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二第2课时教学设计(青岛版)

合集下载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窗口二教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窗口二教案

黄河漂流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和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测、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重难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漂流吗?播放课件。

学生认真观看。

出示挂图:请看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23日漂流路程是多少千米?24日、25日……29日呢?二、学习新知(一)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谈话: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呢?怎样列式?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23日 11×7=7724日 12×6=7225日 6×7=42……2.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3.学生试用符号表示漂流的路程。

(1)你能用一个式子吗?请学生说说每个符号所表示的含义,加深理解。

(2)教谈话:通常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你会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3)比较: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和用文字表示的数量关系哪一个更简便呢?学生对比: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更简便。

(4)已知s和v,怎样求t?已知s和t,怎样求v?学生用字母来表示数量关系。

4.自主练习第1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解读题意,明确数量关系,然后用字母表示出数量关系。

(二)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一)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

1.说说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

2.如果a表示边长,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你能用符号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3.教师讲解:aa可以写成a ,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二)用字母表示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

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三、练习(一)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将符号代入公式中,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二)自主练习第3题。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特征,记录相关信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能够运用信息窗的方法,提高观察物体的细节和专注度。

•能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物体分类体系。

•能够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

2.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信息窗的方法,提高观察物体的细节和专注度;对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物体分类体系。

•难点: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

3. 教学准备•运用信息窗的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教学实物。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发挥联想、形成问题。

引导学生们寻找类似物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同时,启发学生们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特征,记录相关信息。

4.2 展示和介绍信息窗的方法通过演示展示信息窗的方法,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以先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们模仿你的优点。

学生也可以动手制作自己的信息窗。

4.3 运用信息窗进行观察运用各种信息窗的观察工具对教学实物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们关注物体的不同细节和特征。

可以通过提问等方法,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们不断提高观察的精度。

4.4 归纳总结观察结果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物体分类体系。

通过类比或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各类物体的特征和联系。

4.5 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们进行课后练习和自主探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运用信息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观察的精度和深度,丰富物体的相关知识。

5. 课后作业1.制作一个信息窗。

2.通过信息窗的方法观察一个生活中的物品,记录相关信息。

3.假设你是科学家,请运用信息窗的方法,观察一个未知的物体,并记录相关信息,推测物体的各项特征和功能。

6.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利用信息窗的方法进行观察,让学生们思维更深入。

信息窗二(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具体应用;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结合律的应用;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 信息窗呈现教师打开信息窗,呈现“5 × 6 × 2 = ?”的题目,让学生看一遍后,结合上次课的重点,向同桌解释答案。

2.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在理解上次课所学乘法交换律、分配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即“先算哪两个数都可以”。

以“2 × 4 × 5”为例,学生可以先算2 × 5,然后再乘4,或者先算4 × 5,再乘2,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40。

3. 拓展练习在巩固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以下练习:•2 × 3 × 4•6 × 7 × 2•8 × 5 × 9•3 × 5 × 7 × 2四、教学方法1.观察-感知法:通过呈现信息窗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2.听-说-看法: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口算、做习题等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呈现信息窗题目“5 × 6 × 2 = ?”,让学生结合上次课所学乘法交换律、分配律的知识,向同桌解释答案。

2. 理解乘法结合律教师通过口头解释和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含义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口算练习加深理解。

3. 拓展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

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然后进行问答环节,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

七、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先算哪两个数都可以例如 2 × 4 × 5先算2 × 5,再乘4先算4 × 5,再乘2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应用还不是很理解,需要更多细致的引导和巩固。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五边形 六边形 七边形 八边形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我的两个锐角 之和大于90°
(×)
我的两个锐角 之和等于90°
(√)
把我分成两个三角 形,每个三角形的 内角和是90°
( ×)
思考: 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钝角?最多有几个直角?
40°
115°
50°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底角是 3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180-3 0-30=120° 180-(30+30)= 120°
答:它的顶角是120°。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3.埃及金字塔的四个侧面的形状都是等腰三角形,每个等腰 三角形的顶角约是52°。金字塔每个侧面的底角大约是多少 度?
(180-52)÷2 = 64°
52°
答:金字塔每个侧面的底
角大约是64°。
?
?
三、应用规律Leabharlann 解决问题4.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推算出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吗?
180°×2=360°
180°×2=360°
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吗?
四边形的内角和: 180×2=360°
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撕拼法 折拼法
转化
二、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帕斯卡(1623-1662),法国数 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概率论的奠 基者。早在300多年前这位法国著名 的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任何三角 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而他当时 只有12岁。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想一想,算一算。

