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站客流分析
成都东站客流调研报告
成都东站客流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成都东站是成都市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大量的乘客出行任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东站的客流情况,提高站点运营效率,本次进行了成都东站客流调研。
2. 调研目的- 了解成都东站的客流量分布及高峰期;- 掌握不同时段的客流特点,为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提供依据;- 发现客流拥堵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优化车站运行状况。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 人工计数法:在不同时段选择不同的进站口进行客流计数,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调研问卷:向部分乘客发送问卷,了解他们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和对成都东站服务的满意度。
4. 调研结果4.1. 客流量分布及高峰期经过多次调查,我们发现成都东站的日客流呈现出明显的高峰期。
具体分布如下:- 早高峰:7:00-9:00,客流量最高,主要集中在工作日;- 晚高峰:17:00-19:00,客流量次高,同样主要集中在工作日;- 非高峰时段:10:00-16:00和20:00-22:00,客流量相对较低。
4.2. 不同时段的客流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及观察,我们了解到不同时段的客流特点如下:- 早高峰:多数乘客是上班族,出行目的主要是上班和商务出行。
他们比较偏好地铁,因为地铁相对来说更为快捷和高效。
- 晚高峰:与早高峰相似,晚高峰的乘客同样以上班族为主,他们多数需要回家或外出就餐。
客流量较大的原因也是工作日出行需求集中。
- 非高峰时段:多数乘客是游客或出行目的不紧急的乘客。
他们的出行目的多样化,包括购物、娱乐、探亲等。
4.3. 客流拥堵原因及解决方法调研中发现,成都东站客流拥堵的主要原因有:- 进站口不够,导致客流集中;- 客流引导不当,乘客通行不畅;- 进出站客流流动性差。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增加进站口数量。
可以增设进站通道,提高客流吞吐量。
- 设立客流引导人员。
合理引导乘客通行,减缓客流压力。
- 定期评估运营效果。
根据调查结果,对调度计划进行优化,改善车站的运行状况。
不同等级火车站、轨道站点等客流量分析报告ppt
轨道交通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 送乘客。城市轨道交通பைடு நூலகம்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每一条轨道交通线路都是由车站、区间隧道及附属建筑物组成。轨道交通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它是 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火设备等,给 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轨道交通站点内部的站台主要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以及混合式站台。
如广州火车站2019年1月30日为客流量最高峰日,日发送客流量约15万人,小 于规范规定的日发送客流量24万人,属于大型铁路站点,北京火车站2020年1月21 日为客流量最高峰日,日发送客流量约17.6万人,小于规范规定的日发送客流量 24万人,属于大型铁路站点,从这些大型火车站点最大日客流量特性可知,目前, 大型火车站的客流量最高峰日小于规范的规定值,北京火车站接近24万的上限值, 这说明大型火车站点远近期均需要进行重新规划,以满足未来年的铁路客流量运 输要求。
表2 高速铁路客站规模
02 火车站、高铁站、城市轨道站点分类
3、地铁站点类型划分
地铁站点的规模逾期在城市内部承担的交通功能有关,其应该结合位置周围的流动人口数量、其他交通方式等来进 行规模的选择,本文参考《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及等级划分研究》论文的研究,其主要结合国内外相关轨道规范的研 究,如《城市轻轨交通工程设计指南》、《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日本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等,对地铁站点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等级划分,分别取累计频率50%、 80%作为一级、二级、三级之间区分的界线,即一级、二级、三级枢纽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30%、50%,将城市轨 道交通车站进行分级,具体情况如下:
浅析成都东站换乘方式
浅析成都东站换乘方式1 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介绍1.1 总体概况成都东客站,位于成都市东边沙河堡片区内,是迄今为止西南片区最大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1.2 布局模式从平面布局来说看,东站可以划分为西广场、国铁站房、东广场、长途客运枢纽站房、商业中心。
从立体结构来看,东站整体划分为5层,形成“地面两层,地下三层”的形式。
“地面两层”分别是指国铁站台层(1F)、国铁出发层(2F)。
“地下三层”分别是指国铁到达层(B1)、地铁二号线(B2)、地铁7号线(B3)。
如下图所示:2 成都东站换乘方式分析与传统的对外交通枢纽相比,成都东站作为现代化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是兼具对内和对外交通功能的大型换乘枢纽。
因此,其换乘形式除了主要的内外交通的换乘,还包括对外交通之间的换乘(即长途中转换乘)与城市内部的交通换乘。
2.1 对外交通之间的换乘对外交通之间的换乘是指城市对外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的换乘,即长途中转换乘。
2.1.1 铁路——铁路间换乘旅客乘坐国铁到达东站后,经负一层的国铁出站口直接进入换乘大厅。
由于旅客需要再次检票候车,因此必须穿越换乘大厅,步行至换乘大厅的末端,乘坐自动扶梯到达地面一楼的站台层。
这种换乘模式称为站外换乘,旅客必须先出站再进站。
