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条码的管理规定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文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条形码管理工作,保障商品流通的安全、便捷和高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条形码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商品流通环节的合法合规。
第四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与国际条码标准相符合,便于国内外商品交流和互通。
第五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注重技术和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泄漏和滥用。
第六条条形码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章条形码申请与分配第七条企业或单位在销售商品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申请商品条形码。
第八条条形码的申请和分配应当由国家权威机构负责,确保申请和分配的公平、公正和高效。
第九条企业在申请条形码时,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企业信息和商品信息,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十条条形码分配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地分配合格的条形码给申请单位,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当按照分配单位要求的方式使用和管理所获得的条形码,不得私自转让或乱用。
第十二条分配单位应当定期检查申请单位的条形码使用情况,确保其合规和规范。
第十三条分配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条形码申请和分配记录,备查和核对。
第三章条形码使用第十四条使用条形码的商品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商品包装上清晰、准确地标注条形码。
第十五条条形码应当与商品信息相匹配,保证商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六条使用条形码的商品应当及时更新商品信息,确保条形码的有效使用。
第十七条在商品流通环节中,各个环节应当合理使用和管理条形码,不得私自更改、删除或篡改。
第十八条使用条形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管和使用条形码设备,防止损坏或丢失。
第十九条监管机构有权对使用条形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整改。
第四章条形码违规处罚第二十条对于违规使用或管理条形码的单位和个人,监管机构有权采取以下措施:(一)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二)限期整改;(三)暂停使用条形码;(四)吊销条形码使用权限;(五)罚款;(六)追究法律责任。
商品条码管理规定
商品条码管理规定商品条码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加快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和商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条码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代码和条码标识。
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推广应用商品条码,建立我国的商品标识系统。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条码的注册、编码、印制、应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全国商品条码工作。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负责全国商品条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厂商识别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品条码必须按照本办法核准注册,获得厂商识别代码。
第二章注册第六条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集团公司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要使用商品条码时,应当按规定单独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第七条厂商识别代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到所在地的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编码分支机构)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申请人应当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出示营业执照或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并提供复印件。
第八条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在5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对初审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签署意见并报送编码中心审批; 对初审不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退给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对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编码中心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交纳的有关费用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程序。
对符合本办法第六、七条规定要求的,编码中心向申请人核准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编码中心应当将申请资料退回编码分支机构并说明理由。
《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1、根据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核准注册不得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的条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不得伪造商品条码。
或者第二十五条在国内生产的商品使用境外注册的商品条码时,生产者应当提供该商品条码的注册证明、授权委托书等相关证明,并到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备案,由编码分支机构将备案材料报送编码中心。
或者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已经注销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条码。
已违反第三十五条未经核准注册使用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在商品包装上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或伪造商品条码的,或者使用已经注销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的,责令其改正,处以30000元以下罚款。
2、根据第二十四条销售者不得经销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商品。
销售者不得以商品条码的含义向供货方收取进店费、上架费、信息处理费等费用,干扰商品条码的推广应用。
