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法图文稿

合集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策略(一)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策略(一)
1.快而准地看懂文本:话题—整体感知(每则材料 写什么?命题意图,表达情感) 2.认真审题,明确考查要点(考什么),准确锁定 区域(与哪则材料有关)。
选择题,要从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 细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 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 果等问题。 3.整合、分析、概括关键信息要完整,不遗漏,不 重复(怎么答?可参考分值,推断几个答题要点)
图示类材料: 作答图示类题目,需仔细观察图标、图示的结构
与方位,真正读懂图例、把握方位。其次要认清方向 ,按照顺序进行表述。其三,要懂得结合生活常识, 判别并选择最佳方法与路线,或解决实际问题。
(2019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 大的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 荷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 载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 然趋势。“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 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 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一、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 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而言,它通常围绕一个 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 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 来。其主要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 比较,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相连,使 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 十分明显。
2.材料来源多重渠道。
阅读所选的材料,来源渠道非常广 泛,如互联网、调查报告、报刊书籍、 平面媒体等。体现当今时代成人阅读材 料来源丰富与“碎片化”特征。又体现 课标“阅读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 非连续性文本”要求。

专题2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图表研究-备战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

专题2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图表研究-备战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

中考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专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图表研究【内容解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它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许多考生面对这类考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

要么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筛选不出要点信息;要么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因而失分较多。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

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

考生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例题展示】例1:下图是某大学生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直接提取图表的显性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推断总结、概括的能力。

提取图表的主要信息时,首先观察纵轴“人数比例”、横轴“不同学历段学生”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然后根据柱状图标注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从而得出结论。

[答案示例]学历(或文化程度)越高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关注度越高(意近即可)。

例2: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

[思路点拨]漫画题以独特的线条语言形象地展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寓知识与能力于图画之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和生活,体现了语文实用性的特点。

考生应该通过对漫画的标题、构图、画中的人物关系以及老人身下那个盆上“父母积蓄”的文字观察。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策略(一)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解题策略(一)
14
图示类材料: 作答图示类题目,需仔细观察图标、图示
的结构与方位,真正读懂图例、把握方位。其次要认 清方向,按照顺序进行表述。其三,要懂得结合生活 常识,判别并选择最佳方法与路线,或解决实际问题 。
15
(2019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大 的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荷 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载 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 趋势。“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 术实验和应用平台。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主 的载人航天能力。
7
4.内容表达多元丰富。
❖ 呈现的材料常常有“各方声音” “专家观 点” “网友跟帖”等板块,这些内容表达出多 元的观点,可以赞成,也可反对。要求考生能 够对不同的声音去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 的观点。 ❖同时,阅读的信息容量大。
8
文本的构成方式
(1)文字类材料——消息、新闻、(描写、说明、议 论)语段、广告语、通知、申请书、倡议书、短信、 网络对话、解说词、说明书、活动方案……
四、文本特点
1.主题(话题)单一。
每一个文本,都有自己的标题或鲜明的主题。如 2019宁波中考,标题是“关于薯片的网络阅读’”。 当然,也有不用标题的,但主题却是鲜明的,如2019 省中考卷,虽然没有标题,但所选的三则材料都在“ 航 空”这个主题的统领之下。所以,无论是有标题或无标 题,材料都必须在一个主题(话题)的统领之下,且主 题单一,不会出现多元主题现象。
(2)图画类材料——实用类图片(徽标、地标等标识 类图片);写意类图片(包括人物图像,事物图像或 者景物图像等)绘画、漫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附中考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

对较为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与运用,是其难点所在。

今天,《七彩语文·中学》编辑部为大家整理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点解析和答题技巧,一起来学习吧!读书分割线一、特点与题型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文字材料和统计图表、图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1.提取关键信息或概括文本内容。

