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导入方法与应遵循原则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一、引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个完善的教学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流程,以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评价等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针对性: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来制定,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进度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三、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分析教学内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点的梳理: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重难点的确定:教师需要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四、了解学生特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了解学生特点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了解学生特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便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和思维模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大纲及方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大纲及方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大纲及方案一、教学大纲1.1 课程标准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 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研究中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2 教学目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所规定的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合作精神。

1.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数与代数:分数的乘除法、小数与百分数、方程与方程组。

- 空间与图形: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立体几何图形的认识、图形变换。

- 统计与概率:统计方法的应用、概率的初步理解。

- 综合与应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故事、数学日记。

二、教学方案2.1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

-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故事等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知识。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新知识,注意与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扎实掌握。

3. 课堂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3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方法、合作等。

-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

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

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一、运用数学语言技能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

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

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

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无声语言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①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

②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

③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

④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二、板书、绘图、绘画技能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与讲授相辅相成,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有哪些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兴趣这一种课堂导入的方法,就是创造激发同学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情境,使同学们能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之中。

如在讲授除法的时候,笔者可以讲述一个小故事;班主任买了100粒巧克力,吩咐一个叫小调皮的男孩分给班上30名小朋友。

小调皮则每人分三粒给同学们,剩下一粒就归了他自己。

但当班主任指导之后,批评了小调皮一顿,说他欺骗了小朋友,自己多要了一粒巧克力。

然后询问同学们指导故事中的小调皮狡猾在那里吗?同学们被这个故事所吸引,很想知道答案,于是笔者就开始了这一堂除法教学。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从同学所感兴趣的生活素材着手。

施行经验也证实,当数学知识与同学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时候,才会激起同学的学习兴趣,这时的数学知识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所以,〔教师〕在新课导入上,应该创设一个与同学生活密切相联系的"生活化'情境,让同学在一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开始数学的学习。

如在上乘法的时候,可以从同学都有过"买东西'经验着手。

先询问同学们去商店买过什么东西,然后买几样价钱相同的东西应该付多少钱,这样导出了商品的单价和数量,以及乘积的问题。

通过这样步骤,激发了同学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也能使同学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

以旧带新的导入方式所谓"以旧带新'的导课方式,就是教师从同学已学习过的知识或者题目入手来导入新课,这样能降低同学接受新知识的难度。

如在上《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向同学显示一道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目。

一搜捕鱼船在四月份的时一共捕鱼2400吨,在五月份捕鱼比四月份多?,请问六月份多捕鱼了多少吨。

这分数乘法是上节课已经学过的,很多同学也能求得这一道题的答案。

接下来,老师在此基础上持续去问六月份一共捕鱼多少吨。

当同学困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就达到了导入新课的教学目的,向同学解释之后就是这节课应该学习的内容。

