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7版卫生学重点总结

7版卫生学重点总结

卫生学绪论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第一篇环境与健康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环境的定义和分类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1,生物因素2,化学因素3,物理因素4,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2,人与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其他污染致死剂量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称致死剂量。

包括:1,绝对致死剂量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如再降低剂量,即有存活者。

2,最小致死剂量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

3,最大耐受剂量(最大非致死剂量)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高于此剂量即可出现死亡。

4,半数致死剂量(致死中量)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免费下载】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免费下载】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第七版第一章绪论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熟悉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本章节的重点:环境卫生学定义;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基本概念。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3.☆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环境卫⽣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环境卫⽣学environmental health/hygiene:研究⾃然环境和⽣活环境与⼈群健康的关系,揭⽰环境因素对⼈群健康影响的发⽣、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体健康,提⾼整体⼈群健康⽔平的科学。

研究对象:⼈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围绕⼈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类⽣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从污染源直接排⼊环境未发⽣变化的污染物。

⼆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某些⼀次污染物进⼊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物学作⽤下,或与其他物质发⽣反应⽽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Hormesis效应(兴奋效应):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物系统具有刺激作⽤,⽽在⾼剂量时具有抑制作⽤。

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环境:受⼈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4.⽣物多样性锐减环境卫⽣学主要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性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法;4.研究环境卫⽣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今后任务: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新技术、新⽅法在环境卫⽣⼯作中的应⽤;3.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4.加强农村环境卫⽣⼯作;5.开拓环境卫⽣⼯作的新领域。

第⼆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类环境分为:⾃然环境、⼈为环境、社会环境⾃然环境可分为:⼤⽓圈、⽔圈、⼟壤岩⽯圈、⽣物圈⽣物圈biosphere:地球上所有⽣命物质及其⽣产环境的整体。

⽣态系统ecosystem:在⼀定空间范围内,由⽣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预防医学知识点: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七)

预防医学知识点: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七)

预防医学知识点: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七)医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预防医学专业, 笔试往往考查其专业知识较多, 这篇文章就其中的一个科目环境卫生学, 给大家梳理下环境卫生学在笔试中的一些考点。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一)水体污染的调查1.污染源调查2.水体污染的调查3.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二)水体污染的监测以江河水系的监测为例:(1)采样断面与采样点的选择:至少应设置3个采样断面:①清洁或对照断面, 设在污染源的上游;②污染断面, 设在污染源的下游, 以了解水质污染状况和程度;③自净断面, 设在污染断面下游一定距离。

(2)采样时间和次数:至少应在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样一次,每次连续2-3天。

(3)水质监测项目:能反映水质天然性状的指标如水温、浑浊度、色度、pH、总硬度等。

(4)水体底质的监测:底质中有害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含量的垂直分布一般能反映水体污染历史状况。

(5)水生生物的监测:生物监测有助于判断水污染状况和污染物毒性的大小。

(三)水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与管理, 卫生部门应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实施卫生监督和管理。

(四)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处理当水体污染紧急事故发生时, 应根据污染物的类型、性质及水体受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及污染源排放情况等, 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紧急措施。

1.应尽快弄清水污染紧急事故的排放情况。

2.尽快查明污染区内受事故性排放影响的情况。

3.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使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4.尽早采集排放源废水、受污染水域及邻近水域的水样, 进行检验分析。

更多环境卫生学知识点请关注!。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环境卫生学是探讨人类生存环境与卫生健康的一门学科。

它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整理环境卫生学的相关知识点,以期能够提高大家对环境卫生学的了解和掌握。

一、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环境卫生学是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卫生效应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的体系。

环境卫生学包括环境污染、环境噪声、辐射卫生、室内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二、环境污染与环境危害1.环境污染的种类①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卫生标准,对人体造成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危害。

②水体污染:是指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平衡,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③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出现某种化学物质或生物体,被破坏了原来的性质和结构,不再适用于种植等农业用途。

2.环境危害的程度环境危害被分成轻微、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微程度是指环境中的物质和影响对人体生存的威胁程度非常轻微;中度程度是指环境中的物质和影响对人体生存造成一定的危害,但不是致命的;重度程度是指环境中的物质和影响对人体生存和身体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可能致命。

三、卫生工程1.卫生工程的定义卫生工程是通过对城市环境和生活用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净化、消毒和处理,达到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和人居健康指标的一种技术体系。

2.卫生工程的组成①环境清洁:包括道路、街道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和个人生活用品的清洁卫生。

②生活用水:卫生工程中点重点处理的是饮用水,以及工业用水或还可以再利用的废水。

③生活污水:卫生工程中的生活污水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废水所组成的污水,包括洗澡水、洗碗水、洗衣水等。

④生活垃圾: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是卫生工程中的另一要点处理内容。

四、环境卫生法规环境卫生法规主要是由国家环保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国家法规,这些法规旨在制定环境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卫生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保护公共卫生和环境安全。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一一第一章绪论[大][中][小]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随着医学与环境科学的进步,环境卫生学在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方面。

