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的呼唤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田野的呼唤》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田野的呼唤》教案一. 教材分析《田野的呼唤》是一首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曲目,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展现了田野的美丽和生机。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和自然美的融合,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有一定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田野的概念较为模糊,对歌曲的深层含义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田野的呼唤》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感悟。
3.田野主题的创意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创意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田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音乐教学设备(如钢琴、音响等)。
3.歌谱或歌词打印稿。
4.田野相关物品(如农作物、花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田野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田野的记忆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随后,分发歌谱或歌词打印稿,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水平。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教案一. 教材分析《田野的呼唤》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大自然的美景为背景,呼唤学生们走进田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实践来巩固已有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富有生动形象的歌曲更容易产生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田野的呼唤》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田野的呼唤》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2.歌词中的自然景象需要学生通过想象和理解来表达。
3.学生需要在集体合作中,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感受来理解歌曲。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合作法:学生集体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田野的呼唤》、相关自然景象的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分组标志:如颜色卡片、号码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田野的呼唤》,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与歌曲相关的自然景象图片,如田野、河流、鸟儿等。
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歌曲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旋律。
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音乐《田野的呼唤》
讲授
式
感受
延伸
1.分析歌曲《田野的呼唤》的含义。解释“梯里通巴”就是意大利的音译,实际的意思就是:来吧,快来吧!
2.请带着感情再唱一遍,看谁最能表现出春天田野的热情召唤。
体会
感受
小结
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田野的呼唤》,感受了歌曲的热情、奔放与欢快活泼,认识了多种音乐符号。回去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跟老师按节奏读一遍“梯里通巴”。
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进行简单讲解。
重点提示:弱起演唱与八分休止符的把握。
4.齐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教师伴奏,学生齐唱。
提示歌曲表现与各种记号的使用。
5.使用顿音记号(▼)、重音记号(﹥)给前两个乐句标注音乐符号,使歌曲表现更快乐。从头到尾唱一遍。注意一段与二段的连接。
学习
形式
修改
意见
导入
课题
电子琴
课件
师:春天来了,田野里的庄家也开始茂盛地生长了。让我们一起来随着歌曲《田野的呼唤》,感受田野音乐的连贯、优美与舒畅。下面我们来一起来学习这首田园歌曲。听,他们唱着跳着从远处走来了。
新课
学习
1.欣赏、介绍
问题:欣赏完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什么?
2.逐句学唱
3.学习重点乐句
《田野的呼唤》
学习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的呼唤》。
2.认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3.通过学习歌曲《田野的呼唤》,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美,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过程:
学习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田野的呼唤-范唱》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田野为主题,歌词描绘了田野的美丽景色和丰收的喜悦,旋律欢快,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共两段,第一段以描绘田野景色为主,第二段以表达丰收喜悦为主。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田野的呼唤》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田野、大自然的热爱,体验丰收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田野的呼唤》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乐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想象田野的美丽景色中感受音乐的美。
2.运用分组合作、接龙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田野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采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田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想象田野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唱歌曲: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注意音准和音乐表现力。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接龙唱、分组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歌曲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理解歌曲的含义。
5.音乐活动:结合歌曲,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如节奏练习、即兴创作等。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演唱)田野的呼唤-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田野的呼唤-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唱出《田野的呼唤》的歌曲;2.让学生理解《田野的呼唤》的歌词,了解到大自然的美好和民间艺术的魅力;3.让学生感受到以歌曲为媒介的文化交流,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唱法和技巧;2.歌曲中所涉及的民间艺术文化。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以及学生对歌曲的体验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制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例如山峦起伏的景色、蓝天白云、田野绿草等。