2.1.2 铁路——长途汽车间换乘国路换乘长途大巴:乘坐国铁的旅客出站后,进入换乘大厅。
往东广场方向步行至走到大厅尽头,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到达中间层。
再乘坐电梯上楼到达地面层的长途客运售票处,换乘长途大巴。
长途大巴换乘国铁:汽车客运站的落客区位于换乘大厅(B1)与地面(1F)之间的中间层,旅客下车后可沿通道前行50米到达出口扶梯处,然后乘坐扶梯到达地面。
步行至东广场,换乘国铁。
2.2 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换乘对东站而言,其承担的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之间的换乘功能主要是指铁路与城市交通之间的换乘。
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铁路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之间的换乘。
关于成都东站乘客候车模型的分析报告
关于成都东站乘客候车模型的分析报告一模型理论概述1 项目概况成都东站位于成都市中心,是一个车次多、人流量大的重要交通枢纽。
无论是搭乘高铁还是自驾,乘客都可以轻松抵达东站。
自驾游的乘客也可以直接从东站的东、西两个入口离开。
到达成都东站的乘客可以从站台两侧任意的出口或者站台中部的无障碍电梯到达出站层,经过检票后游客就可以自行选择离开。
游客下车后可以直接进入站内换乘坐地铁、高铁;也可以直接在出站层换乘私家车、公交车或者出租车前往目的地。
2 模型假设针对成都东站乘客候车模型的分析,可做出如下假设:(1)假设乘客离开成都东站首先考虑的交通方式是出租车;(2)假设出租车均为同一运营商,其车型均一致;(3)影响乘客决策的因素符合实际情况。
(4)车站乘客的决策方案只与三种准则层有关。
3 模型分析乘客的出行决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等待时间、支出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因此,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讨论,以更好地了解乘客的出行选择,并为乘客提供有效的出行建议。
(1)当乘客人数超过了预期的出租车数量时,根据排队论中的先到先行原则来分析乘客的出行情况。
同时考虑其他出行方式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并根据泊松分布来估算出租车的接送人数。
最后,通过出租车的价格和单位里程的油费来计算出乘客的总支出。
通过比较两种情况下所耗费的时间及支出费用。
为乘客提供全面、准确的出行方案导,以确保安全出行;(2)通过对“乘客乘坐出租车”和“乘坐其他出行方式”两种情况的分析比较,可以更好地评估出租车等待乘客的数量,并基于此构建出有效的决策模型,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 层次分析法AHP,也被称作层次分析,旨在通过把一些相互联系的要素划分到不同的级别,如目标、原则、计划,并依据它们来做出相应的判断。
它具备良好的系统性,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决策问题,并且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种方法专门用于处理无数据的复杂情况下的决策问题。
层次分析法的根本是打分法:确定指标,不同方案指标打分,为指标确定权重,用来处理数据未知的评价。
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优化研究
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优化研究摘要:由于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综合交通枢纽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易出现诸如换乘不便、集散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交通组织混乱等问题,不能充分地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高效集约功能。
本文以成都东客站为例,分析现有的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设施、枢纽布局和交通集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优化;枢纽布局;集散交通系统;成都东客站1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成都高铁东站目前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
随着高铁枢纽周边地区开发强度的提升、城市空间布局的重构以及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未来的人口规模、出行需求及出行方式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对周边路网及现有枢纽交通组织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着重分析枢纽目前运营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远期的交通优化策略。
1.2 研究范围成都东客站交通枢纽的重点研究范围:北至迎晖路,东至三环路,西、南至锦江区区界,规划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并根据综合交通向外衔接的范围适度向外延伸。
2现状分析2.1 现状路网分析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目前有成都地铁2号线、7号线通过枢纽核心区并能实现无缝换乘,枢纽片区的路网已基本成型,形成了一高一快四主干的骨干路网,并能通过外围的快速集散系统:三环路、成渝立交、航天立交等的转换快速地实现和成都主要节点间的联系。
2.2 枢纽布局分析(1)平面布局枢纽的主体设施为高铁站房,高铁站房下有1座地铁换乘站,目前有成都地铁2号线、7号线可实现换乘,其他的换乘设施还包括1座公交首末站场、1座长途汽车站。
停车设施包括1座社会停车场、1座公交蓄车场。
(2)竖向布局1、地下四层B4为地铁站台层。
2、地下三层B3为地铁站厅层。
3、地下二层B2 为综合换乘层,与高铁地下到达层衔接,通过东西大通道联系东西广场。
综合换乘层作为高铁到达层,下可通地铁站厅层,上可通过梯道到达地下一层的出租车车道边和公交车车道边实现换乘。
基于客流分析的成都东站旅客流线组织优化
