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曾国藩书信中对学习和处事态度

合集下载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1. 引言1.1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的重要性曾国藩作为清朝军事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读书之道对于今人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注重读书,认为读书是人生修养的基础,是自我提升和成长的重要途径。

他坚信“学无止境”,不仅自己勤奋学习,而且还提倡国人积极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书信》中曾写道:“方今学问日新,劝学者每一日必有所学习。

”可见他对读书学习的重视程度。

曾国藩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日后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他提倡“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曾国藩自己身体力行,不仅学习典籍,还深入实际,实践运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读书方式不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为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成果。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和理解,更是对未来的引导和启示。

通过学习曾国藩的读书之道,我们可以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坚持勤奋学习的态度,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这些都将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曾国藩关于读书的观点曾国藩认为读书是修身养性、增长才智的重要途径,他强调要“日读三四小时、日用三四小时”,鼓励人们要勤奋学习,注重实践和应用知识。

曾国藩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他强调要注重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习文学诗词,还要学习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知识。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应用,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曾国藩认为读书之道是一生受益的智慧,只有不断地学习进取,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正文2.1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曾国藩在他的读书之道中强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他认为,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才能够在更高深的学问中有所建树。

曾国藩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

曾国藩家书处世哲学

曾国藩家书处世哲学

曾国藩家书处世哲学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名言“忠诚、尽责、清廉、奉献”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然而,除了他在官场的卓越表现,曾国藩还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大家庭家长。

他的家书中充满了处世哲学,让人们受益匪浅。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曾国藩家书中的处世哲学。

一、修身养性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必须修身养性。

在他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他提出了八个字的箴言:“零、壹、贰、叁;信、忠、恕、谦。

”他希望这些正面的品质能够伴随儿子走向成功之路。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规范,才能取得别人的信赖。

此外,他还主张勤奋努力、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好的习惯和兴趣爱好,以及倡导和平、讲究礼貌等。

这些品质能够增强一个人的修养和性情,让他变得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自强不息曾国藩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强制自己自己做得更好。

在他的一封给侄子的信中,他写道:“不能与今日媲美,则日日失足;若比今日略进一斑,则吾人生有余欢矣。

”曾国藩表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获得充足的信心和毅力,时刻保持谦虚和自律,不断努力进取,才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

他也主张坚定信仰和坚强意志,去面对生活中充满挑战性的任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三、以人为本曾国藩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其所能,去帮助和服务他人。

在他给女儿的一封信中,他写道:“家庭中的成员互相关爱和帮助,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他认为,只有关注别人的情感和需求,才能够满足别人的要求。

此外,他还认为,一个人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这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就。

因此,以人为本是曾国藩家书中的重要哲学原则之一。

四、寻求平衡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在各个领域取得平衡。

在他给儿子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身体、心理、精神的和平共处,是个人成功和幸福的源头。

”此外,他认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工作和娱乐等所有因素之间都需要取得平衡,才能够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书
被誉为中国古代家书之最。

在阅读曾国藩家书后,我深受启发,不
仅对曾国藩的思想和品德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自己的人生和学习
有了新的认识。

曾国藩家书中充满了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在家书中教导子孙要有忠诚、诚实、勤奋、谦虚等品质,要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品质和价值观对当今社会依然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应该如何做一个有责任
感和担当的人。

此外,曾国藩家书中对于学习的重视也让我深有感触。

他提倡“日积月累,渐进有成”,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取得
真正的成就。

这种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
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阅读曾国藩家书让我受益匪浅。

他的家书不仅是一
部家族传家宝,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智慧的宝库。

我将继
续学习和传承曾国藩的思想和精神,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是一部关于中国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家书集合,记录了他对子孙的教诲和人生哲理。

读完这部书,我深受启发,对曾国藩的思想和品德有了更深的了解。

曾国藩是一位忠诚、勤奋、谦虚的官员,他的家书中充满了对子孙的教诲和慈爱。

他强调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他主张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勤奋好学,勇于担当,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的品质。

在读完《曾国藩家书》后,我深深感受到曾国藩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勤勉努力,不断追求进步。

他对待生活充满了感恩和热爱,他认为人生应该珍惜,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曾国藩的家书中还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指导。

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他主张要有自律和自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总的来说,读完《曾国藩家书》让我受益匪浅。

