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蒸汽灭菌特点
优点: 无毒
过程容易控制和监 测
不贵 快速
受有机物、无机物 的影响小
缺点 不适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 为高压容器
快速灭菌快在何处?
保持预热状态,没 有了预热时间
取消或缩短了预排 气时间
不考虑蒸汽穿透时 间,灭菌时间缩短
取消了干燥时间
保持随时可使用的 状态
不适合与复杂器械 和长管腔器械
四、清洗
1、清洗的作用受到空前重视
低风险性物品只需清洁; 是消毒灭菌必须的预处理; 是物品正常使用的保证。
2、清洗方法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手工清洗 半机械化清洗:清洗台、清洗槽 全自动清洗机:内镜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口腔科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医疗器械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自动化的优点受重视:节省人力、场地、 清洗效果稳定可靠
5、干热灭菌
温度、时间是关键 温度需要均匀、充分考虑热传导方式 目前没有市场化的化学指示物
6、关于低温灭菌
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 对温度敏感性快速增加 何谓低温 除辐照灭菌外,低温都有化学灭菌的成
分 化学灭菌通常需要考虑消毒剂的残留毒
性问题
环氧乙烷灭菌器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密度为1.52 ; 具有芳香醚味,嗅阈值为760 mg/m3; 沸点为10.8℃; 易燃易爆,最低燃烧浓度为3%; 中等毒性; 气体的穿透力强; 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杀菌谱广 。
灭菌可采用纯环氧乙烷或其与二氧化碳 的混合气体;
灭菌程序包括预热、预湿、抽真空、通 入气化环氧乙烷达到预定浓度、维持灭 菌时间、清除灭菌柜内环氧乙烷气体、 解析以去除灭菌物品内环氧乙烷的残留 等过程。
解析可以在灭菌柜内进行,也可以在专 门的通风柜内,不应采用自然通风法。 反复输入的空气应经过高效过滤,可滤 除≥0.3um粒子99.6%以上。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17高水平消毒 high level disinfection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 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 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 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 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 ,以合适的浓度和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 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 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 用的消毒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 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 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 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 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中( 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中(noncritical items)。
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 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应进行灭菌; b)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应进行消毒。 4.4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 备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旨在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4. 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4.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与知识、消毒与灭菌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等。
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4.4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4.5 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4.6 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4-05发布2012-08-01正式实施3.术语和定义3.1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通示为10-n 。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是什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是什么我们知道,医疗机构的⼯具设施都是要经过消毒处理的,才能给患者使⽤,⼀⽅⾯是为了防⽌细菌感染,另⼀⽅⾯也是为了医护⼈员的健康考虑,那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是什么呢?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紫外线消毒与臭氧消毒使⽤规范:C.6紫外线消毒C.6.1适⽤范围适⽤于室内空⽓和物体表⾯的消毒。
C.6.2紫外线消毒灯要求C.6.20紫外线灯监测⽅式(时间检测1000h,强度检测低于70%)。
C.6.2.1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为220V、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µW/cm2。
C.6.2.2应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C.6.2.3紫外线消毒灯的使⽤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µW/cm2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紫外线灯⽣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寿命。
C.6.3使⽤⽅法C.6.3.1在室内⽆⼈状态下,采⽤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
灯管吊装⾼度距离地⾯1.8m~2.2m。
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30min。
C.6.3.2采⽤紫外线消毒器对空⽓及物体表⾯进⾏消毒。
其消毒⽅法及注意事项应遵循⽣产⼚家的使⽤说明。
C.6.3.3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燥。
消毒空⽓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
C.6.4注意事项C.6.4.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清洁,每周⽤酒精布⼱擦拭⼀次,发现灯管表⾯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
C.6.4.2⽤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燥。
当温度低于20℃或⾼于40℃,相对湿度⼤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6/97
八、惯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7/97
(一)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 之一“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灭菌”
灭菌前准备—清洗、包装、装载遵照WS310.2 要求。(严格清洗、规范包装)
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应采取低温灭菌方
▪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 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 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 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 管等。
▪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器 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 头柜、被褥疮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法。 3.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
无条件医疗机构可采取灭菌剂浸泡灭菌。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8/97
▪ 灭菌方法
▪ 4.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可采取干热灭菌方法。 ▪ 5.外来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企业提供清
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照其灭 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要求进行灭菌。 ▪ 6.植入物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企业提供植入物材 质、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 照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要求进行灭菌,植入 物灭菌应在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放行;紧急情况下 植入物灭菌,应遵照WS310.3要求。 ▪ 7.动力工具 分气动式和电动式,普通由钻头、锯 片、主机、输气连接线、电池等组成。应按照使用 说明要求对各种部件进行清洗、包装、灭菌。
1、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标准消毒剂1.8.1.1概述:戊二醛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但是,戊二醛易挥发,对环境污染较大,对人体有刺激性和致癌性,使用时应当注意安全。
1.8.1.2适用范围:戊二醛可用于对不耐高温和湿热的物品进行消毒,如纤维素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
1.8.2过氧化氢消毒剂1.8.2.1概述: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过氧化氢分解产物为水和氧气,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