Ope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交通技术, 2020, 9(2), 79-91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ojtthttps:///10.12677/ojtt.2020.92010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of Chengdu East Railway Station Basedon Passenger Flow AnalysisMingsheng Xie1, Yunhao Sun21China Railway Chengdu Bureau Group Co. Ltd., Chengdu Sichuan2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Feb. 26th, 2020; accepted: Mar. 13th, 2020; published: Mar. 20th, 2020AbstractAimed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engdu east railway station passeng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 of wicket spacing is too narrow, station passenger flow interweave conflict serious, long travel distance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passenger flow tends to saturation, intensity and all kinds of passenger flow in expectations, in extreme cases, from Chengdu east station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status, railway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build a simulation model, elevated waiting la-minar flow line, the outbound transfer to laminar flow line and convenient transfer to streamline Angle, using the Anylogic simulation software to Chengdu east st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solutions and multiple sets of improvement of elevated transfer layer and outbound traffic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of optimized simulation. On the level of passenger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in the elevated waiting layer, Anylogic simulation software was used to ge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ain channel closure, the extension of guide railings, the merging of adjacent glass boxes and the current railings guidance scheme in a certain situation. In the outbound passengers transfer layer organization optimization level, respectively, the outbound passengers to walk the shortest total distance, railway area stranded passengers at least as the go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lculated station gate location optimization and outbound gate number optimization scheme, under different traffic intensity for Chengdu east station passenger organization adjustment, facil-ities equipment modification, etc. providing support basis and scheme.KeywordsHub Station,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Simulation基于客流分析的成都东站旅客流线组织优化谢明生1,孙运豪21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谢明生,孙运豪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收稿日期:2020年2月26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13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20日摘 要针对目前成都东站客运组织中存在的检票口间距太窄、站内旅客流线交织冲突严重、走行距离长、客流承载能力趋于饱和等问题,在预期客流强度及各类极端情况下,从成都东站客运枢纽现状、铁路客流特征、仿真模型构建、高架候车层流线、出站换乘层流线和便捷换乘流线等角度出发,运用Anylogic 仿真软件对成都东站现有方案以及多套改进方案下的高架换乘层、出站换乘层客流组织情况进行优化仿真。
火车站客流量分析
火车站客流量分析火车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的旅客和乘客。
客流量分析对于火车站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客流的变化趋势,合理规划站内设施和服务,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
本文将对火车站客流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站点发展的影响。