曾国藩的家书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智慧和对人生的理解,他的品德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美好的人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曾国藩的家书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记录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的思想、经验和教诲。

读完曾国藩的家书,我深受启发,也有了一些个人心得。

首先,曾国藩的家书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在给子女的信中,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他强调孝道、诚信、勤奋和自律等价值观,这些品质对于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曾国藩的家书强调了个人修养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他鼓励子女们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也强调了修身养性和修养品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最后,曾国藩的家书强调了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他一直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私奉献,始终保持对国家的忠诚。

他的家书中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鼓励子女们为社会做出贡献,传承家族的家风家训。

通过阅读曾国藩的家书,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注重个人修养和自我提升,不断追求卓越。

同时,我们也应该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曾国藩的家书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思想和指导,我会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中不断努力,践行其中的价值观和教诲。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摘要】曾国藩作为中兴名臣,其读书之道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和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在他的读书之道中,坚持每天读书是基础,注重精读而非泛读是核心,善于总结和应用所读知识是要义,重视书信往来是习惯,重视修身养性是目标。

通过这些读书之道,曾国藩不仅提升了自己,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后人指明了阅读的正确方向。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整个社会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个人修养和实现自我价值。

曾国藩倡导的读书之道,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和传承。

【关键词】曾国藩、读书之道、坚持、精读、总结、应用、书信往来、修身养性、榜样、个人修养、自我价值。

1. 引言1.1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意义重大曾国藩的读书之道意义重大。

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在政治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与他的读书之道密不可分。

曾国藩一生都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他认为书籍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学习,曾国藩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修养素质。

曾国藩深知读书之道的重要性,因此将其作为人生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他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名家学说,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与人格境界。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不仅为他个人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启示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应当怎样修身养性,如何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意义重大,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发展,也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2 曾国藩如何通过读书提升自己曾国藩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他不断地吸收知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他深知读书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世界、认清自己,可以引领自己走向成功、让自己在社会中立足。

解读曾国藩家书

解读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主要讲述了他在为官、做人、修身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通过这封信,我们可以了解到曾国藩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智慧和贡献。

在思想方面,曾国藩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要修身,即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同时,他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人生的基础,应该注重家庭教育,让家庭成员懂得做人的道理和礼仪。

在治理国家方面,他主张以德治民,强调政治家应该以德治国,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政治方面,曾国藩强调了政治家应该以人民利益为重,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他认为,政治家应该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享受到幸福安康的生活。

同时,他主张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兴办洋务、加强海防等措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道德方面,曾国藩强调了忠诚、孝顺、仁爱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忠诚于国家、孝顺父母、关爱他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他也强调了谦虚、宽容、节俭等品德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这些品德,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总之,曾国藩家书是一封充满智慧和价值的信件。

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曾国藩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智慧和贡献,也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生、学业、修身、治国等方面的教诲和指导。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深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深刻的内涵。

曾国藩在家书中倡导的“克己复礼、致知行仁”的思想影响深远。

他提倡孝顺父母、重视学业、尊重礼仪、守纪律、待人宽厚等传统美德,主张修身养性,追求贤良淑德。

这种崇尚仁义道德、注重修身立德的教育理念,对子女教育和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家书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和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曾国藩在家书中重视实践、注重品德、强调修身立德,提倡勤俭、检点,劝勉子女要脚踏实地、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他的教诲贯穿着儒家传统的思想精华,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人格修养和道德风范的追求。

曾国藩在家书中展现了对国家、民族的担当和责任感。

他提倡“再造官品、重振世风”,呼吁子女们要有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谋福祉的情怀和行动。

他弘扬孝道、忠诚、诚信、仁爱等传统美德,引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影响。

通过阅读曾国藩家书,我深感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家国情怀与立身修德的重要性。

曾国藩的教诲不仅是对后人的教育启示,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希望每位读者在阅读这部家书时,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潜心修身、致知行仁,为社会、为国家、为家庭带来更多的和谐与美好。

曾国藩处世心得体会感悟(3篇)

曾国藩处世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修身养性,立德为本曾国藩认为,修身养性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他强调:“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者,人之心也。

”意思是说,人要顺应天地之道,修身养性,才能成为天地之心。

在修身养性方面,曾国藩提出了“三不”原则:不怨天、不尤人、不悔过。

他认为,一个人要具备高尚的品德,首先要做到不怨天,即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对,而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尤人,即对待他人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不悔过,即对自己的过错要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

