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心理学_(word版)
工商管理《现代管理心理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现代管理心理学复习提纲一、单选题1、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中,在情景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以分析判断其心理活动称之为( )A.案例法B.观察法C.测验法D.调查法2、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C.学习方式D.交往方式3、“早熟”与“晚熟”是( )A.能力的类型差异B.能力的水平差异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D.能力的质的差异4、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行为需要可以分为保健因素与( )两大类。
A.生理性因素B.发展性因素C.社会性因素D.激励因素5、“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现象是因为知觉的()特性而容易产生知觉。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6、社会知觉中,对他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7、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称为( )A.假设群体B.实际群体C.实属群体D.参照群体8、由于群体压力,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这种现象称为()。
A.从众B.顺从C.认同D.内化9、领导理论中,侧重研究领导成功的经验及其本人的品德、能力、知识、修养和领导艺术等特征的关系的是()A. 权变理论B.行为理论C. 特质理论D.专业理论10、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是(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单向沟通D.双向沟通二、多选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A.观察者的需要与动机 B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 C观察者的个性特征D.观察者的过去经验 E观察者的知识结构。
3、目标管理是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代表杜拉克提出的,他把目标管理分为()。
A.目标制定阶段B.目标实施阶段C.目标可行性分析阶段D.目标成果评价阶段4、领导的职能是( )A.制定战略目标B.合理决策并注意学习C.建立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D.选人、用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E.联系群众,注意调查研究5. 勒温认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下列阶段 ( )A.再冻结B. 改变C.管理D. 解冻三、填空题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及。
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著)资料
错误的前题暗示(二选一)
体验认同
前景谈话 对比陪衬
正义的假面具
弗洛伊德的心理剖析
• 心理由内及外可以分为:本我,自我, 超我 • 正常,压抑,犯罪 • 绝对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 • 对“家”的解析 • 给本我一个释放的途径 • “事缓则圆”-老子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如何发现对方的本我 • 满足本我才是满足他人真正的需要 • 尤其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 • 满足本我的同时,要考虑自我(考虑自 我从超我中找) •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 与善恶有关的是手段不是欲望
你在这个课堂上的目的
• 好奇
• 任务
• 打发时间 • 挑战我
• 愿意提高自我
在这个课堂上你将如何表现 • 你想当运动员.观众还是裁判?
• 你获得与投入程度成正比
检测一下我们的投入程度
• 某人买一个电视机,五千买入,六
千卖出;又七千买入,而后八千卖
出;请问他是赔了,还是赚了?
• 请大家举手回答
生活中的两类人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 (1)重视研究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
• (2)重视研究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 (3)重视研究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 (4)重视研究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第四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 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程序的公开性、变量的 控制与确定性、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方法设计与结果发现的再现性、方法的系 统性,以及能达到解释说明、预见预测、 控制调节行为的目的。 •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 1 客观性原则;2 发展性原则;3 系统性原则;4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 定量与定性研究相 结合的原则
2 工业革命时期管理先驱的思想
现代管理心理学(1)
稳定因素 不稳定因素
内因 能力 努力
外因 工作难度 运气
2、凯利的三度理论。(人、情景、刺激物)
现代管理心理学(1)
返回
三 、态 度 与 管 理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包括人、事和物)较为稳固的由认
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二)、态度的特性
1、社会性:态度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1、自己原有的态度体系的特点。 2、个体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
返回
现代管理心理学(1)
四、需 要 与 激 励
(一)、需要 对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的一种缺乏感受。
(二)、几种需要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2、阿尔德富的“生存、关系、成长” 权利
3、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友谊
成就需要 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
2、晕轮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
3、刻板印象(固定观念)。
4、 近因效应(最近的映象)。
5、 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
6、自我中心偏差(演员—观众偏差)。
7、虚假偏差(投射作用)。
8、从众心理。
现代管理心理学(1)
(三)、归因理论
是说明和推论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
1、韦纳(B.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如图)
2、对象性:态度必须指向特定的对象。
3、内在的心理结构。
4、价值观。
5、协调性和不一致性。
现代管理心理学(1)
(三)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凯尔曼(H.kelman1961)提出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包括服从、 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服从—指个人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
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4版复习资料程正方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
2、知觉:是人们很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被称为感知活动。
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4、社会知觉: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5、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6、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就叫做定势现象,也叫社会刻板印象。
7、气质:是典型地表现于人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8、能力:是能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9、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0、动机:把能激励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管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