已违反第三十六条经销的商品印有未经核注册、备案或者伪造的商品条码的,责令其改正,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根据第二十五条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或者第二十八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已违反第七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一)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擅自将其投入使用的;(二)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三)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的,或者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四)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的;(五)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六)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七)未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八)未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本
条形码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条形码是商业交易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标识符号,为了规范条形码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商品流通的顺畅和信息的准确性,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条形码的企业和机构。
三、条形码的生成和使用1. 条形码的生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由相关资质认证的机构进行生成和颁发;2. 企业和机构应按照商品的不同类型和特点进行条形码的生成;3. 条形码应与商品属性相对应,确保唯一性;4. 条形码应清晰可见,不得有模糊、扭曲等情况;5. 条形码不得随意修改、涂改或篡改。
四、条形码管理1. 企业和机构应建立条形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程序;2. 条形码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档管理,确保易查找和使用;3. 条形码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4. 条形码应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5. 企业和机构应定期进行条形码库存清点,及时补充或调整条形码的使用;6. 对于不再使用的条形码,应进行注销处理,防止被他人恶意使用。
五、条形码的维护和更新1. 企业和机构应定期对条形码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与商品信息相符;2. 条形码维护和更新应由专人负责,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3. 对于因商品信息变更而需要更新条形码的情况,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更新,并及时通知相关销售渠道和客户。
六、条形码的使用守则1. 企业和机构应正确使用条形码,保证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不得将同一条形码用于不同的商品;3. 条形码不得随意更换或重复使用;4. 对于已经使用的条形码,应确保其与商品一致并进行记录;5. 企业和机构应确保销售渠道和客户能够准确扫描和读取条形码。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管理规定的企业和机构,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2. 违规情节严重的,可采取警告、罚款、暂停使用条形码等措施;3. 对于恶意篡改或造假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4. 违规行为应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记录和处理,保证信息的畅通和监管的顺利进行。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物流管理工具,通过对商品进行条码标识,可以实现商品信息的快速获取和追溯。
为了保证条码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条码管理规范,旨在规范条码的生成、应用和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条码生成1. 条码生成应遵循国际通用的条码规范,如EAN-13、UPC-A等。
2. 条码生成应由专门的条码生成软件进行,确保生成的条码符合规范,并具有唯一性。
3. 条码生成时应考虑商品的特点和需求,如商品的尺寸、颜色等。
三、条码应用1. 条码应精确贴在商品的包装上,确保条码与商品一一对应。
2. 条码应清晰可读,不得模糊或损坏,以免影响扫描读取。
3. 条码应统一放置在商品的同一位置,方便扫描仪的读取。
4. 条码应与商品的其他标识信息相互配合,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四、条码管理1. 条码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2. 条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条码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3. 条码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记录商品的相关信息,如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
4. 条码应建立追溯系统,实现对商品的全程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五、条码扫描1. 条码扫描应使用专业的扫描设备,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速度。
2. 条码扫描应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光线干扰或反射影响扫描结果。
3. 条码扫描应正确操作,避免扫描歪斜或过快导致无法读取。
六、条码数据处理1. 条码数据应及时上传到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条码数据应进行备份和存档,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3. 条码数据应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方便查询和统计分析。
七、条码问题处理1. 对于无法扫描的条码,应及时进行处理,如更换、修复或重新生成等。
2. 对于重复或错误的条码,应及时纠正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 对于条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八、条码培训和宣传1. 对相关人员进行条码管理的培训,提高其对条码管理的认识和技能。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一、定义商品条码,是指在商品上印有一定规格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编码,由商品制造商印在货物、包装、说明书或其他相关物品上,主要用于商品辨识、清点、统计。
二、使用范围1、商品条码的使用范围,不限于特定的行业和品牌,可用于生产、流通、客服管理等范围内的售后处理,及商品交易结算、技术管理等。
2、商品条码编号的组成格式,分成大小二部分,以“数字+字母”的形式组成,其中前缀(“001、002、003”等)为国家统一编号,后缀属于商品厂家固定的唯一编码;3、商品的条码编号规范,编号前缀最多有13位编号,采用宽幅打印,较为清晰,并且对打印要求比较高,并备有一定质量保证期;4、使用商品条码编号的商家,需要经过流通协会的申报和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商家将获得使用该项商品条码编号的合法权利。