同时,对待他人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二、勤奋好学,博学笃行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他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好学,博学笃行。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认为,读书是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途径,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感悟: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勤奋好学,博学笃行。

同时,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曾国藩在官场生涯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他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与人交往中,曾国藩主张以诚待人,谦虚谨慎,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

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谦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四、自律自强,奋发有为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自律自强,奋发有为。

他提倡“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在官场生涯中,曾国藩严格要求自己,勤政爱民,廉洁自律。

他坚信,只有自律自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律自强,奋发有为。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名臣,他是一位清廉正直,勤于思考,以良心为本的大官。

他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经历和思考,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和家书。

曾国藩的家书是他对子女们的教诲,也是他对士大夫们的启示。

曾国藩在家书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看法,这启迪了后人,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曾国藩家书的核心观点是:做人,要忠诚正直,要守纪律守规矩;做事,要务实谨慎,善于思考。

对于这些思想,我深有体会。

首先,忠诚正直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子女们要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不要觊觎权利和利益,保持干净清白的人格,不给自己带来烦恼和遗憾。

这些品质和字眼可以满怀诚意的代入人的真谛,追求道德、底线的品行。

其次,务实谨慎是做事的核心。

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强调要实事求是,不要随便说空话,也不要做空头工程。

他特别强调一本万利的高风险的投资是不可取的,而应当以踏实勤勉的劳动成就自己人生。

我在读曾国藩家书时,深刻体会到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懂得理性投资,做到价值投资和储蓄并重,长期分散风险,积累财富。

另外,曾国藩在家书中的启示还有:要注重学习,要有自信,要有同情心,要热爱生命。

他认为知识是力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同时,他也提醒子女们要注意自信力和同情心。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够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和快乐。

这样才能够成为有情有义的人。

对于曾国藩的家书,我又有更深刻的体会。

他的家书不只是对子女的启示,更是对每一个人的启示。

曾国藩从不割舍自己的时间去品味那些浪费时间的虚无,他在家书中向读者阐述了如何正确地处理人生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个人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都需要懂得应有该有,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总之,曾国藩的家书流露出一种大气、庄重、又深沉的感情。

他的话语坚定有力,充满了智慧和启示。

每一条提醒都是他宝贵的人生经验和体验。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生,身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曾国藩家书中的启示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浅谈“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读书之道一、勤奋读书:从不辞劳苦曾国藩在读书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勤奋刻苦。

在那个时代,家境贫寒的曾国藩通过努力工作和读书,最终成为一位宰相,他的成功离不开勤奋的习惯。

曾国藩一直认为,成功的路上非常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在读书时,曾国藩也是一样不辞劳苦。

据记载,他每天要起早贪黑地读书,并时刻记录下来心得和体会。

他曾经说过:“求知不能惰,勤而不倦则有功。

”二、讲究方法:静心慢读曾国藩读书时很讲究方法,他主张“静心慢读”,认为读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读书时要着重挖掘里面的重要内容。

为了能够静心读书,曾国藩甚至在家中建了一座“静室”,在里面读书、写字。

曾国藩也认为读书须具备穿透力。

他说:“读书须以成一家之学,以达一代之人。

”他认为钻研每一个词汇和每段内容都很重要,可以从其中领悟到成为一代人的重要的知识和方法。

三、爱好广泛:涉猎群书曾国藩不仅勤奋读书,方法也好,而且是一个“全才”,他还涉猎广泛,修养高深。

据说曾国藩先后读过史、诗、文、哲、法、经、艺、经、医等几十类书籍,所学的不仅包括国内的文化,还有国外的历史和文化。

曾国藩认为,学习应该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双重目标。

他认为,文化和艺术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还能够提升人的修养和思考能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总之,曾国藩是一位杰出的名臣,他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他的成功和刻苦的读书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他的读书之道中学到很多,勤奋、方法、广博、深入的学习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曾国藩家书》:智慧人生与家国情怀

《曾国藩家书》:智慧人生与家国情怀

曾国藩家书:智慧人生与家国情怀引言《曾国藩家书》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国藩所写给其子孙的一系列信件。

