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象征意义

合集下载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摘要】苏童的小说《黄雀记》深刻探讨了荒原意识与多重主题的关系。

荒原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不仅反映人性的贪婪与残忍,也体现了生存的极限考验。

在荒原中,人与自然的力量相互交织,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挑战。

荒原也让人产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思考自身的存在和意义。

通过对荒原与人性、生存、自然、命运、自我意识的关系描写,苏童在《黄雀记》中呈现出多重主题的复合体。

这些主题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小说的深刻内涵,展现了荒原意识在作品中的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和分析,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苏童的作品,以及对当代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苏童,《黄雀记》,荒原,人性,生存,自然,命运,自我意识,多重主题,意识影响。

1. 引言1.1 苏童作品简介苏童,原名苏湘。

生于1963年,江苏省宿迁市人。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

苏童的创作风格独特,常以荒诞幽默的笔调描绘人物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苏童的作品常常探讨人性、命运、自我等深刻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黄雀记》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荒原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存的困境。

苏童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法,刻画出了一个个丰满的形象和引人深思的故事情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独特而生动的文学世界。

1.2 《黄雀记》概述《黄雀记》是苏童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以“荒原”为背景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西北边陲,主要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性王静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在荒凉的草原上生存的艰难经历。

小说以其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荒原上的人与自然的较量,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与蜕变。

在《黄雀记》中,荒原被描绘得既美丽又残酷,是一种精神上的荒凉和孤独。

作者通过对荒原的描写,勾勒出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表现了荒原对人性的影响。

荒原既是一种具体的自然景观,又是一种抽象的象征,将人们置身于命运的挑战之中。

西方现代派文学期末考试思考题

西方现代派文学期末考试思考题

西方现代派文学期末考试思考题1、试论T.S.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艾略特写的《荒原》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长诗以“圣杯”、“渔王”等故事作为基本框架,神话学、人类学为诗人提供了整套的象征语言。

“荒原”一词已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它已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象征着现代的生活无异于出殡,而葬仪的意义又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救。

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把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第二章“对弈”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象征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处境。

第三章“火诫”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各种人猥琐无聊的生活。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写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

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

第五章作者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

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革命的象征。

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类的一场灾难。

整部《荒原》都具有象征意义。

“荒原”就是现代欧洲的象征,“荒原人”就是现代人的象征,水是生命的甘泉,又是灾难的象征,风信子是春天的象征,枯骨是死亡的象征等。

把许多不相干的意象组合起来,纳入“荒原”的象征性结构之中,提示了西方文明衰退的必然趋势。

2、以T.S.艾略特的《荒原》为例,试论象征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神话结构和电影蒙太奇的剪接手法相结合。

长诗把远古的神话和传说、宗教人物和说教、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以及现代西方的生活片段等,奇妙地剪接在一起,把看似互不相关的戏剧性场面拼接在一起,把表面上的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使这些看似无相关的场面和意象获得了内在的联系。

诗人用这些片段支撑起他的断壁残垣。

诗的每一个细部都是碎片,但正是这些碎片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

《荒原》:死亡的象征

《荒原》:死亡的象征

三、珀涅罗佩的织锦艺术
据统计,《荒原》使用了五种语言,典故、引语涉及五 十多部古今作品,若隐若现的人物有二十多个。 音乐性:
先有某种节奏或曲调,然后才将它们填上了词。 声音模式的千变万化。
了解了它的那些玄妙的指涉,探寻到它所有精妙的互文 模式。 神秘感
提瑞西阿斯(帖瑞西士):在诗中引发了一种博大深沉的 观念——遥远的过去仍以某种形式存留于现在;未来藉由 提瑞西阿斯的预卜也能存留现在;掌握人类生命的幽暗力 量对人类的理性来说是不可接近的。 伟大的西比尔被吊在笼子里表演
结尾的“明儿见,明儿见,明天见……”见之 于《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死亡前向世界告 别的台词。 “时间到了”就自然地同死亡连在了一起。
二、死亡的象征
在第三节《火诫》中,失 去理性支持的人们堕入情 欲之海的情景在更广泛的 幕上展开了,那在夏夜泰 晤士河畔野合的“仙女” 及“老板们的后代”,野 合处留下的香烟头和面包 纸以及老鼠沾湿的肚皮爬 过的草地,同希腊神话中 偷看裸体的月亮女神的阿 格坦恩,同福迪能王子 (莎士比亚《暴风雨》) “在死水里垂钓我那国王 的兄弟的沉舟”交混在一 起。
在现代生活中,庸俗战胜了古代的虔敬。
三、珀涅罗佩的织锦艺术
高度成熟的宗教:《荒原》汲取了犹太教、基 督教以及印度教的传统,主要是因为这些信仰 都蕴含着绝望与被拯救的希望。 大量提到饥饿与口渴,提到水与绿色的草原, 提到面包与酒。 原始宗教:实用性的。 人类与自然过程的原始关联 智识的理性化进程导致了感受力的干涸和衰亡,
一堆破碎的偶像, 忍受着太阳的鞭打。
二、死亡的象征
主繁殖的渔王患了重病,急需少年英雄出发 去寻找圣杯,以便医治渔王,使大地复苏。 但,现代的英雄在哪里?

