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优质】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优质】上海市静安区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近期发表成果:在距今5000 年前,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应是()

A.文献记载B.文化遗存C.神话传说D.科学推断2.(2分)现代社会“懂规矩”“讲秩序”等传统美德源于古代的()A.仁B.义C.礼D.乐

3.(2分)以“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理念治天下的最可能出自()A.秦始皇B.汉光武帝C.北魏孝文帝D.明太祖

4.(2分)史书《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去世后得到“百姓郊祭,戎夷野祀”。这里的“戎夷”主要分布于中国()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5.(2分)以下著作,能反映早期西学东渐特点的是()

A.《梦溪笔谈》B.《古今图书集成》

C.《四库全书》D.《几何原本》

6.(2分)“它的设立是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它,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材料中的“它”是()A.西汉的“内朝”B.唐宋的政事堂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7.(2分)“世界”因人的活动而改变。以下“世界”地图,能反映哥伦布探险成果的是()

A.

B.

C.

D.

8.(2分)英国政治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实行的是()A.等级君主制B.君主专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9.(2分)“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 Nation)。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人权宣言》第三条的核心思想源自()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10.(2分)“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复重演的伤天害理、巧取豪夺的历史。

所有这些行径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在我们这些州里建立专制的暴政统治。”从内容判断,上述材料出自()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1.(2分)“铁血政策”对后世德国的最重要遗害是()

A.专制和战争B.割据与分裂C.严谨和呆板D.落后与保守12.(2分)“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提倡“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等举措,出现于()

A.中国的清末新政B.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俄国1861 年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13.(2分)如果为如图漫画配上注脚,最合适的是()

A.中国蛋糕1840B.中国蛋糕1860

C.中国蛋糕1897D.中国蛋糕1945

14.(2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上述观点,旨在突出山东是()

A.中日两国争论的焦点B.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

C.拱卫北京的战略要地D.战败德国的势力范围

15.(2分)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与之相适应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

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6.(2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得出上述结论的最重要依据是该政策()

A.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接受市场和商品经济关系

C.实行配给制和余粮收集制

D.追求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17.(2分)如图为一位解放军战士的日记截图。这位战士参加的重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8.(2分)“会议一致认为,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2分)彭德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评价的是()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

C.抗美援朝战争D.西藏和平解放

20.(2分)旨在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15分)本末之议

以下一组“本”“末”的言论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北宋)欧阳修说:“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欲来,商人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1)简述“农本”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合理性。

(2)以通商为核心形式的“丝绸之路”为何能在将视农业为“天下之本”、视商业为末业的时代?

(3)欧阳修“本末相表里”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4)明末清初“工商皆本”观点有什么进步性?

22.(20分)三股势力

1929﹣1932 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如今在思想和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资本主义,……至于第三股势力所走的路线,就是法西斯路线了。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英国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极

端的年代》(1)霍布斯鲍姆将1929﹣1932 年喻作“一道深谷”的理由是什么?

(2)霍布斯鲍姆将“马克思共产主义”作为一股势力的依据有哪些?

(3)“改良式资本主义”是如何改良资本主义的?为何称其为“改良”而不视为革命?

(4)1929 年经济危机前后,哪些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法西斯路线”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23.(25分)答记者问

1896 年,李鸿章率团出访美国,9 月3 日接受《纽约时报》专访。当美国记者提问“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时,李鸿章作出如下回答:

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

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引者注:1879年 5 月28 日,李鸿章在天津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南北战争英雄、陆军上将格兰特)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

(1)传统中国人一般认为“土地即财”,为何李鸿章能持“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的观点?