11、间接激励:也叫“外激励”,指来自员工生活、工作的外部环境的激励,主要用于满足员工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社会环境、员工工作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等。
12、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3、组织结构:指组织中各个有机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也称为组织中的各因素相互联结的框架。
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组织中正式的指挥系统和沟通网络的效率,影响着组织中个人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方面的功能。
是以企业的组织氛围为核心要素,以塑造良好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在长期经14、组织文化:营管理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一种使企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念和行为风格。
现代管理心理学——无价之薪
第一篇研究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第一章管理心理学ABC给我们造成麻烦的不是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是我们自己以为知道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是那样。
——罗杰斯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各分支领域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是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性发展。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使管理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诞生。
Munsterberg(缪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该书的主要内容:①尽可能有的最好的工人②尽可能有的最好的工作③尽可能有的最好的效果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开创了工业社会学,为管理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Leavitt(莱维特)-《管理心理学》,从此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蓬勃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是什么?1、你从工作中能够得到什么?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予个人经济上的保障,而且在于给予个人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
2、对管理者而言,管理心理学意味着什么?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管理心理学工作者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选拔和激励员工,从而改善组织效率。
心理测验和选拔方法的使用能够促进组织的招聘有效性,使组织获得更合适工作岗位和组织文化的员工。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高满意能够促进工作士气和雇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并减少雇员流失、缺勤和事故等问题。
3、管理心理学家能做什么?①心理测验的开发和验证②人员选拔和安置③绩效评估④员工培训和职业规划⑤雇员支持系统的开发和管理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就业指导内容与形式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二、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1、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⑪、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⑫、组织中的个体—员工的心理与行为工作环境中的许多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动机、满意度和努力程度:①工作安全②组织文化③领导风格④组织沟通而管理心理学关于成人学习的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更有效地奖励系统,促进组织公平,提高组织效率。
现代管理心理学
题型:填空、选择、判断、名解、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1、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狭义概念:是研究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
行为科学指的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管理科学。
(2)广义概念:是研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
行为科学是指一个学科群,由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构成。
2、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1)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人——人)系统(3)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纯碎的人的因素(4)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企业中的内环境系统3、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目的、任务了解学科性质:1)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性与科学性特点;2)管理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的特点;3)管理心理学的对层次性与系统性特点掌握研究目的:要提高管理人员的预测、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充分调动群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实现组织既定目标,提高管理效率与效能。
掌握任务:a、提高组织的劳动和工作生产率,完成组织既定目标。
b、对劳动者实施有效管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c、建构与完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
4、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掌握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
(含义和特点)(1)、观察法a、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以感官为工具(如:眼、耳等)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结果按时间次序作系统记录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
在现代研究中,必要时也采用视听器材。
b、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观察时,可按被观察者所处的情境特点分为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两种。
1)自然观察:是指完全在自然的条件所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一般并不知道自己正处于被观察之中2)控制观察:是在限定条件下所进行的观察,被观察者可能不了解,也可能了解自己正处于被观察的地位。
(2)、实验法a、是指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之为实验法。
现代管理心理学
谢谢再见
现代管理心理学
一、概 述 二、社 会 认 知 三、态 度 与 管 理 四、需 要 与 激 励
一、概述
管理心理学也称组织心理学、组织管理学、组织行为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企业中的以下社会心理现象。
1、重视研究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2、重视研究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3、重视研究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4、重视研究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同化—认同
内化—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 自己的态度。
