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
越王勾践反国的原文及翻译
越王勾践反国的原文及翻译越王勾践反国的原文及翻译上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越王勾践反国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
二岁而吴归蠡。
翻译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
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
从不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曲求全,对待宾客热情诚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之事,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种。
”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
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人物生平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
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所败。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
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
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
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
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
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
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
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
勾践不断举兵伐吴。
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
吴亡。
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列传,讲述了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的故事。
以下是伍子胥列传的原文翻译:伍子胥,字子胥,楚国人也。
其先齐国之大夫为伯氏,其世居落里。
子胥少孤,贫穷,有志气。
见入贼心欲害国,众人骇而止之。
既长,仕宜春令。
宜春为矛埒道,子胥知其攻楚之利害,乞免。
乃使吴下有女之国,欲求封于郡县。
楚平王闻其去,使人厚遗子胥,留之。
子胥曰:“子胥望见国家安乐。
”楚平王曰:“何以予之?”答曰:“使西州赋入中州,与民财力。
霸王之国养兵久矣,然终无功臣。
乃予车十乘。
且舍居乐,而勿穷亡。
”楚平王许诺。
子胥乃居西州,置良吏,穷力利民。
弗饰辞也,人主造使之,筹画何不克诏以公义。
楚人不知子胥图灭国族也。
子胥谓妻曰:“吾家资力不足以代国家,报父兄之仇。
今挟及王车乘者,数十年后,楚人以子胥数奖其功于时。
”子胥奉延陵上公、子玉囚之于东城,并尽灭诸子,唯子囊在。
子玉死,楚国无恒食。
公子囊尽珍宝以赂吴。
吴王阖闾与春申君为兄弟,未入国,瑕丘之役,阖闾败邑。
公子鄂就春申君请救。
吴王谢阖闾,将自速死,方与秦戍士劳燕共食,饮天水。
阖闾音律和伐楚,又不顺召奔,而将投江。
学生子琴逢阖闾,将死,一诺之不许。
后与成叔仲谋取志诚市,谢记而久首犯,不以其大号。
臣以报吴王,将朝天子,君知我忠于吴也。
”子胥举杖曰:“规矩失矣。
”楚公子囊乃止乱,与子胥争立而得立。
越王勾践灭吴(国语)原文及翻译
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赏析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赏析勾践灭吴佚名〔先秦〕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全文,翻译赏析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全文,翻译赏析勾践伐吴外传第十勾践十五年,谋伐吴。
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之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
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
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
今伍子胥忠谏而死,是天气前见,亡国之证也。
愿君悉心尽意,以说国人。
越王曰:听孤说国人之辞: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以大国报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诚更其术。
于是乃葬死问伤,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迎来,除民所害,然后卑事夫差,往宦士三百人于吴。
吴封孤数百里之地,因约吴国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
寡人不能为政,将率二三子夫妇以为藩辅。
令壮者无娶老妻,老者无娶壮妇。
女子十七未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于孤,令医守之。
生男二,贶之以壶酒、一犬,生女二,赐以壶酒、一豚。
生子三人,孤以乳母;生子二人,孤与一养。
长子死,三年释吾政,季子死,三月释吾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吾子也。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欲仕,量其居,好其衣,饱其食而简锐之。
凡四方之士来者,必朝而礼之。
载饭与羹以游国中,国中僮子戏而遇孤,孤餔而啜之施以爱,问其名。
非孤饭不食,非夫人事不衣。
七年不收国,民家有三年之畜。
男即歌乐,女即会笑。
今国之父兄日请于孤曰:昔夫差辱吾君王于诸侯,长为天下所耻。
今越国富饶,君王节俭,请可报耻。
孤辞之曰:昔者我辱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如寡人者,何敢劳吾国之人,以塞吾之宿仇。
父兄又复请曰:诚四封之内,尽吾君子,子报父仇,臣复君隙,岂敢有不尽力者乎?臣请复战,以除君王之宿仇。
孤悦而许之。
大夫种曰:臣观吴王得志于齐晋,谓当遂涉吾地,以兵临境。
今疲师休卒,一年而不试,以忘于我,我不可以怠。
臣当卜之于天,吴民既疲于军,困于战斗,市无赤米之积,国廪空虚,其民必有移徙之心,寒就蒲赢于东海之滨。
夫占,兆人事,又见于卜筮。
王若起师以可会之,利犯吴之边鄙,未可往也。
越王勾践灭吴(国语)原文及翻译
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
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有的哺为“饣”偏旁)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小编为你整理了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
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
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
越于我亦然。
夫吴、越之势不两立。
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
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
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
太宰嚭曰:不可。
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
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
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
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
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
夫差不听。
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
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
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
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着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
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
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
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