荒原中的典故及其出处

荒原中的典故及其出处

荒原中的典故及其出处
《荒原》中的典故出自于《诗经·小雅·荡》中的“荡荡上帝,下民之辟,邦畿千里,维民所息。

伊嗟及尔,载纳于彝,荒之既平,至此四海。

”这段诗描写了古代上帝荡以清平皇矣等名,为人类创造了安居乐业的条件,使得民众得以居住于广袤的荒原之上,享受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在《荒原》中,这个典故被引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和创造力的赞美。

在这首诗中,荒原并不是一种负面的符号,而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神圣之地,这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此外,《荒原》中还引用了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被注定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艾略特在《荒原》中引用了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以此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

《荒原》分析

《荒原》分析

《荒原》一诗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荒原》发表以来,尽管读者和评论界褒贬不一,但是它在西方诗歌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

《荒原》以万物枯死的荒原象征现代西方社会,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其惊世骇俗的社会批判意义,不容低估。

作为象征诗歌的经典之作,《荒原》在艺术上的创新更是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发展。

《荒原》往往叫人感到晦涩难懂,其主要原因:一是象征意义过于隐晦,一是用典太多。

而象征与用典,也正是《荒原》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

《荒原》全诗434行,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弈”;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

全诗的主要内容是写干旱之地赤地千里,没有水,长不出庄稼。

不但大地苦旱,人的心灵更加苦旱,人类失去了信仰、理想、精神空虚,生活毫无意义。

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广大青年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思想境界。

《荒原》中贯穿着两个传说,一个是渔王的传说,是讲古代的渔王患了病,丧失了生殖的能力,导致他的国土干旱荒芜。

另一个是圣杯的传说,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

耶稣遇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

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再自动出现一条,取之不尽。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正是对现代人这种虽生犹死的生活的描写,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

“四月是最为残酷的月份,荒地上生长着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又用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

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文革时期个体生活的苦难。

主人公宝生和鲁四是两个善良且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忍受着政治运动的摧残,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生活变得无比艰难。

他们的经历反映了无数普通人在文革时期所经历的痛苦和磨难,这也成为小说的一个主题。

小说还对当时社会上人们心灵深处的恐惧进行了揭示。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人们不仅体验到了物质上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思想上的压抑和恐惧。

主人公宝生多次被打倒,被迫写自白,不得不隐藏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不敢对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甚至,他们自己都变得模糊不清。

这种恐惧感笼罩着人们的心灵,也成为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还探讨了人性在特殊环境下的变异和扭曲。

在文革时期,人们为了生存,不惜出卖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自己的真实思想。

这种变异和扭曲,使人们陷入了道德的困境。

在小说中,宝生的亲戚阿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亲情,投靠了权力者,并最终背叛了宝生。

这种对亲情和道德的背叛,也是小说强调的一个主题。

除了多重主题之外,小说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小说的意义更加深远。

荒原这个意象是最为突出的一个。

荒原代表着社会的废墟和人们心灵的荒凉。

在小说中,主人公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他们内心的世界都是荒原的延续。

他们生活的山区,空无一人;他们内心的世界,空虚而荒凉。

这个意象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动荡的年代所处的心灵状态。

苏童的《黄雀记》是一部以历史背景为基础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生活的遭遇,揭示了文革时期个体生活的苦难、社会上人们心灵深处的恐惧以及人性在特殊环境下的变异和扭曲。

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其中荒原这个意象尤为突出,体现了人们在动荡年代的心灵状态。

这些多重主题和意象使得《黄雀记》成为一部思想深邃、意蕴丰富的小说作品。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人文经典:读《荒原》有感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人文经典:读《荒原》有感

人文经典:读《荒原》有感《荒原》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荒原》一诗的发表,在西方文坛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该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领导整个20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诗434 行,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奕”;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