初探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原则和方法

初探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原则和方法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 策 略 应
1 . 运用情感策略 , 体现 师生平等理念 加强心那疏导 , 帮助学生树立说 好英语 口语 的信心 , 把爱 心洒 向教室的每个角落 , 让每一个 学生敢说 , 愿说 。 从学生 心理 的角度来 思考 , 没有一个学生是 自愿加 入学 困生 的行列 的。抓住学困生这个
【 要 】、 摘 ,学阶段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l¥ , J ' ,开展数 ll t 心理契机。 找到教学的突破 口, 帮助 他们树立 自信心 , 自信 心是成功 学课 外 活动 比较 困难 。本 文 结 合 自己 的教 研 活 动 。 开 对 的保证。 而学生说好 英语的 自信心有赖于教师耐心仔细的思想工作 展 小 学 数 学 活 动 应 遵 循 的 原 则 和 常 用 的 方 法进 行 了初
实 践平 台
W L D 0H E L A A G
以往 , 不会说 的仍然不会说 。 另外 , 的教帅 自身的素质 也或多或少 有 地 影 响 着 口语 教 学 的进 程 。 的 教 师对 学 生 严 厉 有加 , 有 关爱 欠缺 , 使 本就 口语表达困难的学生更不愿意 也不 敢开 1 ; 2 有的教师在分数这 I 根指挥棒的引导下 . 把本应该用 于口语训练 的时间去训练更能提高 分数的语言知识和语 法的训练上去了。
和爱心。
步 的探 索。
因此 , 老师要 善于运用情感策略。改变 自己高高在上 的知识权 i 【 关键词 】 数学活动; 原则; 象思维 抽 威的形象 , 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平时在课 堂上 多关心和鼓励 小学数学活动课, 有教师 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 学 困生 , 让他们参与进来 . 有意识地让他们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 并 的 活动 , 它是 引 渡 学 生 到达 学 习成 功 彼 岸 的桥 梁 。1 , F前 在 同学们面前及时加 以表扬或 奖励 。帮助他们享受成就感 。凋动他 小学阶段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 还难于设立跨学科 的 们开 口说英语的良好 习惯 。在 自由 、 轻松 、 愉快的课堂气氛下 , 困 学 综合类或科技类活动课 。如何在有 限的范嗣 内尽可能 生释放出最大的学习潜能和潜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余时间 的开展好数学课外活动 及开始数学 活动需要注意哪些 经常有意 识地与他们谈心 , 了解他们有哪些学习方面 的困难 , 及时 原则呢? 帮助解决 。 让他们感到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 在交往 巾, 要尽可能发现 小 学 数 学活 动 课 的 开 设原 则 他们身 卜 的闪光点 , 用满腔热忱的师爱感染学生 换位思考 的 ‘ 用 必 须 以 小 学 生 的 个性 要 素 得 到 发展 为 宗 旨 , 计 设 式对待学生 , 用尊重包容学生, 用耐心滋 澜学 生 , 让每一位学生感受 { 学 目标 、 学 内容 与教 学方 法 教 教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原则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原则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原则
一、学生导向原则:
1. 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参与实践和探究。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交流和合作。

二、循序渐进原则:
1.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阶段,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内容。

2. 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3. 适时回顾和总结已学知识,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逐步理解和提高。

三、趣味性原则:
1. 融入生活情境、游戏元素和趣味性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游戏和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

3. 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互动性和吸引力。

四、实践性原则:
1. 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设置实践性任务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3.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

五、差异化原则:
1.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制定差异化教学方案。

2. 通过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3.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态度,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策略探究作者:韩思洁曹世胜来源:《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2021年第03期摘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不能很好地设计导入,存在导入方式运用单一、导入时间难以把控、导入内容的设计不贴合学生实际和导入氛围不够生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灵活运用导入方法,科学把握导入原则,针对性设计导入内容,巧妙运用导入语言,优化导入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6-0057-03夸美纽斯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

”[1]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课堂导入的相关研究多侧重于常用方法的总结,缺乏理论和系统的分析。

为此,本文将结合低年级数学课堂的具体案例,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导入的现状与问题,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实施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一)集中学生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3]注意力是人们清楚地理解事物和做出准确反应的保证,以确保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心理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在进入一堂新课的时候,学生往往因为课间的嬉戏打闹而处于精神兴奋状态,无法快速集中注意力开始课堂学习。

这时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導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从与教学无关的事项上吸引到课堂上来。

(二)激发学习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数学与生活建立尤其有机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识活动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小学数学课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小学数学课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数学课的导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
去年 , 听一堂公开课 < 分数 的基 本性质》 , 常都会遇到 如何 巧妙地导入新 课这样 的一 个 点精 心设计 , 上 灵活运用 , 做到导入有法 , 但无定 让我感触极深 ,执教者是这样导人新课的 : 课伊始 , 只见屏幕上正播映着歌 曲・ 个 和尚》 ( - 问题 。导人时课堂教学 的起始环节 , 的导 法 , 良好 贵在得法。 正 当大家听得入神 的时候 ,歌曲突然 中断 了, ’ 入形式既能集 中学 生的注意力 , 能激 发学生 又 1 . 导 人 法 旧知
极思维 , 让学生 以最佳 的心理状态 , 身到学 投
习新知活动中。 3 对性原则 针 , 新课导人 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 针
对不 同年级 、 同教材 、 同条件 、 不 不 不同环境 、 不 同时间 , 选择不同的方法 。切记不 能只图表
面的热闹, 追求形式花样, 甚至故弄玄虚 , 画蛇添
《 新课程 》
21年7 8 00 月2日
小 数 学‘ 导 入 酌 原 则 和 方 法 学 课
◎江西省 星子县蛟塘镇 中心小学 李代岸
在数学教学 中, 的本质在于 引导 。数学 教 课 程标准指 出:教师是数学学 习的组织者 、 “ 引
二, 导入的方法
的过程 中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3故事趣导法 .
导者与合作者 。” 无论是什么类 型的数学课 , 通 根据教材 内容特点和学生认 知规律及心 理特
的学习动机 , 使学生明确学习 目的和要求 。教

