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教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单元第四课,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并能够按要求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此外,本课还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准确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 根据给定的情境,能够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难点:理解和运用方程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基本的数学运算和代数概念,对等式和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和运用方程的意义方面可能存在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与呈现(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式子,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方程的意义。

请你们观察下面的式子,并告诉我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学生积极参与,逐个回答)学生1:2 + 3 = 5,这是一个方程。

学生2:4 ×6 ≠24,这不是一个方程。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方程的定义和意义)教师:非常好,同学们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那么,什么是方程呢?方程是一个等号连接的算式,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它的意义在于表示了一个等式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方程来解决一些未知数的问题。

在方程中,我们常常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这个字母就是我们所说的"未知数"。

第三环节:例题演示(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为方程,并解释其中的意义和含义)教师:现在,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请你们判断一下,它们是否是方程,并解释一下它们的意义。

例子1:小明的年龄加上5岁等于15岁。

学生1:这是一个方程,可以用x + 5 = 15 表示。

这个方程表示小明的年龄是多少。

教师:非常好!这个方程就表示了小明的年龄是多少。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在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能力,感悟等价思想和模型思想。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结合情境,体会意义(一)认识天平,用式子表示天平的状态1.认识天平,理解原理。

教师组织学生认识天平,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下图中天平的状态。

预设:50+50=100。

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

2.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创设“用天平称一杯水的质量”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一杯水有多重”这个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可以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组织学生尝试用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下面两幅图中天平的状态。

预设:100+x>200 100+x<300引导学生调整天平右边的砝码,使天平平衡,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下图中天平的状态。

预设:100+x=250(二)用式子表示图中的等量关系1.一个练习本多少元。

出示问题:每个练习本x元,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吗?预设:3x=2.4,表示每个练习本x元,3个练习本的价钱和2.4元是相等的。

2.一杯果汁多少克。

出示问题:如果每小杯果汁是x g,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吗?预设1:一杯果汁x克,3杯果汁就是3x克,还剩(1200-3x)克,还知道剩下的果汁是450克,它们都表示剩下果汁的质量,所以,可以用1200-3x=450表示。

预设2:3x+450=1200,表示的是3小杯果汁的质量加上剩下的450克就等于一大杯果汁的质量1200克。

二、借助分类,认识方程(一)初步分类,认识等式引导学生对下面的式子进行分类。

预设:把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分成一类,把剩下的100+x>200和100+x<300分为一类。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3.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一匹马儿两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虽然马儿不会跑,两人骑着餐笑嘻嘻。

引导学生说出跷跷板,说一说跷跷板的原理,引出平衡。

二.互动新授1.出示天平介绍一下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和砝码重量相同的时候,天平平衡.2.探究新知(1)出示图片: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在天平的左边放2个50g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让生用式子表示出来:50+50=100,(板书)引出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这一概念。

引导生说几个等式的例子。

(2)把空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现在天平平衡,说明空杯子重100g。

(3)质疑:如果还是这个杯子,往杯子里加些水,天平会出现什么变化? 生观察并回答天平不平衡了,左边重。

引导学生说出:水杯+水>200 ,追问: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学生汇报:100+x,引导生说出式子100+x>200。

(板书)(4)再右边再放入100g砝码,再次观察,用算式表达100+x<300(板书)(5)引导学生思考:这杯水大于200g,小于300g,接下来怎么操作? 生:把其中一个100g换成50g现在天平平衡了,说明什么?一杯水的重量等于250g,列出式子100+x=250(6)出示课本上例题,让生根据所学知识列出3x=2.4(7)观察写出的算式,进行分类小组交流汇报总结: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三、巩固拓展1.判断哪些是方程(此题目训练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2.写出几个方程(此题目训练的目的:面向全体学生)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此题目训练的目的:面向大多数学生)4.完成探究单上的题目(此题目训练的目的:面向大多数学生)四、课堂小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 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意义公开课教案2【教材分析】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方程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方程的定义与基本性质1. 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方程的定义。

2. 讲解方程的基本性质,如等式两边相等、可以加减乘除等。

二、解方程的方法1. 介绍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如代入法、消元法、等式变形等。