——《吕氏春秋》二、翻译:吴王夫差要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说:“不行。
齐国与吴国,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即使我们得到齐国的土地也不能与齐人相处,得到齐国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役使。
而吴国与越国接壤,道路相连,习俗一致,言语相通。
我们得到越国的土地就能够与越人相处,得到越国的百姓就能够役使。
越国对于我国是如此。
吴国与越国势不两立,越国对于吴国如同心腹之疾,虽然没有发作,但它造成的伤害深重而且处于体内。
浙江之潮 文言文阅读
【阅读训练1】
1、文中哪一句是总写“浙江潮”的?在全文结构内 容各起作用?
2、课文是按
来描写“浙江潮”的?
3、作者从哪几面对浙江海潮进行了描写?
4、作者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文中的“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是总写“浙江潮 ”的,作用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2、课文是按 由远及近 来描写“浙江潮”的。
(2)吞天 沃 日 沃: (3)轰怒 非常 非常:
(4) 颜 始定
颜:
2:下列划线词古今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浙江 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B.浙江之潮, 天下 之伟观也。
C.并有乘 骑 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D.而旗尾 略 不沾湿。
3:给下列句子划分正确的停顿。(2分) 再 近 则 飓 风 逼 之 势 欲 拍 岸 而 上。
阅读答案
1.C 2.C 3.①当……时 ②年 ③烧 ④堵塞 4.①就好象踩在平地上活动一样
②江面上到处升起了黄烟 ③人们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④随着江流飘荡逐渐消失 5.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由远及近 ③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④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 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意对即可)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 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选自周密《观潮》)
【阅读训练5】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方其远出海门 ②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②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3.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但两段文字的描写方 法又有所不同,第一段属于__________描写,第二段属于 ________描写。
先秦-国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国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先秦-国语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
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
吾以卜之于天,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
既罢弊其民,而天夺之食,安受其烬,乃无有命矣。
”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使下臣郢不敢显然布币行礼,敢私告于下执事曰:昔者越国见祸,得罪于天王。
天王亲趋玉趾,以心孤勾践,而又宥赦之。
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今勾践申祸无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勾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
“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帚以畡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
天王岂辱裁之?亦征诸侯之礼也。
“夫谚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今天王既封植越国,以明闻于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无成劳也。
虽四方之诸侯,则何实以事吴?敢使下臣尽辞,唯天王秉利度义焉!”翻译: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
吴王夫差出兵进攻越国,越王勾践起兵对抗。
大夫种乃献谋曰:“大夫文种向勾践献计说:“夫吴之与越,唯天所授,王其无庸战。
吴国与越国的命运,只凭天意决定,您无须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申胥和华登选拔训练吴国的青年把他们组编成军队,还不曾被打败过。
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一个人善于射箭,就会有一百个人拉紧弓弦跟着效仿,吴国有这样的良将指挥,我们能否获胜还没有把握。
2017年浙江新中考语文第二节 文言断句和翻译
宇轩图书
典型例题精析
考点知识点击
跟踪训练
6.引。即引申词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 如果按这些词的本义翻译有困难时,可选用切合原文语境 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信、达、雅”为标准。 “信”就是忠实 原文; “达”就是文意通顺流畅,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 的规范。在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雅” , “雅” 就是有一定的文采。
宇轩图书
典型例题精析
考点知识点击
跟踪训练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指导】 审题:本题考查对课外文言语段中句子的正确理解、 翻译的能力。
考点知识点击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
②
纟 因
①
刘瞻之先 ,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纟 因 左右主笔砚。 十八九,纟 因 为御史,巡荆部商山 ,歇马亭,俯瞰山水。 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纟 因坐久,起行五六里。曰: “此胜概 ,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 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纟 因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 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 曰:“实见侍御吟赏起 予,辄有寓题。”
宇轩图书
典型例题精析
考点知识点击
跟踪训练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 同的词语。 2.补。即补充单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3.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如一些没有实在意义,表示 语气、停顿、起连接作用或凑足音节的虚词。 4.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5.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小古文100及翻译(上篇)
小古文100(上篇)1、湖心看雪原文: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我居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啊!”2、活见鬼原文: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译文:有个人赴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
看见一个人站在路旁房屋的滴水檐下,那人跑过来一下子钻到自己的伞下,和自己一块走起来。
走了好一阵,那人也不说话。
他怀疑是鬼,就用脚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撒腿就跑。
这时正是做糕的人清早起来的时候。
他赶紧跑到糕点铺门口,告诉人家自己遇见鬼了。
伍子胥屡谏吴王解读及练测
伍子胥累谏吴王一、导读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于屈原的“九死而不悔”或者岳飞的“愚忠”都很常见,本文的主人公伍子胥却是一个异类,他几乎是以复仇之神的形象为人们所牢记,不过本文讲的是他的另一个“神”的形象——“潮水之神”,读过文章我们就知道了。