(六三学制)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六三学制)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青岛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第八册P2-3《用字母表示数》教材简析本信息窗所呈现的是黄河三角洲的美丽画面和文字说明。

主要呈现的信息是黄河三角洲目前的面积和平均每年新增陆地面积。

拟引导学生通过研究黄河三角洲逐年造地面积变化情况,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习新知识,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师:你知道我们的母亲河指哪条河吗?你去过黄河三角洲吗?你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地方吗?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数学上也经常用到字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与交流,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设疑激趣、展开新课1.师生互动,猜年龄;师:你今年几岁了?(板书:××的岁数 10岁)想知道李老师的年龄吗?师:李老师比××大25岁,我今年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算的?师:当××1岁时,老师该多少岁呢?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当××2岁时,又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当××50岁时呢?板书:××的岁数老师的岁数10+251+252+2550+25……师用手势竖着指,示意引导学生观察:请你仔细观察这里什么在变?(年龄)什么没变?(师明确李老师比××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始终没变。

)用字母a来表示××的年龄,那么老师的年龄应该怎么表示?为什么要用a+25表示?师:在这里字母a表示什么?(表示××的岁数)+25表示什么?含有字母a的式子a+25呢?追问:a+25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a+25表示的年龄与上面这样一个一个举例子比较有什么好处呢?比较归纳,揭示课题: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人的年龄、书的本数等等这样的数量。

信息窗(计算器)-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计算器)-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计算器)-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包括加、减、乘、除、百分数以及倒数等功能。

2.能够学会借助信息窗口计算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器的基本功能2.信息窗口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以及信息窗口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信息窗口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法2.互动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讲解计算器的加、减、乘、除、百分数以及倒数等基本功能。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运算方法。

2.给学生提供一些计算方法的练习题,教师可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并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答案,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示例练习题:•356 ÷ 4 = ?•94 × 5 = ?•1300 + 789 = ?•67 − 42 = ?•25% × 200 = ?•6 的倒数是多少?•9.3 的倒数是多少?2. 介绍信息窗口1.讲解什么是信息窗口,并且介绍它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信息窗口能够帮助他们更方便地计算数学问题。

2.教师可以演示如何使用信息窗口,并且在黑板上写一些公式,让学生跟着演示并且进行练习。

示例演示题:•求出 35 的 40%。

•求出 160 減去 72 和 27 之差的百分数。

3. 学生练习1.由教师在黑板上提供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自己使用信息窗口计算。

2.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六、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提醒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善用计算器以便更好地完成计算任务。

七、作业布置练习题:使用计算器解决下列问题,并将计算过程写在作业本上。

1. 求出 71 与 56 的差。

2. 求出 54 的 30%。

3. 将 1.23 除以 0.08,保留一位小数。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观察物体)-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并能通过观察物体,获取物体的基本性质;2.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窗,观察物体,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比较;3.能够对物体进行整体和局部观察,并通过观察获得相关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1.确立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2.熟练运用信息窗观察物体;3.掌握通过观察,整理信息,分类比较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1.学生通过举例,了解信息窗的概念和作用;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将观察到的信息分别填入信息窗中;3.学生通过信息窗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的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方式,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三课时:整体观察1.学生通过整体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整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和比较。

第四课时:局部观察1.学生通过局部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特定性质和部位的名称;2.学生观察教师宣布的物体的特定部位,记录观察到的信息;3.学生可以将所得信息和整体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分类。

四、教学活动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2.合作学习法;3.课堂讨论法;4.操作实践法。

五、教学交互1.教师与学生:教师宣布物体,引导学生观察、记录信息、整理信息;2.学生与学生: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享操作,讨论分类比较的方法。

六、教学评估1.可以通过教师布置的练习习题,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窗的使用方法;2.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和分享,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分类比较的方法。

2020年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2020年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共有学生近200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教材的编写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时代性,2、坚持:“情境串”带动“问题串”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

