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七)伍子胥谏

(七)伍子胥谏
(七)伍子胥谏
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
……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益疏子胥之谋。
计谋
率领
其后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
(pǐ)。即伯嚭,吴国大夫, 后任太宰。
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
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吴王
【译文】然而,吴国即使能够攻占齐国,也好像得到了一块石田,毫无用 处。况且《盘庚》之诰说过:‘有叛逆不顺从的,就把他们彻底地消灭掉, 让他们断子绝孙,决不许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种下祸根。’这正是商朝能够 兴盛起来的原因。希望大王能放下齐国而先攻打越国;如果不这样去做, 以后悔恨就来不及了。”但吴王仍然不听,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临 行之前,对他的儿子说:“我屡次劝谏我们的大王,但大王不肯听从我的 意见,我现在就看到吴国的灭亡了。你和吴国一起灭亡,那是没有什么意 义的。”于是,便把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自己回到吴国交差。
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
挖出,剜出。
,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选自《伯嚭,吴国大夫,后任太宰。②有颠越不恭, 劓殄(yìtiǎn)灭之,俾(bǐ)无遗育:有不顺从的,要彻底消灭,不留 下后代。③鲍牧:齐大夫,鲍叔牙之后。④器:这里指棺材。⑤抉:挖出, 剜出。
A.大败齐师于艾陵 舜发于畎亩之中
B.乃率其众以助吴 以其境过清
C.悬吴东门之上 其反激之力
D.而吴王不听
隶而从者
【解析】A.介词,在/介词,从;B.连词,来/连词,因为;C.助词,的;D. 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并列,并且。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原文及译文赏析【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乙】昔伍子胥①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

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

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节选自《录异记·异水》)【注释】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9.解释文中的加点词(1)方其远出海门()(2)昔伍子胥累谏吴王()(3)戒其子曰()10.下列句中的“为”与“海涌银为郭”中的“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何遽不为福乎?B.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C.不足为外人道也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B.“方其远出海门”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吴王。

C.甲文作者在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时,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表现出来。

D.乙文作者用“怒”形容浙江之潮,目的不仅在于表现浙江之潮的壮观,也借此隐含了伍子胥的愤怒。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参考答案9.(1)当……时(2)连续,屡次(3)通“诫”告诫10.A11.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12.B13.(1)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赏析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赏析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及赏析勾践灭吴佚名〔先秦〕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史记伍子胥传翻译及注释

史记伍子胥传翻译及注释

《史记·伍子胥传》的译文和注释如下:译文:伍子胥是楚国人。

他的祖先伍举因为勇于向楚庄王进谏,得到庄王的信任,所以伍家在楚国很有名。

但是费无忌对太子并不忠心。

他见秦国公主长得很漂亮,就飞马回到楚国,对平王说:“秦国公主是个绝代美人,大王您不如自己娶了她,然后再给太子另外娶一个。

”但是费无忌担心一旦平王死后,太子建当上国君,自己难逃一死,于是就在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

楚平王干了对不起儿子的事,现在又听信了费无忌的话,就更加疏远太子,派他去守卫城父,训练边镇的士兵。

自从太子到了城父以后,就带领军队,结交诸侯国家,想回到楚国造反。

费无忌说:“大王您要是不加以制止,太子的阴谋就会得逞。

大王您请派人去抓太子。

”还没有到那儿,奋扬就先派人告诉太子建:“太子您快离开,不然会有杀身之祸。

”太子建得信,逃亡去了宋国。

伍子胥为人刚正,坚忍,能成就一番大事。

他看见我一来就被抓,肯定就不会来的。

”注释:1.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2. 楚国人:楚国的居民,居住在现在的湖北、湖南等地区。

3. 伍举:伍子胥的祖先,因为勇于向楚庄王进谏并得到信任,所以伍家在楚国很有名。

4. 费无忌:楚国官员,对太子并不忠心。

5. 平王:指楚平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6. 太子:指楚平王的太子,即后来的楚昭王。