2. 布置任务:教师播放《田野的呼唤》的音乐,让学生先欣赏一遍,然后自己尝试吟唱一下。
3. 引导朗诵歌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词中描述的场景,比如“阳光普照”、“田野幸福”,以及“远方的山野”等,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4. 教授唱法和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唱法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一起练习,逐渐提高歌曲的演唱水平。
5. 分组练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课堂上练习歌曲的演唱。
每个小组在练习完后可以展示自己的演唱成果,其他小组可以对其进行评价。
6. 课堂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歌曲中所涉及的民间艺术文化,比如望夫山、姑姑灯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7. 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次课程所学习的知识点,并表达自己对民间艺术和自然美的认知与感悟。
五、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地得唱出歌曲;2.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深入;3.学生是否能够表达出自己对民间艺术和自然美的认知与感悟。
六、教学资源1.《田野的呼唤》的音乐;2.学习相关民间艺术文化的资料。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情感投入,引导其从歌曲中体验自然和艺术的美好。
同时,该节课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湖南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他们对湖南及湖南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田野的呼唤教案
田野的呼唤教案教案名称:田野的呼唤教学目标:1. 了解田野的意义和价值;2. 理解保护田野的重要性;3.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教学重点:1. 田野的意义和价值;2. 保护田野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准备:1. PPT;2. 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的田野景色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田野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Step 2:呈现知识点(10分钟)使用PPT介绍田野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包括:1. 田野是农作物生长的地方,是农民劳作的场所;2. 田野提供了人类所需的粮食和农产品;3. 田野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维持了生物多样性;4. 田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环境。
Step 3: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田野的重要性和方法。
提供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1. 保护田野的意义是什么?2. 田野面临的威胁有哪些?3.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田野?Step 4:分享讨论结果(10分钟)邀请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通过展示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引导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并扩展他们的思维。
Step 5:展示案例(10分钟)使用图片资料展示现实中保护田野的成功案例,例如:采用有机农业、推广节水灌溉等。
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行动的力量和影响。
Step 6:小结(5分钟)总结讨论和案例,强调保护田野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鼓励学生关注田野和农民的生活,积极参与保护田野的行动。
Step 7:拓展延伸(5分钟)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 除了保护田野,还有哪些自然环境需要保护?2.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些自然环境?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自然环境,如花草树木、昆虫鸟兽等,并写下自己的保护环境的想法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图片、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田野的意义和价值,并意识到保护田野的重要性。
田野的呼唤评课稿
田野的呼唤评课稿在烈日下,当我踏入田野的那一刻,一股馥郁的土壤气息扑鼻而来,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这里是田野,这里是生命的孕育之地。
田野,是农民的辛勤付出的见证。
她以春耕、夏种、秋收的循环,孕育着人们的口粮与生活。
在这片沃土上,农民们用辛勤劳作和智慧,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首先,田野的呼唤引发了我对农业的深思。
田野不仅仅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更是农民艰辛努力的结晶。
他们用心灵和汗水浇灌,只为了让每一粒种子都能顺利发芽、生长、结果。
他们默默奉献,无畏寒暑,只为给人们带来丰收和幸福。
田野的呼喊,让我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农民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其次,田野的呼唤教会了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在农田里,我看到农民在充满汗水的劳作中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他们尊重大自然的规律,顺应季节的更替,妥善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大自然能够持续地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
当我看到金黄的麦浪在田野上涌动,看到稻谷在微风中轻摇,我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而感叹不已。
最后,田野的呼唤激发了我对劳动的尊重与追求。
农民们用辛勤劳作和智慧开拓着田野,他们的辛勤付出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在田野中,我见证了农民勤劳的双手,感受到了他们背后的奋斗。
他们勇敢地与大自然搏斗,秉持着认真负责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才能够换来硕果累累的丰收。
从农民的身上,我学到了努力、坚持和奉献的价值,这对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田野的呼唤是对农业与农民的赞歌。
她描绘了农田的美丽与丰收的喜悦,传递着农民辛勤付出的力量与希望。
田野的呼唤唤醒了我们对农业的重视,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尊重农民的劳动,让我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田野的呼唤给予我们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顺应时代潮流,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田野的呼唤成为繁荣富饶的现实。
农田需要我们的关注、支持和付出,因为田野的呼唤,从未停止过。
《田野的呼唤》教案2
《田野的呼唤》教学内容:歌曲《田野的呼唤》。
教学目标: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的呼唤》。
2、认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能够较正确的使用于演唱。
3、通过学习歌曲《田野的呼唤》,引导学生从活泼动听的旋律和诗一般的语言中感受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美,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
2、初步了解旋律变化、力度强弱。
3、歌曲弱起小节的节奏把握与准确演唱。
教学难点:1、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的识记与认识。
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
3、八分休止符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开场:春天来了,田野里的庄家也开始茂盛地生长了。