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暗示了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现代人类精神文化的死亡及拯救。

就我读此诗的感觉,实在是晦涩难懂,读第一遍,除了觉得注释太多,诗太长以外,没有太多感觉。

在我参考的论文中,艾略特认为:“诗歌,特别是20世纪的诗歌,不可能简单明了。

”因此,晦涩难懂的标准是艾略特美学观的一部分。

《荒原》,它们的语言创意与思想深度都达到了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甚至很少人能够读懂它们。

因此人们甚至不得不创造符号美学与接受美学来做为欣赏的工具,当你静静的读艾略特的诗歌时候,会有种灵魂被撕碎的感觉。

反讽与无奈,非理性的特点与西方惯有的隐喻使得死亡意向带给人极端恐怖。

《荒原》又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现代西方文明世界是一个没有信仰、精神空虚、情欲泛滥、世态炎凉的荒芜原野,同时也象征要以宗教作为救世良方。

在此,就《荒原》中的情欲泛滥做简单的美学探讨。

在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虽说只有短短的10行,但是句句都寓意深刻。

艾略特笔下的海,象征的是情欲之海,汹涌而至的情欲能够让人丧失理智,淹没其中。

“火”也是欲望的象征,当欲火无法控制的时候就会引起罪恶。

在《荒原》里的圣杯传说中,也隐射了情欲,其中描绘的是萧索和虚无的景色,到处弥漫着浮躁的欲望,让人感到不安和躁动,荒原之荒,根源在于鱼王身体之荒。

要拯救荒原,必须寻找圣杯,医治渔王的疾病,使他从衰老和性无能中振作起来。

荒原的象征意义

荒原的象征意义

荒原的象征意义【篇一:荒原的象征意义】《荒原》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枯萎的荒原象征着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动.【篇二:荒原的象征意义】艾略特引用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腓尼基水手与商人的意象(43-59,312),渔王的意象(189-190,424-433),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与阿格坦思意象(196-200),寻找圣杯的意象(378-395),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 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

耶稣罹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

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自动再出现一条,取之不尽。

不过,只有最圣洁的童贞骑士,才能在历尽艰险之后找到圣杯。

等等。

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荒原意象(20-30,331-359,322-330),佛教经典《佛经》中的火诫涅盘意象(302-305),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和奥维尔的《变形记》以及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有关苦难与升华的意象(92-110,203-206),中古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独语录》中的迦太基人意象(301),中古诗人但丁的《神曲》中的炼狱意象(293-296),莎士比亚的《暴风雨》(48)和《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77)以及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恶之花》(76)中有关享受与纵乐的意象,等等。

《摆渡人》中荒原的象征意义

《摆渡人》中荒原的象征意义

28践行•动态/教学精品《摆渡人》中荒原的象征意义李惠娴(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广东广州510105)摘要:《摆渡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名篇,小说最大的亮点就是荒原意象的塑造。

荒原是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意象,不同时期的作家在不同作品中都赋予“荒原”不一样的象征意义。

《摆 渡人》中的荒原意象承栽着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象征着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价值取向,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价值和探析价值。

关键词:《摆渡人》;荒原;象征意义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1 )04 -0028 -02《摆渡人》是一部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迪伦在“死亡”之后灵魂进人荒原,和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相爱,共同经历了灵魂的成长和救赎,最终一起重回人间。

小说并没有对英国社会进行批判,而是走了温情和揭示真理的路线,不仅象征寓意丰富,也承载了饱满真挚的情感,是一部直击心灵的治愈系小说。

下面就针对《摆渡人》中荒原的象征意义展开探讨。

一、荒原象征着灵魂的成长和蜕变《摆渡人》的主人公迪伦在进人荒原之前,她的生活并不幸福。

她成长于单亲家庭,和母亲的沟通交流甚少,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在学校,她与周遭人群也是格格不人的,不仅无法与同学融洽相处,甚至还会遭到同学的欺侮和嘲笑。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迪伦的内心是空虚的,她非常渴望爱,就像荒芜、空 旷、黑暗的“荒原”,渴望焕发生机和活力。

同时,迪伦也逐渐形成了胆小懦弱、优柔寡断的性格,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信。

这种性格特点在迪伦进人荒原之后、与崔斯坦相处的前期是非常明显的。

面对崔斯坦,她毫无主见,听从崔斯坦的所有命令,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地紧随崔斯坦的脚步,这些都是她内心胆怯、不自 信的表现。