这些信件展现了曾国藩在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和治国方略等多个领域的智慧与见解,同时也折射出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曾国藩家书》展开内容编写。

一、个人修养与人生智慧1.勤学苦思:曾国藩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子孙们培养勤奋好学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身体力行作为表率。

2.德行崇高:曾国藩讲究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建议子孙约束自己的言行,注重品德修炼。

3.忘我奉献:通过《曾氏三基业务告成状》,曾国藩倡导忠诚于职、为民务实、服务社会,在家族、官场以及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家庭教育与人生指南1.父母的责任:曾国藩在信中强调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使命,教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习与修身:他鼓励子孙们注重自我培养和文化修养,提倡个人发展要建立在卓越品质之上。

3.忠诚与担当:曾国藩将忠诚精神视为家庭传承的核心价值观,并鼓励子孙们承担起家族及社会的重任。

三、治国方略与家国情怀1.深思熟虑:曾国藩在信中谈到追求正义、思考时事问题以及清廉政治等议题,体现了他对于治国方略的关注。

2.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认为作为一名政治家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还要有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3.理智应对挑战:曾国藩强调应该保持冷静头脑,并借鉴先贤经验来处理复杂的政务事务。

结论通过对《曾国藩家书》进行内容编写,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是一位智慧的政治家和深情的父亲。

他通过这些信件传递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弘扬了家国情怀,其思想和观念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曾国藩用生动的文字告诉我们,追求个人修养、注重家庭教育以及担当社会责任都是实现智慧人生与家国情怀的重要方面。

《曾国藩家书》精华总结

《曾国藩家书》精华总结

《曾国藩家书》精华总结
一、修身之道
曾国藩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修身。

他指出,修身之道在于:诚、敬、静、谨、恒。

诚则无虚假,敬则无懈怠,静则无杂念,谨则无散漫,恒则无间断。

通过修身,达到身心和谐,以立人之本。

二、读书与学问
曾国藩认为读书是提升自我修养和拓展学问的重要途径。

他提倡勤勉好学,主张读书要有耐心和恒心。

同时,他强调思考与实践相结合,认为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三、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提倡为人处世要谦虚、谨慎、宽厚。

他主张与人交往要以诚待人,以信为本。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学会包容和忍让,以和为贵。

同时,他强调要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坚守原则。

四、家庭与亲情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与亲情。

他提倡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他关心家庭成员的生活和成长,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应该珍惜和维护家庭和谐。

五、交友与择友
曾国藩认为交友要慎重,择友要明智。

他主张交友要注重品德和修养,远离不良习惯和行为。

同时,他强调要善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在择友时,要警惕那些只看重利益而缺乏真情的人。

六、理财与经营
曾国藩认为理财与经营是家庭和国家的必修课。

他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同时,他强调合理规划家庭开支,精打细算地安排生活。

在经营事业方面,他主张稳扎稳打、审慎投资。

曾国藩《曾氏家训》的为学之道

曾国藩《曾氏家训》的为学之道

曾国藩《曾氏家训》的为学之道曾国藩的《曾氏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重要文献,它不仅仅是一部家庭教育手册,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人生指南。

其中,为学之道是《曾氏家训》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学知识的方法,更是为人处世的哲学。

在《曾氏家训》中,曾国藩强调了为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同时,他也指出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曾国藩的为学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立志曾国藩认为,学习首先要立志。

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能有动力去追求知识。

他鼓励年轻人要从小立下高远的志向,并为实现这个志向而努力奋斗。

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

二、勤学曾国藩认为,学习需要勤奋努力。

他自己在年轻时也曾经勤奋好学,每天黎明时分就开始读书,一直到晚上才休息。

他强调了学习需要耐心和恒心,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有所成就。

同时,他也指出了学习的态度要认真,不能敷衍塞责。

三、改过曾国藩认为,学习需要不断地改过自新。

他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是否有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四、择善曾国藩认为,学习要选择好的书籍和老师。

他认为,读好书可以启迪智慧,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同时,选择好的老师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他强调了在学习中要善于选择好的书籍和老师,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

五、谦逊曾国藩认为,学习需要谦逊。

他指出,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他强调了不要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心态。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

