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重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在婴儿期到成年期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这包括身高、体重、大脑发育、性征和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发展。
2.感知和认知: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感知和识别声音,并逐渐发展出对颜色、形状和物体的认知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逐渐提高。
3.社会和情感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主要关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体验的变化。
婴儿最初对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还比较原始,随着成长,他们能够建立亲密的关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语言和交流发展:语言和交流发展是指个体从简单的声音和手势表达到能够使用语言来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婴儿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展出语言的能力,逐渐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
5.性别和身份发展:性别和身份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和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理解。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成长,他们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
6.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发展心理学着重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种族、性别、身高等特征,而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7.受众和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发展轨迹,因此个体之间可能在发展速度、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8.社会化和身份认同: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规范、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过程。
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9.网络和数字时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和青少年在网络和数字世界中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关注个体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交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发展。
10.跨文化发展:跨文化发展研究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个体发展的异同。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数据和文化差异,来分析文化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发展理论1.爱因斯坦的生物发展理论:强调环境和遗传因素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
2.弗洛伊德的心理性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发展是通过心理阶段的冲突解决而实现的。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根据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而变化的,从感知到抽象推理。
二、发展阶段2.幼儿期(2-6岁):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身份,学习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小学阶段(6-12岁):学习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对自我概念和道德发展的关注。
4.青少年期(12-18岁):身份形成和独立性的探索,性别角色的认同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5.成年期(18岁以后):个人和职业发展,建立与伴侣和家庭的关系。
三、发展领域1.社会与情感发展:关注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友谊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2.认知发展:研究婴儿和儿童的感知、记忆、语言和推理能力的变化。
3.物理发展:关注儿童和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和变化,以及卫生和健康习惯的培养。
4.知觉和运动发展:探索婴儿和儿童的感觉和运动控制的发展,包括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
四、发展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基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社会期望和文化价值观。
3.社交因素:儿童与同伴和成年人的交互对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的影响。
4.教育因素:教育机构和教育方法对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5.生物因素:身体健康和生物过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营养和基因表达。
五、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和反应来研究发展过程。
2.问卷调查:通过给个体提问并收集他们的回答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实验设计:通过控制变量,将个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来研究特定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4.长期研究:通过长期追踪和观察个体的发展过程,来了解发展的模式和因素。
总的来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涉及了人类从婴儿到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重点概念归纳
发展心理学重点概念归纳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它探讨了个体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是如何发展的。
以下
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些重点概念:
1.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发展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人类从出生
到死亡的整个发展过程。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持续而有
序的,有特定的阶段和任务需要完成。
2. 基因和环境
基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
传特征和潜力,而环境则影响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经验
和教育。
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个体的发展轨迹。
3. 跨文化发展
跨文化发展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发展的领域。
它关注不
同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跨文化发展研究帮
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文化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
4. 跨学科研究
发展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与许多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都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有
所贡献。
跨学科研究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个体发展的复
杂性。
5. 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是谁的理解和接受。
在发展心理学中,
自我认同被认为是个体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与性别、文化和社
会角色等因素密切相关。
以上只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点概念,该学科还涉及到许多其
他重要的理念和理论。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个体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发展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发展: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受孕(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形成新的生命)到死亡这个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用“系统”来描述“变化”,意指它们是有序的、模式化的并相对持久的。
因此,暂时的情绪波动以及我们的外貌、思想以及行为的短暂变化是不包括在内的。
我们同样对发展的连续性感兴趣。
连续性是指个体自身保持稳定不变,或者我们的限制持续反映着我们的过去。
横断设计:横断设计是在同一时间点上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
(横断设计: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在横断研究中,各年龄段的被试来自不同的同辈群体。
这里的同辈是指那些生长在相似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下的同一年龄段的人组成的群体。
例如,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时期)的美国人,与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的美国人就属于不同的同辈群体。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被试的差异,研究者常常可以鉴别与年龄相关的发展变化。
(同辈:年龄相同,并且生长于相似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中的一群人)纵向设计: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观察。
(纵向设计: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研究的设计)这个观察期可以相对较短,如6到12个月,也可以非常长,如贯穿一生。
研究者可以研究发展的一个特定的方面,比如智商,也可以研究发展的多个方面,通过反复测试同一群被试,研究者可以评估样本中每个人的各种特性的稳定性(或者连续性)。
也可以通过寻找共同特点,比如大多数儿童在某些时间点上会经历的某些特定的变化。
(儿童达到某些“里程碑”前的这些变化会很类似),从而确定常态的发展趋势和过程。