荒原是一个可以感知迪伦内心所思所想的“理想乐土”,荒原的景象也会跟随迪伦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当迪伦认为去往阿伯丁的路途偏远、多山、荒凉时,荒原上就会出现山峦起伏、荒凉冷漠的景象;当迪伦心情阴郁时,荒原上也会阴气森森、狂风骤雨。

浅论呼啸山庄中的荒原意象

浅论呼啸山庄中的荒原意象

浅论《呼啸山庄》中的荒原意象摘要:在《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这位伟大的女性笔下,荒原这一意象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但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养育了作品的主人公,赋予他们疯狂热烈、粗犷奔放的气质。

可以说,荒原是自由,生命,爱情的象征。

关键词:《呼啸山庄》,荒原,意象正文:《呼啸山庄》是19 世纪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短促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在其刚问世时, 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因为这部小说明显地独立于19世纪小说主流之外。

直到小说出版近半个世纪之后,才有人认为《呼啸山庄》是19 世纪“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

小说以18世纪末狂风呼啸的英国约克镇荒原为其背景,讲述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

这里我们从纵贯全书的荒原意象入手,解读一下这个困惑几代读者的奇异故事。

一、艾米莉•勃朗特:荒原之子说起《呼啸山庄》就不能不忽视它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可以说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布景,都与艾米莉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整部小说如同一场始终弥漫着残忍的哥特基调的木偶剧,而艾米莉无疑就是幕后的操控者。

在这位只活了29岁便与世长辞的女性笔下,男女主人公裹挟着原始粗犷的自然之力,在呼啸山庄的荒原之上上演了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旷世爱情故事。

艾米莉•勃朗特(1818 - 1848)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荒原的哈渥斯山村。

那里基本上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生活如同沼泽、荒野一样粗犷和毫无变化。

她那短促、凄凉的一生几乎全部是在那里度过, 孤独和寂寞使她同那儿的一切发生了亲密无间的联系。

她热爱荒原, 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它, 即使是短暂地、片刻地离开它, 她也会感到象鱼儿离开水一样活不下去“在她眼中,最幽暗的石楠丛会开放出比玫瑰还要娇艳的花;在她心里,铅灰色的山坡上一处黑沉沉的溪谷会变成人间的乐园。

她在那荒凉寂寥的处所找到了许多开怀的乐趣。

”①,而荒原也赐予了她孤独坚毅的性格和沉郁奔放的心灵。

无论是《岗达尔》那一系列充满生命张力的诗歌,还是弥漫在《呼啸山庄》中的暴烈、多变、疯狂的奇特氛围,都与艾米莉对于约克郡一望无际的沼泽、旷野的真切体验有关。

荒原艾略特

荒原艾略特

荒原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是一部由美国作家T·S·艾略特创作的重要诗歌作品,于1922年首次出版。

这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复杂的主题而著名。

《荒原艾略特》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长诗,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整体上,这部作品探讨了现代社会的堕落和人类存在的意义。

通过探索荒原这个象征着精神和文化荒废的环境,艾略特对人性、宗教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诗集的第一部分,也是最知名的一部分,以其富有节奏感和象征主义的特点而闻名。

诗中描述了一个充满空虚、孤独和神秘的城市景象。

这个城市被描绘成一个废墟,充满腐朽的建筑和破碎的人际关系。

艾略特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现代社会浮躁和空虚的担忧。

第二部分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对历史文化的广泛引用而引人注目。

这一部分描述了一个无种族差异的现代化巴别塔,这里的人们彼此无法理解,沟通障碍重重。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引用,艾略特探索了人类记忆的重要性以及文化遗产的被遗忘与被篡改。

第三部分是对传统宗教和现代世俗生活的对比。

诗中描绘了一个无神论的世界,人们对信仰和超越性的渴望被扼杀。

艾略特试图表达对现代人精神缺失的担忧,并探讨人们在没有宗教信仰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意义。

第四部分引用了世界各地的民间神话和符号,探讨了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关系。

通过描述沉浸在虚无和混乱中的世界,艾略特试图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深思。

诗集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总结性的回顾,以诗人对艺术和创作的呼吁作为结尾。

艾略特以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的堕落和虚假进行了批判,并表达了对人类自身潜力的信心。

总的来说,《荒原艾略特》是一部富有深度和复杂性的作品,充满了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洞察。

艾略特的写作风格独特,运用大量的引用和象征主义手法,使得诗歌更具内涵和复杂性。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诗人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主题的独创性还是在写作风格上,《荒原艾略特》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