一、客流量变化趋势火车站客流量通常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季节之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对客流量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以天、周、月甚至年为单位来统计和比较。
1. 日客流量变化火车站的日客流量通常会呈现出明显的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
一般来说,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前后是客流量最高的时期,而深夜和凌晨则是客流量较低的时段。
通过分析这些变化,火车站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力,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周客流量变化周客流量的变化可能会受到工作日和周末两种不同模式的影响。
在工作日,客流量可能会更加集中,尤其是在上下班时间。
而周末,客流量可能会均匀分布或出现旅游客流的增加。
对于火车站来说,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作出相应的安排,以应对不同的客流量变化。
3. 月客流量变化月客流量的变化通常可以反映出季节性的影响。
例如,在寒暑假期间,火车站的客流量可能会大幅增加,而在其他月份则可能相对平稳。
这对火车站的运营管理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合理调配资源,提供足够的服务。
二、客流量分析的影响因素客流量的变化不仅与时间有关,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对火车站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预测和应对客流量的变化。
1. 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长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通常会对火车站客流量产生显著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火车站的客流量可能会逐渐增加。
这时,火车站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扩大站点规模,增加运力和服务设施,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
2. 城市规划和交通布局城市规划和交通布局对火车站客流量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火车站位于市中心或核心商业区,客流量可能会更加集中,并且客流量峰值时段可能会更为明显。
成都火车东站人流交通组织的人性化体验与优化思考
成都火车东站人流交通组织的人性化体验与优化思考作者:卢雅乐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06期观察成都东站在人流交通组织中人性化设计状况,提出优化改进的思路和措施,使之更加科学、完善。
方法:通过实地的勘察、测量以及走访、观察。
结果:总体上较为科学、实用,但也存在一些瑕疵和不够完善的方面。
结论:成都东站还需要在与地铁的无缝衔接、垂直交通的数量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成都火车东站(以下简称成都东站)于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
它是我国铁路六大枢纽站和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也是成都铁路枢纽城际动车和高速动车的主要始发站和终到站。
成都东站是集铁路客运、长途及旅游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及社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对各种交通工具停靠位点的布置、不同人员出入口、通道以及垂直交通的设置,在符合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满足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通过以旅客身份现场对成都东站交通组织进行现场观察和体验,着重从满足人性化服务角度作以下分析和建议,以利今后的改进和完善。
一、人性化设计较好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利用多层垂直空间来合理组织不同交通方式的中转.这种集中布置形式缩短了旅客的水平移动距离,较好地提高了交通组织的效率。
成都东站地下二层为地铁7号线(待开通)、地下一层为地铁2号线,地面一层为进出口交换大厅、二层为站台层、三层为高架候车层,旅客可以主要借助垂直交通方式便捷地抵达目的点位,减少了旅客的步行距离。
2.周边道路设置紧凑,各种车辆均可就近抵达成都东站站房,旅客下车后仅需步行较短距离就可到达验票处。
成都东站片区设有32条道路,以“回”字形分布在站房附近,市民无论是开车还是坐公交都可以就近抵达成都东站站房,包括住周边旅店的旅客,从站房四面均可进入站房,达到了极为方便的效果。
3.采用了围合式候车方式,既紧凑又增加等候旅客的安全感。
候车大厅设有26个检票口,各个检票口之间有10米宽的间距,在这个区域设有大量座椅供旅客候车时使用,且均是呈U型围绕在检票口周边,旅客只需走几步便可检票进站,同时旅客所乘车次是否开始检票只需抬头便可感知,不会担心错过检票时间,在整个候车的时段内心里会回非常踏实和有安全感。
成都枢纽新建成都东客站方案研究
成都枢纽新建成都东客站方案研究欧家琴【摘要】The proposed Chengdu East Railway Station is designed as an extra large passenger station of Chengdu terminal, which boasts one ofthe largest passenger transport center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describes briefly the strategic decision for Chengdu East Railway St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station pattern an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he yards of NO. 1 to No. 3 in view of the transport demand, requirement of division of work and function. Through technic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of the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acheng (ring line)intercity yard program is recommended.%成都枢纽为全国六大客运中心之一,成都东客站为成都枢纽新建特大型客运站。
