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随笔

小学数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随笔(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局部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根底上教学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效劳于生活。
〞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到文具店买文具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购物,让学生发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援助学生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注重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本课在学法指导上注重:〔1〕通过计算共需多少钱?来理解如何计算小数加法。
〔2〕通过如何找零,一种物品比另一种文具贵〔廉价〕多少钱?自主地学习小数减法,并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这其中,对本节中出现的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
为此,通过商量,发觉:“但凡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可以先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使被减数的小数位数与减数的小数位数一样多,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这样一来对位就较简单。
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列竖式后,正确率明显提高。
〔3〕最后一起观察比照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异同,来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人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根底。
有具体实际意义的小数的加减法学生都能较快地依据实际意义来计算,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笔算来源于整数笔算的知识迁移,对学生来说自然过渡并无存在难度。
但是在练习中出现了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及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对于“相同数位对齐〞开始乱了阵脚,尤其是整数找不到小数点,又无实际情境依托,如5+5.5=,有些学生算得6,说明不理解。
分析时把小数放在具体情景中,那就给算式一个具体情境在商量“相同单位对齐〞,因为数位不同,空缺的数位也就是0的计算又涉及小数的性质,为我们教学笔算小数带来了很大困惑。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答:小军是冠军.
三人进行50米赛跑,李晓跑了10.2 米,周田田比李晓多用0.5秒,王亮比 李晓少用0.3秒,周田田和王亮分别跑 了多少秒?谁才是冠军呢?
周田田:10.2+0.5=10.7(秒) 王 亮:10.2 –0.3=9.9(秒) 10.7秒>10.2秒>9.9秒 答:王亮76 ×
2.31 4.5 6.81
-
5.5 4.6 0.9 √
-
三人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明明跳 了1.2米,小丽跳得比明明近0.3米,小 军跳的比小丽远0.4米,小丽和小军分 别跳了多少米?谁才是冠军呢?
小丽:1.2—0.3=0.9(米) 小军:0.9 + 0.4=1.3(米) 1.3米>1.2米>0.9米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饮料:
33.6 元6 元 角
2.82 元 2.82 元
零食:
0.5 元 5角
4元
5角 0.5 元
比
3.6元
贵多少元?
0.5元
挑选两样你喜欢的食品,计算它们的价格差。
3.6元
2.82元
0.5元
4元
0.5元
挑选两样你喜欢的食品,估计一下5元钱够吗?
3.6元
2.82元
0.5元
4元
0.5元
5元钱最多可以购买以下的几种商品?
3.6元
2.82元
0.5元
4元
0.5元
小结: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 1、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也 就对齐。
2、加法中“满一进十”,减法中“退一 作十”
1.4+0.81=
1-0.8=
5+4.65=
5-3.4=
2.45 + 6 2.51 × 2.45 + 6 8.45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集体备课小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资料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讲稿“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内容(P95、96)。
一.教材分析补充:在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情境)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与之衔接的有: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
在没有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性质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这决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只能限定在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 • • •法运算,也就是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即两个加数、被减数和减数都是一位小数(小数位数相同)加、减计算。
教材呈现的范例也只能仅限于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
为什么在没有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小数的性质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我认为只能这么解释:让学生亦步亦趋地经历数学知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过程,其实,我本人认为在三年级段安排这部分的学习没有必要,也过于“谨慎”了,可以整合后,安排在四年级下册中学习,这样不会使人产生教材在编写上有零乱的感觉。
二.教法补充1.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开展教学,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很多学生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也掌握了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的资源,并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我们要充分激活这些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在教学中可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通过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数学问题。
并通过讨论、判断、分析等方法进行列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
2、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这是一节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优秀4篇)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优秀4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教师谈话:我们以前学习了整数加减法,那么,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2个同学来做一做,其他同学一边看他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思考3个问题:①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②计算时从哪一位先算?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指名计算:48+9=,25-17=,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3、反馈题目是否正确,指名回答三个问题。
