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质量评价论文

合集下载

白酒检验分析报告

白酒检验分析报告

白酒检验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白酒进行检验分析,以评估其质量和合格程度。

白酒是中国特色的传统酒类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口感和健康。

通过对白酒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将能够了解白酒的品质和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 方法2.1 样品准备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品牌的白酒作为样品,分别为茅台酒、五粮液和国窖1573。

所有样品均为市售正品,并尽量选择了同一批次的产品。

2.2 外观检验对于外观检验,我们观察了白酒的颜色、透明度和悬浮物等指标。

首先,我们将样品倒入透明杯中,仔细观察其颜色。

然后,我们通过对光源透视酒液,判断白酒的透明度。

最后,我们用肉眼观察是否存在悬浮物。

2.3 气味检验气味是评判白酒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用嗅觉对白酒进行气味检验。

首先,我们将白酒倒入杯中,稍稍晃动,利用摩尔定律的原理将酒液的香气释放出来。

然后,我们用鼻子深吸一下,分析其气味的浓郁程度、是否带有异味等。

2.4 口感检验口感是白酒最直接感受到的特性之一。

我们通过品尝白酒进行口感检验。

首先,我们将适量的白酒倒入口中,保持片刻。

然后,我们用舌头感受酒液在口中的触感、酒液在喉咙中的滑动感等。

2.5 其他检验除了上述基本检验之外,我们还对样品进行了其他相关指标的检验,如酒精度、酸碱度、总酚含量等。

这些指标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白酒质量信息。

3. 结果与讨论3.1 外观检验结果茅台酒:颜色呈黄金色,透明度较高,无悬浮物。

五粮液:颜色呈琥珀色,透明度较高,无悬浮物。

国窖1573:颜色呈琥珀色,透明度一般,略有少量悬浮物。

经外观检验结果显示,茅台酒外观最为优秀,五粮液次之,国窖1573相对较差。

3.2 气味检验结果茅台酒:气味浓郁,带有酱香味,无异味。

五粮液:气味浓郁,带有酱香味,无异味。

国窖1573:气味浓郁,带有酱香味,无异味。

通过气味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三种样品的气味均符合标准,与其品牌特色相符。

3.3 口感检验结果茅台酒:口感柔和,入口略有甜味,酒液滑爽。

对白酒检验方法标准的思考

对白酒检验方法标准的思考

I FOOD INDUSTRY I 103对白酒检验方法标准的思考文 任晋峰 山西省汾阳市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检测中心成品检验室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感官类评价标准体系。

感官评价标准也被叫作感官品鉴,该品鉴形式已成为鉴定名牌白酒真假的主要方法,通过白酒的味道、颜色等便可进行合理的评价,不论是对白酒品质的好坏,还是真与假都能做出精准判断。

在白酒的风格层面,通过感官品鉴白酒的香气、清澈程度等指标进行科学评价。

结合白酒的香味,品鉴人员在品尝白酒前会将少量酒液倒入手中,在摩擦一段时间后酒液的温度会升高,之后再通过嗅觉感受其香味便能做出正确评价。

从白酒味道角度进行评判,品鉴人员需以味觉体验为评价标准,感受白酒味道是否香郁、柔和以及能否引起大脑眩晕等情况进行评判。

(三)卫生标准在评价白酒质量的过程中,卫生也是一大重要标准,它直接影响白酒产品的质量,如若卫生存在问题,不论再美味的白酒也无法满足质量标在我国酒类产品中,白酒是重点消费产品类别,而白酒的质量也受到了爱酒人士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并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要尽可能提高白酒质量检测检验技术水平,借助先进、有效的方法标准科学构建质量检测标准体系,这不仅能明确白酒的质量问题,还能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在开展白酒检验工作的过程中,检验人员还要合理应用检验方法,严格依据方法标准进行作业,这不仅能防止检验偏差问题的发生,还能避免遗漏。

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白酒种类,而不同类型的白酒产品在检验工作中有着不同的检验形式与评价标准,这也致使白酒检验标准体系越发丰富,其中不仅包含了专业技术、设备的检测方法,还有通过人的感官品鉴,分析白酒的质量。

所以在开展白酒检验工作的过程中,检验人员不仅可以根据检验方法与标准体系进行工作,还要采用先进、有效的技术方法与手段,这样检验结果才能更科学、精准,做好白酒产品的质量控制工作,也能防止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白酒的质量控制与品质保证

白酒的质量控制与品质保证

白酒的质量控制与品质保证白酒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市场上享有广泛的口碑和消费群体。

随着消费者对酒类产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白酒生产企业面临着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与品质保证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白酒行业在质量控制与品质保证方面的策略与措施,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一、原材料选择与采购白酒的品质首先取决于优质的原材料。

因此,白酒生产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

优质的白酒所使用的高粱、小麦等粮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以确保其品质安全和生产稳定性。

二、生产工艺控制白酒的生产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操作,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和指导,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可控,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质量监控与检测为了确保白酒的品质,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与检测体系。

通过采集和分析白酒的关键指标,如酒精度、酸度、挥发性物质含量等,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质量状态。

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检测手段,如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白酒的成分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检测,以确保产品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

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白酒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应该遵循国家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通过不断改进流程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白酒企业还应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产品在不同生产批次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五、品牌形象与市场营销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基础,也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白酒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工作,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企业也要加强与渠道商和零售商的合作,确保产品在销售渠道中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白酒品质分析及质量安全控制研究进展

白酒品质分析及质量安全控制研究进展

白酒品质分析及质量安全控制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随着白酒消费市场的快速复苏,白酒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食品抽检力度的不断加大,将对白酒品质分析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提出更高的考验。