4、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的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回佣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地、3、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 结合现实生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四、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四年级数学下册 一 珍惜动物简易方程 信息窗2第2课时教案 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一 珍惜动物简易方程 信息窗2第2课时教案 青岛版

信息窗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8~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教学设计:一、复习准备(一)口算下面各题.30+()=50 ()×2=10(二)列式.1.一支钢笔元,2支钢笔多少元?2.与4的和.二、新授教学(一)方程的意义1.介绍天平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2.引出方程(1)出示图片:天平1 。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2)出示图片:天平2 。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教师板书:20+?=100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100.(3)出示图片:篮球。

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3.方程的意义.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二)教学例11.方程的解教师提问: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在?中,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 80是方程的解是方程的解2.解方程。

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教学例1例1.解方程 600+x=860(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2)教师板书解方程的过程(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检验:左边=600+x=600+260=860=右边,所以:X=260 是600+x=860的解.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5、教学例2。

信息窗二(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定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定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定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2.能够理解并应用“等式”的概念;3.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写出代数式;4.能够完成相关习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掌握等式的概念;2.教学难点:确定代数式中的变量及其含义。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数量关系。

教师让学生自主思考“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和必要性。

2. 等式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用字母表示的两个数量关系是相等的,这就是等式的概念。

教师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等式的一些性质和用处,如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可以通过变形得到新的等式等。

3. 代数式和方程的区别教师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变量的含义,写出相应的代数式,并能够通过变形将代数式变成等式,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方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代数式和方程的区别,进而理解方程的本质。

3.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和方程,并且能够通过解方程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引入实例,让学生理解代数式和等式的概念;2.演示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代数式和方程;3.解决问题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估教师通过出题的方式进行评估。

出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写出相应的代数式或方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在理解代数式和等式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也能够对代数式和方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对认识的一些概念进行加深和延伸。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认知和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的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

能够结合详细情境进展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经历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勤劳的小蜜蜂们整装待发要去采花粉了。

大家想去看看吗?瞧,它们出发了!(出示情境图)谁能利用其中的信息,给大家讲个小?学生可能会答复:清晨,小蜜蜂们在大王的命令下,出发去采花粉了。

看,它们的队伍向四个方向出发,其中向北飞的有310只蜜蜂,向东飞的有103只蜜蜂,向南飞的有286只蜜蜂,向西飞的有530只蜜蜂。

【设计意图:采用“看图讲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在有趣的情境中清晰地了解情境图中所包含的种种信息,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1.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2)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3)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用本课知识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不能用本课知识解答的问题(如需要用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解答的问题)可让学生写在问题口袋里,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展解答。

2.解决第一个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来解决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大家会解决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3.集体汇报,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会答复:530+310=840(只)(1)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3个十加31个十等于84个十,84个十是840。

谁和我的方法不同?(2)我是这样想的:5个百加3个百是800,3个十加1个十是40,800加40等于840。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

观察的规律有:
把46.5除以10,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1/10,小 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
把46.5除以100,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1/100,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 把46.5除以1000,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 1/1000,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三位
总结规律: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 1/10 小数点就向左移动 一位
小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 位 小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 位
小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 动三位

结合教学内容和常见题型我按照从易到 难的顺序设计了以下四个智力擂台,让学 生在擂台练习中巩固本课知识。
智 力 擂 台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 哪些收获?
1个几维鸟蛋的质量大约相当于10个锦鸡蛋或100个杜鹃蛋或1000个蜂 鸟蛋的质量.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挑选出本节课需要的以下三个问题。
锦鸡蛋有多重? 杜鹃蛋有多重? 蜂鸟蛋有多重?
突破重难点,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算式
460.5 10 46.05 460 .5 100 4.605
• 二、教学目标: • 1、知道小数点的左右移动使小数发生 大小变化。 2、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 教学难点: • 小数点移动不够位时用“0”补位的方法。
•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新课,提问我们现在已学习了 哪些关于小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回答,大家 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小数的知识。 • 通过这些知识回顾让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 行系统整理并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有80米高的城堡,你能把 它缩小到原来的1/10、 1/100、1/1000吗?