六、慎独曾国藩认为,学习需要慎独。

他指出,慎独就是在独自一人时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和言行举止。

在学习中保持慎独可以避免犯错、避免产生不良习惯。

解读曾国藩家书

解读曾国藩家书

解读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家书被视为他晚年的心得体会和为子孙后代的教诲。

这些家书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展现了曾国藩深厚的学识和人生哲学。

在这些家书中,曾国藩首先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鼓励子孙后代要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要诚实守信,要尊重他人,要勤奋努力,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其次,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他鼓励子孙后代要广泛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他认为只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深入的思考,才能使人具备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同时,曾国藩还强调了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才能真正增长智慧和成长为有能力的人。

他鼓励子孙后代要勇于尝试,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曾国藩在家书中还强调了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的责任。

他认为一个人不应只关注个人的利益,而是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鼓励子孙后代要报效祖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曾国藩的家书展现了他对于修身养性、知识学习、
实践经验和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的重视。

这些家书不仅是曾国藩丰富经验和思想的总结,也为子孙后代提供了宝贵的人生指导和教育。

《曾国藩家书》赏析

《曾国藩家书》赏析

《曾国藩家书》赏析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文学家。

他的家书以其思想深邃、文字简练而著称。

本文将对《曾国藩家书》进行赏析,以探究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与家人书信的总称,其中包含了曾国藩对儿女的教诲、对政治事务的思考以及对家庭生活的关心。

这些家书虽然针对特定的对象,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却具有普遍意义。

首先,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了儒家的教育思想。

他注重儿女的品德修养和学问教育,鼓励他们遵守礼仪、尊重长辈,并勉励他们要有志向、勤奋学习、力争上进。

曾国藩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以德为本”,他深信只有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塑造一个人的全面素质。

其次,曾国藩在家书中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思考。

他关心国家大事,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观察敏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曾国藩主张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他认为国家的治理需要遵循仁政、明道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在实际情况下采取恰当的手段和策略。

这种思想体现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政治家的独特眼光和智慧。

此外,曾国藩在家书中也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关心与期盼。

他对子女的成长成才寄予厚望,鼓励他们牢记家庭的根基,保持家族的传统美德。

曾国藩还与妻子就家庭琐事交流,体现了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与关怀。

综观《曾国藩家书》,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忠诚于国家的志向、高尚的品德追求以及对家庭的重视。

这些家书既是个人与家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其为人师表和治国安邦的宣言。

曾国藩在家书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和情感,使得其作品超越了个人层面,成为一部彰显时代风貌和传递价值观的文学力作。

最后,我们要注意到,《曾国藩家书》虽然是曾国藩个人的创作,但其意义不仅限于个人层面。

这些家书所包含的家国情怀、道德观念以及教育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曾国藩家书》使我们重温了曾国藩作为一位伟大人物的崇高境界,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曾国藩家书》以其思想深邃、文字简练的特点,展示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的多重身份。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1811-1872)是清朝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家书被誉为中国家书中的典范,流传至今仍是广受欢迎的读物。

在阅读曾国藩家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思想、品德和教育观念。

下面是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1. 不断进取的精神曾国藩家书中反复强调的是学习进取的态度。

他鼓励自己的子女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

他说:“读书如负重行路,不能仅满足于初级,还要更进一步,才有进步的希望。

”曾国藩本人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典型代表。

他在读书、工作和生活中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 崇尚清廉和勤奋曾国藩是一个勤奋和清廉的人。

他在家书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如何通过勤奋和清廉走上成功的道路。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例子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后人,让他们知道勤奋和清廉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品质。

3. 重视家教和教育曾国藩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人。

他在家中的教育非常注重家教,要求子女要有礼貌、有节制、有理智,要能够自立、自强和自信。

他还推崇社会教育,认为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在家书中强调了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

4. 处事处人的智慧曾国藩在治理时非常注重智慧和方法。

他有极高的处理事情和处人的智慧,处理复杂的政治和军事问题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他在家书中也反复强调了如何应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人们能够理性地面对各种情况。

5. 讲究良好的人际关系曾国藩非常讲究人际关系,他在任职时对下属和同事都非常关心和帮助。

他建立了良好的领导和团队关系,让他们能够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他在家书中也强调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与人和睦相处,才能够获得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曾国藩家书是一部蕴含着丰富思想和智慧的佳作,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应该认真阅读和领悟这部书中的精华,把这些理念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成为一个真正有内涵、有品位、有格调的人。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家书更是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这本书中,曾国藩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向后人传授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生和事业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了勤奋和努力的重要性。