让我们一起来唱响歌曲《田野的呼唤》,再次感受田野音乐的连贯、优美与舒畅。
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风格的田园歌曲。
听,他们唱着跳着从远处走来了。
(目的:引出歌曲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欣赏歌曲《田野的呼唤》1、欣赏、介绍问题:欣赏完这首歌,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什么?(“梯里通巴”或者“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等。
“当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说明了春天来了,阳光明媚,非常好的天气。
“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呢?)介绍歌曲《田野的呼唤》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大家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
(而“梯里通巴”就是“快来吧”、“快快来吧”的召唤声。
)(了解异国文化,感受音乐情绪)再听一遍,出示问题:歌曲在演唱中前两个乐句是怎样的心情,后两个乐句又发生了怎样的情绪的变化?2、逐句学唱3、学习重点乐句跟老师按节奏读一遍“梯里通巴”。
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进行简单讲解。
重点提示:弱起演唱与八分休止符的把握。
田野的呼唤教案[001]
田野的呼唤教案[001]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诗歌《田野的呼唤》的主要意思和情感表达;2.掌握本课的重点词汇和重要句型;3.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分析本课教学的核心是诗歌《田野的呼唤》,故而要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要意思和情感表达。
这首诗歌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所作。
本诗主要描绘了一个人在夏天拜访朋友的经历,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温馨。
在本诗中,弗罗斯特运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转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情感寄托。
2. 重点词汇和句型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主要包括:•breeze:微风;•harvest:收成;•pastures:牧场;•疑问句:What is so rare as a day in June?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型的含义和用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于口语表达和写作。
3. 语言运用本课的语言运用主要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方面的练习。
在口语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在书面语方面,可以设置写作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本课所学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三、教学流程1.初步了解诗歌《田野的呼唤》;2.学习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3.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主要意思和情感表达;4.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5.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6.整合所学知识,对本课进行总结。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田野的呼唤》;2.完成本课的练习题;3.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观察。
(演唱)《田野的呼唤》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田野的呼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田野的呼唤》是一首旋律轻快明朗,富有生机的意大利民歌。
通过歌唱与感受,形象地传达出热爱自然、向往春天的美好情怀。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由四个弱起的乐句构成,结构规整,歌词生活化,贴近大自然,朗朗上口。
歌曲运用弱起、连续的“二八”节奏型、半分休止符、顿音等音乐形式,结合意大利语“梯里通巴”的呼唤,形象地呈现出孩子们在“田野”间呼朋唤友的欢快场面。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既有低学龄段的好奇心,又有一定的音乐感受能力,注意力也较之低年级有了很大的增长,所以四年级的孩子既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与律动,又能静下心来参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教学目标】1.在音乐声中感受愉快的氛围,形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态度;2.能够运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情、欢快的氛围;3.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老师、同学一起加入音乐活动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自然、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难点:两段歌曲结尾处的不同音高处理;演唱同音反复旋律的音准。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老师感到非常开心,再一次与大家相聚在音乐课,不同的音乐能够引起心灵的共鸣,今天同样与大家分享好听的歌曲,你们听——(播放完整曲目,师带领拍手恒拍加入感受。
)师: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意大利与我国一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与中国并列为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他们的工业农业都很发达,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的脚步,走入意大利美丽的田野吧!(一边播放配伴奏音乐的相关视频,一边聊一聊意大利文化,让孩子在了解中渗透多元文化。
)二、新课学习(一)随乐律动1.恒拍走步师: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意大利田野,邀请大家一起走一走,玩一玩吧!如果你能跟上老师的音乐律动,就更棒啦!(师带领学生随乐走步律动,音乐循环2遍。
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用他们自己的形式进行,不需要与老师完全一致,重在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情感感受。
四年级《田野的呼唤》音乐教案
《田野的呼唤》音乐集体备课备课设计教学反思:《田野的呼唤》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多角度欣赏、体验春天的美丽,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2.能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
3.强调重音记号、休止符等音乐记号,更好地表现歌曲欢快的感觉。
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
教学难点:1.强调重音记号、休止符等音乐记号,更好地表现歌曲欢快的感觉。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手绢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春天的美丽活动一:欣赏歌曲设疑入题1.师扮演小燕子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呢?2.学生交流。
3.是啊!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可是春天到底在那里呢?(板书: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去找一找吧。
活动二:观看视频寻找春天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谁能告诉大家春天在哪里呀?(师把花朵发到谁手里就由谁讲)二、赞美美丽的春天活动一:讨论并总结1.我们找了半天的春天,小朋友们,春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呀?2.让学生讨论总结。
