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排管敷设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电缆敷设的技术要求

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2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的具体要求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的具体要求1)电缆管埋设-采购国标镀锌管,弯制弯头时采用专用液压弯管机,保证电缆管弯管质量。
-在电缆沟道未批荡抹灰前完成电缆管埋设施工,避免因凿孔埋管电缆沟道二次抹灰影响土建施工质量。
-电缆管埋设除了按图施工,还应考虑设备接线的实际位置,使电缆管埋设一次到位,避免因埋管位置偏差影响电缆引上线的美观。
-电缆管埋设高度应基本一致,垂直度偏差≤2mm;除了同一簇电缆管要求成排布置外,同一行和列的电缆管埋设也要求成排布置,整齐规范。
可以通过连通管或水平仪保证管口高度一致,采用拉线方法或使用经纬仪保证电缆管按行和列成排埋设。
2)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前进行电缆走向的总体策划,电缆敷设应按设-计路线,同一路径的电缆统一敷设,最好能绘出走向断面图,即通过某一点有多少电缆通过。
同一通道内的电缆应避免交叉。
-多层电缆敷设应按信号种类分层布置,放置顺序自上而下布置为:屏蔽电缆、弱电信号控制电缆、强电信号控制电缆、电源电缆、低压动力电缆;-电缆敷设应按最短路程集中敷设;敷设时应在两端挂上标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以及电缆起止点等内容的电缆牌,电缆编号应用钢码打在电缆牌上;-电缆应该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防爆门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敷设在主设备和管路附近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的允许长期工作温度。
电缆与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大于500 mm,交叉时应大于200 mm,无法达到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电缆从电缆架引出采用开孔器开孔,装保护管烧焊固定,用软管接头阻燃软管连接。
不用软管接头,保护管端用热塑管热塑。
-电缆与仪表测量管路成排作上下层敷设时,其间距应大200mm,严禁电缆在油管路的正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路接口的下方通过;-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它硬质物体之间的摩擦;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10倍;电缆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也应满足上述要求;-电缆敷设在就地时,应采用电缆保护管等方式加以保护,电缆不应裸露在外;-电缆从电缆架至金属保护管时用阻燃软管连接,不用软管接头,保护管端用塑料带或自粘胶带包裹固定,桥架端放入桥架内;-金属电缆保护管至设备或接线盒之间用阻燃软管连接,两头用相应的接头连接;-弱信号预制电缆、导线和补偿电缆(导线)应敷设在能起屏蔽作用的线槽内或穿金属电缆保护管;-电缆应均匀敷设在桥架上,中间用电缆扎带扎牢,避免电缆拱起;固定电缆时应按顺序排列,尽量不要交叉,松紧要适度,并留适当余量;-电缆、电线不应有中间接头,必需时,接头接触良好、牢固、不受机械拉力并保证原有的绝缘水平;-电缆敷设后应整理和固定,使其整齐美观,电缆牌不应夹在电缆中,应扎牢并引出在外;-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牵引速度应<15米/ 分,牵引强度不大于7kg/mm2,严防使电缆受机械损伤,同时要注意安全;-在线槽开孔应尽量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处应用保护软管保护电缆;-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用透明塑料带缠紧,铠装电缆,其钢带要用包箍扎紧,橡皮绝缘芯应加塑料套管;-接线时导线在端子连接处应设有适当余量,线芯端头应有回路编号标志;标志胶头长短一致,端子排接线弯弧一致,端子排螺丝紧固;-屏蔽电缆、屏蔽导线、屏蔽补偿导线的屏蔽层均应按设计或厂家要求接地;-保证电缆单端接地: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在控制室接地;如信号源本身接地时,屏蔽层在信号源处接地;-屏蔽电缆经端子排、接线盒被分断时,需在端子排、接线盒处将屏蔽层连接起来;-电缆线芯不应有伤痕,单股线芯弯圈接线时,其弯曲方向应与螺栓紧固方向一致;多股线芯应压线鼻或镀锡,线头露出鼻子0.6-1.0mm;导线与端子接触应良好,端子每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敷设前应在电缆桥架上放防火隔板,电缆敷设完毕应盖上防火盖板并固定牢固;-电缆穿墙或穿地板时,电缆敷设后,在其出口处必须用耐火材料严密封闭。
电线电缆管敷设施工工艺

电线电缆管敷设施工工艺本工程的电线、电缆管在建筑物各楼层中敷设分为室内墙内暗敷设和地面暗敷设、室内屋顶面吊顶内敷设、室内出桥架后明敷、室外埋地敷设。
室内电线电缆管材料采镀锌钢管和电线管,室外埋地电缆保护管采用镀锌钢管。
1)、施工顺序a、管路暗敷:管路暗敷施工顺序见下:施工准备→测位放线→管道预制→管路安装→检验维护。
敷设在现浇墙柱内的管道必须在土建墙柱钢筋绑扎完后模板施工开始前进行;敷设在现浇楼板内的管道必须在楼板底筋铺好后,罩筋铺设前进行;敷设在砌体内的必须配合砌体施工进度同步进行施工。
b、管路明敷:施工准备→测位放线→支架制安→管道预制→管路安装→检验。
因本工程进度要求,在土建模板拆除并清理现场后即可进行施工,但在土建粉刷等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对安装成品产生损坏的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2)、施工步骤及方法a、施工准备施工前,应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图纸,确定好管线走向及标高,清除管内水气、异物。
安装前管材的表面检查: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请求,管材外表有明明的产品标识。
钢管不应有穿孔、显著的凹凸不平、折扁、裂缝和严重锈蚀,内壁应光滑,且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平整,管口光滑。
b、管路暗敷Ⅰ、测位放线:按照土建布局尺寸、标高按照设计请求将各种开关灯具的接线盒位置确定并用白色油漆标示,安排好管线走向(此项事情可在平面模板完成后立刻进行,墙面预埋的可与钢筋施工同步进行)。
Ⅱ、管道煨弯:按照管道走向请求将管道弯成所需形状,所有弯曲必须接纳专用弯管器弯制(管径为20m及以下时,用手板煨弯器。
管径为25m及其以上时,使用液压煨弯器),弯曲弧度均匀,焊缝处于外侧,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纹、死弯等缺陷。
保证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子外径的6倍(平面敷设为10倍),弯扁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0%。
塑料管25mm及以下直径电线管接纳符合的弯管弹簧条穿入管内冷弯,弯曲内径不小于电线管外径之2.5倍。