他自己就是以勤奋和不懈的努力,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他告诫后人要有恒心和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取得成功。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成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汗水,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其次,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提倡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德的人,要注重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素质。

他认为只有修身养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和成就,只有注重修身养性,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此外,曾国藩在家书中还强调了忠诚和诚实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一个有信用和忠诚的人,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

他认为只有忠诚和诚实,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这让我深刻地明白,忠诚和诚实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只有做一个有信用和忠诚的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总之,曾国藩的家书让我受益匪浅,他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勤奋和努力、修身养性、忠诚和诚实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我相信只有牢记曾国藩的教诲,不断地努力和提升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

感谢曾国藩的家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体会曾国藩是清朝的著名历史人物,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将领和文学家。

在他辉煌的一生中,他写了大量的家书,既是给家人的信,也是对后人的教诲。

在阅读曾国藩家书后,我深刻地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我的要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曾国藩写信时,总是忠告他的儿子要多读书。

他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为何读书会让人获益。

他认为,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知识和见识,并有助于培养人的思考能力。

在曾国藩的信中,我也发现了他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思考和观点,如他的“三读穷闲书”、“以书为饮食之健”的说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实际的读书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够帮助我们从繁忙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寄托和启示。

读书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深度。

通过读书,我可以获得很多我想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此外,曾国藩的家书也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永远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地为之努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并且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正如曾国藩在信中所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这个道理也可以应用到我们读书中。

假如我们遇到了阅读的难点,我们不需要放弃,我们应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前行。

通过阅读曾国藩的家书,我发现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度的变化,以前的我觉得读书和学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是一件乐事,而现在的我则成功将阅读当做一种生命的养分,把知识当成人生不可缺少的朋友。

既然生活是不可避免的繁琐和无奈,那么阅读就是一种优美的能令人放松、愉悦,以及让人忘却一切不快的活动。

阅读如同倩女销魂,能令读者的思绪飘然遨游在文学的世界中,徜徉在知识海洋的涟漪间。

总之,读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也是一种拓展人生视野的渠道。

最后,通过阅读曾国藩的家书,我对人生的态度和对学习的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曾国藩最值得学习的当属这两句话,是做事与为人的要旨】

【曾国藩最值得学习的当属这两句话,是做事与为人的要旨】

【曾国藩最值得学习的当属这两句话,是做事与为人的要旨】【曾国藩最值得学习的当属这两句话,是做事与为人的要旨】晚晴名臣曾国藩一生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成为历史完人之一。

曾国藩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

一部《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内空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际,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也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这是曾国藩一生坚守一个原则,大事小事一定要都分开,以不同的思想来处理,做人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修养,这是曾国藩成功的秘诀。

这两句话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曾国藩名句行书对联,是曾国藩做事的要旨,做事大处是战略,小处是战术,古今成大事者,缺一不可。

既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同时又处理事物细节的能力。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思考问题一定要有全局意识,一定要看到未来。

然而大处着眼必须要与小处着手配合,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处着手,这样才能避免空谈和眼高手低。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与人相处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曾国藩一生坚守一句话就是: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这句话是人的处世哲学,即便今天也值得我们借鉴。

守心,时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独居守心,就是指一个人独处,也就是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尚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

守心是一种情操,守心是一种修养;守心是一种自律;曾国藩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守心养心。

慎独是人生的财富,守心是修行的方便门径。

不耐孤独是一种人生遗憾,不会守心是一种做人缺陷。

独居要守心,守住一颗善良的心,守住一颗勤劳的心,守住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守住一颗平常心。

虽然是简短的连句话,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因为曾国藩一生坚持这个原则,他的成功也在于此,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曾国藩家书》中遇见曾国藩——浅析曾国藩书信中对学习和处事态度中华民族的历史在那个还叫大清的时期有着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痕,这道伤痕之大之怖,总是会让人下意识地去躲避,而躲避的最好办法就是否定。

比如当时的国人,有像在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奔走孙文等人,也有像呼喊着民主与自由,身边总是聚集着一群热血青年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人。

即使时至今日,还在学着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我,在每一次看到清朝晚期的历史,也会选择性的跳过或者迅速的掠过。

