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在绩溪_陈文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6月皖西学院学报Jun.,2011第27卷第3期Jo urnal o f West Anhui U niv er sity Vo l.27NO.3
苏辙在绩溪
陈文苑1,陈东升2
(1.黄山学院,安徽黄山254041;2.青阳县九华中学,安徽青阳242800)
摘要:宋代诗人苏辙中年时期曾来安徽绩溪为官,与绩溪结下了一段美好的情缘。在绩溪期间苏辙政绩卓著,视民如子,深受人们的爱戴。然而,长期负病也让他心烦意乱,在生活上备受煎熬,时而感到生命无常、世事艰辛。在绩溪这段时间,苏辙除了在政治上究心吏事、勤政恤民外,还在闲暇时间里游赏了绩溪名胜景点,留下了一些描摹绩溪景色的诗篇。另外,他还拜访了当地一位著名的道姑与其争辩论道。苏辙在绩溪虽仅有半年,但在绩溪产生的影响却弥久不减。
关键词:苏辙;绩溪;县令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35(2011)03-0101-03
苏辙一生任职多处,游赏四方,与安徽绩溪也有着不解之缘。元丰二年(1079),兄苏轼因谤讪新政的罪名被捕后又被贬。苏辙因上书为兄辩解而被牵连,被贬为筠州酒税。在任职了五余年后,调任绩溪县令。
一、/仲卿意向桐乡好,身后烹尝亦此间0
任职之前,面对这即将到来的绩溪县官,苏辙内心较为复杂。/它年贫富随天与,何日身心听我闲0 (5将移绩溪令6)、/无限青山不容隐,却看黄卷自怜贫0(5初到绩溪偶成小诗6),政治受挫、生活偃蹇似乎让诗人已厌倦了官宦生活,挥之不去的退隐之意时刻萦绕在他的脑海。绩溪地处山区,城小人稀,地理位置又极为不便,对于这座县城,诗人曾言到/坐看酒垆今五年,恩移岩邑稍西还0、/指点县城如手大,门前五柳正摇春0,/岩邑0、/如手大0等正是作者对县城的客观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出任前无奈的心情。即便心情如此复杂,但是这毕竟是他进士及第27年来第一次任地方长官,虽然这仅是一个职位低微的县令,虽然他本人不无感慨地表示说:/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0,但苏辙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期待,在5将移绩溪令6中诗人说到:/仲卿意向桐乡好,身后烹尝亦此间0,这里化用了汉吏朱邑的典故。据5汉书#循吏传6载:/朱邑,字仲卿。庐江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所部吏民爱敬焉,,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0作者誓以朱邑为榜样,勉励自己,希望能像朱邑在桐乡一样在绩溪造福百姓,受人民爱戴。
苏辙原本就是一位忧国忧民、勤于政事的循吏,平生抱负即以兼济天下、造福大众为己任。在绩溪任职期内,他努力践行着来前的诺言,勤政爱民,简政崇实,还亲率随员为民众康泰祷告,祈盼风调雨顺、百姓安康。5绩溪谒城隍文6和5祭灵惠汪公文6两篇祝文正是此时撰写的,一篇是向上天祈福,一篇是向绩溪乡土伟人、被尊为徽州地方神的汪华求愿。两篇文章陈辞恳切、心诚意真,为百姓祈求福祉之心感人肺腑!
/笑杀华阳穷县令,床头酒尽只嚬眉0(5次韵江法曹山间小酌6),绩溪古名华阳,这里作者虽自嘲穷困,但体恤民隐、仁民爱民之心依旧不变。5江东诸县括民马6一文中曾记载苏辙不畏权贵,勇敢缓减了压在乡民头上供应战马的任务。朝廷勒令郡县供应战马,但江南本不产马,马是稀缺之物,小县不过十余匹,而许多县邑借此大做文章,苛刻百姓,不切实际搜刮名马,/诸县括民马,吏缘为奸0[1](P24)。有马之家/为之骚然0[1](P24)。苏辙深察民情,体恤民困,制止了诸乡保正副这些奸臣滑吏害民扰民的行径,用自己的务实避免了这场闹剧在绩溪的发生。最终,/邑人幸矣!0[1](P24)
苏辙对临行前信誓旦旦的承诺没有食言,他尽力履行了一个地方官的责任。/抚兹百里兮曾何异于九
101 *收稿日期:2011-03-21
作者简介:陈文苑(1982-),男,安徽六安人,黄山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学、宋代文学;陈东升(1981-),男,安徽池州人,青阳县九华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文学。
州,剖析狱讼兮亦吾庙谋,不为此弃兮讵为彼留0[2]1845,这是后来绩溪人民对苏辙在此为政的一个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他把一个百姓父母官应尽的职责在全力地执行着。正如桐乡对朱邑一样,绩溪就是苏辙的桐乡,/则绩溪者,殆公之桐乡也。0[2](P1845)
二、/一病五十日,复尔当解官0
