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播音与主持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声乐、表演基础、话术技巧、声音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声乐技能和表演能力。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技巧、节目制作与策划、广告与新闻解读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和播音主持技能。

3.应用实践课程:包括主持模拟演练、节目主持、广播剧表演等课程,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舞台表演水平。

4.实习实训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的实习实训,到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三、培养模式:1.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

2.导师制度:为每个学生分配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训,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和指导。

3.多样化实践活动:开展主持模拟演练、校内广播电台节目主持、校园广播剧演出等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舞台表演平台。

4.校企合作:积极与广播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并积累实践经验。

四、培养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创作能力。

2.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演练、实训等实践活动,提供真实的演练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舞台表演水平。

3.导师指导:每个学生配备导师,定期进行学术指导和个人辅导,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4.评价与反馈:定期进行学科竞赛和评比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表演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反馈。

五、培养效果评价:1.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实训评估:对学生的实训表现进行评估,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舞台表演水平。

播音培训方案

播音培训方案

播音培训方案介绍播音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艺术魅力的工作。

一个优秀的播音员需要具备清晰明了的语音,自信的表达能力以及对音乐和声音的敏感度。

为了培养出具备这些能力的播音人才,我们设计了一套全面的播音培训方案。

培训目标我们的培训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播音员:1.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2.清晰准确的发音技巧3.在不同场合中自如地使用语言4.了解播音的基本要素和技术5.具备音乐和声音处理的基础知识培训内容1.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是播音员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调,语速和语气来表达信息。

我们将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同时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演讲和辩论活动。

2. 发音技巧的训练良好的发音是播音员的核心技能之一。

在这个阶段,学员将学习如何正确发音英语和汉语的常见单词和短语。

我们将提供发音训练的材料和练习,帮助学员掌握准确发音的技巧。

3. 语言运用的技巧在不同的播音场合中,播音员需要灵活运用语言。

在这个阶段,学员将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技巧。

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帮助学员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4. 播音的基本要素和技术播音员需要了解播音的基本要素和技术,包括语音韵律、节奏控制、停顿技巧等。

在这个阶段,学员将学习这些基本要素和技术,并进行相关的实践训练。

5. 音乐和声音处理的基础知识播音中经常涉及到音乐和声音处理的方面。

在这个阶段,学员将学习基础的音乐知识和声音处理技术,包括背景音乐的选择和运用,声音特效的处理等。

我们将提供实际的听觉训练和实践机会,帮助学员掌握音乐和声音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训方法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1.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和示范,向学员介绍播音的基本要素和技术知识。

2.实践训练:通过模拟和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员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播音训练和练习。

3.个人指导:每个学员都会分配一位指导老师,定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评估。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1.理论课程(1)播音与主持艺术基础:包括语音、发声、表达、即兴口语等基本技巧。

(2)广播电视编导:学习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导演、剪辑等基本技能。

(3)新闻采编与写作:培养新闻敏感性,掌握新闻采访、编辑、写作的基本方法。

(4)传播学原理:研究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

2.实践课程(1)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通过模拟主持、现场报道、采访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制作广播电视节目,锻炼学生的创意策划和实际操作能力。

(3)新闻采编与写作实践:参与新闻采访、编辑、写作,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

3.选修课程(1)影视制作:学习影视拍摄、剪辑、特效等技能,拓展学生的艺术素养。

(2)摄影摄像:培养摄影摄像技巧,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

(3)数字媒体技术: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方向。

三、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各级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3.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播音与主持艺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就业方向1.广播电视台、电台、新媒体等媒体机构。

2.文化产业、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3.教育机构、培训机构、艺术团体等。

五、培养特色1.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注重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依托行业资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极好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组织与执行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一)基础理论素养培养:1.播音与主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包括声音训练、发音技巧、语言表达方法、节目撰写等方面的学习。

2.心理学、社会学、传媒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以提升学生对社会和受众群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语言学、修辞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文化修养。

(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1.通过语音、口才等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电视节目主持、广播节目主持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2.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表演、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行业实践培养:1.通过学生实习以及与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运作和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2.整合市场资源,提供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培养方式:(一)课堂教学: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2.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行业发展前沿,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客座讲座,以提供实践案例和行业动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二)实践训练:1.配备专业的实验设备和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场景和机会。

2.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术讲座、比赛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演讲表达能力和竞技实力。