四 、影响人们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与态度形成。 2、知识和信息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3、个人所属团体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4、个性特点与态度形成的影响。 5、社会文化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五 、影响人的态度转变的因素 1、自己原有的态度体系的特点。 2、个体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
1、社会性:态度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2、对象性:态度必须指向特定的对象。
3、内在的心理结构。
4、价值观。
5、协调性和不一致性。
三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凯尔曼 H.kelman1961 提出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包括服从、 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服从—指个人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 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例: 发奖金时不同期望值和效价产生不同激励
期望值 E
效价 V
高
底
= 相信经过努力能达数
量优质标准的产品
E高×V高 M
E高×V低=M低
高
高
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控 制产品质量与数量
E低×V高=M低 E低×V低=M低
底
2、公平理论
亚当斯方程式:
Q A 产出
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著)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充满了创新和多样性, 涵盖了认知、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 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
现代管理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旨在了解和解释人们在工作和组织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以优化组织效 益和员工幸福感。
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员工动机
研究员工的动机来源、激励机制以及如何提升 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参与度。
践,提供发展领导能力的方法和工具。
3
苹果的团队合作
研究苹果的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提供 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意的策略。
现代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与人力资源
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结 合,提供数字化化人力资源的创新策略。
员工幸福感
关注员工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性,提供提高 员工福利和幸福感的方法。
员工满意度
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和福利,提供创造积极工作环境 的策略和措施。
工作与生活平衡
研究如何平衡工作和个人生活,促进个人的幸福感 和工作效能。
多样性与包容性
关注多样性和包容性对组织绩效和创新的影响,提 供提高包容性的方法和培训。
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
1 赫茨伯格-戴威理论
2 自我决定理论
探索员工的需求层次结构, 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管理 策略。
组织文化
研究组织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以促进 员工的归属感和组织凝聚力。
领导力
探讨领导者的特质、行为和效果,并提供发展 领导能力的方法和技能。
团队合作
探索团队协作的心理机制和有效的合作策略, 以提高团队绩效和创新能力。
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压力管理
研究如何有效管理员工在工作中的压力,提供应对 压力的方法和支持。
现代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题库及答案
现代管理心理学程正方北师大出版社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题目自测(答案附后)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2.工业心理学3.行为科学4.管理的技术系统5.管理的社会心理系统6.企业文化7.管理的职能8.管理的对象二、填空题1.管理心理学的职能有2.管理过程的两个主要系统是和3.工业心理学包括(任意5个分支)4.管理心理学的目的和任务是5.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三、判断题1.社会心理系统属于管理心理学的对象。
()2.技术系统属于工程心理学的对象。
()3.个体、团体、组织属于内环境系统。
()4.技术环境(工作性质、技术水平、产品数量、质量等)属外环境系统。
()5.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就形成了管理心理学。
()6.从狭义而言,行为科学即指管理心理学。
()7.现代管理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人的因素作用下降了。
()四、选择题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突出的是:A.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B.以结构为中心的管理C.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D.以人为中心的管理2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带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哪类学科?A.自然B.社会C.中间D.人文3.管理心理学的两重性主要指:A.生物人与社会人B.积极与消极C.共性与个性D.自然性与社会性4.下列哪种不是20世纪30年代前的工业心理学的范畴?A.消费心理学B.工程心理学C.组织管理学D.人事心理学5.下列哪种选项不是内环境系统的社会心理系统?A.团体环境B.个人环境C.组织环境D.技术环境6.工业社会心理学主要指的是:A.人事心理学 B.工程心理学C.人际关系学D.工商心理学7.根据行为科学的观点,团体行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A.激励B.人际关系C.结构D.影响力五、简答题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与意义是什么?3.管理心理学与邻近科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的关系如何?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答案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科学。
《现代管理心理学---无价之“薪”生活中的心理管理》大纲
Ⅱ、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管理心理学ABC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对象和内容,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所面临的挑战,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管理心理学是什么?(一)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管理心理学的产生过程和标志。
(二)你从工作中得到什么?管理心理学研究对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三)对管理者而言,管理心理学意味着什么?管理心理学研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四)管理心理学家能做什么?管理心理学家的职业发展。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一)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管理中的人性观,组织中的个体——员工的心理与行为:个体差异、员工激励,领导与沟通,激励性的组织环境:工作压力与健康、选拔与生涯发展、选拔与绩效评估,来自文化的挑战。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定性研究等的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关键准则等。
第三节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二)管理心理学家面临的挑战三、考核知识点(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二)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四、考核要求(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1、识记:(1)管理心理学的产生;(2)管理心理学家的职业发展。
