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主要理论.pptx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PPT课件共150页文档
4
3、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个基础理论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部类:基础产业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 满足外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非基本部类:服务性产业(从属经济部类) 满足内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5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其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 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32
(二)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
1、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类型
第一种是要塞型。 第二种是城堡型。 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
33
1)古希腊:市民集会场所作为城市,体现民 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2)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 3)中世纪:教堂为中心;城市自然生长。 4)文艺复兴:从环境的因素考虑城市选址和造型。 5)17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抗衡教会,绝对君权。 6)产业革命前:欧洲城市多规模较小、自然形成、
21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商品粮 资金原始积累 原料 市场 劳动力
直接导致人口 向城市流动
提供服务 中转、存储、销售 教育、医疗设施
22
Hale Waihona Puke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与促进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城市化进程又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和资本由无序的分散变为有序的集中。
16
三、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其特点 (二)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17
(一)城市化及其特点
* 1、城市化的概念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
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 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 化、都市化。
18
3、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个基础理论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部类:基础产业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 满足外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非基本部类:服务性产业(从属经济部类) 满足内部产品和服务需求
5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其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 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32
(二)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
1、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类型
第一种是要塞型。 第二种是城堡型。 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
33
1)古希腊:市民集会场所作为城市,体现民 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2)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 3)中世纪:教堂为中心;城市自然生长。 4)文艺复兴:从环境的因素考虑城市选址和造型。 5)17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抗衡教会,绝对君权。 6)产业革命前:欧洲城市多规模较小、自然形成、
21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商品粮 资金原始积累 原料 市场 劳动力
直接导致人口 向城市流动
提供服务 中转、存储、销售 教育、医疗设施
22
Hale Waihona Puke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与促进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城市化进程又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和资本由无序的分散变为有序的集中。
16
三、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其特点 (二)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17
(一)城市化及其特点
* 1、城市化的概念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
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 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 化、都市化。
18
《城市规划》PPT课件
整理ppt
7
2 . 城市规划的实施
(1)选址和布局 要符合城市规划,批准时要
有市规划局的选址意见书。
(2)申请用地 在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许可
证后,向县级以上的土地局申请用地,查
实后,方可由土地局划拨土地。
(3)施工建设 由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方可办理开工手续。
(4)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六个月内
整理ppt
9
(2)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因素:
①国家有关土地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国民 经济和社会长远规划、区域规划
②该城市的企业地位和作用 ③该城市的自身条件,一般是包括自然条件、
建筑、历史、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 产业结构条件。
整理ppt
10
2.城市规模
(1)城市规模的含义:是指城市人口规模和 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的变化 而变化,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 模表示。
整理ppt
16
(3)航空港:用地平坦,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净 空限制内没有障碍物,气象条件要好;机场位 置宜选择城市主导风向的两侧,以免飞机的噪 声对城市的干扰;应及尽量避开有电波和磁场 干扰的地区;在满足机场选址的技术要求前提 下,尽量缩短机场与城市的距离并与城市有直 接的快速交通联系。
(4)公路:过境公路离开城市,采用入城道路引 入;客运站场的位置既要使用方便,有不影响 城市生产和生活。
(4)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设计方案。 (5)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
技术方案。 (6)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为各单位工程设
计提供依据。
整理ppt
5
3 .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 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 的合理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整理 ppt课件
3影响城市的景观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一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一城市交通分类类别货运为主交叉口间距大机动车流量大无自行车步行流量主干支路组团不需隔离交叉口间距小机动车流量小自行车步行流量二城市道路功能1交通设施功能2公用空间功能3防灾救灾功能4形成城市平面结构功能三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四城市道路分类1国标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交叉口间距道路类型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一般道路设计车速kmh8040604030交叉口间距150025007001200350500150250红线宽度m60100407030502030二城市道路系统布臵基本要求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使其各从其类各行其道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五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一城市道路网形式1方格网式2环形放射状3自由式4混合式二城市道路衔接原则1低速让高速2次要让主要3生活性让交通性4适当分离三旧城道路系统改善1要结合城市用地布局考虑对原有道路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利用平行街道组织单向行车开辟环形干道绕行干道封闭次要交叉口2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拓宽取直改善道路线型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道路选线与景观环境的组合四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动态对景景观分析图五道路横断面四停车场布臵一停车场规模人其中机动车占8090
4《雅典宪章》 1933年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自动
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4《雅典宪章》 1933年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自动
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ppt课件
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六公里。有内城、外城,其平面大
致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m,东西宽约740m.