2.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技巧。

三、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

四、方程的变形1. 讲解方程的变形方法,如两边同加减、同乘除等。

2.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方程的变形技巧。

五、巩固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解题心得和方法。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六、方程的种类与特点1. 介绍线性方程和非线性方程的概念及特点。

2. 分析不同种类方程的解法和应用场景。

七、方程的解法拓展1. 引入一元二次方程、多项式方程等高级方程。

2. 讲解解这些高级方程的特殊方法和技巧。

八、方程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1. 介绍方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物理学、化学等。

2. 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方程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

九、方程与数学建模1. 讲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如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

十、总结与拓展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不同种类方程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解高级方程的方法,并能运用方程进行数学建模。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
1.出示教材P62情景图
(1)自主理解教材P62每幅图及对应的式子的含义。
《方程的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4)进一步总结:未知数可以出现在等式的两边。
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
互动环节: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58、P59的“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板书
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意义
像100+x=250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教学反思
通过对天平的观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着应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通过比较等式与方程,以及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应该替学生很快的说出答案,在讲出方程的概念后,应该让学生通过变式训练明白不仅x可以表示未知数,其他字母都可以表示未知数。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地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1)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1)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1)教案:《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主要涵盖第101页至第103页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方程的解的意义以及方程的解法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实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构成要素。

2. 掌握方程的解法,能够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3.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的意义以及方程的解法。

难点: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对于含有未知数的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3倍,如果小明吃了2个苹果,那么剩下的苹果和香蕉的个数相等。

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 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运算问题,需要寻找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

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讲解例题:解方程 2x + 3 = 7。

2. 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然后进行运算求解。

3. 强调方程的解的意义: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解方程 3x 4 = 1。

2. 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四、方程的解法(10分钟)1. 讲解方程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

2.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步骤。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的意义、方程的解法。

2. 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1)解方程 4x + 5 = 19。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理解方程的意义。

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出方程。

一、自主预习师:同学们在游乐场玩过跷跷板吗?(多媒体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画面)如果两端的小朋友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平衡。

二、合作探究1.认识天平。

介绍天平的用法。

2.认识等式。

出示教科书第62页图1(或做实验)。

问:这时天平保持平衡了,左右托盘放的分别是什么?你能用1个式子来表示吗?左边放的是2个50g的砝码,右边放的是1个100g的砝码。

板书:50+50=100。

这是一个等式。

3.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图2(或做实验)问:天平平衡了吗?说明一只空杯子重多少克?板书:一只空杯子=100克(2)出示教科书第62页图3(或做实验)。

问:现在天平怎样?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100+x>100(3)出示教科书第62页图4(或做实验)。

问: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样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呢?板书:100+x>200问:如果再增加100克砝码,你又发现了什么?怎样用式子来表示?板书:100+x<300(4)出示教科书第62页图5(或做实验)。

问:现在天平怎样?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是平衡的吗?板书:100+x=250(5)出示教科书第63页主题图,并引导学生列式。

3x=2.44.理解“等式”“不等式”“方程”的意义。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板书的各式子,找出它们各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是相同的,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情况作点评,并归纳小结:用等于符号连接的式子是等式;用大于或小于符号连接的式子是不等式,既用等于符号连接,还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5.5《方程的意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5.5《方程的意义》(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 方程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操作,方程的解不变。具体来说,方程两边同时加减同一数,方程的解不变;方程两边同时乘除同一数(0除外),方程的解不变。
3.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指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即找到一个数,使得方程两边相等。
4.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程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求解。
此外,我还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例如,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最后,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一些学生的疑问和困难,我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解答和指导。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疑问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例如,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辅导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共同解决方程应用问题。
-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共同探索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方程的理论知识。
-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解题能力。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 方程的综合应用
- 题型:结合方程的定义、基本性质和方程的解,求解下列问题:
- 例题: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共行驶了180公里。求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
- 答案:设汽车的速度为 x 公里/小时,行驶时间为 y 小时,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60x = 180y,解得 x = 30 公里/小时,y = 3 小时。所以汽车的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行驶时间为3小时。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方程的定义: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数学表达式。