二、原文及注释原文:伍子胥累谏吴王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
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
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注释: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当初伍子胥屡次向吴王进谏。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累:屡次。
谏:臣子向君王规劝。
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违背吴王的旨意,吴王赐属镂剑让他自刎。
属镂(shǔlòu),亦称“属卢”“属娄”,宝剑名。
而:表示承接的连词。
临终,戒其子曰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
戒:通“诫”。
悬吾首于南门把我的头悬挂在南门。
悬:使动用法,使…悬挂。
于:在。
以观越兵来伐吴(让我)来看越国的军队来攻打吴国。
以:表示承接的连词,相当于“来”。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用鮧鱼的皮包裹我的尸体后投入河江中。
以:用。
于:到。
(介词)。
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我要每天早晚乘着海潮来看吴国的衰败。
以:连词,相当于“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从这以后,从海门山潮头汹涌,浪高几百尺。
自是:从这(之后),自,引入时间的介词。
自(海门山):从(海门山),引入地点相连的介词。
越钱塘,过渔浦越过钱塘,翻过渔浦。
这里的“钱塘”“渔浦”指的是当时钱塘江上分段的地名。
方渐低小(声音)才渐渐低小下来。
方:才。
朝暮再来早晚来两次。
再:两次,二次。
其声震怒海潮的声音震耳欲聋,像发怒一般。
雷奔电激像雷鸣电闪一般声势浩大。
雷:像雷声一样。
电:像闪电一样。
(名作状)闻百余里(使人)百余里外都能听见。
谏吴王书文言文翻译
谏吴王书文言文翻译谏吴王书文言文翻译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
我们认为,高考题型的变化,有利于考查考生真实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考生而言,也意味着试题难度的提高。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谏吴王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译文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
”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
汤武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上天日月星辰运行正常,没有发生特异的自然现象,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是因为用仁政来治理天下。
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
忠臣不惧怕杀头而(对君主)进行直谏,处理事情没有缺漏或错误的谋划,功绩流传万世。
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献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对我的话稍微考虑一下以表现您的怜悯之心。
用一根线的负担,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面靠着不可测度的深渊,虽然我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心线将断绝。
马就要受惊,却去击鼓惊吓它;系物的线将要断绝,又给它增加重量。
系物的线在高处断绝,不能在接好;重物掉进深渊,不能在把它取出来。
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能否避免祸患只在一念之间,当中连一根头发都容不下。
假使能听从忠臣的话,所有的行动一定能够免于灾祸,如果一定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累起的蛋还危险,比登天还难。
改变自己的做法,比翻过手掌还容易,比泰山还安稳。
现在要享尽天赐的寿数,享尽无穷的乐趣,终保王侯的威势,不从做翻掌这样的事情出发,来得到像泰山那样的安稳,却要趁着累卵的危险,经历登天的困难,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疑惑。
若有人对自己的影子和脚迹有所畏惧,那人欲逃避现实,回首狂奔,结果脚迹愈多愈乱,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不知在阴暗处歇息一会,影子与足迹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
想让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话。
伍子胥劝谏原文
伍子胥劝谏原文: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
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
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
越于我亦然。
夫吴、越之势不两立。
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
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
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
太宰嚭曰:不可。
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
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
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
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
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
夫差不听。
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
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
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
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着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
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
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
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
——《吕氏春秋》。
勾践灭吴节选原文翻译「对照翻译」(2)
勾践灭吴节选原文翻译「对照翻译」(2)勾践灭吴(节选)原文翻译「对照翻译」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
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
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
”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
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
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
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
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
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
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
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
古诗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翻译赏析
古诗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翻译赏析“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出自《观潮》,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注释】浙江:也就是钱塘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
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