(2)结合从格兰特给出建议到李鸿章访美期间的中国历史演进,谈谈“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求的合理性和虚伪性

(3)你如何看待李鸿章有关外国资本来华投资的观点?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近期发表成果:在距今5000 年前,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应是()

A.文献记载B.文化遗存C.神话传说D.科学推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文化遗产,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在距今5000 年前,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

【解答】AC相对于B来说不是最佳选项,排除;

文化遗存就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所以B符合题意;

科学推断是在文化遗存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D也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历史文化遗产,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分)现代社会“懂规矩”“讲秩序”等传统美德源于古代的()A.仁B.义C.礼D.乐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关键信息““懂规矩”“讲秩序””

【解答】根据材料““懂规矩”“讲秩序””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礼乐制度,注重统治秩序的稳固,故C项正确。

A项材料不能体现“仁”排除。

B项,材料未体现义利观,排除。

D项,题干未体现乐的表述,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题结合西周礼乐制度的推行进行回答。3.(2分)以“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理念治天下的最可能出自()A.秦始皇B.汉光武帝C.北魏孝文帝D.明太祖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理念。

【解答】A秦始皇以法家治国,排除。

B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政权,汉光武帝奉行汉高祖在汉初所推崇的“黄老无为”

思想,“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符合题意。

C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考查学生知识再现与运用能力。

4.(2分)史书《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去世后得到“百姓郊祭,戎夷野祀”。这里的“戎夷”主要分布于中国()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解题的关键信息:“百姓郊祭,戎夷野祀”。

【解答】A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出征,蜀汉兵分三路,深入不毛,屡败叛军,从益州一直追击到今天缅甸境内,符合题意。

BC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考查学生知识再现与运用能力。

5.(2分)以下著作,能反映早期西学东渐特点的是()

A.《梦溪笔谈》B.《古今图书集成》

C.《四库全书》D.《几何原本》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解答的关键信息是“能反映早期西学东渐特点”

【解答】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编撰的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排除A;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朝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排除B;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所以排除C;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它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总结了平面几何五大公设,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1582年,意大利人利

玛窦到中国传教,带来了15卷本的《原本》。1600年,明代数学家徐光启与利玛窦相识后,便经常来往。1607年,他们把该书的前6卷平面几何部分合译成中文,并改名为《几何原本》。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考查了西学东渐,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分)“它的设立是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它,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材料中的“它”是()A.西汉的“内朝”B.唐宋的政事堂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解答的关键信息是皇帝通过它,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

【解答】从材料“皇帝通过它,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到达顶峰,联系所学可知,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到达顶峰,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查了军机处,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2分)“世界”因人的活动而改变。以下“世界”地图,能反映哥伦布探险成果的是()

A.

B.

C.

D.

【分析】本题只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从四个图片中可以看出,只有C可以看出大西洋的西边还有陆地。而这就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新大陆。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8.(2分)英国政治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实行的是()A.等级君主制B.君主专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英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故查理一世在位时实行的是君主专制,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

9.(2分)“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 Nation)。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人权宣言》第三条的核心思想源自()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 Nation)。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解答】“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La Nation)。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体现了主权在民,是卢梭的思想,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统治,提倡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和科学。

10.(2分)“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复重演的伤天害理、巧取豪夺的历史。

所有这些行径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在我们这些州里建立专制的暴政统治。”从内容判断,上述材料出自()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宣言》,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复重演的伤天害理、巧取豪夺的历史。所有这些行径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在我们这些州里建立专制的暴政统治”

【解答】材料“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复重演的伤天害理、巧取豪夺的历史,所有这些行径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在我们这些州里建立专制的暴政统治”中的“大不列颠王国”指的是英国,材料体现的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所以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美国的《独立宣言》,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分)“铁血政策”对后世德国的最重要遗害是()

A.专制和战争B.割据与分裂C.严谨和呆板D.落后与保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统一,解答的关键信息是“铁血政策”对后世德国的最重要遗害。

【解答】俾斯麦出任德意帝国的首任宰相,由于他是用“铁和血”即凭借战争暴力统一德意志的,历史上称他为“铁血宰相”,他所奉行的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后来发展为“专制和战争”的代名词。所以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德国统一,考查了“铁血政策”,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分)“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提倡“士、农、工、商四民平等”等举措,出现于()

A.中国的清末新政B.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俄国1861 年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分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解题的关键是“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士、农、工、商四民平等”。

【解答】“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是明治维新的措施,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13.(2分)如果为如图漫画配上注脚,最合适的是()