方程的组成部分:未知数、已知数、等号、运算符。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方程的概念。

使用实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意义。

1.4 教学活动导入:向学生介绍方程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意义。

讲解:详细讲解方程的定义和组成部分,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方程练习,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1.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线性方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线性方程的特点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线性方程的解法。

2.2 教学内容线性方程的定义: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线性方程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图解法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线性方程的意义。

使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来帮助学生进行线性方程的解法练习。

2.4 教学活动导入:向学生介绍线性方程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线性方程的意义。

讲解:详细讲解线性方程的定义和解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线性方程练习,加深对线性方程的理解。

2.5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来评估学生对线性方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方程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性质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3.2 教学内容方程的性质:线性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非线性方程的解的性质等。

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根据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来判断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探索方程的性质。

使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来帮助学生进行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判断。

3.4 教学活动导入:向学生介绍方程的性质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程的性质的意义。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53页、第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借助生活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方程两边代数式所表达的两件事情是等价的。

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建立方程1.师:(出示一台天平)请看,这是一台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天平会保持平衡呢教师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两袋100克的食物,另一边放一个200克的砝码,这台天平保持平衡了吗提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平衡吗(100+100=200或100×2=100)你怎么想到了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天平的平衡呢(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100+100表示的是天平左盘食物的质量,200表示的是天平右盘砝码的质量,正因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天平才会平衡,如果学生说成:食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教师也给予肯定,然后问:现在已经知道这两袋食物的质量都是100克,砝码的质量是200克,那么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什么形式)2.(出示两小袋食品)将左盘的食物换成两袋30克的食物,天平还是平衡的吗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这种不平衡吗(30+30200)咱们班谁喜欢喝牛奶你喝吧!问:这盒牛奶被喝掉多少克了再问:这盒牛奶现在的质量可以怎么表示(275-x)克。

3.再将这盒喝过的牛奶放在天平的左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表示写一写!点名汇报,(切忌一问一答!当学生答出一种情况,老师随机问这种情况表示的是什么情况)当学生说出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200,275-x72,③y+24④5x+32=47,⑤2x+3)=34,⑥6(a+2)=42 (对不是方程的式子,一定要学生从本质上解释为什么不是方程) 学完方程后。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doc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doc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简易天平、法码、水笔、橡皮泥、纸条、白纸、磁铁。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干什么?你们喜欢玩吗?喜欢的请举手?这么多人喜欢玩,老师想问这么多同学中有人玩过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新授1、玩一玩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也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

我们用它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

好不好?谁想上来玩?请你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在左边再放一个2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再在左边放一个1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2、分类你们对这些式子满意吗?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小组讨论怎么分?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谁来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1、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分,其余的口头交流。

分页标题#e#2、把学生写的式子分成两堆,让学生分]师: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是什么式子?这一种分法,师:你能把这一种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指名板演。

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象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

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

3、理解概念练习:你能举一个方程的例子吗?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见过方程吗,在哪见过?4、巩固概念老师这儿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案主题:小学数学,方程的意义目标: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定义、性质,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方程的定义和性质1.1 什么是方程: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数学式的一种。

1.2 方程中的术语:未知数、系数、常数、等号。

1.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2.1 移项法。

2.2 化简法。

2.3 代入法。

2.4 去分法。

三、解实际问题的应用3.1 常见实际问题。

3.2 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3.3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方程的思路。

教学过程:一、方程的定义和性质1.1 引导学生回忆等式的概念,然后引入方程的概念。

老师手写一元一次方程“x+2=5”,让学生发现方程中的术语,并解释未知数、系数和常数的含义。

1.2 简单讲解方程中的各个术语的含义。

1.3 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2x+3=7”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2.1 采用移项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2x+3=7”,采用移项法解方程。

2.2 采用化简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3(x+2)-2x=5”,采用化简法解方程。

2.3 采用代入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x+5=8”,采用代入法解方程。

2.4 采用去分法解决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1/2x+3=7”,采用去分法解方程。

三、解实际问题的应用3.1 通过多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方程解法的重要性。

3.2 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实际问题。

老师手写一个方程“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长宽之和为18,求长、宽”,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3.3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解方程的思路。

