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家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1. 古代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中国儒家哲学、古印度哲学等;2. 中世纪哲学思想:基督教哲学、伊斯兰教哲学等;3. 近现代哲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启蒙时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4. 当代哲学思想: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5. 哲学思想在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掌握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

2.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想背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哲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古希腊哲学哲学家: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要思想:自然哲学、人文主义、道德哲学、形而上学2. 第二章:古罗马哲学哲学家:塞涅卡、马尔库斯·奥勒留主要思想: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犬儒主义3. 第三章:中世纪哲学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主要思想:神学、信仰与理性、存在论、道德哲学4.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哲学家:尼古拉·马基雅维利、托马斯·莫尔、勒内·笛卡尔主要思想:人文主义、政治哲学、怀疑主义、理性主义5. 第五章:启蒙时期哲学哲学家: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伊曼努尔·康德主要思想:经验主义、社会契约论、自由意志、道德哲学、认识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哲学家及其思想,使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哲学家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哲学理论。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哲学论文、思考题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质量。

3. 期末考试:设置关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的试题,检验学生对该领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 参考书目:相关哲学家的原著、哲学史教材3. 网络资源:哲学网站、学术论文、相关视频资料4.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六、第六章:19世纪哲学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康德、克尔凯郭尔、尼采主要思想: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先验论、存在主义、超人哲学七、第七章:20世纪哲学哲学家:弗洛伊德、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维特根斯坦、罗素主要思想:精神分析、现象学、存在主义、语言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八、第八章:分析哲学主要思想:语言分析、逻辑分析、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认识论代表人物:罗素、怀特海、维也纳学派、普特南、戴维森九、第九章:大陆哲学主要思想:存在论、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代表人物: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Habermas、阿多诺十、第十章:当代哲学主要思想:环境伦理学、女性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科技哲学、宗教哲学代表人物:霍金、卡普拉、朱迪斯·巴特勒、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阿尔文·普兰丁十一、教学计划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确保覆盖所有重要内容,并留有足够时间进行讨论和作业。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掌握各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哲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批判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 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康德3.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4. 存在主义:海德格尔、萨特5. 分析哲学:罗素、维特根斯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位哲学家的生平、主要思想及其历史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家的代表性著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思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哲学博物馆、哲学家故居等,感受哲学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哲学概念、哲学家思想的掌握程度。

4.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哲学素养、批判精神及价值观。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教学等。

3. 教学进度:按章节依次进行,每个章节安排4课时。

七、课程资源1. 教材:推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等相关教材。

2. 参考书籍:提供柏拉图《理想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等哲学家代表作品供学生自主阅读。

3. 网络资源:推荐哲学相关网站、论坛、学术文章等。

4. 影视资料:推荐哲学纪录片、电影等,如《苏格拉底》、《马克思·布鲁诺》等。

八、课程拓展1. 组织哲学讲座:邀请哲学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2. 哲学沙龙:定期举办哲学沙龙,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思辨能力。

3. 哲学之旅:组织学生参观国内外哲学胜地,感受哲学氛围。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一节:古希腊哲学的崛起1.1 古希腊哲学的背景古希腊哲学的背景是古希腊时期独具特色的文化环境,其文明衍生自多元文化的交融、自然环境的影响、市民政治制度的逐步形成等诸多因素。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开始萌芽。

1.2 古希腊哲学的主要思想流派古希腊哲学主要可以分为自然主义、伦理主义和形而上学三个流派。

自然主义哲学家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探寻自然规律;伦理主义哲学家强调道德价值的重要性;形而上学哲学家则关注本质和实体等问题。

1.3 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成为了日后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源头,其对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影响延续至今。

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变革2.1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现代世界的重要历史节点。

在这一时期,传统的神学思想开始受到挑战,自然科学和人文主义思想逐渐盛行。

2.2 文艺复兴哲学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哲学家,他们包括伽利略、培根、笛卡儿等等。