本文对现阶段白酒品质分析和质量安全风险及控制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白酒产品质量控制和产业技术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白酒;品质分析;质量安全;控制;引言白酒是以酵母、曲类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为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白酒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在商务交流、家居餐饮中,表现出较为广阔的市场适应性。

现如今,白酒产品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包括农药超限、酒精掺和及添加剂违规使用等,扰乱着白酒市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白酒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白酒生产质量亟待解决。

1白酒品质分析研究1.1电子舌电子语言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类似人体的芳香器官,可以用来检测所有可溶性化合物。

其样品分析根据样品的一般信息提供响应信号,从而反映整个样品的信息;利用基于化学计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对样本进行全面的多维分析。

电子语言技术已成为食品分析领域深入研究的主题,并广泛用于监测食品生产过程、评估食品新鲜度和预测运输时间、进行食品掺杂测试、确定食品来源和在按比例稀释不同类型的酒精和水样品后,利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进行检测,然后对传感器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PCA)、雷达图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电子语言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种类葡萄酒的口味差异。

使用电子语言和色彩测量工具区分酱油风味白酒与酒精溶液的不同比例,将发酵白酒过滤为纯食品,将添加酒精的酱油风味白酒过滤为酱油。

结果表明,电子语言可以很好地区分酱汁-纯酒精和酒精混合溶液的不同比例,可见电子语言在白酒质量检测和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2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在线快速无损检测等优点,在农业、食品、卫生、能源和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名酒鉴赏论文20xx字

名酒鉴赏论文20xx字

名酒鉴赏论文20xx字篇一:酒类知识与鉴赏论文酒类知识与鉴赏论文学院:理工学院专业:信息L143班姓名:李耀杰学号:14L0752080论文题目:世界名酒中国白酒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

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

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

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

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

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兰地白兰地,最初来自荷兰文Brandewijn,意为“烧制过的酒”。

狭义上讲,是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

白兰地是一种蒸馏酒,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贮藏后酿造而成。

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叫葡萄白兰地,常讲的白兰地,都是指葡萄白兰地而言。

以其他水果原料酿成白兰地,应加上水果的名称,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但它们的知名度远不如前者大。

白兰地通常被人称为“葡萄酒的灵魂”。

世界上生产白兰地的国家很多,但以法国出品的白兰地最为驰名。

而在法国产的白兰地中,尤以干邑地区生产的最为优美,其次为雅文邑(亚曼涅克)地区所产。

除了法国白兰地以外,其他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美国﹑秘鲁﹑德国﹑南非﹑希腊等国家,也都有生产一定数量风格各异的白兰地。

独联体国家生产的白兰地,质量也很优异。

威士忌威士忌(Whisky、Whiskey),是一种由大麦等谷物酿制,在橡木桶中陈酿多年后,调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馏酒。

白酒产品质量案例

白酒产品质量案例

白酒产品质量案例近年来,白酒作为我国传统的酒类产品之一,其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不仅消费者对于白酒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对白酒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一个真实的白酒产品质量案例为例,探讨白酒产品质量问题及应对之策。

案例描述:某品牌白酒某品牌白酒是一家老字号企业,以传统的酿酒工艺和独特的口感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在过去几年中,该品牌白酒产品的质量逐渐下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白酒味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过去,该品牌的白酒以其独特的酱香味而闻名,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抱怨白酒的酱香味变淡或者已经消失。

一些品鉴师对这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该品牌可能在酿酒过程中采用了不正当的工艺或者添加了不适宜的原料。

另一方面,消费者还对该品牌的白酒出现了过多的杂质表达不满。

一些消费者在享用白酒时,发现了一些异常的物质,比如小虫子或者其他异物。

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白酒的信任度,同时也对该品牌的声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该品牌白酒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品质的提升首先依赖于酿酒工艺和设备的改进。

该企业可以考虑引进先进的酿酒设备,增加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效率。

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推动酒类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2.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白酒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原料的质量有关。

因此,该企业需要建立起严格的原料采购和审查制度,确保采购到的原料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同时,还要积极与原料供应商合作,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企业应该加强质量检验和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测试体系。

通过对产品的物理化学指标、感官指标等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白酒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要求。

4.加强品牌宣传和信任建设: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回应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和质疑。

酒类知识与品评论文

酒类知识与品评论文

酒类学问与品评论文*名:**学号:**********班级:经济学11-2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6月11号中国白酒鉴赏摘要:中国白酒是世界闻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困难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品评过程中确定会感受到白酒的奇妙与深邃,在漫不经心的引用中,确定会领会处它的新颖。

关键字:白酒、香型、品评方法、口尝方法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别的不行比拟的风味。

酒色雪白晶莹、无色透亮;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改变无穷的美丽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华蜜之感。

(一)香型我国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国家承认的只有5种:即酱香、浓香、芳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发酵、设备等条件。

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发酵方法和什么样的设备,就能生产什么样香型的酒。

如:酱香型白酒是采纳超高温制制曲、凉堂、积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浓香型白酒是采纳混蒸续渣工艺,陈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芳香型白酒是采纳清蒸清渣工艺和地缸发酵;米香型白酒是实行浓、酱两种香型酒的某些特别工艺酿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凤、董酒、景芝白干等,其生产工艺也各有千秋。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

其酱香突出,优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澄澈透亮,色泽微黄。

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困难、柔顺。

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

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如以泸州特曲、、沱牌曲酒为代表的四川派,以贵州贡酒、贵州御酒、赤水头曲为代表的贵州派,以洋河、双沟、古井、宋河粮液为代表的纯浓派。

酒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酒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酒质量分析报告酒质量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酒类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酒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评估某酒类产品的质量并提供改良建议,本报告从感官品质、化学成分以及产品稳定性等方面对该产品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感官品质分析1. 外观:该酒类产品外观清澈透明,无明显悬浮物或沉淀物。