7. 城父:地名,在现在的河南宝丰县东。

8. 奋扬:楚国官员。

9. 蔡女:蔡国的公主,为楚平王所娶,生下了太子建。

10. 楚昭王:即楚平王的太子,因费无忌的谗言而被迫逃亡宋国。

11. 伍奢:伍子胥的父亲,楚国官员。

12. 伍员:即伍子胥。

13. 贯弓:持弓的意思。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勾践灭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翻译

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翻译

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翻译句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翻译翻译:伍子胥专横刚愎强力劝谏,阻止诋毁做这件事的人扩展:原文: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

子胥谏曰:“不可。

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

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

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

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

《盘庚》曰,‘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邑’。

是商所以兴也。

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已。

”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吴俱亡,无为也。

”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

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恨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且臣使人微伺之,其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

夫人臣内不得意,外交诸侯,自以先王谋臣,今不用,常怏怏。

愿王蚤图之。

译文:夫差立为吴王后,任伯嚭为太宰,操练战斗射技,三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湫打败越军。

越王勾践率领残兵五千人困守在会稽山上,派了大夫文种送了厚礼给吴国太宰伯嚭请求和谈,愿意将整个越国作吴国的奴仆,吴王准备答应越王的求和。

伍子胥劝谏说:“越王为人能忍受艰苦,现在大王不灭越国,以后一定要后悔的。

勾践灭吴原文译文

勾践灭吴原文译文

勾践灭吴原文译文勾践灭吴原文译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

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伍子胥传原文及翻译

伍子胥传原文及翻译

伍子胥传原文及翻译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患不忠于太子建,日夜言太子短(揭短,说坏话)于王。

平王囚伍奢,以父为质,诈(欺骗)召二子。

伍胥遂亡,楚并杀奢与尚也。

伍胥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当权,执政),公子光为将。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五年而楚平王卒,子轸立,是为昭王。

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

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

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

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带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对着敌人来的方向攻击),大破楚军于豫章。

九年,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

吴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

己卯,楚昭王出奔(出走,逃亡)。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

”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古时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代替臣子的地位;)而事之,今至于僇(侮辱)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

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使大夫种厚币(丰厚的礼物)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把国家的统治权交给别人)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

今王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吴王兴师北伐齐。

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双,成对)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益疏子胥之谋。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伍子胥父诛于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伍子胥父诛于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伍子胥父诛于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

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

”将为之兴师而复雠于楚。

子胥谏曰:“诸侯..不为匹夫报仇。

且臣闻之: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

”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

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

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

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

子胥于是报阖闾,阖闾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

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

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囊瓦者何?楚之相也。

郢者何?楚王治处也。

(节选自《越绝吴内传第四·伍子胥父诛于楚》)材料二: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于太子建。

无忌日夜言太子短.于王,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太子建亡奔宋。

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

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二子去,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俱灭,无为也。

”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

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节选自《伍子胥列传》)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蔡昭公A南B朝楚C被D羔裘呂囊瓦F求之G昭公H不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侯,文中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与《六国论》中“诸侯之所亡”的“诸侯”意思相同。

勾践伐吴文言文翻译

勾践伐吴文言文翻译

越王勾践,志在复仇,以报吴之仇。

吴王夫差,暴虐无道,虐我百姓,夺我土地。

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灭吴,以雪国耻。

勾践召集群臣,问曰:“吴王夫差,残暴不仁,侵我国土,掠我百姓。

今吾欲伐吴,以雪国耻,众位爱卿以为如何?”群臣闻言,皆跪伏在地,齐声曰:“吾王圣明,天命所归,伐吴复仇,众望所归。

”勾践大喜,遂命范蠡、文种二臣,共谋伐吴之事。

范蠡献计曰:“吾王欲伐吴,须先结盟于楚、齐、鲁三国,以为外援。

待三国结盟,吾王再亲率大军,必能灭吴。

”勾践从其计,遣使往三国结盟。

时吴王夫差,正自骄横,不听忠言,宠信奸佞,荒废国政。

吴国百姓,苦不堪言。

勾践闻之,心中大喜,知吴国已衰,伐吴之机已至。

勾践亲率大军,兵分三路,一路由范蠡率领,直取吴国都城;一路由文种率领,进攻吴国西部;一路由勾践亲自率领,进攻吴国南部。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势如破竹。