2.探究文本中蕴含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问题。

3.提出建议,发表看法或写出感悟启示二、答题技巧1.非连续性文本大多为实用类文本,如果命制三道题,这三题往往对应考查信息筛选、整合、运用。

要看清题目要求,根据要求筛选、整合、运用信息,特别关注标题、中心句、文本的结构(总分、并列、递进、对比等)。

信息筛选要辨别出错误和冗余信息,信息整合要有纵观材料的意识,信息运用要学会利用文本解决问题。

2.要审读题目或提示语,明确要回答的问题及要求。

介绍画面构图要找齐图上所有元素(图案、文字等),然后确定合理的顺序依次介绍(由主到次或方位顺序),了解各个部分形状、色彩的寓意,然后组合,尤其要关注文字或图案的变形设计。

探究漫画、宣传画的寓意(含义、感受、启示等),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相关问题,判断其是讽刺揭露还是歌颂赞美,然后加以组合,形成答案。

有时虽然没有直接对图片设题,但是图片内容能帮助答题。

3.研读数据表格。

(1)要关注表头,关注试题中文字陈述的提示或暗示(这些往往指明了应该关注的数据和对象)。

(2)局部比较数据:①横比纵比;②增减程度;③发展趋势,如略低、渐增(减)、锐减、大幅度上升、随……而变化、逐年呈……的趋势。

如果有多行多列的表格,要纵向、横向多向比较探究,探究数字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三、例题解析1.多种纯文字材料阅读【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最近不少同学问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下,希望大家在看懂了答题技巧后,能多做一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巩固所学知识。

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许多考生面对这类考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

要么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筛选不出要点信息;要么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因而失分较多。

本文将结合中考题,具体介绍一下该题型的解题方法。

【考点透视】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

其考查的主要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皆可以点化入题。

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灵便。

(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阅读材料有的内容相似但体裁不同,有的内容不同但体裁相同,有的题材、体裁都不相同,跨度较大。

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

(3)注重个性阅读体验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

【解题指导】一、解读图表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

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

考生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做题技巧总结ppt课件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做题技巧总结ppt课件
2018
做题技巧总结
——非连续性文本
1
非连续性文本做题方法: 带目的去读,每读一段材料要懂得简要概括材料
内容,集中注意力、仔细。 l、选择题:①先看题,后看文。
②边看题,边找原文,划线标号。 ③仔细对比,判断错因
4、主观题:①准确审题,确定答几点。 ②读原文,锁定答题区域。 ③提炼概括。
2
破题思路:
4
二、主观题 1.题干中没有明确指示的,都要答4点。 2.文中有评论性关键词、句的,可以照抄; 3.文中没有现成答案的,必须自己归纳和总结, 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5
三、做题心态 1.仅仅是完成任务,没有必要带着欣赏的心态 去阅读,只求快与准。 2.每次做题都要把它当做一场正式的考试,认 真对待,竭尽全力,争取达标(15分钟,拿10 分) 3.做题过程中,要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揣摩出题人的考点。
1.必须有题量的积累,至少做十套题,了解 题型和出题方向。 2.按老师的方法做题,每次都要限时训练, 尽全力。 3.尝试总结出题规律。
3
规律总结
一、选择题 1.选项的顺序与文本的顺序基本一致; 2.每个选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它对或错的依据; 3.那些与原文长得差不多的选项,70%以上是错的; 4.常见误例总结: (1)过于绝对:全、都、必然、必定、一定、肯定、 定会、最、关键是...... (2)强加因果:原因是、因为、由于、因此、导致、 使得、引起......
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文本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要能“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各地近3年在其他考点中已逐渐渗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如2017重庆A卷综合性学习“方言拾萃”,说明文阅读19题等。

直击中考《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

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组合方式:(1)多维罗列型。

即围绕某一个话题(主题),呈现各个角度的材料,罗列堆砌在一起。

(2)补充印证型。

指提供两则或多则材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为印证的关系。

非连续性文本的应对举措(1)掌握题型。

(2)精于答题。

考点题型考点1 主要信息筛选考点2 图表内容解读考点3 材料信息探究考点4 发表评价看法考点5 提出意见建议考点6 创新综合运用考点1 主要信息筛选[考点解说]筛选文章主要信息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能力,这类试题要求对所叙述或所说明内容进行筛选概括。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多样,有表格、图表等碎片化的材料,所以在筛选主要信息时要求也就更高,难度也就更大。