最后,对一些被试的长期追踪有助于研究者弄清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如果能够鉴别出导致不同发展结果的不同类型经验,就更有价值了。
序列设计:是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被试并对每一个同辈群体进行追踪的研究方法,将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的优点结合起来。
(在几个月或几年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进行反复研究的一种设计)假设我们想研究6到12岁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可以从2012年开始测量一个六岁的样本(2006年出生)和一个八岁的样本(2004年出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含答案)48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含答案)1、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发展的时期是()A.乳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小学时期【答案】A2、为了使儿童把学习当作一个独立活动,关键在于发展儿童心理的()A.积极性和主动性B.主动性和自觉性C.积极性和有意性D.有意性和自觉性【答案】D3、认知学派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是()A.霍尔B.比纳C.皮亚杰D.格塞尔【答案】C4、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A.遗传素质B.环境教育C.年龄特征D.内部矛盾【答案】A5、自我的形成标志是()。
A.自我同一性确立B.精神自我的确立C.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分化D.主体客体化的形成【答案】A6、老年性智力衰退的众多表现中,较为严重的是( )。
A.记忆障碍B.老年痴呆C.思维固执D.持久性差【答案】B7、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标志是()A.巴宾斯基反射B.把握反射C.瞳孔反射D.条件反射【答案】D8、学龄初期儿童的学科兴趣()A.稳定B.比较稳定C.比较不稳定D.不稳定【答案】D9、在口头言语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言语是()A.内部言语B.独白言语C.连贯性言语D.书面言语【答案】D10、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A.直观动作性B.抽象概括性C.具体形象性D.间接概括性【答案】C11、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少年期【答案】B12、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大大落后于空间知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时间比较具体B.时间比较抽象C.时间比较笼统D.时间比较系统【答案】B13、对中年人而言,影响智力活动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其中不包括()A.社会历史因素B.遗传因素C.职业D.身体健康水平【答案】B14、神经类型弱,气质类型属于()A.粘液质B.多血质C.抑郁质D.胆汁质【答案】C15、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A.学习B.劳动C.游戏D.自我服务性劳动【答案】C16、书面言语的发展超过口头言语发展是从()A.二年级起B.三年级起C.四年级起D.五年级起【答案】C17、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是在其思维中具有()。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
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 皮亚杰的研究路线是生物学出发,核心是“发生认识论”4.皮亚杰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平衡;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构建过程;内因外因相互作用。
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P190);成年晚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P191)维果斯基: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致可以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二、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三、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年龄特征: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图式: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世代效应:又称“代群效应”、“群体效应”、“同层人效应”,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即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
巴宾斯基反射:胎儿脚底受触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
这个反射活动直到婴儿出生六个月后才消失。
摩罗反射:又称搂抱反射、惊跳反射。
当胎儿或新生儿突然受到了强声刺激及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时,会先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前胸,作佝偻状。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反应速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婴儿在习惯化形成后,若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客体永久: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他依然存在于某个地方,我们将儿童的这种认识能力叫做客体永久。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
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第1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教程第117-119页)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四)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119-122页)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1.客观性原则2.能动性原则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要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要点:观察法(应用)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自考发展心理学重点笔记
⾃考发展⼼理学重点笔记发展⼼理学第⼀章绪论概念⼆因素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在⼼理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复演说:霍尔深受达尔⽂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童⼼理发展是对⼈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即所谓“复演说”;他说:“⼀两的遗传胜过⼀吨的教育。
”IQ简答论述1、⼼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答:⼼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命结束的整个⽣命历程中⼼理上的发展变化。
⼼理发展是在⽣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的,年龄或社会⾓⾊是⼼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2、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理发展中的作⽤?答:从遗传决定论到环境决定论,再到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的⼆因素论,始终存在着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理发展中的作⽤争论,这个问题也⼀直是发展⼼理学中的⼀个重要理论问题,通常称之为“遗传与环境之争”或“⾃然与教养之争”遗传与环境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才能⽣成⾏为。
⾸先,分⼦遗传学得研究表明,染⾊体并不是静态的结构,它始终与分⼦内的物质环境相互作⽤着,基因也存在着移位和变异等变化。
其次,基因的作⽤存在着⼀个时间表,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的重要因素。
最后,遗传的作⽤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种倾向性或易感性,⽽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因此,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理学中的⼀种共识。
3、你如何看待⼼理发展的阶段论?、答:⼉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在不同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前⼀个阶段的末期开始出现后以阶段的⼀些特点,后⼀阶段的初期还保留着前⼀阶段的⼀些特点。
因此,⼉童思维的发展既有⼀定的阶段性,⼜有连续性,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
⼉童⼼理作为⽣理成熟和社会影响之间互动的产物,它的发展⼀⽅⾯既遵循物质运动的⼀般规律,另⼀⽅⾯⼜是辩证的,因此,不应该将⼉童⼼理发展的阶段论绝对化。
发展心理学学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学习要点广义的心理进展包含心理的种系进展、心理的种族进展、个体的心理进展。
心理进展的差不多性质包括心理进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进展的不平稳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进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进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提示各年龄时期心理进展的差不多特点、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进展进程和特点、探讨心理进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进展的差不多原理。
心理进展的差不多原理包括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连续性和时期性的关系、进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不同心理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同时研究较大样本、能够在短时刻内取得大量资料、能够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
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显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进展的因素。