可编辑课件PPT
4
郑州商城是商代早中期 的都城遗址,坐落在郑 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 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 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商城近似长方形,北 城墙长约1690m,西墙 长约1870m,南墙和东 墙长度均为1700m,周 长近7km。
帝王的铜像、凯旋门、纪功柱,城市各处散布公共浴池和斗兽场。如威尼斯广场
可编辑课件PPT
39
古罗马北非 城市提姆加 得城平面图, 公元一世纪
可编辑课件PPT
40
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社会和政治背景:中世纪的欧洲--众多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战争频仍 --城堡的出现。
城市典型特征: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 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 市景观具有独特独特的魅力。
可编辑课件PPT
5
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有宫殿宗 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 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 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 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
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安阳殷墟
可编辑课件PPT
6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可编辑课件PPT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三、其他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可编辑课件PPT
1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商周时期)
商代: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及安阳殷墟等。
周朝: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 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 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如周王城。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PPT课件
(2)拿破仑第三时期的巴黎改建
• 塞纳区执政长官奥斯曼主 持进行了大规模的巴黎改 建工程。
• 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路 • 市中心改建 • 公园和绿地 • 市政建设
2
第2页/共80页
(3)、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空想社会主义针对当时社会与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从社会制度上着手 的改良设想,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傅立叶提出的理想社会的基层单 位“法郎吉”,以及欧文的新协和村,主张消灭剥削制度,提倡财产公 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代替家庭小生产。
城市规划思想、观念的改变和新时代的来临。 • 早期理论思潮:田园城市、带形城市、工业城市理论等。
21
第21页/共80页
(1)主要历程:
19世纪后期 带形城市理 论
l 有轨运输系统最经济、便利和 迅速,城市应沿着交通线路绵 延建设;
l 带形城市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结 起来,可以无限延伸,甚至跨 越洲际,组成城市网络。
• 近郊圈建设良好的居住区, 限制居住人口密度;
• 绿带圈以农田和游憩地带 为主;
• 外圈建设8个具有工作场
所和居住区的新城。
第34页/共80页
34
40s 新城建设(第一代)
l 比较接近“田园城市” 概念。
l 重视绿化建设和环境质 量;
l 新城规模较小,建筑密 度较低,人口密度较低;
l 按邻里单位原则组织居 住区,邻里单位之间既保 持绿化隔离又彼此有联系;
19
第19页/共80页
20世纪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 (3)70—80年代,多元发展期。西方社会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进入 了“后现代社会”,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处于混沌交织的过程,社会文化论、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等使城市规划思想呈现多元 发展格局;
《城市规划》课件
案例三:某市交通规划优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便捷高效、绿色出行、智能交通
该案例针对某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便捷高效、绿色出行 和智能交通的规划理念。通过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道 路通行能力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降低交通拥堵现象。同 时,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骑 行或步行,减少私家车出行。此外,借助智能化手段,提 升交通管理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
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
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是城 市规划的重要方面,它涉 及到城市的形象和风貌建 设。
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需要 注重建筑的功能、形式和 材料,以创造宜人的城市 空间。
ABCD
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需要 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和 地理因素,以塑造独特的 城市形象。
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还需 要加强景观设计和管理, 以保护和提升城市的景观 价值。
参与意义
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规划方案的可接受性和实 施效果。
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实施主体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确保规划 方案的落地。
管理措施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规定,对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行监 督、检查和评估。
城市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评估内容
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 括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环境质量等 方面。
THANKS
谢谢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规划应考虑生态环 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
性,实现长期发展。
人本原则
城市规划应以人的需求 为出发点,满足居民的
生活和工作需求。
公平原则பைடு நூலகம்
第3章 城市规划理论 PPT
《城市设计原则》与功能主义城市发展模式
19世纪初期卫星城理论与三代新城建设
戈涅的工业城市理论
城市社会生态学
阿姆斯特丹大会七原则
大家好
14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3.2.2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人文化、连续化发展阶段
强调多样化、可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范式 拓展了研究的地域广度和历史深度 城市空间战略结构模式丰富和多元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出现多元化的探索
大家好
15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3.2.3 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空间群体、生态化、城市可持续 发展研究阶段
大都市带理论
“星云状”城市的趋势
城市生态危机的发生
可持续发展理论
健康城市理论
大家好
16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3.3 城市规划理论的前沿问题与探讨
大家好
11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大家好
12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1世纪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列教材
3. 格迪斯的生态学理论
格迪斯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规划牢固建立 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 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城市的常规范围,把自然地区作为 规划的基本框架。
线性城市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只有宽500米的街区, 要多长就有多长——这就是未来的城市,城市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 而是由铁路和道路干道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大家好
9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幻灯片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总体规划内容和强制性内容
