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对接》PPT课件
神舟系列 ppt课件
神舟四号飞船是在神舟一号、神舟二号、 神舟三号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经进一 步完善研制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术状 态与载人飞船基本相同。神舟四号飞船是 第四艘无人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 道舱和附加段组成。
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我
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 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 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
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 (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 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 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 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 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 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 9月25日21点10分04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 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
共计飞行2天20小时 27分钟。
神州七号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
神州八号
• 北京时间11月14日19时28分,天 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 船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 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 撤离至140米停泊点。20时00分,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 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 功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 接试验成功,进一步考核检验了 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 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 达到了预期目的。
天宫一号课件
• 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是中国“神舟” 系列飞船的第八个,也是中国神舟系列 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神八已于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 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 空后,“神八”将与此前发射的“天宫 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并和此后的神舟 九号、十号一起组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 室。
•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 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 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 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 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 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 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 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 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 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 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 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 发射市场竞争力。
“三步走”战略
•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 ,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 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 员上天并返回地面; 第二步,实现 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 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 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 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 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 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 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 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 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 飞船系列之一,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 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单位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天宫一号”最完整的图文[46P]
“天宫一号”最完整的图文[46P]天宫一号酒泉发射中心测试准备“天宫一号”发射任务零号指挥王军(右三)与同事推演发射程序。
科研人员在总装测试大厅向记者介绍“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总装测试大厅内进行各项测试工作。
科研人员正在吊装“天宫一号”。
科研人员正在组装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F运载火箭。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外观。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外观。
“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总装测试大厅内进行各项测试工作。
科研人员正在吊装“天宫一号”。
科研人员正在组装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F运载火箭。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F运载火箭“天宫一号”完成火箭推进剂加注29日将发射9月28日9:3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加注分队工作人员走向燃烧剂加注库房。
当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进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注量计算、加注系统信号联调等。
13时起,相继实施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至18时,450余吨推进剂全部加注完毕。
至晚上21时,发射场完成了加注设备撤收、火箭垂直度调整等工作。
9月28日10:3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加注分队技术人员查看燃烧剂库房。
当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进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注量计算、加注系统信号联调等。
13时起,相继实施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至18时,450余吨推进剂全部加注完毕。
至晚上21时,发射场完成了加注设备撤收、火箭垂直度调整等工作。
9月28日10:4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加注分队技术人员等候加注开始。
当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进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注量计算、加注系统信号联调等。
13时起,相继实施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至18时,450余吨推进剂全部加注完毕。
至晚上21时,发射场完成了加注设备撤收、火箭垂直度调整等工作。
9月28日10:5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加注分队技术人员进行加注系统信号联调。
当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进行了火箭加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注量计算、加注系统信号联调等。
神舟系列 ppt课件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 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 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 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 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 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六号
• 基本数据
神州六号
•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
•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 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 飞行时间/圈数:115小时32分钟/77圈
•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六号
• 神舟六号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 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 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 改进
• 费俊龙和聂海胜执行本次航天飞行任务。期间, 地面指控中心通过生理遥测参数和回传图像及 话音通讯,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生活和工作状 态。航天员监视飞船飞行过程中重要指令的执 行情况以及飞船工况,并向地面报告有关情况 和补发有关指令,进行相机和海事卫星终端试 验操作。
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我
国第二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 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 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 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
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Hale Waihona Puke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 (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优质PPT课件
中
华 民 族 的
飞 天 ,
梦
想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高居于碧霄
之上,逍遥于九重天外:这是龙的形象。 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我们 的祖先心中,很早就产生了像神龙那样 凌云御风、翱翔天宇的渴望。
飞 现天 代, 的一 名个 词古
老 而 又
古代飞天 是甘肃敦煌 莫高石窟的名片,是敦煌 艺术的标志,是不朽的艺 术品。敦煌莫高窟492个 洞窟中,几乎每一窟都有 飞天。
神五发射
“神五”发射视频
太空中的杨利伟及其拍摄的作品
英雄凯旋
激情评述
(徐钰凡小组供稿)2003年10月15日, 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重返神州,当飞天英雄 杨利伟巡天归来,人类航天史由此翻开崭新一页 ──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多了一支新生的力量。一家 国外媒体写道:“杨利伟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华 民族的一大步。”的确,从杨利伟飞向太空的那 一刻起,我们这个火箭的故乡已经站在了一个全 新的起跑线上,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向“太空文 明”新时代。放飞中国心,圆梦九天外。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长们被感动了,同意两个孩子参训。
体教结合 “举”世 闻名
举重队成立之初,训练设施可谓简陋之极,小队员们挤在一间教室里训练。训练器材是原始
,杠铃片不够用时,便就地取材,采用沙袋悬挂。每天早上6时,小将们的身影便出现在运动场
上;下午3点半,便在训练室里机械地重复着各个动作,但每个动作的成功,都会让这些孩子们
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是建立在叙述“神五”飞天 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来写的,是作为新闻背景 材料来用的,对新闻事实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把航天史 的材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能及时满 足读者阅读的需求。同时把事件放在历史的长河去考察, 使事件本身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意义也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