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相关标准、规程和检验依据

合集下载

城镇燃气、危化品相关条例依据

城镇燃气、危化品相关条例依据

城镇燃气、危化品相关条例依据城镇燃气、危化品相关条例依据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第二条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城镇燃气、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及港区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定。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第九十七条监控化学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的药品和农药的安全管理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以及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法律、行政法规对燃气的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危险化学品容器属于特种设备的其安全管理依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三、《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2548液化石油气(别名:石油气[液化的])、序号2123天然气[富含甲烷的](别名:沼气)四、《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二条城镇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燃气经营与服务、燃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燃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的使用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不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全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全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全文危险化学品是指于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兼具危害的剧毒突显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凶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全文,欢迎大家概要借鉴,相信可以帮助到大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废置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规章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则表示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地理环境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营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化工企业主体责任。

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管理工作安全废物全面负责。

危险化学品单位名称应当具备法律、行政管理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市场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从业人员必需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此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正职,应当获致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杀虫剂。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有限制性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限制性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

第六条对危险胶粘剂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凶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肩负的部门),依照下列有关规定履行职责:(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组织确定、公布、调整危险化学品目录,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危化品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成功进行安全科泽藓条件审查,核发危险化学品系统安全生产杀虫剂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经营方式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注册登记工作。

危险化学品国家标准安全标准化最新

危险化学品国家标准安全标准化最新

12
[否决项] 1.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技术、 设备、材料,扣100分(A级要素否 决项); 2.国内首次采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论证 的,扣100分(A级要素否决项); 3.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 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 行工业化生产,扣10分(B级要素否 决项)。
13
6.2安全设施管理
25
9)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 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或光报警 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关注点] ※
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 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和《关于推进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 术改造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2008】149号执行。 《信号报警、连锁系统设计规定》HG20511-2000 重点关注危险工艺的监控工艺参数、安全控制的基本 要求、宜采用的控制方法等。
[审查要点]
1.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 修; 2.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因检维修拆除的,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
30
[评审方法]
查文件: 1.设备检维修计划; 2.安全设施检维修记录; 3.安全设施拆除、停用资料。 现场检查: 安全设施是否存在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 不用的情况。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
第6、7要素
主讲人:丁旭
1
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6.1生产设施建设
6.1.1.企业应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法规依据]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 局令第8号 《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 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危化[2007]121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1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安全生产标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制定本细则。

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

建设单位也可以根据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参照本细则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

3术语和定义3.1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3.2危险化学品指具有爆炸、燃烧、助燃、毒害、腐蚀等性质且对接触的人员、设施、环境可能造成伤害或者损害的化学品。

3.3新建项目指拟依法设立的企业建设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或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和现有企业(单位)拟建与现有生产、储存活动不同的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或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建设项目。

3.4改建项目指企业对在役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或者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在原址或者易地更新技术、工艺和改变原设计的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种类及主要装置(设施、设备)、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建设项目。

3.5扩建项目指企业(单位)拟建与现有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或者危险化学品品种相同且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建设项目。

3.6安全设施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

3.7作业场所指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场所,包括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搬运、运输、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或者处理等场所。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总体原则、过程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及有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经营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2894安全标志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H 3063-1999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 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chemical enterprise依法设立,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其所属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独立核算成本的单位。

3.2 安全标准化safety standardization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

3.3 关键装置key facility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2]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2]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安全管理体系,旨在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装卸等活动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本规范不适用于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核设施等特殊行业。

二、术语和定义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性、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助燃性或者感染性等能够对人体健康、公共安全或者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指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装卸等活动的单位。

安全标准化:指按照国家或行业制定的标准或规范,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实施、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安全管理体系:指由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制度规定、操作程序、资源保障等组成的一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风险:指由于危险化学品本身特性或者外部条件变化而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安全风险评估:指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过程。

安全风险管控:指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有效地控制或消除安全风险的过程。

三、安全标准化要求3.1 组织结构和职责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实行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或者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协调和指导各部门或者车间的安全管理活动,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和不符合项。

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精选5篇)

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精选5篇)化学品管理制度篇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公司应急救援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置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3、职责安全管理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综合监督管理。

物料管理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管理,并向供应商索要“一书一签”。

仓储管理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发放管理。

生产技术部、仓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保卫部负责危险化学品进行日常监督和控制。

使用单位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与日常安全管理。

4、引用法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5、内容及要求术语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的界定,参照《危险化学品名录》。

毒害品: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化学品。

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剧毒品)和二级毒害品(有毒品)。

甲类物品:甲类物品是指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在空气中氧化、受撞击、摩擦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等。

乙类物品:乙类物品是指闪点大于等于28℃至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助燃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和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等。

如冰醋酸、氨等。

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运输及装卸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和运输由物料管理部统一负责,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公司《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