A.中国蛋糕1840B.中国蛋糕1860

C.中国蛋糕1897D.中国蛋糕1945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需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图示的解读与分析,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图示可以看出各个帝国主义在中国分蛋糕,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图示信息一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是1895年,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错误,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列强瓜分狂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上述观点,旨在突出山

东是()

A.中日两国争论的焦点B.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

C.拱卫北京的战略要地D.战败德国的势力范围

【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的分析理解。

【解答】“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旨在突出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

15.(2分)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与之相适应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

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题的关键是“甲午战争后”。

【解答】甲午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相适应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

16.(2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得出上述结论的最重要依据是该政策()

A.坚持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接受市场和商品经济关系

C.实行配给制和余粮收集制

D.追求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解答】“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表明该政策接受市场和商品经济关系,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17.(2分)如图为一位解放军战士的日记截图。这位战士参加的重大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要求学生结合解放战争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材料中的时间是1949年4月21日,这只可能是渡江战役。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只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过程特征就可以正常选择。

18.(2分)“会议一致认为,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

【解答】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A是1935年,B是1945年,排除AB;

中共八大没有体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排除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分)彭德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评价的是()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

C.抗美援朝战争D.西藏和平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需要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抗美援朝战争意义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彭德怀领导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AD项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排除。

B项没有彭德怀,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抗美援朝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分)旨在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联合国,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旨在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组织”

【解答】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解散于1946年4月。所以排除A;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

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所以B符合题意;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所以排除C;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1989年11月5日至7日,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所以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联合国,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1.(15分)本末之议

以下一组“本”“末”的言论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北宋)欧阳修说:“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工作而商行,本末相表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提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欲来,商人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1)简述“农本”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合理性。

(2)以通商为核心形式的“丝绸之路”为何能在将视农业为“天下之本”、视商业为末业的时代?

(3)欧阳修“本末相表里”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4)明末清初“工商皆本”观点有什么进步性?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表现。

【解答】(1)中国古代提倡农本思想,可以从生产力水平地下维系生活角度,自然经济对封建统治的作用等角度回答。

(2)丝绸之路开通在农本社会的原因可以从其开通的背景和目的角度回答。

(3)欧阳修“本末相表里”观点产生的历史原因可以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角度思考回答。

(4)“工商皆本”观点进步性可以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反专制民主思想产生等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是维系生存的重要手段。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经济基础就是分散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对巩固统治有利。

(2)“丝绸之路”并非因经济(通商)目的而开通,它因政治和军事的需要而开通,促进商品交换是其经济领域的附产品。

(3)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和商业的繁荣。

(4)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市民意识觉醒的现状,对反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熟练应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

22.(20分)三股势力

1929﹣1932 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如今在思想和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资本主义,……至于第三股势力所走的路线,就是法西斯路线了。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英国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极

端的年代》(1)霍布斯鲍姆将1929﹣1932 年喻作“一道深谷”的理由是什么?

(2)霍布斯鲍姆将“马克思共产主义”作为一股势力的依据有哪些?

(3)“改良式资本主义”是如何改良资本主义的?为何称其为“改良”而不视为革命?

(4)1929 年经济危机前后,哪些国家走上法西斯道路?“法西斯路线”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2 经济危机的影响、霍布斯鲍姆将“马克思共产主义”作为一股势力的依据、罗斯福新政,需结合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来解答。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法西斯(极权政治)两种不同模式出现分野。

(2)结合所学知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施保障工人权益的福利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在没有动摇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的局部调整。

(4)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意大利、德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对内独裁,

对外扩张。

故答案为:

(1)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法西斯(极权政治)两种不同模式出现分野。

(2)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3)美国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主义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施保障工人权益的福利政策。

在没有动摇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的局部调整。

(4)意大利、德国。

特征: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点评】本题偏难,考查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5分)答记者问

1896 年,李鸿章率团出访美国,9 月3 日接受《纽约时报》专访。当美国记者提问“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时,李鸿章作出如下回答:

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

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引者注:1879年 5 月28 日,李鸿章在天津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南北战争英雄、陆军上将格兰特)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要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

(1)传统中国人一般认为“土地即财”,为何李鸿章能持“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的观点?