吴王夫差闻讯,惊恐不已,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大臣伍子胥谏曰:“吾王,勿忧。

越王勾践,虽勇猛无比,然其志在复仇,必先攻取我国,方可雪恨。

今我国已衰,越王必能取胜。

吾王宜坚守城池,待越军疲惫,再出兵反击。

”夫差不听,命将军伯嚭领兵迎战。

伯嚭领兵出战,大败而归。

夫差怒,将伯嚭囚禁于狱中。

伍子胥再次进谏:“吾王,伯嚭虽败,然其勇猛无比,不可轻视。

今越军势如破竹,吾王宜亲率大军,迎战越军。

”夫差不听,仍命伯嚭领兵出战。

伯嚭再次领兵出战,全军覆没。

夫差大惊,急召伍子胥商议。

伍子胥曰:“吾王,越军势大,我国已衰。

今宜速降,以免生灵涂炭。

”夫差不从,仍欲决战。

越军攻至吴国都城,夫差自知不敌,遂率残兵败将,逃往姑苏城。

勾践大军追至,夫差被困姑苏城。

勾践命士兵攻城,夫差无奈,只得投降。

勾践收服吴国,吴王夫差,被囚禁于越国。

勾践念其旧日之情,放其回国。

夫差回国后,悔恨不已,自缢身亡。

勾践灭吴,雪我国耻,百姓欢呼,举国同庆。

勾践立国,以德治国,百姓安居乐业,越国逐渐强盛。

《勾践伐吴》文言文翻译:越王勾践,心怀复仇之志,为了报吴国之仇。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伍子胥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主要是记录了伍子胥的事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伍子胥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於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於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

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

建母,蔡女也,无宠於平王。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原王少自备也。

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知无忌谗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

王且见禽。

”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

”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

”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

员为人刚戾忍卼,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

”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後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

《越绝书》“伍子胥父诛于楚”原文与翻译

《越绝书》“伍子胥父诛于楚”原文与翻译

《越绝书》“伍子胥父诛于楚”原文与翻译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

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便挟着弓,亲自求见吴王阖闾。

阖闾曰:“大之甚,勇之甚。

”将为之兴师而复雠于楚。

阖闾说:“你非常够义气,也非常勇敢。

”就准备将替伍子胥的父亲报仇。

子胥谏曰:“诸侯不为匹夫报仇。

且臣闻之: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

”于是止。

伍子胥说:“不能,诸侯不替一个匹夫报仇。

我听说侍奉君主犹如侍奉父亲一样,损耗君主的德行,来报杀父之仇,不可以。

”因此攻打楚国的计划就暂且搁置。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

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

即拘昭公南郢(yǐng),三年然后归之。

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

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1] 愿为前列!”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兵,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 寡人愿意做先头部队!”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

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

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

蔡昭公听说伍子胥在吴国,便请求伍子胥解救蔡国。

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年,然后归之。

伍子胥因此向吴王阖闾禀报:“蔡昭公到南方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这样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

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

’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说:‘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寡人愿意做先头部队!’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

蔡非有罪,楚为无道。

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

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

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

”君王如果有忧虑中国之事意的心思,现在正是时候。

”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

吴王阖闾因此派伍子胥率领部队,解救蔡国并讨伐楚国。

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

伍子胥《太平广记》原文与注释

伍子胥《太平广记》原文与注释

伍子胥《太平广记》原文与注释伍子胥《太平广记》【文意】伍子胥劝诫吴王,指出越国实为吴国心腹之大患,吴王夫差刚愎自用、冥顽不化,伍子胥殚诚毕虑,苦谏不止,反招杀身之祸。