这些哲学家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将它们作为建立知识的基础。

他们的哲学思想促成了自然科学和现代思想的发展。

2.3 文艺复兴哲学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对社会、文化和科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首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其次反哺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繁荣。

第三节:现代哲学的激进思潮3.1 现代哲学的背景现代哲学兴起于17世纪和18世纪,其兴起与封建社会和神权主义思想观念的崩溃、工业革命的兴起、公民权利的出现等因素有关。

3.2 现代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哲学代表人物有伦勃龙、伏尔泰、卢梭等人。

这些哲学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思想,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他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

3.3 现代哲学的影响现代哲学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即所谓“思想改变了世界”。

它们推进了科学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也逐步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发展和政治体系的改革。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2.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到哲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哲学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哲学: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2. 近现代哲学: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3. 当代哲学: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大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哲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阐述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哲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古代哲学,讲解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 第二课时:介绍近现代哲学,讲解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3. 第三课时:介绍当代哲学,讲解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等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4. 第四课时:分析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哲学的心得体会,总结课程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表现,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理解和运用,占总评的30%。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哲学教材。

2. 参考书:提供相关哲学家的原著、传记等参考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化的三大理论成果,运用事实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历史观,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以及马哲与中国化成果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学习哲学兴趣,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及基本内容【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知识回顾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学生回忆、回答(略)。

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出本节课知识——马哲。

讲授新课:请大家结合课本18-20页的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思考:时代产生了哲学。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哲产生于19世纪中叶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科学的发展和哲学史上的既有理论成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本、思考,探讨之后,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总结出一、马哲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产生的?)1、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界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2、自然科学基础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推翻了牛顿“宇宙不变”和“上帝第一推动”的观念;赖尔的地质理论证明了地球也有一个演化的历史。

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

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正是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才产生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还有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

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但万能的体系却窒息了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

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

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知识回顾2:1、哲学史上相互斗争的“两个对子”是指什么?2、唯物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哪些基本形态?他们局的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二、马哲的基本特征这部分知识主要是老师分析讲解。

从哲学上两个相互斗争的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的区分中得出马哲的第一个基本特征;通过对以往旧哲学局限性的分析得出马哲的第二个基本特征。

(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1、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从而结束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状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古代科学中曾有过自发的结合,在近代二者却处在分离状态,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而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

由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一切旧哲学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企图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历史,但它不理解劳动、实践的历史作用,因而最终陷入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

3、(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

它的科学性,集中表现为“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它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显示了它极大的创新功能和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来源自于它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原理、每一观点,都是实践的总结。

同时;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认为惟有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的理论;也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才能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革命性。

实践活动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是革命的、批判的。

它以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为根本任务,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是广泛地掌握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越是化为广大群众的革命实践,就越是呈现出它的彻底的革命性。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才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

4、实践的观点在马哲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

马克思在人与世界关系上,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提醒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提醒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过渡)为什么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开放性的科学理论,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

这些理论成果的相继形成,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而且指导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表格,让学生参照课本22-23页内容完成这些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老师对科学发展观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说明。

课堂小结: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统一:(2)(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堂练习:(略)【课后反思】这节课在以下方面我觉得考虑欠缺。

比如:(1)因为讲授的内容是哲学第三课《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对于高二刚刚接触哲学还没入门的学生而言,针对第一部分知识马哲产生的条件所设置的问题太大太长,如果备课时再多一点时间思考一下,我想我就不会这样设计了,当时也觉得这里有些问题,但来不及细想;(2)没有充分考虑到学情的问题,其实我觉得长流中学的高中生素质还是很好的,通过眼神交流就可以感受得到,所以课堂气氛沉闷,应该是我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问题。

(3)教学环节不紧密加上老师对整节课的把握生疏,整节课的感觉就是——很纠结,很难受,憋得慌。

没有充分调动好学生积极性和热情,是一堂枯燥沉闷的课。

这堂课带给我的思考是知识理论类型的课堂,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这样的课堂在教学中主要应以引导为主,通过师生的共同协作来学习课本的知识点,在重难点部分要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着重细讲,帮助学生消化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