现代诗歌《荒原》赏析

现代诗歌《荒原》赏析

现代诗歌《荒原》赏析作者:徐强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4年第11期【摘要】艾略特是著名的英国诗人、批评家。

一九四八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荒原》被誉为现代诗的里程碑。

他的思想对整个西方世界及全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荒原》一诗中死亡意识占主导地位,诗的开篇便用死亡这个词在读者的心中激起波澜。

在他的诗中,死亡与复活是两大永恒的主题,在死亡之中又包含有对未来的憧憬。

艾略特调和了死与生、绝望与希望、现象与本质、神话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火与水等的两极对立,他让这些原本对立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地表达诗人的本意。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1.159 《荒原》是现代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诗歌中堆砌了很多复杂的意象、让人感到难懂。

本人在初读诗歌时,感到十分迷茫,认为诗歌极其难解。

但是,我看了中外许多学者对诗人的诗歌的评价和解析之后,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艾略特诗歌中隐含的深层意义。

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从其写作背景入手,了解当时诗人生活的社会现状。

诗歌写于一战过后,那时整个欧洲都刚从残酷的战争中走出来,社会极度萧条,到处都是废墟与战争的残留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遭到了巨大打击。

整个社会就像一个“荒原”一般,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当时的人们迫切想摆脱这种地狱般的生活,不断地追求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一、《荒原》中的“荒原”意象及其象征意义1.即将孕育出生机的“荒原”。

死亡与复活是《荒原》中的两大主题,“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

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诗开头就以死亡来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

诗中首先呈现出了大量的关于死亡的“荒原”意象。

随后写到了死亡与复活的轮回,讲到上帝在绝望中拯救了整个世界,孕育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艾略特:《荒原》内容梗概全诗由5章构成。

第1章《死者葬仪》,标题出自英国教会出葬仪式。

死亡是这一章的主题。

诗歌在含混的意识中开场。

四月是残酷的季节,以记忆和欲望折磨着人们。

在玛丽的回忆中浮现出往昔的静好岁月,而如今面目全非:树已枯死,偶像已破碎,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大地一片荒凉。

女相士也为此感到困惑,她用纸牌给人算命,得到了死亡的预言,因为她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耶稣,于是人注定无法获得救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人群涌过伦敦桥,死亡已经毁坏了他们。

我想知道,复活是否为时不远?第2章《对弈》,标题出自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密德尔顿的同名剧作,本是一个淫乱故事,诗人取其意喻指现代人的道德堕落。

此章分两个场景。

在富丽堂皇的卧室里,一位上流社会的无聊贵妇正在胡思乱想,她渴望所谓的传奇爱情,以为传说中的翡绿眉拉就是一个典型,而这却是一个因淫乱而复仇的悲剧。

下一场景,在低等酒馆里,丽儿和女伴谈着私情、堕胎,如何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

两个地位不同的女性代表了社会普遍的堕落风气。

第3章《火戒》,标题出自佛教教义。

火有双重含义:是情欲之火,也是使人再生的净化之火。

这章以神话中具有穿透人内心力量的双性人帖瑞西士的视角来观察,发现可爱的泰晤士河畔已经不见了仙女的踪影,只看见公寓里一个女打字员和一个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爱的交合。

不可救药的精神颓败。

再生似乎已无希望。

第4章《水里的死亡》,水亦指泛滥的情欲。

女相士预言的腓尼基人之死在此章获得应验。

他是在欲望和金钱的漩涡中丧生的现代人的象征。

第5章《雷霆的话》充分展开了探索的主题。

诗人再次描绘了一幅荒原的景象:大地荒废,布满岩石,找不到一滴水。

水在这里被赋予再生的含义。

荒原通过三个意象展现:耶稣复活后去埃摩司的途中,而门徒看不见他的身影;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向空无一人的教堂;鱼王坐在岸上垂钓,背后是那干旱的荒原。