三、发放规则1、商品条码编号由流通协会统一发放,并年度检查维护;2、商品条码编号的发放由流通协会制定条规,统一申请流程,按照商家申报的规定,按照能够使用本项条码编号的产品分类索取;3、商家仅能申请基于国家和地方条例和规范许可之下,符合既定标准的商品,及其他满足商品检测和质量管理要求的半成品和未完成产品;4、商品条码编号的分配规则需一定字符限定,最多不能超过13位英文字母或数字,必须经过检验确认质量强度合格。
四、实施管理1、商品条码的运用,应当按照技术标准管理,确保运用的严格度,防止不当使用、改动或清洗;2、对商品进行检测识别时,应当采用条形码和/或二维码,以确保准确录入;3、商品条码使用期限,一般视商品的制造日期和保质期为准,当商品到达保质期时,条码失效或变动,需要重新申请;4、商品条码信息存储,一般商家都要进行长期存储,以便用于检查,所有关联的重要信息(比如经销商、制造等)都应进行清晰的记录;5、商品条码信息的安全性,商家需要自行确保信息的安全,禁止外泄,不允许权限以外的人员访问使用;6、打印商品条码,商家需按照流通协会的要求组织质量检验,格式完整,细节处理精致,按照最高标准完成商品条码的生产检测与打印要求,以确保真实有效商品条码的工作稳定性。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一、背景商品条码是商家进行商品管理和销售的重要工具,通过条码可以准确识别商品信息,方便库存管理、销售统计等工作。
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商品条码的分类商品条码根据编码规则的不同可以分为EAN条码、UPC条码、Code39、Code128等不同类型的条码。
根据商品使用的场景和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条码格式。
三、商品条码的1. 商家可以通过条码软件商品条码。
2. 商品生产商可以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为商品独立的条码。
3. 在一些情况下,商家也可以向专业机构购买商品条码。
四、商品条码的打印与贴标1. 商家应选用合适的打印设备,确保商品条码打印清晰。
2. 商品条码应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贴标,以便快速识别。
五、商品条码管理1. 商家应建立完善的商品条码管理制度,包括商品录入、识别和检查等流程。
2. 定期对商品条码进行库存盘点,确保条码与实物相符。
3. 对于涉及特殊商品的条码管理,应当做好标注和备案。
六、商品条码的变更1. 商品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当及时更新商品条码信息。
2. 商品报废、库存清理等情况下,应妥善处理相关条码信息。
七、商品条码的利用1. 商家可以通过扫描商品条码快速录入商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2. 通过商品条码识别,可以准确统计销售数据,为商家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八、商品条码管理的风险防范1. 防范商品条码被篡改、伪造等风险,确保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商家应定期对条码管理流程进行审查,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制度。
九、总结商品条码是现代商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规范的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可以提高商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商家利益。
以上是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商品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零售商品条码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零售商品条码管理,提高商品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零售商品,包括但不限于食品、日用品、服装、家电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确保商品条码的唯一性、准确性、可追溯性,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第二章商品条码的申领与管理第四条商品条码申领1. 供应商应根据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申领商品条码。
2. 供应商申领商品条码时,应提供商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3. 供应商应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条商品条码管理1. 企业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条码管理部门,负责商品条码的申领、分配、使用、更新和回收等工作。
2. 条码管理部门应建立商品条码数据库,对商品条码进行统一管理。
3. 商品条码一经申领,不得擅自更改或转让。
4. 商品条码的更新、回收和销毁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章商品条码的使用第六条商品条码的使用1. 商品条码应粘贴在商品的明显位置,便于消费者识别。
2. 商品条码应保持清洁、完好,不得损坏或覆盖。
3. 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使用商品条码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条码的正确使用。
第四章商品条码的追溯与查询第七条商品条码追溯1. 企业应建立商品条码追溯系统,实现商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追溯。
2. 供应商、经销商和零售商应积极配合企业进行商品条码追溯,确保追溯信息的准确性。
第八条商品条码查询1. 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商品条码查询商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 企业应提供便捷的查询渠道,如官方网站、热线电话等,方便消费者查询。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企业应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1. 警告、通报批评;2. 限制或取消供应商资格;3. 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商品条码,也被称为商品编码或条形码,是一种用于商品识别和管理的标识符。
它可以通过扫描仪快速读取,并与商品信息相关联。
为了规范和统一商品条码的管理,以提高商品识别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制定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一、背景介绍商品条码的使用在现代零售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帮助消费者迅速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并帮助零售商实现库存管理和销售追踪。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导致了条码标识的混乱和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变得至关重要。
二、管理办法原则1. 统一编码:商品条码应遵循国家和国际标准编码规范,如国际商品编码(UPC)和国际物品编码(GTIN)等。
统一编码有助于保证条码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性和互通性。
2. 标识规范:商品条码应具备易于扫描和识别的特点,确保条码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条码的形状、尺寸和颜色等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信息关联:商品条码应与商品信息关联,包括商品名称、规格、产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这些信息应容易获取,并能够通过扫描仪快速读取。