1.8.2.2适用范围:过氧化氢可用于对不耐高温和湿热的物品进行消毒,如纤维素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
2消毒设备的选择和使用2.1消毒设备的选择2.1.1应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设备,要考虑设备的消毒效果、安全性、易用性、维修保养和成本等因素。
2.1.2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消毒设备,同时应注意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以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2.2消毒设备的使用2.2.1应按照设备的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消毒设备,不得随意更改操作参数和程序。
2.2.2应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消毒效果。
2.2.3应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和验证,以确保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3消毒人员的培训和管理3.1消毒人员的培训3.1.1应对消毒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消毒知识和操作技能。
3.1.2应定期对消毒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其消毒技能和操作水平。
3.2消毒人员的管理3.2.1应建立健全的消毒人员管理制度,明确消毒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2.2应对消毒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以确保其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2.3应对消毒人员进行激励和奖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本文介绍了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包括消毒与灭菌方法、消毒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消毒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方面。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应用一、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清洁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2、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二、术语和定义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三、管理要求1、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2、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
3、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4、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相关要求。
5、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6、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7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四、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离子体灭菌不耐湿热的器械:采用高水平化学消毒剂灭菌。
浸泡灭菌时影响因素很多(已不提倡)浸泡时间较长;灭菌时影响因素较多:浓度、有机物等的影响;残留难去除,需大量无菌水冲洗;无菌操作较难,容易污染(包括无菌水);无法储存,随时取用。
医疗器械的分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皮肤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本演示将介绍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分类和等级、流 程和步骤、医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监督与评估,最后总结结论。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重要性
1 病菌防控
有效消除病原微生物,降 低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的 风险。
2 患者安全
减少医疗机构内患者感染 的可能性,保障患者的安 全与健康。
分为环境消毒、设备消毒、器材消毒和人员消毒。
等级
按照消毒的目的和严重程度划分为三级:一级是基础消毒,二级是常规消毒,三级是特殊消 毒。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要的消毒工具和材料,准备消毒区域。
2
清洁准备
清洁和预处理目标区域,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操作
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和药剂进行操作。
3 信任与声誉
确保医疗机构符合消毒标 准,建立信任与良好的声 誉。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基本原则
1 全面性
包括对环境、设备、器材和人员等方面的消毒要求。
2 可行性
要符合实际操作,能够在医疗机构中有效实施。
3 科学性
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确保消毒技术的有效性。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分类和等级
分类
医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1 正确操作
按照医疗器械消毒技术规 范的要求,使用正确的消 毒方法和药剂。
2 有效监测
3 质量管理
监测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 确保灭菌率符合标准。
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消毒 管理制度,保证消毒质量。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监督与评估
1
监督机制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与评估。
2
培训和考核
开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0. 人员卫生处理: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 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过程。
11. 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 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四、强化清洁与消毒
1.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a)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 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 菌。 2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 3.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 4 .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并关注引发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表 面的污染情况。
7.消毒湿巾: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 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 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8. A0 值: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 10K 时,温度相当于80°C的时间 (秒)。A0 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 的最低要求。
二、清洁与消毒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 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 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 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 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5.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6.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 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是指医疗机构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遵循的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 消毒剂的选择: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场所和物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酒精等。
2. 消毒操作要求:消毒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消毒知识与技能,正确使用消毒剂和器械,掌握消毒剂的浓度、接触时间等参数,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频率: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区域和物品的风险程度制定合理的消毒频率,保持病区、手术室、医疗设备等环境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4. 消毒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消毒记录,记录消毒时间、消毒剂浓度、消毒区域等信息,用于监督和追溯。
5. 消毒设备的维护与验证:医疗机构应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验证,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消毒效果的稳定性。
6. 废弃物处理: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其中包括医疗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等的消毒和处置。
7. 个人防护:进行消毒工作的人员应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确保自身安全。