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进展连续变化的过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进展过程中比较稳固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觉心理进展中各事发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刻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显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刻。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心理进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进展的过程是遗传素养的自然显现过程。
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养的自我显现而已。
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否认遗传在心理进展中的作用、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进展中的作用、心理进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下列观点中属于二因素论的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进展中的作用能够相加、遗传与环境在心理进展中的作用能够相乘、遗传与环境在心理进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
在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上挂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施太伦、吴伟士。
下列观点中属于相互作用论的有在心理进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阻碍。
图式从低级向高级进展是通过同化、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心智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发展阶段:
-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身体和感知能力,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幼儿期(2-6岁):开始发展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意识。
-童年期(6-12岁):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开始建立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青少年期(12-18岁):身心发展迅速,面临身份认同、自我探索等挑战。
-成年期(18岁及以上):继续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追求事业和家庭平衡。
2. 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来建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行为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建立。
3. 情绪和社会发展:
-儿童情绪发展:从情绪表达到情绪调节的发展过程,如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方式等。
-社会认知发展:包括他人观察、社会角色认识、同理心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4. 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
-性别角色认知:儿童如何认识性别,形成性别角色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
-性别发展:探讨性别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
5. 发展障碍和干预:
-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发展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重视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促进健康发展。
以上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指导实践中的教育、家庭和社会工作。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物和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2.早期发展
-出生后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社会情绪发展
-社交关系的形成
-早期语言发展
3.儿童和青少年发展
-认知发展阶段
-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社交和同伴关系
-学业和职业发展
4.成年发展
-身份和角色的发展
-爱情和亲密关系
-职业和事业的发展
-中年危机和后期发展
5.老年发展与晚年
-老年认知能力
-健康和身体变化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死亡和丧失的处理
6.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
-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
-长期追踪研究
7.性别和文化差异
-性别发展和身份认同
-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文化差异的心理解释
-跨文化研究方法
8.风险因素和发展障碍
-基因和遗传障碍
-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心理和情绪问题
-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9.教育和发展
-学校环境和学业成就
-教育对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发展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养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照顾
这些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复习要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发展心理学重点内容
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成长、成熟、学习。
心理发展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心理的种系发展。
2、心理的种族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发生指的是心理“从无到有”,发展指的是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
心理发展的性质: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包括: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重点问题:一是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二是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年龄特征、年龄阶段的根源。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第二,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
第三,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第四,“关键期”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横向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发展心理研究大多采用横向研究设计。
优点:具有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具有联结性和组群效应。
纵向研究设计:是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能够提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
被试容易流失。
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皮亚杰率先用临床法研究儿童认知发展。
临床法就是观察法、实验法和谈话法的整合。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遗传决定论,主要观点:第一,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第二,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第三,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它涉及到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各个年龄段的发展过程,并关注于个体在这些过程中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方面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1.受精和胚胎发育:发展心理学探讨了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这包括受精卵如何分裂成胚胎,并形成不同的器官和身体系统。
2.婴儿期发展:婴儿期是从出生到两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感知和动作来了解世界。
他们逐渐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开始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
3.儿童期发展:儿童期是从两岁到十二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更高级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和思维能力。
他们也开始获得社会技能,并建立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份认同。
4.青少年期发展:青少年期是从十二岁到十八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经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
他们面临着自我探索和身份建立的任务,并开始处理更成熟的情感和社交关系。
5.成人发展:成人期是从十八岁开始,持续到晚年。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生理、认知、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变化。
成人在职业发展、建立家庭和维持健康的方面面临不同的挑战。
6.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研究个体在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方面的发展过程。
发展心理学家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在逻辑思维、思维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上的变化。
7.社会和情感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涉及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变化。
这包括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子关系、儿童之间的友谊和青少年的浪漫关系。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对个体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8.性别发展:性别发展研究个体认同和表达自己的性别特征。
发展心理学家探讨了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以及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性别发展的影响。
9.发展障碍和延迟:发展心理学关注普通发展和异常发展之间的差异。