3.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经验的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培养。

四、评价方式:(一)考试评估:1.设置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新闻采编等应用型、教学型或科研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较好的共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本专业学生应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编导、播音、主持节目及采访写作、摄录、制作的基本能力;普通话语音标准,并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独立主持两种类型以上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评论和分析的能力;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

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完成学业后能够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工作。

3.具有独立运用多种媒介的文献检索工具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从事学术论文写作和媒体创意活动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

此外,本专业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在1.70m以上,女生身高在1.60m以上。

二、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学生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 145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必修课程4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 60学分(含专业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专业选修课程43学分。

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播音与主持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30309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材培育方案(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s Profession)一、专业简介赣南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于 2009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授文学学士学位, 2013 年改授艺术学学士学位, 2015 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

当前已经形成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学本科、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硕士学位点的学科系统。

本专业拥有一支年纪梯度、学历梯度、职称构造合理的师资队伍。

师资构造基本状况:本专业当前共有专任教师 8 人,此中从职称来看,现有副教授 3 人,占总人数38%;讲课老师 2 人,占总人数 25%;从学位、学缘散布状况来看,博士学位(含任职) 1 人,占总人数 13%;硕士学位 5 人,占总人数 63%。

别的还邀请多位著名学者和业界人士担当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教师团队科研工作仔细扎实,最近几年来达成或参加省级课题 10 余项,发布有关论文 10 余篇。

本专业依据“厚基础、强骨干、重实践”理念建立人材培育系统,一是开设人文类、流传类基础课程;二是开设一般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等骨干课程;三是开设实践课程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

培育的毕业生拥有道德涵养好、综合素质高、业务上手快等特点。

本专业为加强学生实践着手能力,实现学生培育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一是不停加强自己实验实训系统建设,已建有演播室、播音训练室、拍照摄像室、非线性编写室、形体训练室等,实验室推行全天候免费开放,为学生展开实验实践供给全方向的服务。

二是不停深入实习基地建设,已与赣州市广播电视局成立长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赣州导视、新余广播电视台、广东省南雄电视台、兴宁电视台、会昌县广电中心等众多媒体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

本专业着重学生专业和综合素质的培育,建立讲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联合的立体化实践教课系统,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媒体实践能力。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刘建明)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刘建明)

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50419。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Techniques of Broadcasting & Anchoring)。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能从事播音、节目主持、采编、制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特色鲜明、实践能力突出的特点。

因此,要求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编导、播音、节目主持及广播电视采访、写作、编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具备从事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此外,本专业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在1.70m以上,女生身高在1.60m以上。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编导、播音、主持节目及采访写作、摄录、制作的基本能力;3、普通话语音标准,并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独立主持两种类型以上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14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87学分,选修53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大众传播学概论、传播伦理与法规。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播音学、普通话语音、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与形体训练、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文稿写作、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制作、广播电视采访、电视节目评析、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公共关系学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培养方案(2007 级)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语言传播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学习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电视节目制作和播音与主持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能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具有良好的形象和气质,具备策划主持大型活动的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 了解并掌握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3 具有本专业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心理、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

4. 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能力;具有文艺作品演播和影视配音的基本能力。

5. 具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的初步能力(掌握常用编辑设备的使用方法)。

6. 初步掌握英语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四、主要课程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播音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大众传播学即兴口语表达五、主要实践性环节认识实践播音与主持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六、主要专业实验摄影摄像广播电视编辑七、标准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 .、、/. f文学学士九、周次分配十二、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十三、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十四、课程学时分配表十五、辅修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向)课程群十六、素质及能力拓展训练计划注:本专业学生在四年学习中除了规定的专业实习外,还要进行三次暑期专业实习,计9周,6学分。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针对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传媒行业,对播音主持人进行全方位培养的一种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播音主持技能、表达能力、形象塑造能力以及媒体行业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播音主持工作。

一、教学目标1.掌握播音主持的基本技能,包括口才、语音、语调、配音等,能够准确、生动、自然地传达信息。

2.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肢体语言等手段,引导、控制、操控听众情感。

3.培养学生的形象塑造能力,包括外表形象、形象气质、形象设计等,能够在媒体舞台上展现自我。

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使其具备对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5.培养学生的媒体行业素质,包括新闻素养、传媒法律、传媒伦理等,使其成为具备公共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口才训练:包括发声、吐字、语音教育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演讲技巧。