荒原是否能恢复生机?人能否获得拯救?一切都未知。

在雷霆同情,克制,平安的告诫中,诗歌结束。

《简·爱》与《呼啸山庄》的荒原意象

《简·爱》与《呼啸山庄》的荒原意象

在 象征 手法运用 ,宇宙 观表 达上 的近似 性 ,对 于研究勃 朗特 姐妹 创 作上 思想与 艺术 的共 性具 有重 要 意义。
《 呼啸 山庄》 神秘 象征 自然观
英 国 小 说 家 夏 洛 蒂
( 1 8 1 6 —1 8 5 5 ) 、米 莉 ( 1 8 1 8 — 1 9 4 8 ) 、
约 克 郡 :这 里 是 深 褐 色 或 紫 色 的 大 荒 原 ,地 势 缓 慢 而 升 ,最 高 处 竟 超 出低 处 的 教 堂 尖 顶 。 偏 僻 荒 凉 的 哈 沃 斯 荒 原 ,草
强 烈 的 天 性 , 同 时唤 起 写 作 灵 感 。弗 吉尼 亚 ・ 伍 尔夫 说 : “ 一 提起荒原 ,飒飒 风声 、轰轰 雷鸣 便 自笔 底 而 生 。 ”
“ 再 没 有 什 么 东 西 比 书 里 的 荒原更 不能经 久 、比那 ‘ 久 久哀
的呼 啸山庄 ,可 以说 是精 神的 荒 原 , 充 斥 着 人 性 的残 酷 、 冷 漠 和 变态 。

爱》 与 乎 啸山庄) )的荒原意象
回 施 丽英
内容摘 要 :夏洛蒂 ・ 勃 朗特 和艾 米莉 ・ 勃 朗特 从小 生活在 英国北部荒 原上 。其 《 简・ 爱》 与 《 呼啸 山庄》
在 主题 和 风 格 上 虽 有 区别 ,但 在 荒 原 意 象 运 用 上 具 有 “ 近似性” :荒 原 给 人 以孤 寒 、狂 野 、 神 秘 的形 象 , 与
( 一 ) 自然 荒 原 与 精 神 荒 原 荒 原 就 像 一 个 难 以 捉 摸 的 鬼 魂 或 幽灵 ,散 发 着 阴 郁 凄 怆 的 气 息 , 与 附 近 的 画 眉 田 庄 形 成 了鲜 明 的对 比 。在 希 斯 克 利 夫 统 治 下 的 呼啸 山庄 成 为 荒原 上 最无 情 、

从艾略特《荒原》中来看“荒原”理念[1]

从艾略特《荒原》中来看“荒原”理念[1]

从艾略特《荒原》中来看“荒原”理念摘要:《荒原》是艾略特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传世佳作。

很多人觉得《荒原》十分难懂,认为这部诗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或探讨。

在这部长诗里面,作者大量引用现实生活场景。

本文主要是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对《荒原》中的一些人物来进行解读,把欧洲文化的现代“荒原”纳入到历史、现实、将来三个部分来进行浪漫主义解构中加以叙说,其中又涵盖着强烈的拯救意识,从而指向了“荒原”的消失,揭示了一战后西方精神文明的衰落。

关键词:“荒原”理念历史形态现代世界将来解救西方精神文明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新颖而独特的表现手法,更主要的是在于它丰富的象征意蕴和完整的意象体系“把宇宙压缩成一个球体,使它滚向一个重大的问题”【1】的主题: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探索人类精神文化史的“荒原”问题,以及对“荒原”的拯救。

作者主要是以人类精神文化为背景来考察现代欧洲文化的“荒原”,把欧洲文化的现代“荒原”纳入到历史、现实、将来三个部分来进行浪漫主义解构中加以叙说,其中又涵盖着强烈的解救意识,从而指向了“荒原”的消失。

过去、现实、将来在这部长诗中共同构成了对“荒原”浪漫主义批评的三个方面。

过去——历史形态,表现了作者对“荒原”本质的理解,也是艾略特对现代“荒原”进行浪漫主义叙写的理念前提;现代——现实意识,是艾略特对现代人的生活经验,心灵冲击下的一种解构,同时包含着作者本身的一些生活困惑;将来——解救意识则是历史形态与现代世界相碰撞的一种必然结果。

【2】一、《荒原》的历史形态:作品的历史形态首先体现在作品本身的原型结构上,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解构。

在这里,对于《荒原》的历史形态,我首先想从这部诗的几个历史典故入手,重新阐释《荒原》的主题:引导人们去思考和探索人类精神文化史的“荒原”问题,以及对“荒原”的解救。

艾略特从古罗马作家佩特罗尼乌斯的作品《萨蒂礼孔》引来一段话作为题词,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因为我在库米城亲眼看见西比尔吊在笼子里。

艾略特《荒原》皮格马利翁典故及作用(一)

艾略特《荒原》皮格马利翁典故及作用(一)