4、教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这是以前学的整数加减法,那么小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呢?今天请你们来研究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新课讲授】1、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开学了,同学们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具,每个蓝色笔记本2.5元,每个书包25.8元,每个文具盒6.8元……)(2)利用你获取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引导学生一人说提出的问题,一人说怎样列式,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算式,在学生提问并列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主题:如果一个同学买了一个卷笔刀和一支绿色铅笔,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一个卷笔刀和一支绿色铅笔共花多少元?一个卷笔刀比一支绿色铅笔贵多少元?一支绿色铅笔比一个卷笔刀便宜多少元?)教师肯定他们的说法后反问:你们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式)“0.8+0.6=,0.8-0.6=”这2道题怎么算呢?请你们来研究研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3.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小数点对齐的技巧。
2. 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让学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小数加减法运算心得。
5. 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巩固: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设计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性、书写情况等。
3. 课后实践评价:了解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小数加减法的情况。
九、教学反思:十、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示例及实际应用题。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视频: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4. 教学素材: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数学游戏或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引入小数加减法的概念。
2. 知识讲解:利用PPT或板书,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1. 引言《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是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本教材,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和应用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对这一教材进行评课,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评价。
2. 教材内容《简单的小数的加、减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小数的加法:教材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加法规则,并通过逐步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法运算。
•小数的减法: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加深他们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3.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用购物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的小数运算。
第二步:讲解小数加法的基本规则在这一步骤中,教师会简要讲解小数加法的基本规则,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黑板或投影仪展示运算步骤,并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第三步:讲解小数减法的基本规则教师会简要讲解小数减法的基本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和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计算,并引导他们思考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四步:练习演算在这一步骤中,教师会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演算来巩固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和技巧。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和形式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五步:拓展应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购物账单或时间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计算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3篇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笔算整数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并且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也为学习本课做了有力的铺垫。
加、减法结合元角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学习小数的加减。
本节课内容是为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打下基础。
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
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根据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购物”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能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我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我认为教学重点是主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难点就是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
四、说教法和学法设计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以及现在的孩子接触钱的计算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条件下,我准备这节课主要用演示法和讲授法,借助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优秀3篇)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优秀3篇)《简单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篇一1、环节安排清晰、完整。