老师给出问题“两个数的比是2:3,这两个数的和是35,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出方程。

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掌握了方程的定义和性质?2. 是否能够正确解一元一次方程?3. 是否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4. 学生是否具备应用数学的能力?扩展:1.请学生自行挑战更复杂的方程,并解决它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方程的意义》。

学生将学习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够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数学式子。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方程的概念理解,特别是等式的意义。

2. 方程的求解过程,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方程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方程的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数学式子。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方程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方程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方程的理解,分享自己的看法。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几个方程的求解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6. 练习巩固: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方程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方程的意义和解题方法。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表示两个量相等的数学式子。

2. 方程的意义:表示两个量相等的关系。

3. 方程的求解: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方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方程的理解,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思考题: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方程实例,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讲解概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对方程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的概念,了解方程的意义。

2.能够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方程的含义及应用。

2.方程的解法和实际问题的转化。

三、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本《数学》五年级上册。

2.黑板、彩笔或者粉笔。

3.学生练习册和电子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方程的概念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方程的概念。

2.解释:讲解什么是方程,方程的符号表示和解的概念。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方程练习,巩固知识点。

第二节方程的意义1.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出方程的意义。

2.解释:讲解方程在实际中的运用,如何将问题用数学语言表示。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方程的实际应用练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第三节综合练习1.给学生几个综合性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并展示他们的答案。

3.老师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反馈1.师生互动: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疑惑。

2.抽查评价:随堂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教学延伸1.提供更多方程的应用案例,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更多与方程相关的知识。

3.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八、教学反思1.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为以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3.理解方程的应用意义。

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讲义、投影仪。

2.教学材料:方程解法示例、方程应用实例。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方程是一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等式,在方程中,未知数通常用字母表示。

•一个方程只有当等号两边的表达式相等时成立,方程中的未知数所代表的值满足方程。

2. 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移项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移项是指将未知数项移到同一侧,将常数项移到另一侧,以便于求解未知数。

实例1:解方程:2x + 3 = 7解法: - 将方程转化为移项形式: 2x = 7 - 3 - 进一步计算: 2x = 4 - 最后求解: x =4 / 2 = 23. 方程的应用意义方程作为数学的基础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方程的一些常见应用领域:a. 自然科学 - 物理学中,方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

- 化学中,方程描述了化学反应式,例如2H₂ + O₂ → 2H₂O。

b. 经济学 - 经济学中,方程可用于描述供需关系、价格变动以及经济模型,进而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

c. 工程学 - 方程可用于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如电路分析和工程结构力学分析等。

d.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方程可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购物折扣计算等。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解决方程问题,巩固解方程的技巧。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找出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组织展示。

4.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方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意义,并鼓励学生发现更多方程的应用。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教师布置解方程的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解方程方法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展示:评估学生对方程应用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P62~63相关内容,完成教科书P63“做一做”第1、2题和P66“练习十四”第2、3题。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写出简单的方程。

2.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

3.感受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1.(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2.介绍天平各部分部件。

(1)认一认,说一说:天平是由什么组成的?课件展示天平图片,向学生介绍天平各部件的名称。

(2)你们知道怎样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吗?把物品放在左边的托盘里,右边的托盘放砝码,砝码上面标明了质量。

①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时,说明天平平衡。

②指针左偏,说明左边的物品重③③指针右偏,说明右边的物品重师:说得好!大家知道吗?天平除了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用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二、实践交流,合作探究1.认识等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P62示意图1。

(1)大家仔细观察图中天平的状态是怎样的?学生们会说天平处在平衡状态。

(2)平衡状态说明了什么?说明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

(3)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这样的平衡状态吗?50+50=100或者50×2=100。

(教师适时板书)师小结:这里的等号表示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数学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2示意图2、3。

(1)观察图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空杯子重100g。

)(2)如果往杯中加上一些水,天平会怎样?(天平就不平衡了)(3)这个时候的天平状态又怎样用式子表示呢?①可以知道现在一杯水质量比100g多。

②杯中加的水的质量我们知道吗?(不知道。

)③数学中不知道的量可以怎样表示?(可以用未知数x表示)④看天平左边(强调左边),我们可以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