苏辙春季来到绩溪,是年八月变调任校书郎,在绩溪仅半年的时间。/移知绩溪县,始至而奉神宗遗制。居半年除秘书省校书郎。0(5颖滨遗老传6)然而就在这半年,苏辙有近两个月时间被疾病缠身,5孙颍滨年表6曾云:/五月卧疾,至秋良愈。0[3](P102)在此期间描写自己生病情况的诗就有不少,像5病中郭尉见访6、5病后6、5复病三首6等。从诗句/偶成三日寒兼热,知是多闻力未全0(5病中郭尉见访6),我们可以得知,苏辙主要得的是风寒。/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0(5病后6),寒热袭入身体如同兵戈到来般迅猛,让人猝不及防。羸弱的身体面对迅雷般到来的病疾难以抵御,虽然已是病后,但身体依旧虚弱。作者还形象地描写了得病时的感受。5复病三首其二6中说到:/寒作埋冰雪,热攻投火汤0,用了两个夸张的比喻生动描述了寒热袭来时的身体反应。
疾病接二连三地来袭,让苏辙心力交瘁。身处异乡原本寂零寥落,加上事业偃蹇、生活困顿,偏又遭遇长时期的疾病,种种的不如意交织一起,倍觉心烦意乱,消极低沉的情绪自然迸发。即便病愈,苏辙也并未表现大病初愈后的欣慰,反而深刻地意识到了人生的虚幻和生命的沉重。/冷枕单衣小竹床,卧闻秋雨滴心凉0(5病退6),冷、单、小、秋字眼彰显着内心的孤寂,滴滴的秋雨声像是打在心里,格外凄凉。长期受挫的人心理是孤单的,也是脆弱的,更是敏感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很可能触动心中那根伤感的情丝、掀起心绪的波澜、颠覆常态的坚韧。看到病后的白发,苏辙心绪烦乱、感慨颇多,5病后白发6说到:/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筋力从凋朽,肝心罢激昂。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0作者病后形销骨立,以经不起晓霜的枯木自比,心态消沉。疾病消磨的不仅是青春,更是那颗激昂的内心。全诗字字凝重、句句揪人心痛,读罢让人不禁沉悴。
病后,作者对自己抱病影响政事深感歉意,55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6中作者说到:/久病终惭多敝政,丰年犹喜慰耕夫0,这种尽职尽责的为官态度,心系人民的政治立场让人钦佩不已!
三、/南难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0
对于绩溪,苏辙曾描述/指点县城如手大0。绩溪虽小,但境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胜景如织。江南第一关、清凉峰、龙须山、大会山、目丈崖、饭甑尖之自然景观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并歌咏诗赞,/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0,这个小城竟引无数游人竟折腰。短短半年,苏辙由于政事烦多加上疾病缠身,并没有太多闲暇时间游览山水,但一接触到这清秀的山水,诗人的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诗人初到绩溪时,因拜祭祠庙顺便游赏了/华阳十景0之一的石照,后又曾游览了豁然亭和翠眉亭。5豁然亭6中/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0两句,作者生动地描绘出了县城粉墙黛瓦、雨后炊烟的气象,宛若桃源仙境。5翠眉亭6是诗人登临眉山所作的诗篇,该亭的建立亦得益于苏辙,5绩溪县志6载: /苏公为县,行平冈上。见双岭如眉势,作亭对之,名翠眉。0诗中,/斜拥千畦铺绿水,稍分八字放遥山0句形象地勾勒了眉山环拥碧水、八字成形的特色,可谓澄江如练,青山如画。/愁霏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0,一开始作者正为夜雨侵湿山峦发愁之际,随后当看到草木在晴云下舞动便笑逐颜开,这一愁一喜的情感刻画无不浓缩着对眼前景色的深深爱恋。这处处皆入画,举目有丹青的绩溪景色无不令诗人心旷神怡,醉心其中,不怪乎诗人直说到/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0(5豁然亭6)
四、与郑仙姑论道
5龙川略志6曾记载了苏辙在绩溪时拜访姓郑道姑的事迹:/歙州郑仙姑父曰八郎,学道者也,家于歙之东岳庙前,家有一小阁,姑幼与父居阁上,客至父见客阁下,姑自上捧茶汤下,率以为常,然人未尝见阁上有烟火,父死,殓棺中不葬,姑言父非死也,如是数十年未尝出城,人或见之百里外,亦略言人灾福。予为绩溪令,欲一见,曾到郡闻其旧宅,岁久摧坏,是岁大风雨,夜中屋毁有声,邻居疑其压死,旦往视之,偶有一木斜倚床上得不压而姑酣睡未觉,人尤异之。予问其年,曰八十矣。予诘姑年八十而不嫁,何也?曰:吾诵5度人经6,故尔。予曰:5度人经6安能使人不嫁?曰:此经元始天尊所说,元始天尊生于天地先、立于天地外,安得不尔。予曰:姑误矣,安有人能出天地上者。曰:此无他,盖亦道尔。予曰:道则能尔,然何与姑事。曰:君谓道不在我,然我身何者?非道?予叹曰:姑乃知此耶,明日略访,我当具一斋。姑曰:我随有而食,不择荤素。明日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