城乡规划法17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 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 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 规划等。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 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 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 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公众监督
第二十六条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 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 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 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 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一节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请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1.1)划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
规划阶段。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参城乡规划法)
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 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 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 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_567节PPT
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 景或公园、硬质景观(如道路或街道)、广场及娱乐空间等。 开敞空间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客体。
⒋建筑小品和标志:建筑小品和标志常被称为“街头家具”。 主要包括:公用设施、灯具、水体、雕塑、座椅以及各种标志。
⒌城市土地: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也是城市设计的一项关键要 素。是指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时间和空间是土地 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
城市设计就应尽力利用可用的条件,创造出各种不同的 城市环境。
7
(E)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项物质要素
城市设计是各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它包括功 能和美观两方面的要求。作为功能要求,是为了满足 人的多样化的活动要求,前已述及;作为美学原则, 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平面布局的清晰:即城市结构的条理性,它能使人们容
6
(D)尽可能的提供多样性服务
社会越发展,人们的观念越多样化;同时,人们的业余 时间越多,对多样性的要求也越迫切。只有城市环境的多 样性才能为人们提供选择的可能,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爱好的居民的需求。
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不同心情下,对城市环境 的要求也会变化。有时想要安宁的、自然清静的环境,有 时又会希望热闹的、令人兴奋的环境。
马斯洛的“需要等级说”: 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 三是社交的需要,四是心理的需要, 五是自我完成的需要。
5
(C)保持环境特色
每一城市在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上都有自己的特 色,新的城市设计也应有明显的感性特征,以便识别 和记忆。城市设计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的特色, 这些特色包括: 1.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植被、气候等。 2.人工环境,如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等。 3.人文环境,如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 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 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一个完整的城市。
5 《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国际建协·秘鲁利马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 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提出了动态规划的概念。
2 经典城市规划理论
1、田园城市理论 2、现代城市设计思想 3 、卫星城镇规划 4、《雅典宪章》 5、《马丘比丘宪章》 6、有机疏散思想 7、理性主义规划理论 8、城市设计研究 9、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10、可持续发展 11、全球化理论
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掌握) 1.1 理论提出:1898年 《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3 卫星城镇规划理论 ①“卧城”——子城只有居住建筑,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
生 产工作及文化生活的需要仍需到母城解决。
②半独立卫星城镇——子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 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 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
③独立卫星城——城市规模较前两种形式大,完善了城市公共交 通及公共福利设施。子城具有多种就业机会, 社会就业平衡,生活接近自然,减少了对母城 的依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讲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发展阶段
(1)1890~1915 核心思想词: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艺术设计, 市政工程设计; (2)1916~1945 核心思想词:城市发展空间理论,当代城市, 广亩城,基础调查理论,邻里单元,新城理论,历史中的城市,法 西斯思想,城市社会生态理论; (3)1946~1960 核心思想词:战后的重建,历史城市的社会与 人,都市形象设计,规划的意识形态,综合规划及其批判; (4)1961~1980 核心思想词:城市规划批判,公民参与,规划 与人民,社会公正,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意识,规划的标准理论, 系统理论,数理分析,控制理论,理性主义;
霍华德、柯布西埃规划思想的比较 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出现的问题,如住房、交通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等
不同点:
霍华德:提出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 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改革的理想。
柯布西埃: 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 造城市地区;从建筑师的角度,希望通过对物质空间的改造来 改变社会。
(5)1981~1990 核心思想词:理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开发 区理论,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 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 发展 (6) 1990~至今 核心思想词: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 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
return
4《雅典宪章》 1933年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 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自动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政治问 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 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 分,引导规划向科学方向发展。
二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①城市快速膨胀产生的问题:
居住条件恶化; 交通堵塞、车祸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盲目扩大,城市中心地价昂贵; 城市环境景观质量下降。
②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Thomas More)的“乌托邦”思想 ●欧文(Robert Owen)和傅里叶(Charleo Fourier)
全球化理论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 马… 更强调城市规划 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有机疏散理论
凡·沙里宁(E. Saarinen)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 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的理论。他认 为,城市与自然界的生物一样,是有机的集合体。他对欧 洲中世纪的城市以及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建设状况进行了 考察和分析,提出了治理城市问题的对策。