色泽深浅适宜,呈现诱人的红色。

2. 香气:产品散发出浓郁的果香和酒香,香气清新纯正,没有异味。

3. 口感:酒液入口柔和顺滑,酒体丰满,口感平衡,回味绵长,酒精感适度。

根据感官品质分析,该酒类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香气和口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高质量酒的需求。

三、化学成分分析1. 酒精度:经测定,该酒类产品酒精度为40%,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 酸度和甜度:该产品酸度适中,甜度适度,能够保持口感的平衡,并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3. 色素和酚类:经实验室检测,酒液中色素和酚类物质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内,没有超过相关标准限值,符合安全和健康的要求。

四、产品稳定性分析1. 保存性能:该酒类产品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能够保持较长的保质期,不易发生质量变化。

2. 抗氧化性:经实验室测试,该产品在氧化环境下的稳定性表现较好,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3. 抗菌性:该酒类产品经抗菌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常见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该酒类产品具有良好的化学成分和稳定性,能够在市场上长期销售。

五、改良建议尽管该酒类产品在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和稳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特点,但还可以通过以下改良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1. 增加产品的口感层次感:可以通过合理的调配配方和酵母菌种来增加产品的口感层次感,提供多样化的味觉体验。

2. 精细调整酒精度和甜度: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消费者需求,适当调整酒精度和甜度,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口味偏好。

3. 加强消费者沟通和品牌包装设计:通过加强消费者沟通和品牌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白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全面审视

白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全面审视

白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全面审视近年来,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随着白酒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白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全面审视白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白酒产品质量问题1.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利益,不惜生产假冒伪劣的白酒产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假冒伪劣白酒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可能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2. 生产环节控制不严一些白酒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例如,部分企业并未对白酒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原材料,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3. 溯源体系不健全白酒产品的溯源体系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企业的溯源体系不够健全,无法有效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原材料来源,给产品的质量把关带来挑战。

二、白酒产品安全问题1. 高度酒精含量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白酒作为一种含有高度酒精的饮品,长期过量饮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高度酒精可以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如肝脏、心脏和神经系统等,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酒精中毒甚至死亡。

2. 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改善口感,往往会使用一些添加剂,例如甜味剂和增稠剂。

然而,一些企业未能遵守相关规定,滥用添加剂,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3. 包装安全风险白酒产品在包装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一些企业的包装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某些塑料瓶内壁的化学成分会渗入白酒中,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包装过程中的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包装破损、瓶盖密封不严等问题。

三、解决白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措施1.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白酒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违规生产行为,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白酒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

白酒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

白酒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1. 背景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精饮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逐渐增长,对白酒的品质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将从白酒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白酒品质和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2. 白酒产品的品质问题2.1 原料品质原料是影响白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品质的原料能够产出高品质的白酒不同品种的酒用高粱、小麦、大米等原料,其口感、色泽、香气等特性均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材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的原料,并注重原料的产地、品种、收获时间等因素2.2 酿造工艺酿造工艺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酿造工艺如固态发酵、蒸馏等能够使白酒产生独特的口感、香气和色泽在酿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卫生条件等,确保酿造环境的稳定和卫生此外,对于酿造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是保证白酒品质的关键2.3 储存与运输白酒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震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白酒出现沉淀、变质等问题因此,在储存和运输白酒时,应选择适宜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减少震动,避免光照等3. 白酒产品的安全问题3.1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白酒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在酿造、储存、运输等环节,如果卫生条件不达标,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影响白酒的口感、香气和安全性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应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对设备、容器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3.2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白酒中出现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为防止化学污染,应选用无污染的原料,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添加剂3.3 假冒伪劣假冒伪劣问题是白酒行业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商家通过篡改生产日期、冒用品牌等方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白酒,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为打击假冒伪劣白酒,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企业也应加强品牌保护,提高防伪技术,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正品白酒4. 改善措施4.1 提升原料品质企业应加强对原料种植、采购、储存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原料的品质可通过与优质原料产地建立合作关系,选用优质品种,提高原料的收割和储存标准等手段提升原料品质4.2 优化酿造工艺企业应不断优化酿造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确保酿造过程的稳定和酒的品质同时,加强对酿造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4.3 严格质量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确保白酒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可通过定期对生产环境、设备、原料、产品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4.4 加强安全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白酒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白酒,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加强对白酒产品的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技术,确保白酒产品的安全5. 结语白酒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重视白酒品质与安全问题,加强原料选购、酿造工艺、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白酒产品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白酒行业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白酒,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白酒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探讨1. 背景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精饮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逐渐增长,对白酒的品质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本文将从白酒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影响白酒品质和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2. 白酒产品的品质问题2.1 原料品种与质量原料是影响白酒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品质的原料能够产出高品质的白酒不同品种的酒用高粱、小麦、大米等原料,其口感、色泽、香气等特性均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材过程中,应选择优质的原料,并注重原料的产地、品种、收获时间等因素另外,原料的品质还受到种植环境、施肥方式、病虫害防治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应关注原料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2.2 酿造过程与技术酿造过程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酿造工艺如固态发酵、蒸馏等能够使白酒产生独特的口感、香气和色泽在酿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卫生条件等,确保酿造环境的稳定和卫生此外,对于酿造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是保证白酒品质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酿造设备、优化酿造工艺等手段,提高白酒的品质2.3 白酒的储存与保鲜白酒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震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白酒出现沉淀、变质等问题因此,在储存和运输白酒时,应选择适宜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减少震动,避免光照等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如低氧、恒温储存等,延长白酒的保质期3. 白酒产品的安全问题3.1 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白酒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在酿造、储存、运输等环节,如果卫生条件不达标,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影响白酒的口感、香气和安全性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应加强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对设备、容器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3.2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白酒中出现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为防止化学污染,应选用无污染的原料,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学添加剂3.3 假冒伪劣假冒伪劣问题是白酒行业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商家通过篡改生产日期、冒用品牌等方式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白酒,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为打击假冒伪劣白酒,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企业也应加强品牌保护,提高防伪技术,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正品白酒4. 改善措施4.1 提升原料品质企业应加强对原料种植、采购、储存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原料的品质可通过与优质原料产地建立合作关系,选用优质品种,提高原料的收割和储存标准等手段提升原料品质4.2 优化酿造工艺企业应不断优化酿造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确保酿造过程的稳定和酒的品质同时,加强对酿造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4.3 加强质量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确保白酒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可通过定期对生产环境、设备、原料、产品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4.4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白酒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白酒,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加强对白酒产品的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技术,确保白酒产品的安全5. 结语白酒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问题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重视白酒品质与安全问题,加强原料选购、酿造工艺、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的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白酒产品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白酒行业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白酒,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应用场合1.白酒行业内部培训:本文章可作为白酒生产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资料,帮助员工了解白酒品质与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提升品质和安全的方法和技巧2.行业研讨会和论坛:在白酒行业的研讨会和论坛中,本文章可作为演讲或讨论的参考资料,与同行分享白酒品质与安全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3.政府部门监管:政府部门在制定白酒行业监管政策和执法检查时,可以参考本文章,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4.消费者教育:本文章可用作消费者教育的材料,帮助消费者识别优质白酒,提高消费意识,促进健康饮酒文化的形成5.市场营销和推广:白酒企业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中,可以利用本文章向消费者传达其对品质和安全的重视,提升品牌形象6.质量控制和研发:白酒企业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团队可以利用本文章作为参考,指导实际的品质控制和产品研发工作注意事项1.保护知识产权:在使用本文章时,应注意保护相关的知识产权,不得未经允许擅自复制、分发或公开内容2.遵守法律法规:在实施品质控制和安全监管措施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白酒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所有操作合规合法3.持续更新:由于白酒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相关的品质和安全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应定期更新内容,以保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4.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应用本文章时,应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改进品质控制和安全监管措施5.保护消费者隐私:在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信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6.防止虚假宣传: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中,应避免使用夸大或虚假的言辞,确保对白酒品质和安全的宣传真实可靠7.跨部门合作:在实施品质控制和安全监管措施时,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作因此,应促进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8.文化敏感性: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生产和消费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在推广和营销过程中,应注意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误解通过以上应用场合和注意事项的总结,可以更好地发挥本文章在白酒品质与安全问题方面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促进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白酒质量评价论文