Ⅲ、管道切断:采用手工锯(配细齿锯条)、砂轮锯进行切管(严禁采用砂轮切割机),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量好尺寸,放在钳口内卡牢固进行切割,切割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并用圆锉磨去管口毛刺,保证切断口平整、刮铿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
电缆排管敷设施工方案

电缆排管敷设施工方案1. 方案概述电缆排管敷设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或设施中为电缆敷设提供的设施和工艺方案。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系统、高效、安全的电缆敷设方案,确保电缆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本文档将介绍电缆排管的选择标准、敷设工艺、安全措施以及后续维护和管理。
2. 选择标准电缆排管的选择是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电缆类型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参数确定需要使用的电缆类型,例如低压电缆、高压电缆、通信电缆等。
2.2 环境要求根据敷设环境的特点,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电缆排管。
例如,需要考虑阻燃性能、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2.3 安全性要求确保电缆排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例如防护等级、绝缘材料等。
2.4 经济性要求根据项目预算和经济考虑,选择经济实用的电缆排管材料和设备。
3. 敷设工艺电缆排管的敷设工艺是保证电缆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需要遵循以下步骤:3.1 敷设路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电缆的敷设路径,考虑电缆的长度、走向、转角等因素。
3.2 清理施工区域在敷设前,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3.3 固定材料和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电缆排管材料和固定设备,包括支架、夹具、固定夹等。
3.4 敷设电缆按照设计路径,将电缆放入电缆排管中,并使用固定设备进行固定。
3.5 进行温度检测使用温度检测设备对电缆进行温度检测,确保电缆的工作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3.6 敷设检验完成电缆敷设后,进行敷设检查和检验,确保电缆敷设符合要求。
4. 安全措施在电缆排管敷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4.1 施工现场安全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有序,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4.2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头盔、手套、安全鞋等。
4.3 电缆绝缘在敷设电缆前,需要确保电缆绝缘良好,减少电缆故障和安全隐患。
4.4 温度控制根据电缆的工作温度要求,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控制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对电缆造成损坏。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设计标准

SGBZ- 0601电缆敷设施工技术标准根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一、范围10kV及以下总则工业和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电力电缆的敷设。
2.施工准备2.1设备和材料要求:2.1.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
2.1.2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和制造日期应标在每根轴电缆上。
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电缆外观完好,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褶皱和扭曲。
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不漏油、不渗油。
橡胶护套和塑料电缆护套及绝缘层不老化、不开裂。
2.1.4各种金属型材不应有明显腐蚀,管内不应有毛刺。
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镀锌。
2.1.5其他辅助材料:电缆护套、电缆标记桩、电缆标记板、油漆、汽油、铅封、硬脂酸、白布胶带、橡胶包布、黑色包布等应符合要求。
2.2主要设备:2.2.1电缆敷设用电动工具、支架和轴、电缆滚轮、转向滑轮、吊链、滑轮、钢丝绳、麻绳、千斤顶。
2.2.2绝缘振动筛、卷尺、钢锯、手锤、扳手、电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器(有条件可使用多功能放大器进行通讯)。
2.3运行条件:2.3.1土木工程应符合下列条件:2.3.1.1预留孔、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3.1.2电缆沟、隧道、竖井、人孔的地面和抹灰工作完成,电缆沟排水顺畅,无积水。
2.3.1.3电缆沿线的模板及其他设施的拆除工作完成。
场地干净,道路畅通,沟盖到位。
2.3.1.4放置电缆的脚手架已搭好并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的照明照度符合施工要求。
2.3.1.5直埋电缆沟按图纸开挖,电缆井抹砖,铺底砂,清除沟内杂物。
盖板和沙子被运到沟边。
2.3.2设备安装应满足以下条件2.3.2.1变配电室所有电气设备及电气设备配电柜已安装完毕。
2.3.2.2电缆桥架、电缆桥架、电缆支架、电缆通道和保护管已安装并通过检验。
(整理)电缆穿管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穿管敷设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60105-2004)1 使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塑料控制电缆,矿物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穿管敷设工程。
2 施工准备2.1 原材料、半成品的要求2.1.1型号规格及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合格证。
矿用橡套软电缆、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额定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需“CCC”认证标志。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褶和扭曲现象。
橡套、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电缆的其他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酸脂、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应符合要求。