吴王赐他属镂剑,命他自杀。

临终前,伍子胥责令其子,道:“我死之后,将我的头颅悬挂于城之南门,让我亲眼看见敌国越兵的到来。

再者,以鮧鱼皮裹我尸身,投入江中,我要每日早晚乘潮水而来,亲眼目睹吴国之败亡。

”从此之后,自海门山一线海水倒灌,潮头汹涌,狂澜万丈,直到越过钱塘江渔场才逐渐减弱。

钱塘江海潮每日早晚两次,其声咆哮如雷,惊天骇地,风驰电掣百余里。

不时有人看见伍子胥乘白车白马立于潮头之上。

于是,人们修建庙宇为他祭祀。

庐州城的淝河岸上,也有一座子胥庙。

每天早晚涨潮时,淝河之水也怒涛澎湃,直涌至庙前。

浪头高一二尺,宽十余丈,需一顿饭工夫方能够平息。

百姓们传说,它是与钱塘潮在互相呼应!【原文】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② 。

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③ 。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

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余里。

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庐州城内淝河岸上,亦有子胥庙④ 。

每朝暮潮时,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庙前。

高一二尺,广十余丈,食顷乃定。

俗云:与钱塘潮水相应焉!【注释】①伍子胥(xū):名员,字子胥;春秋时人,为楚国大夫伍奢次子,为报楚平王杀父兄之仇,千辛万苦逃到吴国,帮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令吴国国势强盛,后攻破楚国复仇雪耻,攻伐越国,战而胜之,辅佐吴王阖闾、夫差父子两代,使吴国成为雄踞江南的霸国。

《太平广记》:由北宋年间李昉等十二位大臣奉宋太宗之命编纂而成,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至北宋的故事总集,收录七千余野史、笔记、传奇等作品。

②属镂(zhǔ lòu):宝剑名。

③鮧(tí)鱼:鲇鱼。

《吴许越成》文言文翻译

《吴许越成》文言文翻译

《吴许越成》文言文翻译《吴许越成》文言文翻译《吴许越成》着重记述伍子胥劝阻吴王许越议和。

他以古例今,说得非常恳切。

无奈吴王骄傲自大,忘乎所以,根本听不进去。

伍子胥虽因忠谏而死,但他那“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话,对后人还是深有启发。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吴许越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吴许越成》原文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

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

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

惎浇能戒之。

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

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

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吴许越成》翻译/译文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越军,报了槜李之仇,趁势攻进越国。

越王勾践带领披甲持盾的五千人守住会稽山,并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的太宰嚭向吴王求和。

吴王打算答应他。

伍员说:“万万不可!臣听说:‘树立品德,必须灌溉辛勤;扫除祸害,必须连根拔尽’。

从前过国的浇,杀了斟灌又攻打斟鄩,灭了夏王相。

相的妻子后缗方怀孕,从城墙的小洞里逃走,回到有仍,生了少康。

少康后来做了有仍的牧正,他对浇恨极了,又能警惕戒备。

浇派椒四处搜寻少康,少康逃奔有虞,在那里做了庖正,躲避祸害。

虞思两个女儿嫁给他,封他在纶邑,有田一成,不过十里,有众一旅,不过五百。

但他能布施德政,开始谋划,收集夏朝的余部,使其专心供职。

伍子胥屡谏吴王解读及练测

伍子胥屡谏吴王解读及练测

伍子胥累谏吴王一、导读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于屈原的“九死而不悔”或者岳飞的“愚忠”都很常见,本文的主人公伍子胥却是一个异类,他几乎是以复仇之神的形象为人们所牢记,不过本文讲的是他的另一个“神”的形象——“潮水之神”,读过文章我们就知道了。

二、原文及注释原文:伍子胥累谏吴王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

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

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注释: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当初伍子胥屡次向吴王进谏。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累:屡次。

谏:臣子向君王规劝。

忤旨,赐属镂剑而死。

违背吴王的旨意,吴王赐属镂剑让他自刎。

属镂(shǔlòu),亦称“属卢”“属娄”,宝剑名。

而:表示承接的连词。

临终,戒其子曰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

戒:通“诫”。

悬吾首于南门把我的头悬挂在南门。

悬:使动用法,使…悬挂。

于:在。

以观越兵来伐吴(让我)来看越国的军队来攻打吴国。

以:表示承接的连词,相当于“来”。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用鮧鱼的皮包裹我的尸体后投入河江中。