(2)语言学基础:介绍语言学原理,了解声学、语音学、语言学等相关知识,为学生的语音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3)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4)媒体伦理:介绍媒体行业常见的伦理问题和道德准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2.专业课程:(1)播音技巧:包括新闻播报、节目主持、广告配音等,针对不同场景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播音技巧和应变能力。

(2)形象塑造:学习形象设计、服装搭配、舞台表演等,培养学生的外表形象和形象气质。

(3)媒体素养:介绍媒体行业的工作方式、流程及相关技术,了解新闻素养、传媒法律等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媒体行业素质。

三、实践环节1.实习:安排学生在媒体机构进行实习,熟悉媒体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流程,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制作:组织学生进行有声广播剧、电视节目、网络直播等媒体作品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创作和技术能力。

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引言: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播音与主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优秀的播音与主持人才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本文将针对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的基本功在于对传媒行业的了解和基础理论的掌握。

因此,我们需要设置课程来教授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媒体与传媒、广播电视编导学、演播室技术基础等。

2.声音与语言训练:播音与主持人才需要具备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富有磁性的嗓音。

我们将设立专门的课程来进行声音及语言训练,包括发声训练、普通话口语训练、方言训练等。

3.表演与演播室技巧课程:播音与主持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和熟练的演播室操作技巧。

我们将设置表演课程和演播室技巧课程,包括肢体语言训练、演讲技巧训练、实践操作等。

二、实践机会:1.实习机会: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播音与主持行业,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将与各大电台、电视台、新闻机构等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的节目制作和演播室操作,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2.校内广播电视台:为了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我们将建立校内广播电视台。

学生可以参与广播节目录制和主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主持技巧。

3.校外比赛与演出: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专业展示能力,我们将鼓励学生参与校外比赛和演出。

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比拼和与行业内专业人士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名度。

三、师资力量:1.优秀的教师团队:为了保证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将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教学。

2.行业专家讲座: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我们将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进行讲座。

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像一杯热腾腾的咖啡,香气扑鼻,令人期待。

这门专业,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在麦克风前说话,更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看到一个充满可能性和创意的世界。

想象一下,站在舞台,灯光闪耀,观众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你身上,那种感觉,简直让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狂飙。

咱们得聊聊这个专业到底学些什么。

播音发声可是重中之重。

这就像是练功夫,得把基础打牢。

你得学会怎么用声音去传递情感,怎么用语调把话说得更有趣。

想象一下,听到一个声如洪钟的人在说话,立马就抓住了你的注意力。

语音语调的训练可不是简单的读几篇课文就完事儿了,得不断地练习,像是反复琢磨一块璞玉,最终才能展现出最闪亮的一面。

接下来就是主持的技巧。

主持这活儿,听着简单,实则难。

你得时刻保持镇定,脑子里随时准备着应对突发情况,心里得有条理。

这就像是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所以,除了专业知识,临场反应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课堂上,老师会模拟各种场景,让你在实践中成长。

这个过程就像打怪升级,越练越有信心。

除了这些硬核的技能,情感表达也不能少。

咱们常说,心中有情,口中有声。

一个优秀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往往是那个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的人。

学会用声音描绘情感,用语言打动听众,这可是专业里最重要的部分。

课堂上,会有许多小组活动,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这样一来,既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能让团队合作变得更加默契。

哎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媒体素养。

这可是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重要。

你得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懂得如何使用新媒体工具。

社交媒体的崛起,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但也伴随着不少的挑战。

课堂上,老师会教你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做一个既能传递真相,又能引发共鸣的播音员。

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除了专业课程,课外活动同样不能少。

许多学校会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实习、比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ultivation Plan for Broadcast and Anchoring Arts一、培养目标I. Cultivation Goal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网络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专门人才。

The specialty is mainly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composite talen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with broadcast news communicati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roadcast announcing and arts, aesthetics as well as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who would be engaged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s as well as other units for radio TV&network broadcasting and program anchoring.二、基本规格II. Basic Requirements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理论,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并掌握广播电视网络播音和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

The program requires students to learn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o master theori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broadcast announcing,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grasp basic abilities in radio and TV and network broadcasting as well as program anchoring with skillful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ming the knowle dge structure of “thick foundation, wide caliber”.三、修业年限III. Duration of Study标准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7年General duration is 4 years, and special duration is 3 to 7 years.四、主干学科IV. Major Subjects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