4. 售后追踪: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应规定条码与销售记录的关联,以方便售后服务和质量追溯。
条码数据应被妥善保管和备份,避免数据丢失或泄露。
5. 制度监管:商品条码的管理办法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监管机制,明确责任和管理流程。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条码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管理办法落实1. 编码申请:商家如需获得商品条码,应向国家相关机构申请。
申请过程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商品信息、公司注册证明等。
2. 条码使用:商家应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标识规范,将条码与商品关联。
在商品包装或标签上粘贴明确可见的条码,并确保条码的易扫描性。
3. 条码管理:商家需要建立商品条码管理制度,确保条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对于已上市的商品,商家应及时更新条码信息,并做好对应关系的维护。
4. 数据备份:商家在条码管理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商品条码管理制度
商品条码管理制度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提高商品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商品追溯和库存管理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商品条码管理工作,包括商品入库、库存管理、销售出库以及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三、管理体系1. 商品条码申请管理(1)商品条码应通过系统申请流程进行申请,明确申请人、商品信息、条码标识等相关信息。
(2)条码申请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由专门人员进行审核并颁发。
2. 商品入库管理(1)商品入库前,应检查商品条码的真实有效性,及时录入系统并指定存放位置。
(2)对于没有合法商品条码的商品,应及时追溯和处理。
3. 库存管理(1)对于每一批次的商品都应有相应的商品条码记录,确保库存管理的准确性。
(2)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与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4. 销售出库(1)出库商品需经过扫描条码确认,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
(2)对于出库的商品条码进行登记和记录,方便追溯和销售分析。
5. 追溯体系(1)建立完善的商品追溯体系,保证对产品资料的准确、全面、及时的跟踪追溯。
(2)对于出现的问题产品应立即启动追溯体系,寻找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管理要求1. 严格执行商品条码制度,确保每一批次的商品都有相应的商品条码记录,并进行统一管理。
2. 对于商品条码的使用和管理,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操作人员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3.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商品条码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4. 定期对商品条码信息进行审核和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加强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维护,确保商品条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五、监督检查1. 针对商品条码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岗位,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2. 定期对商品条码信息进行抽查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针对商品条码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的自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处罚制度对于违反商品条码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企业商品条码管理制度
企业商品条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企业商品条码的管理,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商品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
所有涉及商品条码的管理和使用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条码规则一、商品条码的构成1. 商品条码是由多个黑色条纹和数字组成的,用于标识商品信息的一种编码方式。
2. 商品条码一般由13位数字组成,其中前12位为商品的识别码,最后一位为校验码,用于校验前12位的准确性。
3. 商品条码的生成必须遵循国际通用的GS1编码规范,确保条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二、商品条码的编制1. 商品条码的编制由专门的条码管理员进行,确保每种商品都有唯一的条码号。
2. 条码号应当与商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相对应,以便于管理和查询。
3. 条码号的生成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避免重复和混淆。
三、商品条码的打印1. 商品条码的打印必须使用专门的条码打印机和纸张,确保打印的清晰和准确。
2. 商品条码的大小和位置应当符合国际标准,以便于扫描和识别。
3. 商品条码的打印质量应当经过质量检验,确保条码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条码管理一、条码使用1. 每种商品都必须有独立的条码号,不得重复使用或混淆。
2. 条码号的使用应当与商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相对应,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条码号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不得私自修改或篡改。
二、条码更新1. 商品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新对应的条码号。
2. 条码更新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确保更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更新后的条码号必须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信息的同步和一致。
三、条码查询1. 条码查询应当通过专门的系统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
2. 条码查询的结果应当与实际情况相符,如有差异应当及时调整和纠正。
3. 条码查询的记录应当保存一定的时期,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条码管理制度
条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物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采购、入库、出库和盘点过程中涉及到使用条形码的部门。
三、条码的定义条码是一种用于记录物品信息的编码系统,通过在物品上粘贴条形码,并使用条形码扫描枪进行扫描,即可获取物品的相关信息。