2.1.5 电缆出厂检验报告符合标准。
2.2 主要工机具敷设电缆机具见表2.2.2,根据需要选用需要的工具。
2.3 作业条件2.3.1 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3.2 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3.3 电缆导管已敷设完毕,并验收合格。
2.4 作业人员主要施工人员:电工。
经过培训、考核有经验的人员持证上岗。
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3.2.1 检查管道(1)金属导管严禁熔焊连接;防爆导管不应采用倒扣连接,应采用防爆活结头,其结合面应紧密。
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
(2)检查管道内是否有杂物,可在敷设电缆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
3.2.2 试牵引: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长约5m)的同样电缆作模拟牵引,然后观察电缆表面,检查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
3.2.3 敷设电缆:(1)将电缆盘放在电缆入孔井口的外边,先用安装有电缆牵引头并涂有电缆润滑油的钢丝绳与电缆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电缆管道,拖拉电缆力量要均匀,检查电缆牵引过程中有无卡阻现象,如张力过大,应查明原因,问题解决后,继续牵引电缆。
电缆线路排管敷设技术标准

10KV电缆线路排管敷设技术说明一、总则1、参照南方电网《第九卷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规范设计10kV电缆线路规范设计》.二、电缆电缆选择要求1、电缆统一按交联聚乙烯电缆考虑,选用具有阻燃功能(或耐火性)电缆。
2、电缆敷设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5℃,年最低温度-10℃。
3、10kV配网主干线电缆宜选用240~300mm2规格的电缆。
电缆路径要求1、按当地供电部门有关运行要求并经过当地主管部门许可建设电缆走廊.2、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3、便于敷设、维护.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电缆线路应按有关规范规程做好防火防爆措施.6、电缆线路沿线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根据要求,本次电缆排管敷设全线采用镀锌扁铁加角铁桩预埋接地网。
埋管敷设要求1、10kV电缆保护管宜选用C-PVC管、PE管、MPP管、MPP单壁波纹管、玻璃钢电缆保护管、涂塑钢管,管径大小应符合有关规定,管壁厚度要求为:行车道要求不小于8mm,行人道不小于5mm,其中涂塑钢管要求不小于4mm。
埋管材质要求:行人道采用C—PVC 管、PE管、MPP单壁波纹管、玻璃钢电缆保护管;行车道采用C —PVC管、PE管、MPP管、玻璃钢电缆保护管、涂塑钢管,顶管宜采用PE管或MPP管,本次排管采用直径为160的C—PVC管、PE管。
2、 10kV电缆保护管连接要求:C—PVC管(承插连接)、PE管(可焊接)、MPP管(可焊接)、MPP单壁波纹管(可焊接或卡扣式)、玻璃钢电缆保护管(承插连接)、涂塑钢管(承插连接).当现场施工条件满足保护管焊接要求的时候,尽量选用可焊接型式的保护管。
当施工现场需要快速安装电缆保护管的时候,可选用卡扣式或承插式连接。
3、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三个,直角弯不宜超过二个;2.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
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
0m;距排水底不宜小于0.3m;3.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要求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要求
一、工程组织
1、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组织详细设计,设计要遵循本施工规范、施工数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标准和施工质量等标准和要求。
2、作业组织: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由施工队负责组织及安排
施工工作,确保施工安全、高效、质量。
二、工程施工
1、施工准备:由施工队负责收集施工资料、详细设计及施工安全技
术措施,并认真核对施工地点的施工条件,准备施工材料,确保施工准备
工作符合施工质量标准要求。
2、施工作业技术措施:由施工队负责组织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在施
工现场应执行消防规定,开展施工安全作业教育,确保电缆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3、施工断面尺寸控制:施工断面尺寸控制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施工数
据设定,施工队应加强施工断面尺寸的监督检查,保证施工断面尺寸、质
量符合要求。
4、安装电缆:安装电缆应按照施工计划、施工数据、施工安全技术
措施及施工标准等要求,进行施工,施工队应正确安装各种电缆,保证电缆、被覆物及保护器件的安装质量,以及电缆间的距离要求等。
三、施工检查。
电缆敷设工艺标准

电缆敷设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所有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标识;其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1.2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压扁现象),无绞拧和扭曲现象;无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每盘电缆上标注规格型号、长度及出厂日期。
2.1.3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
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2机具设备2.2.1手动工具:电工工具、钢锯、手锤、扳手。
2.2.2电动工具:电气焊机具。
2.2.3测试器具:兆欧表、皮尺。
2.2.4其他工具:人字梯、可升降支架及轴杠、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倒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电缆牵引头、电缆钢丝网套、手持通话对讲设备等。
2.3作业条件2.3.1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3.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土建工程结束,且无积水。