初中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

初中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

初中数学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 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等。

2. 提问: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如何表示数量关系的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会用等式来表示数量关系。

二、新知学习1. 介绍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 解释方程的意义:方程是一种数学工具,用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 举例说明:如一个人年龄的问题,可以用方程来表示为 x + 10 = 20,其中 x 表示这个人的年龄。

4.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方程,理解方程中未知数、等号、已知数的概念。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如 2x + 5 = 17,学生通过计算得到 x = 6。

2. 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的步骤:确定未知数、列出方程、求解未知数。

四、巩固知识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找出生活中的方程例子,并分享给大家。

2. 教师挑选几个例子,引导学生分析方程的意义。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方程的定义和意义。

2. 强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找几个方程例子,并尝试解决它们。

2. 思考: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知学习、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学会了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概括,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方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相信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

要生存,就要进取;要成功,就要坚强;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一)出示实物天平。

师:认识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称物体的重量、使得左右平衡)(二)演示:出示三个质量分别20克、30克、50克砝码,(将未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师: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天平会怎样呢(演示)学生观察后发现天平平衡(这时,将砝码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1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

)板书:方程的意义2 新知探究(一)出示课本例题(见PPT课件)说明: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板书: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1、学生自学(见PPT课件)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八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20+30=50 20+X=100 50+X=100 50+2X>100 80100+50 100+2X>50×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8道算式。

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

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

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

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

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2.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

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水笔、每人每小组一张白纸、编有号的算式纸、磁铁。

教学过程:相信大家都玩过跷跷板,那你知道玩跷跷板时也有数学问题吗?谁能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一)创设情境,玩一玩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大家看到过天平吗?天平用来干什么的呢?你能说说怎样称质量的。

(左物右码),老师也在电脑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模拟天平。

我们也来玩一个类似跷跷板的游戏。

1、演示1:出示天平图,天平在不放物体时,怎样的?可以用我们数学上的什么符号来表示(=),说明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2、演示2: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

现在天平的左边放了(2个50克的鸡蛋),右边放了(100克的法码),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怎样?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吗?学生说,贴出相应的算式50+50=100 50×2=100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你能自己写出几个等式吗? 3、演示3: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不平衡,学生说板书50>20 20<50,那么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呢(不等式)。

4、演示4:现在在左边中再放一个不知道多少克的物体,想想这时天平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状况?这个要求的物体质量,我们叫它未知数,一般用字母χ来表示。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贴出算式 20+χ<50 20+χ>50 20+χ=50有三种可能我们列出了三道式子,其中这两题是(不等式)这一题是(等式)这一个等式,与上面2个等式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它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5、看图列出算式。

350-n=200 2χ=200 x+y=150(二)分类在天平游戏中我们写出了那么多式子,你能给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吗?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式子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

请组长及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只写算式的号码就行。

为了分类方便,我们把这些算式编上号。

(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

哪一小组来汇报你们分类的结果,汇报时先说清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把算式纸分开,其余的口头交流。

小组派两位同学一人汇报,一人上来分。

另一种分法汇报时师板书(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得到四组不同的式子。

(等式、不等式、不含未知数、含未知数)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都是什么式子?(等式)你能把等式这一类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请学生上来移动纸分两类。

师画集合圈并板书含有未知数。

那么含有未知数的这类,你也能再分两类吗?师画集合圈并板书等式。

(3)描述每一组的特征。

仔细观察这两个圈内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都有什么特点?(含有未知数等式)。

这一类的式子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来讨论,叫什么(方程)的意义(板书)2019-08-15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水笔、每人每小组一张白纸、编有号的算式纸、磁铁。

教学过程:相信大家都玩过跷跷板,那你知道玩跷跷板时也有数学问题吗?谁能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一)创设情境,玩一玩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大家看到过天平吗?天平用来干什么的呢?你能说说怎样称质量的。

(左物右码),老师也在电脑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模拟天平。

我们也来玩一个类似跷跷板的游戏。

1、演示1:出示天平图,天平在不放物体时,怎样的?可以用我们数学上的什么符号来表示(=),说明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2、演示2: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