艾略特《荒原》皮格马利翁典故及作用(一)
艾略特《荒原》皮格马利翁典故及作用
1. 介绍
•艾略特的诗集《荒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荒原》以其深刻的思考和象征手法而闻名于世。

2. 皮格马利翁典故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被注定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艾略特在《荒原》中引用了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

3. 作品中的皮格马利翁典故
•艾略特在《荒原》中通过引用皮格马利翁的故事,表达了现代社会中的无助、迷茫和命运的无情。

•艾略特将皮格马利翁的悲剧与现代社会人们的境遇相联系,暗示了人们在命运面前感到的孤独和困惑。

4. 皮格马利翁典故的作用
•通过引用皮格马利翁的故事,艾略特在《荒原》中揭示了人类的命运无常和人生的矛盾。

•皮格马利翁的形象象征着人们面临的现实困境和社会压力,引发了读者对自己命运和意义的思考。

•通过皮格马利翁典故,艾略特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迷失自我的现象,并对人类生存的种种困境提出了深刻的质疑。

5. 总结
•皮格马利翁典故在艾略特的《荒原》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困惑和迷茫。

•通过对皮格马利翁的引用和再创作,艾略特在诗歌中发出了对人类命运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并希望人们能够反思和面对现实的困难。

国外著名诗歌

国外著名诗歌

国外著名诗歌
1、《飞鸟集》
《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诗集,这本诗集包括325首无题诗,其中绝大多数的诗只有一两行,或者捕捉一个自然景观,或者述说一个事理。

这些诗的基本题材多为极其常见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等。

诗集并没有明显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中心,只是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触、思考、情思的片段的记录。

2、《荒原》
《荒原》是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的作品,《荒原》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3、《神曲》
《神曲》是著名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盖利创作的长诗。

全诗为三部分:《地狱(Inferno)》、《炼狱(Purgatorio)》和《天堂(Paradiso)》,以长诗的形式,叙述了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以此来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4、《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是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着对自由的歌颂,对纯洁爱情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沙皇暴政的批判。

他的诗清新、美丽、迷人,在他的笔下,山
峦、河流、花朵、树木、岩石都显得诗意惠芳,让人心醉神往。

5、《草叶集》
《草叶集》是美国19世纪杰出诗人惠特曼(1819~1892)的作品。

讴歌民主和自由,歌颂人类平等、劳动和劳动者及普通人、欧洲革命,谴责压迫者,号召黑人反抗。

《草叶集》在艺术形式上也是一个重大的革新。

惠特曼打破了长期来美国诗歌因袭的律式,并反对形式主义倾向,创造了后来被称为“自由体”的诗歌形式。

[艾略特,荒原]艾略特《荒原》隐喻研究

[艾略特,荒原]艾略特《荒原》隐喻研究

艾略特《荒原》隐喻研究摘要: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人物,他创作的诗歌往往包含大量的典故,看起来零碎而难懂,尤其《荒原》,更是达到了极致。

而这些典故无论从表层还是深层来看,都是通过隐喻作用支撑的。

隐喻不仅给诗歌以很好的暗示效果,更将整首诗作衔接了起来。

本文拟从《荒原》的隐喻入手,分析各个典故及其衔接,进而更好地领略整首诗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典故隐喻隐喻是从对一事物所熟悉的感知、情感中抽离出来,转而投射到与之有本质区别的另一物之上的临时性行为。

艾略特的诗学理论――“非个性化诗学”和“客观对应物”理论就是一种隐喻手段。

在他看来,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诗人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因此必须消灭个性,在诗歌创作中找到“客观对应物”,来表现主观情感。

寻找“客观对应物”的“非个性化”过程就是艾略特创作诗歌的隐喻过程。

这种隐喻在艾略特的《荒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荒原》发表于1922年,当时,一战结束,西方社会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传统的价值观逐渐衰败,新的价值观还未建立,人们对社会充满了绝望,就在这时,《荒原》出现了。

《荒原》共五个章节:《死者的葬礼》《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

诗人运用大量典故,既有传说、神话,又有但丁、莎士比亚等古典文学,还有佛教、《圣经》等宗教元素,甚至还包含语言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信息。

这些典故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还通过各种隐喻承担着全诗结构。

一、《荒原》的隐喻研究《荒原》第一节《死者的葬礼》开头指出:“四月残忍,却长出了丁香;冬天大地虽然被雪覆盖着,死气沉沉,却给了球根以少许生命。

”这开头几句便暗示了全诗的整体基调:死亡与重生。

后面开始揭露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来到了斯丹卜基西……大半个晚上我看书,冬天我到南方。