播音主持培养方案

播音主持培养方案

播音主持培养方案概述播音主持是一项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

对于那些想要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来说,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培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专门为播音主持人设计的培养方案,旨在帮助有志于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顺利掌握相关技能,并帮助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培养方案的目标在设计播音主持培养方案时,首先需要明确定义培养的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播音主持人:1. 口才和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准确地用标准的语言表达,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并且能够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与观众建立良好的沟通。

2. 情感表达和共情能力:能够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通过声音和表演传递情感给观众,并具备共情能力,能够理解和体验观众的情感。

3. 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包括新闻、文化、历史等领域,以及对时事的关注和理解。

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与各类嘉宾进行对话和交流。

4. 主持节目能力:能够独立主持各类节目,包括新闻播报、访谈节目、娱乐节目等,掌握主持技巧和节目策划的基本原理。

培养方案的内容和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播音主持培养方案将包括以下内容和方法:1. 语言训练:包括标准发音、口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的训练等。

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模仿,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同时,通过对各种语言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培养播音主持人具备优秀的口才和语言感染力。

2. 情感表达训练:通过表演训练和情感练习,帮助播音主持人更好地表达情感,包括喜怒哀乐等,以及在不同情境下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的能力。

3. 知识学习和积累: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培养播音主持人对各类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包括新闻、文化、历史等领域。

同样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时事的关注和理解能力,以保持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4. 实践训练: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的节目主持,提供实际的场景和机会,让播音主持人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主持能力。

播音 主持 培养方案

播音 主持 培养方案

播音主持培养方案1. 引言播音主持是一项要求专业知识和艺术技巧的职业,需要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演讲技巧。

为了培养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员,本文将提出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包括培训课程、实践环节和评估机制。

2. 培训课程2.1 语言表达能力培训对于播音主持人员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我们将为学员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课程:•口语训练:包括语音发声、音调控制和语速调节等方面的训练,以提升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阅读训练:通过阅读各类相关书籍和文章,提高学员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以拓宽表达思路。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更好地组织演讲稿和主持稿。

2.2 沟通能力培训作为播音主持人员,与听众和嘉宾的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我们将为学员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课程:•人际沟通:培养学员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非语言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主持技巧:学习如何引导对话、控制节奏和处理突发情况等技巧,以更好地与嘉宾进行互动。

•社交礼仪:学习各类社交场合的礼仪规范,培养学员的文明素养和形象形象。

2.3 演讲技巧培训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员需要具备出色的演讲技巧。

因此,我们将为学员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课程:•语言控制:学习如何运用声音和语言技巧,提高演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肢体语言:培养学员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增加演讲的视觉效果和说服力。

•演讲技巧:学习如何组织演讲结构、运用幽默和情感等技巧,以吸引听众和引起共鸣。

3. 实践环节除了培训课程,学员还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员将有机会参与真实的播音主持工作,如参与电台节目的录制、舞台活动的主持等。

通过实践,学员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表现。

4. 评估机制评估是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帮助学员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播音与主持人才,能够胜任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播音与主持工作。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播音与主持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法规;2.具备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和丰富的音色、音质;3.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把控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工作;4.具备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策划和制作具有独特风格的节目;5.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媒体行业的快速变化和需求。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声乐基础、语言学、心理学、传媒学等,培养学生的声音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对媒体行业的认知。

(2)专业课程:包括广播与电视表演、播音技巧、节目主持、导播与播音编导、广播与电视制作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如电视节目策划、新闻写作、摄影等,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和视野。

(4)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校园广播台、校内电视台等,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参与媒体工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实践训练(1)主持练习:通过模拟节目、活动主持和实地观摩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持能力和表现力。

(2)播音练习:通过配音练习、广播剧演绎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声音魅力和语音表演能力。

(3)节目制作:提供学生参与真实节目制作的机会,如校园广播节目、校内电视节目等,培养学生的节目策划和制作能力。

(4)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参与广播、电视等媒体实习,加深对行业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3.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2)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和效果,如模拟主持、播音、节目制作等。

(3)综合考核:包括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全面评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

