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狭义上,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以商品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涉及一些国际要素流动问题。

2.实证分析:针对某一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3.规范分析: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即说明其好坏。

4.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5.外部性: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经济主体(国家、企业或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个相应的经济主体,却没有给予相应支付或得到相应补偿,就出现了外部性。

外部性可能是正的可能是负的。

6.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7.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8.社会无差异曲线: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

9.国民供给曲线: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

10.国民需求曲线: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需求。

11.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

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12.比较劣势:与“比较优势”相对。

如果一个国家(地区)在本国(地区)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高于在其他国家(地区)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地区)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处于比较劣势。

13.国际均衡价格:一国过剩供给等于一国过剩需求时对应的相对价格。

14.过剩需求:需求大于供给的部分。

15.过剩供给:供给大于需求的部分。

16.绝对优势:指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17.贸易三角形:即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代表进口和出口,斜边代表开放经济下的相对价格线,贸易两国的贸易三角形全等。

18.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19.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20.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

21.外部规模经济: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22.内部规模经济: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23.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24.H-O定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5.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在一定产量下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其形状与位置完全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和商品价格。

26.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27.里昂惕夫之谜:指如果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品资本更密集,但其密集程度仍将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但使用美国1947年数据进行检验,[1]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高出大约30%。

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这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
28.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

29.特定要素: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30.重叠需求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提出。

该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其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所谓的重叠需求是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范围内的商品,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31.产品周期理论:指关于技术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一个重要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国在该产品不同阶段是落,完成一次循环。

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

开发、资本和劳动投入、促销及原材料等。

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像生物一样,从出生到衰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种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里,需要很多不同的投入成本,如研究与否拥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

32.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33.干中学:是指人们在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积累经验。

34.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

3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36.有效保护:是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值。

37.配额: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产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38.配额收益:又称配额租金,指的是一种垄断利润,它的去向由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而定。

39.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

40.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41.持续性倾销: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期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

42.掠夺性倾销:指为了挤垮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

43.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44.最佳关税:又称最优关税,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

45.幼稚产业: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46.穆勒标准: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任由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会亏损,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技术的过程;保护应该适应本国的国情;保护的产业应为成本较高的产业。

因此,穆勒标准来加以扶植。

穆勒标准的实质:幼稚产业保护是惟一的实行贸易保护的理由,只应该限于从外国学习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

47.巴斯塔布尔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从国家总体福利的角度对幼稚产业进行判定。

巴斯塔布尔认为,判断一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

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

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它将来能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巴斯塔布尔标准比穆勒标准要求更高,即它要求被保护的幼稚产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保护之后,不仅能够自立,而且还必须能够补偿保护期间的损失。

48.坎普标准:坎普标准从外部规模经济的角度对幼稚产业进行判定。

与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前两个标准不同的是,坎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

坎普认为,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受保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如果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之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

49.生产扭曲:表示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

50.消费扭曲: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降低,在扣除消费支出的下降部分之后的净损失。

51.关税壁垒:又称“关税战”。

以高额关税作为限制商品进口的一种措施。

对外国商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以提高其成本和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达到限制这些商品进口,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竞争优势的目的。

52.短期:所谓短期是指有一个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即不能加以调整,而另一个生产要素则可自由变动。

通常视资本在短期内是不能变动,即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

53.劳动需求曲线:反映某一部门劳动需求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生产函数的性质位置则取决于商品价格。

54.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
接补助或间接补助,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津贴。

间接补助是政府对选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

如对出口的商品减免国内税收(如宽减公司所得税等)、向出口商提供低息贷款等。

出口补贴是为了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以低于实际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产品,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扩大产品的出口。

55.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施加以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
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利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

这种政策观点针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而提出,其核心在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为了获取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该政策是一种进攻性的而非防御性的政策。

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竞争环境,调整企业的战略性行为。

56.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57.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在不同经济活动者之间的转移。

58.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的组成部分。

反映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

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59.居民: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

居民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政府机构和法人。

60.国际投资头寸表:是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存量统计表,反映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对外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及构成。

61.资本项目账户:记录居民和非居民之间非生金融资产的转移以及资本转移。

62.主要收益账户:记录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主要收益的状况。

63.经常项目:主要包括商品和服务、主要收益、次要收益等账户,是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64.雇员报酬:指居民和非居民间雇佣劳动力获取的现金或类似现金形式的工资、薪金和其他利得。

65.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和员工股票期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等账户。

66.直接投资:指投资者直接对直接投资企业施加一定程度控制、影响和管理的投资。

67.储备资产: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拥有的可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或其他用途的资产。

68:资本转移:包括债务豁免、非寿险索赔、固定资产投资的补贴、一次性无偿担保以及资本转移税等。

69.主要收益账户:记录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主要收益的状况。

70.外汇:动态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

广义静态指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狭义静态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71.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是银行买进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72.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是银行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73.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银行卖出汇率与买入汇率之间的平均值。

74.基本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本国的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75.套算汇率:是指本国货币与本国的非关键货币之间通过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汇率。

76.关键货币:是指本国在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最大,同时可以自由兑换、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货币。

77.名义有效汇率:名义有效汇率是根据一定的权重对测算国与若干样本国家的名义双边汇率进行加权得到的汇率。

78.实际有效汇率:用本国和国外的物价水平对名义有效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
79.外汇市场:是指进行买卖外汇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

80.即期汇率:指买卖外汇的双方在成交的当天或第二个交易日进行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81.远期汇率;买卖双方成交后签订外汇交易合同,按约定的时间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82.平价: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

83.实际汇率:是对名义汇率进行物价因素调整之后的汇率。

84.名义汇率:指外币的本币价格。

85.有效汇率:是各种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通常以一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其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作为权数。

86.即期交易:指买卖双方在成交的当天或第二个交易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87.掉期交易:是指交易者在外汇市场上买进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交割期不同的等额的
同一种货币的交易。

88.套汇:是指人们利用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

89.国际贸易结算:主要是银行和进出口商客户之间因为国际贸易支付而发生的即期外汇买卖。

90.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91.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指在纸币制度下,一国货币的对外币值,依据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对汇率的波动幅度不予固定。

国际上现行的汇率制度就是浮动汇率制。

92.固定汇率:是国家间货币采用固定兑换比率进行交换的制度。

一国政府把本国货币的价值固定对应单一其他国家货币,或一些其他货币,或者另一种衡量价值,例如黄金。

93.有管控的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不时地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升降朝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的汇率制度。

94.绝对购买力平价:指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等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比率。

95.相对购买力平价:指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变动差。

96.马歇尔—勒纳条件:当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时,本币贬值导致经常项目差额的增加;相反,当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小于1时,本币贬值导致经常项目差额减少。

97.J曲线: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98.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指一国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实际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与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延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