化工项目安全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

化工项目安全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

化工项目安全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1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52号令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令10.《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0号1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第3号令13.《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14.《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公约(1994年10月22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16.《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9号17.《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1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令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40号令2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局第20号令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第10号令23.《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令2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25.《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危化[2007]121号2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年第1号27.《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年第2号28.《关于印发《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补充和修正表》的通知》安监管危化字[2003]196号29.《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30.《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3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3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33.《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34.《特种设备质量监督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第13号3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3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颁发(1999)154号37.《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原劳动部(1996)140号38.《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39.《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原劳动部423号40.《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公安部第令77号41.《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原化学工业部令第10号42.《关于印发<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公交管[2005]49号4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国家经贸委[2000]189号44.《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45.《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实施办法》禁化武办发[1998]17号46.《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售此种武器的合约》全国人大1996年批准47.《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苏安监[2006]191号48.《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安监(2006)177号49.《关于印发江苏省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实施细则的通知》苏安监[2006]136号50.《关于贯彻<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安监[2007]180号51.《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苏安监(2001)37号52.《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十届人代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5年7月1日执行53.《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8154.《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5号(2004年修改版)55.《江苏省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苏安监(2002)51号56.《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06]140号57.《江苏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苏安监[2004]138号58.《关于贯彻〈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苏安监[2007]180号59.《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1994年10月23日发布)60.《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苏安监(2001)37号61.《江苏省气象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4号62.《XX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实施办法》泰政发[2005]113号63.《关于迅速督促化工企业做好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通知》泰安监[2006]30号2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修订版)5.《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19986.《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I-20021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1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4.《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9115.《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1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2001版)2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4.《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HG20503-19922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26.《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20679-19902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28.《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29.《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30.《安全阀一般要求》GB12241-20053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20003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3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34.《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35.《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36.《火灾分类》GB4968-8537.《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38.《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39.《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9440.《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41.《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4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43.《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44.《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4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46.《安全标志》GB2894-199647.《安全色》GB2893-200148.《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4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199050.《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51.《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52.《腐蚀性商品贮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995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范围》GB16483-200054.《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55.《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503.1-9356.《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503.2-9357.《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503.3-9358.《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503.4-8359.《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618-200460.《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3]108号6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6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63.《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9764.《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M99965.《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199966.《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HG23014-199967.《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5-199968.《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HG23018-199969.《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7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7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7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73.《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9774.《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HG20585-199875.《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91]8号76.《氯气安全技术规程》GB11984-8977.其他相关的规范、标准。

危险品仓库检查要素及依据汇总

危险品仓库检查要素及依据汇总
13
防护用品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4.4贮存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8.3条
8.3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应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冲淋、洗跟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等。
10
安全技术说明书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 第5.1.1.1条:入库商品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11
警示标志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依据国务院令第645号修订) 第二十条: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危险品仓库检查要素及依据汇总
1
占地面积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5.1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危化品检查标准及法律依据

危化品检查标准及法律依据

志,标志应符合 GB190 的规定
《 常 用 化学 危 险品贮存通则》 第 4.6 条
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 剧毒化学品单独 《 常 用 化学 危
12 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 存放,未与禁忌 险品贮存通则》
混合贮存
物料混合贮存 第 4.8 条
《 常 用 化学 危
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 未使用明火,但
养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
17
品采取测温测湿 险品贮存通则》
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 等养护措施
第 7.2 条
等,应及时处理
装卸对人身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
《 常 用 化学 危
操作人员穿戴防
18 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 护用品
险品贮存通则》
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第 8.5 条
产生的剧毒废液
未组织演练
织演练,并及时修订预案
HG/T23008-92 国 务院第 344 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
全管理条例》
发生伤亡事故后,应按《企业职工 如发生事故,按
17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时报 要求执行
14 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 用 安 全 应急 管
例》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 理规程》,但不 第五十条
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 完善 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是否对危险源实时监控,并建立档 对 危 险 源实 时
15 案
监控
HG/T23008-92
应按照化学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
16
《 危 险 化学 品
8
人应当向目的地的县级人民政府 品,办理运输通 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公 行证,委托有运 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共安全,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促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负责危险化学品全国统一管理和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应当保障公共安全,依法进行,防止或者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第五条单位和个人应当以权利为边界,以责任为底线,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预防和处置能力。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第六条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活动的单位应当具备生产条件和设施,保证生产过程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单位应当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完善、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负责生产安全管理。

第八条危险化学品生产排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依法申请、取得环保许可证。

第九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检修、检验,确保设施状态正常,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第十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完善、落实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指定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

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同时具备防火、防爆、防毒、防渗漏、通风、排气、保密、保卫等安全防护设施和措施。

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储存管制区域应当划分清楚,防止储存容器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导致危害扩散。

第十三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应当采取分类储存措施,并有明确的储存场所。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储存容器应当检修、检验合格,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危险化学品工业气体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危险化学品工业气体产品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
乙烯、甲烷、乙烷、C3和C3以上、乙炔
GB/T 3391-2002
工业用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GB/T 3394-2009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乙炔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