[常见题型]1.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2.从上面材料中概括出主要特点。

真题训练(1)(2016遵义模拟)中国人的飞天梦(12分)材料一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升起了中国梦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至今,载人航天走过从无人到有人,从航天员出舱到两个航天器组合飞行等多个跨越。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熟的标志,就像小孩子成长在标记身高,神一到神十,就是中国航天的一个个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太空。

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专题复习课件(共32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专题复习课件(共32张PPT)
D.工业互联网平台因连接了数量庞大的人、机、物,其自身固有的价值也 必然远超被连接的单个操作系统的总和。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 能力。 D.“其自身固有的价值也必然远超被连接的单个操 作系统的总和”错误,由原文“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连 接的人、机、物的数量将远远大于各种单个操作系统 所连接的数量,其带来的价值也将远远超过这些操作 系统”可知,“其带来的价值”,即其产生的价值,这与 “其自身固有的价值”不同。 故选D。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
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新闻类、评述 类文本和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试题围绕着 同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 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 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出来。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 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 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 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 中运用广泛。
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 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 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非连续性文本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 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 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 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 用。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 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时”“全”“将 ”“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 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题技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
一、了解图文转换题型
1.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这类题型一般置于第Ⅱ
卷,分值一般为4-6分。

2.图文转换的类型: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
①表(格)文(字)转换题。

②图(
“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

(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
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二、应考方法盘点
(一)表文转换题
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

图表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相关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

【解题方法】
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

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①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②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④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
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
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例1: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在后面的空格内填写三个结构相近的短语。

某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
该表格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提供了四种情况,却只能填三个短语,解题时
要注意抓住答案前的“普遍存在着”,排除并非普遍存在的“吃早餐情况”,就可得到正确答案。

①课业负担过重,②睡眠时间不足,③体育锻炼不够。

考生在解答图表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顾此失彼,只看到图表的部
分,因而未能将题目回答完整。

图表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横向和纵向两方面,
就像数学上所讲的X 轴和Y 轴一样。

考生要从这两方面去考虑,以免答题不
完整。

(二)徽标类图文转换题
【解题方法】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
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
序)。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
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

比如下面的例题可作如下想象:徽标图形部分像中文
的“之”字,
像运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深蓝色,寓意蓝天,绿色寓意大地。

例2下面是北京2008年残奥运会会徽“天地人”的图形(上面图形的颜色由
上而下分别是红蓝绿色),试根据这一会徽,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指出其中一点即可)
调查 项目 家庭作业情况 睡眠状况 吃早餐情况 体育锻炼情况 百 分
比 2小时以上 2小时以上 8小时以上 8小时以下 吃早餐 不吃早餐 1小时以上 1小时以下 84% 16% 27.5% 72.5%
70% 30% 21% 79%
【参考答案】1.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图形部分,即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形;二是“Beijing?2008 Paralympic Games”字样;三是国际残缺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标志。

2①会徽图形部分,以书法的笔触表现一个运动的人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象一个正在鞍马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
②会徽图形部分同是也可看作是中文的“之”字,其曲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③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着大地。

三种颜色的三个笔画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有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人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④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误区警示
一、信息归结多余或无中生有。

二、信息遗漏或缺失。

学生在读图时不细心,不全面,结果顾此失彼,造成信息缺失或遗漏,使得答案要点不全面。

三、信息推断错误。

四、答案表述罗嗦,条理混乱。

图文转换题型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组织答案。

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说明出来,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

二、材料阅读题
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

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例题
例1、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

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信息:
[参考答案]:现代社会更看重人的综合素质(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注:我们现在的非连续性文本基本上属于综合性的题型,即是图形、图表、材料题的综合,但答题方法并不会因此而有太大的改变,应灵活看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