”诗中提到的都是欧洲贵族经常游玩的地方,这里的叙述者是“玛丽”,通过她支离破碎的回忆暗示出她内心的混乱。

论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论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论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论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现代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流派,托马斯·艾略特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与评论家。

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是西方诗歌的一座里程碑,庞德曾言,“只要《荒原》一出版,我就要给它捧场”。

《荒原》是一个匠心独运的“象征森林”,它以万物枯死的荒原象征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批判了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揭示了现代人扭曲、变形、异化的精神状态,展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轨迹,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作。

《荒原》全诗共四百余行,分为五章。

第一章“死者葬仪”,题目来自英国教会的出葬仪式 , 显然有着现代人的生活无异于出葬,或现代人不要灵魂的象征意义。

四月通常被认为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与之联系的意象大多是明媚、美好的,中国女诗人林徽因就曾用“你是人间四月天”来表达爱的赞颂,而艾略特却在诗歌的开头写道,“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奠定了全诗阴森的格调。

在这章里,艾略特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冷漠荒芜的世界,草木枯朽,人们过着半死不活的生活,没有纯粹的幸福和纯洁的爱情。

“一堆支离破碎的意象,那儿阳光直晒,/枯树不会给你遮荫,蟋蟀的声音毫无安慰,/干石没有流水的声音。

”,“我/不死不活,什么都不知道/注视光明的中心,一片寂静。

/凄凉而空虚是大海。

”诗人实际上是在神话的
框架中镶嵌了现代社会:凄凉的荒原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腐朽堕落的欧洲文明。

诗歌通过主人公的漫游,描写了被黄雾弥漫的伦敦城,一个无异于鬼蛾世界,就像但丁《神曲》中的地狱,居住着毫无信仰的灵魂和鼠目寸光的庸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荒原》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

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

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

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

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第二章《对弈》。

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

物别是《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莺夜=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

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

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


第三章《火诫》。

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

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

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来/主啊你拯拔/烧啊”。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

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

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

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第五章《雷霆的话》。

重新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

诗的起首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诗人认为,从此欧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

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盼望着救世主的出现,盼望着世界的复苏,灵魂的再造。

他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

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革命的象征。

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类的一场灾难。

最后,诗人借雷霆的话告诫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人们才分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

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

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动。

《荒原》在艺术上的成就超过现代派的其他诗作,是一首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认得认真研究的杰作。

这首抒情长诗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和玄学派的一些特点。

诗中陈述与咏叹,抒情与讽刺,描绘与警句,庄严典雅的诗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语,交织穿插为五彩缤纷的景象。

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
种外文)、比喻、暗示、联想、对应等象征主义手法及意象叠加,时空交错等现代诗歌表现手段,诗人用来得心应手。

他甚至大胆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古与今杂柔、虚与实融汇的手法,使得诗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荒原》在艺术表现上的不足是用典故太多,且想象、联想和暗示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诗歌涩难解,使一般读者望而却步。

若无艾略特自己加上的50多条注解,许多地方都无法懂得。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第一个流派,后期象征主义对文学的发展是有独特贡献的。

它在艺术上的创造、开拓所到得的成功经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了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象征主义作家着力表现内心世界,也是对文学领域的拓展。

但是,象征主义在艺术上过分追求表现形式而造成的神秘晦涩与内容上表现出来的悲观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反动倒退的社会主张则是应当否定的。

艾略特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T.S." Eliot)的诗歌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

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

此诗后来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所见》(1917)。

他这时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诗集》(1920)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颇受英美文坛的好评,《小老头》被认为是《荒原》的前奏曲。

The Waste Land, long poem by T.S. Eliot, published in 1922, first in London in The Criterion(October), next in New York City in The Dial (November), and finally in book form, with footnotes by Eliot. The 433-line, five-part poem was dedicated to fellow poet Ezra Pound, who helped condense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to nearly half its size. It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Waste Land expresses with great power the disillusionment and disgust of the period after World War I. In a series of fragmentary vignettes, loosely linked by the legend of the search for the Grail, it portrays a sterile world of panicky fears and barren lusts and of human beings waiting for some sign or promise of redemption. The depiction of spiritual emptiness in the secularized city—the decay ofurbs aeterna (the “eternal city”)—is not a simple contrast of the heroic past with the degraded present; it is rather a timeless, simultaneous awareness of moral grandeur and moral evil.
The poem initially met with controversy as its complex and erudite style was alternately denounced for its obscurity and praised for its Modern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