GB/T 3396-2002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氧的测定 电化学法
3

GB/T 3727-2003
化碳
GB/T 8984-2008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4.6
总烃
GB/T 8984-2008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4.8
水分
GB/T 14851-2009
电子工业用气体 磷化氢
26
电子工业用气体 高纯氯
GB/T 18994-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 高纯氯
工业燃气焊接切割用丙烷
4.1
丙烷
SH/T 0230-1992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4.2
总硫
SH/T 0222-1992
液化石油气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16
工业燃气焊接切割用丙烯
HG/T 3661.1-2016
工业燃气焊接切割用丙烯
4.1
丙烷
SH/T 0230-1992
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4.7
氮和氧
GB/T 14600-2009
电子工业用气体 氧化亚氮
4.11
水分
18
电子工业用气体 六氟化硫
GB/T 18867-20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E
E.1危险化学品相关标准、规程和检验依据
E.1.1 GB/T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E.1.2 GB/T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E.1.3 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E.1.4 GB/T6680 《液体化工品采样通则》
E.1.5 GB/T6681 《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E.1.6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E.1.7 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E.1.8 GB 2057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爆炸物
E.1.9 GB 20577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气体
E.1.10 GB 20578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气溶胶
E.1.11 GB 20579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气体
E.1.12 GB 20580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压力下气体
E.1.13 GB 2058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液体
E.1.14 GB 2058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固体
E.1.15 GB 20583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自反应物质
热物质
E.1.17 GB 20585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自燃液体
E.1.18 GB 20586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自燃固体
E.1.19 GB 20587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E.1.20 GB 20588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金属腐蚀物
E.1.21 GB 20589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液体
E.1.22 GB 20590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氧化性固体
E.1.23 GB 2059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有机过氧化物
E.1.24 GB 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E.1.25 GB 20593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皮肤腐蚀/刺激
E.1.26 GB 20594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E.1.27 GB 20595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呼吸或皮肤过敏
殖细胞突变性
E.1.29 GB 20597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致癌性
E.1.30 GB 20598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生殖毒性
E.1.31 GB 20599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E.1.32 GB 20601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E.1.33 GB 2060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对水环境的危害
E.1.34 SN/T 1828.1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E.1.35 SN/T 1828.3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3部分:氧化性物质
E.1.36 SN/T 1828.4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4部分:腐蚀性物质
E.1.37 SN/T 1828.5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5部分:气体混合物
E.1.38 SN/T 1828.6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6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物质
E.1.39 SN/T 1828.7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7部分:压缩气体
E.1.40 SN/T 1828.8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8部分:有机过氧化物
E.1.41 SN/T 1828.9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9部分:毒性物质
E.1.42 SN/T 1828.10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0部分:毒性气体
E.1.43 SN/T 1828.11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l部分:易燃固体
E.1.44 SN/T 1828.12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2部分:易燃气体
E.1.45 SN/T 1828.13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3部分:易燃液体
E.1.46 SN/T 1828.14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4部分:锂电池组
E.1.47 SN/T 1828.15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5部分:自热固体
E.1.48 SN/T 1828.16 进出口危险货物分类试验方法第16部分:硝酸盐类物质
E.1.49 SN/T 3074.1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规范爆炸品
E.1.50 SN/T 3074.2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规范气体
E.1.51 SN/T 3074.3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规范易燃液体E.1.52 SN/T 3074.4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规范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E.1.53 SN/T 3074.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规范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E.1.54 SN/T 3074.6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规范急性毒性E.1.55 SN/T 3074.7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测技术规范腐蚀品
E.1.56 SN/T3203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爆炸品基本要求E.1.57 SN/T3204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易燃气体基本要求E.1.58 SN/T320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不燃气体基本要求E.1.59 SN/T3206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有毒气体基本要求E.1.60 SN/T3207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低闪点易燃液体基本要求
E.1.61 SN/T3208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中闪点易燃液体基本要求
E.1.62 SN/T3209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高闪点易燃液体基本要求
E.1.63 SN/T3210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易燃固体基本要求E.1.64 SN/T3211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自燃物品基本要求E.1.65 SN/T3212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基本要求
E.1.66 SN/T3213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氧化剂基本要求E.1.67 SN/T3214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有机过氧化物基本要求
E.1.68 SN/T3215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毒害品基本要求E.1.69 SN/T3216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酸性腐蚀品基本要求
E.1.70 SN/T3217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碱性腐蚀品基本要求
E.1.71 SN/T3218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其他腐蚀品基本要求
E.1.72 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E.1.73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
E.2 危险化学品包装相关标准、规程和检验依据
E.2.1 GB 19269 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E.2.2 GB 19270 水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E.2.3 GB 19359 铁路运输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E.2.4 GB 19432 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E.2.5 GB 19433 空运危险货物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E.2.6 GB 19358 黄磷包装安全规范使用鉴定
E.2.7 GB 19434 危险货物中型散装容器检验安全规范
E.2.8 GB 19453 危险货物电石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E.2.9 GB 19454 危险货物便携式罐体检验安全规范
E.2.10 GB 19457 危险货物涂料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E.2.11 SN/T 0370.1 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第一部分总则E.2.12 SN/T 0370.2 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第二部分性能检验
E.2.13 SN/T 0370.3 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第三部分使用鉴定
E.2.14 SN/T3221进口危险化学品包装检验规程
E.2.15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
E.2.16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E.2.17 《国际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协定》
E.2.18 《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规则》
E.2.19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
注:应使用标准、规程和检验依据的最新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