如何更好地导人新课? 我认为要坚持正确 导入的 : 的原则和选择较好 的方法。 面是笔者就数学 下 课堂导人原则 和方法的几点看法。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原则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原则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原则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教学更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的过程。

教学是检验教师基本功过程,是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为了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维持课堂纪律,促使教学顺利的完成。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施以下五个原。

1 趣味性原则著名的思想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乐于学,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游戏是兴趣的来源,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玩”。

因此应将趣味性原则贯穿整个课堂。

如,教学“掷一掷”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掷骰子”的游戏情境:师:同学们,都玩过骰子吗?一颗骰子中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呢?生:骰子上有6个数、有6个面,是个正方体……师: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掷一掷”研究两颗骰子“和”中藏着的奥秘。

同时掷两颗骰子,得到两个数的“和”可能有哪些?掷出的数可能是1或13吗?为什么?学生拿着手中的骰子纷纷的行动起来。

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兴趣被激发了出来,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此时,教师只要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在顺势引导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要学的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 生活性原则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回归生活。

那么数学教学自然也必须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教学时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性,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与生活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导入是数学课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的有效手段。

好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小学数学导入呢?下面将从方法与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导入方法1.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情境导入法可以采用故事、小实验、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引起兴趣。

在讲解任意数的概念时,可以用一些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想象一个村子里有一头守山牛,村子周围有无限多条小路,那么这头守山牛到底走哪一条路才是最短的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入,能够引起学生对“无限”“最短距离”等数学概念的好奇心,为学习打下基础。

2.生活导入法生活导入法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和探索数学知识。

这种导入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面积和周长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围绕学校、教室、操场等场所,实地测量面积和周长,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面积和周长的规律。

这样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启发导入法启发导入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或图形,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思考中获得对数学问题的新认识。

这种导入法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举例来说,在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性时,可以给学生一个包含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通过这种启发式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导入技巧1.形象化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应尽量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图片、形象化的道具等教学资源,以便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感受数学知识。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及方法作者:余正罡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4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60-011.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依据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与目标,遵照小学学龄心理与生理特征及教学论规律而制定的作为小学阶段教学的一般性准则即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第一,要遵循"促进小学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与传授数学知识相维系"的原则。

这个原则中要求数学学科在促进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重视该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

第二,要遵循"积极参与和启发引导相维系"的原则。

这个原则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重中之重,若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参与只能成为空谈。

与此同时,要重视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也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遵循"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相维系"的原则。

在加强平面直观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

但是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同时,要重视表象的中介作用。

第四,要遵循"演绎与归纳相维系"的原则。

要正确运用不完全归纳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重视演绎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

第五,要遵循"渐进性与系统性相。

维系"的原则。

依据最新版的数学教材,正确领会教材中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教材中的逻辑结构体系,重视对小学学生数学知识的整理。

第六,要遵循"掌握知识与理解知识形成过程并重"的原则。

重视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数学知识,引入社会实践活动充当数学教学的现实依据或论据,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与此同时,重视逻辑思维的建构与引导,促进其逻辑的演绎推理,还要积极引导其对知识学习与理解进行反思。

第七,要遵循"创新与巩固相维系"的原则。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导入新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一、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来导入新课,比如“数学接力”、“数学拼图”等。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游戏道具,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接触新的数学知识。

这样一来,孩子们会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故事引入新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编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入相关概念,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通过故事导入法,孩子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问题导入法
四、实物导入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孩子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能够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出具有探索性和有效性的数学问题,非常重要,对数学问题的展示和解决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品质。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科学性、合理性及原则和方法。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原则方法设计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重点性地设计好教学问题,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其智力、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应用得更深入。