白酒质量评价论文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白酒质量评价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班级:检验103038班姓名:边洋马丽齐建岗黄剑楠指导教师:胡智强郭青峰2011年5月1日目录第一章前言1.1.我国对白酒标准的文献的修订 (1)1.1.1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制约 (2)1.1.2白酒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 (2)1.1.3白酒质量理化鉴别的基本方法 (2)1.2白酒的好处与坏处 (3)第二章实验部分2.1白酒中甲醇的测定 (4)2.2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 (6)参考文献 (7)致谢词 (8)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标准,之后阐述了为保证白酒特有风味和产品质量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接着总结了白酒生产企业为保证质量所应做到的实际工作,从源头抓质量,是确保白酒质量安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白酒的质量品质分析方法包括感官质量缺陷、酒精度不符合包装标识、固形物超标、卫生指标超标等,最后对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规划,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白酒行业标准品质分析卫生指标感官检验1.1我国对白酒的国家标准文献的修订现行白酒质量标准是1989年以后陆续形成的,由于严格的香型划分,酱香型等白酒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国家标准。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白酒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同国外著名蒸馏白酒展开竞争,亟须更加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加以支持。

著名白酒专家徐占成日前提出,白酒是中国酿造行业中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民族工业,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著名蒸馏酒进行市场竞争的需要,支持白酒走向世界市场,我国白酒质量标准亟待进行修订。

建国以来,我国白酒行业完成了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发展成为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民族产业。

这一过程中,白酒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举办了五届评酒会,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我国特色的评酒规范及对各种香型的划分标准,对酿酒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白酒感官鉴评影响因素论文

白酒感官鉴评影响因素论文

浅谈白酒感官鉴评的影响因素摘要:感官鉴评可用来鉴定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通过人的感官如眼、鼻、舌、口腔来评定白酒色、香、味和酒体,再经统计分析而获得客观结果的试验方法。

鉴评结果受到环境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感官鉴评环境条件主观因素一、环境条件感官鉴评环境条件的控制从如何创造最能发挥感官作用的氛围和减少对评析人员的干扰以及对样品质量的影响着手。

食品感官分析的客观条件包括外部环境条件和样品的制备,主观条件则涉及到参与感官鉴评试验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

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鉴评员、样品制备是食品感官鉴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理想结果的三个必备要素。

只有在控制得当的外部环境条件中,经过精心制备所试样品和参与试验的鉴评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可靠而且重现性强的客观鉴评结果。

1.食品感官鉴评室的设置食品感官鉴评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试验区是感官鉴评人员进行感官试验的场所,通常由多个隔开的鉴评小间构成。