本节课由情景引入,导出6道算式,通过这6道算式对万以内的加减法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口算、笔算、估算、验算有机结合。
接着在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应用,用填方格的形式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最后到商场促销活动各类价钱的计算,又回到生活情景,使整节课内容安排紧凑、连贯。
2、目标定位合理、准确。
在本课中,既有基本知识的的梳理,又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同时还有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前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可以看出教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和把握是比较合理、到位的。
3、反馈形式新颖、可借鉴。
在本课第一环节由情景导入引出算式的反馈中,教师对算式反馈的处理干净、利落。
指名一生说算式,其余同学说问题,反馈形式新颖,把算式和解决问题进行结合,由算式联想到意义,把算式的意义、作用扩大,把计算与解决问题进行整合。
同时使全体学生同时进行思考,这种反馈形式可供我们借鉴。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评课稿篇二尤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学会了当堂知识。
上课学生的听讲状态也比较好,能够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这点我的课堂差的很远,往往讲几分钟就得整顿学生状态,需要虚心学习如何达到如此流畅的课堂氛围。
整节课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画图理解题意,学生画图,学生说图意,学生提问题,学生自己解答,自己说算理,教师只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建议是这节课的难点的突破是否能再深一下,比方说160-90最后算法最优化,大多数同学能说出16个十减9个十得7个十,所以得70。
最后还有学生说16-7=9.9加个0得90,这里老师能否追问一下,9为什么加个0,算理就巩固加深了。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尤老师在看信息提问题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交流。
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口算

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口算一、简单小数加法1. 0.3 + 0.7 =2. 1.2 +3.8 =3. 2.5 +4.5 =4. 3.6 + 6.4 =5. 0.4 + 0.6 =二、简单小数减法1. 5.62.1 =2. 8.93.4 =3. 7.24.7 =4. 9.8 6.3 =5. 6.5 1.9 =三、小数加法进位1. 4.9 + 5.7 =2. 6.8 + 7.2 =3. 8.3 +4.6 =4. 9.5 + 2.4 =5. 7.1 +6.8 =四、小数减法退位1. 9.3 4.8 =2. 8.63.9 =3. 7.4 5.7 =4. 6.2 2.5 =5. 5.8 4.2 =五、混合小数加减法1. 2.5 + 3.8 1.6 =2. 4.7 2.3 + 1.9 =3. 6.4 + 2.24.8 =4. 8.15.5 + 3.7 =5. 7.9 + 4.66.2 =六、多位小数加减法1. 12.34 + 56.78 =2. 23.45 67.89 =3. 34.56 + 78.90 =4. 45.67 89.01 =5. 56.78 + 90.12 =七、连续小数加法1. 0.1 + 0.2 + 0.3 =2. 0.4 + 0.5 + 0.6 =3. 0.7 + 0.8 + 0.9 =4. 1.1 + 1.2 + 1.3 =5. 1.4 + 1.5 + 1.6 =八、连续小数减法1. 1.0 0.9 0.8 =2. 2.0 1.9 1.8 =3. 3.0 2.9 2.8 =4. 4.0 3.9 3.8 =5. 5.0 4.9 4.8 =九、小数加法与整数混合1. 2.3 + 4 =2. 5.6 + 7 =3. 8.9 + 10 =4. 3.4 + 6 =5. 7.8 + 9 =十、小数减法与整数混合1. 92.5 =2. 83.6 =3. 74.7 =4. 6 1.8 =5. 10 5.2 =十一、复杂小数加减法混合1. 5.78 +2.34 4.56 =2. 6.893.21 + 1.23 =3. 7.65 +4.32 6.78 =4. 8.435.67 + 2.89 =5. 9.12 + 3.45 7.89 =十二、小数加减法应用题1. 小明有3.5元,他又赚了2.8元,现在他有多少元?2. 小华有8.6元,他花了4.2元,他还剩下多少元?3. 小李的体重是45.6公斤,他增加了3.4公斤,现在他的体重是多少?4. 小王的身高是1.75米,他弟弟比他矮0.12米,他弟弟的身高是多少?5. 一本书的价格是12.5元,书店打了8折,现在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答案一、简单小数加法1. 1.02. 5.03. 7.04. 10.05. 1.0二、简单小数减法1. 3.52. 5.53. 2.54. 3.55. 4.6三、小数加法进位1. 10.62. 14.03. 12.94. 11.9四、小数减法退位1. 4.52. 4.73. 1.74. 3.75. 1.6五、混合小数加减法1. 6.72. 6.73. 3.84. 6.35. 6.3六、多位小数加减法1. 69.122. 44.443. 113.464. 43.345. 146.9七、连续小数加法1. 0.62. 1.53. 2.64. 3.6八、连续小数减法1. 0.32. 0.33. 0.34. 0.35. 0.3九、小数加法与整数混合1. 6.32. 12.63. 18.94. 9.45. 16.8十、小数减法与整数混合1. 6.52. 4.43. 2.34. 4.25. 4.8十一、复杂小数加减法混合1. 3.562. 6.03. 3.194. 6.65十二、小数加减法应用题1. 6.3元2. 4.4元3. 49.0公斤4. 1.63米5. 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10元)。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学生能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小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1.小数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数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数是什么?小数有哪些表示方法?”第二步:讲解1.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小数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点表示。
例如,0.5可以表示为1/2,也可以表示为0.5。
2.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类似,只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即可。
例如,0.3 + 0.2 = 0.5,0.6 - 0.2 = 0.4。
3.小数的应用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计算货币、测量长度、计算比例等等。
第三步:练习教师可以出一些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1.0.4 + 0.3 = ?2.0.8 - 0.5 = ?3.0.6 + 0.7 = ?4.0.9 - 0.4 = ?第四步:巩固教师可以出一些小数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1.小明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89.5元,他给了100元,找回了多少钱?2.一条绳子长2.5米,需要剪成5段,每段长度相等,每段长度是多少米?3.一瓶饮料有500毫升,小明喝了一半,喝了多少毫升?第五步: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例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还学习了小数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和小数的应用,通过练习和巩固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应用。