以:用。

于:到。

(介词)。

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我要每天早晚乘着海潮来看吴国的衰败。

以:连词,相当于“来”。

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从这以后,从海门山潮头汹涌,浪高几百尺。

自是:从这(之后),自,引入时间的介词。

自(海门山):从(海门山),引入地点相连的介词。

越钱塘,过渔浦越过钱塘,翻过渔浦。

这里的“钱塘”“渔浦”指的是当时钱塘江上分段的地名。

方渐低小(声音)才渐渐低小下来。

方:才。

朝暮再来早晚来两次。

再:两次,二次。

其声震怒海潮的声音震耳欲聋,像发怒一般。

雷奔电激像雷鸣电闪一般声势浩大。

雷:像雷声一样。

电:像闪电一样。

(名作状)闻百余里(使人)百余里外都能听见。

《国语之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国语之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原文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

申胥进谏曰:“昔天以越赐吴,而王弗受。

夫天命有反,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舍其愆令,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身自约也,裕其众庶,其民殷众,以多甲兵。

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夫越王之不忘败吴,于其心也侙然,服士以伺吾闲。

今王非越是图,而齐、鲁以为忧。

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将必越实有吴土。

“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

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

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

罢弊楚国,以闲陈、蔡。

不修方城乏内,逾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汾以服吴、越。

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王于乾谿。

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见其涓人畴。

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

”畴趋而进,王枕其股以寝于地。

王寐,畴枕王以墣而去之。

王觉而无见也,乃匍匐将入于棘闱,棘闱不纳,乃入芋尹申亥氏焉。

王缢,申亥负王以归,而土埋之其室。

此志也,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今王既变鮌、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

天夺吾食,都鄙荐饥。

今王将很天而伐齐。

夫吴民离矣,体有所倾,譬如群兽然,一个负矢,将百群皆奔,王其无方收也。

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王弗听。

十二年,遂伐齐。

齐人与战于艾陵,齐师败绩,吴人有功。

《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译文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就大规模地整顿士卒,打算攻打齐国。

伍子胥进谏说:“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而您没有接受。

天命也会有反复,现在越王勾践因为恐惧而改变了他的谋略,废弃错误的法令,减轻民众的税负,实施民众所喜欢的,除去民众所讨厌的,自己很节俭,让民众富裕起来。

他的民众数量庞大,足以充实军队。

越国对于吴国,就像一个人的心腹之患。

越王不忘被吴国打败的前鉴,内心一直耿耿于怀。

他让士兵勤于操习,窥伺对我们报复的时机。

现在您不考虑对付越国,却去操心征服齐国和鲁国的事。

那齐国和鲁国如果比作疾病的话,只不过是疥癣一类的小病,它们难道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儿的土地吗?将来一定是越国才会夺占吴国的土地。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

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小编为你整理了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

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

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

越于我亦然。

夫吴、越之势不两立。

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

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

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

太宰嚭曰:不可。

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

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

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

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

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

夫差不听。

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

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

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

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着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

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

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

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

——《吕氏春秋》二、翻译:吴王夫差要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说:“不行。

齐国与吴国,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即使我们得到齐国的土地也不能与齐人相处,得到齐国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役使。

而吴国与越国接壤,道路相连,习俗一致,言语相通。

我们得到越国的土地就能够与越人相处,得到越国的百姓就能够役使。

越国对于我国是如此。

吴国与越国势不两立,越国对于吴国如同心腹之疾,虽然没有发作,但它造成的伤害深重而且处于体内。

左传全集《伍员谏许越平》原文赏析与注解

左传全集《伍员谏许越平》原文赏析与注解

左传全集《伍员谏许越平》原文赏析与注解伍员谏许越平(哀公元年)【题解】伍子胥是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态度。