文章简要叙述了成都东客站的定位决策思路,结合运输需求、分工和功能要求,重点研究了成都东客站一场、二场、三场站型方案及其进一步优化的设计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优缺点分析,推荐成都东客站达成(环线)、城际二场布置方案。
【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1(002)005【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枢纽;客运站;方案;研究【作者】欧家琴【作者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木建筑设计研究二院,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3.321 前言成都铁路枢纽地处西南地区,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是我国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沪汉蓉快速通道”与“兰昆通道”的交汇点,为全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
成都东客站资料
成都东站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客运枢纽站。
成都东站主要办理运行遂成铁路动车客运业务以及运行成昆铁路、宝成铁路特快、快速、普快客运业务。
成都东站设计融合金沙文化以及青铜面具元素,直属成都铁路局。
成都东南界驿都大道,西界三环路,北界迎晖路;通过成都联络铁路串联成都站、成都南站以及成都西站。
成都东站是国内六大枢纽客站之一,也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和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成都东站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客运用房为107000㎡,地铁2号线站房投资概算2.4亿元,投资估算38亿元,建设总规模14台26线,占地约1306亩,其中,达成场区6台11线,城际场区8台15线,是成都铁路枢纽城际动车和高速动车的主要始发终到站。
成都东站主要办理成绵乐客专、达成铁路复线、遂成铁路始发终到及宝成铁路通过客运作业。
成都东站是集铁路客运、长途及旅游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及社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站房工程主要包括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出站层(交换大厅)及两层地铁。
铁路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继石家庄站、保定站安装成功后,再一次落户成都东站,耗资150万元。
该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北京先进视讯公司设计开发,为铁路客站的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解决了有线网络系统由于无法布线及线路过长所造成的诸多问题。
该系统采用AVinfonDVR远程网络视频监控软件,与AV1500e-T视频服务器紧密结合,由监控中心端和前端子系统组成。
系统可对调度室、候车大厅、站台、货场、广播室、信号楼、道口等重要场所进行实时监控。
整个系统为点对点、点对多点结构,中心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图像切换独立操作,前端设备动作分级控制。
成都东站包括东广场、西广场以及站房3个部分。
成都东站占地面积大约45333㎡;站场设有14个站台、26条股道;站房面积大约108000㎡,设有5层,自上向下:候车层(3F)、站台层(2F)、出站层(1F)、地2层(-1F)、地7层(-2F)。
究竟谁才是亚洲最大的高铁站
究竟谁才是亚洲最大的高铁站?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了3.5万公里,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人们的出行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
在我们国家,什么建筑都喜欢争第一,动不动就是亚洲第一或者世界第一。
我们坐高铁来到一个城市,首先见到的是这个城市的高铁站。
那么,亚洲最大的高铁站是哪一做呢?首先得解读“最大”这个含义,是指占地面积最大?还是建筑面积最大?还是通过的列车最多?还是旅客流通量最大?还是投资额最大?还是影响力最大?本文分别从建筑总面积、站场规模、旅客流量三个方面比较国内主要的高铁站。
1、北京南站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3台24线,日均客流9.5万人次。
2、上海虹桥站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战场规模16台30线,日均客流11.5万人次。
3、广州南站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5台28线,日均客流8万人次。
4、深圳北站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1台20线,日均客流5万人次。
5、郑州东站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6台32线,日均客流2万人次。
6、南京南站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5台28线,日均客流5.5万人次。
7、杭州东站建筑面积35.4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5台30线,日均客流7.5万人次。
8、西安北站建筑面积33.66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8台34线,日均客流3万人次。
9、成都东站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4台26线,日均客流4万人次。