2、领会:管理心理学的内涵及其对个人、管理者和管理工作的作用。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识记:(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领会:(1)管理心理学各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2)管理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3、简单应用:运用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原则和特点分析实际的研究设计案例。
(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1、识记: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2、领会: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观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人性假设的概念,理解管理中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领会人性假设理论对组织管理的意义。
现代管理心理学
现代管理心理学现代管理心理学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管理科学的发展一、什么是管理?(一)产生:与社会生产方式有关,集体劳动出现时产生了管理。
(二)管理的定义:对资源进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快速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科学的发展阶段(一)早期:剥削色彩较重(二)科学管理:泰勒:时间动作与分析法纳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韦伯:科层制(三)现代~二战后:管理科学学派:泰勒为代表,数量分析行为科学学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强调人的因素(四)最新管理:系统论:A目标价至系统B社会心理系统C知识系统D组织结构权变论:强调心理与行为和所处环境关系第二节管理心理学概论一、对象与内容(一)对象: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活动中的行为规律及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一门学科。
(二)内容三层次:1.个体:能力、气质、思维方式、性质等于工作的匹配制;如何调动积极性2.群体:群体动力学——勒温3.组织: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三)五个主题:知、情、动力、行、组织二、组织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准备(一)心理技术学敏斯特伯格《心理学与生产工作率》解决人机系统的管理问题(二)霍桑试验:1927~1932 人群关系理论梅奥发起(三)群体动力学:勒温B=f(P,E) 心理场理论群体规范、群体领导(四)社会测量理论:通过选择衡量人际关系莫里诺——心理剧的创始人(五)需要层次理论(六)决策理论:理性决策模型:可以找到所有解决方案有限理性决策:西蒙满意原则→心理因素影响三、挑战:经济全球化、劳动力结构改变、新型雇佣关系、商业伦理的改变第二章人性假设与管理人性假设: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工作目标、需求、工作态度等的评估。
不同的人性假设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
第一节“经济人”假设与管理(X理论)一、“经济人”假设要点(一)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二)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
现代管理心理学培训课程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对象、任务和方法)§1.1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一发展轨迹※“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及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
※“工业心理学之父”闵斯特伯格及《心理学与工业效率》萌芽阶段※梅奥的“霍桑实验”及人际关系学派初具雏形和形成阶段※莱维特及《管理心理学》专著的出版正式诞生和发展阶段(一)“科学管理之父”泰勒(W.Taylor,1856-1915)与科学管理理论㈠时代背景:㈡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与做法1出发点:消除劳资对抗与低效率,促进劳资与高效率2劳资双赢理念:转变工人和雇主双方观念,由对抗到合作3工作定额原理:通过对熟练工人的动作分析,制定合理的工作量来解决如何提高高效率这一核心问题4标准化原理:工作的工具、器材及操作方法的标准化5人岗最佳匹配原则:根据工人的差异选拔和培训“第一流工人”到最合适的岗位上6 实行差额计件制(规定一定熟练,多劳多得,不足便扣),以克服消极怠工,奖励多劳多得7 将计划和执行部门分开,各司其职,避免经验化错误8 设置8个“职能工长”,实行“职能管理”,有利于工作的细化与具体化。
9 机构管理例外原则:高层领导只负责重要决策及监督,日常事务交给下属。
㈢评价:1 主要优点:①注重改善劳资关系,改进工作方法;②明确目标与责任;③关注个人差异;④予以适当放权等。
2 主要不足:①将人视为经济人,过于关注物质奖励和严格标准而忽视人的情感②过于重视技术、强调个别作业效率、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功能(二)“工业心理学之父”闵斯特伯格及《心理学与工业效率》萌芽阶段㈠“工业心理学之父”闵斯特伯格简介(H Munsterberg,1863-1916)㈡ 1912年《心理学与工作效率》的出炉闵斯特伯格的研究要点是要发现人们的心理素质,在此基础上把他们安排在最合适他们的工作岗位上。
同时要研究在什么心理条件下,能够从每个工人处得到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产量。
此外,还要考虑如何使人们的情绪能产生有利于工作的最大影响。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4版复习资料 程正方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2、知觉:是人们很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被称为感知活动。
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4、社会知觉: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5、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6、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就叫做定势现象,也叫社会刻板印象。
7、气质:是典型地表现于人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8、能力:是能直接影响人得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9、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0、动机:把能激励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管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11、间接激励:也叫“外激励”,指来自员工生活、工作的外部环境的激励,主要用于满足员工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社会环境、员工工作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等。
12、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13、组织结构:指组织中各个有机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也称为组织中的各因素相互联结的框架。
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组织中正式的指挥系统和沟通网络的效率,影响着组织中个人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方面的功能。
14、组织文化:是以企业的组织氛围为核心要素,以塑造良好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在长期经营管理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一种使企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念和行为风格。
现代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
现代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前言现代管理心理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对个体、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为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教学是现代管理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其在以后的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从目标、任务、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现代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的探讨。
