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困惑及对策再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的困惑及对策再思考

德育的困惑及对策再思考

改革开发二十年来的社会实践使我国社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化过渡,人们的思想变得活跃,认识产生飞跃,无论是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利益格局,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大潮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但是,商品经济的冲击,确实使一部分人产生了严重的唯利是图、损公肥私、见利忘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社会上业已绝迹多年的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了。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无疑也敏锐地感触到了这一时代的气息。市场经济冲击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无疑要接受这一洗礼。新时期下的新形势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疑难和困惑,如何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德育的困惑思考

当前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源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合拍,社会大气候和学校小气候间的形成的

不合拍,存在着反差。

困惑一:学校德育与变革的社会环境相"脱节"

传统的学校德育最大的特点是其封闭性,缺少与社会活生生的事物的紧密联系,纯净度高,充满了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它主要是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前途教育,严肃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固此,传统教育所具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脆弱性,难以经受现实社会的冲击。当代中学生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环境中,他们时刻都在接受着广泛的社会信息。开放的格局一方面使人们加强了商品经济观念,另一方面"一切向钱看"也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加上文化市场上的大量不健康东西的一度泛滥,使得学生一接触社会,就看到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听到了大量的纷繁杂乱之声。这种无意教育远远比学校的正面教育来得生动得多,实际得多,而且丰富多采,加上"实用主义"及其它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东西,这是真正的熏陶,真正的潜移默化。

如此一来,就迫使学生深深地感到老师在学校里讲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是一纸空文,在充满了诱惑的现实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那么的脆弱。笔者曾对高中在校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在近15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6%的学生明确回答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挣钱或者拿到高中毕业证,只有不到7.8%的同学回答是为了上大学,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4.5%的同学的回答中包含了为社会作贡献的的目的。调查虽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它表明了严肃的生活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在这一代中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的头脑中正在逐渐的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从社会和家庭中所学到的所谓的实用主义的思想,甚至有的老师也在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并且这一思想还在进一步的扩大、泛滥,令人担忧。

应该说上述这一切都不能简单的责怪孩子,也不能简单的埋怨老师和学校思想工作不力,老师不可能把学生关在封闭的校园里,校园的围墙实际上已经彤塌,八面来风拍打着学校的门窗。学校辛辛苦苦构筑起来的道德信念大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显得是如此的单薄和脆弱,不

堪一击。怪不得有老师叹息到:老师在学校里讲一个月,还当不得学生在社会上混一天。

这种学校德育和学生认识社会的二律反背现象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当前学校德育质量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是学校德育与变革的社会相"脱节"所导致的后果之一。

困感二:德育的"成人化"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之间"脱节"。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学校的德育的工作沿袭了一些"运动式"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政治活动做得多,报告作得多,大道理讲得多且教育内容抽象、空洞,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这种教育内容上的"全面化"和"成人化"与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当代中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渴望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特点,这样,他们必然会感到难以接受那种"成人化"的教育,无形之中产生了"抗药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高中生对于目前正在走红的港台影、视、歌星稔熟于心,而对倡导严肃文化的文化名人却知之甚少。"成人化"教育所导致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讨厌严肃的生活文化,严肃的

价值观和生活观,转而"追星"。

另一个方面,由于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行为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他们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和匡正孩子们的言行,以严肃的"成人腔"来训斥他们,使孩子的个性受到压抑,学生们与德育实施者之间的心理差距越来越大,以致德育的效果收效甚微。

此外,当前家庭教育状况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令人担忧。许多家长重智轻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在物质上舍得大量投资,但对孩子多方面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却关心甚少,有的家长长期在外经商或从事其它职业,把孩子留在学校,根本不过问孩子的思想情况,他们被迫过着一种"成人化"的生活。笔者为此在这方面曾进行过数次家庭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这类学生多数在校表现不佳,整天浑浑噩噩,不知所为。这些学生由于缺少关怀,极易染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他们身上充满青春的躁动,当这种情感一旦不能被正确地发挥在学习上时,他们就会主动或被动地去寻求"刺激",极力摆学校和老师的监管。他们对社会上的不良思想、习气缺少应的免疫力,很快地就会在一种有意和无意

之中接受那些不良的思想和习气。这种让孩子过早地让象成人一样独自生活从很大程度防碍学生健康成长,进而导致了个性的畸形发展,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诸多问题。

笔者曾经接触过不少这类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外地经商或其中有一人(以父亲居多)在海外。这些学生手头一般都比较宽裕,他们一旦走出学校和老师的监督范围,就为所欲为,打电子游戏了,打桌球了,甚至参与赌博、打架斗欧、偷窃、吸毒,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学习上无所谓,也有的发展成为早恋,以寻求"刺激"来填补自己心灵那种由于缺少严肃的精神生活而产生的空虚。据调查,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应当引有关各方的重视,尤其是家长的重视,切不可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断送了孩子前途,要不然到头来,恐怕万贯家财亦枉然。

困惑三:变革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的德育内容及观念问题存在"反差"。

学校本身由于社会和其它方面的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加上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把学生当作是可以任意雕塑的对象,而当学生出现思想道德问题时,又往往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