信息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会应用所学方法求解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应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要准备好课件、板书和学生练习册。

2.学生需要准备好笔和草稿纸。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教师可以出示一个题目,如:345 x 23,让学生估算答案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掘乘法算法中的规律,为学生的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二)知识讲解和练习教师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讲解清楚,并通过多个练习,让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练习题应该从易到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活动拓展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如答题比赛、数学接龙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笔算的方法和思路,以相互促进。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注意练习题的难易程度,以免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应用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未来教学中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3.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掘笔算的规律和特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信息窗2)》教学教学ppt课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信息窗2)》教学教学ppt课件
图案美
——图形的平移
情境导入
你说我讲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你说我讲
是怎样得到的?
先画 用,平把移的方向法右:平移2格得到 。
二、你说我讲
是怎样得到的?
把 再向右平移2格得到

二、你说我讲
是怎样得到的?
把 再向右平移2格得到

二、你说我讲
是怎样得到的?
把 再向右平移2格得到
三、自主练习 1.
3

பைடு நூலகம்
4
4

5
三、自主练习

7

7

6

6
四、回顾反思

二、你说我讲
是怎样得到的?
二、你说我讲
平移的要点是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 再通过某一边或某一点确定平移的距离;不 能改变基本图形的大小。
数格时,不要以格与格的交叉点为准, 要以点与点之间的方格数为准。
二、你说我讲
小房图向右平移了 6 格。
金鱼图向(左)平移了( 7)格。 火箭图向( 上)平移了( 5)格。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信息窗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信息窗

实验探索,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答案。

今天,我们也来当个小小数学家,一起探索这个问题,愿意吗?第二板块——解决问题,探究新知探索交流,学习新知【A、B /20分钟】(一)引发猜想刚才我们说“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如果有六条线段,猜猜能围成几个三角形?(二)操作验证,揭示三边关系(1)分组实验:请四人小组合作,将学具袋里的六根小棒围一围三角形(蓝:2cm 紫:3 cm 黄(两根):4 cm 白:5 cm 绿:9.5 cm),各组可自行确定验证方法。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填写以下的《探究报告单》。

所选小棒长度 > = < 能第一次a=( )cmb=( )cmc=( )cma+b〇ca+c〇bb+c〇a第二次a=( )cmb=( )cmc=( )cma+b〇ca+c〇bb+c〇a第三次a=( )cmb=( )cmc=( )cma+b〇ca+c〇bb+c〇a第四次a=( )cmb=( )cmc=( )cma+b〇ca+c〇bb+c〇a我们发现了(2)汇报小组围的结果,有什么发现吗?(课件演示)学生操作分组摆小棒小组汇报,举例。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拓展应用,概括提升【A、B/8分钟】1、小组讨论:完整地说说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2、电脑出示数学家的探索结果: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件出示)我们的发现和数学家的探索结果到底一不一样?为什么?3、既然都一样,这里为什么强调“任意”呢?让学生充分动脑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蛋的世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2. 在学习小数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小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首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谁来读一下。

二.先学环节
(一)自学教材
下面我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学习新知识。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自学课本56页到57页的内容,比一比哪个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1.观察图中信息,平胸龟蛋与小鳄鱼蛋相比,哪一个长?
(2)仔细观察:0.40分米和0.4分米相等吗?0.40○0.4
(3)观察0.40和0.4,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样的规律吗?
2.总结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小数的大小()。

3.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
0.500=() 13.040=()
3.不能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6.07和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
0.9=() 6.07=() 5=()
(二)自学检测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有信心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5、6题(写到学案上),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

要求:认真读题,书写规范,坐姿端正。

(你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吗?)
四、后教环节
(一)更正
1.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2.学生同桌对改,对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根据正确答案,组内交流一对一对改,会的学生教不会的。

让出现错误的学生说一下错的原因?如果说不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

(二)讨论(议一议)
(1)化简:
第1题中: 0.40为什么和0.4相等。

11.05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可让学生讲解) (2)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把小数化简。

有时需要把一些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又该怎样做呢?
讨论:不改变数的大小,你能把7改写成二位小数吗?
如果7后面不添小数点,直接写0行吗?把7改写成二位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小数是由三部分组成:整数、小数点、小数部分。

7在整数部分的个位上,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

所以在7后面加上小数点,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大小不变。

)
如果把7改写成三位小数呢?五位小数呢?……
(3)总结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训练环节
过渡语: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比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下面我们来完成课本59页第7、8题(写到学案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然后全班展示交流,对出现的错误先由小组帮助改正,再有疑问老师讲解。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