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风貌的历史街区再生设计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城市风貌的历史街区再生设计策略

摘要:本文从城市风貌塑造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入手,通过解读历史街区与城市

的相对关系,梳理在城市风貌塑造中的作用。引入再生设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历史街区再生的两大策略:物质再生与精神再生。着重分析再生设计过程中

街区肌理的织补、街区空间的演绎以及场所精神的再现等诸多控制因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历史街区、再生、肌理织补、场景再现

1.历史街区物质层面再生策略

历史街区物质层面再生设计策略主要包括街区肌理形态的织补策略与街区边界渗透策略,从历史街区的平面和空间方面对街区的肌理形态进行织补和梳理。控制策略原则主要以“城市织补”理论为基础,结合“小规模动态整合方式”。历史街区再生方式依据街区原有建筑肌理和

传统景观环境,进行小规模的“微循环”式的肌理整合。历史街区中许多传统元素,由于城市

建设开发、保护意识缺失早已难寻踪迹,许多元素都流传于历史文献之中,在历史街区再生

过程中采用街道空间演绎的策略,以期在历史街区中重塑城市过去的印记,重现、演绎历史

街区的历史文化。空间演绎策略主要遵循历史中曾经出现的、继承原有历史空间结构或与历

史环境相融合的现代建筑的历史建筑空间环境模式。运用现代的建造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建

筑形式,重现历史街区新的面貌。

1.1肌理织补策略

城市作为一个连续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有机更新的整体,城市空间肌理也必然处于更新变

化之中,历史街区再生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街区建成环境的肌理关系,指引历史街区

肌理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更适宜现代城市生活的肌理,使历史街区新旧空间有机的融合。

一座城市的空间肌理在历史发展中是完整而连续的,由建筑形态、街道尺度、开放空间

等多种空间环境元素构成。不同时代背景、规划建设思想、气候条件及文化差异下逐渐形成

的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也有所不同,这种肌理的独特性也就是历史街区再生将要重点保护与

传承的要素。历史街区空间肌理形态织补整合策略主要来源于对城市物质实体与非物质因素

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以此为基础,将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城市织补”理论运用到具

体的规划设计中。一方面,可以借助历史街区的传统物质空间形态,如街巷空间、建筑形态

元素,来延续历史街区历史肌理特色。这种延续起到一种“衔接”织补城市空间肌理形态的作用,将原本因城市发展割裂的城市肌理重新织补起来,使历史街区与城市破碎的空间肌理形

态得到弥补和修复。另一方面,在历史街区再生过程中,通过新建筑的创作将历史街区各类

空间要素与现代城市特征融为有机的整体,历史街区中现代元素的出现和演变也会促进历史

街区的再生与发展。

1.2空间演绎策略

在涉及到历史街区内建筑再生改造设计时,其再生的内涵已经不局限于建筑单体的再生,需要从建筑群组、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对历史街区原有的街道空间和建筑格

局进行改造再生。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群体环境其对空间格局的再生方式也不尽相同。历史

街区的空间格局往往是这一地段乃至城市特色的直观反映,应该在保护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进

行更适宜现代城市生活的更新再生。针对历史街区内复杂的建筑空间格局,必须在对街区现

状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历史街区再生发展的主要轴线与核心景观,分层次的保护再生历

史街区中的不同类型的建筑与环境,历史街区的再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根据街区

的现状条件面对不同功能诉求,提出保留、拆除、新旧建筑融合、高新技术运用等不同的设

计方式。在尊重历史街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引导历史街区的再生,延续历史人文气息,成

为现代城市空间格局的一部分。

2.历史街区精神层面再生策略

场所精神是城市环境特征与历史文脉集中化的体现。历史街区的再生,不仅是对其物质

元素进行保护再生,更重要的是建筑文化、历史文脉等精神的再生,也就是场所精神的再生。反过来说,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再生最终仍将落实到建筑具体的环境特征当中。运用一定的

技术手段对历史建筑整体环境进行再生与修缮,通过适当的改造和新建,为历史街区再生注

入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加强空间环境及地段的可识别性,使街区内的居民获得文化认同

感和心理归属感。

2.1建筑界面的延续

历史街区空间环境中的建筑界面保护再生不同于历史建筑单体的保护,它是由一系列节

点构成的历史环境的连续性保护。在历史街区再生过程中保护相对完整的建筑界面,对维持

场所的文脉特性,构筑街区特色风貌有着极大的帮助。历史街区的建筑界面往往具有一致性

或同质性,这是由邻近的建筑通常具有相对集中的建设期、功能诉求与审美倾向造成的。建

筑界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界面的建筑形式、风格、色彩、立面比例细节等外

在表现;二是建筑界面与街道形成的虚实互补的空间围合关系;三是受建筑体量、尺度影响

的外部轮廓,决定了历史街区的总体比例特色和空间感受。而保护、延续这些鲜明的建筑界

面特征,也就有利于历史街区整体氛围的营造和延续。

2.2新建筑要素的介入

历史街区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逐渐发展而来,历史街区风貌从整体

来看,经常表现为不同时代建筑元素的拼贴。在历史街区精神层面再生过程中,就需要注意

各类历史元素之间的关系,新的建筑要素尤其是现代元素如何介入历史街区空间环境的问题。应该说,新旧建筑要素的拼贴是历史街区生长发展的必然结果,新建筑要素的不断介入,使

历史街区在新旧要素的碰撞中焕发新的活力。新建筑要素的介入核心理念就是充分考虑新要

素与历史环境的关系,通过建筑的改造、再生、新建筑的建立和公共空间的优化,维护历史

街区的历史文脉与场所精神,并传达历史街区的精神。

2.3 场景再现策略

场景再现策略一般是对历史街区中历史建筑既存的构筑元素、设施、装饰细节等建筑元

素特征进行取舍和适度的优化,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将历史街区曾经的空间环境和风貌特

征等精神内核展现出来,并加以新的诠释。场景再现策略是目前历史街区再生常用的场所精

神再生策略,对历史街区空间环境中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场所精神的特色物质及空间元素进

行重新规划设计,并赋予新的城市功能。通常选取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具有唯一性的元素特征,或者是在历史街区中体量、形态、风格相对突出的标志性建筑物。例如哥特式教堂的高耸的

尖塔,工业建筑的烟囱和大厂房等,通过对这类特色元素进行展示性再生以及对历史街区内

独具特色的自然因素或人为空间功能性的再生,达成历史街区中场所精神的再生。

3结语

城市自身特色风貌的塑造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城市历史街区风貌与新建城区风

貌的巨大差异所导致的城市整体风貌偏移,也将使人们从单纯保护、控制历史街区原有建筑

风貌,亦或是构建大面积复古街区的特色塑造思路中解放出来。本文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

两个方向探讨了城市风貌塑造视角下历史街区再生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将城市的外在空间肌

理与内在的文化内核相结合,为打造真正具备城市特色风貌的街区形式提出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 陈华宁.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设计[J].建筑学报,1999(10)

[2]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等译.建筑理论译从: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

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