浅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 二十 一世 纪 以来 ,人类 社会 将 从工 业 时代进 入信 息 社会 时代 ,社 会经 济也将 从工业经 济进 入知识 经济 时代 ,许 多领域 的竞争 归根结 底是人 才 的竞 争 。随着传媒 事业 的发展 ,播音 员、主持 人的定位 也不仅 仅局 限于一 档 栏 目或一 台晚会 的主 持 ,而是延伸 出 了婚庆主 持人 、会 议主持 人等 新兴行业 的主 持。作 为培养播 音与 主持艺 术专业 技术人 才的高 校 ,为进 一步 适应区域 经济 建设和社 会发展 的需要 ,进 一步提 高人才质 量 ,迫 使 高等 教育 管理者们 思考 专业的 发展 目标 和定位 。课程 设置要 充分 体现 “ 以人 为本 ,以服 务为 宗 旨,以就业 为导 向,走产 学研相 结合 的发展道 路 ”的办学方 针 , 出职业 性 、 突 实践性 、开放 性 的原 则 ,以职业 岗位需求 为前提 ,改革 以学科 为体系 的传统 教育模 式 ,探 索建立 “ 宽基 础 、活 模块 、重技 能”的 教学模 式。本文 以播音 与主持 专业学 生就业现 状为 切入点 ,探讨普 通艺 术高等 院校播音 与主 持专业 以就 业为 导 向 的人才 培 养 目标 和课程 设 置 。 1播 音与 主持专 业就 业状 况分 析 在对某 普通 艺术高校 2 0 级播 音与主 持艺术 专业 i0 05 0 名毕业 生进行 的就 业 状况调 查。结 果显示 :在 电视 台 、 电台工 作 的占就业 总人数 的 3% 8 ;在传 媒 公司 、文化礼 仪公司 工作 的 占就 业总人 数 的 1 % 1;在 高校 、中小 学、文化 培 训机构 工作 的占就业 总人 数的 2 % 8 ;各企 事业单 位、 自主创业 、个 体经营 的占 2 % 3 。从调查 结果来 看 ,从事本 专业 的人数 并不多 ,大 部分转行 从事 了 传媒 行业 相邻的工 作,即便是 在 电视 台就业 的学 生, 是大部 分从事 了编 导、 也 摄 像 、后 期制 作 等 工 作 ,而 担 任 主 持人 角 色 的少 之 又 少 。 随着 高等 教育 的不 断扩 招 ,很多 高校 先后 增 设 了播音 与 主持 专业 ,培 养人 数 的不 断增加 也使得 近年该 专业 教育 “ 出 ”的毕业 生人数 大增 ,面对 产 目前 市场供 大于求 的激烈 竞争 ,就业 形式堪忧 。作为普 通艺 术高校 教育者 的 我们 不得不 反思 ,学生毕业 之后 ,定位 是精英 ,还是大 众化 ?所 以我 们不 能 的一 味 的效 仿精 英教 育模 式 ,应 根据 学生 的实 际情况 来及 时调 整办 学思路 , 准确 定位人才 培养 目标 ,建 立起符 合就 业岗位 需要的课 程体 系, 以培 养职业 技能和 岗位 能力为 主线 ,积 极与行 业企 业合作 开发课程 ,重视 实践教 学和舞 台表演 训练 ,在 满足 学生就 业需求 的 同时,注重 培养学 生高素质 和 岗位 提升 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前身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播音主持方向。

该方向创办于1998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底蕴丰富、形象高雅、仪态大方,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门人才,培养具备播音与主持以及新闻传播、语言、文学、逻辑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播音与主持或采编播一体化等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文化、传播、新闻等工作的较高水平的专门人才。

多年的教学实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成了基础厚、口径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备音视频节目有声语言传播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能熟练掌握播音主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承担“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的“编播合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新闻学方面、播音与节目主持艺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采写、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中国播音与主持学、中国语言学、中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基本能力、基本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3.了解并掌握党和国家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事业和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动态;
4.适应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或采编播一体化及文化、传播、新闻等行业对专门人才的要求;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的合格标准。

四、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普通话语音知识理论及实践、播音发声学理论及实践、播音创作基础理论及实践、即兴口语表达与思维训练理论及实践、广播节目主持、电视节目主持等。

五、标准学制:四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通修课(共修读40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6学分)
2.通识通选课(最低修读18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6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程
1.学科基础必修课(共修读21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修读1学分)
2.学科(跨学科)选修课(最低修读19学分,其中实验/实践环节最低修读2学分,带*号课程最低修读2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