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有效的数学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与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好或引导学生提出与该教学内容相关的实效性问题,诱发其思考与探索,是教学中必要的手段。

美国教育家斯特林G卡尔汉曾指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效,引导是否得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参照小学数学编排的特点及《数学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数学问题的设计应遵循课程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

数学问题的设计与引领是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与应用一种教学方式。

数学问题只有符合课程设计思路,才能体现实效性,才会内化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导入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导入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导入主题:加法与减法年级:一年级课时: 1 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使用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号。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熟练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进阶题目的解答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者教具。

2. 讲义和练习册。

3. 小学生奖励或者小礼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通过问题导入。

例如:“小明有 3 根香蕉,小红又给了他 2 根,那么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根香蕉?”让学生思考并口算出答案。

2. 让学生回答导入问题,并引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二、授课(15 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者教具,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示范几道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跟着一起口算。

三、练习(20 分钟)1. 让学生做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技巧。

2. 帮助表现好的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题目。

四、操练(10 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游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励,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总结(5 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2.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并告知下一节课的重点。

教学反思:通过引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巩固基本概念,引入更复杂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最后通过游戏操练和总结课程内容,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律动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律动

小学数学教案导入律动一、导入环节:1. 亲切问候学生,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氛围。

2.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律动”。

3.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你们平时在生活中会看到什么样的律动?为什么会有律动?二、学习目标:1. 理解律动的概念,认识律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掌握数学中律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律动形式,如钟摆摆动、水波荡漾等。

2. 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律动的规律和变化。

3. 让学生通过举例或观察实验,探讨律动中的周期性和规律性。

四、学习过程:1. 探索实验:让学生分组利用简单的物品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不同律动形式的规律性。

2. 学习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探讨律动的周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3.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律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

4. 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律动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馈:1.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实验和讨论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扬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的不同律动形式,记录并分析其规律性。

2.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律动的概念和应用。

七、课堂延伸:1. 可以设计与数学相关的律动游戏或活动,增强学生对律动的认识和理解。

2. 推荐相关数学科普书籍或视频资源,拓宽学生对律动的认识领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思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反应。

2. 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原则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来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授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物体的组合、图形的拼接等方式,自己发现加法的规律,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循序渐进的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逐步引导学生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直线、圆形开始,逐渐引入三角形、四边形等复杂的几何图形,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联系实际的教学联系实际的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教室的面积,让学生亲身体验面积计算的过程,从而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五、合作学习的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是指通过小组合作、互助互学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条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条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条原则作者:徐洁来源:《教育》2015年第33期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普遍适用的特征。

有教育专家提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等教学原则。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应遵循下面三条原则。

过程教学原则“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仍然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例如,关于“体积”这个概念的教学,笔者就见过如下的做法:教师对学生说:“什么叫体积呢?请大家注意: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

”教师说完之后,便是一声“预备齐”,全班学生便照此背诵一遍,然后是“男生一遍,女生一遍”“张三一遍,李四一遍……”就这样一直达到一字不差的程度。

这种教学如果说还有一点意义的话,充其量也仅仅是只能作用在应试上。

同样是教“体积”,我们带来两只同样的杯子,倒上水(同一高度),放一石块到杯中,水面高了,放一大石块到另一杯中,水面更高了。

“这是为什么呢?什么是物体占据空间?”学生看到了,物体占据空间有大有小这样的区别;学生也发现了,剩下的仅仅是用语言来概括了。

与前面那位教师“预备齐”的作法相比,它突出了过程教学,学生获得的不单是结论:首先,它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使课堂生动有趣了,学生爱学习了;其次,它引导了学生的观察,把学生从“学会”往“会学”的方向引,学生能学习了。

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吗?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过程教学,如果从数学教学的类型来分,那就是“概念教学重在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教学重在思路的分析过程”。

主动参与原则“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接受的过程。

这个道理,许多教师在理论上都知道;但一进课堂,急功近利的思想就会抬头,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摸索,要耗费较多时间,不如以我为主,很快得出结论,让学生多做些题目,能较快地完成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导入的方法与应遵循的原则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每个成功的课例都离不开独特的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