10、武汉站建筑面积37.0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1台20线,日均客流5万人次。
11、长沙南站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13台28线,日均客流5万人次。
综上,建筑面积最大的是南京南站(45.8平方米)站场规模最大的是西安北站(18台34线)客流量最大的是上海虹桥站(11.5万人次)。
成都东站运营方案
成都东站运营方案引言:成都东站是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作为成都市的第二大火车站,担负着承接京广、成渝等干线铁路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提高站点运营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成都东站运营方案。
一、站点地理位置和规模成都东站位于成都市郊区的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站点占地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
站点规模较大,拥有8条铁路线路,设有24个站台和48个进出站口,总建筑面积共6.2万平方米。
二、站点运营概况1. 旅客流量成都东站年旅客发送量约为8000万人次,日均旅客发送量约为22万人次。
旅客主要从成渝、成黔等线路进出站,同时也是大量中短途旅客的换乘站。
2. 运营机构成都东站属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设有车站管理部、安全保卫部、行车指挥部等部门,总共有2000余名员工。
3. 运营设备成都东站配备了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自动售票机系统,可以满足旅客购票、进站、出站等需求。
同时,站点还设有自动扶梯、电梯、无障碍设施等,方便老人、残障人士等旅客使用。
三、站点运营目标1. 提高服务质量成都东站将以“适应市场、服务旅客、安全为先”的宗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旅客服务效率和满意度。
2. 提高运营效率成都东站将优化列车进出站流程、提高售票效率、加强站内设施设备维护,以确保站点运营平稳高效。
3. 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成都东站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落实安全保卫措施、行车调度等管理工作,确保站点的安全和顺畅运营。
四、具体运营方案1. 提高旅客出行效率为了提高旅客出行效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进出站流程:对进出站流程进行优化,尽量减少旅客等待时间,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2) 优化售票服务:完善自动售票机系统,增加自助取票、自助退票等功能,减少人工售票环节,提升购票效率。
(3) 加强旅客导向服务:设立服务站点,提供车次查询、站点介绍、旅行指南等服务,方便旅客了解相关信息。
成都地铁节假日客流特征及运营组织方法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161规划与管理0 引言节假日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较工作日或周末具有明显的特征[1],如平低峰期客流稍有增长、无明显的早晚高峰客流、特殊线路客流明显增长、商圈景点类车站客流集散量(进出站总量)增幅较大等。
分析节假日期间成都地铁的客流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调整,充分发挥地铁车辆、行车设备和客运设备的能力,是地铁运营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1 成都地铁节假日客流特征分析据统计,截止2019年7月,本年度成都地铁线网客流量已7次突破历史纪录,单日最高客运量达485.51万乘次。
由于节假日期间,乘客出行目的多以购物旅游、返乡探亲及休闲娱乐为主,节假日客流呈现与工作日或周末不同的特点。
本文从线网、线路及车站三个层级分析成都地铁节假日客流特征。
1.1 线网客流特征分析本文将2016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期间,成都地铁运营情况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2016年8月1日-2017年7月31日,第二期:2017年8月1日-2018年7月31日,第三期: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每个时期均包含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清明节、五一节及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假日。
分析可知,地铁线网客运量在节假日期间表现出波动特征和高峰特征。
1.1.1 波动特征(1)由于线网规模逐年扩大,不同时期节假日、双休日、工作日及年日均客运量均呈增长趋势,节假日日均客运量低于双休日。
(2)同一时期不同节假日日均客运量波动较大。
春节日均客运量最小,五一节最大,由于传统习俗和天气状况不同,乘客出行需求差异较大,因此同一时期不同节假日客流波动较大。
(3)不同时期同一节假日客流特征明显:元旦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日均客运量均高于双休日,国庆节日均客运量与双休日相当,中秋节、春节则低于双休日。
本文选取2018年国庆节和2019年清明节作为大小长假的典型代表,分析成都地铁普适性节假日客流特征。
1.1.2 高峰特征节日期间(2019年4月5日-4月7日)线网进站客流量相对平稳,无明显高峰;节前一日(2019年4月4日)11:00~17:00线网进站客流较上周五(2019年3月29日)增长5.27%,说明节前一日乘客提前下班,从17:00至运营结束,线网进站客流量增长4.92%,说明节前一日乘客下班后娱乐活动增加。
成都东站客流调研报告
成都东站客流调研报告成都东站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火车站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成都东站的客流状况,本次调研对该火车站进行了详细调查。
首先,调研团队对成都东站的日常客流进行了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成都东站的客流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2018年,成都东站的旅客发送量接近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左右。