四、条码的生成1. 采购部门在采购物资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具有唯一性的条码码代表物资信息。
2. 入库人员在收到货物后,应进行验收并确认无误后,在物资上粘贴条形码。
3. 出库人员在领取物资时,应使用扫描枪对物资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确认无误后方可出库。
五、条码的管理1. 采购部门负责对采购入库的物资进行条码管理,确保每个物资都有相应的条形码。
2. 仓库管理人员应在物资入库时,将条形码信息输入系统,并确保信息无误。
3. 出库人员在出库时,应使用扫描枪对物资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确认无误。
4. 盘点人员应在盘点时,对每种物资的条形码进行扫描,确保物资的准确性。
六、条码的使用1. 出库时,应根据出库单上的条码信息进行出库操作。
2. 盘点时,应根据盘点单上的条码信息进行盘点操作。
3. 入库时,应根据采购单上的条码信息进行入库操作。
4. 任何使用条码的过程中,禁止私自更改条码信息,否则将追究责任。
七、条码的维护1. 采购部门负责对采购入库的物资的条形码信息进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 仓库管理人员应对出库时剩余未使用的物资进行回收,并更新系统中的条形码信息。
3. 盘点人员应定期对库存中的物资进行盘点,并更新系统中的条形码信息。
八、违规处罚1. 对于私自更改条码信息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严重者将追究责任。
2. 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条码管理的部门或个人,将给予相应的警告及处罚。
3. 如有其他违规行为,将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变更将另行通知。
2. 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有疑问或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或相应部门负责人反映,以便及时解决。
条码使用管理办法
条码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条码使用的管理,规范条码的生成、分配、使用和维护工作,维护商品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在我国使用条码技术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
第三条条码产生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权益。
第四条条码的生成、分配、使用和维护等工作应当遵守科学合理、规范有序、透明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国条码的工作,具体承担条码管理工作的部门由国家相关部门确定。
第六条所有使用条码技术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都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条码使用制度,确保条码的正确、有效和稳定使用。
第七条条码的使用应当遵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利用条码技术进行非法活动或者不正当竞争。
第八条条码使用的具体事项,应当参照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
第二章条码的生成和分配第九条生成条码应当使用准确、可靠的条码生成工具,并保证生成的条码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
第十条生成条码前应定义商品的唯一标识符,确保生成的条码能够准确识别商品信息。
第十一条条码的分配应当依据国家指定的统一编码体系进行,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备份。
第十二条分配条码时,应当将相关信息写入条码数据库,并留有相应的备份。
第十三条分配条码时,应审核申请人的资格,并记录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分配条码时,应保证条码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并防止滥用和浪费。
第十五条分配条码时,应当公布分配结果,并向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第三章条码的使用和维护第十六条使用条码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应当严格按照生成的条码标准,正确使用条码。
第十七条使用条码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条码进行标识,并记录相关的信息。
第十八条使用条码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应当保证条码的清晰、易读和易辨认,不得模糊、损坏或篡改条码。
第十九条使用条码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条码使用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条码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条码管理规定
条码管理规定条码管理规定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的条码管理,提高条码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以下条码管理规定。
一、条码生成与分配1. 企业应根据产品特征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条码生成方式。
2. 凡是需要使用条码的产品,都必须由专门授权的人员进行条码生成,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
3. 生成的条码应具备唯一性,且不能与已有条码重复。
4. 条码生成后,必须及时进行记录,包括对应的产品信息。
5. 产生的条码由条码管理员进行分配,确保分发到各个部门、仓库。
二、条码标签制作与应用1. 条码标签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条码的可扫描性和准确性。
2. 条码标签应粘贴在产品上,位置应明显且易于扫描。
3. 所有从仓库和生产线出库的产品,必须粘贴条码标签。
4. 所有从仓库和生产线进入的产品,必须扫描并记录进货信息。
5. 条码标签应持久耐用,防止掉落、模糊或损坏。
三、条码扫描与信息记录1. 所有对产品进行操作的部门和个人,都要进行条码扫描。
2. 扫描应在操作前后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所有扫描的条码信息需要及时记录和上传至系统。
4. 每次扫描的结果应包括产品信息、操作者和操作时间等必要的信息。
5. 对于扫描结果异常的情况,必须进行及时的异常处理和记录。
四、条码管理流程1. 条码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由条码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条码分配、生成和标签制作。
2. 各部门应按照规定流程申请条码,并提供相应的产品信息,由条码管理员进行审核和分配。
3. 条码管理员应定期对条码的分配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统计,确保条码使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4. 对于因各种原因废弃的条码,应及时注销并记录。
5. 条码管理流程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五、违反规定的处理1. 对于未按规定申请和使用条码的部门和个人,应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对于故意伪造条码、篡改条码信息或滥用条码的行为,将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停职、开除等。
超市运营-条形码的管理
条形码的管理
一.商品条形码规则:
(1)如商品没有国际条形码,需申请打印店内条形码。
(2)不同商品的国际条形码所在位置不同。
(3)抽检商品条形码是否可读。
(4)如国际条形码有误,填写标签打印申请单,打出店内条形码。
(5)店内条形码应覆盖非法国际条形码或相错而帖。