方,当……时。
其,代词,指潮。
出,发、起。
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仅,几乎,将近。
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
际天:连接着天。
沃日:冲荡太阳。
形容波浪大。
沃,用水淋洗。
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
“……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
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
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
艨艟:战船。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尽,穷尽。
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
骑,马。
弄,舞动。
标,树立、举。
略不相睹: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
《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我们的确要佩服伍子胥的眼光和头脑了。
他是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态度。
他识破了越国在兵临城下之时媾和来保存实力的意图,援引历史教训来告诉吴王夫差,却未被采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吴许越成》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吴许越成》原文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
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
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
惎浇能戒之。
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
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
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译文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越军,报了槜李之仇,趁势攻进越国。
越王勾践带领披甲持盾的五千人守住会稽山,并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嚭向吴王求和。
吴王打算答应他。
伍员说:“万万不可!臣听说:‘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
从前过国的浇,杀了斟灌又攻打斟鄩,灭了夏王相。
相的妻子后缗方怀孕,从城墙的小洞里逃走,回到有仍,生了少康。
少康后来做了有仍的牧正,他对浇恨极了,又能警惕戒备。
浇派椒四处搜寻少康,少康逃奔有虞,在那里做了庖正,躲避祸害。
虞思两个女儿嫁给他,封他在纶邑,有田一成,不过十里,有众一旅,不过五百。
但他能布施德政,开始谋划,收集夏朝的余部,使其专心供职。
高中语文《太公望传》原文及译文
高中语文《太公望传》原文及译文高中语文《太公望传》原文及译文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
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呼其说而辞之。
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
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
”王子许。
‘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
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子野。
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
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
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
九战九胜,追北千里。
昭王出奔随,遂有郢。
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
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
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
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至,因见惠王。
告人日:“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
时亦然。
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
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
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承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
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
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
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
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
见骨与刍,动不可禁。
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
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
遇其时也。
故贤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注】①嗼(mò):静默无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适:恰好,正好B.搏其手而与之坐搏:握住,抓取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节:礼节,气节D.故圣人之所贵贵:重视,崇尚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3分)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赏析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
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
【乙】
昔伍子胥①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临终,戒其子曰:
“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
乘潮以观吴之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
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
时有见子
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节选自《录异记·异水》)
【注释】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9.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方其远出海门()
(2)昔伍子胥累谏吴王()
(3)戒其子曰()
10.下列句中的“为”与“海涌银为郭”中的“为”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A.此何遽不为福乎?B.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C.不足为外人道也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B.“方其远出海门”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吴王。
C.甲文作者在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时,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表现出来。
D.乙文作者用“怒”形容浙江之潮,目的不仅在于表现浙江之潮的壮观,也借此隐含了伍子胥的愤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参考答案
9.(1)当……时
(2)连续,屡次
(3)通“诫”告诫
10.A
11.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12.B
13.
(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2)把我的头悬挂在南门上,(让我)来看越国的军队来攻打吴国。
观潮译文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