(2)结合从格兰特给出建议到李鸿章访美期间的中国历史演进,谈谈“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求的合理性和虚伪性

(3)你如何看待李鸿章有关外国资本来华投资的观点?

【分析】本题考查李鸿章的思想、“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

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求的合理性和虚伪性、李鸿章有关外国资本来华投资的观点,需结合李鸿章的思想、中国近代的社会状况以及洋务运动来解答。【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长年从事近代工业和对外交涉;客观: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潮流。

(2)结合所学知识,合理性:中国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建立需要欧美资本(和技术、经验),现代化的工业企业确实能帮助自然资源的开发的利用。虚伪性:欧美资本进入中国的核心目的并非帮助中国建立现代化工业企业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一种方式,攫取财富,控制中国。

(3)结合所学知识,积极:李鸿章清晰地表达了中国欢迎外国资本,对外国资本开放的前提是维护中国主权,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不能掌握在外国资本手中。消极:外交场合下,李鸿章未能明确指出外国资本的侵略本性,未能提示资本输出乃经济侵略的一种方式。

故答案为:

(1)国内:中国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际: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或:主观:李鸿章长年从事近代工业和对外交涉;客观: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潮流。(2)合理性:中国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建立需要欧美资本(和技术、经验),现代化的工业企业确实能帮助自然资源的开发的利用。

虚伪性:欧美资本进入中国的核心目的并非帮助中国建立现代化工业企业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一种方式,攫取财富,控制中国。

(3)视角1:辩证(积极与消极)

积极:李鸿章清晰地表达了中国欢迎外国资本,对外国资本开放的前提是维护中国主权,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不能掌握在外国资本手中。消极:外交场合下,李鸿章未能明确指出外国资本的侵略本性,未能提示资本输出乃经济侵略的一种方式。

视角2:时空(置于19 世纪末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即甲午战争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日益沦丧,已经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商品输出已经让位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方式,直面资本输入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回避的选择。中国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对国际资本的需求也在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的观点是合理、正确的观点。在“访问中答记者问”这是一个特殊的时

空,外交上除原则外部分观点不宜表现得过于直白。

视角3:心态(存在与意识关系的视角):对李鸿章而言,刚刚过去的甲午战败宣告了他苦心经营的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弱国无外交,他的外交观点,某种程度上说,只是既渴望邦交平等又无法改变清朝被欺凌命运的苦涩宣言。

【点评】本题偏难,考查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四)

2020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四)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 题,每题3 分,共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右图为春秋早期的一件青铜鼎。鼎内铭文为:“伯克父甘娄迺(乃) 执干戈,用伐我仇敌,受吉金,用自作宝鼎,用享于其皇考,用赐 眉寿黄耇(长寿),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此文物有助于研究当时的 ①宗法分封 ③青铜铸造A.①②③ C.①③④②天文历法④文字书写B.①②④ D.②③④ 2.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公元前211 年,由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又 疏散了部分咸阳居民,“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ft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这两次移民得以实施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建立中央集权②吞并六国③北击匈奴④焚书坑儒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 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 ①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②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 ③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历史第 1 页(共8 页)

瑞典“中国宫(1753 年建成)圆明园海晏堂(1786 年雕版图) 4.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 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 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 C.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 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 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 5.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 A.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 C.西欧历史上的“中国热” 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6.“中国有中国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是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皇天震怒,命我天王肃将天威, 创建义旗……特诏四方英俊,速拜上帝……兴复久沦之境土,顶起上帝之纲常……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悬之苦。”以上材料意在 A.借鉴西方制度实现民主共和CC借用西 方宗教宣传反清思想 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D满足农 民愿望实现土地均分 7. 阅读上表中两部宪法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两国 ①都确立了共和政体②宪法的上述条文都旨在防止总统专权 ③总统须对议会负责④各部部长均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75 年法国宪法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总统 有权任命内阁;总统签署法案须经政府部长会签;部长对立法部 门负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任命国务员(内阁总理和部长) 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同意;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 布命令须国务员副署 历史第 2 页(共8 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卿大夫的是虎、豹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察举制B军功爵制度 C宗法制D郡县制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动荡,“仁政”受到欢迎 B.专制主义体制开始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上的“大一统”作为根基 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 3.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4. “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竟于学。”“此法”应为: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5. 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 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D.致良知,知行合一 6.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 7. 明清时期,江苏苏州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这表明: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而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辛亥革命的促进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的推动 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2020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带答案:2020郑州高三二模试卷