现在天平的左边放了(2个50克的鸡蛋),右边放了(100克的法码),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怎样?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吗?学生说,贴出相应的算式50+50=100 50×2=100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你能自己写出几个等式吗? 3、演示3: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不平衡,学生说板书50>20 20<50,那么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呢(不等式)。

4、演示4:现在在左边中再放一个不知道多少克的物体,想想这时天平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状况?这个要求的物体质量,我们叫它未知数,一般用字母χ来表示。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贴出算式 20+χ<50 20+χ>50 20+χ=50有三种可能我们列出了三道式子,其中这两题是(不等式)这一题是(等式)这一个等式,与上面2个等式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它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5、看图列出算式。

350-n=200 2χ=200 x+y=150(二)分类在天平游戏中我们写出了那么多式子,你能给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吗?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式子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

请组长及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只写算式的号码就行。

为了分类方便,我们把这些算式编上号。

(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

哪一小组来汇报你们分类的结果,汇报时先说清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把算式纸分开,其余的口头交流。

小组派两位同学一人汇报,一人上来分。

另一种分法汇报时师板书(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得到四组不同的式子。

(等式、不等式、不含未知数、含未知数)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都是什么式子?(等式)你能把等式这一类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请学生上来移动纸分两类。

师画集合圈并板书含有未知数。

那么含有未知数的这类,你也能再分两类吗?师画集合圈并板书等式。

(3)描述每一组的特征。

仔细观察这两个圈内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都有什么特点?(含有未知数等式)。

这一类的式子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来讨论,叫什么(方程)的意义(板书)2019-08-15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水笔、每人每小组一张白纸、编有号的算式纸、磁铁。

教学过程:相信大家都玩过跷跷板,那你知道玩跷跷板时也有数学问题吗?谁能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一)创设情境,玩一玩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大家看到过天平吗?天平用来干什么的呢?你能说说怎样称质量的。

(左物右码),老师也在电脑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模拟天平。

我们也来玩一个类似跷跷板的游戏。

1、演示1:出示天平图,天平在不放物体时,怎样的?可以用我们数学上的什么符号来表示(=),说明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2、演示2: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

现在天平的左边放了(2个50克的鸡蛋),右边放了(100克的法码),左边和右边的质量怎样?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吗?学生说,贴出相应的算式50+50=100 50×2=100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你能自己写出几个等式吗? 3、演示3: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不平衡,学生说板书50>20 20<50,那么这样的式子叫什么呢(不等式)。

4、演示4:现在在左边中再放一个不知道多少克的物体,想想这时天平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状况?这个要求的物体质量,我们叫它未知数,一般用字母χ来表示。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贴出算式 20+χ<50 20+χ>50 20+χ=50有三种可能我们列出了三道式子,其中这两题是(不等式)这一题是(等式)这一个等式,与上面2个等式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它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5、看图列出算式。

350-n=200 2χ=200 x+y=150(二)分类在天平游戏中我们写出了那么多式子,你能给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吗?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这些式子分类,并说说分类的理由。

请组长及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只写算式的号码就行。

为了分类方便,我们把这些算式编上号。

(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

哪一小组来汇报你们分类的结果,汇报时先说清按照什么标准分的?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把算式纸分开,其余的口头交流。

小组派两位同学一人汇报,一人上来分。

另一种分法汇报时师板书(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得到四组不同的式子。

(等式、不等式、不含未知数、含未知数)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都是什么式子?(等式)你能把等式这一类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请学生上来移动纸分两类。

师画集合圈并板书含有未知数。

那么含有未知数的这类,你也能再分两类吗?师画集合圈并板书等式。

(3)描述每一组的特征。

仔细观察这两个圈内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都有什么特点?(含有未知数等式)。

这一类的式子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来讨论,叫什么(方程)的意义(板书)2019-08-15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水笔、每人每小组一张白纸、编有号的算式纸、磁铁。

教学过程:相信大家都玩过跷跷板,那你知道玩跷跷板时也有数学问题吗?谁能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一)创设情境,玩一玩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大家看到过天平吗?天平用来干什么的呢?你能说说怎样称质量的。

(左物右码),老师也在电脑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模拟天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