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职业教育领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职业教育自身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内部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
备及管理等。
2.职业教育领域的外部关系
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
◆职业教育体制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制的相适应问题;
◆职业教育的管理、投资体制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问题;
◆职业教育部门与政府其它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3.职业教育的对象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它必须把职业教育对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职业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问题;
◆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特点;
◆职业教育的育人环境和条件要求;
◆职业教育对象的科学教育和管理。
二、职业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P2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概念
(一)职业教育
1.通常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教育包括普通教育中的职业入门教育、准备从事各项职业的职业准备教育和职后进一步提高的职业继续教育;
狭义的职业教育则专指后两种教育。通常所指是狭义的职业教育。
2、辞典一般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两个角度对其作出界定。如《中国大百科全
书·教育》把职业教育定义为“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育大辞典》则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各层次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的教育。
终身教育的概念
(二)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换而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的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
“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一、课程导向能力化: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比较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与产业界对劳动力职业能力要求之间的相关性不高,一些实证研究发展,学生的在校成绩与他们日后的工作成就之间没有太高的相关性。在这一背景下,能力本位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得以迅速推广应用,从而成为当前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二、课程目标多元化:现代教育愈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也从单纯注重培养学员的专门技能和专业能力向注重培养学员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素质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追求工具性价值、效用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的统一。这种发展趋向必然促成各种课程观的有机融合,职业教育课程观逐渐从原先单一的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
三、课程设计基础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普通文化知识、综合能力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和弥散性。为此,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重点置于职业基础教育或职业准备教育,也就是说,大多数学校的职业教育更像“生计教育”。
四、课程实施实践化:由以学校为本逐渐向以学校为本和以企业为本相结合的方向转移,相应地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模式也由单一的学校向以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向转移,采用由企业与学校合作、生产与教学配合进行的“产教结合,双元教学”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模式。
五、课程开发系统化: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所有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说明,职业教育已从正规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定阶段转为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已驶入国家、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轨道上来。六、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职业群集模块式课程强调将数种工作性质相近的职业集
合为一个“职群”, 通过对共同性、关键性和专业性知识、技能的科学分析和合理编制,实现所谓的“内容群集”, 以此组成课程模块。
七、课程管理弹性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满足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推行个别化教学,职业教育课程管理必须由刚性走向弹性。实行弹性学制是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点。
八、课程评价标准化: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是以行业的就业标准为依据的。在这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确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来实现
(二)双元制嫖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该模式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德国的企业中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企业借鉴或采用。
德国双元制的特点主要有:
(1)注重实践、突出技能培训。
(2)培训的实施方案合理有效,并有法律做保障。
(3)考试制度严格。
(4)以企业为核心,以企业实际培训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二者平行进行密切合作,成为一个整体。
(5)在双元制职教教育中,以企业为主,组织和管理职业培训。
(6)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教育体制与就业体制相互衔接。
(7)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较其他国家而言,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8)双元培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及社会适应性。
双元制的主要特点
1、同实践生产紧密结合
2、广泛参与性。
(三)就业准入制度
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第三章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制度
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一、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
首先,法律法规是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制定的,其中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其次,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都会依据社会经济教育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关教育政策,来对各类教育包括培养目标在内的方方面面基于相应的界定和指导。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
1.经济形态的拓展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意识
2.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之人才需求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