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小数的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应用。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一等奖教案一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法;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数学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小黑板;2.学生练习册;3.学生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课堂氛围营造(5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明星的生日问题,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同时复习学生关于小数的一些基本概念。
2.新知探究(20分钟)提问:0.4与4÷10有什么关系?(2)小数的加法运算设置一个案例:小明去菜场买了0.45公斤的青菜和0.25公斤的白菜,一共买了多少公斤的菜?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然后进行实际计算。
(3)小数的减法运算设计一个地理问题:小明国庆节去云南旅游,第一天走了65.35公里,第二天走了45.25公里,小明在这两天里一共走了多少公里?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抽象和建模,然后进行实际计算。
3.整合练习(20分钟)(1)巩固小数的加法运算设计几道简单的小数加法练习题,通过个别呼叫或者分组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2)巩固小数的减法运算设计几道简单的小数减法练习题,通过个别呼叫或者分组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练习题。
4.知识拓展(20分钟)(1)小数的实际问题求解设计几道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小数进行求解,可以包括生活中的购物、旅行、体育运动等场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放性问题探究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一公斤香蕉的价格是12元,你觉得0.5公斤香蕉的价格是多少?请写出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实际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课堂总结(15分钟)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学习笔记,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和设计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六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本第95、96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教材中的插图画了文具商店的一角,标出了8文具价格。
例3、例4以及“做一做”的三个问题,都有源自于这幅图,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
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
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例3、例4的解答中提示了两种算法,重点是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做一做”后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教学理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乐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初步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从而掌握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课件出示)(5分钟)1、计算:48+9= 25-17=2、提问: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⑵从哪儿算起?⑶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
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再减。
二、谈话导入(5分钟)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
大家想一想,上两节数学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生1:认识了小数生2:比较了小数的大小……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经常用到小数?生:用到小数的地方很多,比如商品的价格,身高,体育比赛时的成绩啊。
师:说到商品的价格,今天老师就想带你们一块儿去文具店看一看,你们想去吗?生:想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人教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一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材中涉及的章节内容为: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简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购物小票,引导学生观察小票上的商品价格,发现价格都是以小数表示。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商品的总价吗?如何计算呢?2. 探索小数加法(1)学生尝试计算商品总价,教师引导学生将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 探索小数减法(1)教师出示一个商品价格,让学生计算找回的钱数,引导学生尝试小数减法计算。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并讲解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6.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小数加法:(1)小数点对齐(2)按照整数加法计算法则计算2. 小数减法:(1)小数点对齐(2)按照整数减法计算法则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小数点的对齐:2.35 + 1.475.68 2.14(2)根据购物小票,计算找回的钱数。
2. 答案:(1)3.82;3.54(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应关注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角
2.4 — 1.8
0.6
老师今天买了两样商品共花了2 .3元,老 师给了售货员3元钱,请问售货员要找给老师多少 钱?你能用竖式帮老师算一算吗?
元角
3.0 — 2.3
0.7
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 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 ,小数点对齐。
要从低位开始算起,位数不够用“0”补 齐。
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 数点。
元角
0.5 + 0.7
1.2
1、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2、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的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 该点在什么位置?
3、计算整数加法和计算小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
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计算时,要从低位开始算起。
写得数时,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上 点上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