这主要得益于成都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外,成都东站还是连接中国内陆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吸引了大量的客流。
其次,调研团队还对不同时间段的客流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成都东站的客流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
在早高峰时段,即早上7点至9点,很多上班族会选择乘坐火车前往工作地点;而在晚高峰时段,即下午5点至7点,人们下班后返回家中。
这两个时间段的客流量相对较大,铁路部门需要加大调度力度,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调研团队还对成都东站的客流构成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成都东站的客流以旅游客流和务工人员客流为主。
成都市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点和历史文化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成都周边的工业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务工人员。
因此,成都东站需要为不同类型的客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提供旅游信息、方便务工人员购票等。
最后,调研团队还对成都东站的客流满意度进行了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反馈,大部分乘客对成都东站的服务态度、设施设备和安全水平都表示满意。
然而,也有少部分乘客对车站的人流量过大和排队时间过长提出了不满意见。
因此,铁路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客流引导和排队管理,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综上所述,成都东站是一个客流量大、发展迅速的火车站。
铁路部门应不断跟进客流变化,优化服务,提高客流满意度。
成都东站客运调研报告
成都东站客运调研报告
成都东站客运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背景
为了解成都东站客运状况,提出改进建议,本次调研对成都东站进行了客流量、服务质量及旅客需求等方面的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
1. 客流量调研:通过客流量统计,对成都东站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进行分析;
2. 服务质量调研: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成都东站的服务质量,包括售票、安检、候车等方面;
3. 旅客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旅客对成都东站的期望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1. 客流量调研结果:成都东站客流量呈现明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早晚高峰客流较大,需要提供更多的运力;
2. 服务质量调研结果:大部分旅客对成都东站的服务质量较为满意,但仍有部分旅客对售票、候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3. 旅客需求调研结果:旅客对于成都东站的需求主要包括便捷的售票系统、清洁整洁的候车环境、充足的座位供应等。
四、改进建议
1. 增加运力:根据高峰期客流量需求,增加列车数量,提高运力;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售票系统的建设,提高售票效率;改善候车环境的清洁度,提供更多座位供应;
3. 拓宽服务范围:成都东站可考虑开设更多的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态,提供更多便利给旅客。
五、调研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成都东站的客流量、服务质量及旅客需求,为成都东站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成都东站可根据调研结果,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满足旅客需求,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成都东站客流调研报告
成都东站客流调研报告成都东站客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成都东站是成都市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为了全面了解该站客流情况,掌握旅客出行需求以及潜在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和提高旅客满意度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在成都东站设立调查点,主动邀请旅客参与调查,通过问卷了解旅客的出行情况、满意度以及所需改善的方面;2.观察记录:观察旅客进出站的流程和状况,了解旅客的行为习惯和服务需求。
三、调研结果1.旅客量调研发现,成都东站的旅客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成都东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吸引了更多的旅客选择此站出行。
2.旅客出行目的调研显示,成都东站的旅客出行目的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中长途出行,包括前往其他省市的旅客,这些旅客占据了较大比例;二是市内短途出行,这些旅客主要来自周边的区县市。
3.旅客满意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旅客对成都东站的整体评价较高,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旅客普遍认为站内的信息发布不够及时准确,个别旅客觉得值班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友好。
此外,对于高峰时段的拥挤情况,一些旅客也提出了意见。
