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 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 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 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
(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确定调查对象;
③制定调查方案;
④填写调查记录;
⑤整理调查结果;
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15、植物绿色部分细胞转换能量: 16、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脱氧核糖核 酸), DNA上有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信息。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 进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而细胞的控 制中心是细胞核。因此可以认为,细胞的生活是物 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施莱登和施旺创建细胞学说: 1.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
4、常用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非常微 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
5、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造和观察 (制作步骤:擦 →滴→撕→展→盖→染→吸) (1)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表皮叶上撕取一块透明 薄膜 (4)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 (5)盖:盖盖玻片,先接触水滴,从水滴一边缓缓/轻 轻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6)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7)吸: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 标本的全部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 乘积。10X40=400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 到的物象是倒像) (3) 将视野中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同向(像)法—— 偏哪移哪。(例:看到物像在右上,玻片也向右上移 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 多,物像越小,视野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 物像越大,视野越暗。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 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高倍镜下不能 转动粗准焦螺旋)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 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11)光线不能通过不透明纸,只能观察被光穿透的物 体。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12)凹面镜聚光。调亮视野可用凹面镜和大光圈。调 暗视野可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重点知识: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1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一单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大猫生小猫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1、直接用肉眼,有时还需要测量。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1、调查的方法(1)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调查范围很大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4)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5)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2、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5)归类(6)整理二、生物归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归类: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归类: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3、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4、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①实验思路②设置相同点③设置对照(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有两部分: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4、书写食物链的注意事项:①食物链的起始是生产者②食物链中只能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③箭头的方向被吃指向吃5、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越靠近食物链顶端,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达约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生物圈范围包括:1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2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3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1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2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3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下的物像呈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往哪偏,玻片就往哪移物像可到视野中间;如:物像偏向左上方,玻片就移向左上方,因为物像呈的是倒像3、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多;4、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应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应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5、观察时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6、对光时,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第二节植物细胞1、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切片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经过涂抹制成、装片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2、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1滴的是清水2盖时要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3染色时从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吸水纸从另一侧吸;4、观察临时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5、生物绘图时,要把细胞画在纸的左上方,右侧和下方要注字和书写书名;图中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1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2植物果实的酸甜苦辣是因为细胞的液泡中所含物质不同;3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叶绿体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所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根系细胞中一般没有叶绿体;第三节动物细胞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 1滴的是生理盐水2染色时用的是稀碘液;2、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相比,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3、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细胞的生活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两大类:1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都是大分子: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2无机物一般不含碳都是小分子:包括水、无机盐、氧等;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的物质进入,无用的废物排出;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1叶绿体: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2线粒体:将细胞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发动机”“动力工厂”;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神奇的遗传物质名字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5、克隆羊的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克隆羊实例中,从供核母羊中分离乳腺细胞并取出细胞核,供卵细胞母羊提供无核卵细胞,二者形成融合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导入代孕母羊体内,生出的小羊像供核母羊;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2、体积由小变大是细胞的生长,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3、细胞分裂过程:1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2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 3 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植物: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4、染色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5、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6、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7、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如人的某一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分裂n次后,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仍是46条;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6、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皮肤、肠胃内壁表面、腺体表面、结缔组织骨、血液、韧带、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神经组织;7、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8、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2、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输导组织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机械组织等;3、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四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来说是有利刺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1有单细胞衣藻、多细胞的,有的生活在淡水中衣藻、水绵,有的在海水中海带、紫菜,有的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3几乎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苔藓植物:1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2一般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3常见的有墙藓、葫芦藓;4苔藓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较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苔藓,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5有些沼泽地带的苔藓植物一年年堆积后会形成泥炭;4、蕨类植物:1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公园和花卉市场等;2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3常见植物有满江红、卷柏、贯众、里白、肾蕨等;4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就逐渐变成了煤;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孢子生殖;叶片背面是由孢子囊组成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单子叶植物由果皮和种皮、胚乳、胚三部分构成,双子叶由种皮、胚两部分构成;其中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区别:1菜豆子叶2片,玉米子叶1片,2玉米有胚乳,菜豆没有;3玉米的果皮和种皮是连在一起的,菜豆是分开的;3、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发育成幼苗;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玉米种子中含有淀粉;5、种子之所以能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6、裸子植物:1种子是裸露着的,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2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有输导组织,也能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生长;7、被子植物:1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如豌豆、荔枝、木瓜苹果、小麦、牡丹等;2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都能开花结果;3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8、裸子植物中苏铁是活化石,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银杏是活化石,俗称白果,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水杉有活化石之称;被子植物中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活的、胚的结构是完整的、已度过休眠期;干瘪的种子或胚被破坏,储存时间过长,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需连续观察7天;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