他料事如神,识破了越国在兵临城下之时媾和来保存实力的意图。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应了伍子胥的预言,二十年后报了仇。

【原文】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1],报檇李也[2]。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3],保于会稽。

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

臣闻之树德莫如滋[4],去疾莫如尽[5]。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6],灭夏后相[7]。

后缗方娠[8],逃出自窦[9],归于有仍[10],生少康焉,为仍牧正[11]。

惎浇,能戒之[12]。

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13],为之庖正[14],以除其害。

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15],而邑诸纶[16]。

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17]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使女艾[18]谍浇,使季杼诱豷[19],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20]。

【注释】[1]夫椒:越国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北。

[2]檇(zuì)李:越国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北。

吴王阖庐在这里被越国打败,受伤而死。

[3]楯:同“盾”。

甲楯:指全副武装的士兵。

[4]滋:长,多。

[5]尽:彻底。

[6]有过:古代的国名,在今山东掖县北。

浇:有过国的国君。

斟灌、斟鄩:夏的同姓诸侯。

[7]夏后相:夏朝的国君,夏朝第五代君主。

[8]后缗:相的妻子。

娠:怀孕。

[9]窦:洞,孔。

[10]有仍:古代诸侯国名,后缗的娘家,在今山东的济宁。

[11]牧正:管理畜牧的官。

[12]惎:忌恨。

戒:提防。

[13]有虞:古代诸侯国名,姓姚,在今山西永济。

[14]疱正:管理膳食的官。

[15]二姚:指有虞国君虞思的两个女儿,虞是姚姓国,所以称二姚。

[16]邑诸纶:把纶邑封给他。

纶在今河南虞城东南。

[17]兆:开始。

[18]女艾:少康的儿子。

[19]豷(yì):浇的弟弟,戈国国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让君主打胜仗吧;上天不想灭亡吴国的话,就让君主打败仗。”夫差不听。伍子胥提起衣服,大步从朝廷中走了出去,说:“唉!吴国的朝堂一定会成为废墟了!”夫差兴兵伐齐,与齐军在艾陵交战,把齐军打得大败。回来以后就要杀伍子胥。伍子胥说:“我怎么才能留下一只眼睛看越军攻入吴国呢?”说完就自杀了。夫差把他的尸体扔到江里,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国都的东门,然后说:“你不会看到越军侵入吴国的!”过了几年,越人攻破了吴国的国都,夷平了吴国的宗庙,夫差本人也被活捉。夫差临死时说:“死人如果有知的话,我有什么脸面在地下见伍子胥呢!”于是以巾盖脸自杀了。
二、翻译:
吴王夫差要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说:“不行。齐国与吴国,习俗不同,言语不通,即使我们得到齐国的土地也不能与齐人相处,得到齐国的百姓也不能完全役使。而吴国与越国接壤,道路相连,习俗一致,言语相通。我们得到越国的土地就能够与越人相处,得到越国的百姓就能够役使。越国对于我国是如此。吴国与越国势不两立,越国对于吴国如同心腹之疾,虽然没有发作,但它造成的伤害深重而且处于体内。而齐国对于吴国只是癣疥之疾,不愁治不好,况且也没什么妨害。如今舍弃越国而去讨伐齐国,这就像是担心虎患却去猎杀野猪一样,虽然打胜,但也不能除去后患。”太宰嚭说:“不能听信伍子胥的话。君王您的命令之所以在中原行不通,是因为齐、晋两国的原因。君主如果进攻齐国并战胜它,然后移兵直压晋国边境,晋国一定会俯首听命。这是君王一举而收服两个国家啊!这样,君王的命令一定会在中原各国得到推行。”夫差不听从伍子胥的话,而采用了太宰嚭的计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本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小编为你整理了伍子胥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未央。太宰嚭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谋。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夫差不听。子胥两袪高蹶而出于廷,曰:嗟乎!吴朝必生荆棘矣。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子胥将死曰:与!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着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面死。夫患未至,则不可告也;患既至,虽知之无及矣。故夫差之知于子胥也,不若勿知。——《吕氏春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