四、改进方案1.信息发布加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一个重要方向。
建议增加电子显示屏的数量和位置,方便旅客查看列车信息和出站口。
同时,可以通过发放小册子或提供手机APP,向旅客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2.服务态度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品质,增强工作人员的友好度和耐心,使旅客在接触工作人员时能感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3.高峰时段疏导根据调研结果,高峰时段的人流量较大,容易出现拥堵情况。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建议增加闸机数量,并加强疏导措施,引导旅客有序进出站,提高站内通行效率。
五、结论成都东站客流量较大,旅客主要以中长途和市内短途出行为主。
虽然目前服务情况整体较好,但仍有改进空间。
建议加强信息发布和提高服务态度,同时解决高峰时段的拥堵问题。
以上是对成都东站客流调研的总结报告,希望能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和提高旅客满意度提供参考和指导。
成都东站客运调研报告总结
成都东站客运调研报告总结根据对成都东站客运的调研,我将总结如下:成都东站是成都市最大的火车站之一,以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设施而闻名。
本次调研主要对成都东站的客运情况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对成都东站的客运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成都东站的客运量在过去几年中稳步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成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的便利性。
客运量的增加为成都东站提供了巨大的运力压力,同时也给了管理者一个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其次,我们对成都东站的设施和服务进行了评估。
调研发现,成都东站的设施和服务相对完善,能够满足旅客的基本需求。
车站内设有充足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旅客休息。
自动售票机和自助取票机的设置,使购票和取票更加便捷,节省了旅客的时间。
另外,车站内还设置了一些商店和餐厅,供旅客购物和就餐。
然而,在餐厅方面,调研发现存在服务不周的问题,餐厅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待提升。
因此,我们建议车站管理者加强员工培训,并提高服务质量。
调研还发现,成都东站在旅客信息服务方面做得不错。
车站内设有旅客查询中心和信息发布屏幕,提供各项旅客查询服务。
此外,车站还为旅客提供了免费的Wi-Fi服务,方便旅客上网查找信息。
这些举措提高了旅客的满意度,但仍有部分旅客提出了对信息发布屏幕数量不足的意见。
因此,我们建议车站管理者增加信息发布屏幕,确保旅客能够随时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最后,我们对成都东站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调查。
调研显示,成都东站在安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车站内设有安检和监控系统,并派出安保人员维护站内的秩序。
此外,车站也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尽管安全措施相较于其他车站已经相对完善,但仍有部分旅客对安检速度较慢提出了不满。
因此,我们建议车站进一步加强安检的效率,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
综上所述,成都东站的客运情况总体上是良好的。
客流量的增加为车站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车站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为了提升旅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我们建议车站管理者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信息发布屏幕,确保旅客获取到所需信息;进一步提高安检的效率,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成都东站客流结构分析
2.1.旅客出行目的和职业结构
就出行目的而言,成都东站出行旅客中,探亲客流最多,约占34.2%,其次是公务出差客流,占26.6%。
就旅客职业来说,公司职员最多,占 37.3%,其次是事业单位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分别占18.7%和14%。
如表1所示
表1
2.2.出行目的和旅客年龄
根据所查找到的资料显示,在成都东站的客流中,年龄在2l至30岁之间的客流比重最大,占47%。
其次是3l至40岁的旅客,占 26.5%;而5O岁以上的客流比例最小为6.6%,其中60岁以上的旅客仅有1.3%。
在重点年龄段 21至40岁的客流中,公务出差和探亲的比例最大,分别占总出行人数的17.9%和15.9%,所占比例要高于平均值;其它非重点年龄段的旅客探亲等因私出行比例则要明显高于平均值。
2.3.费用来源和出行目的
旅客费用来源与出行目的关系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见在客流的费用来源中,公费客流占40.9%,自费客流占59.1%,自费旅客明显多于公费出行旅客。
2.4.旅客家庭月人均收入结构
旅客家庭月人均收入结构如表2所示。
表中可见,在成都东站的旅客中,家庭月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92.8%,在3000元以上的占58.9%。
表2费用来源与月收入(%)
3.成都东铁路旅客出行特征分析
3.1.旅客选择成都东站的主要因素
旅客对成都东站票价、安全、方便、舒适等方面的评价如下图所示。
由下图可知,列车行驶速度快是旅客选择成都东站的首要原因,57.5%的旅客最看中的是旅行时间;其次是方便性,51%的旅客认为成都东站地理位置合理、购票方便、发车频率高;而安全性、舒适性和准时性,旅客选择比例不高也就是说相比其他站,成都东站的这些优势并不明显;旅客最不认可的是票价,只有少于15%的旅客认为目前的票价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