担负着特定的使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环境因素则依赖于环境介质的运载作用(如能量或物质的转运),或参与前者的组成,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

具体地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环境因素则是介质中的被转运体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环境介质具有能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与频率超过了环境介质的承受能力时,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乃至功能就会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在环境卫生学的范畴内,一般把环境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

《卫生学(第七版)》知识点汇总

《卫生学(第7版)》教材知识点汇总绪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基础医学现代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薄水浅,其恶易觏"。

职业与健康的关系:人类自开始生产劳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而且职业病伤的发生常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预防疾病不仅是预防医学的目标,也是临床医学的目标,将预防策略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为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病前预防。

2、第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营养素和能量●合理营养●特殊人群营养●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第一节营养素和能量【提纲】一、营养素二、蛋白质三、脂类四、碳水化合物五、能量六、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七、维生素一、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素有几十种,共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其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热量,为产热营养素,另外三类不可产生热量为非产热营养素。

营养素的功能:(主要为三个方面)1、参与机体组织、细胞的构成,满足机体生长、发育及修复,这是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2、提供能量,满足机体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为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主要功能。

3、维持和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为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为满足营养素这三个生理功能,要求每一种营养素都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摄入,因每一种营养素都不可满足营养素的这三个生理功能,所以各种食物应相互搭配食用,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一)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指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

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详细整理版本

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详细整理版本

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5开拓新领域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是指前面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特点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2.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

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5开拓新领域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是指前面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特点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2.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 第一章 绪论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中研究职业环境与职业从事者健康之间关系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是职业从事者在起所从事的生产或生产过程中,有充分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并为不断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任务: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影响。

职业卫生:研究劳动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

(关注群体,着眼预防)(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科学) 职业医学:研究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的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

(关注个体,着眼临床)2、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统称。

生产劳动条件:生产工艺过程、工作过程(劳动组织)、工作(生产)环境。

(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②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噪声和振动、辐射等;③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②劳动中精神过度紧张;③劳动强度过大;④劳动安排不当;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⑤不良的体位;⑥不合理工具设备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①自然环境:夏季的太阳辐射、冬季的寒冷、高山高原环境等;②工作场所设计不合理: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③缺乏必要卫生技术设施: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防振设备;④缺乏或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特征。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模式:.—是否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就会导致职业性损害即使职业环境符合各项国家标准,职业人群发病后依然可以诊断为“职业病”,鉴于国家标准的局限性是保护大多数人群等等。

3、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2、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3、生命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感受,即生命质量是个体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感受和主观评价。

4、健康促进:是指一切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过程和措施,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二、环境卫生学1、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总和。

2、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利因素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制定保护人类健康的环境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

4、环境监测:是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三、食品卫生学1、食品: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2、食品卫生学:研究食品中营养及相关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规律,为充分利用食品资源,防治食品污染,预防食品中毒和疾病发生,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食品安全性:是指经评估所证实的食物、饮料等消费不给消费者带来损害或存在损害的风险并为法律所接受的一种程度。

环境卫生学各章考研知识点一、引言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学科,涉及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卫生学各章的考研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环境卫生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等。

7版卫生学重点总结

7版卫生学重点总结

卫生学绪论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说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阻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操纵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第一篇环境与健康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环境的概念和分类环境是指在特按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类因素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组成环境的要紧因素:1,生物因素2,化学因素3,物理因素4,社会意理因素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被生物体吸收后,通过酶的催化分解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些有毒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那么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高于环境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此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2,人与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彼此作用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阻碍环境污染由于各类人为的或自然的缘故,使环境的组成发生重大转变,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稳,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阻碍,称之为环境污染。

公害严峻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发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其他污染致死剂量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称致死剂量。

包括:1,绝对致死剂量毒物引发全数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如再降低剂量,即有存活者。

2,最小致死剂量毒物引发受试对象中个别成员显现死亡的剂量,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发死亡。

3,最大耐受剂量(最大非致死剂量)毒物不引发受试对象显现死亡的最高剂量,高于此剂量即可显现死亡。

4,半数致死剂量(致死中量)毒物引发一半受试对象显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

环境卫生学重点总结

重点内容;P25-35 P70-95 P113-123 P128-136 P168-178 P193-208 P221-267 P270-282 P286-295 P297-298 P308-318 P408-415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3.次生环境: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4.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典型的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等6.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9.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1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链锁关系,称食物链。

1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13、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

14、剂量-反应(效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定性(定量)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

15、易感人群:尽管多数人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仅有生理负荷增加或出现生理性的变化,但仍有少数人产生机体功能严重失调,中毒,甚至死亡,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环境卫生学整理笔记

环境卫生学整理笔记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

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基本任务是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2.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后为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是指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甲基汞等。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其中存在着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是原生环境演变成的一种人工生态环境。

3.POPs(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是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以借助于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特征: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和高毒性。

危害:急性和慢性毒性(肝肾,神经,内分泌,生殖,免疫)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内分泌干扰作用:能从多个环节上影响体内天然激素正常功能的发挥,改变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还能干扰生殖内分泌功能。