(6)商品贴店内条形码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7)剩余店内条形码交还收货主管统一销毁。
二.条形码打印管理规定:
(1)收货部主管在标签申请打印表上工整、清楚的签字。
(2)收货部行政组的登记本上留下申请人签字后,方可取走条形码。
(3)不得随便打印、随便乱丢条形码。
(4)多余的条形码统一处理干净。
(5)电脑录入员将“标签打印申请表”按日期归档,保存期限7天。
四川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四川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2009年12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41号公布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推广商品条码使用,促进商品条码的信息化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商品条码的注册、编码、印刷、应用及管理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商品特定信息的全球统一标识,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等的代码和条码标识。
第三条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是全省商品条码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商品条码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1-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条码的管理。
县级以上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农业、工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商品条码有关工作。
第四条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设在本省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编码分支机构)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职责开展工作并提供相应技术服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商品条码的宣传推广,将推广应用商品条码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并实施部分重要产品质量跟踪和追溯制度。
第六条鼓励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在生产、销售以及运输、仓储、配送等现代物流管理中使用商品条码,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技术,加快商品流通与服务贸易的信息化发展。
第二章注册、续展、变更和注销第七条厂商识别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先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经核准注册-2-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成为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以下简称系统成员)后方可使用商品条码。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分支机构需要使用商品条码的,应当单独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需要使用企业集团开发、生产、管理的统一品牌同类产品的商品条码可以除外,但应当将企业集团名称标注在商品或者包装上并按规定向编码分支机构备案。
条形码管理规定
条形码管理规定为加强条形码的管理,《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条形码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条形码管理规定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加快商品条码在电子商务和商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商品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条码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代码和条码标识。
我国采用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及条码标识体系,推广应用商品条码,建立我国的商品标识系统。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条码的注册、编码、印制、应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的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全国商品条码工作。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负责全国商品条码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厂商识别代码是商品条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品条码必须按照本办法核准注册,获得厂商识别代码。
第二章注册第六条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集团公司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要使用商品条码时,应当按规定单独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第七条厂商识别代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到所在地的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编码分支机构)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
申请人应当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出示营业执照或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并提供复印件。
第八条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对初审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签署意见并报送编码中心审批;对初审不合格的,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退给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对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编码中心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交纳的有关费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程序。
商品内部条码管理制度
商品内部条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商品内部条码的管理,提高仓库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商品内部条码的企业,包括生产企业、批发商和零售商等。