种子数×100%4、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洒一点水并放到橱柜中的2号瓶种子可以萌发,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其余三个瓶子为实验组;4号瓶中放较多的水,不能萌发,与2号瓶相对照,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5、抽样检测: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6、抽样检测的方法:一、样本大小要合适,二、做到随机取样,三、检测方法要科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根尖: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根尖的结构:从尖端往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根冠:在根尖顶端,具有保护作用;2分生区:细胞小,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伸长区:细胞越往上越大,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4成熟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幼根生长的原因:1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2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4、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5、芽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是指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6、年轮反映了茎加粗生长的过程;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芽中也有分生组织;7、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叶制造有机物向下运输;肥料主要是提供无机盐;8、土壤浸出液培养的玉米苗比蒸馏水培养的好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有多种无机盐;9、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量最多的是:氮、磷、钾;10、植物生长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不同,营养生长时期需要大量含氮无机盐,开花结果需要含磷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缺少含硼的无机盐;第三节开花结果1、一朵桃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6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子房里有胚珠;2、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出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自花传粉;如小麦、水稻、豌豆;落到另一朵花柱头上叫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媒介,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3、受精过程: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个种子;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其它器官中;导管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是死细胞;除茎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2、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3、观察叶片的结构,先要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切取材料后要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下表皮需撕下一小块叶片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4、叶片由表皮上表皮与下表皮、叶肉、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5、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夜幕降临时气孔缩小或闭合;6、蒸腾作用的意义:一方面可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步骤:暗处理→夹黑纸片→光下照射→酒精脱色漂洗→碘液检验→清水冲洗观察叶色;2黑暗处放一昼夜的原因: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3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是为了:做对照实验;4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清洗之后叶片变成黄白色;5实验变量是光照;设置的对照实验为见光和不见光;6实验结果见光部分遇碘变蓝,产生了淀粉,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变蓝,没产生淀粉;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幼嫩的果实、茎等,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判断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4、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细胞;5、有机物作用:一是构建植物体,二是养育了生物圈中其它生物;6、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7、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8、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020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一需四能二有”)(A)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注:(1)病毒是生物(病毒主要特征是能繁殖),但不是由细胞构成,如: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病毒等(2)珊瑚,恐龙化石,钟乳石,腐朽的树桩等都不是生物;克隆羊,试管婴儿,转基因大豆,珊瑚虫等是生物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B)观察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实验探究法1.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用肉眼)和间接法(用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等工具);2.调查法分为全面调查即普查(如森林普查、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
样本是指由于调查范围太大,从总体中选取作为调查对象的一部分个体。
抽样调查的要求:○1随机抽样○2样本大小要合适3.生物归类的依据: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和宠物。
注意:鸟类按生活环境属于陆生生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1.生态因素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2.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例子:光:热带雨林植被分层、春兰秋菊(光照时长不同)、海洋的不同深度分布着不同颜色藻类水分:“立秋无雨是空秋”、“雨露滋润禾苗壮”、沙漠与绿洲中生物分布不同温度:南橘北枳、“春江水暖鸭先知”、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分布不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风又绿江南岸”3.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捕食是最常见的关系。
捕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竞争:“一山不容二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合作(相互有利):蚂蚁、蜜蜂家庭、地衣(藻类和真菌)、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寄生(一方有利一方有害):蛔虫与人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A)1.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通过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营养;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非生物:珊瑚、钟乳石、机器人、阳光、水、空气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人口普查都属于调查。
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叫做抽样调查。
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水、温度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高山上不同植物的垂直分布说明的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上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了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人这种不同的条件叫做变量,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为什么用10只鼠妇做实验,用一只行吗?答:不行,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
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章)知识点梳理
新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3章)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和细胞认识生物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6—9)观察的要求: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时要有目的、(1)(2有计划。
)观察的工具: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候还需要测量。
(3)观察的步骤①确定观察目的: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或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异同。
②明确观察对象: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③做好观察记录:一般要求边观察边记录。
④交流观察结果: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4)观察的注意事项:观察过程中不要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如观察植物时,不要破坏植物;观察鸟类时,避免衣物颜色过于鲜亮,同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喧哗,在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等。
2.观察生物(P10)(1)观察植物观察植物时,要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观察杨树和柳树时,可以从树干、枝条、叶等的形状和颜色方面进行比较,如果杨树和柳树正好开花或结果了,可以比较它们的花或果实有何不同,还可以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观察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可以观察它的叶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2)观察动物观察动物时,要注意动物的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观察鸟类时,可以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安全。
3.生物的特征(7个)(P11—P14)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生物能够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第二章认识细胞1、学习使用显微镜(P16-P21)(1)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
擦拭反光镜用:湿布(2)选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转动转换器(3)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物镜;(4)显微镜的结构中,起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鲸鱼喷水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大猫生小猫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1、直接用肉眼,有时还需要测量。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1、调查的方法(1)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调查范围很大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4)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5)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统计。
2、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5)归类(6)整理二、生物归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归类: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归类: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biosphere)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3、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4、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①实验思路②设置相同点③设置对照(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各章知识点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 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二、生物的分类:1. 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 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3.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4. 人类: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动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和生长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通过生命活动影响环境,如植物能够固定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动物能够改变环境等;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植物能够利用环境中的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会受到环境中病虫害的影响。
三、生物圈的层次:1.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多种树木、植物和动物,为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2. 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是由草和灌木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适应干旱和半干旱环境的特性,是许多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栖息地。