举例:二噁英,DDT,多氯联苯(PCBs),呋喃(PCDF),艾氏剂,狄氏剂等。

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农药及含氯有机物的高温分解或不完全燃烧、火山活动、森林火灾等亦可以形成二噁英。

4.EEDs/EDCs(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和效应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类外源性物质,可以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随着医学与环境科学的进步,环境卫生学在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开展规律和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方面。

担负着特定的使命,并逐渐开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因而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说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响〔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根本任务。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环境因素那么依赖于环境介质的运载作用〔如能量或物质的转运〕,或参与前者的组成,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

具体地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环境因素那么是介质中的被转运体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环境介质具有能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与频率超过了环境介质的承受能力时,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乃至功能就会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在环境卫生学的范畴内,一般把环境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基本任务: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研究内容: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③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有利影响: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

有害影响: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有利影响:在改造自然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有害影响:英国伦敦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痛痛病)、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

3、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①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②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③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④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⑤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包含生物这是与自然环境的本质区别。

2、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

发生生物富集的条件:①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污染物性质稳定,较难分解和排泄;③污染物急性毒性不大,在生物体内浓集时,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会出现高位生物体内浓度大大高于低位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

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迁移的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hormesis”效应:也称兴奋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

例饮酒●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特点:①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②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或体征;③除急性毒性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④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标准3、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

这种变化常常伴随着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浓度的改变。

包括单一介质内的迁移、不同介质内的迁移和生物性迁移三种方式。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

通常把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原来的污染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而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包括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2种形式。

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①扩大暴露范围;②增加暴露途径;③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④影响暴露剂量。

●暴露特征与反应:暴露途径、剂量-反应关系和暴露时间对反应有一定影响。

暴露途径:影响总暴露量、影响吸收率、改变作用靶。

剂量反应关系:无阈值化合物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两个阈值的化合物主要有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

●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包括相加作用(1+2=3)、独立作用(1+2=1+2)、协同作用(1+2>3)、增强作用(0+3>3)、拮抗作用(1+2<3)等。

●人群健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

环境有害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效应从弱到强可分为5级: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②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代偿性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非病理学改变;③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④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⑤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

易感人群: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敏感人群)。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①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等。

②遗传因素:性别、种族、遗传缺陷和环境应答基因的基因多态性等。

(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有关的基因称之为环境应答基因)高危人群:又称高风险人群,指对环境暴露的健康效应出现得较早、效应较显著、易感性较高的人群,包括高暴露人群(如职业人群和特殊暴露人群)和高敏感人群(易感人群)。

研究高危人群的意义:①高危人群是最早出现健康效应的人群,关注他们对于全人群健康效应的早发现、早预防有很大帮助;②高危人群的健康效应比其它人群更为复杂和严重,对于该人群的保护就是对于全人群的保护;③对高危人群的提早筛查可以获得最大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效益。

4、环境污染与健康: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远期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可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

●慢性危害:环境中有害物质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

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例COPD)、持续性蓄积危害。

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铅、镉、汞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另一类是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一类能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的化合物。

POPs的特点:①持久性(环境中稳定);②生物蓄积性;③半挥发性;④长距离迁移性;⑤高毒性。

POPs对健康的危害:①内分泌干扰效应;②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③神经行为异常;④免疫毒性;⑤致癌性。

●致癌危害:苯并(a)芘(BaP)是云南宣威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苯并(a)芘(BaP)来源于烟煤燃烧产物。

IARC致癌物分类:1类:对人致癌。

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②有剂量-反应关系;③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

2A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类:对人可能致癌。

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是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3类: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

即可疑对人致癌。

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致畸危害:“反应停”造成的海豹畸形儿。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和效应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5、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环保部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卫生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体系。

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五类三级,按照内容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样品标准;按照级别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一般企业标准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优于国际标准。

环境卫生标准体系包括环境卫生专业基础卫生标准和环境卫生单项标准。

最高容许浓度: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短期或终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时,不会引起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疾患;或以现有的检查方法在近期或远期、当代或后代检测不到超过生理适应性反应变化的浓度限量。

●环境卫生标准制订的原则:①保障居民不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危害;②为主观感受无不良影响;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④选用最敏感指标的原则;⑤掌握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原则。

●制订的方法:环境毒理学试验、感官功能影响的测定、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其他研究方法(人类受控实验、人体负荷量测定、混合污染物质的容许水平研究、数学计算方法)●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测量:暴露测量:外剂量、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

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

①外暴露剂量:通常是用测定人群接触的环境介质中的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人体接触的特征(如接触的时间、途径等),估计个体的暴露水平。

②内暴露剂量:指过去一段时间内机体已吸收至人体内的污染物量。

通过测定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等)中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来确定。

③生物有效剂量: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的量。

健康效应测量:疾病率的测量及生化和生理功能测量,如死亡率、患病率、发病率等。

环境有害暴露与健康效应因果关系判断: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稳定性;③关联的时序性;④分布的符合性;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⑥剂量-反应关系。

●生物标志(biomaker/biological maker):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标志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