鉴评小间面积很小(0.9m×0.9m),只能容纳一名感官鉴评人员在内独自进行感官鉴评试验。

鉴评小间内带有供鉴评人员使用的工作台和座椅,工作台上应配备漱口用的清水和吐液用的容器,最好配备固定的水龙头和漱口池。

样品制备区是准备感官鉴评试验样品的场所。

该区域应靠近试验区,但又要避免鉴评人员进入试验区时经过制备区看到所制备的各种样品和嗅到气味后产生的影响,也应该防止制备样品时的气味传入试验区。

2.试验区环境条件试验室内的微气候指试验区工作环境内的气象条件。

包括温度、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程度。

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对感官鉴评人员的喜好和味觉有一定影响。

在试验区内最好有空气调节装置,使试验区内温度恒定在21℃左右,湿度保持在65%左右。

换气速度:有些食品本身带有挥发性气味,感官鉴评人员在工作时也会呼出—些气体。

因此对试验区应考虑有足够的换气速度。

为保证试验区内的空气始终清新,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二次室内空气为宜。

浅谈白酒质量品质分析

浅谈白酒质量品质分析
则 符合本 香型 白酒怡 爽 的 口味 ; 反之 则成 为不正 气 味。
1 甲醇超 标 : 甲醇 的气 味和 酒 精 一样 , 容易 上 口 ,不 如酒 精刺 激 性 ) 大 。与 酒 精 混合 不 易 区 别 , 故 显得 特 别 危 险 。 甲醇 对 人 体 的毒 性 作 用较 大 ,4 —O i 可 引起 中毒 。用 果胶 质 多 的原 料酿 制 的酒 ,酒 中会 含有 多量 g lg p  ̄ 的 甲醇 。例如 过 熟 的或腐 败 )果 胶质 如 含 量较 多。用 这 些原 料酿 酒 , 甲醇含 量会 高 。使 用 黑 曲作糖 化剂 , 由于 黑
指标超标等 。 关键词 : 白酒;质量 ;品质 分析
中图分类号 :T 2 文献标识 码:A 文 章编 号:1 7 -7 9 2 1 )0 2 2 4 1 S 6 1 5 7( 0 O 2 0 1 —0
1我国 白酒行 业发 展现 状 出现 白酒 又名烧 酒 ,它 是 以 曲类 ( 糖化 酶 ) ,酒母 等为 糖化 发酵 剂 ,利 或 用淀 粉原 料 或糖质 原 料 ,经 蒸煮 、糖 化 、发 酵 、蒸馏 、贮存 、勾 调 而成 的 蒸馏 酒 。 白酒与 白兰 地 、威 士忌 、伏 特 酒、 老姆 酒 ,金 酒并 列 为世 界六 大 蒸馏 酒之 一 ,但 中 国 白酒 采用 的 制 曲和制 酒 的原 料 、微 生物 体系 ,以及 多 种 制 曲工 艺 ,是其 他 蒸馏 酒所 无法 比拟 的,它 以优异 的 色、 香 、味 、格 受 到广大饮 用 者 的喜爱 。 2白酒 的质量 品质 分析 方法 白酒质 量检 验指 标包 括感 官检 验 、净含 量 、标 签标 注 、酒精 度 、固 形 物 、 总酸 、总 酯 、乙 酸乙 酯 、 甲醇 、 杂醇 油等 ,容易 出现 质量 安 全 问题 的 指 标 有感 官检 验 、酒精 度 、 固形物 、 甲醇 、杂 醇 油 、标签 标 识 。下面 就 以 上 问题逐 一 分析 。

白酒品鉴论文总结范文

白酒品鉴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白酒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酒友。

品鉴白酒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是一门艺术。

本文通过对白酒品鉴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旨在提高白酒品鉴水平,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白酒的魅力。

一、引言白酒,又称烧酒,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酒类。

其制作工艺独特,口感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品鉴价值。

品鉴白酒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是一种艺术。

本文将从白酒品鉴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白酒品鉴理论1. 品鉴方法白酒品鉴主要分为直品和盲品两种方式。

直品是有明确目的的品鉴,如品鉴不同年份、不同产区的白酒;盲品则是一种娱乐性较强的品鉴方式,旨在提高品鉴者的辨别能力。

2. 品鉴步骤(1)一看:观察酒的颜色、透明度、黏稠度等。

优质白酒颜色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2)二闻:闻取酒的香气,辨别香型、香气浓度等。

(3)三尝:品尝酒的味道,感受酒体的醇厚度、爽净度等。

(4)四定格:综合观察、闻香、尝味,对酒的品质进行评定。

3. 品鉴维度(1)口味:酸、甜、苦、咸、鲜等基本味道。

(2)口感:柔和度、丰满度、协调度、纯净度、持久度等。

三、白酒品鉴实践1. 观察酒液观察酒液的颜色、透明度、黏稠度等,可初步判断酒的品质。

优质白酒颜色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酒体黏稠度高。

2. 闻香闻香是品鉴白酒的重要环节。

根据香型、香气浓度等,可判断酒的香型特点。

如酱香型白酒香气浓郁,酒香突出。

3. 尝味品尝酒的味道,感受酒体的醇厚度、爽净度等。

优质白酒口感醇厚、爽净,回味悠长。

4. 综合评定综合观察、闻香、尝味,对酒的品质进行评定。

如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的白酒,通常品质较高。

四、结论白酒品鉴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通过本文对白酒品鉴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希望对提高白酒品鉴水平有所帮助。

在品鉴白酒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生活的美好。

清香型白酒企业质量评价系统指标的分析与思考

清香型白酒企业质量评价系统指标的分析与思考

第48卷第1期2421年1月酿酒LIQUOR MAKING文章编号:1002-8110(2021)01-0022-04V o L48.N q.1 Jan.,2020清香型白酒企业质量评价系统指标的分析与思考王奋明(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汾阳032205)摘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的是高效的管理体系,优良的产b和贴心的服务,而精准的评价某一方面的管理效率是企业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