而具体的一节课如何的导入,则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而定。

或开门见山,或以旧引新,或情境激趣,或问题设疑。

所以我们常讲,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长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的确,课堂教学导入时,能起到不同的功效。

总之,只要能更好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让学生真正体验和领悟到数学的价值和神奇的导入,就是好的导入。

在此,我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平时的听课学习,浅谈一些数学课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开门见山式,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是最简洁最直接的导入方法。

即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插图、例题等直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法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率最高。

如我听了赣榆县城头小学的张力娟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就是利用书本提供的挂图展开教学的。

过程如下:
出示书上图:四个苹果、2瓶水、一个蛋糕。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到黑板
用数字记录)把2瓶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生: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
师: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生:切成两半)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
这种导入法能使学生对新知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

它能很快把学生兴奋点拉到新授知识上来。

二、旧知引新式,导入新课
在数学课堂上,因为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引新,设问引疑。

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分数除法》一课时,就设计了下面的练习:(1)一辆摩托车2小时行使120千米,1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3/10小时是()个1/10小时,1小时是()个1/10小时。

新授例2:一辆摩托车3/10小时行使18千米,1小时行使多少
千米?
三、故事激趣式,导入新课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

”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

新课伊始,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自己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让学生随着幽默轻松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并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教学功效。

例如:我在听青口小学王班利老师《分数基本性质》一课的导入时,他编了这样一段童话:
一天,猴妈妈得到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饼(演示三个圆纸片),她把三个饼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

8份、12份,让三个孩子分别取其中的3份、6份、9份(板书3/4、6/8、/12),话音刚落,三只小猴子瞪大眼睛望妈妈,好像在说:妈妈今天怎么啦?3/4、6/8、9/12,一个个各不相同,以前妈妈可从不偏心呀?猴妈妈看透了小孩子们的心思,神秘地笑了笑说:“孩子们,妈妈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呢?你们好好想想吧?”这时,老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圆纸片,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2份,然后取其中的3份、6份、9份(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要对应好)进行比较,最佳的教学情境创设成功,该是讲授新课的时候了。

四、问题情境式,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使心理是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
突。

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疑问,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和其他知识、手段来解决“疑问”。

但是如果教师在揭示一个矛盾的同时再制造一个“悬念”,那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老张与小李合作做玩具生意,一个月盈利3000元,问老张与小李各可分得多少元?”学生议论纷纷,但每一种分法一提出来,就立即被其他同学否定,这样就制造了悬念……这时我适时说:“那么按什么样的方法来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关于分配方法的知识:《按比例分配》。

”这样学生为了解开悬念,自然而然地就会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五、实验情境式,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

在用这种方法之前,我会引导学生去:猜想——讨论——实验——小结、新课。

比如在新授《圆锥的体积》时,我让学生在猜想的
基础上,讨论其结果。

同时请了两位同学上前面实验演示:一位学生用圆锥器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器内倒入沙子,看几下可以倒满圆柱体?另一位学生用从圆柱器内向等底等高的圆锥器里倒出沙子,看可以倒几下?同时其他学生也在用自己制作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
圆锥实验,最后很快得出:v锥=sh÷3
六、尝试情境式,导入新课
尝试教学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
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
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

例如,我在听苏老师教学《通分》的导入时,他这样设计:
“比较3/4和5/6的大小”,让学生大胆尝试,学生通过尝试,可得出以下几种方法:①化成小数比较大小;②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③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④画线段图比较大小。

教师根据以上几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及时的小结:
我们把3/4和5/6分别化成同分母(③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9/12和10/12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通分。

这样,在尝试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独立地进行了“通分”的初步实践。

所以我认为,好的课堂导入应善变求新,出奇制胜;应联系生活,激活思维;应富有趣味,激趣引思。

因此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如儿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

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肯于钻研,就可以举一反三,设计出新颖别致高效的艺术导入方法。

总之,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多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课堂的导入一定要紧扣课堂教学中心,要注意导入的科学性、实效性,绝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

总之,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
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

【参考书目】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钱守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上好一节数学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