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其重要概念和理论框架;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团队领导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任务1.理论学习:掌握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包括个体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学、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学习实际案例分析,了解最新研究成果。
2.团队协作: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3.实践案例: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重点探讨现代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局限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实践基础。
教学手段1.讲授:教师通过授课,对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和解释,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和整理。
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2.讨论:在学生之间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解决争议和疑惑,掌握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收集大家的意见和想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3.实践:在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到社会实践中调研或学校内部的实验室探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安排合理的分工和协作,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工作效果。
教学评估1.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能力,以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2.项目策划: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策划和实践,在中期和末期分别进行进度和成果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团队合作、项目结果、报告质量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教材框架程正方先生主编的《现代管理心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及发展简史、个体行为与管理、团体行为与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领导行为与管理、职工心理卫生与保健等内容,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具有较强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书籍。
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一至第三章为总论部分,主要介绍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述个体心理与管理之间的关联性;第八章至第十章,分别阐述团体、组织、领导行为与管理的关联性;第十一章着重讲员工心理卫生与健康。
全书的核心部分在第四至第十章。
二、学习要求、重点、难点学习要求:在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体系、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理解在一个企业中个体、团体、组织和领导等要素在其人际关系系统中的联系与相互作用,深刻认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意义,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技能,分析与处理企业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理解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核心是认识需要、动机和激励的关系,掌握重要的激励理论和在管理中的运用;2、理解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与运用;3、理解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掌握组织结构、组织设计和组织变革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
学习难点: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其首要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学习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真正运用到不同岗位的管理实践中,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管理能力,是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难点所在。
三、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一)基本概念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个体与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通过协调人际关系,满足员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的科学。
2、知觉:是人们很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比感觉要复杂,并常和感觉交织在一起,被称为感知活动。
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4、社会知觉: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5、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6、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就叫做定势现象,也叫社会刻板印象。
7、气质:是典型地表现于人们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Word 文档. 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8、能力:是能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9、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10、动机:把能激励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观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11、间接激励:也叫“外激励”,指来自员工生活、工作的外部环境的激励,主要用于满足员工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社会环境、员工工作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形式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等。
12、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3、组织结构:指组织中各个有机组成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也称为组织中的各因素相互联结的框架。
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组织中正式的指挥系统和沟通网络的效率,影响着组织中个人的心理、行为及社会方面的功能。
14、组织文化:是以企业的组织氛围为核心要素,以塑造良好组织形象为目标的,在长期经营管理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一种使企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念和行为风格。
15、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体、团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所期望目标的行为过程。
16、沟通:指信息的交流,是联络通信的意思。
(二)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应用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主要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②着重是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系统。
2、自我知觉的误区①过于自高自大,自以为在各方面一定都很行;②过于自卑,缺少信心,自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③过于消极、被动、依赖,时时刻刻都要其他人的赞同与呵护;④过于相信经验的局限与宿命观点;⑤过于相信环境与外因的作用。