质量评价系统是质量管理当中评价管理绩效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质量;质量评价系统;评价指标;绩效中图分类号:TS262.32;TS207.7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the Index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Qingxiang Liquor EnterpriseWANG Fenming(Shanxi Xinghuacun Fenjiu Distillery Co.,Ltd.,Fenyang032205,Shanxi,China)Abstract: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n enterprise depends on an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excellent products and considerate services,and an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e伍ciency of a certain aspect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an enterprise to achieve its goals.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a key compon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to evaluate management performance,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reflect the level and ability of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Key words:q uality;quality evaluahon system;evaluation index;perfbrmance目前,质量评价系统仍然是白酒企业质量管控的重要依据;如何利用质量评价系统,采用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提高质量评价系统的精确度,仍是白酒企业关注的问题。

浅谈白酒的质量控制

浅谈白酒的质量控制

浅谈白酒的质量控制发表时间:2020-08-13T10:53:12.6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8期作者:汪昕金蓉刘杨春程晴王伟影[导读] 以白酒检测国家标准为依据摘要:本文以白酒检测国家标准为依据,综述了白酒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为从事白酒生产及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酒;质量控制;检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蒸馏酒,历史悠久。

酿酒技术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由家庭自酿,作坊生产以及酒厂规模量产的各类白酒不断涌入市场,类别繁多,良莠不齐。

2012年11月爆发的“塑化剂”风波[1]和屡禁不止的毒酒、假酒事件[2]不断打击着消费者的信心,因此对白酒的质量控制愈发重要。

本文从白酒质量控制中的感官、酒精度、甲醇和氰化物四个项目入手,着重介绍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判断结果和注意要点,并为白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 感官现行白酒感官的评定方法为国标《白酒分析方法》(GB/T 10345-2007),该方法中规定了白酒感官评定时的环境要求、人员要求以及规范的品评器具和评语。

感官评定的具体项目为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四项。

通过对比各种不同香型白酒的色泽评判标准,从中发现只有米香型白酒提出了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的要求,而其他主流香型白酒均给出了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的要求,两者存在色泽评判上的微小差异,需要引起重视。

在香气方面,由于白酒中香味成分众多,不同香味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配比都决定着白酒的香型,例如浓香型白酒的描述为具有浓郁的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而清香型白酒的描述为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香气。

依据这一明显特征,可以对市场上一些假冒的名优白酒进行简单甄别。

在口味评判中,不同香型白酒的描述略有差别,并且用词专业、准确,例如对清香型白酒的描述为柔和谐调,绵甜爽净,余味悠长,浓香型白酒的描述为醇和谐调,绵甜爽净,余味悠长,两者只有一字之差,描述时要格外注意。

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

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

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浅谈白酒质量的稳定文章导读: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近况毕业论文范文,之后阐述了为保证白酒特有风味和产品质量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接着总结了白酒生产企业为保证质量所应做到的实际工作,最后对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近况论文,之后阐述了为保证白酒特有风味和产品质量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接着总结了白酒生产企业为保证质量所应做到的实际工作,最后对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规划,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白酒产品质量特有风味水质标准酒质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工艺及风味在世界蒸馏酒中独树一帜,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酒习惯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从高度烈酒转向低度柔和,从醇厚、甘甜转向醇爽、绵柔,酒类产品低度、柔和化已成为酿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但对低度白酒来说,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酯类化合物水解会引起酸值上升、总酯含量下降、白酒口味寡淡、风格不突出等质量不足,制约了白酒低度化的进程。

如何减小白酒的口味、风格发生变化,保证其产品的特有的风味和产品质量呢?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我们必须从白酒生产工艺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入手:1 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制约1.1 贮存与勾兑。

白酒的贮存期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白酒贮存期分为勾兑成品前贮存及勾兑成品后贮存。

在贮存的过程中,酯化反应,尤其是勾兑成品后贮存,3个月以后酒的总酯含量明显降低,总酸升高。

这就要求参考理化浅析硕士论文和气相色谱仪检测出的微量成份浅析硕士论文数据,去除人为转变呈香物质的比例,减小其水解变化,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在白酒的勾兑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加浆水的水质要求,错误的认为矿泉水、深井水都好,致使酒高级脂肪酸与水中过高重金属发生反应,引起酒液浑浊和沉淀,影响口感以及酒体原有风味。

因此,就要求勾兑酒液降度用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标准达到:①电导率为:80us/cm以下;②总硬度应小于60mg/L;③硅酸盐根、碳酸根、氮根各不得超过30mg/L;④NH3+含量低于0.1mg/L;⑤铁含量应低于0.1mg/L;⑥铝含量应低于0.1mg/L;⑦论文格式范文有腐殖质的分解产物;⑧氮含量应低于30mg/L。

酒品质评价与控制研究

酒品质评价与控制研究

酒品质评价与控制研究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之一,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庆祝节日、祈求丰收,还是寻找心灵的宁静,酒都在其中扮演着良好的助推者。

然而,酒的品质却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在不断发展的饮食行业中,酒品质评价与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酒品质评价的重要性酒的品质是衡量酒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关注的是酒的口感、香气和口味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而酒的品质评价则能帮助他们在各种酒品之间进行选择。

对于生产商而言,酒的品质评价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酒品质评价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对于酒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酒品质评价的方法酒品质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感官评价到现代的科学化评价,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

传统的感官评价是通过酒品之后对其香气、口感和口味等进行主观辨认和比较,这种方法适用于部分专业人士或有较高经验的品尝师。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容易受个人经验和主观意识的影响等问题,因此,现代的科学化评价应运而生。

科学化评价包括了酒的理化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

通过测定酒的酸度、酒精含量、葡萄糖含量等理化性质,以及分析其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等化学成分,可以客观地衡量酒的品质。