2.3.3敷设电缆沿线无障碍物,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2.3.4敷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敷设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2.3.5直埋电缆沟按规范要求挖好,电缆井施工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6检查敷设电缆用机械设备是否良好。
2.3.7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2.3.8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4技术准备2.4.1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齐全。
2.4.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3施工前应组织参施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准备工作3.2.1.1施工前检查所敷设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明显损伤。
3.2.1.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1)1kV以下电缆用1kV兆欧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其阻值不低于10MΩ。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DOC

电缆排管施工方案一、前言电缆排管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障电缆的敷设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介绍电缆排管施工的方案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准备1. 设计方案确认在开始施工前,需确认电缆排管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排管的走向、角度、材质等。
与设计方案对比,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2. 施工区域清理在施工区域内清理杂物、确保平整干净,以便电缆排管的敷设和施工人员的操作。
三、施工步骤1. 定位标志根据设计方案,使用标志物标记电缆排管的路径和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排管敷设根据定位标志,开始进行电缆排管的敷设,需注意电缆的弯折半径、安全距离等要求,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排管固定在敷设完成后,必须对电缆排管进行固定,使用专用夹具或固定器固定在墙壁或支架上,以免因外力拉扯而受损。
4. 接线连接完成排管的敷设和固定后,进行电缆的接线连接,确保接线正确、牢固可靠,减少接触不良和短路等问题。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事项,包括佩戴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使用次品材料。
3. 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环境整洁,不得私自乱扔建筑垃圾,确保施工区域的干净和整洁。
五、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施工验收,确保电缆排管的敷设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稳定可靠,不存在问题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结语本文从电缆排管施工方案、施工步骤、注意事项和质量验收等方面对电缆排管施工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电缆排管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实用参考。
愿电缆排管施工顺利进行,工程顺利完成。
以上是电缆排管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电缆敷设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电缆敷设安装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敷设→绝缘测试→标志牌2技术措施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须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
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测定。
如工程采用1kV以下电缆,用1kV 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MΩ。
摇测完毕,应将芯线对地放电。
3)电缆测试完毕,电缆端部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胶布包好。
4)电缆敷设机具的配备: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安装在适当位置,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
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
5)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a.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
b.高层建筑内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作为定向联络,简易电话作为全线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它是指挥放电缆的专用设备)。
6)在桥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画出来,以防电缆交叉和混乱。
7)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a.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
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
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动,以免电缆松驰。
b.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的选择,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
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3主要施工方法1)电缆敷设a.水平敷设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
电缆沿桥架或线槽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
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电缆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
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截面积大的电缆放在下层,电缆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留有伸缩余量。