8. 应急措施:医疗机构应拟定消毒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做出相应的处置措施,避免疫情扩散和传播。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也是医疗机构良好卫生环境的重要保证。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引言概述: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需要保持高度的卫生和消毒标准,以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是指一系列的标准和程序,用于预防和控制感染病原体的传播。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五个部分,包括清洁消毒、器械消毒、环境消毒、手卫生和废物处理。
一、清洁消毒1.1 清洁消毒的目的是去除可见的污垢和有机物,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数量。
清洁消毒应包括以下步骤:1.2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根据不同的表面和物品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
1.3 定期检查清洁消毒工作的效果,确保清洁剂和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正确。
二、器械消毒2.1 器械消毒是指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灭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器械消毒应包括以下步骤:2.2 根据器械的特性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
2.3 确保消毒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定期检查器械消毒效果,确保器械符合消毒标准。
三、环境消毒3.1 环境消毒是指对医院内的空气、表面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环境消毒应包括以下步骤:3.2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对医院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如紫外线消毒、空气过滤等。
3.3 定期对医院内的表面和物品进行消毒,如床单、地板、门把手等,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四、手卫生4.1 手卫生是医院中最基本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传播。
手卫生应包括以下步骤:4.2 使用适当的洗手液和消毒剂,正确洗手和消毒,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
4.3 定期进行手部消毒培训和评估,确保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手卫生的方法和技巧。
五、废物处理5.1 废物处理是医院消毒规范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防止感染病原体的传播。
废物处理应包括以下步骤:5.2 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和包装,确保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处置。
5.3 定期检查废物处理设施和流程的合规性,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相关的卫生和环保标准。
结论: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完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5-04-05发布2015-08-01正式实施3.术语和定义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 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清洁剂 detergent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消毒 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剂 disinfectant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剂 sterilant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通示为10-n 。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斯伯尔丁分类法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WST_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4-05发布2012-08-01正式实施3.术语和定义3.1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通示为10-n 。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X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X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中的医疗设备、器械、环境以及医疗人员手部等在消毒过程中能够达到无菌状态,防止病原体传播,保障患者和医疗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而制定的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一、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1. 消毒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根据不同病原体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和消毒设备。
2. 灭菌应遵循彻底、可靠、经济、环保的原则,确保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使用前达到无菌状态。
3.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工作的责任人、管理职责、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4.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消毒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消毒知识和技能。
5. 医疗机构应加强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管理,确保消毒剂和消毒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二、清洗与清洁1. 清洗是指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污物、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
2. 清洁是指去除物体表面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 医疗机构应根据物品的污染程度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洗与清洁方法、清洗剂和清洁设备。
4. 清洗与清洁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确保物品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5. 清洗与清洁后的物品应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其达到无菌状态。
三、消毒与灭菌方法1. 消毒方法应根据不同病原体和污染程度选择,包括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消毒等。
2. 化学消毒剂应选择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稳定、易于储存和运输的消毒剂。
3. 物理消毒方法应选择能够彻底杀灭病原体、不影响物品性能和安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4. 生物消毒方法应选择能够杀灭病原体、改善环境、不影响物品性能和安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堆肥、发酵等。
5. 医疗机构应根据物品的性质、污染程度和消毒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四、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1. 医疗机构应建立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制度,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一、消毒概述医疗机构消毒是指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以减少或杀死潜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菌或病毒。
消毒是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进行,制定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是必要的。
二、消毒环境1. 医疗机构应设置专门的消毒室,室内应保持整洁、干燥、通风良好。
2. 消毒室内应设置消毒设备和工具,如高温消毒柜、紫外线消毒灯、气体消毒机等。
3. 消毒室内的地面和墙面应使用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三、消毒器具1. 医疗机构应根据具体需要配备各类消毒器具,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等。
2. 消毒器具应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
3. 使用消毒器具前,应先进行清洗和除菌处理,确保器具表面无明显污物。
四、消毒操作1. 掌握正确的手消毒方法:用流动水洗手,涂抹适量的洗手液,揉搓双手并擦拭干净,使用酒精洗手液时需注意揉搓至酒精蒸发。
2. 消毒液的配制应按照比例准确混合,确保浓度达到消毒要求。
3. 对于不同物品和设备的消毒,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
4. 消毒设备应安装正确,使用时应遵循操作流程,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的效果和安全。
五、消毒监测1.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包括对空气、物品和设备的微生物检测。
2. 消毒监测应有专门的检测人员进行,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和设备。
3. 消毒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对于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员工培训1.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员工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消毒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2. 培训内容应包括消毒原理、消毒操作规范、消毒器具和消毒液的正确使用等。