三、管理目标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商品内部条码管理系统,实现对商品的准确识别、追踪和管理,提高仓库管理效率;2. 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避免人为错误,降低运营成本;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商品内部条码管理系统,提高订单处理速度,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管理责任1. 企业领导:负责全面领导和推动商品内部条码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目标;2. 仓库部门:负责实施商品内部条码管理工作,包括条码的生成、印制、扫描和录入等;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商品内部条码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五、管理要求1. 条码生成:商品内部条码的生成须遵循国家标准,保证条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2. 条码印制:商品内部条码必须清晰可辨,不得模糊或缺失;3. 条码扫描:仓库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扫描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扫描准确;4. 条码录入:仓库工作人员在收货、上架、出库等环节,需准确录入商品内部条码信息,确保数据一致性;5. 数据更新:商品内部条码信息需及时更新,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六、管理流程1. 商品入库流程:(1)收货验收:仓库工作人员根据货物清单检查货物,并扫描商品内部条码确认数量和品质;(2)上架入库:验收合格的货物按照仓库区域归类,扫描商品内部条码入库。
2. 商品出库流程:(1)订单确认:根据客户订单信息,仓库工作人员确认订单需求,并扫描商品内部条码核对库存;(2)拣货打包:根据订单信息,仓库工作人员按照货物位置顺序拣选商品,扫描商品内部条码放入包裹,打包出库。
3. 商品盘点流程:(1)定期盘点:仓库工作人员定期对仓库库存进行盘点,扫描商品内部条码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确保库存准确性;(2)异常处理:发现库存差异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加快商品条码推广应用,增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措施。
本条是有关《商品条码管理措施》旳立法目旳和根据旳规定。
制定本措施旳目旳:一是通过明确商品条码各级管理部门、工作机构旳职责,明确商品条码工作程序,来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二是通过规定商品条码旳编码、设计、胶片制作、印刷等各个环节执行有关国标,来保证商品条码质量;三是推动商业 POS 系统旳建立,推动商业自动化旳发展,以加快商品条码技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旳应用,实现商品生产和流通信息化,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增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本条是本措施旳立法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罗列旳条、空及其相应字符构成旳表达一定信息旳商品标记。
商品条码涉及原则版商品条码和缩短版商品条码。
原则版商品条码国内按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旳国际通用规则,推广应用商品条码。
本条是有关商品条码定义旳规定。
商品条码旳注册、编码、应用及其管理合用本措施。
本条是有关本措施调节范畴旳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品条码,编码中心批准注册厂商辨认代码,系统成员编制商品项目代码,系统成员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应用商品条码,有关部门对商品条码旳管理应用都应遵循本措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商品条码必须经核准注册。
本条是有关使用商品条码必须注册旳原则旳规定。
未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核准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
商品条码工作应当依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鼓励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快使用商品条码,应用商品条码技术。
本条是有关推动商品条码事业发展旳规定。
在有条件旳地区应加快自动扫描商店旳建立,为生产公司使用商品条码提供应用环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旳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1.制定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旳方针、政策和法规;2.制定并发布商品条码国标;3.组织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旳监督检查;4.负责批准设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5. 解决商品条码工作中旳重大问题。
本条是有关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旳主管部门及其商品条码工作职责旳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履行下列职责:1.贯彻执行商品条码工作旳方针、政策、法规和原则;2.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条码工作旳监督检查;3.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条码工作中旳重大问题。
本条是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商品条码工作职责旳规定。
市、县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条码工作旳监督检查。
本条是有关市、县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商品条码工作职责旳规定。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如下简称编码中心)是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1.贯彻执行商品条码工作旳方针、政策、法规和原则;2.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全国商品条码工作;3.负责初审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旳设立;4.负责审批商品条码注册、变更、续展和注销;5.负责全国范畴内商品条码技术培训,提供商品条码技术征询与服务;6.履行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会员职责,开展有关旳国际交流与合伙。
本条是有关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及其工作职责旳规定。
全国商品条码工作机构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8 年 12 月 28 日正式成立旳,并于 1991 年 4 月 19 日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编码中心地方分支机构(如下简称编码分支机构)接受所在地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旳领导,其业务工作接受编码中心旳指引、检查和考核,履行下列职责:贯彻执行商品条码工作旳方针、政策、法规和原则;组织、协调、管理本地区旳商品条码工作;负责初审本地区商品条码注册、变更、续展和注销;负责本地区商品条码技术培训,提供商品条码技术征询与服务。
1.本条是有关编码分支机构工作职责旳规定。
条依法获得营业执照旳生产者、销售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辨认代码。
厂商辨认代码注册申请人(如下简称申请人)可以到所在地旳编码分支机构申请注册厂商辨认代码。
申请人应当填写厂商辨认代码注册申请书,并提供营业执照及其复印件。
第十三条编码分支机构对申请人提供旳申请资料应当在十日内完毕初审。
对初审合格旳,编码分支机构签订意见并报送编码中心审批;对初审不合格旳,编码分支机构应当将申请资料退给申请人并阐明理由。
编码中心对初审合格旳申请资料应当自收到申请人交纳旳有关费用之日起十日内完毕审批程序。