电缆转弯和分支应有序叠放,排列整齐。
b.垂直敷设垂直敷设,有条件时最好自上而下敷设。
土建拆吊车前,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
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底层,后敷设高层,应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采取防滑措施。
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电缆直埋敷设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1.1 适应范围本节适用于10kV电缆工程的直埋电缆敷设的施工。
1.2 主要引用标准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16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Q/CSG11105-2008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四部分:配网工程》《中国南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1年版)》1.3设计要求1.3.1 直埋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
(2)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m;当位于车行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m。
1.3.2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
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应符下表要求。
表3-2-1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m)注:(1)当电缆用隔板分隔或敷设在电缆槽盒中或电缆穿管时,可为0.25m;(2)当电缆用隔板分隔或敷设在电缆槽盒中或电缆穿管时,可为0.1m;(3)特殊情况可斟酌且最多减少一半数值。
1.3.3 直埋敷设的电缆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且对管口实施阻水堵塞。
1.3.4 直埋敷设电缆的接头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2)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不小于0.5m的净距。
(3)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呈水平状。
(4)对重要回路的电缆接头,宜在其两侧约1000mm开始的局部段,按留有备用量方式敷设电缆。
1.3.5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是指在建筑物或工程项目中,对电线电缆进行管道敷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它主要包括电线电缆的预埋敷设、排管布线、接线、试验、穿管、穿管疏散、管道敷设等一系列工程,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对于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施工技术、材料选用、安全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一、施工技术1.排管布线排管布线是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排管布线时,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测,绘制出准确的布线图纸,明确管线的位置和长度。
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规格,确保排管的质量。
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排管布线,确保电线电缆的敷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穿管疏散穿管疏散是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中的关键施工工序,它主要是指在排管布线完成后,对管道进行试验、清洁、防腐涂装、标识、保护等工作。
在进行穿管疏散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排管的质量和安全。
3.管道敷设管道敷设是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直接涉及到电线电缆的敷设和连接工作。
在进行管道敷设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敷设。
二、材料选用1.管道材料在进行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时,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一般来说,常见的管道材料有金属管、塑料管、复合管等,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2.电线电缆在进行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产品。
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气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所以要选择优质的电线电缆产品。
三、安全措施在进行电线电缆排管敷设工程施工建设时,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电缆排管安装施工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电缆排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缆敷设方式,因其施工简便、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方案针对电缆排管安装施工,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电缆排管敷设的线路、走向、规格、型号等。
(2)了解电缆排管施工的相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
(3)制定电缆排管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措施。
2. 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等。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电缆排管施工的技能和注意事项。
3. 材料及设备准备(1)电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缆型号、规格和电压等级。
(2)排管:根据电缆敷设的线路、走向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排管规格和材质。
(3)工具和设备:电缆盘、电缆敷设机、切割机、扳手、螺丝刀、线缆牵引机、测距仪等。
三、施工流程1. 测量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对电缆敷设的线路进行测量放样。