2020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带答案|2020郑州高三 二模试卷 2019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带答案本试卷共14页,4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2B铅笔将考生号及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B.周天子重视地方档案工作C.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D.贵族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25.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忠危机的解决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26.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

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A.东亚风俗深 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 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27.明代初期实行 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 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取士 范围的扩大B.社会经济的发展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等级制 度的解体28.出版于19世纪末的《西学大成》是当时中国全面介 绍西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介绍的“西学门径”包括算学、天学、地学、史学、兵学、化学、矿学、重学、汽学、电学、光学、声学等 12门。“史学”门所收录的书有《大英国志》《列国岁计政要》 《列国海战记》《万国公法》等。编者把史学纳入“西学门径”是 基于A.“富国强兵”的需要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C.“史 学革命”的需要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29.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村里人就像自己打 了胜仗一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 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这反映了当时A.农村革命根据 地不断扩大B.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C.军阀混战的局面基本 结束D.国民革命运动得到民众支持30.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 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31.表11950—1952年江西省国家 粮食采购量占产量及上市量比重(单位:万公斤)年度粮食产量 (原粮)采购量折合原粮数量占产量(%)占上市量(%)1950449057.520398.54.524.61951428382.528413.06.65519 52575071.570146.512.285表1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A.“一五”计划得到了有效推进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政府 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加强D.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32.公元前462 年厄菲阿尔忒进行改革,剥夺了雅典战神山贵族会议(长老议事会)否定公民大会决议和控制公职人员行动的权力。此次改革A.打击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2018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历史试题1 24.“方镇相望于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25.田庄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考古发现的风车、水井、短辕一牛挽犁画像石、曲柄锄石刻、水利灌溉模型等都出土于东汉豪强地主的墓中。这主要说明()A. 豪强威胁到个体经济的发展 B. 汉代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 当时厚葬风气逐渐盛行 D. 田庄经济有一定的进步性 26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 友谅兵败投降 B. 朱元璋讨伐友谅 C. 基智取城 D. 朱元璋兵败城 28.从鸦片战争后到十九世纪末,“民教”冲突不断,大小教案达四百余起。但在1901年后数量迅速递减,直至辛亥革命前后此类案件已渐趋为无。这一变化最能够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民族矛盾日趋走向缓和 B. 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C. 西方各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D. 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29.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说:“1820年中国GDP为199.212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1870年中国为187.175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6.6%。……估计这两个年头中国人均GDP都是523美元。”这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经济开始衰落 B. 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C. 经济受到战争影响 D. 海外移民现象严重 30.《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 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D.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1.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2.据史料记载:古希腊的司法审判程序通常包括原告和被告在规定的时限进行申诉和辩论,最后由陪审团秘密投票决定有罪无罪。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一定的和平等观念 B. 原告和被告进行申诉和辩论是审判程序的必需条件 C. 说明古希腊法律程序的完善、规 D. 体现了辩论是当时判案唯一的法律证据 33.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精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正确的是( )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6.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 A.辩证统一中外关联 B.厚积薄发以古讽今 C.鉴往知来贯通古今 D.厚今薄古学贯中西 7.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 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 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 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 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 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 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3.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鼓励土地买卖 B.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C. 均田制瓦解加剧小农经济破产 D.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松驰 【答案】D 【解析】 【详解】干描述了唐宋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由“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不能得出“政府鼓励土地买卖”,故A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偏离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均田制破坏于唐中期,宋代人身、土地关系的变化与此无关,故C项错误;“唐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宋代更多来自雇佣;宋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对人身控制趋向松驰,故D项正确。

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历史二模试题(学生版)