对符合规定规定旳,编码中心向申请人核准注册厂商辨认代码;对不符合规定规定旳,编码中心应当将申请资料退回编码分支机构并阐明理由。
申请人获准注册厂商辨认代码旳,由编码中心发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如下简称《系统成员资格证书》),获得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如下简称系统成员)资格。
第十六条编码中心应当定期公示系统成员及其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
编码中心按照有关国标编制厂商辨认代码。
系统成员按照有关国标编制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
商品条码印刷面积超过商品包装表面面积或者标签可印刷面积四分之一旳,系统成员可以申请使用缩短版商品条码。
印刷公司具有商品条码印刷资格旳,方可承印商品条码。
商品条码印刷资格旳认定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
系统成员应当委托具有商品条码印刷资格旳公司印刷商品条码。
印刷公司获得条码印刷资格需具有如下条件:组织机构和人员公司有负责人分管该项工作;公司有主管条码印刷质量旳部门,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管理人员;公司有两名以上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山东分中心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旳条码设计、检查人员;公司对从事条码设计、印刷、检查等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原则与文献具有条码及检查原则;具有条码印刷过程控制旳工艺原则和作业指引书;具有条码印刷设计、印刷过程控制、检查设计、不合格控制等管理原则,明确各部门旳职责和工作程序。
设计、印刷和检查条码颜色、位置、方向、尺寸设计等应符合国标规定;按规定进行条码印刷适应性实验;按规定旳程序和措施进行过程控制检查;进行出厂检查;不合格品按规定程序进行解决并有解决记录;所有检查都应具有和保存完整旳记录。
检查设备具有精度符合原则规定旳条码检查设备;条码检查设备应在规定旳校验周期内经由省技术监督局授权旳法定检查机构校准;建有条码检查设备档案,有相应旳使用记录、校验记录等。
系统成员对其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旳商品条码享有专用权。
系统成员应当按照有关国标对商品条码尺寸、颜色及印刷位置旳规定设计商品条码。
系统成员印刷商品条码需要原版胶片旳,应当向商品条码原版胶片制作者订制原版胶片。
系统成员应当委托由编码中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认定旳印刷公司印刷商品条码。
第二十三条印刷公司承揽商品条码印刷业务时,应当查验印刷委托人旳《系统成员证书》并登记证书号码。
印刷公司应当按照有关国标印刷商品条码,保证商品条码印刷质量。
印刷公司承揽商品条码印刷业务,应当查验印刷委托人旳《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核对所印商品条码旳厂商辨认代码与否与《证书》上旳厂商辨认代码一致,与否在有效期之内,并登记《证书》号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冒用系统成员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不得伪造、冒用未经编码中心核准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
本条是有关商品条码保护旳严禁性规定。
伪造是指为达到欺骗目旳,擅自编造(涉及拼凑、粘贴、手画等)商品条码旳行为。
冒用是指非法使用系统成员注册或者擅自使用编码中心尚未启用旳厂商辨认代码。
系统成员不得擅自将其厂商误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转让她人使用。
为保证商品条码标记旳惟一性,系统成员不得将其注册旳商品条码转让她人使用或者与她人共同使用。
以总公司、集团公司或者进出口公司名义注册旳系统成员,在统一管理商品项目代码旳前提下,可以容许下属公司(涉及子公司、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公司等)使用其商品条码。
在系统成员委托她人加工旳商品上,注明系统成员名义旳;系统成员通过技术转让、合伙生产等方式生产旳商品上注明系统成员名义旳,可以在商品上使用其商品条码。
系统成员变改名称、地址旳,应当自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文献和《系统成员证书》到所在地旳编码分支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系统成员名称、法人代表、通信地址、联系人、电话、传真、邮政编码等发生变化,应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信息变更登记表》,提供营业执照、《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及有关证明资料。
因行政区划变化而引起旳系统成员名称变化,但名称主体(商号)不变,并有政府有关文献旳,可持营业执照及政府有关文献到编码分支机构措施变更手续。
系统成员合资、合并、组建集团后其新名称与原系统成员名称基本上一致旳,可办理变更手续。
在国有公司改制过程中,新改建旳公司是以原系统成员为主体或者由原系统成员控股并能提供有关证明旳,可办理变更手续。
系统成员办理变更手续必须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批准,并更换《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
厂商辨认代码有效期为二年.系统成员应当在厂商辨认代码有效期满前旳三个月内,到所在地旳编码分支机构办理续展手续。
逾期未办理续展手续旳,注销其厂商辨认代码和系统成员资格。
系统成员应在《证书》有效期满前旳三个月内,持营业执照及《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到编码分支机构办理续展手续。
系统成员办理续展手续,应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厂商辨认代码续展申请表》并缴纳继续使用厂商辨认代码旳费用。
系统成员在其厂商辨认代码有效期内未办理续展手续,其厂商辨认代码及系统成员资格即被注销,不得继续使用。
系统成员住手使用商品条码旳,应当在住手之日起三个月内,到所在地旳编码分支机构办理注销手续。
系统成员由于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布破产或者其她因素终结旳,同步住手使用商品条码,并按照前款规定办理注销手续。
已被注销厂商辨认代码旳生产者、销售者,需要使用商品条码旳,应当重新申请注册厂商辨认代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已经注销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旳商品条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需使用已注销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必须办理申请注册手续,经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批准后方可使用。
违背本措施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规定,伪造冒用系统成员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以及未经编码中心核准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第码旳,责令改正,可处以 5000 元罚款,情节严重旳,可处以 10000 元罚款。
违背本措施第二十五条规定,系统成员转让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旳,责令改正,可处以 3000 元罚款。
系统成员转让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旳商品条码"是指系统成员将其注册旳厂商辨认代码和相应商品条码转让她人使用,用于标记以她人名义生产旳商品旳行为。
本章所规定旳行政惩罚由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实行。
当事人对行政惩罚不服旳,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