其中,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是酒品质评价中的重要一环,通过GC-MS等仪器的应用,能够精确地测定各种挥发性组分的含量和组成,为酒品质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三、酒品质评价的控制酒品质评价的控制是确保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酿酒过程中,制定科学严谨的酒品质控制技术和标准,对于保障酒品质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中,关键的控制点包括了原料的选择与处理、发酵温度的控制、酿酒设备的卫生状况等。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是酿酒的第一步。

选择高品质的原料,如优质的葡萄、优质的小麦等,能够为酒的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原料处理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清洗、去皮、去核等处理,能够减少酿造过程中的杂质和杂味,并提高酒的纯度。

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分析

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分析

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为加强农村小作坊生产白酒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5-2010年本单位监测的白酒卫生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标准按照G 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要求,进行了感官、乙醇浓度、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等指标的监测分析。

结果2005-2010年共监测白酒42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达22.35%。

其中,小作坊生产白酒39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为24.05%,也就是说不合格的全是小作坊生产样品。

超标的项目有感官、甲醇、杂醇油。

【关键词】小作坊白酒卫生质量本地属于湖北省西部山区,农村传统有自酿白酒的习惯,其生产白酒除自饮外还向周围农民出售。

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饮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了解本地小作坊生产白酒卫生质量,本文对2005年来所检测的白酒进行统计分析。

现将2005年以来本辖区小作坊白酒卫生质量监测结果与同期监测其他白酒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监测项目按照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要求进行了感官、乙醇浓度、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等指标的监测。

在2007年以后按照标准第2号修改单取消了杂醇油的监测1.2 检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G B5009.48-2003中检测方法,其中甲醇、杂醇油采用气相色谱法,铅、锰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氰化物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1.3 评价按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评价。

1.4 数据处理按超标率统计,每份样品有一项不合格即为超标。

2.结果与分析2005-2010年共监测白酒42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达22.35%。

其中,小作坊生产白酒395份,不合格95份,超标率为24.05%,也就是说不合格的全是小作坊生产样品。

超标的项目有感官、甲醇、杂醇油。

结果见表1。

表13.讨论和建议3.1 对本地2005-2010年白酒卫生质量监测分析结果可看出,不合格产品全部为农村小作坊生产,不合格项目为感官、甲醇、杂醇油,其中以杂醇油超标为主,在2005年和2006年占到38.57%和48%,使这两年的超标率达到48.57%和58.67%,一半的样不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白酒质量评价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班级:检验103038班姓名:边洋马丽齐建岗黄剑楠指导教师:胡智强郭青峰2011年5月1日目录第一章前言1.1.我国对白酒标准的文献的修订 (1)1.1.1在生产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制约 (2)1.1.2白酒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 (2)1.1.3白酒质量理化鉴别的基本方法 (2)1.2白酒的好处与坏处 (3)第二章实验部分2.1白酒中甲醇的测定 (4)2.2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乙酸乙酯含量 (6)参考文献 (7)致谢词 (8)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标准,之后阐述了为保证白酒特有风味和产品质量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接着总结了白酒生产企业为保证质量所应做到的实际工作,从源头抓质量,是确保白酒质量安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白酒的质量品质分析方法包括感官质量缺陷、酒精度不符合包装标识、固形物超标、卫生指标超标等,最后对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规划,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白酒行业标准品质分析卫生指标感官检验1.1我国对白酒的国家标准文献的修订现行白酒质量标准是1989年以后陆续形成的,由于严格的香型划分,酱香型等白酒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国家标准。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白酒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同国外著名蒸馏白酒展开竞争,亟须更加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加以支持。

著名白酒专家徐占成日前提出,白酒是中国酿造行业中最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民族工业,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著名蒸馏酒进行市场竞争的需要,支持白酒走向世界市场,我国白酒质量标准亟待进行修订。

建国以来,我国白酒行业完成了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发展成为创造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民族产业。

这一过程中,白酒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举办了五届评酒会,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我国特色的评酒规范及对各种香型的划分标准,对酿酒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尤其是第三届评酒会确定了香型评比,这是一个创举。

根据已形成的评酒规范,白酒按生产工艺而言,可分为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等;就蒸馏白酒而言,又可分五大香型,即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其它香(如药香、豉香、凤型、兼香、芝麻香、特型)。

随着高精密分析仪器和数值分类等先进设备及方法的使用,白酒行业科研人员对传统名优白酒的主体香味成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确定酒的香型,为尝评、勾兑、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评酒也逐步从经验品评向科学品评转变。

现任剑南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的徐占成认为,中国的蒸馏白酒主要采用含有丰富淀粉的农副产品为原料,以自然微生物接种制曲,采用独特的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制而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名酒企业已形成支持自身产品质量特色的核心技术。

我国现行白酒质量标准是1989年以后陆续形成的,由于严格的香型划分,酱香型等白酒至今尚未形成规范国家标准,而芝麻香型、特香型白酒仍采用由原中国轻工总会批准的轻工行业标准。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白酒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同国外著名蒸馏白酒展开竞争,亟须更加科学完善的质量体系加以支持。

他认为,中国传统名优蒸馏白酒均采用固态法生产工艺,大部分香型已有国家标准。

建议修订或取消依香型制定的质量标准和微量香味成分的控制指标,形成具有反映中国传统名优蒸馏白酒一致性的、易识别的国家标准,或者叫卫生标准和理化标准,以区别于世界其他著名蒸馏白酒。

徐占成说,应将55度以上的酒归为高度酒,44度至54度的归为中度酒,43度以下的归为低度酒或叫中国蒸馏白酒。

上述划分,可以使中国白酒更好与国际标准接轨。

同时应把白酒特有的可逆现象写入国家标准。

中国传统固态蒸馏白酒是典型的民族工业,酒体风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然而,酒度在55度以下的白酒,构成酒体风味特征的香味物质在低温环境中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当上升到5摄氏度以上时又呈现无色透明。