3.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由沼泽、河流、湖泊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分、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4.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珊瑚礁、海草床、海底山脉等,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5.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园等,具有高密度的人口和资源消耗的特点。
四、生物圈的稳定性和变化:1. 生物圈的稳定性: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2. 生物圈的变化:生物圈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讲解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2所有生物的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即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即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5.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现存的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7.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8.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9.生物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1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重要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类)等等。
13.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观察1.概念: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取资料的方法。
2.类型(1)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3.科学观察的要求(1)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4)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5)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二、调查(如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1.概念: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步骤:①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③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样的方法一般是随机抽样)④如实记录(避免主观因素影响)⑤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调查活动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4、注意事项:①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②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③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
④注意安全。
第二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作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自养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者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异养微生物:大多数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通过分解、吸收腐烂动植物的遗体或者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自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生物的共同特征:①需要营养②能呼吸③能排泄④有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能生长和繁殖⑥有遗传和变异特性⑦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3、环境因素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等。
5、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6、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环境影响生物。
②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③生物还能影响环境。
8、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9、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10、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到范围内不再被捕食的消费者结束。
(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3)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11、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1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沿食物链越来越少。
13、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的积累: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1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5、探究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16、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7、对照实验设计的关键:唯一变量,其他条件相同。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
1、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3)观察
先降: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目的是避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后升:一只眼看向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再微调: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和收镜使用擦镜纸擦拭物镜和目镜镜头。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假如调查范围很大,无法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8)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8]胞肛排出。
(9)[11]细胞核包括[6]大核和[5]小核
(10)草履虫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能够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我们把它的这种特性叫做应激性。(趋利避害)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1)多数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2)草履虫可吞食细菌,净化污水。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
(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越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生物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如花鸟鱼虫等。
与之相对的是非生物,如泥土、水、瓦石等。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有无生命。
生物有以下八个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类排汗、排尿,植物则通过落叶等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得像父母为遗传,长得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7)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归类方法有三种:(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以及细菌等生物。
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以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以及生物因素如捕食、竞争、合作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寄生、竞争、合作等。
捕食关系是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生物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
寄生关系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外一种生物的体内或者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寄生虫、细菌、病毒、菟丝子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所有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 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到46℃才会出汗,是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4. 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2.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清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3. 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吸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4. 细胞的生活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有机物,动物的取食。
举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兔子吃草;蘑菇培养时需要有营养的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
举例: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等;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举例:植物落花、落叶;人体排汗、动物排尿、呼气等。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举例:葵花朵朵向太阳;含羞草受触碰叶片合拢;“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举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繁殖的例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籽”;孔雀开屏;家鸡产卵;蜻蜓点水。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举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变异现象。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
但电脑病毒是程序不是生物。
口诀:需营养,要呼吸,代谢废物要排出;能生长,可繁殖,外界刺激反应急;能遗传,能变异,病毒特殊要牢记。
二、常见的生物:
生石花,珊瑚虫。
易错点点拨:
1、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生物。
例如:钟乳石可以生长,汽车、机器人可以运动。
2、不是所有生物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生物。
例如酵母菌及破伤风杆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三、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限制
因素,阳光)。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例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种类:
草原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称“地球之肾”。
海洋生态系统:产氧量最高,占70%。
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称之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淡水生态系统:略。
农田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受人类影响大。
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注意DDT的例子。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
物影响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举例说说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
③“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高的地方,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低的地方”(温度);
④“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光照、温度);
⑤“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
⑥“雨露滋润禾苗壮”(水);
⑦“三九和五九,河边看杨柳”(温度);
⑧“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温度);
⑨“春兰秋菊”、“朝蝇暮蚊”(光)。
3、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①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②“草盛豆苗稀”、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是竞争关系;
③蚂蚁合作搬运食物是合作关系;
④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共生关系;
⑤“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说明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适应环境:
①海豹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环境;
②沙漠中骆驼的尿液和汗液少;
③骆驼刺的地下根系发达;
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⑤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
⑥动物冬眠;
⑦大雁南飞;
⑧旗形树冠是对风的适应;
⑨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2、生物影响环境:
①大树底下好乘凉;
②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④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⑤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⑥山羊啃食草根,使草场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