《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1.2 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 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 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 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1.3 田园城市的实质: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 (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 是农业用地。
1.4 田园城市的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 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阴大道,城市的 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1.5 第一座田园城市:letchworth
2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年发表“明方案
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规模:300万人口的城市。 城市布局: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
有大片绿地。外围的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最外围是居 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
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城市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并提供充足 的绿地。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体不同的价值观, 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两个宪章的比较: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马… 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
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 马… 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
5 《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国际建协·秘鲁利马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 与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提出了动态规划的概念。
2 经典城市规划理论
1、田园城市理论 2、现代城市设计思想 3 、卫星城镇规划 4、《雅典宪章》 5、《马丘比丘宪章》 6、有机疏散思想 7、理性主义规划理论 8、城市设计研究 9、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10、可持续发展 11、全球化理论
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掌握) 1.1 理论提出:1898年 《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3 卫星城镇规划理论 ①“卧城”——子城只有居住建筑,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
生 产工作及文化生活的需要仍需到母城解决。
②半独立卫星城镇——子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 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 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
③独立卫星城——城市规模较前两种形式大,完善了城市公共交 通及公共福利设施。子城具有多种就业机会, 社会就业平衡,生活接近自然,减少了对母城 的依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讲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发展阶段
(1)1890~1915 核心思想词: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艺术设计, 市政工程设计; (2)1916~1945 核心思想词:城市发展空间理论,当代城市, 广亩城,基础调查理论,邻里单元,新城理论,历史中的城市,法 西斯思想,城市社会生态理论; (3)1946~1960 核心思想词:战后的重建,历史城市的社会与 人,都市形象设计,规划的意识形态,综合规划及其批判; (4)1961~1980 核心思想词:城市规划批判,公民参与,规划 与人民,社会公正,文化遗产保护,环境意识,规划的标准理论, 系统理论,数理分析,控制理论,理性主义;
霍华德、柯布西埃规划思想的比较 共同点: 解决大城市出现的问题,如住房、交通拥挤和不卫生状况等
不同点:
霍华德:提出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 较小的城市;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改革的理想。
柯布西埃: 城市集中发展;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全面改 造城市地区;从建筑师的角度,希望通过对物质空间的改造来 改变社会。
(5)1981~1990 核心思想词:理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开发 区理论,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 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 发展 (6) 1990~至今 核心思想词: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 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
return
4《雅典宪章》 1933年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 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自动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政治问 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 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 分,引导规划向科学方向发展。
二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 ①城市快速膨胀产生的问题:
居住条件恶化; 交通堵塞、车祸增加; 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盲目扩大,城市中心地价昂贵; 城市环境景观质量下降。
②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Thomas More)的“乌托邦”思想 ●欧文(Robert Owen)和傅里叶(Charleo Fourier)
全球化理论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 马… 更强调城市规划 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有机疏散理论
凡·沙里宁(E. Saarinen)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 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的理论。他认 为,城市与自然界的生物一样,是有机的集合体。他对欧 洲中世纪的城市以及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建设状况进行了 考察和分析,提出了治理城市问题的对策。
《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1.2 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 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 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 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1.3 田园城市的实质: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 (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 是农业用地。
1.4 田园城市的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 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阴大道,城市的 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1.5 第一座田园城市:letchworth
2 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年发表“明方案
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规模:300万人口的城市。 城市布局: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
有大片绿地。外围的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最外围是居 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
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城市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并提供充足 的绿地。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体不同的价值观, 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两个宪章的比较: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马… 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
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 马… 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