或许正是因为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爱着这片土地,爱着她的历史和未来,所以才会在她受到屈辱的时候难受得不能自己,所以也才有人,会去选择背负她的苦痛,在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黑暗中追根揭底,以求深爱的祖国的将来,不再走上曾经的荆棘之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翻阅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晚清,开始去了解我们的历史。

资料还原了我们真实,让我们看到晚清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的微弱的星光。

那段历史原来不仅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不仅是失败的太平天国匆匆的捻军鲁莽的义和拳,不全是咸丰帝外逃慈溪卖国求荣袁世凯两面勾结,也还有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洋务运动带回来的詹天佑,中华民国总理唐昭仪,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

当然,也还有那个站在历史后面的帝国一等侯爵,文学大家,思想大儒——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出生,湖南长沙湘乡人。

父亲曾麟书是书塾秀才,爷爷曾玉屏虽然不是饱读诗书却也是视野开阔,曾家虽然是农耕与教书之家却也算是富裕,幼年的曾国藩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而青年的曾国藩在不断地应试中考中进士来到京城,成为一名低级别军官。

在京城多纨绔的环境中,曾国藩也是年少气盛,经常和一帮同学在一起吃饭闲聊,到处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差点就因此无所事事,只做京中小吏,再无所作为。

后来曾麟书从家里致信曾国藩,提出了节欲,节劳,节饮食的三节要求,这才点醒了曾国藩。

壮年的曾国藩拜师理学大师唐鉴,向他学习修身之法,并在大师的建议下开始了记日记。

期间,他开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步步高升。

晚年的曾国藩经历了天津教案等事之后,虽然政治上有所前进,但在民间声誉上有所不齿。

在他61岁那一年,有一天散布在南京西花圃的时候身感不适,由次子曾纪泽扶回书房,不久逝世。

大概总结曾的一生,少年的曾国藩活在教育书中,青年的曾国藩活在励志书中,壮年的曾国藩活在厚黑学中,晚年的曾国藩活在修身养性的书中。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银锋冷画一色天,惯看戎马笑狼烟,是非功过谁堪论?无名冢上祭流年”。

曾国藩的历史功过自由历史学家,人民大众来梳理定性,而我也是只是希望能从他的人生中获取一些感悟,看到一些道理罢了。

我选择通过《曾国藩家书》来阅读曾国藩这个人,大概是觉得家书真切实际,“于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中见真情、蕴良知”。

以下便是我个人的一些节选和我个人的理解。

“香海为人最好,吾虽未与久居,而相知颇深,尔以兄事之可也。

丁秩臣、王衡臣两君,吾皆未见,人约可为尔之师。

或师之,或友之,在弟自为审择。

若果威仪可测,淳实宏通,师之可也;若仅博雅能文,友之可也。

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国藩自幼熟读经书,善学之理便是再明白不过了。

曾之所以为大儒,大师,他较之常人不同的就是“知行合一”。

其实向他人学习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是能够平衡自己心态,虚心求学的人确实不多。

且不论能不能够扯下面子虚心向别人请教,有时就连面对自己的老师的态度都显得有些不对。

现在的大学大家都不把逃课当问题,不仅是对任课教师的不尊重,对知识学科的不尊重,也是过于浮躁而没有去看到教师身上作为老师的值得学习的地方。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自己掌握得比老师教授的要好,便不去在意老师的教学。

其实这种做法不甚可取。

有些老师上课方式或许古板,有些老师上课或许天马行空,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看到老师的更多为人师表之处:古板的背后也许是备课的认真,严谨和负责;天马行空的背后也许是老师在告诉我们学科知识可以这么拓展,某一个问题可以换成这样这样的思考方式。

现代社会大家的心态都太浮躁,学习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习功课,也还有学做人,习处事的含义。

学习看似小事,却是难以做到大事。

功课如此,为人处世也如此。

“尔三月之信所定功课太多,多则必不能专,万万不可。

后信言已向陈季牧借《史记》,此不可不熟看之书。

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余从前教诸弟,常限以功课,近来觉限人以课程,往往强人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

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专字之外,又有数语教弟,兹特将冷金笺写出,弟可贴之座右,时时省览,并抄一付寄家中三弟。