活动二:实践操作赞美春天1.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2.小结:春天是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春天是个万物苏醒的季节,春天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跟着燕子姐姐再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三、新课教授《田野的呼唤》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中描绘的春天。
设问:边听歌曲边感受歌中是怎样描述田野的春天?2.师有感情地范唱,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设问:说出你所感受到的歌曲情绪?3.师引导生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节奏特点及韵律美。
4.自主随乐哼唱歌谱。
5.随琴视唱简谱。
6.用“la”母音模唱。
7.师教唱、生随琴学唱、难点乐句解决。
8.融入对春天美好的情感,演唱《田野的呼唤》。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田野的呼唤》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具有明显田园风格的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歌词描绘了田野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歌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田园风光,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地方特色音乐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地方特色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田野的呼唤》,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
2.培养学生对地方特色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田野的呼唤》的旋律和歌词。
2.理解歌曲的地方特色,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
3.学会合作演唱,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学。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田园风光。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演唱、舞蹈等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法:欣赏相关地方特色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田野的呼唤》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相关田园风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4.准备教学场地,确保宽敞明亮,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这首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歌曲《田野的呼唤》。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田园风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学生跟随演唱。
田野的呼唤说课稿
田野的呼唤——说课我是来自李家庄中心小学的王慧,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第十课《田野的呼唤》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田野的呼唤》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效游时的欢乐心情。
歌曲采用的是大调试,旋律前半部分紧凑后半部分宽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得音乐欢快活泼,富有动感。
半拍休止的运用,使得全曲显得生气勃勃。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队效游的儿童们在充满着春意盎然的田野中,边走边唱的欢乐神情。
全曲始终洋溢着一派欢乐的气氛,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掌握孩子特点是学习的关键,四年级的孩子处于小学高段,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视唱和合唱能力,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要让他们从心底喜爱音乐。
所以我采用了多媒体动静结合、神情兼备来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对少部分音乐后进生窗体底端我们老师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音乐素质得以提高。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引导他们采用了体验、想象、对比、模唱、讨论等学习方法。
使学生把一些枯燥难懂的演唱方法、音乐知识点牢固的记在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愉快的歌唱。
三、说目标:1.通过"找春天"的活动多角度欣赏、体验春天的美丽,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
2.能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
3.强调重音记号、休止符等音乐记号,更好地表现歌曲欢快的感觉。
四、说重点: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并掌握弱起拍、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五、说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七、说流程:我把这节课分成四个板块:情景导入、学习歌曲、处理歌曲、展示歌曲。
⑴.情景导入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课题导入: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春天的美丽,是总结,引入新课。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0课《田野的呼唤-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田野的呼唤》是湘艺版四年级上册第十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旋律描绘了田野的美丽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歌曲节奏欢快,富有弹性,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歌唱能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田野的美丽,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田野的概念比较陌生,对歌词中的某些词语可能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歌词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田野的呼唤》,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3.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提高他们的歌词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歌曲中的主题和情感。
2.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歌曲。
3.运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师徒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和图片等。
2.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准备教学场地和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田野的呼唤》,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主题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卡片,让学生跟唱歌曲。
在跟唱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对于部分学生不太理解的歌词,教师可以进行解释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歌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