3. 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操作,通过示范和练习,提高员工的操作能力。
七、消毒记录和管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消毒记录管理制度,对所有的消毒操作进行记录。
(完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_(2015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5-04-05发布2015-08-01正式实施3.术语和定义3.1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通示为10-n 。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 再消毒,当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 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 毒。
完整版课件
10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并遵 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 事项。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 高低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体内植入物:植入物灭菌应在 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放行,紧 急情况下植入物的灭菌,应遵 循WS310.3的要求。
完整版课件
16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消毒方法
口 口腔护理用具等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 灭菌。
口 麻醉面罩、氧气面罩、体温表等不耐热的物 品应采用高水平或中水平消毒。
口 氧气湿化瓶、引流瓶等采用含氯消毒剂等以 上的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 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 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患者病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 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床上用 品一人一换,住院时间长时每周 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患者出院时进行终末消毒。
完整版课件
19
皮肤与粘膜的消毒
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消毒方法:(略)
消毒范围:肌肉、皮下、静脉注射、 针灸等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消 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PVC、PICC等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 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应大于敷料 面积(10 ×12)cm
完整版课件
20
地面与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 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 受到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 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 和消毒。
应根据本单位消毒和灭菌工作的需要,提 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 安全。
完整版课件
8
管理要求
对消毒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与 监测,及时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 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完整版课件
9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应先清洗,再消 毒或灭菌。
*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 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
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完整版课件
7
管理要求
使用中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并负责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应保持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及 时进行有效地消毒,对感染具有高风险的 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李建红
完整版课件
1
《消规》主要内容介绍
术语和定义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 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上污染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 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完整版课件
2
术语和定义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 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完整版课件
3
术语和定义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 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 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 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的物品,一 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 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 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 物等。
完整版课件
4
术语和定义
中度危险品:与完整粘膜相接触,而不进 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 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 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 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 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新生儿 室、烧伤病房、口腔科等的地面和物 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 消毒,遇明显污染时随时清洁与消毒。 可采用100-7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作用30分钟。
完整版课件
21
清洁用品的消毒
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50mg/L含 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药, 干燥备用。
*内镜的清洗应遵循国家有关规定。
完整版课件
14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耐热、耐湿:应首选压力蒸汽灭 菌。
不耐热、不耐湿:应采用低温灭 菌法。
不耐热、耐湿:应首选低温灭菌 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 灭菌剂浸泡灭菌。
耐热不耐湿:可采用干热灭菌法。
完整版课件
15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外来医疗器械 必须由本医疗机 构重新灭菌后使用。
地巾(墩布):清洗干净,在 5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 冲净消毒药,干燥备用。
注意事项:布巾,墩布必须分区使用。
完整版课件
22
谢谢大家!
完整版课件
23
完整版课件
24
完整版课件
低度危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 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 床表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地面、墙面、 痰盂和便器等。
完整版课件
5
管理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 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并具 体落实。
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 作人员的培训。
完整版课件
6
管理要求
使用中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符合 以下要求:
*清洁 治疗车、诊疗工作台、新生儿暖箱 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或消毒布巾擦拭。不同 患者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 套应分区使用,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完整版课件
13
清洗与清洁方法
注意事项
*有管腔和表面不光滑的物品,应用清 洁剂浸泡后手工仔细刷洗或超声清洗。 能拆卸的复杂物品应拆开后清洗。
*手工清洗工具如毛刷等每天使用后, 应进行清洁消毒。
口 呼吸机、麻醉剂的螺纹管及配件应进行有效 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 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
完整版课件
17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注意事项
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 清洗干净。
管道中有血迹等有机物物污染时, 应用清洗剂浸泡清洗。清洗后的 物品应及时进行消毒。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11
清洗与清洁方法
适用范围
清洗适用于所有耐湿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
清洁适用于各类物体表面。
完整版课件
12
清洗与清洁方法
*清洗 重复使用的物品应由CSSD及时回收 后,进行分类、清洗、干燥和检查保养。手 工清洗适用于复杂器械、有特殊要求的医疗 器械、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及无 机械清洗设备的情况等;机械清洗适用于大 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