金山区2019 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历史试卷 2020.05 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一. 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早在商朝就可能出现了牛耕,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孔子有位学生姓名司马耕字子牛 C.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D. 《诗经》中有关于农耕生活的描写 2.观察下列“穿越时空对话”图,关于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图 1内容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图 2 内容是专制主义制度的产物 B.从图 1到图 2 反映了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C.从图 1到图 2 的变化实质上是历史的进步 D.从图 2 内容已看到民主制度的迹象 3.下表是某学生整理的数据,不能用此来研究的主题是 A.“无为”到“有为” B. 与民休息 C. 轻徭薄赋 D. 文景之治 4.“魏之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材料中的“魏”当指 A.西周时的魏国

B. 战国时的魏国 C. 三国时的曹魏 D. 北朝时的北魏 5. 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 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 是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北宋 6.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言:“中国人害怕并且不信任一切外国人。”最能反映此论断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1.南京国民政府为制造“对外自主”的形象,发起了 A. 开罗会议 B. 东北易帜 整整这个朝代, 谥号为“文”者达一 史实依据是 A. 朝贡贸易 B. 榷场贸易 C. 早期西学东渐 D. 闭关锁国 7. 按干支纪年法,今年是“庚子年”,以下中国面临的外部侵略同样发生在“庚子年”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8.与“千年帝厦一朝倾”相关的事件是 B. 辛亥革命 A. 清廷学部考试 结果 C. 甲午中日战争 C. 新文化运动 B. 张裕葡萄酒广告 D. 雅克萨之战 D. 北伐战争 C. 五四运动 D. 改订新约运动 A. 清末新 9.下列报 在《申报》上的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规定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这说明 A.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 B.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 C.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 D.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 2.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 3.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载:“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享行省。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 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 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 D.形成了很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 4.右图所示机构在历史上管辖的区域大致在今天的 A.西藏 B.新疆 C.东北 D.台湾 5.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的内容,具体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做好高考历史备考,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可以对大家的高考历史备考有所帮助。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嘉兴高三基础测试)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 解析:选D 关键信息:1776、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题干反映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现象,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流水线生产可以降低工人个体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效率,B项说法正确;C项"手工工场"、"复杂化和低效率"说法都是错误的。 2.(2014攀枝花统考)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解析:选C 由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3.(2014广安模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 ①机器的采用②轮船的行驶③内燃机的创制④有线电话的发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即《共产党宣言》发表时的生产力成果,科技的进步、机器和工具的改进等都属于生产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英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趋于完成。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动力的轮船。故①②符合题意。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排除③④两项。 4.(2014黑龙江教研联合体模拟)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年7月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早商时期,商朝统治中心位于今河南郑州和偃师一带,其东部影响止于鲁豫皖交界地区。中商时期,商朝的实力达到顶峰:西至陕西周原、商洛……东至渤海南岸、连云港海岸以及淮河下游的盐城一带。这体现了商代 A.势力东扩的显著特征 B.受到外敌入侵被迫东迁 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D.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加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商代政治特征,意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关键时空信息“早商时期”“其东部影响止于鲁豫皖交界地区”“中商时期”“东至渤海南岸、连云港海岸以及淮河下游的盐城一带”可知,随着商代的发展,其势力东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敌入侵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故排除B、D项;中央集权与材料限定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 【备注】以往的研究大多认为,商朝向东扩张是为了掠夺人口、土地以及反击东夷部族的入侵。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商朝势力东扩与开发利用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资源有密切联系。本题考查商代政治特征,意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关键时空信息“早商时期”“其东部影响止于鲁豫皖交界地区”“中商时期”“东至渤海南岸、连云港海岸以及淮河下游的盐城一带”可知,随着商代的发展,其势力东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敌入侵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故排除B、D项;中央集权与材料限定时间不符合,故C 项错误。 以往的研究大多认为,商朝向东扩张是为了掠夺人口、土地以及反击东夷部族的入侵。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商朝势力东扩与开发利用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资源有密切联系。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3)