研究发展障碍和延迟,如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发育迟缓等,以及这些障碍对个体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0.干预和促进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干预措施来促进个体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物层面上的成熟和进步。
从胎儿开始,个体经历着肌肉控制、感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这一阶段还包括神经系统的发展、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以及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2.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思维能力、记忆、问题解决等智力方面的发展。
从婴儿时期开始,个体经历了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能够从自身经验和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建立起心智模型来理解世界。
4.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指个体从婴儿时期开始经历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时开始,个体逐渐学会识别、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情绪发展过程中,个体学会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并逐渐从父母和照顾者那里学会情感交流和情绪管理技巧。
5.社会关系发展:社会关系发展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过程中的成长。
从婴儿期开始,个体与父母、兄弟姐妹、同伴和其他重要人物建立起亲密关系。
这些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6.发展障碍和干预:发展心理学还涉及发展障碍和干预的研究。
一些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闭症等。
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帮助这些个体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总之,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生理、认知、社会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这些重点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过程,并为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幸福提供指导。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及相关因素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心理学家们关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提供更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1.2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儿童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社会互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3 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认知发展对其学习、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儿童情感发展2.1 情感发展的特点儿童情感发展表现为情绪的多样性、情感的表达方式逐渐丰富等特点。
2.2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 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
三、儿童社会交往3.1 社会交往的发展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经历了单向互动、互惠互动和互为理解等阶段。
3.2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其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3 社会交往的益处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和情感连结。
四、儿童发展心理障碍4.1 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种类儿童发展心理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多种类型。
4.2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4.3 家长和教育者的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5.1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5.2 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发展心理学知识重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重点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的科学领域。
其研究范畴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通过对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个体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以下是发展心理学的知识重点:1.心理发展理论:-层级理论:比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传感期、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五个阶段。
-社会学习理论:比如伦纳德·鲍尔比的观察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学习主要通过模仿和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实现。
-社会文化理论:比如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他强调了儿童与周围文化环境的互动对其发展的重要性。
2.婴儿发展:-感知和运动发展:包括感官器官的发育、运动技能的习得以及认知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情绪发展:包括婴儿基本情绪的产生和表达、情绪调节的能力以及情绪与社交互动之间的关系。
3.儿童发展:-认知发展:包括儿童思维能力的演变、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社会与情感发展:包括儿童的社交技巧、同伴关系发展和情感认知的发展等方面。
-语言发展:包括儿童的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发展之间的差异。
4.青少年发展:-身份与自我发展:包括个体的身份认同形成、自我概念的演变以及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等方面。
-社会和家庭关系:包括青少年与同伴关系的建立、家庭与父母关系的转变以及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情绪困扰、焦虑和抑郁等,以及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5.成人发展:-生理和生物心理社会发展:包括生理衰老的影响、认知能力的变化以及社会角色的变化等方面。
-职业发展与人生选择:包括个体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满意度和个人成就等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病理学:包括正常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和人格障碍等,以及相关的治疗和干预方法。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1.礼仪与心理发展:礼仪是社交交往中的基本规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透过礼仪,儿童学会尊重他人、接受他人的观点,培养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
2.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指的是儿童思考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在早期,儿童通过感知和运动的方式探索世界,逐渐发展出语言、记忆、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发展:儿童的情绪发展涉及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节。
从出生开始,儿童通过哭泣、眼神、声音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学会使用语言和社交技巧来表达情感。
4.社会发展:儿童的社会发展包括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友谊关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等。
通过与家庭和同伴的互动,儿童逐渐学会合作、分享、帮助和尊重他人。
5.遗传与环境:儿童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和潜在发展能力,而环境则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儿童发展,而不良的环境可能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6.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从出生到成年的不同发展阶段。
根据不同的理论,儿童发展可以被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发展。
7.成长中的危机和挑战:儿童发展中可能面临多种危机和挑战,如情绪困扰、学业压力、青春期问题等。
这些问题可以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家长、教育者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8.知觉和运动发展:儿童的感知和运动发展与他们对自身和外界的认识息息相关。
通过感觉器官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儿童可以更好地探索和理解世界。
9.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积极支持和温暖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情绪,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10.教育和儿童发展: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要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
10、心理发展阶段说: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1、心理发展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种系发展,种族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性:方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差异性;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更为本质性的研究内容);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72.欺负与被欺负:女生更多的使用语言和心理欺负,男生更多地使用身体欺负。 四个理论:“竞争假设”理论、“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依恋理论、“心理理论”。