这一特殊可逆现象是中国传统固态发酵酒的特色,是高级酯类物质的物理状态的变化,应该加以肯定。

将这种可逆现象写入国家标准,既支持了白酒向中低度转化的政策方向,又能起到保护民族产业的作用。

徐占成还指出,要放宽微量香味成分含量控制,严格控制卫生标准。

卫生标准是广大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保障,一定对危害人体的甲醇、铅、锰等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

根据原国家轻工业局国轻行[2000]249号文的通知,正式将以下国家标准列入修订计划。

《浓香型白酒》和《低度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编号为:G00034和G00035;《清香型白酒》和《低度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编号为:G00036和G00037;《米香型白酒》和《低度米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编号为:G00038和G00039;以及《老白干香型白酒》行业标准,编号为:Q00018等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衡水老白干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

1994年制定饮料酒分类国标时,标准化中心便在全国进行了白酒生产情况普查,对各香型白酒的产品规格、工艺流程、原料、曲种、耗粮、产量等等作了较全面的调查。

为了立项修订该标准,1999年就各香型白酒国标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进行修改的条款等情况,又发函分别向有关生产企业征求意见,并进行了汇总处理。

随后,经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委会推荐,原国家轻工业局于2000年7月,以国轻行[2000]249号文正式下达了标准的制、修订计划。

计划下达后,标准化中心通过发函和电话向全国各省市酿酒协会、白酒专家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1年9月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组织,在山西太原召开了白酒标准专家研讨会,针对白酒行业出现的新工艺(液态法和固液法),对如何保护传统工艺白酒,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确定了制标基本原则。

按照分工,由标准化中心发文征集样品,共收集到浓香型白酒11个生产企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105个样品;清香型白酒31个生产企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82个样品;米香型白酒2个生产企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19个样品;老白干香型白酒15个生产企业的优级、一级和基酒42个样品,由起草单位的七个实验室进行了常规和色谱分析,标准化中心对主要技术指标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绘制了数据分布图,从而确定了各技术指标的范围,提出了标准文本。

2003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白酒国家标准工作会议和2003年4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年会暨修订白酒产品标准讨论会"上,对标准文本进行了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会后由标准化中心于2003年7月向酿酒分委会委员、全国各省市酿酒协会、各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大专院校、质检机构及有关专家发出函审,共收到回执129份,根据函审的意见修改整[FS:PAGE]理,提出标准文本(送审稿),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委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上审查,一致通过了上述几项白酒国家(行业)标准送审稿。

经标准化中心再次修改整理后,已按程序上报。

标准的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制标依据。

标准属性。

上述几个白酒产品标准原为强制性标准,1993年国标清理整顿时调整为推荐性标准。

考虑到这几个标准是针对按传统工艺(固态法)生产的白酒,为保护民族传统产品的质量、特色和信誉,保护好这一民族瑰宝,标准中的定义和涉及人身安全的指标应强制。

所以为条文强制标准。

2.制标原则。

确保食品安全;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国情和产品特点;与相关标准法规协调一致;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

3.对主要条款的说明。

1.为了便于使用,本次修订将原来的高、低度白酒标准合并为一个标准。

2.定义。

目前,国内白酒产品主要有采用传统工艺固态(或半固态)发酵,纯粮酿造;有采用固液结合,即食用酒精和固态粮食酒勾兑的固液法;有液态法,即以食用酒精为酒基串香或调香这三大类型。

为保护民族传统产品的质量、特色和信誉,保护好这一民族瑰宝,液态法白酒已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固液法白酒标准也已列入制订计划,正在进行准备工作,所以,本次修订只针对按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制的白酒。

为了与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有所区别,特在定义中规定(以浓香型白酒为例):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经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3.产品分类。

高、低度酒两个标准合并后,在本标准中将产品分为:高度酒和低度酒。

酒精度做了调整,高度酒上限由59.0%调整为60%;低度酒下限由35.0%调整为25%,上限由39.0%调整为40%。

对于在1989年制定该国标之前就已存在的传统名优酒中的个别品种(酒精度超过60%),至今存在,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还有少量出口,可保持原酒度。

因此,在产品分类中加注说明"1989年以前已存在的传统白酒的个别品种可维持原产品的酒精度[高于60%(体积分数)]"。

4.质量等级。

原标准分为三级。

这些年来,由于标准规范了生产与市场,推动了行业的发展,根据市场需要,经广泛征求意见,认为没有必要再分为三个级别。

因此,本次修订分为优级、一级,去掉原标准中的二级。

5.感官要求。

在高度酒和低度酒的感官要求表格中,加了一条注:当酒温低于10℃以下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质或失光。

10℃以上时应恢复正常。

因为构成酒体风味特征的众多的香味物质,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而当酒的品温上升到10℃以上时,又呈现无色透明。

这一特殊可逆现象是中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的特色,是高级酯类物质的物理状态的变化,因此在高、低度酒感官要求中均增加了这个注解。

6.理化要求。

酒精度的表示:原标准为"%(v/v)"。

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强制性国标,按该标准第2.3.3条款的规定,本次修订时标准文本中改为"%(体积分数)",但标签标示按GB10344《饮料酒标签标准》的规定,可表示为"%vol"。

总酸、总酯:白酒中醇类、酸类、酯类含量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平衡过程,即使在装瓶后,由于醇、酸、酯的水解过程的可逆性,酯类会分解成酸和醇,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总酸含量升高、总酯含量下降的现象。

本次修订,总酸只规定了下限;总酯下限作了适当调整(以正式批准发布的标准为准)。

特征指标:根据市场的需要,消费者对白酒口味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本次修订,[FS:PAGE]对下限作了适当调整(以正式批准发布的标准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