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和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必须做在答题卡上。1.从文明形态和政权形式来考量,古代东西方类似于中国的有 A.古代印度B.古埃及C.古希腊D.古代两河流域的城邦2.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B.尊重自然规律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D.渴望征服自然3.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 A.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 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 C.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 D.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 4.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中,齐、鲁、燕在下图中的正确位置分别是 A.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⑥D.②③① 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风俗B.贡赋C.秩序D.礼仪 6.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0套之8

2012年高考文科历史模拟试题10套 文科综合(八)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生产模式,这一模式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政治因素是 A.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保障 B.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 C.三纲五常道德观念的维系 D.宗法制、家族观念的约束 2.西汉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这说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和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3.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其措施有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④迁都长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 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 5.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 造 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6.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毁/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C.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D.青岛问题得以解决 7.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毛泽东晚年,在经济上可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粮为纲”“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如此重视农业,还会出现“粮荒”的原因不包括 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B.“文化大革命”冲击 C.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大跃进”运动开展 8.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

精品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九次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历史第十九次考试试题 24.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 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 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 D.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 25.北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创立“交子务”,改原有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铁钱为准备金, 定期发行。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大量发行,但不备本金。这一变化 A.推动了古代货币形态的根本变革 B.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C.导致了北宋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 D.突破了我国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 26.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已、礼让、仁恕等美德, 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27.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开播。第一期节目中的石 鼓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选送的“中华第一古物”,学术界基本认同“石鼓乃秦物”,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石刻文字,从字体看应该属于 A.小篆到大篆的过渡 B.大篆到隶书的过渡 C.小篆到隶书的过渡 D.大篆到小篆的过渡

28. 据材料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中国海军建制落后 B.中国海军力量分散 C.中国封建体制腐败 D.日本海军战斗力强 29.1927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在民众暴动胜利的地方,应避免与列强发生直接冲突”,但 时隔不到三年,中共中央则主张“会师武汉”,并在与英美的海军冲突中受挫。该情形有利于 A.中共探索新型的革命道路 B.苏俄革命模式在华的传播 C.收回列强攫取的国家主权 D.改变列强在华的利益格局 30.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 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B.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C.突破美国包围封锁政策 D.将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31.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2014上海虹口区高考历史二模试题(附答案)_2014042011150935_274

虹口区2014年历史学科高考练习题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答案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答题时间12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不易受史家主观因素影响的是 A.事件的前因后果B.事件发生的时地 C.事件的历史意义D.事件的是非评价 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这些条款体现了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3.“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一主张体现了 A.墨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儒家思想 4.“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苏格拉底受审时的这几句辩辞,表明他高度重视 A.公民生存权利的重要性B.思想言论自由原则的重要性 C.雅典司法公正的重要性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的重要性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政策是 A.刺史制度B.推恩令C.削藩策D.分封制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公)元960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作者高度评价的这个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7.以下是古代每一阶段选官的主要标准,按顺序与之对应的是

云南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云南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规定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 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 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 2.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撰写了许多阐述民族大义的著作,但长期遭到忽视。清末其思想始见盛行, 受到了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推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王夫之的思想严重脱离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 B. 王夫之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康有为借鉴王夫之的思想阐释维新的合理性 D.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王夫之思想有内在一致性 3. 右图中“外务部” 的前身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总理衙门 4. 从口号内容看,以下口号与“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处于同一历史背景下的是 A.“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B.“废除二十一条”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收复东北失地” 5.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

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5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l.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一国(诸侯)一天下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 )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 2.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渗之乡,所乏粮耳…… (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做人村闯”。他们共同强调( ) 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 3.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加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4.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 A.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5.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6.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中华民族此时更加深重的灾难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B.“一系列运动”包括有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其普及的结果 D.民族意识的普及与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 7.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狂信派”的是 ( ) A.“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不外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B.“隐忍自胜,徐图自强” C.“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上都不如人。” D.“立国之道当以礼义人心为本,未有专恃术数而能超衰振弱者”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 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 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9.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 ) A.仍是以神为中心 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10.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 ) 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11.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指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人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政治行为的根源是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 B.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C.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D.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地界政治发展的多样性 12 A. 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