73.青春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岁--15、16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
74.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1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三元交互决定论;(2)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14、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2)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3)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的关系:①“最近发展区”思想②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③学习的最佳期限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是奠基人,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著作。
5、演变: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从此确立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6、研究方法:横断研究、纵向研究、纵横结合。
7、单因素论:遗传:高尔顿;环境:华生。二因素论:施太伦、吴伟士。相互作用论(影响最大):皮亚杰。
35.快速发展阶段: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
36.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动活动。
37.关于游戏的理论:精力过剩论,精神分析论,练习论,重演论,娱乐论,认知论
38.婴儿游戏特点: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主
39.幼儿游戏是象征性游戏,童年游戏是规则性游戏
40.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是儿童增加词汇数量最快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41.语法结构的发展:(1)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2)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3)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4)从词数少的短句发展到词数多的长句
42.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48.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问类型的变化(四五岁儿童的提问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49.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各种内容,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这分为四种类型(1)运动抑制(2)情绪抑制(3)认知活动抑制(4)延迟满足
50.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75.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人生必经的矛盾冲突,这是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76.记忆容量的发展:初中生的记忆力容量不仅明显高于小学高年级,也高于大学生的成绩,达到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
77.记忆的主要特点: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具体表现为:(1)形象记忆量随年龄而增加,在初中阶段为最高;(2)抽象记忆量在初中阶段达到高百分比;(3)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
59.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60.学习兴趣的发展:(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内容更感兴趣(2)最初不分化,后来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3)游戏因素在中年级以后的作用就逐渐降低。
61.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82.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1.硬顶性。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软抵性。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
51.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这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
55.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年龄较大的孩子以敌意型攻击为主,表现为攻击行为的类型从“工具型”向“敌意型”的转化,攻击型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孩比女孩更易卷入攻击性事件
56.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性激素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提出儿童获得性别化的态度和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57.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经过了反抗期的幼儿,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那些未表现反抗期者,在成人以后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
58.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的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16、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
17、婴儿动作发展始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
18、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4)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66.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67.整个小学阶段自我评价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是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
68.亲子关系的发展:(1)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2)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3)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
19、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0、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 独立行走
21、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
22、研究方法的突破:(1)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2)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29、情绪的发展:①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②恐惧的发展 怕生在婴儿6-8个月出现
30、气质: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31、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人(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78.思维的发展:(1)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2)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79.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80.青春期情绪变化特点:1、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2、青春期躁动
81.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6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63.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复述,组织(归类,系列化)
64.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三个方面:(1)有关自我的认识(2)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3)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65.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11、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岁)、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12、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他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婴儿阶段(0-2岁;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意志品质)、幼儿期(4-7岁;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岁;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岁;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岁;关心品质)、成年后期(50岁以后;智慧、贤明品质)
43.幼阶段:(1)没有策略,(2)过渡阶段(3)能主动而自觉的采用策略
45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
4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47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1)具体形象性,(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3)具有符号功能(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26、思维的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27、婴儿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28、言语发展的理论:1.后天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布鲁纳)后天学习理论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两类。 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 2.先天成熟理论: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装置、个别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