”专心,恒心,自古以来成事之不二法门。

“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读书如此为上道。

在我看来,专心应该是这样的:身无旁骛,心无杂念,身临其境,身心投入。

现在的社会习惯于高效率的做法,认为譬如读书学习应该就是抓住中心围绕重点。

这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这种做法我无意评判对错。

但我觉得,不管好书劣书,都应该认认真真,专专心心地读。

书的好坏是主观判定,主观则代表存在个体性差异,读书本身是在和作者对话,和自己对话,在每次不论好坏中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便是读书的意义。

而得能够找到这种意义的做法便是专心读书。

“香海言时文须学《东莱博议》,甚是。

尔先须过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读熟。

即不读亦可,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通读是我读书的习惯,我觉得通读一遍能够让自己对一本书的布局和构思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样自己的思考不会以为只是节选了某一处的文字或者知识而存在偏颇,同时也能更深刻地去了解作者想要表现得的意思。

由此可推,就像我们了解某一件事,如果没有能够了解整体,未能做到了解事件全部,便有可能造成误会或者差错。

有人觉得读文或许只读重点便可以,一孔窥洞,但我觉得有时书或者人并非如此简单,或许最后勉强猜对,但因为未能通读全文或了解全貌,便错过了什么,这实在不能不说是可惜。

同时,曾国藩告诫六弟要通读全书,不仅仅是说希望六弟能够从全局来看,也是表明了读书学习要持之以恒。

“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这是后文曾国藩在弟弟说想要了解如何学好书法的时候说的。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在其他书信中表示,读书学习需要恒心,比如他在给家里的书信中说自己在读廿十三史等。

廿十三史都是一些精华巨著,即使浏览也要花上好长时间,更不用说是通读了。

在通读过程中,这些巨著并一定会像通俗文学一般引人入胜,有可能让人觉得枯燥无比,甚至堵塞了人们想要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所以,能都通读这些巨著,必须要有恒心,耐得住性子,忍受得住寂寞。

“学诗从《中州集》入亦好。

然吾意读总集不如读专集。

此事人人意见各殊,嗜好不同。

”意思是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如此,看总集还不如看专集,有选择性的去看可能会好一些;但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六弟你不必照学,觉得可以你就采纳。

“尔要学诗,先须看一家集,不要东翻西阅;先须学一体,不可各体同学,盖明一体则皆明也。

”学习不是盲目学,而是学会讲究方法。

从某一种方法入门,然后依此展开,由此入门。

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学习,比起漫无目的,什么都想要的学习更好。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谋生的根本在于修业,修业的根本在于用心专一。

只有专心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成才能安身立命。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如止水,便哪里都是世外桃源,哪里都是可以读书的地方。

毛泽东在湖南师范读书的时候,就曾经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跑到喧闹的菜市场读书。

我觉得倒不是环境不重要。

环境固然很重要,不然也不会有“孟母三迁”的美传了;但更重要的是,在某一个环境中的人能不能意识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如果他是真心向学,抱着是对知识的渴望,怀着远大的理想,则无论这个人在哪里,他都可以静下心来专心看书,好好学习。

“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

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待人以诚,则别人也会真诚待我。

诚意不是承诺,而是衡量好自己的力所能及和力所不及之事,尽己所能全力相助。

“十月廿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其实看了曾国藩家书,或是看了所谓的曾国藩成功之道,大概与其他成功学,励志书所讲的相差无几。

但为什么看了这么多成功人士的传记,却依旧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呢?无他,毅力而已。

“知行合一”,这是最简单的秘诀,也是最困难的方式。

《曾国藩家书》还有很多细微动人之处可以发掘,而我也只是节选了前面几篇来谈。

这些家书阅读起来,都像是和那个已经沉淀在历史深处的老者倾心相谈,每一次再读,都会又不一样的变化。

每一次新的体会,便是一次自己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伴随而来的内心的成长。

他说,最难知行合一,最难与人交心,最难做事尽心。

所以他在小心翼翼地走在人生轨迹上,每一次都在衡量。

我说我懂,所以我在思考,我在去尝试改变,我在选择适合自己,同时也在人和社会,和自然,和知识向平衡的方法。

所以,我们就在某一本书中这样相遇,然后,碰撞,思考。

然而我还在寻找,他也早已仙去。

但这并不是说毫无收获。

至少,能够聆听一位智者的经验,总是会成长的,虽然说不出来,还是会在我的生命轨迹中留下他的烙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