3、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的假设代表人物;麦格雷戈;雪恩“经济人”的假设的哲学基础是享乐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麦格雷戈人性假设观点:A、人类多数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B、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不喜欢担负责任。
C、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D、多数人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
E、人们易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
“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措施(1)管理重点是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2)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监督。
(3)领导方式是专制型的。
Word 文档. (4)在奖惩制度方面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X管理理论:A、管理者从经济利益出发来使用生产中的人力、物力、财力。
B、管理者的任务在于指导与激发职工的工作表现,并时常控制与修正职工的行为,以符合组织之需要。
C、管理者必须管制其下属,并需要利用说明、奖赏、处罚与控制等方法。
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A、“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
把人看作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是相对立的。
B、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
C、“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
其人性观是错误的。
D“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也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①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
②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
③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2)“社会人”的假设代表人物:梅奥“社会人”假设的人性观社会人也称社交人。
这种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要点是:A、人是社会人。
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B、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积极性,积极性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态度以及企业内部人际关系。
C、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
D、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A、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的重点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
B、管理人员的职能应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沟通信息,了解情况,上传下达,重视培养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C、在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D、提出了新型的“参与管理”的形式,即让职工不同程度上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A、在资本主义社会,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假设只是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的一个进步,并不是资本家变得善良了,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剥削关系。
B、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许多企业采取了群众路线的民主管理方法,这同社会人假设“参与管理”相比较,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社会人”假设过于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
完全忽视职工的经济需要,无疑也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Word 文档. D、“社会人”假设过于偏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对正式组织有放松研究的趋向。
E、“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对我们今天企业的管理和制定奖金制度有参考意义。
(3)“自动人”的假设什么是“自动人”假设“自动人也叫“自我实现人”,由马斯洛、阿吉里斯、麦格雷戈提出来的。
“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工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手段。
而自我现实,即成就需要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们才感到最大的满足。
Y理论的基本观点:麦格雷戈将“自动人”的人性假设,结合管理问题,概括为Y理论,其基本观点如下:A、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天性)。
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工人们有自愿去做的愿望;也可能是一种惩罚。
B、外来的控制和处罚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C、致力于实现目标与实现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报酬在起作用。
D、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通常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
E、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
F、在现代工作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能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自动人”假设的相应管理原则A、管理重点是在重视工作环境上面。
它主张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以发展人。
B、管理者的职能是生产环境与条件的设计者与采访者。
C、重视内部激励,即重视职工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D、主张下放管理权限,建立较为充分的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等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自动人”假设的评价A、“自我实现人”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
B、“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础是错误的。
因为人既不是天生懒惰,也不是天生勤奋的。
人格与人性的发展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结果;自我实现既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也不是仅仅依靠自我设计,个人奋斗就能达到的,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的结果,把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原因,归结为缺乏必要的条件,也是一种机械主义的观点。
C、“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中,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
(4)“复杂人”的假设“复杂人”假设是60至70年代组织心理学家雪恩等提出来的。
根据“复杂人”假设,人没有万能不变的管理模式。
不应把人看成同一类型,要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管理。
基于复杂人假设,摩斯和洛希提出了“全面管理”的理论,也叫“应变管理理论。
“应变”是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也叫“超Y理论”。
这种理论的实质是要求工作、组织、个人三者有最佳配合,其基本含义是:A、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随发展条件而变化,每个人的需要不同,需要层次也因人而异。
B、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C、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