(2)确定电缆敷设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做好标记。
2. 排管敷设(1)根据测量放样结果,开挖电缆排管沟槽。
(2)检查沟槽尺寸、坡度和直线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将电缆排管放入沟槽内,并进行固定。
(4)检查电缆排管与沟槽的连接,确保牢固可靠。
3. 电缆敷设(1)将电缆盘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电缆开盘检查。
(2)按照设计要求,将电缆敷设至排管内。
(3)在电缆敷设过程中,注意电缆的牵引力、弯曲半径和张力,确保电缆不受损伤。
4. 接头制作及附加安装(1)根据电缆长度和接头要求,制作电缆接头。
(2)将电缆接头安装至排管内,并进行固定。
(3)检查电缆接头连接是否牢固,绝缘是否良好。
5. 工程验收(1)检查电缆排管敷设的线路、走向、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电缆敷设的牵引力、弯曲半径和张力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检查电缆接头连接是否牢固,绝缘是否良好。
电缆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某市政道路通信管道电缆排管埋地敷设工程,施工地点位于市区某路段,全长约2公里。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电缆沟开挖、管道敷设、管道包封、人(手)孔井砌筑、沟槽回填等。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明确施工要求,掌握施工工艺。
(2)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施工环境,制定施工方案。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要求。
2. 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3)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3. 设备准备(1)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
(2)电缆沟开挖、管道敷设、管道包封等专用工具。
(3)照明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
三、施工工艺1. 测量放样(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电缆沟走向和埋深。
(2)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确保电缆沟走向准确。
2. 电缆沟开挖(1)按照设计要求,开挖电缆沟,沟底平整,深度一致。
(2)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和设施。
3. 管道敷设(1)按照设计要求,敷设通信管道,确保管道顺直、牢固。
(2)管道接口严密,无渗漏。
4. 管道包封(1)在管道上方铺设保护层,防止管道受损。
(2)保护层与管道接口严密,确保管道安全。
5. 人(手)孔井砌筑(1)按照设计要求,砌筑人(手)孔井,确保井壁牢固、无裂缝。
(2)井盖安装到位,确保井盖密封。
6. 沟槽回填(1)回填土料,分层夯实,确保沟槽平整。
(2)回填土料符合要求,无杂物。
四、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五、安全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排管敷设施工安装工艺技术要求
2.1适用范围
本节适用于10kV电缆工程的排管、顶管电缆敷设的施工。
2.2主要引用标准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516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522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
Q/CSG11105-2008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第四部分:配网工程》
《中国南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1年版)》2.3设计要求
2.3.1 保护管的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交流单相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
2.3.2 使用排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缆芯工作温度相差大的电缆,宜分别配置于适当间距的不同排管组。
(2)管孔端口应有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
(3)在工作井内的接头和单芯电缆必须使用非磁性材料或经隔磁处理的夹具固定。
(4)工作井两端的排管孔口应封堵。
封堵应采用排管配套的专用管堵,要求封堵严密,不渗水。
2.3.3 较长电缆管路中的下列部位,应设在工作井内:
(1)电缆牵引张力限制的间距处。
(2)电缆分支、接头处。
(3)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
(4)管路坡度较大且需防止电缆滑落的必要加强固定处。
2.3.4 每管宜只穿1根电缆,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2.3.5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2.3.6 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最大牵引强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3-2-4牵引强度(N/mm2)
2.3.7 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
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
2.3.8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表3-2-5许最小弯曲半径
2.3.9 电缆施放完毕后,应按要求将工作井内电缆放置在支架位置上,并在管口两端、井口、终端等位置上绑扎标示牌,并进行封堵。
2.4施工工艺要点
2.4.1 对设计图纸规定的管孔进行疏通检查,清除管道内可能漏浆形成的水泥结块或其他残留物,并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平滑,以确保电缆传入排管时不遭受伤。
必要时应用管道内窥镜探测检查。
2.4.2 试牵引,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3米长与本工程电缆规格相同的电缆作模拟牵引,观察电缆表面的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
2.4.3 电缆进入排管前,可在其表面涂上与其护层不起化学作用的润滑物。
管道口应套以光滑的喇叭管,井坑口应装有适当的滑轮组,以确保电缆敷设牵引时的弯曲半径,减小牵引时的磨擦阻力。
2.4.4 电缆敷设的一般工艺要求(见直埋敷设部分)。
2.5
图3-2-4 排管检查图3-2-5 电缆排管敷设
(工作井内)
图3-2-6排管电缆敷设完工图3-2-7非开挖电缆管
道安装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